教育学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46:09

教育学专业论文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1

1、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我国法学专业教育已有近三十年时间,期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多层次的法律人才。同时也经历了从无计划地疯狂扩张到毕业生数量远超市场需求的过程。法学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显现。我国法学教育体系成型比较早,有着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我国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填鸭式的法学教育模式,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远远达不到市场对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也严重脱节。为了改变现状,我国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它的实施使得高校开始重视法学本科教育阶段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它的实施也促使法学本科教育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因此,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

2、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指明了法学专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剩和技工严重缺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今年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实际上,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实用型、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法律人才,即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现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专业职业教育方面也在进行积极地探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在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法学专业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得法学专业比其他专业的职业化道路走得要早一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国法学专业职业体系尚未成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学专业的职业化道路。

二、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我国的法学教育具有多层次性,主要包括法律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那么,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性。

1、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我国现有的法学专科教育主要包括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主。目前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乎照办法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法学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我国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以适应我国对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国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备必需的法律理论知识、综合实务操作能力(电脑速记、文书写作、现代办公技能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和辅助型法律人才。

(2)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培养高职法律人才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项目化改造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项目化改造突出能力目标。每门法学课程都可以有多种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常表述为: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学生能运用×××(知识),根据×××(标准),能做×××(具体的或某类型的事情)。第二,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能力只能是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有效融合起来。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到系统的应用知识。第三,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当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亲自完成每个项目来提高应用能力。对课程的评价也应当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主要依据。

2、完善法学专业本科职业教育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的职业教育的构建是核心也是难点所在。现阶段,想用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彻底地职业化改造,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实践教学,从教材编写到教师队伍建设,每个方面都要进行彻底改革。

(1)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在法学本科教育的性质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论声中,迎来了本科职业教育的转型。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呢。笔者认为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这个转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个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急转弯即不是对先前法学本科教育的全盘否定。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这次职业化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市场需求来提高就业率,但是我国的法学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性人才来保证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法学本科教育有双重的责任,既要培养法学研究的后续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大批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除了法学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司法文书写作、辩护技巧、证据收集、司法会计等;在课程设置阶段上,可以施行分阶段因材施教。大一进行以法学基础、法律逻辑、法制史等为主的基础法学教育,大二、大三进行以三大法、三大诉讼法为主的应用法学教育。大四则进行分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学术型的在大四主攻考研;选择职业型的在大四进行全套的实践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是这次职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法学高职教育的“项目化”方法,即把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法学知识改编成“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解决全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举个实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是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问题。首先,交给学生两个典型的导入案例。【案例1】甲、乙于8月15日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9月1日前交货。交货方式是甲办理铁路委托运输,运费由乙支付。8月20日,甲办妥与铁路局的托运手续。问:货物所有权何时归乙所有?【案例2】甲卖一母牛给乙,价3000,约定乙于6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春岁月155每月付500元,12月1日前付完,母牛即为乙所以。随后甲于5月31日将牛交至乙家中。后乙于11月28日付清所有价金。问:母牛何时归乙所有?其次,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分组完成。任务一:两个案例如何解决,并找出相关法律依据;任务二:两个案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任务三: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动产和不动产的异同。任务四:归纳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原则和例外情形。再次,教师对以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相关法理的讲解。最后,教师将近三年司法考试中本“项目”的试题交给学生,进行真题测验。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现在许多本科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开展了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毕业实习等。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好,而不是走过场。那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机制,例如: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

(5)重视教材编写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院校还在使用多年前出版的由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是纯理论性的从该学科的体系、历史沿革到概念、性质、特点一应俱全,有些甚至通篇没有一个案例。要编写出适应法学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的教材是个浩大的工程。首先,编写的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其次,编写的内容要适应法学职业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现行法律的具体应用。最后,还应编出配套的习题和司考真题。

(6)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影响法学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法学教师的素质,他们的职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现在的法学教师大多是出学校门再进学校门,没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他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想而知。为了法学职业教育的成功,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法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为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打通人员交流的渠道,例如,要求法学教师在任期内,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在相关司法实践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校每年必须邀请现任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鼓励法学教师兼任律师。

3、改革司法考试制度以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影响了整个法学教育体系,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体系。一方面,许多本科院校逐渐抛弃正常的法学教育模式,开始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考核方式都围绕着司法考试转,不少高校把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结果有些高校演变成了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另一方面,它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完善报考条件第一,我国的司法考试应该以法律教育经历为前提和基础,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纯应试的司法考试辅导班的出现使得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这增大了其通过司法考试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使得不具备扎实法律理论功底的人员充实到法律职业队伍中。这些人员往往只会机械地运用法律条文解决案件,不懂得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对于没有具体条文可以应用案件更不懂得通过一般法理来实现公平与正义。因此,这些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当然,这些人员要想参加司法考试完全可以通过本科院校的第二学位或自修获得法学教育经历。第二,增加法学专科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将大量法学专科的学生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是不合理的。现在大多法学专科教育都能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法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因此,应该将所有的法学专科毕业生纳入司法考试范围,而不仅限于某些特殊地区的法学专科毕业生。

