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7 01:02:31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工作小组; 实习带教法; 临床教学; 实习

康复医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就康复医学而言,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广、实用性较强,因此其临床教学实践一直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2-3]。从目前的教学要求来看,康复医学专业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有关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呼吸科、神经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4-5]。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6]。近年来,笔者通过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采用康复工作小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中医大学2008级康复专业实习生50名。根据该校的教学计划和实习生的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观察组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比、专业知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根据教学计划,实习周期为3个月。在实习期间内,轮流由作业治疗师、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带教。同时,针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由该岗位的专业老师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并在有关老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

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同时,结合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实习。根据学生自愿和具体的实习情况,每3名组成1个小组,分别承担实习作业治疗师、实习康复医生和实习物理治疗师的角色。在小组确定后,实习小组需要在每个月跟踪1例患者。小组成员要从各自专业和工作角色出发,就患者有关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并登记好相关病历资料。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完整的计划。在此期间,实习老师、住院医师等需要进行指导和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指点和完善。每周小组要召开讨论会,就过去的1周中所发现的问题、难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剖析。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点,并就实习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在患者出院前2 d实习小组要做好患者出院前评估,并召开康复工作会议,总结治疗成效,并完成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方案等。同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提升实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1.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技术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康复理论掌握情况,包括康复功能诊断、康复计划的制定、病例实施要点,功能评估等方面,满分60分。操作技术考试依然选择脑卒中患者,由没有带教关系的治疗师进行考核,就实习生的评估、判断主要问题能力、基本动作、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打分,满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就总分而言,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43.94±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康复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较多[7]。从传统的带教法来看,由于跟随指定的老师进行学习,难免造成操作技能的不熟练。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被动地等待老师“下达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行事。这样一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将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法相结合,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9]。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的治疗康复计划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综合而言,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可以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思想[10],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本组资料来看,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的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过,就康复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比较而言,虽然在操作技能总分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尤其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储备的评价项目上,比如功能评估、问题解决、物理治疗等操作方面,两组学生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应该与学生实习时间仅有3个月,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关系。从这一结果来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有好的方法外,还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这需要学生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时间中,依赖自己的工作积累和不断学习予以逐步地提高。

整体来看,使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临床教学的效果,帮助实习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杨坚,沈俊,等.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35-237.

[2]叶正茂,张海燕,潘翠环.基于控制理论的康复专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6-998.

[3]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4]牟翔,袁华,刘卫,等.浅谈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6):583-584.

[5]江征,王世忠.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30-232.

[6]张世卿,王喆,高山,等.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法在康复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4):353-355.

[7]张效玮,曾玉,冼少龙.“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4):103-104.

[8]李湘云,邹伟,宾文凯.反思性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带教中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03-104.

[9]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87-788.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护生;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灵魂[1]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但目前我国较陈旧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导致了基础与临床教育的严重脱节。因此, 如何帮助和指导护生实现从学生到临床的过渡与转变, 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是搞好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采取院校结合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3年制护理学专业高职8、9班共121名护生为对象。其中女生113人,男生8人。年龄19岁~22岁(19.1岁±0.5岁)。均为全国高考统招生,学制3年。

1.2 实践教学组织:采用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方法,将理论课、校内实验课、病例讨论与临床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康复护理学》教改计划及新疆省某三甲医院的实际情况, 为课外实践活动开放的临床科室定为康复科及康复理疗室。进病房的时间安排在双休日全天。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教师示范法、具体案例讨论法等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使理论授课与临床体验紧密结合。学生被划分成小组,每组10-15人, 每周两个半天,共9周.科室护理总带教为带教老师在每个教学内容中都配合相应的临床实地体验课,先分组进行操作演示,学生模仿,指导教师给予指导,进行点评分析。带教老师选择一些典型病例,真实展现临床实例,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临床示范教学。结合“康复护理学”教学,熟悉康复护理操作技术,以锻炼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

1.3 效果评价:在康复护理学课程结束后, 采用问卷调查法,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问卷,对121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内容包括专业思想、临床思维能力等共8条.发放调查表121份,收回121份,有效问卷119份 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8.3%。

2 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详见表1。结果显示,75.6%的学生非常喜欢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法,其中激发学习动力与激情、提高临床沟通能力、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与技巧、对将来的应用有所启发的认同率在50%以上,6.7%的学生不喜欢, 7.6% 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

