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实习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17:07:38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1

一、食雕教学初期(基本功训练阶段)

食雕教学初期,合理选择训练品种,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教学初期,大部分学生执刀姿势和力度,进刀角度均无法把握,如果训练作品难度过大,学生无法达到训练要求就会失去信心,作品难度过低又无法激发学生训练热情,因此选择恰当的训练品种和训练强度尤为重要。现以花卉教学计划为例,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训练品种加以说明:

(1)花卉的雕刻是基本功的训练内容,通过各种刀法,刀技的训练,为后一阶段的摹雕打下扎实基础。

(2)确定重点训练品种为半开放式月季,是因为半开放式月季是直刀与旋刀法的综合运用;而的确定则是主要训练戳刀法的运用,同时这两个重点品种的确定也是基本刀法的难点,所以应重点突破。

(3)第三阶段训练的目的是为巩固基本功和拓展花类品种而设计,通过不断变换品种,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所确定的每一个品种来看,其难度又在逐渐增大,基本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学生不断提出更高但又能通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以将教学不断引向深入。

二、食雕教学中期(临摹雕刻训练阶段)

临摹雕刻简称“摹雕”,是把握食雕作品轮廓,深化基本功,拓展食雕品种的主要学习方法。

首先在摹雕初期,需围绕主题进行以观察实物为主的感性认识活动。如在雕刻鸟类之前,先带领同学们去鸟市实地观察各种鸟的姿态和类型,然后再摹雕。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或自己将作品展示给学生,更为准确生动,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并且促使其在雕刻时自觉将自己的作品与所观察到的实物加以比较和分析,其作品形象更加生动自然,教学效果更佳。

1.摹雕中选取代表品种,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通过对摹雕实物的观察认识后,即正式进入摹雕训练。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食雕作品涉及内容较广,如果不讲求规律,一一加以摹雕,那么教学时间有限,同时也达不到授之以渔,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摹雕时,应先对食雕作品进行类型划分,然后分类教学,同时在每一类作品中选取代表性品种作为范例,并将教学中的难点简化并攻破,做到以点带面,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在鸟类教学中,我们以仙鹤为例,通过分析仙鹤的头部与身体角度变化的关系,得出鸟类姿态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归纳为“C”形,“S”形,“Q”形等。(详见拙文“丹顶鹤的雕刻”《中国食品》2001年第八期),而其它鸟的变化则只在于嘴颈的长短,眼睛、冠形、翅膀的形状不同而已;再如人物雕刻时,只以仕女、渔翁为例进行摹雕,训练学生对男性和女性体型特征的把握,以便为下一步人物动态的变化打下基础。这样通过分类教学,选取代表性品种,确定重点、攻破难点,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手段,达到精讲多练

在摹雕阶段,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的优势,改变旧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食雕教学都是教师当场制作演示,学生依照雕刻,但教学中的一些局部细节和重点难点难以突出,学生无法准确、清晰地观察到,同时演示制作时间较长,因此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无法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

为了解决课堂演示与练习时间的矛盾,我们通过电教设施制作成教学课件,将操作中的难点、关键与不易观察的细微之处放大放慢,最终通过教学双控设备直观准确的展示给学生,并将之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用雕刻步骤图与剖面图加以总结,讲演的全过程大约控制在15分钟以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更为直观、清晰,同时突现重点难点,达到精讲多练的教学目的。

三、食雕教学末期(综合创作阶段)

通过分类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系统掌握各类食雕造型,但是仅仅摹雕各类作品,而对作品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运用不加以指导,也达不到融会贯通,自我创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食雕的创新意识。这一时期的教学形式已从单纯的摹雕学习进入了自由创作阶段,但所需的课外综合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要求更高,关键在于多看、多想、多练。

1.提高艺术修养

在创作阶段,为开拓和激发学生创作思路,可以通过阅读古典诗词,体会文学意境,收集美术图片,分析构图布局,色彩搭配,将典故传说融入个人作品,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及审美情趣。如:有的同学通过看世界文明史,带着对古埃及文明的敬仰之情,创作了“文明之光”的作品,即用白萝卜刻金字塔,用玉米面做茫茫沙漠,并用胡萝卜刻一支孤独的驼队。从历史角度表现个人观点,同时也拓展了食雕创作的艺术思路。再如根据西方著名建筑图片,学生还可创作比萨斜塔、巴特农神庙等食雕作品。

2.引入相关知识

在瓜雕的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学习传统绘画的相关构图,色彩的表现手法后,将京剧脸谱与传统维扬瓜雕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脸谱瓜灯“,从而将京剧艺术与食雕技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的同学将传统剪纸与瓜雕结合形成了写意式的瓜雕作品;而有的同学更将书法、绘画融入瓜雕之中,在瓜皮上书画同作,使雕艺与书画相晖映,趣境兼备。再如在花卉学习的组合阶段时,我们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各类优秀的插花作品展示给学生,并加以讨论点评,同时从文学和美术的角度对其插花创作规律加以归纳总结,并在课后布置参观花卉市场,设计制作一款食雕插花作品,并同时拟写“插花实验报告”的要求。将插花技巧引入花卉类食雕教学中,从而更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

3.复杂作品应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2

发挥技术优势,创设动人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端”,让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至关重要。美术欣赏课很容易上得枯燥无味,以《非洲雕刻艺术》一课为例,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非洲,让他们一下子接受非洲艺术和非洲文化比较困难。为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我首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在优美的非洲歌舞视频中模仿舞蹈动作,然后通过简单的背景介绍和一段视频欣赏,在学生对非洲的地理环境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的时候,将非洲文化、风土人情、雕刻艺术引入课堂,学生很容易接受。由此导入新课,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索非洲雕刻艺术的热情油然而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学习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宽容和尊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逐步引导学生了解非洲雕刻艺术,充分感受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

