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启蒙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2 17:24:42

儿童启蒙培训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1

(一)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

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所有家长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一个孩子可能要同时上4到5个培训班,包括:音乐、美术、奥数、国际象棋和语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彻底沦为学习的机器,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产生厌倦情绪,即使孩子原来对钢琴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我国相对于国外,在音乐启蒙发展上比较晚,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钢琴的学习。如今,我国钢琴教学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学生,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学的模式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因此,在钢琴启蒙阶段,其启蒙老师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儿童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对钢琴启蒙老师需求非常多,而启蒙钢琴教师缺少,很多启蒙培训机构和家长找不到优秀的老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导致很多没有受过专业启蒙教育培训和素质较低的人成为钢琴启蒙老师。

二、详明提出解决问题的强化措施

(一)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面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听从儿童意见,给儿童合理报培训班。钢琴是乐器之王,其优美的旋律会吸引到很多儿童的注意,促使儿童学习乐趣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钢琴的学习抱有积极的心态。

(二)丰富教学模式

我国的钢琴启蒙老师,应该摒弃陈旧教学模式,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丰富钢琴启蒙教学模式。例如,钢琴启蒙老师可以以日本铃木音乐教育理论为创新基础,铃木教学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在20世纪中叶,由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创立。该教学法强调使用乐器有效的表达感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该教学法认为钢琴的学习不是单调的反复练习,而是应该为学生多创造听的机会,即以听为主,促使学生先学会模仿和听,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入的接触音乐、认识音乐和学习音乐。

(三)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育;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主要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隐性教育主要利用家庭环境熏陶等培养儿童音乐欣赏及活动技能;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设音乐艺术类课程进行儿童音乐技能的训练。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最明显最直观的方式是显性形式,但在学校教育中,音乐课程的主要载体还是课堂,在形式上呈单一化倾向。儿童在学校接受音乐教育的形式也主要是歌唱律动、简易器乐演奏,儿童身心的日益成长,简单的课程已经难以吸引儿童兴趣,使学校音乐课程出现“边缘化”危机,单一教育载体让优秀音乐在儿童间的传播显得举步维艰。因此在新信息时掘更适合儿童音乐传播、发展及创新的途径,是推进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二、调查分析

作为音乐的传播媒介,音乐课程资源应该要有开放性。课程教材、师资、家长、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应当成为充分可挖掘的资源。儿童音乐教育要走进现实生活,因此音乐教育须防止落入功利化的狭隘陷阱,要杜绝出现程式化,积极主动整合多样化资源,创新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有效传播媒介,为学校教育增加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由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家长都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实地探查后我们发现,大型机构一般由正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的培训部门等组织成立,传统机构院校只占市场的不到3%。剩余97%的机构其实都是零散发展的小机构。这些机构一般发展上有两个极端:1、普通师资、教学环境差:学生少,口碑不好,续费学生很少;2、有名师、场地好,但成本高,有“名牌老师带走”风险。因此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是由这种“小作坊”组成,而今遇到教育机构正规化的“严打行动”,难合格就是自然现象了。很多这样的培训机构,为了取悦家长,而放弃真正的音乐启蒙原则,放弃个性化教学,转而进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一般的枯燥训练。在近350份调查问卷中,有75%的家长意识到音乐启蒙教育并非简单学习器乐演奏,但只有不到30%的音乐教师能够补充教学以外的知识,如基本乐科、音乐文化、音乐史等知识。音乐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硬件是很先进的,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以及对音乐教学的盲目、不理解,使得人们对音乐课的探索不及其他科目深入,从而影响音乐教育。如今新课标教育要求已将艺术类学科明确规定为必修甚至升学加分项目,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有84.2%的家长愿意投资孩子的音乐启蒙,64.6%的家庭愿意并已经接受了音乐教育。“少儿艺术教育”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少儿达到2.56亿,按照城镇家庭每月为孩子艺术教育投资50元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少儿艺术教育消费额可达700亿元。从家庭经济收入来看,调查结果显示,67.4%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8000元以上;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者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上,58.95%的家长选择了500-1000元,31.58%选择了1000元以上。由消费能力一项分析也可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投入十分重视,对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依旧是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作为一项新的消费热点,音乐教育行业整体是一个火热的市场,因此如何在音乐教育行业里寻求新的产业突破点,如何将传统行业与新元素融合,是音乐教育行业亟待完善的问题。以音乐电台作为主要载体,与知名广播媒体合作,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新兴付费广播形式进行儿童音乐文化的启蒙是“互联网+”音乐教育的探索。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或固定网络端就可享受到优秀的音乐启蒙式教育。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抓住“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契机发展,实现互联网创新与传统音乐行业的相互融合促进,加快行业间技术交流,推动产业链的形成。据调查,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线上消费已成为消费主流,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线上音乐教育具有物美价廉、与时俱进、更新及时等优势,对大多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此优异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扶持,儿童音乐教育可以牢牢把握这些机遇,以发展儿童音乐文化产业为有效途径,实现了商业运作平台的创新打造。