3 讨论

3.1 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加深对康复护理专业的认识

康复护理工作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要求越来越高[2]。我们在该课程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法, 希望能培养提高护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本研究通过院校联合,进行“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改革尝试,结果显示:92.4%的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法对将来的知识应用有所启发,88.2%的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法有助于巩固专业思想,58%的学生认为此法能明显激发学习动力与激情。由于护理工作本身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必须时刻守护在患者的身旁, 这一过程是乏味和重复的,易使人产生厌倦、焦虑的情绪,影响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较早了解到自己的职业特点, 能够处理学习与职业的关系, 提高自我能力。学生经过课堂理论课的感性认识、实验课的初步尝试以及临床的“身临其境”,激发了他们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了对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提高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3.2 早期接触临床能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仍是“基础- 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法,出现基础与临床之间教学内容脱节现象。本研究采用基于《康复护理学》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法,使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实践学时在整个教学中占有更大的比例。经调查,89.9%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的实施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97.5%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临床思维培养,由“理论到实践”然后再由“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较早地进入病区,较早地面对病人,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3 早期接触临床锻炼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

护理工作对象是人,作为服务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临床沟通能力是现代护理人员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能与病人成功沟通,59.7%的学生还能主动与带教老师沟通,师生关系也比较融洽。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能尽可能快地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操作的目的,了解病人的特殊要求和取得病人的信任及理解。带教老师选择一些典型病例,真实展现临床实例,临床带教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适时点拨,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启发学生,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海英,喻 田.麻醉专业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30(8):67-68.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 提案式教学 康复治疗 临床实践

康复治疗专业是注重临床实践和技能的专业,康复机构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要求。对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而言,在各大医疗机构实习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更快速有效地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技能。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院校乃至各带教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将实习生的理论基础快速融入实际操作技能中,并形成正确且独有的诊疗思路,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重大考验。

1.传统康复临床教学模式的缺点

在国内,康复临床实践教学一般开设在大学四年级。大部分康复医院或医疗机构在学生临床实习方面缺乏系统性及有效性的教学程序,仍采用粗放的、随意性很强的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这种传统临床带教方式有很大弊端[1],主要表现在:(1)临床实践教学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康复医院或带教科室没有针对本科室的特点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实习计划,因此带教老师在带领学生临床实践过程当中没有计划性、针对性,不能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很多带教老师对临床教学的认识也是片面的,认为随便讲几个病例,或者让学生亲自治疗几个病人,使学生了解基本病例的诊疗,掌握基本临床实践能力即可。(2)过分倾向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康复医疗机构在临床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学生评估了多少病人,治疗了几个病人,学到了多少种治疗手法等,并将这些作为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实习的内容没有更深刻理解,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独到的疾病诊断、治疗理念。(3)没有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融合到临床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在带教过程当中很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基本上老师教学生学,缺乏互动平台,学生不能在与老师的分析讨论当中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影响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在当今医疗环境下面临挑战,病人对医院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医院将病人病情示教给学生的做法病人往往不愿意合作,给临床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提案式教学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以临床教学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有效可行的实践机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较大帮助。

2.什么是提案式教学模式

与输入教学模式相对概念的输出教学模式,称为提案教学模式或提案社会科,由日本教育家小西正雄最初比较系统的阐述[2]。该模式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荣格(Carl Gustay Jung)倡导的箱庭疗法。提案教学理论从传统输入教学中摆脱出来,颠覆性地把教学方向由输入转向输出,由直接授予转为间接授予[2]。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教学模式的伟大变革。提案式教学非常适合临床教学,提案式教学模式可以高效快速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实际诊疗过程当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适合的提案式教学模式,如何将现有临床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

3.提案式教学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提案式教学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老师给予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康复科利用提案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为例,简单介绍提案式教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3.1引入问题

进行实习之前,带教老师可以选用一个典型的,可以充分体现康复治疗基本理论的病例,事先介绍所选病例的基本情况,评估概要,然后提出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病例的观察和评估,结束评估后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理论,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3.2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此过程以学生为主,针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和对病例的观察及资料的查找,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提问、回答、归纳,也可以互相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病例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讲解分析,这种临床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独特的诊疗思路。

3.3针对分析讨论的结果进行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提案式教学的最佳体现和运用,是康复临床教学的重要一环。带教老师进行病人诊疗时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治疗原则等进行讲解。学生现场观摩,随时提问,然后总结,在征得病人同意后由学生问诊、治疗。带教老师在旁边指导,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帮助,促进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