妙用网络构建平台,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首先,我们必须将学生视为主体,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其次,营造活动空间,增强互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当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有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非洲雕刻艺术》一课中,由于非洲雕刻艺术在世界雕刻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课程内容量较大。考虑到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差异,要在短时间内让所有学生同时了解如此多的内容有些困难。因此,我将第二个环节设计为小组学习。每四名学生为一组,各小组分别以非洲雕刻――木雕、铜雕、石雕、象牙雕刻为重点(它们分别代表了非洲雕刻不同材料的艺术风格),分析非洲雕刻简洁、夸张的艺术元素。学生们轻松、自主地探求知识,发现作品的内涵,从而去分析、探索,甚至辩论。当然,我在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整理了许多有关非洲雕刻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并精心制作了陶艺教学的专题学习网站,给学生架构学习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任务,通过网络平台有目的地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学生们乐此不疲地点击各类相关网站,浏览精美的网页,从不同角度欣赏非洲雕刻艺术,从作品赏析中不断发现雕刻的特点,感受网络教学的独特魅力。这种个别化与合作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教师“一言堂”、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指导欣赏、评价激励、创新迁移,以及布置给学生的任务驱动、分组合作、欣赏评述、思维拓展等双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模仿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在《非洲雕刻艺术》一课的模仿制作环节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屏幕交替展示非洲雕刻艺术作品、风土人情、音乐舞蹈等素材,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作品,可以模仿教师提供的作品,也可以模仿自己上网搜索到的感兴趣的非洲雕刻作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增强了对非洲雕刻的兴趣,理解了非洲雕刻的艺术特点。同时,学生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和运用,获取了新的知识,促进了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临摹创作的非洲雕刻作品

在本课的最后环节,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总结,而是启发式地提出一系列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从而将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教师 学生 相处之道

有人说:“学生是需要教师雕刻的艺术品。”初闻此言,笔者深感此比喻十分贴切,而细细品味,却觉得此观点并不准确。当前,“硬方法不能用,软方法不管用”已成为小学教师纠结和头疼的教育问题之一。谁又能似雕刻家一般,如自己所愿,雕刻出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呢?况且,若几十个学生都让一位教师“雕刻”,“艺术品”便会失去其独特性。通过十余年的班级管理工作,我越来越坚信:教师不能做“雕刻家”。

一、若不做“雕刻家”,教师就要降低自己的位置

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观念使广大教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很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不愿与大人逛商场,但对地摊上的小玩具却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孩子眼里,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他们喜欢的。同理,若我们教师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传道授业,既便是书中真有黄金屋,学生也会视而不见。因此,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以“雕刻家”自居,不能用师道尊严的外套来包裹自己,而要降低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愿意与自己亲近。这样,我们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才能受到学生的关注,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若不做“雕刻家”,教师就要抬高学生的位置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我要做好孩子》一书中,黄蓓佳老师笔下的金铃就是一个所有教师都认为很聪明,但每一科成绩都不出色的女孩子,她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方式和见解,却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然而仔细想一想,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见解,不正是我们所努力培养的吗?我们反对“填鸭式”,反对死读书,为的就是让学生能独放异彩。因此,当学生从灰暗的小石子变成璀璨的珍珠时,我们就应该承认他们的变化,提升他们的位置,这也是对我们教育成果的肯定。读完《我要做好孩子》,我对金铃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盼,因为她不是一个任由教师操纵的学习机器,而是一个拥有独立个性的可爱小女孩。我们的学生中类似金铃的何止一二,他们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身上总有让我们惊喜的闪光点。新时代的学生,接受的新事物甚至比教师还要多,也许哪天的课堂上,他们就有了超越教师的精彩讲解或表现,那就让我们为之鼓掌吧!

三、若不做“雕刻家”,教师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经常苦恼,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像算盘上的珠子,老师拨一拨,他们就动一动,对学习没兴趣,缺乏探究精神,将学习当成负担和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家长和老师已经提前为他们罗列好了清单,长时间的言听计从,使他们在学习上得不到成就感,也不能将学习的进步当成增强学习兴趣的动力。一位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在期中考试时成绩不理想,他决定一周不布置家庭作业。第一天,学生欢呼;第二天一半学生欢呼,一半学生沉默;第三天,学生疑惑;第四天,学生感到不安;第五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向老师要作业,他仍然不布置。第二周,每个学生都交了一份作业,并且完成得很好,原来是学习委员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作业。事实告诉我们,强扭的瓜不甜,这位教师将布置作业换了一种方式,看似无作业,其实学生已主动地完成了一份满分的作业。实践证明,不论是学生心灵的升华,还是他们学业的进步,都需要教师给一些自由的空间,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若不做“雕刻家”,就要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扬州八刻;文化价值;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一、扬州八刻艺术文化价值

扬州八刻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它是以“八”来寓全寓多,包括漆雕、玉雕、竹雕、牙雕、瓷刻、石雕、砖雕、骨雕、角雕、核雕、剪刻等艺种。目前日益发展的大众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偏低等主要因素都是导致长期以来艺术成就高的,作品比较丰富,传承关系明确的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乃至被忽视的原因。扬州八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称之为艺中的一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清代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扬州八刻艺术文化就其本身而言,是扬州民间工艺美术重要组成部分,对扬州民间手工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扬州八刻,其包括的不仅仅是漆雕、玉雕、竹雕、牙雕、瓷刻、石雕、砖雕、骨雕这八刻,还有角雕、核雕、剪刻等艺术形式。整个扬州八刻艺术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由此可见,扬州民间工艺文化底蕴之丰富深厚,其审美造型艺术、哲学美感的独具特色,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挖掘与探讨。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竹刻艺术家们以刀,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袁枚诗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束花”,等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都对竹子有不同程度的喜爱之情。就竹子本身而言,它虚心、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故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所以扬州八刻中竹刻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扬州八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八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绽放着绚丽的光彩。扬州八刻,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聚了若干代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结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非常值得重点保护。我们期望着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扬州八刻艺术青春永驻,充满活力,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扬州八刻文化当前现状

