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0:39: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儿童心理健康评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其中,农村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在缺乏经济支持、父母关爱的条件下,由于其身心发展问题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心理健康与人的正常生活和身心成长都有很密切的关系,面对农村儿童这个群体,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其心理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这其中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治理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吴雪文编著的《我国东部农村儿童健康服务模式探索》一书聚焦农村儿童这一群体,从应用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全面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农村儿童心理的作用机制,以求探索出应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农村儿童的抚养模式。此书对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参阅价值。从整体看,全书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色。

1从专业心理学理论中溯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渊源

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农村儿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看,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要获得解决,从研究人员的角度看,首先要从专业角度对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机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现状,点明了国内儿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并从心理学最经典的理论出发,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放到心理学理论的场域下进行关照研究,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增权理论体系出发,尝试对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验证。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论更符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机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观展现各种理论中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部分,并就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观、理性的同时,也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2实证案例分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诱因与健康干预效果

农村儿童现实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作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秉持对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敬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多个层面探究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以获取最具说服力、最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作者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为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样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在借鉴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颇具创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三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环境适应方面,该书探讨了儿童对环境产生适应障碍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心理调适办法。在上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健康干预的探索,从“干预前评估—干预中实施—干预后评估”全环节对健康干预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后续农村儿童健康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实证支持。

3展望未来农村儿童的健康服务模式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实证探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实验中,本研究一共要选取180名留守儿童,分别在两个社区各自选取90名留守儿童,在一个社区实施干预,另一个社区不实施任何干预,即确定干预对象和对照对象的来源。在18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龄在6~11岁之间,6岁儿童30名,7岁、8岁儿童各20名,9岁儿童36名,10岁儿童34名,11岁儿童40名。

(二)干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方案,其内容以学校的参与型活动为基础,再深入社区开展相关活动,营造社会关注和爱护留守儿童的气氛和环境。活动前,教师要与校方充分沟通,明确本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干预活动顺利进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分年级开展参与型活动,包括图画、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讨论、心理训练等众多干预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学校干预活动,按年级分组,由各科教师协作完成,将干预方法与活动应用到其日常教学中,并开展相关的干预活动。社区干预活动以静宁县的社火队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队每当逢年过节举办的社火活动,开展倡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宣传活动。同时,广泛召集社区居民举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讨论会,探讨迫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以便提高社区居民对留守儿童及其心理问题的重视与认识,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研究坚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相关干预活动,教师制作具体的干预活动方案,以便学校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协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导讨论会的举办,社区居民是讨论会真正的主人和参与者,他们在会上的发言和讨论是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干预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评估方法

查看全文

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基础和起点。留守家庭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通过对前人关于家庭结构、功能、气氛、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的回顾,笔者发现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在对学前儿童的研究、纵向研究及研究的实应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引导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问题导向与积极导向综述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劳动力的大迁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农村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据妇联进行的全国统计,我国留守儿童己超六千万。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国内至今仍未有统一界定,经文献整理,本课题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1]对留守儿童的界定,即“农村留守儿童简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符合定义的这类在早年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标签也如他们不可逆的留守经历一样,在人生轨迹上不会抹去。

一、问题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一)对“留守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

梅传强[2]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缺陷容易导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反社会的需要和动机,反社会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兴华、方晓义[1]通过比较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方式后发现,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10种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留守现象给上代监护和祖辈监护儿童的行为适应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他们对问题行为的易感性较高。这两类儿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使得他们在面临一些行为抉择时,常常不知所措,问题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认为在情感方面亏欠孩子太多,通常会从金钱方面进行弥补,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儿童不善于管理金钱,把钱花在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方面,甚至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父母的“金钱补偿”也为留守儿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还指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绝大多数行为上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因此需谨慎对待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普遍性问题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关注,通过研究找出有效的帮教方法,使留守现象对他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应避免人为地夸大问题行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警惕“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此外,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如欺负行为等。范兴华和方晓义[4]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上代抚养、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问题相对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为样本,分析了留守现象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黄艳苹[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蔡重阳[7]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某些心理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的留守儿童作为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存在孤僻离群、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诸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