4.提案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提案式教学应用于康复临床实践中的目的是将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形成自己的诊疗思路。在康复临床教学中提案式教学如何具体应用,怎样才能运用得当,值得思考与探索。

4.1问题的选择应得当

问题的选择是提案式教学的核心与基础,问题的提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应当反映此类病例诊疗的要点。(2)问题应当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3)问题应当依据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确定。

4.2提案式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提案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思路,如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对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可以运用录像对典型病例、典型临床症状进行摄制等,老师和学生可以角色扮演模拟患者及治疗师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模拟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案式教学是一种多元式教学,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根据临床科室特点选择合适的提案教学形式,切不可生搬硬套。

4.3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提案式教学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师生互动分析讨论问题。因此时间的安排很重要,要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完成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分析讨论,临床教学当中老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握非常重要,临床实习与教学时间需要安排妥当。

5.结语

提案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各个临床实践过程当中所有环节都是站在学生角度设计的,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何根据学生特点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临床思维,这些都是提案式教学模式在设计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将提案式教学模式引入康复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康复的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康复临床诊治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康复事业发展培养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作业活动分析;临床作业疗法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62-02

一、临床作业疗法学教学目的

临床作业疗法学是研究作业治疗理论、方法的科学,是康复医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为其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以期功能障碍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回归家庭、重返社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作业疗法的定义、种类、对象、基本理论、评定、治疗方法以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特点、功能评定及作业治疗技术[1]。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作风[2]。

二、活动分析法的含义

活动分析法是将其某一生活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成分,如穿鞋这个动作可分为:①把一条腿放到另一条腿的大腿上;②伸手碰到脚;③把鞋子穿到相应脚上;④拉上鞋跟;⑤脱掉鞋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比较,并给以针对性的训练加以纠正,是康复治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3]。作业活动分析是逐步分析一种活动中所需的基本技能成分,是作业治疗中一项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能。它能观察和了解每个作业活动的基本动作组成和顺序,找出适合每个患者需求兴趣和生活习惯的治疗性作业活动,观察患者完成作业活动的能力(如协调、平衡、耐受能力等),使作业治疗内容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活动、工作和休闲活动协调一致。让患者充当作业角色,配合治疗师完成作业治疗的每一步骤,熟悉和掌握活动技能,形成适合自身角色的行为模式[1]。

三、实施的必要性

作为年轻学科的康复治疗专业,没有悠久的教学历史和完整的学科体系,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大力实施改革来完善教学体系,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加学生的应用能力[4]。康复治疗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缺少师资、教学经验、实用教材以及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怎样培养新一代的康复治疗师,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5]。熟悉康复治疗程序和医疗环境,使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融合一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不再闭门造车,开阔视野、丰富经历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使学生尽早具有所学课程的专业意识,改变学生低年级时还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的状况,专业意识的渗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6]。教学坚持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指导,以临床应用为目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时间,以教材建设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及临床的操作技能[7,8]。活动分析法的应用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技能实践操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9]。

四、具体操作步骤

1.实验要求。教师列出实验目的、介绍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让同学深入理解活动分析法的定义、治疗性作业活动特点和作业活动分类。

2.每组分别布置一项作业活动。分别包括A.笔和尺把两点连起来;B.纽扣;C.纸飞机;D.筷子捡食物;E.手上5个钱币逐一放在桌上(不用另一手帮忙);F.拼砌小火箭。每组针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进行逐项步骤列表并根据作业活动技能成分分析将上述步骤进行归纳,例如A.笔和尺把两点连起来,这一组经过大概30分钟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步骤分为:①拿尺子②用尺子对齐两点并压紧③拿笔④连线;成分分析为:指捏①③按压②手眼协调①②③④双手协调②④运动控制①②③④操作技巧③④;功能锻炼活动为:①扭螺丝(螺母)②手指肌力训练器③手指串珠④木钉盘。

3.归纳讨论。将归纳好的每组讨论结果写在纸上,分别贴在教师前面的挂板上,然后按顺序每组成员依次上台,由组长讲述,组员演示并补充说明和解释其他组同学的提问。

4.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再次与开课时呼应进一步理解活动分析法的定义及应用特点。