三、结语

网络电台与传统广播相比,无论是在传播手段还是途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线性播出的传统广播电台音频节目信息稍纵即逝,而网络电台可随时回顾、。除音频外,图文、视频动画等几乎所有的媒体形态都方便获取。同时,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更全面,网民的阅读更深入,网络电台强大的互动特性则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提供平台。与传统广播电台相比,网络电台具有精确的受众优势。“互联网+”模式下的儿童音乐发展需要抓住信息化时代的契机,实现传统音乐行业与网络媒体融合是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张艳.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的探讨[J].音乐时空,2015,12.

[2]赵留会.浅析“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16.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化学小实验;幼儿科学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科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目标要求,要“保护并发展每个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科学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与我国相比,他们把化学小实验融入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有着很久的历史。20世纪初期,法国的居里夫人就开始将特有的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美国,有很多社团和机构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类化学小实验活动,以此来让儿童接触化学、初识化学、融入化学、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课外活动[2],他们还针对科学教师进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国也开始将化学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创建了第一个互动式“小小化学家”儿童化学实验室[4]。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为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开展化学小实验启蒙主题的工作。如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已经联合相应的幼儿机构开始了化学小实验的实践研究[5,6],这些课题组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较强的化学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深受儿童喜爱,教学效果显著,成效可观。幼儿科学教育与化学小实验间接地促进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对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化学小实验具有安全、卫生、环保、贴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在其中加入了“魔术”的元素,使得化学这门学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化学小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儿童生长和思维特征。小实验的“魔术”要素满足了儿童对新事物强烈的认知感,让他们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与要求,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观看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在可乐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喷泉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小朋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等实验结束后,再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有趣的实验一定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他们也会对实验过程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踊跃发言,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达到了幼儿的培养目标,又为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化学小实验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动有趣且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为幼儿将来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近化学,认识化学,激发幼儿的学习情趣

将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中,能帮助更多的幼儿亲近化学。化学小实验中直观的化学反应会立即引起幼儿的关注,在正常情况下,幼儿会产生多样的情感效应,化学小实验中事物和现象的变化都是比较直观的变化,很容易被幼儿感知到,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例如,我们可以为儿童设计“魔法水吹气球”小魔术。首先,要将醋灌入水瓶中,迅速把苏打粉倒入瓶中,再将气球套在水瓶上,这时气球就会慢慢吹起来。这样直观、安全的小实验会激起儿童的求知欲,他们应该很想知道为什么气球会慢慢吹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告知幼儿这个“魔术”的秘密,告诉他们其实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将气球吹起来的。这样的小实验能够激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早早爱上化学和科学学科。我们还可以为幼儿设计“泡泡龙”魔术,事先准备好柠檬酸、色素、苏打粉、洗洁精,接着将柠檬酸溶解在透明的小瓶中,再加入各种水果、蔬菜的色素和洗洁精,最后快速地加入苏打粉,这时五颜六色的泡泡就会蜂拥而出,此时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泡泡的涌出,以此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融入实验中,亲身体会实验过程。在幼儿对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后,老师再告诉他们,这么好玩的泡泡也是化学反应在起作用,从而加深化学这门学科在幼儿心中的神秘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对知识探究的欲望。

