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9 17:09:34

临床医学技术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提高措施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中不断地引入了大量地先进技术,使得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地方向发展,就当前状况来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对临床诊断、治疗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地以及。就现阶段医学基础检验工作来看,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会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检验工作的总体质量,这对于医院界来讲是非常重要,因此,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概述

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需要使用正确且有效的方法来收集临床上的标本,并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之后,及时的把检测报告反馈给相关的医生,给医生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参考,就现阶段来看,在临床中的检验中的标本主要有血清、微生物、细胞、抗原、抗体以及其他相关的血液。在对临床医学试验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和气态检查技术进行结合,可以使得相关医生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的时候更加的准确,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且由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检测的更加的高效准确、可靠,以至于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更加及时和高效。

2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基础检验技术是临床检验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是最基础的指标检查,其中主要包括了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等。通常临床医学中都会涉及到特别广泛的知识,因此,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对相关的医疗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像,下面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1)有效的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工作,同时还能够为医生确诊病人状况提供一定的基础,在病人进行基础检验之后,通过相关的输几,可以对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对病人生病的原因进行判断,并为病人制定一系列的治疗方案。(2)有效的引导医生诊治病人的思路,通常在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根据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做有效调整。在此过程中要依据基础检验的术检查出来的数据对病人恢复的状况做判断,根据检验的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果在治疗时出现异常反应,需要根据状况进行及时的排查。

3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现状

3.1人才紧缺。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检验来讲,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欠缺,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现实,我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医院严重的缺乏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且导致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的检验,且在一些沿海一线城市中,例如上海、北京以及广东等城市中的医院来讲,有很多医务人员,可以很对医学为了节省经营的成本,也不会收纳太多的临床医学检验人员,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状况对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3.2检验程序不规范。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要想很好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对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进行合理化,保证相关检测流程上足够的规范化。可是在现阶段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整个流程还存在一定问题,不够规范和完善,例如:所需要检测的样本放置太长的时间,检验使用的手法不达标,样本受到污染等,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失效,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临床上后续的很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阻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够积极和主动,有着敷衍的态度,在思想上缺乏重视。

4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措施

4.1加强临床医学与临床检验的整体协作性。在医院中,不管是临床医学还是临床检验,他们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有着相互作用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我国想要很好的提高医疗上的水平,就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使得他们之间能够和谐统一,在临床检测中如果想要很好的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则需要临床医学的合理配合,但是在相关的临床医生如果想要对病情诊断的更加及时和准确,则需要依赖于精确的临床检验。因此,不管是临床科室还是临床检验科室中的工作人员都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并合理的使用在临床中,持此之外科室和科室之间还要进行合理的沟通,相互熟悉工组的环境以及工组的内容,做到相互理解和支持,更好的提高临床的工作的质量。4.2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此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选择检验技术、工作认真度符合要求的人员参与检验工作。在选择检验人员时,除了要考核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应让其进行现场模拟工作,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符合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要求;二是提高在职检验人员的综合水平,全球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为保证在职检验人员技术的进步,也为了提高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安排在职检验人员对新兴的检验技术不定期进行学习,并定期考核其综合素养,从理论知识、临床检验操作、检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安排其暂时停止检验工作并进行培训指导,若培训指导后考核仍不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则不应再让其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综合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达到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最终目的。4.3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及反馈小组。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设置相关的监督小组,定期的对相关的检验人员进行考察,不定期的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抽查,看其检验的结果是否准确,比如:随机的抽查一些检验的报告,在检查报告中,确认测试方法,技术和结果的描述中是否存在错误。建立监督小组,不仅提高了基础临床医学检查的效率,而且对基础临床医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起了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收集检验人员对检验的心得以及对检验技术的意见,来寻找出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以便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对检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研究,进而达到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目的。

总的来讲,近几年随着我国快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不管是在医学检验质量还是医学检验速度上都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医疗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但是,相关部门意识到在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加强对于临床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汤永利.探究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J].名医,2019(04):125.

[2]李树平,舒向俊,桂芳,王林,费嫦,张荔茗.不同层次医院对临床检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差异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09):122-123.