对于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整日生活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世界中,真正静心读书本的人寥寥无几,更不用提现实生活中冷僻的地方特色文化所受的关注。对于江苏扬州而言,扬州八刻文化早已经沦落为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一条产业链,商业模式逐渐渗透并取代其艺术文化研究。究其原因,就个人分析而言有以下几点拙见:其一,在当今社会愿意坐“冷板凳”的人越来越少,都不再愿意潜心研究,埋头钻研,对于扬州八刻文化其自身专业价值了解和挖掘研究力度不深,即便研究也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生产以及学习方式都使得静心读书的人也寥寥无几,对于冷僻地方特色文化———扬州八刻文化的接触与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其三,现代社会中人们价值取向更倾向于简单易懂的快餐文化。对于晦涩深奥的冷僻坚深的完全置之不理,固然时间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价值文化的取向问题。现代人不愿意去读书(这里指的是纸质的书本),绝大多数的人们选择电子产品以及相关的衍生物,例如电影、电视剧、话剧,等等。当然一个社会上普遍现象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几个因素而致,所以我简单的从个人角度分析出以上原因,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同的看法与意见,还请社会广大人士多多指教。

三、扬州八刻对于艺术教育作用

(一)创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战略,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每个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礼记》中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对扬州当地特色艺术文化———扬州八刻的学习,显得尤其关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的数理化等知识,还应加强文科知识的学习与熏陶。将扬州八刻应用于对学生的艺术文化培养,具有直观的教学效果。其次浅刻、微刻的精湛技艺,具有精细入微之气,使学生掌握一门劳动和审美技艺,对他的人生成长有一个美好的影响并使他终身受益。扬州八刻艺术的雕刻种类牵涉的面甚广,大者牵涉到建筑中的木雕、砖雕、石雕;小者牵涉到陈设把玩品。但无论哪一个雕刻种类,都体现着扬州八刻的艺术风格特点,精细入微。扬州八刻除在雕刻艺术品上有精细入微的特色外,更为突出的是有精细入微的雕刻艺种。而扬州八刻中精细入微,创新求异的特色也正是当今社会所要求的。在深入研究过程中,扬州八刻中人文底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应该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熏陶。例如竹刻艺术天然地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其虚心劲节、弯而不屈的品质,历来受到世人特别是文人的喜爱。人们将竹比喻为君子。宋代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体现了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所具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竹刻艺术创始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宋代以来,文人、士族大夫不断以竹子为题,颂竹、咏竹、写竹、画竹,等等。在其中涌现了无数的名篇佳作。首先他们将竹子作为精神寄托与情感载体,通过竹子来抒发自己的心声与表达情感。他们通过对竹子密切关注与借竹说事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竹文化,使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象征。直至明清两代竹刻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上影响。由此可见,竹刻艺术对中国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入与扩展,都产生了深远的难以估量的影响。例如扬州个园,是清代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之源旧址上扩建的家宅。而园主人取清朝诗袁枚的“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束花”来命名为“个园”,因为园主人黄至筠认为竹子虚心,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故在院中种植了许多竹子,由此可见主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与创新,而真正的创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因为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只有不失此热爱心,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意。用积极的态度将此美好与真意作艺术化的再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意识,最后形成的就是创造。所以一件优秀艺术品的诞生,与其他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一样,都是需要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精力、耐心与恒心。

(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设置

在当今社会中,学校中的课程设置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对于一个人而言,一生中学习时间最为集中、学习效率最有质量、学习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就是在学校之中。因此,在现如今的校园中,可以适当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设置扬州八刻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之外,涉及学习不同的领域反面的知识内容。就其可行性而言,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与接触与扬州八刻相关的作品图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实地参观浏览扬州漆器厂、扬州玉器厂、扬州工艺美术馆等,让学生到现场感受,让学生尝试制作相关作品,例如扬州剪纸。

(三)推成出新的扬州八刻艺术文化

对于个人而言,创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与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来源;对于民族而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国家而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对于扬州八刻艺术文化而言,创新是其艺术生命力的关键与动力。扬州地方特色艺术文化———扬州八刻主要以扬州漆器、扬州玉器、扬州竹刻为主要的艺术文化,这三者是扬州八刻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扬州漆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对于传统的扬州八刻文化如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继承运用和取得新的发展对于每一位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而言责无旁贷。由于扬州八刻是扬州地方特色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作为扬州人的我,继承与发展扬州八刻文化也是一种责任。

四、结语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教学 传统工艺 首饰制作 雕刻机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的应用,给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教育机构更应及时关注科技前沿、行业变化,将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中,为培养出新型人才创造条件。在首饰制造行业中,电脑雕蜡设备的应用给首饰制版工艺带来新的突破。在教学中通过学习首饰三维设计软件及雕刻机的使用方法,缩短手工制版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蜡模,使学生的原创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转化为产品。三维设计软件及雕刻机的引入也促进了设计理论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工艺首饰行业的行业特点与教学的局限性

首饰行业作为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制作工艺步骤繁多,所涉及的机器设备也多,一件首饰从设计到最后成品要经历以下主要制作工艺流程:设计――起版(银版)――胶版――注蜡(蜡版)――蜡树――石膏模――高温烘烤――倒模――执模――镶嵌――抛光――电镀――质检(成品)。

起版是首饰制作工艺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通过起版师的手工制作将设计师设计的平面作品由图纸变为三维实物。起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后首饰成品的质量。它包括起银版和起蜡版。其中起蜡板完全依靠手工操作,也即手工雕刻蜡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开料――粗胚――细胚――捞底――开镶口――修正(图1)。