3在生活中寻找化学,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化学小实验一旦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中,小实验的神奇“魔力”将会引发幼儿的一系列疑问和思考,促使孩子进行探究,同时也可以将知识进行迁移。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名为“神奇的魔力水”的实验。老师将蓝莓汁倒进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然后将小苏打加入其中,此时溶液立即由紫红色变为绿色,这时小朋友们肯定感到很神奇,接着,老师再向容器中加入白醋,溶液很快又会变为原来的颜色。老师可以让幼儿说出整个溶液的变化过程,提问幼儿是不是感觉很神奇以及是否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变化,幼儿回答“很神奇且想知道变化原因”,这时老师可以进行解释,这种“魔力水”是小朋友们喜欢吃的蓝莓挤出来的汁,蓝莓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遇到碱会变成蓝色,但是由于蓝莓汁里面还含有其他色素,这样多色素的混合就会使蓝莓汁变成绿汁。当加入酸后,碱与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此时魔力水就会由绿色再变成紫红色。在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可以让他们回家后讲给家人听,并向家人普及这些常识。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找一找与花青素有关的水果、蔬菜,并与家长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达到知识的迁移。与此同时,也能让幼儿感知到原来身边处处有化学。

4在大自然中寻找化学,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化学小实验的融入,能启发幼儿将自己所知的科学知识与周围的生活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激发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化学,寻找和解释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能够鼓励幼儿用自己现已掌握的科学经验和技术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续在科学探求领域的不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在幼儿对花青素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老师可以带小朋友到大自然中探索花青素不为人知的一面,揭开它更神秘的面纱。秋季的时候,老师可以带幼儿到外面观赏自然风景,火红火红的枫叶肯定能吸引幼儿的眼球,这时老师可以问:枫叶为什么在秋天的时候会变得火红?可以让大家各自发言,老师最后再给出答案:原来枫叶里含有花青素这种物质,秋天的时候树叶中的细胞呈酸性,在酸性的条件下,花青素显示为红色,那么叶子就会变为红色,而且树叶颜色的深浅和花青素的含量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样既可帮助幼儿体会到大自然、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适时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初步的环保意识。

5结语

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开发幼儿潜能和思维模式、培养幼儿创造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对幼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最直接的一个途径。科学启蒙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起来,化学小实验在启蒙教育领域的融入,是彰显科学技术普及的科学手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儿童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己成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最关注的方面之一。

参考文献

[1]TRACYHJ,COLLINSC,LABGEVINP.ChemistryAbounds:AnEducationalOutreachProgramDesignedforElementarySchoolAudiences[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5(72):1111-1112.

[2]KOELHERBG,PARKLY,KAPLANLJ.ScienceforKidsOut-reachPrograms:CollegeStudentsTeachingSciencetoElementaryStudentsandTheirParents[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76):1505-1509.

[3]陈凯,陈博,赵钧若.基于趣味化学实验的小学生化学启蒙教育[J].化学教育,2010,31(9):38-41.

[4]王炜祺,陈凯,张凤.儿童科学教育的典范:德国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实验案例介绍[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8):56-57.