5.教师将收上来的6组分析作品作为平时成绩登记记录。

五、实施结果

给学生发放问卷,内容包括两类,一个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其中包含了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灵活性、教学的气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安排和教师示教等,评价层次分为很满意、较为满意和一般。另一个是改革后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包含了学生的自学、提高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开拓知识面、提高临床技能和缓解心理压力等,评价层次分为明显提高、提高和无变化。结果显示学生对灵活性、教学气氛、理论与实际联系、教学方法等满意度较高。学生在自学能力、提高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开拓知识面、提高临床技能和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同时通过实际的病例发现书本知识和实际案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敢于质疑书本的知识,增强求知欲,能正确地、理智地、科学地对待文献资料和信息[10]。

参考文献:

[1]王刚,王彤,“临床作业疗法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陈庆亮,王小燕,倪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

[3]窦祖林,李奎,兰月,等.活动分析法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8).

[4]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8).

[5]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等.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4).

[6]葛少华,杨丕山,郭春晓,等.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

[7]舒彬,蒋宛凌,邓皓月,等.第三军医大学康复医学课程建设改革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6).

[8]王于领,黄东峰,王淑珍,等.物理治疗学本科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6).

[9]吴庆文,崔颖,刘广天,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

[10]王涛,张晓,李爱冬,等.建立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思考[J].重庆医学,2009,(16).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康复;重要性

一、情况分析

1.专业发展状况

1983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这中国康复事业的开始。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突破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都给康复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年都有新的学校开始康复治疗学或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康复治疗的春天来了。但实际依旧有很多人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有部分学生在就读该专业前并不了解这个专业。

2.入学后专业上对专业的介绍

在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康复治疗的情况下,其实大部分学生再报志愿时都不太清楚康复治疗是做什么的,及时上网去查,得到的信息依旧很有限。如果再这样的前提下,进入学校后再没有人去介绍这个专业,那学生就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样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

3.现阶段临床工作内容、环境与学校教学内容、环境存在区别

临床与学习时的情况会有不同,这是每个刚刚进入临床的学生所共有的感受。这一情况的存在,会使学生理解专业时有偏差。出现这种感觉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1)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有差别,即每所学校教学重点与每家医院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或者基础建设不相同。

(2)不知道医院的工作模式,不能很快的适应学生到工作者的转变 。

临床与教学的脱节会带来严重的影响,首先是学生学习导向或目标不明确,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其次是学生进入临床后没有办法很快的融入,影响工作效率。最后,如果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内容差别过大或者教学内容不能随着临床需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也会影响学生的工作以及就业。除了教学内容,还会存在环境的不同,侧重的是物理环境中的治疗工具。若很多临床上有的治疗工具在教学时没有提及或见过,将会给学生临床工作带来阻碍。

二、应对策略

1.加大康复治疗的宣传力度

首先,可以在网页上放关于康复治疗专业的简介,同时用视频加以说明,主要介绍专业的现状、学习内容以及临床主要工作内容。然后,可以加一些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人的经历放到网上,突出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引起更多人对康复的关注。当然,最重要的是使学习康复治疗作业明白他们将要做的工作内容,以及会给患者带来的帮助。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小区或者医院进行康复讲座,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康复治疗、理解康复治疗,以及将康复带给更多需要它的人。加深人们对康复的了解,增大进入专业的学生对康复有兴趣的概率,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 入学时,进行专业介绍或到医院实地参观

在学生进入学校的后,第一堂课上的内容应是专业介绍,介绍应当包括发展现状和前景、所要学习的内容、实际临床上工作的内容。同时可以将学生带到临床实地参观。在了解专业课程和临床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再上课,有利于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学习的侧重点,特别是学习基础课时,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的培养解决临床与教学脱节的问题

教学内容应与临床需要相匹配。建议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到临床了解、学习最新需求。使教学更切合实际,从而提高学生进入临床的适应能力,也间接增加学生就业率。

同时,临床上的需求也会与新理论的出现相关,康复领域每年都有新的理论出现,2010年到2014年每年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都超过了300篇,这也就意味着老师需要不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提议:

(1)学校应当鼓励教师自己上网学习和了解最新康复理论,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教师之间自行组织小组学习分享会,节约时间的同时,可以相互讨论加深印象。

三、结论

提前进行准确的专业解读密切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效率以及工作适应能力,也就意味着了解专业对学生来说很重要。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显得关键了,以上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专业发展状况、入学后专业上对专业的介绍以及临床工作内容、坏境与学校教学内容、环境存在区别三方面的分析,通过调查表求证,也给出了加大康复治疗的宣传力度、入学时进行专业介绍或到医院实地参观和教师的培养解决临床与教学脱节的问题的相对应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作者:陈仲武.