(2)设立专门的司法考试组织机构现在的司法考试由最高法、最高检和司法部共同组织,其中以司法部为主。由于各部门职能差异往往在司法考试的命题、标准答案等方面出现偏差,这严重影响了司法考试的权威性。因此,建议建立独立的司法考试组织部门,从命题、阅卷、争议处理等方面进行专门管理,最大程度体现司法考试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3)改革考试形式和体制我国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和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分阶段考试的体制。第一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法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法律职业素养。第二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判断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和解释说服的能力等。

三、总结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2

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带有关爱性、教育性,还带有启蒙性、益智性、奠基性、兴趣性、表演性,因此,教师必须带着极大的情感、热爱,才能启发引导幼儿对世界和未来的初步认识和体验。师德情感是教师在师德认知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爱憎或者好恶的情绪反应和倾向。同时,也是在一定的道德原则影响下对他人的师德行为进行判断、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在幼儿园中主要的道德关系就是教师和幼儿的关爱关系。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严于律己的职业情感,才能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的爱的情感,是激励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的强大动力。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君子的三乐之一。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延伸和确证。正因为教师的工作的精神性,才使得教师有崇高的地位,因而收获职业的尊重,体会的师德荣誉,体验到职业幸福,提升师德情感。师德情感反过来又会促进和巩固道德理想,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育工作。从幼儿园反馈的意见看,我校毕业生比较本科院校同专业毕业生有更好的应用能力、艺术素养、带班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在初次就业中表现的优势十分明显,这得益于我校扎实的艺术积淀优势、见习实习等实训制度和扎实的课程设置,才使得学生拥有较强的技能技巧上的核心竞争力。但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可持续发展支撑不足,再次就业难度较大,从事教育科研能力稍显动能不足。幼儿园工作强度大,责任心强,收入偏低,编制少,人员流动大,幼儿教师在师德方面缺失的表现就是职业倦怠,对工作不够上心,不够积极,主动性不强,缺乏进取。

二、幼高专学前专业学生师德意识情况分析

关于道德品质的构成,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五因素说认为是“知、情、意、行、信”。“道德品质的功能就是控制和调节人的道德活动”。程印学认为“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即,“知、情、意、信、习、恒”。幼师生因为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教师,因此我们的分析着力点放在师德认知、师德情感、行为意向等意识方面。经过5年的学习,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已经或正在投射给学生的师德教育,在学生自身心理意识中产生了较为深刻的专业思想和师德意识。在师德认知方面表现为热爱教育工作,愿意自觉遵守教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一名幼儿教师;在师德情感方面表现在见习和实习中,开始喜欢幼儿,熟悉了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对一日常规和工作流程也较为熟悉,在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能够尊重幼儿园老师,有了较好的合作意识;在行为意向方面表现为许多学生不断努力,在技能技巧课、专业课、各种考级证书上狠下功夫,努力改造自我,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笔者任教我校学前专业09级1-6班时,对这些学生进行过职业规划调查,从中发现了师德方面的问题:①从性格、气质、学业、身体素质、家庭支持、基本功和特长优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②从就业意愿、地区政策环境、就业去向方面进行就业取向分析;③从价值目标、能力目标、机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拟采取的措施和步骤。其中折射的师德教育方面的信息有:第一,在师德认知方面,有些学生不愿意从事幼儿教师工作。选择幼师专业,是家长的意愿,是受到了幼师生就业形势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能考上在编,就在幼儿园干,多少钱都无所谓,目标很明确;也有的学生要开网店,开实体小店,想自己年轻的时候要创业。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毕业后的第一去向是到幼儿园工作,做一名幼儿教师。因为他们对其他行业知之甚少,感到没有竞争优势。第二,从师德情感来看,个别学生确实是出于热爱幼儿,喜欢幼儿教育工作,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未来职业的无奈,可以看出学生在师德情感方面的水平比较低。我校的男生在师德情感方面表现的更低,他们很多人都是对未来去向不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第三,在师德行为意向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认真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总之,幼师生在师德方面的表现总体情况是好的,是积极的。大部分幼师生能够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正在努力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做着各种心理、意识、道德、技能和文化储备上的准备。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师德认识上的偏差,师德情感的缺乏,和师德行为的意向的不确定性。