传统的手工雕蜡是手工业的一个分支。蜡模产品质量完全取决于雕刻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巧。而雕刻师从学徒到师傅需要很长的学习实践时间。一个成熟的可以独立完成产品的起版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领悟才能掌握高超的技能,这个过程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作为教学单位,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很多不同的课程,不可能有太多的学时去学习这些传统的手工工艺,而且教学的重点在于设计课程的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工艺的制作,将学生的设计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是教学时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雕刻机在首饰行业的应用及操作方法

最近几十年,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雕刻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行业中。雕刻机的出现充分发挥电脑雕蜡在制版方面的优势,将传统的手工制版方式提升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成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笔者所在学校将这雕刻机技术引入教学,引进了美国罗兰牌雕刻机,从而给传统工艺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途径,使传统工艺的学习变得轻松易学(图2)。

(一)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雕刻机技术是指将传统雕刻技术和现代数控技术相结合,由机器来制作最终的产品的技术。它既有传统雕刻那种精细轻巧、灵活自如的操作特点,同时又具有传统数控加工中的自动化技术特点。雕刻机技术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先进的雕刻技术。这些技术最终都是通过雕刻机完成制作产品来体现。雕刻机是一台中小型设备,可以方便地放在桌面上使用,它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数控技术(NC)、精密制造技术于一体。使用雕刻技术和雕刻机已经成为首饰制造行业的一种趋势,其主要优势在于:

1.应用机器雕刻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制作时间,加快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2.可以一次成型,降低材料的损耗,从而成倍降低新产品的研发成本。

3.用机器制作可以一次成功,从而提高新产品投产的一次成功率。

4.在机器制作模型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进行产品三维建模,支持同步工程的实施。

5.用计算机建模可以方便地改变模型,支持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外观设计。

(二)操作方法

使用该设备制作蜡模的制作工序按如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运用首饰Jewel CAD三维设计软件,建立首饰的三维模型图形(图3)。

2.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图输出为STL格式文件。

3.运行加工软件(雕刻机的自带软件),打开STL格式文件,选择机器型号,调整加工坐标,设置加工工具、材料、参数等,输出切割文件(PRN格式)(图4、图5)。

4.运行Dropout软件,打开上述PRN格式文件,按Output将文件传输到雕刻机准备加工。

5.打开机器后面的总电源,再打开前面的二次电源,按View键进行初始化。

6.打开控制面板,设定X、Y坐标,再设定Z轴坐标原点,按开始执行键,机器开始雕刻(图6)。

7.正面加工完毕,对背面进行手工捞底,首饰蜡模即制作完成(图7)。

结语

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了这些新设备,让学生在一个学期70学时的时间内掌握了首饰三维软件设计的学习,并将设计的作品用雕刻机制作出来。这一方法避免了学生手工工艺不成熟的缺陷,同时快速地制作出首饰蜡模,把学生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和可加工性,促进了设计理念的实践教学,革新了传统工艺设计教学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6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境内有一座黄山,横卧东西,状若银龙。满山汉白玉石洁白晶莹,宜精雕细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世代相传的雕刻工艺,使曲阳成为我国有名的石雕之乡。

曲阳是怎么兴起雕刻的?对此有许多说法。有史料记载的是,曲阳雕刻艺术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西汉始,曲阳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曲阳县城南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曲阳石雕中的佛像、石狮已独具风格。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余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等年号和作者姓名。经查明,上述这些石雕作者都是曲阳县人。

唐时曲阳成为中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至元代,曲阳石雕已享有盛名,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民间雕刻艺人。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

明清时期,曲阳石雕工艺更加精巧,清末曲阳人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以致"天下咸称曲阳石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派慰问团到革命老区慰问,曲阳石雕艺人把他们精心雕制的各种石雕,赠送给慰问团。后来,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的兴建,天安门的修复,纪念堂的建造,赵州大石桥的重修等重大工程,都有曲阳石雕艺人参加。他们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现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中的历史名人浮雕,也是由他们完成的。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

在曲阳,说到石雕必提及三个人。元代杨琼的“一狮一鼎”作为贡品得到元世祖高度赞赏,称“此绝艺也”;清末刘普治的“仙鹤”、“干枝梅”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自此“天下咸称曲阳石雕”;现代刘东元,古老的石雕艺术在他手里焕发了新的活力,其弟子卢进桥、甄彦苍、安荣杰继承了传统技法,并用锤子钎子谱写了石雕艺术的新篇章。

卢进桥、甄彦苍、安荣杰三人虽同出一门,却走着不同的艺术道路。卢进桥将石雕、牙雕、玉雕、木雕技法融为一体,独创出剥荒、定型、雕琢、磨光、打亮相结合的镂雕技法;甄彦苍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洋雕刻技法,开创了曲阳石雕的西洋流派;安荣杰发明并运用"安氏放大法",将"哼哈二将"、广东三水卧佛、山东蒙山老寿星像等巨雕工程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曲阳县的卢进桥和甄彦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曲阳石雕艺术风格

曲阳石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千百年来,为适应时代变迁,一代代曲阳石雕艺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将人物、动物、花卉、器皿等雕刻与建筑、园林巧妙结合,创造了属于曲阳石雕发展的辉煌历程,并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曲阳石雕艺术风格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注重神韵

曲阳雕刻艺人在创作时强调人物内心世界及情感的刻画,着重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气质,讲究人物间、人物与动物之间的呼应。中国传统艺术在选择“神似”与“形似”时,从来都取前者。具体反映在曲阳石雕神韵的造型中,即是不唯形似,去掉繁琐细节,抓住人的精神及结构的主旨,使用减法,以求造型在动态结构上达到传神的要求。因此,曲阳石雕的造型简洁、洗练,体态挺秀、舒展,丰盈圆满,线条流畅而生动。这一点至今在曲阳雕刻中仍能清楚地体现出来,如曲阳的观音雕像,衣饰、发型、手势、璎珞等变化繁多,但无论从外形怎么改变,其庄重、慈悲的精神主旨总能令艺人们所领会和把握。

