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0 15:17:52

儿童健康教育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1

1为何缺失:我国学前性教育的缺失现状与其归因分析

1.1对性教育的观念与认知较保守陈旧。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于“性”方面还不够开放与包容,大多数人认为“性”是羞耻、敏感的话题。对于幼儿性教育更是排斥与不能包容,把性教育排除在幼儿的教育之外,使得幼儿的认知经验中并无“性”的概念,从而导致部分幼儿的性教育需求与教育脱节。1.2幼儿教师性教育的专业知识的缺乏。国外非常重视对儿童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美国的性教育教师,他们一般毕业于高等院校的性健康教育专业,接受过性教育的哲学和方法的训练。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是比较少的:许多幼儿教师在当幼儿提及“性”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回避或者敷衍回答。部分幼儿教师不能以科学和准确的语言词汇向幼儿介绍性器官,常常用俗语代替,更没有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己性隐私的方法,让幼儿难以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评价。1.3性教育相关的教材缺乏,性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性教育教材是进行性教育的载体,目前我国与学前性教育相关的教材很少、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且内容没有经过专业的检定,内容偏向成人化,不符合儿童的认知。性教育课程在结构上缺乏完整、科学的体系,也没有课程大纲。在内容上,性教育的目标与幼儿的需求难以吻合,我国开展性教育的幼儿园大多注重的是认识身体器官、生命起源、卫生护理等性生理方面的教育,但对于性别角色差异、男女人际关系、防性侵、自我保护等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方面的内容教育较少。1.4缺乏全面的社会支持。学前的性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但是于我国来说,社会各界对性教育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缺乏支持性教育推广、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从中观上来看,幼儿园及管理者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研活动中往往忽视了作为健康教育重要组成的性教育;在微观上,大多数家长更加注重幼儿在园内知识、技能的习得,再加之保守的观念思想,对性教育几乎都是持避讳态度,其配合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积极性较低。

2为何回归:学前性教育存在必要性的合理诉求

2.1促进幼儿对“性”的科学正确认知发展,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认为:“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学前阶段作为儿童性教育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这个阶段性意识初步萌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性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对“性”的科学的认知,符合幼儿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养成。2.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性侵害幼儿在性教育的关键期若没有接受能够符合幼儿成长发展需求的性教育,就会导致幼儿在性教育方面的认知、观念受到较大的影响,认为与“性”相关的知识是肮脏的和羞耻的,从而在提及时就会产生一种“负担感”。另一方面,性教育也使得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能够促进幼儿有意识地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3如何回归:从“缺失”走向“重视”的回归积极构建

3.1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丰富自己有关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科学的性教育观是幼儿园进行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以开放的视角、包容的心态对待性教育。教师要加强专业性教育知识的学习,多渠道地丰富自己性教育知识,如多阅读有关性教育开展策略的书籍文献、参与有关学前性教育方面的讲座进修学习等。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方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效果。3.2幼儿园应明确性教育的目标,建立比较完备的性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性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动,大力研发推广适合学前幼儿的性教育教材首先要明确幼儿园性教育的目标,即性教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目标的基础和导向下对来进行幼儿园的性教育。其次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性教育课程体系,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性教育目标。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性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动,多给幼儿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多多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性教育,合力寻找解决策略。最后要大力研发属于本园特色的性教育教材,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3.3幼儿园与社会关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著名性教育家晏涵文认为,“理想的性教育应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负起责任,任何一方面单独来做都是不能克尽全功的”。虽然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仍然要通过家长与社会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幼儿园首先要对家长进行正确科学的性教育观念的传输,让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看待性教育的观念思想,实现家园共育。同时,幼儿园要寻求社会的帮助与支持,利用相关的立法,来保障学前性教育在幼儿的普及与开展。

参考文献

[1]搜狐网.“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EB/OL].2018-03-02.