三、学前专业幼师生师德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繁荣经济景象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价值观方面导致一些人重实惠,重个人物质利益,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导致人们过分重视个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社会价值的实现。这股浪潮也冲击到了所谓一方净土的学校,给学生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学生在职业价值定位上过多的考虑经济利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个人利益”。还说“人类道德的发展一步一步跟随着经济上的需要,它确切地适应着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意义上,可以也应当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市场经济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表现为青年人的人生观、政治观、成才观、职业观、婚恋观、时间观念、金钱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意识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青年学生身上表现出明显的价值观的时代特征。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独立意识增强;非主流倾向加重,张扬个人价值;追求享受生活,忽视敬业精神;关注民主公正,道德意识滑坡。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关于师德的正能量的积淀正在被市场经济的趋利本质所侵蚀。在择业方面幼师生也越来越倾向于:发挥专业特长,注重经济收入,讲究实惠,追求舒适。吃苦耐劳、安贫乐道、两袖清风等传统师德观念正在被淡化,教师道德的底线一再被利益的物质动因所触及。(1)对幼高专学前学生师德教育工作的冲击。朱小蔓在《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总序中指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把握幸福和希望之路,但一个人怎样把握自己的幸福和希望之路呢?道德教育是要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把握幸福和希望之路,要靠自己的德性。”一个有德性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的德性,最终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幼高专是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师德建设方面也难逃一劫。绝大多数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轻“人师”而重“经师”。因为师德教育是个“软件”,很难向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展示其成果,而声乐、舞蹈、键盘、美术、普通话等技能技巧“硬件”的展示既可让人一目了然,更能给学校带来荣誉。(2)对幼高专学前学生师德观的冲击。虽是大专生,已具有一定水平的道德观、价值观、是非观,但面对中西方文化的混融、各种思潮的纷纷涌入,还是比较容易迷失。少数幼师生在校期间不思进取,缺失社会公德,注重吃喝穿戴,虚荣心强,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接受事物能力低,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表现在道德素质方面,自律意识薄弱;诚信意识不够,有考试作弊现象,有撒谎现象;不够尊师重道,行为不够文明。由初中生变成幼高专学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大转折,也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虽在初中阶段接受过道德品质的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素材,对她们头脑中原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之个人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环境不同,反映在对师德的理解上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培养具有一定师德素养的合格幼儿教师,对幼高专学校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3

1.1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研究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发展过程,探究人类行为思想发展规律。

1.2研究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形成,与复杂变化的外界社会因素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于人们思想教育交叉立体作用,探究人们思想受外界影响动态发展的能动作用。

1.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和领导职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本身道德修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各行业隐藏的相互影响关系,还有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对孩子教育的教育合力问题。

2、如何做学前儿童政治教育的第一导师

孩童时代,并不是人生的前奏,也不仅仅是人生的一个铺垫,它就是一段鲜活的人生经历,充满难忘、幼稚、无忧无虑以及成长艰辛的人生经历。孩童时代的经历或许简单,但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十分重要。但是现阶段国内父母双方都以工作为重点,特别是城镇中,很多父母因为工作无法与孩子长时间接触,思想政治的教育可能因为家人无意的忽视造成缺陷。还有一部分家庭,可能是因为本身的认知理念的错误,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从本质上进行了忽视,造成好多的家庭从根本上无法担当起学前儿童教育的主力因素。对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每个家庭都必须深知,而且能担当起孩子的第一导师,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正确而又全面的发展。针对国内对于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在今后我们应该做的有:

2.1承认孩子具有独立的思想与选择权,不要把父母所有的思想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强加给孩子,给他们一定自我判断空间,以引导为主。注重孩子独立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2.2孩子的大部分做法来源于学习父母、亲人以及周围的人群,所以家人做好榜样,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不断加深父母自身的修养,才能持续不断给孩子做好榜样,一直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

2.3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当年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人为何不可。事情没有不可做,只能说能力无极限。让孩子树立远大抱负,不要有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只会有利。

2.4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乏仁人志士。通过对于古人的优良的文传统的学习,使人们能够思想清晰豁达。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是我们学习了古人的智慧,对于自己融会贯通,对于孩子正确发展十分有必要。

2.5中国现阶段家庭教育有的全全交给学校,自己完全出局,这种教育理念有偏颇。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主要承担孩子的文化知识,对于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不能让学校牵着鼻子走,学校也有好坏,老师也分高低。所以对于孩子教育,要以学校为主线,家庭教育作为强力辅助。

3、结语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4

(一)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不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形成性格孤僻;还有些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长此下去,教育产生的所谓“人才”不过是唯命是从的工具而已。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高校承载着对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双重重任。为此,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大学教育中去,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全面性人才。

(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十以来,国家的大学教育方针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专业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非专业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知识更新、专业更新加快,知识老化、专业老化的周期缩短,大学生只重视专业教育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现在人们的活动空间大大的扩大,要求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目前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所有的职业都面临快速高效的压力等等,这些社会需求都需大学生具备大量的非专业知识。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才”,既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健全的非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目前,国内外高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面向社会需求和个人成功,非专业素质教育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体系

1.观念体系的内容观念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体现,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2.观念体系的实施深化思想政治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把影视作品及当前实事引入课堂,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以解析与正确引导,真正的把思想政治理论引入学生的头脑及内心。