各地区司法部门对有留守经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相关统计。例如2012年《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盗窃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年,审结19件27人,聚众斗殴案件7件11人,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盗窃案件4件4人;2011年,审结24件38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盗窃案件6件9人,抢夺案件1件2人,强奸案件1件1人,组织妇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风险评估”课题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早年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未成年被告数量占比较高,案件种类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盗窃、强奸等重案。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认为,留守少年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人群,并大多是团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为主,其中财产型犯罪占比60%,故意伤害、强奸、杀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农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达到15%。安徽东至县人民法院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显示,犯罪特点为年龄趋向低龄化,其中15至16岁占比最多;案件类型多为暴力、侵财类,涉及罪名有故意伤害、抢劫、盗窃、强奸、抢夺、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组织妇女等,且以前四种犯罪居多,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初中辍学的人数约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对于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点,冯倩[9]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数量逐年攀升;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隔代抚养宠溺、学校接纳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为惯犯的原因;社会不良诱导、欲望刺激等因素导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多为侵财类和性犯罪;“读书无用”的风气等导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辍学参与社会劳动,法制观念十分淡漠,甚至丝毫不懂法。王道春[10]认为,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即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等。王道春进一步说明,“留守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亲子联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关爱肤浅;留守儿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较高,父母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的处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审庭的实案举例中也提及此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问题行为较多;留守儿童不良交往的群体多,团伙作案态势多发;受农村条件限制,就业机会少,留守儿童闲散。聂吉波[11]对重庆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失败。所谓社会化过程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使他的行为方式符合该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从而成为他所属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过程要学习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识,二是获得专业知识,三是遵守基本社会规范。而社会化主体是对这个学习过程影响重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体如家庭、学校、同辈、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从而导致缺陷人格,而再社会化的失败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8个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雨绸缪,避免问题行为进一步质变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时期,而此时父母的亲情和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揭示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从情绪改变开始的,当人们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生活发生不良变化时,就会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现对外界的不满。儿童时期身心发展变化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差,情绪的稳定性差。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最佳交流倾诉对象,缺少亲情温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监护和良好的家教,情绪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无常、脾气不好、自暴自弃等。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与同学、老师、监护人发生争执并次数大于三次的占了27%。”[1]

(二)行为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矫正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寓心育疗法于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以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使其心智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美术心育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查看全文

社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式探讨

1相关研究回顾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查看全文

中小学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非常时期”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学生居家学习。长时间的封闭生活,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认知、情绪情感及行为的一系列变化。由于学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课,常态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都不能使用,这就必须加以调整,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家校结合的视角出发,建构“非常时期”中小学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想,旨在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体系的建构不仅适用于“非常时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会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非常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家校协同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以计数的“非常时期”,如自然灾害、战争、公共卫生事件,等等。“非常时期”人们正常秩序生活被打乱,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我们可以把2020年冬春之际发生在湖北武汉、持续数十天“肺炎”时期称为“非常时期”。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国家规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各行各业要根据当地疫情和自身情况推迟上班时间。1月27日,教育部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部署确定。2月12日,教育部、工信部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停课不停学”,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由于“非常时期”学生居家学习,以往学校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等面对面的教育不能实施,这就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创建一套适于“非常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继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必须与家庭、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非常时期”,学生每天与父母家人在一起,家庭教育良性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协作,建立一套“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非常时期”中小学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

(一)家校协同合作形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合力。教育学研究早已表明,家庭、学校、社会是构成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学校是对青少年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场所,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家庭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奠基作用。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良性与否,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交往最多、时间最长的人是父母。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都会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人的一生。(2)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和权威性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要先于学校和教师的影响,亲子之间因其具有天然的情感连接而使家庭教育而具有感染性,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得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导。家庭教育还具有权威性,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人格品质、知识能力孩子的影响最大。2.学校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这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指导下,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学校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如下过程完成:(1)明确的目标和完善的教学计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教基一〔2012〕15号,以下简称《纲要》)(2)专业教师组织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由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有一定的咨询实践经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具备健康人格的教师来承担。教师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教育活动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创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沙盘游戏、绘画与音乐治疗对改变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教育活动都是在专业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完成的,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的意义。(3)相互配合的两条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专业途径,即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施;另一条是非专业途径,是由班主任工作、各学科教师、团队工作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等构成,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显性的教育,也有隐性的教育。两条途径相互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3.家校协同合作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汉语中的“协同”一词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补充的含义。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强调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协调一致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指出: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1)家校形成合力,彼此支撑配合家校协同就是把对青少年儿童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组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增强家校两者之间的交流和配合,使学校在“非常时期”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庭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教师的指导。(2)家校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能力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将学校与家庭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形式及相关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介绍、宣传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而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长背景,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子女教育的经验及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二)家校协同合作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生态化”趋势,即系统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把教育看作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系统内各要素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系统的运转。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指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是其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该环境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了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他将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五个相互嵌套的子系统。分别是:其一,微系统,即儿童成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包括家庭和学校,还有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其二,中系统,即两个或多个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即有多个微系统构成;其三,外系统,即个体并没有参与其中,但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其四,宏系统,即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背景,它涵盖了前面所有的系统,并对她们发生作用,施加影响;其五,时间系统,即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及其相对的种种心理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具有的变化性和相对的恒定性。上述五种系统是一种嵌套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直接的。在家庭中,儿童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学校中儿童与同伴、教师之间也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联结也构成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以儿童的微系统环境为背景进行研究,强调要维护教育系统内外平衡和良性循环,只有系统内外平衡并处于良性循环时,其对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才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要与其他系统保持平衡并使其产生良性循环。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性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教师个人的工作,《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问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获得学校内部其他系统的支持。2.家校协同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会受到系统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来自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教师与学生构成师生关系,同时学生又与家庭中的父母构成亲子关系,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因此,《纲要》指出“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家校合作可以展现两者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成长。