[3]高永厚.探究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35+38.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理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学行业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能够更好适应全新需要,临床检验技术的准确运用可以促进检验效率提升。传统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检验技术水平与效率。本研究中主要选择了在我院进行医学检验的300位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改善对策。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至2018年期间来医院进行检验的病患300人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全部病患在开始检验前已了解实际情况,并签署同意书。

2结果

通过临床检验,所有病患中有20人在检验阶段数据发生误差,比例达到总量的7%,在采取分析并进行改良检验之后,20人再次进行检验,并均未出现任何问题。

3讨论

临床当中进行医学检验一般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实际数据准确性下降,进而将可能对疾病治疗与诊断等造成判断失误。为此,通过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全部病患300人采取检验质量管理分析,找出检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检验技术、设备及相关条件存在问题。在实施临床检验工作中,存在床位不足的问题,说明检验室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检验设备老旧同样影响检验,甚至可能导致病患无法及时拿到检验结果,从而造成一系列不良情绪发生。其次,建立科学化的文档管理机制与办法有助于提高检验部门实际工作效率,并令检验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实际工作中检验部门中相关从业人员往往忽视此类问题,并导致临床资料出现错误,甚至也会存在临床资料书写错误,造成检验结果发生错乱的问题。病患检验资料如果保存不当,则可能会直接影响后期临床查询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方面需要能够主治医生之间保持信息互动。当发生问题不是彼此推诿,而是应当尽快发现问题的原因,并规避问题,避免影响临床治疗。为此,检验部门工作应当建立互动机制,临床医生也应当通过结合医学检验信息针对病患了解实际情况。当与检验工作人员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时,势必会造成病患彼此信息的错乱,甚至可能造成医师发生误诊情况,最终造成纠纷案件。为此,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医院当中从事检验工作从业者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科室应当加强办公环境建设,并对硬件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或保修。工作开展之外还应当加强技术培训与讲座,通过此方式不断更新检验人员技术思想。此外,建立更加专业化的机制制度,开始检验工作之前应当严格执行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第二,常规操作中,检验从业人员更加应当结合科室的要求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并能够提升在面对突发性事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此外,也需要能够加强对病患的安抚工作能力,为此,相关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解释工作的认知,将病患烦躁情绪降至最低。第三,针对检验资料以及结果方面内容的书写应当规范,做到字迹工整清楚。检验人员书写内容应当避免发生漏检以及多检项目。此外,检验完成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与患者之间建立沟通,并对相关单据进行回收,进行存档。最后,临床检验工作中病患医生之间应进行必要的交流,针对病情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从而可以改善病患治疗效果。

综述,医院专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病患健康意识也在进一步完善,为此,医院检验工作需要能够适应实际需要,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的方式提升检验实际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强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由此可见通过建立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将有助于提升医院临床检验工作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红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健康,2018,4(27):17-18.

[2]周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176.

[3]庞飞.关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311-5312.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3

一、当前临床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不少医院存在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缺乏沟通,且互相之间产生矛盾等问题。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总是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检验技术的步伐,并想让临床医师体会到检验技术中一些高度专业化的难度,从而形成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导致不良的医疗合作关系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医疗缺陷并引发医疗事故发生。这主要的根源是检验科检验人员和临床科医生缺乏互相的合作关系及检验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沟通[1]。针对上述问题,检验科要做到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检验质量显著提升,加强检验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检验工作,日益改善检验科和临床科人员的关系;严格认真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浓度,减小试验操作经过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别;增强仪器运用管理,保障仪器能正常使用:检验科自动化仪器使用能力的提升,要运用经国内有关行政部门认证注册并检测及格的医疗仪器。要创立、健全检验仪器管理运用案卷,对仪器登记注册、责任到人。同时,检验科要认真贯彻“三基”、“三严”的学习方针[2],同时要定期考核。应从检验工作的本色出发,加强急救医学、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增强工作职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应实行重点培训并严格考核,不断增强检验人员的基本医学知识。检验科要加强和临床科室的互动合作与交流,熟悉不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检验能力。