(二)品格体系

1.品格体系的内容品格体系主要包括:崇高的理想信念、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观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己的未来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

2.品格体系的实施

(1)名著阅读进课堂。学校每学期推荐6—10本如何做人、做事的经典名著进课堂,每周安排学时由班主任引领学生阅读,阅读后展开小组间的讨论,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写读后感,期末纳入学分考核。

(2)名人讲座进入校园。学校每学期安排国内成功人士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分享事业成功历程的艰辛与喜悦,通过学生与名人零距离接触,来感染和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坚定信念,培养坚强意志。每学期学校还应该安排学生身边的先进个人针对自己的先进事迹以报告形式给学生汇报并与学生分享,这样,即激励了先进个人又激发的整个学生群体。

(3)教师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的言行对学生品格的影响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自己真实而积极的经历为例子来影响学生,这样对学生培养优良的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

(4)开展爱心活动。在校园开展多种爱心奉献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节假日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以奉献爱心的社会公益服务,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三)知识体系

1.知识体系的内容知识体系是指专业知识以外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生活知识等,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

2.知识体系的实施

(1)把非专业的知识学科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把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生活知识等学科列入选修课中,并计算学分,形成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

(2)建立分层的社会实践体系。采取学校指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分层推进的社会实践体系。利用假期对大一——大四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社会锻炼,以增强和提高他们的非专业知识。

(四)能力体系

1.能力体系内容能力体系是指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1)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适应社会、谋求生存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是大学生能力体系的基本因素。

(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和一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及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等。

(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谋求发展、规划人生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创业能力、机遇把握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等。

(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能力体系的实施:

(1)“写作与口才训练”进课堂。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大学可以将应用文写作内容纳入大学语文和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中,并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需求适当侧重讲授内容,同时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如优秀简历评比、外出调研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能力、活跃学习氛围。大学可以将演讲与口才训练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必修课,采取课前演讲、个人演讲、主题辩论、角色模拟等多种形式,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训练内容分为学院指定和班级自选两种,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此项口才训练活动作为必修课考核,其中,课前演讲主要在一年级实施,个人演讲主要在二年级实施,主题辩论和角色模拟主要在三、四年级实施。各班辅导员负责日常训练,并做好记录,班主任负责期末效果考核,各任课教师也要在课堂中有意识训练学生口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演练平台。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为了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大学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首先,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结构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内容不仅应有职理论课程,还要有实践活动课程和模拟实战课程等,努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行多层面教育,既要有态度层面还要有知识层面更要有技能层面。最后,加强全员育人的队伍建设。在专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基础上,可以定期邀请职业生涯规划知名专家或高级职业指导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

(3)建立社会实践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大学应建立与知识体系实施中相同的社会实践体系学校。以上四种能力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分不开的,并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成功。

(五)方法体系

1.方法体系内容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2.方法体系实施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考出好成绩而不注重知识的运用,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是高分低能,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为此,大学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习。

(2)改变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首先,老师要转变角色,由过去的“演员”向“导演”的角色转换。其次,改变教学方法,由过去传统的“讲授法、分析法”向“案例法、启发法和研讨法等”转换。综上所述,以上五种体系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

三、结束语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5

(一)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我国教育坚持“二为”方向,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上述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2],这种职业素质一旦缺失,教师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真实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可以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成为能否成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就意味着只要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就可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因此,非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只要获得教师资格也可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升,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再加上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为了生存和发展,一些非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可能会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参加中小学教师招聘的人员就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这无形中增加了竞争的压力。“师范生和其他大学生最大之差异处,不在于专门学识之精通,而在于教材教法之娴熟。”这里的“师范生”指的就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努力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前提下,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是影响教学效果及其任职资格的决定因素。实际上,中小学校在选聘教师时更青睐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往往把功底扎实、水平过硬作为选聘教师的必要条件。可见,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能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增加在竞争中的资本。

(三)有助于改善教师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师教育出现“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要改变这种教育现状,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就应该以加强教学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把教学能力培养列入课程,引进课堂,并做到明确内容,制定标准,强化训练,严格考核。因此,加强教学能力培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同时,教学能力是连接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重要桥梁,也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能力可以更好地传达思想观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意图。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教学原则亦无法贯彻落实,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严重影响。[3]

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架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4]。教学能力这个概念尽管是人们经常使用而又比较熟悉的一个范畴。然而,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学界对什么是教学能力却有不尽一致的看法。比如有学者指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5]有的学者则提出: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必备的、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而发生质的动态变化的核心能力及其组合”[6]。还有的学者指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依托,通过特殊能力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7]以上观点尽管存在分歧,但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能力不是单一的某方面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结合,也就是说,是一个能力群。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能力的构架