[2]林剑影.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性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要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3]陈明英.国内外儿童性教育研究进展与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2).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教育

1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培养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幼儿教师能力这部分提出“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教学做合一,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该教学法近年来也逐渐应用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活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是研究在幼儿园如何根据3~6岁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效地开展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发展的学科。[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活动设计类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进入一线工作后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该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把所要教授的内容融入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持续建构知识经验、最终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传统的课堂教学都定格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范畴,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它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2]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3.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二年级和两年制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论、目标、内容、途径、评价、设计与指导等问题的一门学科。3.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进一步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获得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3.3课程特点。首先是内容丰富。该课程不仅涉及学前儿童健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也涉及儿童身体保健、心理健康、生活教育、膳食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安全教育等内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丰富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其次是实践性强。该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幼儿园要把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该课程是活动设计类课程,学生掌握健康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获得在幼儿园里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包括活动设计、方案实施等能力,实践性很强。

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三轮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断地深化改进该教学法,主要是想取得“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效果,最终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开展之初,让学生明晰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有:修改任务(修改活动目标);设计任务(设计活动目标、活动方案、说课稿);模拟实训任务(说课、组织幼儿园活动);反思评价任务(自评和他评)。4.1修改目标任务。该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部分内容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学生掌握年龄阶段目标后,需要具备判断一个活动设计是否可行的能力,活动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决定因素是活动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具体、可实现,活动目标是一个活动的核心、起点和归宿点。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会直接从网络获得活动方案,来自互联网的东西质量很难保证,笔者发现网络上的教案及活动设计的大部分目标是不合理的。由此,网络资源使用者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为学生设置的修改任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任务是第一个任务,学生也是首次接触活动设计类课程,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难度不宜太大。任务前期的准备包括:学生要熟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理论知识,熟悉《纲要》和《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任务要求:教师提供大量目标设计不合理的案例后,学生在讨论、查阅资料的情况下去修改目标使其合理、可行、可实现,并尝试总结出学前儿童健康教目标设计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中班健康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目标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类等;目标2:让儿童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目标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分组讨论,不同小组之间最终呈现出了不同的修改结果,无对错之分,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的维度不同。4.2设计方案任务。在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对于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设计活动方案和说课稿。根据课程的进度,学生接受到的任务是设计出符合主题的活动方案或说课稿。任务前期准备包括:掌握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大量分析活动方案、幼儿园活动视频的观看与分析。任务要求包括: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情景选择设计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目标合理、结构完整、环节清晰。任务情景一:例如,课程内容进展到心理健康模块时,学生接受到的任务是,某幼儿教师要在自己班级开展“情绪”“性教育”主题的活动,要求学生以“情绪”和“性教育”为总主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为该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活动方案。任务情景二,学校要开展师范生健康教育说课技能大赛,邀请同学们自选主题并设计出合理的说课稿。例如,在讲授体育教育模块时同学们可以以幼儿的基本动作为主题设计说课稿,学生在分析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最终完成说课稿的设计和撰写,说课稿的完成,意味着学生脑海里有完整的活动流程。说课稿的设计巩固了活动方案设计任务,也为后期的模拟任务打下了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3模拟实训任务。“学习骑马要在马背上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真正地掌握,况且每一位师范生都有一个讲台梦,模拟实训任务就应运而生了,此阶段的任务是以小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之间须分工合作。教师提前按照课程体系列出了学前儿童身体保健与生活自理教育、心理教育、儿童体育教育、儿童安全教育等各部分的模拟主题,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所要模拟的内容。任务的前期准备包括:学生熟悉活动方案的设计流程、具有制作玩教具的能力、熟练PPT的制作方法、搜集跟模拟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和其他资料。任务的要求包括:整个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活动过程要有PPT和教具,小组成员必须全员参与整个任务的各个环节,小组的最终汇报者由教师现场随机抽取。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案撰写、教具的制作、PPT制作、最终的汇报、都完全模拟真实情境,其实是把幼儿园的活动现场搬进课堂,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学生能实实在在感觉自己是一位老师,学生也能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比如小班身体保健活动“爱干净的鼻子宝宝”、中班心理健康活动“赶走坏脾气大王”“身体不能随便摸”、中班安全活动“会咬人的电”、大班安全活动“我不上你的当”等等,都是学生在此任务阶段完成的模拟任务。4.4反思评价任务。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也是新时代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模拟任务结束不代表任务结束。任务评价不能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还要渗透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每组学生的汇报结束后,首先要进行组内自评,找优点、抓不足,进行反思。其次是他评,其他学生能在认真观摩完模拟活动后指亮点、挑毛病,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积极思考。教师在整个任务过程中随时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及时调整和进步。任务的前期准备:学生需要掌握评课的基本知识和维度。任务要求:观摩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模拟活动小组要修改活动方案、撰写反思报告。