(二)充分发挥线条在石雕中的作用

在中国,几乎各门类艺术都有“线”的表现。书法中的草、隶、楷、篆各种书体的文字书写艺术,都把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绘画从严谨的工笔到逸笔草草的写意,均是以线条勾勒为主要造型手法。早在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及各种图案的雕刻,已呈现出中国人在雕刻艺术中利用线条辅助造型的意向和能力。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上,将宴饮、乐舞、车骑等复杂场面及人物瞬间的动作、动物飞奔的姿态等飞扬流动的线条刻画出来,发展了阴刻、阳刻、阴刻阳刻结合等线刻技法,线条的表现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纵观历代曲阳石雕作品,从秦汉时期用最简单的线条雕刻出古朴稚拙的石雕,到明清时期用精致的线条雕刻成的小型工艺品,都充分体现出线条的无穷魅力和概括作用。线条在曲阳传统雕刻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因线条作用造成的不拘泥于形体外表的空灵的空间感中,有着一种与西方雕刻的实在空间感大相异趣的美感。

(三)适形

“适形造型”是曲阳石雕造型的又一基本特点。如果说曲阳石雕作品的千姿百态,形象各异及丰富的构图是艺人的巧妙设计,不如说是千姿百态的曲阳石料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原始手段的石料开采,无法控制石料体积的厚、薄、方、圆,这些异形的石料,正好可以使人们根据其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特定的立体形状限制了艺术手段的发挥。诗人歌德说过:“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石雕的创作正是在石形的限制下焕发出石雕艺人的创作与智慧,他们根据不规则石料的形状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翅膀,极大地发挥形象思维的能力,寻找表现对象的突破口,而后便挥动铁锤,一气呵成。

(四)灵活随机地并用各种表现手法

在中国的传统雕刻中,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常常不拘一法的混合并用在一件大型石雕中,如曲阳石雕中人像的头、手等部位为圆雕,而大部分身躯则是依附于石壁的高浮雕形式,衣饰等细部又是由线刻表现出来。同时,镶嵌、镂空等方法也时常被结合起来。

中国艺术融会贯通的表现手法,来自中国人整体把握事物的思想。既然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上就没有孤立的事物和现象,那么也就必然整体去表现一切。曲阳石雕融会贯通的表现方式,不仅体现在多种技法的混合并用方面,还体现在其构思之巧妙、设计选材之灵活等方面。

(五)深受民俗文化影响

曲阳石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诸多民俗事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受其民俗文化的影响。曲阳当地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花会、乐会、曲艺说唱、戏剧等,再加上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从而构成了复杂的民俗文化体系。曲阳丰富的民俗文化对石雕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石雕的题材、内容、雕刻形式等方面。如曲阳传统石雕《麻姑献寿》、《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根据《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创作的“三大仕”、“卧兽观音”、“坐兽观音”等。

(六)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在中国渐进发展的文化中,历史的发展始终夹带着原始文化的因子,故而远古图腾集体崇拜动物,以动物为祖先的意识得以继承,这样必然造成雕刻艺术中丰富生动的动物世界的形成。山水等其他景物之所以成为雕刻广泛采用的题材,显而易见也是人与自然未能分化的生活现象所致。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遗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雕刻名家。在曲阳,每个雕刻艺人都有讲不完的神话故事,而每个神话故事、美丽传说,都是启发他们进行创作的源泉。这种丰富的想象,这种理想的追求,这种人神合一、道佛合一的纯中国民族式的特点,大大扩展了曲阳石雕的题材范围,使他们走出了单纯的佛教题材,进而表达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无数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曲阳境内黄山上“黄公庵”中的石雕遗迹,曲阳狗塔坡上残存的花草、鸟兽之类的雕刻,都显示了古代文化在曲阳石雕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观音、菩萨、天女、金刚、力士、龙、凤、麒麟、、狮、马等,这些人、神、天、地、兽之间的大融合,形成了曲阳石雕丰富的创作题材,进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雕刻题材的拓宽,是曲阳石雕艺术真正发展与成熟的标志。

卢进桥大师的雕刻艺术特点

当代曲阳石雕艺人把传统的浮雕、圆雕、镂雕等技法同现代透视学、解剖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这一时期曲阳传统石雕的代表人物是卢进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卢进桥是我国雕刻行业的一代宗师,他毕生致力于石雕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以发扬光大曲阳石雕艺术、为国争光为己任,其雕刻的《雄狮》、《嫦娥奔月》、《卧观音》等稀世珍品被世界许多国家博物馆收藏;全国许多地方的公园、广场、城市中心街景都留有他雕制的《天女散花》、《三大仕》等,多件作品被定为国宝永久收藏。

卢进桥大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8岁就跟随其二舅父刘东元学习石木雕刻,16岁时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石雕艺人,后来又到天津特艺厂学习牙雕。他精通木雕、牙雕,擅长石雕和佛像雕刻,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将牙雕玲珑剔透、木雕细腻入微、玉雕形象逼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成功地运用到石雕上,把古老的石雕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在传统衣饰飘带的造型艺术上,采取了牙雕的艺术特点,将衣饰飘带远离主体,向一方向飘飞,并根据石、玉料质硬而脆的特点,利用衣饰飘带来回翻折与主体连在一起,克服了历代雕刻人物衣饰飘带紧紧粘在身上、死板僵硬的缺点,增强了人物衣饰飘带的动感。二是在传统人物发型、兽类鬃毛的造型艺术上,采取了有高有低、有疏有密、聚散结合的造型艺术,克服了历代传统人物发型、兽类鬃毛平坦规矩的弱点,增强了真实感。三是在传统人物的造型特点上,适当加大了人类某些部位的比例,既保持了传统人物雕像的古气,又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美感。