“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独特的能力和结构。”[5]教学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对象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禀赋、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接受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有的很轻松地接受,有的勉强接受,有的则几乎不能接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生施教。而教学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又如何把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可见,教师如果没有比较强的教学能力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哪些呢?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有学者提出“三种能力说”,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以及教学操作能力。[9]有学者提出“教学能力群说”,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两大能力群”,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核心能力群和外生能力群。前者包括:知识提取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执行能力;后者则包括教学效能感、教学个性、职业性向。[6]有学者提出“五种能力说”,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选择能力、教学整合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8]可见,尽管学界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多方面的。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从时间维度去考量,因为教学是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展开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这个过程绝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而应当是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前后相继的完整过程。据此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课前主要体现为教学认知能力、课中主要体现为教学操作能力、课后主要体现为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教学选择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媒体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课堂协调能力和指导学生能力;监控能力主要体现为教学评价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7],主要包括教学选择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选择能力是指教师为教学设计而做的教学资源选择的能力,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料选择、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等。[5]为了做好教学设计,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选择,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的选择对于教学有效具有很重要的作用”[5]。就是说,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对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选择,“知道哪些是现成的资源,哪些是将可以用的,哪些是需要去争取的,哪些是有利于自己的,哪些是不利的。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就可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9]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能使教师的教学更具多变化、灵活性和创造性。”[5]它是教师根据事先选择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对教学进行规划的过程,即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从教师和教科书出发,旨在完成教学任务,更多地注重知识传授和获取。“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要时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服务,讲求形式丰富多样、灵活多样,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

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7]主要包括教学媒体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课堂协调能力和指导学生能力。教学媒体和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0]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吸引力,不仅如此,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教学活动是双向互动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学不单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5]只有通过互动,学生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得以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协调课堂内外各种因素,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客观上存在差异,如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协调能力。交给学生既有知识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0]

3.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7]监控能力主要体现为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5]这种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二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因此,评价应是客观全面的,也应是鼓励性的,不能仅仅以分数论英雄。对学生的评价要看其学业成绩,更要看其德育成绩,同时,体育、美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要进行考核评价。尤其是对问题学生,更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评价,以培养其自信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一个在评价学生进步和自己的方法上没有条理的教师,很快就会在他自己所教的班级上产生困难。”[9]这种评价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要检视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正确,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可行。通过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得以不断提升。有调查显示,“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被教师认为发展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路径。[8]正因为如此,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10]

三、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式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基本依靠力量,探索新知、教书育人是其基本责任。当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更要成为他们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的途径是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索,使自己具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示范性应该是高等师范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11]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学识水平、教学能力等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将对他们的未来从教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由此,不论是学科专业课程教师,还是教学理论课程教师,都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主导的实践活动,要提升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把教书育人看作是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升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传播能力。当然,这种清楚明白是针对学生来说的,要让90后、00后的年轻人听得清楚明白,教师所使用的传播方式一定大大不同于向60后、70后传播的方式。[12]为此,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评论式等能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式,这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参与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而现代科技则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有课堂讨论、辩论赛、学生“主讲”、课堂提问和经典文献阅读等。[13]

(二)学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平台和环境

学校在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提供重要的平台和环境。首先,要适时调整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高师院校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因此,高师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及时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上作出调整。要增强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性,打破学科和狭隘专业性的限制,多开设跨学科与跨专业的综合课程,或在学科内实现内容综合化,为学生打造宽厚的知识理论基础。其次,要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重要平台。“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需经过‘临床’实习”[14]。“能力培养靠训练,靠系统训练。”[15]这就是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要通过实践环节。因为教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性教育,所以培养合格的教师仅有知识和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参与具体的教育和教学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的体验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16]为此,高师院校加大对诸如参观、见习、调查、实习等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精力和财力投入,使得教师教育在培养中获得大量的实践体验,这是培养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关键环节、实践源头。高师院校可以通过拓展教育实践基地,与之合作,推进学生辅教工作,应该说,这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辅教是指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3-5人搭配为一个小组,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实习前,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指导教师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实践教学基地去协助指导教师做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辅助工作。[18]这种方式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实践性等特点。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让学生尽早地熟悉中小学、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三)学生自身: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和归宿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6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具备熟练的会计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职业素养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1、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并尊敬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有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是一种优良的职业道德。现代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会计职业本身也是一个诚信的职业。会计工作不仅是为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还担负着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任务。如果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失去诚信,在企业和政府经济财务信息中弄虚作假,必然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甚至构成经济犯罪。因此,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告诫学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教育教导学生珍惜会计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会计工作。

2、培养学生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公私分明,不图私利。廉洁自律和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具备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才能提供出真实的财务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挪用公款,做假账等违法乱纪案件层出不穷。因此,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廉洁自律和客观公正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

3、培养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的职业素养

职业能力是工作者工作时的能力和手段。新时期要求会计专业人员不仅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专业人才时,不仅仅看重学历和证书,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等。会计工作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国家的经济政策,熟悉财政、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税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外语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时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4、培养学生加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的职业素养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调节经济行为是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会计面对逐步健全的法制,一定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以免在工作中触犯法律,酿成苦果。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避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误入歧途。