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实现了角色转换,从以往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设计者、监控者、评价者等,从台前走向幕后,给了学生更多的权利和机会,让课堂变得民主、有吸引力,教学更加艺术化。对学生而言,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中解救出来,让学生由台下走到台上,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关键的是实现了学生从单一知识目标的掌握到多元综合知识目标的跨越,促使学生成为更加全面和谐的主体。对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而言,任务驱动真正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把教师从台前移到幕后,使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6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将该教学法应用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修改任务、设计任务、模拟任务、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活动设计类课程中“写”“说”“授”“评”四大技能,成功获得今后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预防接种;社区;重要性;健康教育;儿童保健

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帮助儿童预防传染性疾病,进而保证儿童健康成长,但部分家长存在错误认识,导致适龄儿童没有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对儿童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1]。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于社区开展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为具体分析于社区开展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接受体检儿童2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2例。对照组男70例,女52例;年龄0~6岁,平均(2.75±0.97)岁;男性家长48例,女性家长74例;年龄24~65岁,平均(31.15±9.84)岁。试验组男68例,女54例;年龄0~6岁,平均(2.81±1.02)岁;男性家长49例,女性家长73例;年龄22~68岁,平均(31.84±10.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为儿童家长发放相关手册,口头告知儿童家长有关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⑵试验组给予社区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①主动与儿童家长沟通,通过交谈了解家长的工作、文化程度、性格等,对不同家长开展与其实际情况符合的教育方式,确保语言通俗易懂,能被理解。②了解儿童年龄,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进行差异教育,向家长介绍不同月龄儿童可能感染的传染病,并向其介绍这些传染病的危害,以此提高家长对疫苗接种的重视;同时还可向其介绍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③开展多样化宣传以吸引儿童与家长参加,如画报、讲座、交流会等,可于每周末开展1次活动。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儿童接种情况、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与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满分均为50分,以40分为标准,超过该标准则认为儿童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即评分越高则说明家长对相关知识掌握越好。两组健康教育后给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其对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共50分,超过45分为很满意,35~45分为满意,3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率+满意率。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儿童接种率比较:对照组接种110例,接种率为90.16%;试验组接种119例,接种率为97.54%。试验组儿童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7,P<0.05)。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与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试验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评分与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家长对所接受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为提高疫苗接种率,必须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往临床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主要为常规健康教育,即简单的宣传资料与口头告知,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差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效果更差[2]。而于社区开展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则不同,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这种健康教育模式的形式更加多样,符合不同文化水平儿童家长实际情况,可使儿童家长更容易理解[3]。另外社区与儿童及家长生活更加贴近,无论是宣传,还是家长带领儿童参加活动均更加方便;同时,该教育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给予针对健康教育,更符合家长需求[4]。

本研究结果说明,于社区开展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由于本次研究选择样本较少,研究结果准确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不同地区居民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同一社区,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缺少一定全面性。综上所述,于社区开展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可使儿童接种率提高,并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与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露.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4):178-180.

[2]何秀贞,刘燕欢.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5):76-78.

[3]卓慕春.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医,2017,31(12):902.