期刊: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7卷第3期.

[2]《中国康复医学的回顾与展望》作者李建军 期刊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1月第1期.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 心理健康;,,临床;,,医学生

【摘要】 目的 掌握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方法 使用临床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但好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心理问题检出率1298%,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和抑郁。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根据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临床; 医学生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ental Health State of Clinical Stud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clinical students and analyze 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 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seventy medica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e conditions of study and daily life of clinical students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clinical stud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normal level, but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of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incidenc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 in clinical students was 1298%,the main problems were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depression. Comparing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the mental diathesis of female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male,but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medic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in mental health for clinical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Clinic Stage; Medical Student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收费改革的实行,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们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表现出迷惘和困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临床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如何将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及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等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临床学院全体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临床医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 自编的调查表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等内容。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简称SCL90问卷[1]。由Derogatis等编制,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睡眠等。采用5级计分制:①无:自觉无该症状问题;②轻度:自觉有该症状,但发生并不频繁、不严重;③中度:自觉有该症状,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④相当严重:自觉常有该症状,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⑤严重:自觉常有该症状,频繁出现,程度也十分严重。

13 施测方法

调查实施前对测试老师进行统一培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填写前由老师讲解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并要求受试学生态度认真、如实回答;问卷和量表当场收回。

14 资料整理和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输入,双份录入并检查核对,保证准确性。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和量表587份,回收587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9710%。男生278人,占4877%;女生292人,占5122%。年龄范围为19~25岁,平均年龄2213±087岁。

22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

将临床医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进行比较,以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2,3]。

结果表明,临床医学生SCL90的9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都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这说明临床医学生群体相比于国内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除焦虑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及总分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临床医学生在国内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相对较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23 临床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SCL90因子分达到3分及以上,超出正常均分,一般认为严重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统计各因子分≥3的人数,结果表明:按比例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40人,占702%)、人际关系敏感(28人,占491%)、焦虑(23人,占404%)、抑郁(21人,占368%)、敌对(17人,占298%)、偏执(16人,占281%)、精神病性(14人,占246%)、恐怖(13人,占228%)、躯体化(12人,占211%)。

以9个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分≥3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则总检出率为1298%。其中男生42人,占1511%;女生32人,占1096%。男女生检出率比较,χ2=048,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列出了SCL90各条目平均得分较高的问题表1 临床医学生SCL90均分位于前10位的题项其中属于强迫因子的项目是9、3、10、28;属于抑郁因子的项目是31、14、30;属于焦虑因子的项目是11;属于敌对因子的是2;属于其他因子的是60。可见临床医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和抑郁。

24 临床医学生SCL90的性别比较

以性别为独立变量作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表明:性别不同,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男生,表现在除焦虑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分和总分都低于男生,但是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上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

3 讨论

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各个因子均分都明显偏高,与常模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与同类研究相似[4,5]。结果揭示,临床医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与全国大学生水平相比,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这可能与近年来医学院校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医学生学习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相关知识后懂得自我心理调节,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关。

临床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98%,与国内外报道大学生心理问题10%~30%的检出率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略高于其他专业医科大学生123%心理问题检出率[6],可能原因与所处的临床学习阶段的特殊性有关,遇到许多不同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的特殊问题:如何处理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关系、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等,而引起的心理问题。1298%的临床医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与调试,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若能及时缓解冲突和症状,则会恢复心理健康。

男女临床医学生相比,女生的总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的医学生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一致[6];但与全国大学生中女生的多项因子分高于男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5]。考虑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不同,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需要精细地操作、需要对待病人有耐心的态度,这些特点是女生的优势,女生的学习成绩比男生好;而动手操作能力强、思维扩散则是男生的长处;男女生各有优势和不足,心理素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和抑郁。随着涉及医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医学课程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医学生进入临床阶段从学习基础理论转向实践操作技能,在学习方式上不能适应而造成强迫症状;面临毕业要从校园走向社会,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心存恐惧,容易导致抑郁情绪。

临床医学生是一个健康向上的青年群体,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成长过程的伴生物。因此,加强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心理问题特点,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培养临床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临床医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3):3135.[2]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胡启先,易法建,毛晋平,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7255.