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工作创新能力也是会计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要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要涉及谈判、联络和交际等,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开始培养其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这是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避免不了会遇到困难、挫折和疑惑。所以,其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是新时期会计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会计准则同国际逐步趋同的大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在就业竞争和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优势。

二、科学有效展开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中国无可厚非的也要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中。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鉴别真伪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现在教育教学的重点。会计是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是掌握“财政大权”的职业,自然也就面对着形形的诱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也推动了社会道德文化修养的进步。

1、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通过设置不同门类的专业课程来体现,所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整合课程资源,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教学体系。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将会计职业素养培养和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职业理论课程偏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以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导向为基点,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为,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到每门课程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凝练并升华。

2、创造会计文化氛围,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同时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将是未来会计行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既要打好专业基础,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校期间,会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会计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启蒙的作用,创造会计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会计职业的真谛,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3、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教师队伍,用教师的专业人格感染教育学生

会计文化底蕴是形成学生职业人格的内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逐步积累起来的。教师的形象和人格对学生专业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用自己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积淀会计文化。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好榜样,用自己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过硬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是培养学生娴熟技能和良好职业应变能力的重要条件。

4、在实践实习环节渗透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习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良好职业素养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会计教育教学实践要改变传统作业式的模仿模式,要设计市场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情景,这样更具有仿真性。同时,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在把控整体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政策和制度,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关系时,培养学生自主处理问题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学生学会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处理问题,体会和领悟会计人的特点,对今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人对效率和效益的认识,对数字的敏感、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对事物的实事求是等特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践实习与职业发展的实际工作接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三、结语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7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8

以笔者所就职的某师范学院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一般分为两大类:美术理论课和技能技巧课。美术理论一般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教育;技能技巧主要是绘画、手工、图案等课程。泥塑课并不在美术必修课的范畴内,只是针对高年级美术方向生所开设的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由于缺乏规范教材及作品展示区提供理论和作品支撑,教师只能依靠常规教学经验和条件来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泥塑课相比于其他美术种类,带有较强的动手性,对教学场所、教学设备要求较高,在学习和创造过程中需要师生全身心的投入,非专业艺术院校往往难以提供符合泥塑课程要所需的教学条件。普通院校将泥塑课安排和其他美术课共用教室,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条件,消退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操作性。教师只能通过课件和一些小作品实施教学,近乎纯讲授的教学方式使得泥塑课程缺乏生动性,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远离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承担课程的美术教师通常都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或美术专业的师范院校,他们所受教育系纯艺术或纯技术的美术教育,院校的要求是培养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绘画上打基础,这是由美术专业高等学府的特点所决定的。把这种培养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则很不适用。实践表明,只注重练习素描等美术基础技能的学生,毕业后对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束手无策,不适应幼儿教学环境。笔者就职的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每周只开设2节,一学期下来只是了解一点绘画知识,做不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再者,年轻教师并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不能将美术教育和学前教育结合起来。幼师泥塑教学中过度注重技巧学习,忽视了整个理论知识的框架作用,仅把“会画、会制作”作为培养目标。学生往往在就业后发现所学知识缺乏操作性,和幼儿园的教学要求无法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女生,多半来自地市乡镇或山区,在入校以前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没有接触过任何美术形成,基础薄弱。泥塑课相较于其他美术形式,它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造型能力和创作意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学生从不会握画笔,到完成一件泥塑作品,过程是漫长而困难的,这需要老师长期持续性引导。

2.泥塑课程的美育作用

教育事业不仅要注重德育、智育、体育,而且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美育。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美育学者中,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一生都在推行美育思想和新美术教育,将涉及“美术”、“美育”的核心美学问题归纳为培养新人格。在其《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中提出:“美育为近代教育的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与鉴赏,而普及于社会。”泥土是大地母亲的肌肤,在古老的华夏传说中,女蜗就是用粘土捏出人类。可以说,信手涂鸦和以泥塑形是人类最早的、自发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泥塑属于雕塑艺术范畴,作为三维造型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作品具有一定空间体量,可视可触,比二维绘画更具真实性,更生动活泼,更贴近欣赏者。学生根据自己对对象的感受,将它们通过双手的触摸,组合成一个完整形象,从而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呈现为可视可触摸的立体形象,完成泥塑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建立,也借此发掘其创造潜能,体会到艺术创造的意义和乐趣。通过泥塑教学,将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优秀作品,培养美育思想,提高其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泥塑教学还可以结合本土民间艺术,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们对泥塑有更直观的理解,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周围充满幻想,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幼儿创作的主要来源。在幼儿园中开设泥塑课,以动手创作来加强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情感的认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乐趣,充分挖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泥塑创作活动中,幼儿可站、可坐、可手动,自由操作,不拘泥于桌椅板凳,这样能释放幼儿的天性,满足好动的需要。另外泥塑可塑性强,任意制作都会得到一个形态,使每一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3.学前教育专业泥塑教学方式的改进途径