由于以上三大突破,便形成了卢进桥石雕作品“面部丰盈慈祥,发型真实感强,衣饰静中有动,体态比例恰当,形象古朴典雅、稳重大方”的佛教艺术风格和“有工有艺,形神兼备,仿古有古气,古中有美感,仿真有实感,实中有夸张”的艺术风格。

卢进桥大师雕刻艺术的另一大特点是:一不画稿,二不塑形,一把锤子,几根钳子,几把刀子,就能把死石头打成栩栩如生的活造型。这是他多年来在雕刻艺术道路上刻苦学习、研究与磨练的结晶。之所以这样熟能生巧,主要是他在雕刻方面具有三大能力和一大功夫。

(一)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熟练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特征,是雕刻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题材的需要,卢大师不但熟练掌握了历代人们的生活习性、服饰打扮,还熟练掌握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及政治、文化、经济状况,这些都是雕刻艺人需积累的必要素材,如果不掌握这些情况就会无从下手。否则,做出来的人物作品,就不会真实,就会失去时代感。

(二)构思能力

构思是大脑里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雕刻艺术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其产生需要先构思,通过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构思设计出作品的粗略模型,让艺术形象在心中逐渐孕育成熟,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卢大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在这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三)造型艺术

人体是一个高度精密的美的机体,是有思想的神灵之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对人物动态、神情的刻画,揭示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人物造型的好坏、准确程度如何是雕刻作品的关键所在,来不得半点马虎。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途径与对策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才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自1997年5月由英国政府提出,其具体而言就是“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型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及人才的创意。东阳木雕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其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但把其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人才方面与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我们通过对现有的东阳木雕人才现状的理性分析,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与特点,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二.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东阳木雕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从狭义角度而言,“东阳市现有木雕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0余家,规模企业中近一半为纳税超百企万企业,专门从事木雕加工的个体作坊2000余个。”同时,“到2010年末,东阳市现有木雕·红木家具规上企业80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木雕·红木家具生产企业803家,经营户703家。2010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分别比2009年增加20家和5家。拥有东阳名牌以上的自主品牌有15个。”以及现有自1998发展壮大的吴宁东路木雕特色街和建成于2007年的占地590亩的“东阳中国木雕城”两个专业市场。“木雕产业总产值已达200多亿元,税收近5亿元,出口额超14亿元。木雕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近25%。木雕产业已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的素材,国内各级政府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4月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保险资金和风险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全面改善文化企业融资环境。”这为地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方向与保障。同时,从以上数字可以得出,东阳市现从事木雕产业的企业众多,并在不断的壮大,已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东阳市政府也以把东阳木雕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作为东阳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三.东阳木雕人才现状

    1.现有人才优势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并具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部级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5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lO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全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8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8人、工艺美术师21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631名。以上人才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木雕事业,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在全国手工艺行业中视属罕见。

     同时,地处东阳市的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在校生近150人,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不仅在传承木雕技艺及保护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其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高技能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良好的现有人才优势和坚实的人才培养基地,能为东阳木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保障,其必将促进东阳木雕更好、更快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木雕人才相对数量较大,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数量总体积较大,但现有人才的绝对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东阳木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深深的制约了东阳木雕企业和产业由传统形式向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与升级的需要。通过对现有人才优势的理性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阳木雕现有的巨大的从业人员数量中,绝大多数是雕刻一线的技术工人,其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虽精通雕刻技艺,但在作品的原创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而在现有的人才中既精通木雕原始创作,又精通雕刻技艺的集艺术家与技术家于一体的的复合型人才特别缺少。同时对于企业及产业而言,既懂木雕知识与技术,又善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级企业人才严重不足。

     (2)木雕人才出现断层,后继发展乏力

     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有“三年学艺,四年半作”的业内行话。鲜明的表达出了东阳木雕技艺学艺的不易及时间较长。加之,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下整体社会的浮躁心态导致了年轻人认为学习东阳木雕技艺时间既长,产出经济效益又小;再一方面,东阳本身就具有从文从教的优良学习传统和氛围,并随着适龄人口的不断降低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能学习东阳木雕的绝对人数较少和国内高校有关木雕专业的欠缺,以至于其学习者和从业者无法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继续进行提升,综合地制约了当下年轻人学习东阳木雕这项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从而出现了木雕人才断层,使得其后继发展乏力。

     (3)企业发展与人才使用模式单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核心来自人才。而东阳木雕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优势,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企业特别缺少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以至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企业的产品类型单一,其集中在对东阳木雕传统产品的再现上,并且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然而企业的目的是营利,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相对较为单一,并随着流水线式的产品生产模式广泛应用,使得雕刻技师只精通其中一环,而不懂木雕创作全过程,缺少对其全局的把握能力,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高级研究人才欠缺

     我们通过对东阳木雕现有研究性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雕刻内容和技法等方面。而对其的 历史文化内涵等较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然后,通过对上文人才中的职称结构和人数,并结合现有的职称评审条件与制度进行分析。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东阳木雕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对东阳木雕进行理论研究和进行专业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的绝对数量也较少。

四.东阳木雕人才建设的对策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换言之,“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那么,东阳木雕现要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后期的发展中,制约东阳木雕发展的也恰恰是人才,人才应包括雕刻技工、创意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科学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加快对现有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层次与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与各级各类大师、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与引进东阳木雕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1.加快人才素质的提升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而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足1300人,拥有专业职称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0.97%。而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中对于参评人员的学历层次、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年限等条件具有一定的规定,特别是在学历层次方面进行了特别的规定。因此,我们对以上两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总体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不高,加之东阳木雕在历史上只有东阳技校进行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最高学历为高中层次,而更多的从业者是从初中毕业后入企业跟随师傅学习雕刻技艺。

鉴于此,我们认为,首先,政府和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支持现有的木雕从业人员进修。如可利用现代远程教学送入大型企业,组织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等,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文化科学习和考试,获得相应层次的文凭,从而提升其文化层次,提高其眼界和艺术修养。