[4]朱祥路,,谢平霞,等.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235.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7

康复治疗专业临床课程的教学除了可以选择上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外,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为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尝试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项目导向实施学习任务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本院推行以项目导向实施学习任务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角色的体验性。学习任务与目标教学紧密结合,如《运动疗法技术》课程的工作任务二中学习项目四:平衡、协调功能的训练学习任务有:①影响平衡和协调功能的因素有哪些;②怎样评定平衡、协调功能障碍;③哪些人需要进行平衡、协调功能训练;④如何进行平衡、协调功能障碍的训练;⑤如何做好同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提供良好的服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边学边做,使他们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与实际工作的直接联系,如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这种方式教学,避免了以往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弊端,使学习内容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每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内容后布置下一个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提前预习并明确任务中的目标要求。

案例教学与情境模拟相结合

对于康复治疗专业中的《临床康复》、《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多采用该教学法效果较好。具体的实施步骤是:课前给学生提供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让学生结合病例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上课伊始,让学生首先诵读病案,尔后由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扮演病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模拟病人,从直观上了解病人的临床状态,让学生感从心生,形同身受,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着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以该种形式导入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对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讲解、说明和演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临床上处理康复对象的基本程序即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对学生患者或者是模型人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巡视、检查和指导。小组操作完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打分,课后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一章讲完后可给学生课外专题自学案例[6],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解决完成,教师安排时间总结、讨论案例,达到使学生对每一节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进一步融会贯通的目的。

行为模式引领法

基于专业临床课程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和现阶段高职生学习能力普遍下滑,对实践操作的兴趣远大于对枯燥理论记忆的特点,在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以操作技能为突破口,进行抽丝剥茧地学习,先让学生学会操作,然后再去探究为什么这样做的临床意义。这种方法可用于《运动疗法技术》、《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课程。教学地点通常安排在实训室,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资料和训练器材等。首先将学生分组,由教师示教或看教学片,而后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模仿,按照运动疗法师或作业疗法师、言语治疗师对某功能障碍者实施评定与治疗演练,使学生尽快熟悉评估和治疗的要领与技巧,然后再逐步引入相关理论知识。

操作实训与技能比赛

学生利用安排的课时或课余时间到学院实训室进行操作练习,康复治疗专业本就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俗语:“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熟方能生巧”,所以学生在校期间要多练,才能更好更快地与实习阶段衔接。大二期间经常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多种形式的操作技能比赛,能加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康复对象的交流沟通能力。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 整体观念 辨证施治 推拿临床 应用与思考

推拿科是中医学科中的最具有特色分支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外治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的推拿临床医疗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手法的选择存在着误区,针对这些问题,在“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正则通(即四通)”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贯彻“筋骨并重,调脊整曲,辨证施治”等临床思维模式,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有很好地指导作用,现总结如下。

1 注重“筋骨并重”临床思维

在推拿科诊治的常见病种当中,尤以软组织损伤和脊柱相关疾病多见。筋为筋膜,韧带、肌键等软组织的总称。骨为人体的支架,承担着支持人体和保护内脏的作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平衡整体,长时间的筋结构失衡可引起骨结构的失衡;反之亦然。

临床上筋骨为病的特点多以筋骨并病和互为关系为主。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例,本病的病理基础是椎管内外因素并存,始发因素是软组织病变,继发因素为颈段应力异常,由此导致脊柱小关节与椎间盘损害结果产生节段性失稳。临床临证中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学生只注重筋结构、骨结构当中的一部分,而没有考虑到筋节构及骨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考虑是单纯的筋病或者是骨病,没有准确的剖析疾病的真正内因,采用的多是单一松筋手法或整脊手法,故不能针对性的治疗。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思维单独局限在筋病和骨病上,而是着重从筋骨并病及筋骨互为联系的整体角度去诊断疾病,以探查疾病的根本和更好地治疗疾病。

2 强调“调脊整曲”整体观思维

调脊整曲在临床的治疗中主要体现在纠正脊柱的错位、侧弯、骨错缝,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及保持脊柱的功能平衡。调脊整曲在治疗上需内外兼治。

临床上越来越多观察发现同一曲度内或不同曲度间多个椎体同时存在病变,而且部分患者产生脊柱源性内脏功能紊乱、脑神经症状现象。因此治疗时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综合治疗。就此徐光耀老师提出了“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加上“正则通”的内容,以达“通则不痛”的目的。但临床中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只注重于局部的病变治疗而没有考虑到整体的治疗。