(1)强化美术教育与学前教育衔接,培养幼师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部分幼师学校任采用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注重美术技法学习,理论知识覆盖面窄,忽视了与幼儿教育的联系。美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作为将来直接面对学龄前幼儿的教师,其美术教育任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他们通过了解世界,认识和表达情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所以,在幼师美术教育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跨学科的探索学习与研究,培养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符合她们的心理特征,能产生学习兴趣;又要从当地资源实际出发,使教学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加强教学研究与产业的结合,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听教师讲、跟老师学”,美术教育不是刻板的重复记忆过程,更非仅靠“听”和“讲”就能体会。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调研经验,甚至不知道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形式、特点。而大部分幼儿园则一味迎合家长需要,过分重视字与数的学习,将美术教育摆在辅助地位,忽视艺术教育对幼儿心理、生理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幼师抽空到幼儿园去实习调研,向幼儿园教师学习,了解幼儿园泥塑教学需要什么,幼儿喜欢什么、怎样开展教学、怎样引导幼儿参与到泥塑活动中来,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幼儿园泥塑教学中。如在学生毕业前的实习阶段,学院的常规培养方式是先进行理论学习,后到幼儿园实践。学生在课堂上枯燥乏味,许多理论方法死记硬背下来,到幼儿园一实践才发现,平时课堂中学的所用无几,许多知识又要重新学一遍。在这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困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幼儿园方也容易留下学生没有实践能力,专业学习过于死板的印象。因此,我要求学生在整个泥塑课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利用去幼儿园随堂听课学习的时间,把在幼儿园的上课过程,幼儿的活动表现,较详细的记录下来,包括他们的美术作品。然后再回到幼师泥塑课堂中,相互交流听课感受、讨论问题,分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幼儿在玩泥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体验。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不但发展了学生,引起了她们对泥塑的兴趣,同时教师本身也得到了提高。再比如学校没有烧制陶器的窑,有学生就想到利用家中的微波炉进行烧制;没有彩釉,学生就在晾干的泥塑作品上涂白乳胶,再刷指甲油或丙烯颜料。虽然这些方法制作的作品不一定成功,烧制的泥塑在坚硬程度和吸水性方面有待提高,但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进行了探索、思考,体会到了创造和创新的快乐。

(3)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教材,提升教学质量。

对美术鉴赏、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手工课、图案和绘画方面教学内容要合理运用教材、缜密思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形成的。美术鉴赏要与绘画、图案、手工紧密结合,各类别之间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从美术学科的综合角度看待鉴赏课,要体现时代性,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心理和教育方法;从学生的素养角度看待鉴赏课,使学生知道美,会审美。把美术鉴赏方法融于美术的形式之美、美术的情感表达、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中外美术发展的系统知识中,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感悟、分析、比较,通过即时鉴赏、专题鉴赏、为便于理解和认识知识技能的三者并从,使学生能够做出判断,使鉴赏落到实处。在知识和心智同时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鉴赏能力。

4结语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9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全新的转型,从过分注重专业技能职业人的培养到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代护理是围绕着“人”开展工作的,高素质的护士在关注患者疾病、减轻病人痛苦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人,关爱人的理念,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当前护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专业技术训练和人文素质培养是护理工作的两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技术,护理就没有躯干;没有人文,护理就没有灵魂。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精湛的护理技术,还必须要让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时时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体验到专业的护理。因此优质护理需要人文精神与专业发展交汇并进。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突出护理、加强人文。塑造健康的社会人,提升完美职业人,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文贯穿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为护理人导航。

(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医患、护患之间关系紧张整体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医生和护士素质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患者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迫切需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四)相关政策制度的要求

《护士条例》中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关于护理教育方面也强调,要“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这些文件精神为护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

为深入了解高职护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提供客观依据,课题组采用自编“高职护生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从护理职业的认同度、人文精神的理解度、人文课程开设满意度、社会实践参与度等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内不同区域的三所高职学院校的36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354份,有效问卷351份。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有33.2%,职业认同度不高;护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度较高,有67.3%的学生认为应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护生对学校人文课程开设的满意度普遍较低,仅有29.1%的学生表示满意,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学生占81%;护生对教师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满意度较低,仅有47.4%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很满意;有95%的同学愿意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护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参与度高。

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针对高职护理人文素质的现状,课题组教师经过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1345”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即一个目标、三大课堂、四项任务、五大平台。就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发挥好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的作用,完成把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职业人”“社会人”“文化人”和“生命人”四大任务,全力打造课程平台、师资平台、管理平台、基地平台、考核评价平台的建设。

(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高职护生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医疗服务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升级,不仅对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护理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为此,课程组通过对护理岗位第一线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确定我院护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鲁南地区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就业岗位主要有:临床护理岗位(群)、社区护理岗位(群)和康复保健护理岗位(群)。