[5]陈晓娟,杨燕.幼儿化学小实验的实践与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104-106.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4

“蒙学”中的“蒙”有“没有知识,愚昧”之意,喻示人童稚时期的知识储备状态。摆脱蒙昧,称之为启蒙。辞书对“蒙学”的解释是:“中国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启蒙教育的学校”,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我国古代的童蒙书法教育可以追溯到殷商。不过,商代的书法教育主要是面向王室成员。西周时,书法教育内容更为充实,有了专门的书法教育时间和场所。幼童通常8岁入学,学习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指的便是对汉字的学习以及书写。至秦代统一六国文字,小篆颁行天下,从上至下,各级行政部门皆以李斯的小篆为通用书体,官方培养刀笔吏。汉初,“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书或不正,辄举劾之”[1]。可见,秦汉时期对识字教育极其重视。有学者认为,“蒙学教育在秦汉之后便进入有教材、有组织、有形式的阶段”[2]。

二、汉代书法蒙学教育

汉代学童书法教育主要是在书馆中进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和习字,识字和习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事启蒙教育的教师大多是闾里集体出资聘请的,是乡里宿儒。这里的书馆也称作“学馆”“书舍”“蒙学”“小学”等。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中记述了自己童年的学习经历:“六岁教书……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童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王充先是识字和习字;接着学习《论语》《尚书》,每天讽诵千字以上;最后专习经学,“经明德就”。可见这时学习已分阶段。前期属于识字和书写的学习阶段,使用的教材如《仓颉篇》《急就篇》等,这些字书又称为“史篇”和“章篇”。学生学书既成,则离开书馆进入庠序,学习《孝经》《论语》《尚书》等儒家典籍。

(一)识字、习字教材

汉代小学的字书有《仓颉篇》《训纂篇》《滂喜篇》《凡将篇》《急就篇》等,现在保存的只有《急就篇》。字书最早的是四字一句,始于周之《史籀》十五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所作,不过久已失传。为了对汉字进行统一简化,秦朝官方以秦篆为基础,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七章,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汉闾里书师将其合并整理,并统一称作《仓颉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代的学书、习字教材数量也逐渐增多。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图1);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扬雄作《训纂篇》。之后,又有杜林作《仓颉训纂》。这些直接作为书写教材,供学童使用。图2竹简是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内容是《仓颉篇》首章部分文句。简长23厘米,宽1.1厘米,厚0.3厘米,正反面书写,简末二字“赏赏”可能是习字者随意所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以后,闾里书师合秦时《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篇为一篇,习称汉《仓颉篇》。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出土的《仓颉篇》竹简对于研究汉代《仓颉篇》的版本衍变、文本构成等具有重要价值。图3习字简虽然不能确定为汉代学童所写,但一定程度上是对当时汉人学书、习字状态的反映,通过其可以了解汉代童蒙书法教育状况。

(二)识字、书写相结合

汉代识字与书写是相结合的,所以“或以书丑得鞭”,老师抄写的字就作为学童临习的范本。在阜阳、敦煌、古居延出土的汉代简牍中曾多次出现《仓颉篇》残文,均以隶书抄写,并且字迹端庄严谨,点画一丝不苟,这些便是西汉抄录的字书和习字课本。(图4)

三、以古鉴今,深化对童蒙书法教育的理解

(一)加强书法启蒙教育意识

当代对童蒙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蒙童学习书法或是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是想让孩童能写出一手好字,其目的与汉代童蒙书法教育有很大不同。黄惇先生曾说:“没有中小学书法教育,就没有中国书法的未来。”[3]因此,从书写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说,当代童蒙书法教育显然没有汉代童蒙书法教育的要求高。当代童蒙书法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开设的书法课程、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家教等,大多数机构都是采用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旨在迎合家长的需求,一味地追求字形结构,为了把字写好而写好,忽略了儿童对字的音、义这两方面的理解。只有极少部分的书法培训机构,以经典的童蒙读本入手,强调儿童对不同书法字体的识读,让儿童了解学习书体演变的脉络,最后才是对书写精准度进行要求。

(二)培养儿童思考能力

在当今的书法教育中,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字法结构的准确,忽略书法本身的美,甚至有些教师教给学生的是错误的方法,课堂缺乏对书法的审美解读。教师们要深刻反思书法教学,训练儿童思维能力。李世民有言:“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4]李世民强调临习书法必须有正确的学书思路,而思想则决定了实力的高低。

结语

研究汉代童蒙书法教育,从中找出规律、总结经验,以期为当代书法教育提供借鉴,推动书法的发展。当然,汉代在书法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也有不尽合理之处;而当代的书法教育形式、硬件设施等方面也有其优势。只有取汉代书法教育之长补当代书法教育之短,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促进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大璞.古代汉语教学辞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1:27.