[4]张方勤.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J].大医生,2017,2(10):182-183.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4

一、工作指标

(一)孕产妇死亡率

控制在10/10万以下。

(二)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分别控制在6‰和7‰以下。

(三)其他工作指标

1.早孕建卡率达80%。

2.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8%。

3.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4.住院分娩率达100%。

5.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8%。

6.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85%。

7.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5%,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95%。

8.孕前传染病筛查率达90%以上。

9.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

10.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筛查率达95%以上。

11.儿童白内障筛查率达90%以上。

12.儿童髋关节筛查率达90%以上。

13.儿童先心病筛查率达90%以上。

14.适龄妇女妇科病完成当年计划的100%。

二、加强妇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我区妇幼保健事业健康、持续和规范地发展

(一)确定我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模式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为主要职能,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名称为“*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实现内部功能、科室布局、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置。

依据相关政策,配齐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根据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参照辖区人口核定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要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5-80%。新进保健人员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要到市妇儿保健中心接受为期一年的岗位培训。加强现有岗位人员培训,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我区妇幼保健力量。

(二)落实我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基础建设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的标准化建设,达到符合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工作的需求。

(三)确保经费,保障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严格依照市政府《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按照0.5万元/万人口的标准拨付妇幼卫生群体保健经费。

三、保证母婴安全,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一)强化责任

继续实行孕产妇死亡控制的领导责任承诺,强化辖区管理,实现有效控制。实行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和归因分析,对可避免因素所致死亡进行责任通报和明令整改。

(二)做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

1.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对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2.加强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的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孕妇早孕建卡率,二、三级医院要做好孕妇接诊的信息录入。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做好外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

3.做好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转诊沟通,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鉴别转诊和全程监护。

(三)畅通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加强抢救中心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沟通,保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得到救治,保障母婴安全。

(四)继续加强辖区二、三级产科建设和管理,强化助产技术服务等院内感染控制的规范、培训和督导,提高产科质量。

(五)定期开展辖区围产协作组活动,进行孕产妇死亡或危重病例讨论,推动产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根据《*市新生儿死亡病例评审制度》,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进行新生儿救治讲座和典型病例讨论,整体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降低婴儿死亡率。

四、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

(一)继续认真落实*市12项免费惠民项目,严格质量控制和环节管理,对异常病例及时确诊,适时干预,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受益率。

(二)今年实现我区托幼机构信息联网,在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实现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摄入、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剖宫产率。

(四)通过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监测评估方案》,进一步推进我区深入落实“行动计划”,以促进我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五、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一)按照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的通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安全。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严格执行中期引产手术的登记及上报规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六、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监测,全面实现妇幼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一)强化妇幼常规报表质量,做好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二)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妇科病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上报、统计和分析。

七、加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

(一)制定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规划,指导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建立妇幼卫生健康教育队伍,在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设有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统一培训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三)建立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5

1.1项目组建“中医药继承者”。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项目,是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新方向———健康教育志愿活动,将爱心支教和中医药文化教育相结合,将爱心助学与健康扶贫相融合,努力创建“大医精诚,青春志愿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主要依托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湖南省重点建设中医药高等院校湖南中医药大学,借力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建立起一个专业而稳定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由骨干教师和来自学校中医学、针灸推拿、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多个专业兼具中医药高等教育背景与医者仁爱之心的学生志愿者组成。1.2项目重点本项目重点是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通过体质辨识、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反馈互动等4个服务环节,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的防病治病方法。“21天健康养成计划”主要包括:1)体质辨识(1天)。编制《儿童中医体质与判断自测表》,收集孩子们成长数据,跟踪项目效果;2)课堂授课(6天)。编写《预防通识》《中医药小妙方》《中医药文化》等系列健康教育绘本教材,带给孩子们健康的生活观念;3)实践体验(11天)。开设中医药传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辨识等实践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4)反馈互动(3天)。通过中医药文化汇报演出、中医药标本制作、中医药特色图书馆建设、中草药种植园建设,巩固学习内容。1.3项目成效本项目着眼于将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入支教、植入童心,先后赴湘黔两地共7所学校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截止到2018年,项目募集公益资金和物资近200万元,惠及留守儿童。1039人次,有效帮助留守儿童提升了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项目先后获湖南省第二届志愿服务大赛和第四届中国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并成功入选2019年共青团湖南省委青年志愿品牌升级项目。项目成员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湖南省雷锋式青年志愿者”“湖南省雷锋式当代大学生”“湖南省最美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2“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特色