二、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整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需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加强对试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设,严格的试验室标准作业程序,同时要求编写SOP文件,为试验室的规范化化管理和质量确保机制的创立供应相关的文件依据,尽量使检验经过标准化、精确化、程序化。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和检验质量管理的需求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严格监控室内质控记录和室间质评成绩,对发觉的缺陷和事故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尽量避免医疗缺陷和医疗隐患事故的发生。落实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具体情况。院方在对检验科的具体管理情况应落实到实处,不定期地对检验科人员进行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和监督。考核时要注意到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也要保证阶段性质量检查得到全面落实。加强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联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实现相互发展。检验科工作根本任务是为临床一线医生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研究等提供全面准确的医学检验数据[3]。为此,临床科室医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就成为检验科检验人员改进工作办法、提升服务质量的依据。检验科人员要积极和临床科室人员不断地进行联系和交流,每次召开质量分析会要邀请资深的临床医师参加,积极听取临床医师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临床医师提出的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和有效施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三、增强阶段质量控制力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医院临床医学;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我国的医院医疗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是较为前沿的交叉学科,通过计算机中的智能机器来模拟人脑处理相应的问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院的临床医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极大的缓解临床医疗的压力以及工作负担,还能够大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推动临床医疗的发展,是我国医院临床医学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又称“AI”,是当前全球发展中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当下全球经济发展应用最为广泛的科学技术。AI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无论是利用机器模仿人类语言,还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方式都去了的显著的成就,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学科的研究当中。简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和机器人来实现机械人工智能操作,进而帮人类分担一部分工作或者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院临床医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对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临床医疗的工作压力。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医疗资源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当前我国现有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并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总体需求,特别是临床医疗的服务需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当中可以充分释放临床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服务进行一部分的临床医疗服务,在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同时,还能够缓解临床医疗和护理的工作负担,进而提升人工医疗服务的质量。(二)提升临床医学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医院临床医学当中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硬件设备和软件设置参数允许的条件范围内,人工智能可以超负荷运转且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情况下的手术过程中,人工智能设备能够进行标准化的精准操作,避免人为操作而产生的较大心理压力,进而确保手术的有序进行,提升临床手术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精准程序性和定位性,使得人工智能在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手术,在整个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偏差而迅速完成手术,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三)实现临床医疗的高效性。人工智能可以借助DEA的评估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导航系统的机器人来完成更高质量的手术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临床医疗的整体效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在确保手术成功完成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将患者的手术创面缩到最小,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进而提升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临床医学中的未来应用方向

(一)在外科手术方向的应用。外科手术一直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临床医学应用的主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外科手术应用的主要方向为微创心脏手术和骨科手术两个方向。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医生在进行微创心脏手术时不开胸即可实现手术操作,精准定位患者心脏状况,人工智能可辅助医生开展心脏成型、二尖瓣置换、心房隔缺损修补等高难度手术,患者术后具有伤口小、恢复快的优势,应用效果极其显著;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提升顾客手术的质量,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自动采集患者骨头的损伤信息,呈现动态图像,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模拟来实现对患者伤骨的矫正或牵引,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骨头的二次伤害,减少手术时的特同感。(二)在医疗康复方向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针对患者术后相关信息,借助各类辅助系统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康复疗程,缩短患者康复周期,降低患者康复痛苦。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实现患者机体指标远程检测、远程康复训练等,提升临床医疗对患者康复的监测和服务。(三)在临床护理方向的应用。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医疗大数据来识别需进行临床护理患者的健康问题,发现患者容易产生疾病的风险,借助辅助护理设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参与临床患者的护理治疗,主要体现在核查病人信息、智能配置静脉输液药物、健康护理音视频宣讲等,还可以进行远程临床护理监测,大幅提升临床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临床病人的日常生活,智能化调节温度、湿度、亮度等病人生活环境,辅助病人进行沐浴更衣、进食、运转以及传递物品等工作,大幅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提升患者的服务质量,避免了患者因怕麻烦护士而产生的焦虑感。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对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医院临床医学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将临床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全面开展临床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全面提升医院临床医学的服务质量,进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于观贞,刘西洋,张彦春等.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3):358-365.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5