[2]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15.

[3]黄惇.中小学书法教育之我见[J].江苏教育,2016(5):61.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幼儿;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

1引言

近年来,大部分的幼儿舞蹈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游戏对幼儿舞蹈教学的作用,并强烈呼吁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幼儿舞蹈教学中。但目前幼儿舞蹈教学依旧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过程枯燥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此外,部分教师在游戏与舞蹈的融合实践中呈现出初级水平的教学,难以将二者进行深入融合以展开科学与合理的运用,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无不受教学观念的制约与影响,游戏与幼儿舞蹈教学融合度低、融合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与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息息相关。

2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缺失的表现

2.1教学过程中自由的剥夺。首先,幼儿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失去了自由言论权。其次,幼儿不能自由地进行表现,部分教师只注重舞蹈知识的传授和标准动作的示范与练习,导致幼儿只能“规范”地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无法享受舞蹈活动中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氛围。2.2教学氛围上愉悦的匮乏。良好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成效不仅仅与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息息相关,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氛围。然而,在现实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却很少能感受到这种愉悦的氛围,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很少关注幼儿是否有愉悦的情感体验。2.3教学情境内体验的虚假。当下舞蹈教学情境中存在着虚假的体验。不少幼儿舞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想让幼儿凭空想象进入教学情境,这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在意识到教学情境对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应该多关注幼儿生活,取材于幼儿生活,让幼儿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实施,获得良好的教学结果。2.4教学实施中创造的封闭。在现实的幼儿舞蹈教学中,一些游戏环节预设性强、生成性弱,教师在活动实施中制定了过多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将整齐划一当作是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幼儿创造力逐渐封闭起来,并最终失去创造力。

3成因分析

3.1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一线幼儿舞蹈教师将幼儿看作是“小大人”,并没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融入幼儿的世界,忽略了以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此外,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知识、技能的获取一直是幼儿教学的最高目标,游戏常常依附于教学活动。3.2教育功利化倾向当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承担者主要是社会舞蹈培训机构,在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舞蹈教师将教学看作是满足社会需要、家长要求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忽略了幼儿自身的需求以及真正“使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目的。3.3幼儿舞蹈教师对游戏精神的认识不足。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自身儿童观、游戏观存在误区等原因,其游戏精神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首先,部分幼儿舞蹈教师对游戏精神的自由内涵理解有误,主要表现为限制幼儿自由活动或放纵儿童随意玩耍,追求所谓的纯粹自由。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或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预设性,重形式、轻过程。3.4舞蹈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模式主要有讲授式和示范式两种,以讲解和教师示范标准动作为主。因其强调幼儿动作和老师所示范的动作达到统一、标准,导致幼儿间互动、自主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自然也较小,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4游戏精神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建