2.1目标定位精确化。综观已有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主要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城市感受和爱心捐赠等主题展开,很少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基本忽视其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意识和技能的培养。项目组在长期的三下乡支教中,发现留守儿童不仅学业失教、亲情失落、健康失管,而且普遍存在发育落后、生长迟缓、体质欠佳等问题。697万留守儿童,不光牵动1394万务工人员的心,也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因此,该项目积极推广以中医药为主的健康教育,将爱心支教的关注点从“有学上”“上好学”转变为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着重提升孩子们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2.2服务内容多元化。项目组秉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体质辨识、实践训练、资料发放等多元化方式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易行的防病治病方法。与此同时,项目组依托中医体质辨识收集孩子成长数据,跟踪项目效果;编写了湖南省第一套中医药健康教育绘本,有中医文化、养生保健、预防通识、中医药小妙方等内容;开展了涉及中医传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辨识的实践课程,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设置了包括中医药文化汇报演出、中医药标本制作、中医药图书馆和中草药种植园建设的反馈互动环节,巩固学习内容。多元化的项目实施,向受益儿童打开了通向“中医药文化”的门,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种子。2.3资金筹措社会化。项目立足自身思路与要求,不断创新帮扶理念,丰富帮扶载体,与社会各医疗机构、医药公司、教育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多方联动发力、多渠道经济保障的良性循环模式,确保了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力和生命力。同时,项目组与帮扶学校建立志愿活动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保证项目持续深入开展。

3“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经验启示

3.1创新项目实施模式,健康行为养成确有效项目组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建立起课堂、体验、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让留守儿童在动手、观察、思考、探索中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前所述,项目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通过体质辨识、课堂授课、实践体验、反馈互动4个服务环节,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的中医防病治病方法和养生功法。项目还对部分受益儿童进行了体质辨识回访,结果发现生机旺盛质孩子的占比有所提高,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明显好转,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渐养成,因病缺勤率呈下降趋势。3.2规范项目评估体系,项目深度发展更可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志愿者根据儿童中医体质的划分,制定了《儿童中医体质辨识表》,采用表格式对生机旺盛质、热滞质、湿滞质等7种不同体质进行了精准量化,通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专业老师的数据分析,了解儿童学习后对健康体质改变的效果,并积极组建以服务地老师为骨干成员的常驻志愿者团队,结合驻地志愿者的情况反馈和学生反响进行项目整体效果评价,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项目效果评估体系,为项目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3.3推动健康档案信息化,项目长期服务更精准。以中医药继承者项目开展为契机,借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尝试留守儿童中医体质档案库的建立,采集留守儿童健康信息,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进行“因人制宜”的个性化干预。志愿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初步制定了《儿童中医体质保健方案》,通过数据对比,对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跟踪,确保长期服务的精准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医药继承者”项目将开设“杏林课堂”在线支教项目,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档案的建档率,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儿童健康教育服务,推动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的进一步传播。

4结语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6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年1月至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儿童保健方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讨论

3.1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社区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给社区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7

1从专业心理学理论中溯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渊源

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农村儿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看,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要获得解决,从研究人员的角度看,首先要从专业角度对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机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现状,点明了国内儿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并从心理学最经典的理论出发,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放到心理学理论的场域下进行关照研究,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增权理论体系出发,尝试对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验证。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论更符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机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观展现各种理论中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部分,并就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观、理性的同时,也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2实证案例分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诱因与健康干预效果

农村儿童现实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作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秉持对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敬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多个层面探究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以获取最具说服力、最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作者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为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样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在借鉴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颇具创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三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环境适应方面,该书探讨了儿童对环境产生适应障碍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心理调适办法。在上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健康干预的探索,从“干预前评估—干预中实施—干预后评估”全环节对健康干预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后续农村儿童健康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实证支持。

3展望未来农村儿童的健康服务模式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8

担任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务。2010年,受组织的委派。依靠区、局主管部门及妇幼保健站站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依靠各科室主任的密切配合,依靠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依照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服务站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为社区居民提供平安、有效、便利、经济、继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述职,请予评议。