1虚拟仿真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一般分为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加传统医学插图,学生大多感觉学习过程枯燥、不好理解、不好记忆。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将人体各器官的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的数学模型存在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显示屏上有意识地显示某些细节,学生可以将病人的各种病变部位分开或合在一起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以利用此技术培养学生的人体解剖理论的认知能力。举例来说,目前解剖教学上应用的虚拟仿真人体解剖图的数字化的解剖图谱,利用这一图谱,学习者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选择、观察、移动虚拟对象,并且虚拟的组织器官还能及时给予学习者感官上的反馈,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解剖结构。比较典型的应用实例就是利用“虚拟人”数字化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即“人体数字化解剖学”研究,创立虚拟仿真解剖学,同时提供CT、MRI及PET等方面的断层图像,进行一系列医学临床、教学及研究的虚拟模拟。具体步骤就是利用一台人体虚拟解剖电脑,教师可以讲授人体各部分结构的解剖知识,学生也可以在虚拟的组织和器官间的模拟操作感受触觉反馈,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手术要领和技术。学生在课堂上能以三维的形式看到人体数千个解剖结构的形状、位置及器官间的相互空间关系等,学习兴趣和效果显著提高。

2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临床实践是对医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最显著的应用是虚拟手术教学,即通过虚拟临床手术技术让学生在手术之前学习新的手术方法和流程,练习所制定的手术计划,在虚拟仿真手术之后,也能让学生温习或重复全部手术过程,并且能够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定。现今医学院校的学生和教师都不能只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而在实践中常会遇到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复制手术场景,让学生不断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实践训练。这种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实践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演示不同策略的手术流程,教授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避免手术失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病人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同时还节约了教育资源,具有零风险、可反复操作等优势,学生可利用它完成手术的各个操作步骤,并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达到更多地积累临床实践技巧和经验的目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有更多接触临床的经验,可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临床理论知识较快地掌握临床诊疗实践规律,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3虚拟仿真技术在远程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远程医学教学中,经常会由于教学设备、试验场地或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获得与现场学习一样的效果,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往对于一些医学实验,在远程医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来取代实验课程,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实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虚拟远程医学实验,则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学习的机会。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基于远程医疗的分支网真医学,即远程呈现医学,它把专家的知识通过通讯网络传输到需要的远程位置,在远程医疗应用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网真医学是虚拟仿真技术的一个全新领域,它结合了高清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网络上创建独特的“面对面”体验的新型技术。使用者可以进入某个共享网络空间的图形环境,以远程控制操作或观察为目的的进行人机通信和交互,用这个方法帮助医生有效地进行手术和诊疗。网真医学应用与远程教育可以确保医学生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培训,例如记录操作过程、让学生探讨操作细节并拥有沉浸于运作房间的感觉。医学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的手术是或实验室,在虚拟环境下激励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教师也可以将操作中常见问题反馈给学生,从而提高每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训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创建大量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用于医学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创建的三维医学教学资源应用与远程医学教育,可以使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医学教育可以将生动的动态三维场景展现给学习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医学教育注重的是直观、形象、生动,传统的医学教学往往不够生动,难以具体化,难以直接展示人体的结构,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同时又存在着医学教学成本大,不可重复执行的问题,这些弊端对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知识极为不利。为了改善原有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该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也给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方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作者:姜燕 李亢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群,娄岩主编.医学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00-203

[2]王晓,姜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世界,2013(18):15,30

[3]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9-43

[4]范敏,戴培山.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教改探索[J].科技文汇,2014(10):103-104,111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质量控制;疾病诊断