4.1教学理念。幼儿舞蹈教学作为启蒙教学,应大胆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建立“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努力将理念落实到实践。首先,要学会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并将其转变为舞蹈活动的素材和主题。其次,学会解放儿童,树立新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不将舞蹈教学活动拘泥于小小的活动室和固定的课堂时间内,使儿童从被动、压抑的课堂中走出来。4.2教学目标。首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明确游戏精神下的幼儿舞蹈教学不以培养“舞蹈家”为目的。其次,要在舞蹈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强调幼儿的审美体验,强调他们在参与或欣赏舞蹈活动时产生愉悦的体验和自我满足感,而不是要求幼儿一定要做到整齐划一、将动作做到规范。最后,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动作发展需求。教师应该照顾到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幼儿、发展每个幼儿的舞蹈(身体动作)潜能。4.3教学原则。融入游戏精神的幼儿舞蹈教学应遵循启蒙性、全体性、直观性、愉悦性和游戏性五大原则:(1)启蒙性。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是浅显易懂的,教师要依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对幼儿进行舞蹈中最基本的、入门式的动作教授,而非进行技能教学。(2)全体性。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全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幼儿,不能以动作标准与否、有无学习兴趣作为衡量幼儿的标准,要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公平的心理对待全部幼儿,激发幼儿的舞蹈学习兴趣。(3)直观性。直接感知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础,是幼儿获得舞蹈语言的前提。教师需要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使舞蹈动作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从而引导幼儿进行舞蹈的学习、理解和掌握。(4)愉悦性。愉悦性是指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要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从活动设计到实施整个过程都应该考虑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通过游戏的话语、游戏的情境和有趣的游戏环节将幼儿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经验。(5)游戏性。游戏性是指教师应注重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以及幼儿的主体作用,合理安排游戏环节,以游戏性贯穿活动始终,实现教学任务。4.4教学过程。基于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过程应具备设计性、情境性、创造性和融合性四个特点:(1)设计性。教学设计是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实施的关键。它不局限为在舞蹈教学中植入一些舞蹈或音乐游戏,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对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考与设计,从教学思路、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到教学评价,都应让游戏精神贯穿始终。(2)情境性。教学情境的营造与角色的扮演相互为支撑。情境和角色扮演应贯穿幼儿舞蹈教学全过程,教师应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和声情并茂、充满渲染力的表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最大化地创设教学需要的情境,以吸引幼儿进入角色情境,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3)创造性。创造性是游戏精神关照下幼儿舞蹈教学的根本。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的体现离不开教师对游戏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可,且须教师具备操作和落实到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能力。(4)融合性。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游戏精神关照下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表现,通过将其他学科的元素作为教学工具融入舞蹈教学过程中,以更好地促进舞蹈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其他学科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与发展。4.5教学评价。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评价应该以促进幼儿与活动发展为落脚点,幼儿舞蹈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幼儿的舞蹈兴趣,给幼儿表达的机会,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在游戏精神的关照下,教师、幼儿、家长都应该参与到幼儿舞蹈教学的评价中来。幼儿可以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有利于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形成一定的幼儿舞蹈评价标准,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5结语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6

一、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目标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艺术教育的规律来制定艺术教育目标,这是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更贴近孩子特点的方法,在观念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应以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为目标,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体验,而不应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目的。家长与艺术教师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针对这一成长阶段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特点来进行艺术门类的选择,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孩子天性与创造力。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文化艺术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通过教育方法与手段,根据儿童的自然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达到或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认知能力,意志品质及创造性。其意义具体表现在:

1.顺应儿童,促进发展,注重过程,激发影响,为学前儿童提高自我表达及交流的工具,在学习中让儿童自由流露,充分表达,得到艺术熏陶。

2.引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世界,感受艺术,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并通过加工改造,融入想象,大胆的去创新与创造。

3.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儿童大胆去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床在,理解审美意象,用语言或肢体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树立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4.艺术教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智力全面发展与健康和谐成长,培养儿童创造意识及形象思维的能力。

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有间接的影响与延续作用。通过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学前儿童艺术作品与艺术创造去影响社会整个的文化氛围,改变生活和生存环境,发展和延续艺术文化,为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与教师的功利心

当前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多数情况下,家长都是认为社会竞争压力大,让孩子多学一项技能,将来在社会上能有立足之地。而某些教师,特别是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在进行艺术培训教育时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而是让孩子不断的考级或参加各种比赛,以赢得在社会上的声誉,以便更好地招生。在这种功利心的驱使下,孩子很难在艺术领域有长足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强调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对孩子自身的影响及作用,家长和教师过分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在艺术学习中的审美情感及体验的获得。