二、“非常时期”中小学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与方法的建构

查看全文

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及家长情绪分析

白血病(leukemia)作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放射线及遗传因素所致,临床以发热、感染、出血、贫血、骨和关节疼痛为典型症状,随病情进展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呼吸困难问题,严重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小儿白血病发病率呈递增趋势,高居小儿恶性肿瘤首位,其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多骤然起病且病情凶险,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和成长发育。多数白血病患儿因年龄尚幼且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多伴有心理行为改变问题,给其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带来负影响,患儿家属因患儿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给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诸多不便,易诱发医疗纠纷及恶性事件,影响救治效果。本文旨在分析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对家长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后续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某院收治的84例白血病患儿归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的84例健康儿童归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经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为白血病,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9.52±1.24)岁。对照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8~11岁,平均年龄(9.49±1.28)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研究方法。分析儿童心理行为、生活质量及家长情绪状态,事先告知家属本研究开展的意义,安抚参选儿童,组建专业医疗团队,由两名工作人员协同完成研究工作,所有研究结果均一式两份,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及严谨性。1.3观察指标。①评估两组儿童心理行为,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为评定依据[1],从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进行评定,本量表为正性记分,得分高者证明量表评价高,无评定问题。②评估两组儿童生活状况,以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为判定依据[2],家长辅助患儿评定生活质量,从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况、社会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状况四方面进行评定,总分60分,极差<20分,差21~30分,一般31~40分,较好41~50分,良好51~60分。③评估两组儿童家长精神状态,以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为判定依据[3],HAMA>29分严重焦虑、22~29分明显焦虑、14~21分焦虑、7~13分可能焦虑、<7分无焦虑,HAMD>35分严重抑郁,21~35分中度抑郁、8~21分轻度抑郁、<8分无抑郁症状。④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儿童家属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均采用1~5分等级评分法,每个因子总分分别为60分、50分、45分、65分、50分、30分、35分、30分、50分,得分越高说明家长心理问题越严重。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测定结果比较(表1)研究组患儿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儿童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为(36.54±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6±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75,P=0.000)。2.3两组儿童家属情绪状况比较(表2)研究组患儿家属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儿童家属SCL-90评分比较(表3)研究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查看全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抗挫折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微时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从“微”入手,“微观察”“微联络”“微沟通”“微辅导”等都是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家校合作

一、背景

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遇到一些事件,尤其是恶性事件,他们将很难从家庭中获得正确的处理意见和方法指导,加上小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因此“被挫折”,遭遇危机事件。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对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案例描述

五年级学生小惠(化名),女,11岁。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照看,无奈之下,父母将其托付给邻居60多岁的老奶奶照看。9月的某一天,老奶奶发现家中丢失了500元钱,遂断定是小惠所偷。质问遭到否认后,老奶奶立马将此事告诉左右邻居,并因此跑到村里的“仙婆”处询问,当被告知钱是家中小孩所拿后,老奶奶更加确定是小惠偷了钱,经常在家谩骂小惠并到小惠大伯家大骂。小慧因此整日忧心忡忡,并时常哭泣,直接导致成绩直线下滑。在身心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小惠选择了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寻求老师的帮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