在临床实践当中,为了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诊断、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往往会采用临床医学检验的方式来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会对诊断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基于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的重要性,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各种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各种问题辐射到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解,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进行解决。在此次研究当中,为了对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探究,抽选A医院在2016-2018年接诊的1000例进行了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抽选了A医院在2016-2018年接诊的1000例进行了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这些患者汇总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650例和350例,年龄在5岁以上,67岁以下。这些患者共进行了2000次临床医学检验,检验类型分别为血液分析检验、生化检验、尿沉渣检验、变分析检验,所对应的检验次数分别为700、650、400、250。1.2方法。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相关检验规章制度,从前期准备到分析结果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流程都应该是按照临床规范来进行的。拿临床医学检验的准备工作来说,在进行常规的生化血检之前的一周,患者不能抽烟喝酒,同时也不能食用糖分和脂肪含量比较高的失误,在进行抽血工作之前的两天内不能食用固体食物,应该多加食用流食,在进行抽血活动的前6个小时,患者不能进行强度比较高的有氧运动,需要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一个比较适宜抽血的状态内;除此之外,在进行抽血活动之前的10-12个小时,患者应该意识到自己要进行临床医学检验,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与此同时,检验人员需要根据检验部门的规章制度来完成标本的采集以及储存保管和送检工作。如果所提取的检验样本具有特殊性,需要在特定的光照环境和温湿度环境下来进行保存,检验人员也应该根据规章制度进行,避免出现标本失效或者是变质等情况的发生[1]。1.3检验失误的判断标准。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检验结果存在失误的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指的是在进行临床检验之后,所得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进行第二次临床医学检验,如果在进行二次检验之后,发现第一次检验的结果存在问题,那么就可以检验记录当中记录第一次检验存在失误;第二种,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患者的检验样本出现了丢失、污损、变质、混淆等情况,这些都可以被认定为临床医学检验出现了失误;第三种所指的是出了上述两种失误情形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是对检验结果存在重大影响或者是直接导致检验结果失效的情况,这些都可以被判定为检验存在失误。1.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院专用的SPSS软件来对所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见表1:由表1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次研究当中,所抽选的1000例患者共进行了2000次临床检验,其中总的临床检验失误率达到了455例,所占比例为22.75%;准备阶段、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和设备方法问题出现的失误病例数在总的病例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6%、20.9%、7.7%、7.7%。

3讨论

3.1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造成影响的因素。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情况来看,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在检验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样本采集阶段存在的问题、样本处理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检验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方法存在不当的情况。在检验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的行为不当以及药物影响等两种;在样本采集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的不良情绪、采血部位不当、采血时机不当以及储存标本时选用的器具不当等问题;在样本处理检验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样本丢失、变质、污染、混淆等四种;在设备方法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数据处理方式存在较大问题以及样本标记存在问题等三种。这些都是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避免检验失误的出现[2]。3.2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的应对措施。临床医学检验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监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为了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在检验准备阶段,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告知在检验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从而避免患者在检验中出现行为不当等情况,产生抵触心理;还应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解,将药物影响的因素降到最低。其次,在进行样本采集的阶段,检验人员应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水平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样本采集方案,增加样本的有效性,避免出现采集样本无效而导致的检验失误情况;再次,要针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避免因检验技术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失误问题;最后,需要选用质量水平比较高的检验设备,在使用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进行更换[3]。

4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会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才能对检验的质量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涵,郭志钢.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23.

[2]孟丽.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160-161.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7

一、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检验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二、如何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医院里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检验报告,从而给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诊断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及时的诊断。如果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报告是不准确的或检验数据不够全面,这将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正常的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检验质量关,相关检验科领导对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此外,检验医生还要加强临床医疗知识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资历高的临床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应更加予以重视[2]。在检验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践创新的检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检验工作水平,提高检测技术,达到全方位地給临床医学提供更可靠,更准确,更全面的检验报告,从而提高现代医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检验医学检验人员队伍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加强各检验科室人员的管理,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全程监管和控制,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检验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加强对检验队伍的建设管理。同时,检验设备要长期保养好,经常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做到检验设备无检验失误,达到极高的准确率,从而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度。

2.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8

人类疾病的三级预防概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认为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是在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预防医学教学安排的学时少,而内容多,涉及面广,难于突出重点,因而使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预防观点淡漠,觉得与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因而不重视,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来听课,考试则应付及格。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只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预防工作就应该由预防专业的人去做,临床医生专业学好临床知识,为患者解决病痛才是根本。结果,某些学生到毕业时仍不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不具备家庭、社区卫生保健等基本的服务意识。