调脊整曲的整体观念和内外兼顾思路,在临床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整体思维,要求医生在思维、思路宽广;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疗效。例如在治疗颈椎病患者时,我们考虑到患者可能会合并出现胸、腰椎小关节紊乱和骨盆倾斜等问题,治疗时既在颈椎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又在胸腰椎及骨盆部位进行治疗,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学习其他临床学科也可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而对于骶髂关节错位或者腰椎的错位、侧弯等疾病,我们也考虑调整颈胸椎。在临床中,大部分医生往往不注意脊柱(颈椎、胸椎和腰椎)的生理曲度与相关疾病相关联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临床诊断中重视生理曲度的解剖知识和对疾病的影响,也强调如何选用何种手法去调整不同节段的生理曲度,充分地掌握了调脊整曲的理论。

3 突出中医特色“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

辨证施治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推拿辨证施治最基本的原则是治病必求其本(即治病求本)和辨证施法。求本即要了解并正确辨别疾病的本质、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3个时期。临床中首先掌握抓住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时机,了解发病急性期及过后的稳定阶段是推拿的最佳时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在各个时期采用针对性的手法并结合对该病在现代医疗技术中棘手的问题有针对性治疗,诸如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采用攘揉患处肌群、点按腧穴、活动关节等推拿手法对疾病辨证的给予治疗。施法就是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病人及同一疾病,也应辨证疾病的虚实,相应选择不同的补泻手法治疗。

4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生只注重运用手法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而忽略了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没有意识到患者本身的功能锻炼在手法治疗后能促进疾病的康复。以肩周炎的治疗为例:肩周炎的治疗分期早期、冻结期、恢复期三个时期进行治疗。针对不同时期,或是其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功能障碍是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所致,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方法,以防疼痛症状加重,使病程延长。但可采取一些主动运动的练习,控制肩关节活动度。冻结期的主要问题是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的功能为目的。在这一阶段,应坚持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除了被动运动之外,病人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主动运动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先期已发生废物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还应给病人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祛除引起疾病的病因一即不良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和不当的体位,这样既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避免推拿治疗疾病时常有的病情反复和久治不愈问题,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5 善于总结经验

纵观推拿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推拿有很长一段时间散落于民间,落后于其他中医学科,使推拿学科的理论得不到很好的总结及提高。这除了历史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病历的书写和病案的总结;而病历的书写是病案总结的基础。临床中,培养临床思维及方法外,还要注重培养在病历这一方面的书写的习惯,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教学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对2007~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情况进行统计,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

1.专业知识结构改革。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及康复专业知识为主的三大知识结构模块。2007级、2008级两个年级学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同时,两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均在65%以上。分析两个年级学生综合学习成绩表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具备了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康复治疗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在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把中医传统康复理论技术融入到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诊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即掌握了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与技术,又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知识与手段。①我校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比较合理,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的课时教学比例约4:1,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②在康复专业实践课学时安排上超过了1/3的比例,且康复专业配置了运动疗法教学实验室、作业疗法教学实验室及言语疗法教学实验室,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康复操作技能的培养。

2.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合格。2007~2010级学生理论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8.3%,良好率平均为51.2%,优秀率平均为18.8%;2007~2009级操作技能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7.9%,良好率平均为38.6%,优秀率平均为56%;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过硬,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素质培养

1.学生的素质结构符合培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年来,先后有52人获“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43人获“奖学金”,其中6人获国家奖学金;共获得各类过级考证证书332项。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64.7%;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26.7%;学生国家计算机二级合格率为26.7%;其中07、08级获得保健按摩师证166人;公共营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书及其他证书42人次。

2.研究实践成果和校级以上竞赛奖励层出不穷。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以及校园科技文化、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四年来,学生申请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1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2009级康复治疗班学生辛蔚所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1项。参加校级竞赛获奖289人次,市级竞赛获奖8人次,省级竞赛获奖7人次,部级竞赛获奖12人次。