一、依法履行职务情况

(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站对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核规范完善各项工作职能。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实现管理水平不时提升,建立了有效的利息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本钱、医疗本钱,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收入16380元,其它各项诊疗费用6710.60元,共计23090.60元。

(二)面向社区群众做好门诊诊疗、咨询、健康教育工作。

医务人员对来站的病人主动热情、亲切关怀,站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不只为病人解除痛患,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区人口达12183人。全年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处方12种,健康指导手册2种;举办健康教育板报7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次;循环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6种;利用节假日开展了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门诊接诊2710人次,咨询2450人次,免费测血压3340人次,免费为1095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输液注射550人次、化验检查148人次、门诊换药30人次。

(三)规范做好辖区内特殊人群和慢病管理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原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为每家每户建立电子档案,对每个慢病患者和特殊人群进行精确管理。全年管理健康档案3354户,8136人、建立电子档案7938人。其中,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070人,管理孕妇5人、慢病管理高血压709人、糖尿病247人、冠心病130人、脑卒中46人、肿瘤19人、精神病6人、慢支10人。

(四)切实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和污染病预防工作

全年我社(区管理0-7岁儿童377人,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和突发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儿童健康手册155人,为246名儿童健康体检,为辖区内临时、临时居住的儿童和辖区内两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儿童接种疫苗5120人次。

二、廉洁自律情况

(一)按守则自律。上级规定不准做的绝对不做。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积极参与上级布置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医疗活动,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做个称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9

担任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务。年,受组织的委派。依靠区、局主管部门及妇幼保健站站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依靠各科室主任的密切配合,依靠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按照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服务站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述职,请予评议。

一、依法履行职务情况

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站对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核标准完善各项工作职能。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成本、医疗成本,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收入16380元,其它各项诊疗费用6710.60元,共计23090.60元。

二)面向社区群众做好门诊诊疗、咨询、健康教育工作。

医务人员对来站的病人主动热情、亲切关怀,站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不仅为病人解除痛患,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区人口达12183人。全年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处方12种,健康指导手册2种;举办健康教育板报7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次;循环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6种;利用节假日开展了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门诊接诊2710人次,咨询2450人次,免费测血压3340人次,免费为1095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输液注射550人次、化验检查148人次、门诊换药30人次。

三)规范做好辖区内特殊人群和慢病管理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原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为每家每户建立电子档案,对每个慢病患者和特殊人群进行精确管理。全年管理健康档案3354户,8136人、建立电子档案7938人。其中,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070人,管理孕妇5人、慢病管理高血压709人、糖尿病247人、冠心病130人、脑卒中46人、肿瘤19人、精神病6人、慢支10人。

四)切实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全年我社区管理0-7岁儿童377人,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和突发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儿童健康手册155人,为246名儿童健康体检,为辖区内临时、长期居住的儿童和辖区内两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儿童接种疫苗5120人次。

二、廉洁自律情况

一)按守则自律。上级规定不准做的绝对不做。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医疗活动,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做个称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篇10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创造有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重视发挥女性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政策,用足政策,为女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妇联组织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想方设法为基层妇女干部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女干部学习深造,提升妇女综合素质,使妇女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成立“女企业家协会”、“女管理者协会”等群众联谊组织,为各行业的女性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引领妇女真正实现在共建中谋发展,在共享中求平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继续开展“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我区婚前医学检查率。深化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区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认真宣传学习、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各街镇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儿童登记制度和落实出租屋主连带责任制,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指标。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提供卫生保健、计划免疫系列服务。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堕胎、弃婴等违法行为。要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关爱妇女儿童健康,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三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要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向妇女儿童提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服务;要继续做好援助贫困妇女、单亲特困母亲及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工作,多渠道筹集贫困家庭疾病援助资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援助,加强对弃婴和孤儿的医疗救助;关注女童健康成长,要继续发动社会爱心资源,有计划地帮扶困难家庭的低学历女孩接受大专、中专和高中等学历教育学习。关注妇女就业和创业,配合政府做好“4050”妇女就业工作,帮助妇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鼓励她们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向上、和谐的社会氛围,关爱女性健康,提升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