2教学队伍的教学思维转变不足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的科学,但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侧重以个体和疾病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中,对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没有详细或明确地阐述,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要求,内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医学全科知识掌握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也偏离临床及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无法在思想上强化“大卫生观”。

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转变有偏差

虽然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种转变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缓慢,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学校本身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防医学教学投入明显不足。重临床,轻预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预防医学实践的思想仍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够,改革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缓慢,尤其是预防医学实践与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忽视了人群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

4预防医学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关键。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传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这些疾病单靠临床医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看清形势,在学好基础、临床的同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学会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加强二、三级预防,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对人群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健康素质服务。另外,国家在努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很多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必须是防治合一的。作为未来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三级预防”观念的强弱以及预防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对所接触的人群进行预防医学知识教育,其结果都会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会比预防专业人员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培养他们在未来社区医疗中,能从预防观点、群体观点出发,加强健康教育能力、调查能力、分析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在课堂上逐步地、不断地向临床专业学生传输以上信息,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临床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未来角度、从自身角度、从实用角度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

4.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我国政府对预防医学事业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预防医学专项投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已将公共卫生列入建设公正社会的重要议程。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管理层、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进行了改革,在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因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队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毕业为主要目的,对目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对相应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也较少,提高一线预防医学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4.3加强基础、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转变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9

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是医学中的一种,包括儿科、外科、内科、妇产科等等,它主要指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对于患者的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所包涵的内容极多,而它的分类更是极为多样,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医疗机构对于它的分类都不一样。

二、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实践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的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的要求有所改变:1.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而非单一的传授知识。现代化医学中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对于问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等。2.由单一学科向多个学科融合发展。由于临床各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传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显得比较狭隘,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将会由多个学科融合发展,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将会交互渗透,更加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将改变以往传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中轻视其他学科的观念。3.教学方式将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封闭式的课堂将被改变,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更多的进行试验,学习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三、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1.应当结合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培养应当遵照国家的相关指导性原则,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实况,制定出恰当的关于课程设置、实践要求、教学目标、效益考核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对医学的基础和专业性的课程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内容的合理分配,有针对性的对医学发展中的一些新概念、新技巧安排讲座学习。2.应当把握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发展趋势,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在时代的发展中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容和技术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和融合,因此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也变得更加综合化,打破传统医学中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中的界线,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调整,强调他们对于微观和宏观问题的分析,对于综合和总结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得各个学科在实际中和思维中都联系起来,以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学科群体。3.应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改进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的方法。利用新兴的多媒体和现代化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使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更加生动、趣味横生,能够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也使得院校之间的远程交互教学成为可能,使得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在线学术交流以及技术的观摩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4.应当注重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实践教学,提高见习和实践的质量。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训练学生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科学思维、医疗作风、独立动手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因此,在进行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教学时,可以注重实践活动前的综合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对所进行的实践有一个预先的了解和把握;此外,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的纵向思考,告诉他们应当如何举一反三和全面的对疾病进行分析。在派遣学生进行实习时也应当注意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得双方在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并积极健全实习管理的网络,充分发挥资源,共筑育人之路。5.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革对学生考核的方式。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之外,还应当注重和加强对于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并且可以设置理论考试未通过不予参加实践技能考核资格这一条例,这也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等,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新时代的迅速发展对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传统的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对之进行改革以满足现代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的新要求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理性分析,提出的几点关于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在往后的实践中大放光彩,为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培养出素质更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伟.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科药理学教学中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60

[2]孙源博.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教改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7(05):37-39+70