3.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医学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总人数192人,其中党员28人,占14.6%;团员164人,占85.4%;入党积极分子153人,占79.7%。②学风淳朴,专业思想稳固。四年来年,先后有6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7人获校级奖学金,18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荣誉称号。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利用校报、橱窗、展板、校园网等大众媒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掌握了很多的心理保健常识。如通过开展“5·25心理健康文化周”系列活动,宣传普及心理知识;丰富心理健康网页,发挥网络咨询作用。④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积极开展大二暑期临床见习活动;多次开展志愿者“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给社区的老人,残疾人送去了温暖;以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为依托,开展主题为“推动康复治疗在社区及基层的发展”社会调研活动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校重视课外科技方面活动的开展,邀请省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如:《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脑卒中的康复》、《中风患者的传统康复方法》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四年来,获得长沙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市按摩医院杯”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团体(专业组)三等奖,“针拿手法技能大赛”获专业组三等奖,“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校“社会调查报告比赛”二等奖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迎新晚会、校运会、春季马路赛、篮球赛、禁毒宣传、亲近自然野营等各类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毕业设计

为适应临床的需要,实现中西结合、能西会中的康复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改革了康复治疗专业毕业考核模式,以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和康复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代替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答辩的毕业模式;毕业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部分,其中综合笔试占40%,临床技能考核占60%。综合笔试由基本理论考核和病例分析组成,基本理论包括:康复评定学、PT含运动学、OT、言语疗法学、针灸学、推拿学;病例分析包括:内科病例1例,外伤科病例1例;临床技能考核分2站进行,第一考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包括康复评定、PT、OT、言语等评定和治疗的技术,常规体格检查;第二考站(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含针灸、推拿技术操作。注重“技能培养”,通过强化以“实验—开放实验室—创新课题—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临床实践中,并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康复治疗专业的实纲、实习计划、毕业考核实施细则,对毕业实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习;实习结束进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毕业。

本专业办学以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及传统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经过四年不断采取措施,适时调整专业规划和培养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验—实习—开放实验室—创新活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以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过硬、适应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康复治疗学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效玮,曾玉.浅谈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2-14.

[2]王芗斌,陈立典,陶静,等.康复医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909-911.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篇10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并比较和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运动功能改善。

结果: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和9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和68.7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塞 预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2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71-01

目前,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下来的患者也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因此,为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尽可能提高急性脑梗塞的康复技术水平和效果,本研究特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以期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0.62±10.58岁。所有患者均与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并通过入院后的常规体检和个人病史调查,严格排除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且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给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运动功能康复:采用推柔、按拿、摩擦、摇动等手法对患侧肢体软组织按摩。指导其掌握正确翻身方法,将两臂上伸而与身体垂直,同时使健侧下肢慢慢屈起,并用力支撑后向患侧进行翻身。开始时让其依靠被褥进行躯干肌肉锻炼,然后协助患者扶着床档锻炼起坐,以最终达到独立坐起的程度。当患者能够在床上稳坐后,及时改为坐床沿以有效练习下肢。早期可在搀扶下或自行辅助床栏进行站立,当患者能够独立站立和保持平衡后便开始跨步动作的练习。②语音障碍康复:将生活中的常用语句刻录到播放设备上,以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和反复收听,在有效训练听力的同时并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跟读练习。通过对数字、单词、短句进行复述而加强口语训练,适当加入看图说话等多种练习模式。强化读写训练在语言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写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恢复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评价指标。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运动功能改善。其中临床治疗情况评定标准:痊愈:肢体肌力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参加工作;显效:肢体肌力明显改善,洗脸、刷牙、行走、上下楼等在需要帮助下完成;有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上肢功能基本丧失;进步:下肢需要手杖行走,上肢功能丧失,完全不能自理。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即为总有效率。采用简式Fugl-Meyer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在50分以下;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在50~84分之间;中度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在85~95分之间;轻度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在96~99分之间;正常:积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和9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和68.7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比较。干预组中度运动功能障碍占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58%;同时干预组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占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塞往往是由于脑部动脉系统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变为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现象[2]。急性脑梗塞更以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那么仅仅依靠单纯的临床治疗一般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目标[3]。因此,如何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积极采取系统的辅干预措施已成为解除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痛的重中之重。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患者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患者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4]。而康复护理则作为康复医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应运而生,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5]。急性脑梗塞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则是在中枢神经损伤后修复过程发生的早期便开始积极创造重建运动反射的条件,紧紧抓住早期可塑性强的实际特点,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运动功能、语音障碍、摄食功能、心理障碍等系统性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患者中度运动功能障碍的比率明显上升,而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比率则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3):146

[2] 李建标,何锦照.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57-158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华夏出版社,2003:75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