2.内容选择存在问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最终决定了其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因此选择艺术教育内容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当前许多儿童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缺少艺术欣赏以及各领域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欣赏活动贯穿于艺术教育活动始终是体现审美目标主要的内容,在传统的儿童艺术教育中,艺术欣赏环节十分薄弱,由于缺乏欣赏材料,缺乏必要的欣赏理论指导,所以在这一方面儿童艺术教育止步不前。

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

为了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解决目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艺术教育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或艺术要想学好,必须是兴趣作用的结果,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的培养与熏陶也应该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自主的去学习,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避免急功近利。慢慢去观察或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所在。如给孩子听音乐,看舞蹈,让孩子自主去模仿,或者给孩子买画笔,让孩子去自由的绘画,教师或家长再适当的去引导,帮助孩子去认真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按照成人的想法或模式去限制及否定孩子的创造或发挥,而是应凭借经验与敏感性的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再进行适当的启发与鼓励,这种艺术萌芽会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愉快的记忆,再以此为起点,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启发与开导,不断的进行深入教育,并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等等,不断的加强与稳固儿童对艺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进一步地发展。

2.教学上要循序渐进

艺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拔苗助长,艺术教育的过程在学前儿童身上的体现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艺术教育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的逐步的过度,教育上的循序渐进让孩子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让孩子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根据学前儿童不会抽闲思维,难于集中精神这一特点,多采取直观演示法教学,不要单纯的讲解,让孩子跟着做或看着做,比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多一些欣赏性教学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艺术教学在内容上常常缺少艺术欣赏这一环节,教学都是采取教师教,学生跟着做,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自我发挥、自我创造的空间与条件。所以,在艺术教学中,特别在艺术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应多创造条件,给孩子上一些艺术欣赏课,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觉,他们对艺术的领悟不应是成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鉴赏与欣赏自己的不断领悟。

4.多种教学法的运用

在艺术常规教学中,艺术教育者为了好教学,或急于求成,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按部就班传统老套。对于学龄前儿童,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很难有长足的发展,长此以往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育者应改变思维,大胆创新,根据孩子这一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一些表扬与鼓励,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总之,学龄前儿童是艺术启蒙及培养其艺术修养与兴趣的关键时期,对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关键的。要想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在艺术领域有所造诣,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的探讨,不断地总结经验,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后备军而不断地努力。

作者:刘彦 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成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戏剧,2012,(05).

[2]魏玥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J].读天下,2016,(11):319-320.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7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提高,“钢琴热”兴起,孩子们学习钢琴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学习钢琴对于培养左脑思维、提高全面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钢琴启蒙教育还存着许多弊端,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知道关注孩子钢琴弹奏是否过级,一味追求考级,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基本功以及学琴心理等,那么音乐素养就被放在了一边,殊不知音乐素养对于钢琴启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如今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许多钢琴培训机构一味追逐利益,根本就没时间去讲授音乐素养知识,也没有单独开设音乐素养课程。对于有些过了钢琴八九级的高级学员来说,就算给他们一个简单的谱面,由于识谱的能力不足、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非常浅显,甚至对于许多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应用,根本就无从下手,这一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二、音乐素养在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开设音乐素养课可以提高钢琴学习的兴趣和互动。对于钢琴启蒙教育的孩子来说,大部分都是刚刚接触钢琴这门乐器,如果过分强调技能的掌握,缺乏音乐素养的润色,容易造成学生学琴过程中的反抗情绪和疲劳心理。《音乐生活》2010年第10期的《谈音乐素养对钢琴启蒙教育的影响作用》中提到了“缺乏正确的音乐素养教学的支撑,钢琴启蒙学习就成了枯燥的反复的机械的动作练习。”在现代,大部分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学琴跳级,一年下来基本上就只能弹奏几个曲子,手指的基能提高不了。家长一味追求进度,并没有从孩子的实际角度出发,孩子们的忍耐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说,我们在教节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们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他们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些陌生的词汇,而且会没有成就感。在节奏这方面,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个小口诀:“圆圆鸡蛋唱四拍、牛奶棒棒糖唱二拍、巧克力棒棒糖唱一拍。”孩子们一听到口诀,就会发挥想象力,师生在互动的时候就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好。孩子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且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有趣。(二)音乐素养的学习能够提高钢琴启蒙学习的效率。我们在刚开始学一首乐曲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拍号、节奏型、音符,等等,然后就直接开始进行视奏,那我们的音乐不仅毫无美感,而且会出现大堆的识谱上、节奏上,以及音响效果上的错误。最可怕的是,孩子们因为没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继续进行错误的练习。教育家应诗真的《钢琴教学法》中提到了“学生对谱的效率很低的原因,是在视奏阶段只是照本宣科,对于乐谱当中的调性、和声以及曲式等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模糊不清。”如此照本宣科,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练琴。(三)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音乐素养的学习可以增强音乐表现力。每一首曲子的创作都有作曲家的意图、作曲家的当代背景等。如果我们完全不去考虑这种因素,那我们弹出的每首曲子都是千篇一律的,都是机械的。廖乃雄在《音乐教学法》中提出“音乐应该有起伏,有强弱。”一方面,音乐力度上的变化需要通过手指的控制力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需要了解乐曲的结构,乐谱中出现的强弱记号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音乐感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弹奏一首乐曲的最终目的是要感受音乐,向观众表达这种音乐中的情感并且能让观众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学生在演奏的时候他看不懂那些音乐记号,他不知道该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怎么去表现,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裸谱”而已。作为钢琴教育者,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机械练琴的学生,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所以在孩子们启蒙阶段学琴的时候,钢琴教师就应该多跟孩子们灌输乐理知识,让孩子们学会看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