其次,政府、企业通过专业技能比赛,筛选出一批具有可培养潜质的中青年从业人员输送到有关高校进行培养,提升其文化水平、创作水平、研究水平等。

2.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就目前东阳木雕产业发展及人才现状而言,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培养和提升之外,还应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此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1) 加快与各级大师合作,鼓励大师招收学徒

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而言,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因此,鼓励现有部级工艺大师通过传统的招徒形式,招收具有大专文化层次的从业人员作为学徒,根据学徒本身的特点和潜质,由其亲自讲授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特色,利用大师自成一体的创作技能、雕刻技艺和艺术修养,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从而提升其专业水准、创作水平、雕刻技艺及艺术修养。同时,从政策和财政上对大师进行不同方式倾斜与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专心培养后继人才。

     (2)加快与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其源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与再次表现。因此,我们认为,东阳木雕产业通过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利用其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培养产业所需人才。如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各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再如利用中国美术学院的在美术史论、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委托其开展对东阳木雕的史论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及高水平设计创作人员的培养;利用浙江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开展在区域规划、产业论证等方面的合作,委托其培养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同时,加强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加大对现有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扶持,通过其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木雕技艺人才。

     (3)加强对现有人才的保护和加快人才引进力度

     东阳木雕作为地方传统手工艺,而又地处这种东阳市,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认为,其无区域优势可言。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取得更大的成果,高级人才欠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在当下,东阳木雕产业虽具有较大的从业人员数量和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但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总量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才人的保护。政府和企业应从政策保障优势、收入分配优势等方面进行保护和扶持,使得从业人员能安心从事现有职业。其次,应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高知识、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或专项型研究人才的引进力度。东阳市政府和木雕企业应从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制度落实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对所引进的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求学、启动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使得引进的人才能安心地在东阳进行木雕研究、木雕创作、教育等各行各业,甚至是创业。

五.结语

     通过对东阳木雕产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建设的相应途径与对策。如此进行,我们认为,一方面将会极大地提升现有的专业人才的层次;另一方面将解决东阳木雕创作即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部分的创意人才短缺的问题;再一方面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的智力保障,从而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打好人才软实力。

     项目来源:2011年度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浙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东阳木雕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8)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雕塑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31-01

一、认识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古代雕塑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想象空间。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原始美,和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

(一)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

(二)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

(三)意象性

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9

王家大院,可以说是一座建筑雕刻艺术的博物馆,精明的能工巧匠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透雕等手法,创作了大量古朴浑厚又不失精美的三雕艺术,使王家大院建筑在雄伟大气之余又增添了几许秀美。

华夏民居第一宅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千米处的静升镇,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仅2千米,交通十分便利,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的紫禁城”之美誉。

据王家史料和现存的实物考证,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十六年,静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随其族业的不断兴盛,在村中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不断延伸,渐修渐众,营造了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体,远比占地15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庞大。在庞大雄伟的建筑群当中,优美的三雕艺术品,绝不仅仅是点缀,它赋予了王家大院灵魂,散发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

静升王家源出太原,先祖以佃耕为主,兼营豆腐小业。明代起开始经商,到清康熙初年已成为巨商富户,乾隆年间王家人口已达千余,位列高官者不乏其人。在仕宦儒商的辉煌顶点,王氏家族不惜工本建造自己豪华的生活家园,谱写出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鸿篇巨制。

据悉,王家大院是耗费了半个世纪(1762―1811年)修建而成的豪华住宅,共有院落123幢,房屋1 118间。其建筑特点是: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就势,层楼迭院;院自有别,功能齐全;雕刻精湛,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美观,南北情调兼融,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特别是融于整个建筑群的砖雕、木雕、石雕,匠心独具,典雅细腻,美观精巧,内涵丰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三雕”艺术宝库。

三雕艺术贯穿大院

来到王家大院门口,随处都可见到很多形态各异、寓意深刻的石雕艺术代表――“门墩”。

“门墩、柱头等因为在门口,所以它把主人的心愿企盼都雕刻进去了,门墩上包含着很多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任清文说。精湛的石刻艺术将主人能想象出来的最为美好的东西都雕刻进去了。王家大院的每个门墩都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从一个门墩就能够了解主人的情趣和志趣。

“古时有人认为门墩可以起到辟邪的功能,所以在门墩上面,可以看见雕刻着很多辟邪的或与宗教有关的图案。”

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以石雕最为丰富,这里的每块墙基石上都雕刻着形式不同的历史典故。“吴牛喘月”“行佣供母”等一个个颇有教益的故事,处处反映了王家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艺术也颇具特色。屋脊上的砖雕望兽均为“开口兽”,和寻常商贾人家屋顶上的“闭口兽”不同。其木雕大都采用圆雕、浮雕、镂雕等多种手法,把题材各异的图案展现于挂落、窗棂、帘架、隔扇、垂花门、梁枋等部件之上,且样样雕造自如,寓意深刻。

由于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镇自古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家又是清代官商结合的地方富绅,因此王家大院的砖、木、石雕刻大多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并恰当选用绘画、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灵活搭配,达到建筑性格与美感的协调统一,代表了清代晋商大院建筑雕刻的最高水平。

精妙手艺 “修旧如旧”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王家大院的建筑三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古建雕刻装饰的保护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胜任,2003年,经过多方考察筛选,最终将介休籍匠人任清文留聘王家大院专门从事建筑木雕的维修保护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任清文又利用业余时间跟随师傅任保国学习了砖雕和石雕技术。

任清文自小跟随当地木匠梁有福学习木工雕刻,梁有福的技艺传承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经过代代相传,至任清文已是第十代传人。“我现在主要负责木雕、石雕、砖雕的修复这块,尤其是木雕。”任清文说。遇到损坏比较严重的木雕时,他都会慢慢卸下来,对照原样画出设计图案,并选用质量较高的椴木在其上面进行雕刻。