(二)把握三大课堂,改革教学方法和途径

为了促进学生实现从“听”到“信”到“行”的转变,护理人文课题组在两年内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常规的课堂教学,帮助护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护理人文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除必要的理论讲授之外,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师生互动、情境模拟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绎、领悟、贯通、实践。同时各课程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体系有机整合,有力扩充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教学过程不断形象化、生动化、完善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第二课堂即学生的人文实践课,实践活动覆盖面广,由校内到校外、从学习到工作,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震撼和行动上的改变。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的“第三课堂”。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需求,课题组以护理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联合课程网站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互动空间,通过网络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整合优化,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注重的是关爱和照顾,这是与其他专业所不同的。影响病人身体康复进程的,除了娴熟的护理技术,还有人文关怀。而当前的护理教学更多的重视技术的训练,忽略了护理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此,课程组深入到护理岗位第一线,认真调研了鲁南地区医疗服务单位对护理人员的岗位素质和能力需求,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并与护理行业专家、骨干共同交流,多方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实际情况。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等拓展学习领域的知识所占比例低,使得许多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优秀的护理工作者,课程组从护理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打造“忠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融洽的沟通交流、良好的气质形象、健康的心态表现==和谐护理职业人”的全新课程理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体,以《护理心理》、《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为三翼,建立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解决学生思想的总开关,通过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提供了支撑,为学生从护生过渡到职业护理人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递进式培养。

(四)加强培训,建设专业和人文两栖的师资队伍

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培训,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并能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教师与辅导员的教育背景较复杂,包括历史、哲学、医学、生物等十几个专业。除部分人员接受过继续教育外,绝大多数缺乏医文渗透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得并不彻底,因此,学校应为这支队伍创造条件,投入专项经费,让他们学习相关的医学、人文社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五)主导联动,探索常态下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课题组实施建设以来,建立了系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教务科、护理教研室、公共课教研室、系学生科为主导,院、系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多的顺畅运行,说明这种主导联动式管理模式,是符合我院实际的,为我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了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

(六)构建“三元合作、四维贯通”实践基地平台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10

1.1社会多元化因素严重

作为高职学校而言,相对于本科学校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学生毕业求职的时候,在学历上相对处于劣势状态,而且,作为文秘专业来说,属于纯文科类专业,专业技能是写作,相对于技工类理科专业而言,专业既能优势也处于劣势状态。

1.2经济多元化背景深厚

在固态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文秘工作是整个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里重要的“理论喉舌”,承担的是承上启下的宣传作用,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是随着非公有制体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逐步的发展,许多单位不再单独设置文宣岗位或者淡化文宣作用,这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打击是相当大的。

2.文秘专业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

2.1正确定义文秘工作岗位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秘书”工作的影响,大多人对文秘岗位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写作固然是文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但是对于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文秘岗位而言,二者绝对不是划等号的。文秘岗位既要处理社会交际问题,又要处理文案工作,是整个单位负责上传下达的一个关键环节。至于社会上一些对于文秘工作认识上的偏见和歧视,老师不要一味的否定,要因势利导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在这个过程中,要牢牢地掌握好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对于出现心理波动的学生,要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心理干预,力争把学生的不健康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

2.2正确理解文秘工作的思政教育重要性

目前,企业单位对文秘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远远大于政府部门,因为在对外交往,特别是涉外交往工作中文秘工作人员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个时候,明确自身岗位性质,树立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是文秘工作人员的优秀素质体现。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树立以单位核心利益为主的集体荣誉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2.3明确文秘工作中思政教育的政治导向

在任何一个工作环境下,文秘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因为日常的社会交际和文案处理工作势必要紧跟政治环境的变化进行,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必须培养学生一切从大局观念出发,一切以政治走向为主导。在这其中,政府部门的文秘还稍好一些,企业中的文秘往往在工作中忽视政治因素的存在。对此,学校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重点强调和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思政教育学习工作。让学生把文秘知识的学习和政治大局挂钩,培养学生灵敏的政治敏感素质,从而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在处理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积极的为上级领导在政策决策导向上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在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按照政治需要提供相关的文案给领导作为参考意见,那样就又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背景下,文秘工作要在政府决策引导下完成对企业相关文案的组织和整理。学生在这其中最为欠缺的是实践能力,而这种实践能力在课堂环境中根本学习不到,这就需要校方实习指导部门尽可能的安排学生到企业,最好是国有企业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在实际环境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态度。在实践学习完成后,老师还要认真的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汇总和点评,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3.文秘专业思政教育未来方向

思政教育作为文秘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人生阅历的同时对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自身道德修养都是有帮助的,现在的思政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未来拓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一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给学生创造信息互通平台,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相关教育,在学生实习和上岗试用期阶段也要进行跟踪式教育;二是邀请一些工作业绩突出的毕业生,返校给学生现身说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在文秘工作中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思政理念;三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时掌握学生课余时间的心理变化,做到防微杜渐事无巨细。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