[3]孙菲菲.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6(24):234-235

[4]商晓敏.浅谈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76

临床医学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管理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期,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让其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往往是培养大专生,以三年或五年为一个学制,学生毕业后进入基层卫生院就业,很多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性较差,导致成绩不够理想。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保证临床医学专业职业水平。基于此,加强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学生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素质整体偏低、差异性大。目前,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于各个城市当中,同时不仅包括了应届高中毕业生,还包括中职对口生、应届职业高中生、往届高中生,甚至还会吸收一些社会参加成人高考的人员,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且彼此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很多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始进行自主招生,为了保证学校的竞争力,一些院校会适当的降低入学门槛,参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范围较大,包括职业高中生、高中毕业生、技工学校学生、卫生医疗工作从业者,甚至是一些初中毕业生,只要具备了统一考试资格,都可以参与考试,通过考试就能够进入学校学习。这些学生由于自身文化基础存在差异,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给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学生管理工作造成较大难度。加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角色意识发生变化,学生思想、行为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也暴露出更明显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亦面临更加挑战。(二)重技能、轻素养有所表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都是以疾病作为中心,围绕疾病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但如今更加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医疗服务。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突出,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现代化医疗改革的主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复杂性、严谨性的特征,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工作岗位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其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各项专业技能操作,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树立健全的道德观、价值观。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之间竞争较为激烈,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认为只要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就能够提升就业成功率。具体到临床医学专业,侧重于学生技能培养,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为了能够保证自己从学校顺利的毕业,并且顺利的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在学习中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于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政、书法等这些人文课程、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在这些课程学习中往往不够集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造成极大制约。这些情况的存在,还会导致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存在交际能力弱、缺乏诚信意识等问题。(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态度、兴趣有待提升。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新鲜事物涌现出来,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中,网络信息每天都充斥着每一位高职学生,学生每天都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新闻信息、娱乐信息,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高职学生会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也会增加学生管理的难度。现阶段,社会中高等教育普及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知识贬值,加上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奋进的信心。这种情况下,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积极性不足,态度也不够端正,甚至对读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同时,一些学生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识不足,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有待提升,不能够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最终会导致其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不得不选择与本专业相左的岗位。

二、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学生管理策略

(一)采取有效地目标引导措施。现阶段,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多18~22岁,正处于心理、生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各项机能、形态日益发展,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高职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反应能力较为灵敏,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意识都正在不断加强,而学生的情绪感觉更加强烈,但内心情感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容易走向极端,且自身逆反心理也较为突出。虽然大多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在中学时代还养成了一定不良习惯,然而学生又是十分敏感的,对自身成长、教师同学评价、学业好坏、周围环境变化很看重。所以,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必须能够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提升学生道德境界、思想觉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具体体现在: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能够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具体特点,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等,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在学生入学时就引导学生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自己作为医学学生的身份,能够了解自我,对临床医学专业进行整体分析,以便于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常行为等都需要实行学分制管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能够修满学分才能顺利的毕业。当然,在学分设置过程中,不同学分也可以设置相应奖惩措施,将参与集体活动情况、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等作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身的事情,让学生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学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都能够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管理工作逐渐变化为学生自主自律的过程。(二)积极营造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学生管理应该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学生管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情况,关系到学校社会形象、学校内涵式发展。对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其毕业后主要是进入到医疗卫生工作的第一线,只有保证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技能处理各项医学临床问题,承担起“白衣天使”的责任。针对现阶段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纪律观念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的问题,对其自身专业素质发展造成影响。高职院校必须能够设置有效地约束、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通过激励诱导,给予目标对象一定奖励,让其能够更加努力,更加奋进。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考勤表现、成绩结果等定期考核,与学生评优评级、助学金奖学金、毕业、入党等挂钩,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全校、全系、全班中营造出积极地学习氛围,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养成良好专业素养奠定基础。(三)积极采取更加的管理模式。第一,必须做好医德教育。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应该在思政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基础之上,还需要单独设立医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能够从教学设计方面入手,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具体来说,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医患关系、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经典案例分析等方面渗透医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医德重要性。第二,采用全面管理模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当然还必须能够发挥家庭的作用,辅导员应该利用网络、电话等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定期对管理工作结果公布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消除社会偏见,培养学生整体素质。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核心,是将来医疗卫生事业一线人员,医学生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高度,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我国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医学专业学生要求更高,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必须强化创新,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地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更加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青,李艳梅.高职医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21(8):20-21.

[2]郭兆秀.医学类高职学生违纪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J].职业,2017,25(3):99-101.

[3]蔡银文,王振寰,陈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调查思考[J].高教论坛,2017,26(11):65-66.

[4]王振,冯蒙蒙.《中医学》第二课堂教学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拓展能力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