“雕刻的时候要仔细,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慢慢刻。不能着急。”雕刻完成后,用砂纸慢慢打磨。棱角处尤其要认真,因为一不留神容易把雕刻出来的棱角给打磨掉。

任清文介绍,制作木雕时要做到“修旧如旧”。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一步。其中有两种“土办法”,一种是把油毡纸点燃,用烟熏木雕。另一种就是把水泥、沙子、煤泥、黄土等用水加以混合搅拌,再把合成的“墨汁”刷到木雕上。“这里面有个诀窍,要想达到和原样一样的色泽度,现刷好的色泽度必须比原样的要更深些。”任清文说。因为现刷好的水分较多,当木雕风干后,色泽度会降低。“最后一步就是上桐油。这样可以保护木雕不开裂、不变形,延长木雕的寿命。”

任清文通过30多年的学习、摸索和实践,时至今日,其雕刻技艺已十分精道,经他加工做旧的翼拱、帘架、雀替等曾多次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仿旧程度几可乱真,他制作的仿古屏风不仅具有展板的实用功能,且雕刻精美、工艺到位,他临摹王家大院的院心石、墙基石、匾额等雕刻制成的拓版,所印拓片曾多次作为珍贵礼品赠送重要宾客,获得各方极高赞誉。景区许多艺术价值很高但破损严重的古代砖、石雕艺术作品,经他精心修补后,重新成为游人欣赏、赞叹的内容。

孤独坚守 存续艰难

王家大院的建筑三雕同其他独立的雕刻一样,从传统观念到具体方法,都有自己的特征,不论木雕、砖雕还是石雕,表现在建筑上,都成为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门、屋脊到梁柱、窗牖,或多或少都要有一点雕刻,常常能以此区分其欣赏性和实用性,比如门墩石和门框,柱础石和立柱,既是为了固定与承重,但也是一种装饰,就连小小的瓦当,也是为了防水,这种装饰与实用功能的结合,靠历史经验的积累,逐渐达到了技艺的娴熟和体系的完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所附属的三雕艺术品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大力加强日常维修保护工作和培养接班人才刻不容缓。王家大院建筑木雕的保护已向上级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对于可以人工处理的,采取表面清理、补缺、罩漆等措施进行保护;石雕大多暴露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较为严重,对于已经断裂的需用特殊材料进行黏合,残缺不全的尽量选取与原材料一样的老料补齐,出现开裂倾向的用铁片将其裹紧加以预防;砖雕作为土与火的结合体,其耐受力远远不及石雕,天长日久就会出现风化、变形、开裂等现象,为此主要采取的是修补残缺的保护办法。

三雕艺术是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传统手工技艺,因而其受众也必定为小众,尤其当今受现代建筑模式的影响,传统三雕技艺基本绝迹于民居建筑。由于不甘于寂寞,缺乏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加之三雕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与石沫、砖泥、木屑作伴,当前愿意学习、继承这一古老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三雕艺术正处于失传的危险境地。任清文先后收徒数十人,出师者仅两人,且收入微薄,步履维艰,难以为继。

雕刻实习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高校美术院系;传承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4-01

曲阳是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刻之乡,目前,曲阳石雕正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全县雕塑企业2300多家,规模企业50多家,大型雕刻集团7个,分布于9个乡镇,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40亿元,产品远销8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曲阳石雕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2 月,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首批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该园区目标是建成“中国雕塑文化产业基地”和“世界雕塑文化艺术之都”,到2020年,该园区将完成全部建设,实现总产值115亿元。

一、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曲阳石雕的品牌、版权保护不力

目前“曲阳石雕”这一区域品牌尚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版权保护方面,曲阳石雕只有2项外观设计专利,在区域品牌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用力不多,石雕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石雕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这种恶性循环正损害着曲阳石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曲阳石雕面临大规模、小产值的困境

大规模、小产值是曲阳石雕目前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曲阳石雕企业以产值数十万元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居多,数量虽众,但实力不强,石雕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二是曲阳石雕多为来料加工,利润的大头被设计者和经销商拿走。曲阳石雕总体是:工艺靠世代流传,管理靠自己琢磨,市场靠别人开发,产品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很有限。

(三)曲阳石雕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存在人才瓶颈

曲阳石雕匠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部级工艺美术大师极少,从事石雕行业的农民占大多数,他们大都只能充当石雕匠人,成不了石雕艺术家。曲阳石雕艺人在设计上没有实力,作为省级贫困县的曲阳,很难引进外地的知名雕刻人才。

二、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高校的意义

(一)高校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

地方文化传承大多经历过封闭半封闭模式阶段,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式教育、民间师徒式传习或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教育。对于曲阳石雕而言,青年人不愿学习和从事这项技艺,老一代曲阳石雕艺人的石雕技艺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学校教育就成为传播石雕技艺的重要阵地。

(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著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将曲阳石雕技艺通过河北高校教育传承和开发,有利于促进曲阳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河北省艺术院校教育自身的内在发展而言,曲阳石雕地处河北省境内,对于省内艺术院校雕塑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曲阳石雕艺术本身就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育中将石雕作为一门技艺课程传承下来,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河北省高校美术院系参与曲阳石雕非遗保护工作的优势

河北省艺术高校结合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河北省目前共有艺术院系高校50余所,分布在全省11个市区,具有独到的优势: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纳入到整体的教学体系当中,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石雕雕刻技巧,有完善自身艺术水平和传承作用;高校教师参与,有利于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相关专家、教师具有很强的挖掘、整理等基础实践工作转化成理论研究的能力,并对研究对象加以继承和发展,所以理论研究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曲阳石雕是河北省的艺术瑰宝,对于它的开发与保护,本省艺术院校有直接的便利条件,也容易掌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真实历史和现状的资料信息,以及对此项非遗的理解和认知,当地高校都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来源: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名称: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美术院系传承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SZ12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