三、结语

在钢琴学习中,音乐素养与钢琴实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钢琴启蒙教育的不可缺少的课程。不断鼓励孩子们学习音乐素养知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大众重视音乐素养,为下一代的钢琴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顺.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音乐素养[J].北方音乐,2015(22).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8

育朵APP创设儿童成长体验空间

育朵APP个性化服务特点突出。育朵APP根据儿童不同年龄、场景对应的养育难题,为各个家庭定制系统化课程,让每一个育儿问题随时解决;通过各种原生内容制高点,让每位家长享受大咖的专属指导;并且还有百人专家团专门针对不同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育朵APP充分利用三大资源优势,即:品牌影响力、内容多样性、专家阵容强的全面组合,为各类家庭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育朵APP根据用户的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进行分类,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用户画像。通过用户画像,可以清晰识别出0—12岁儿童及父母的特点与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儿童成长的全方位需要,因此,育朵APP积累了用户大数据,构建了一个天然的流量池,为自身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一方面,这个流量池能够自主造水、蓄水,实现源源不断的用户增长;另一方面,这个流量池为北京出版集团的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促进传统出版企业走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育朵APP在线上构建云端服务生态圈,线下开展阅读空间、书店等实体活动为一体的体验式环境。育朵APP实现“看、听、问、聊”一体化的模式,通过系列直播、读书会、主题训练营、跟踪式儿童成长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调动多感官体验和友好互交,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等获得“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以育朵APP一周年庆为例,41场大咖直播资源是专为成长型妈妈群体打造的线上成长课程。育朵APP一直坚持提供优质的育儿课程,35堂课培养“十字型”儿童是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张梅玲教授针对儿童教育的身心成长特别制作的,帮助妈妈高效学习快速成长。几年来,育朵APP研究团队邀请了上千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妈妈群体提供了超过3000堂育儿课程,影响了千万家庭。创新就必须要从物化的、外在的东西,重新变回到人的层面进行思维。育朵APP有意识地聚焦到妈妈群体关注的话题与焦虑,推出各类精品课程,包括幼儿疾病的知识,素质教育的理念,亲子关系的构建方法等,以内容吸引精准用户,培养信任感,然后再配合购物的引导。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育朵APP做到了线上线下服务生态圈的统一。

育朵APP打造儿童成长服务生态圈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9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篇10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3][5][4][8]高芹.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7][9]吴俊.论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