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的应用

时间:2022-09-19 09:19:59

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的应用

摘要:学龄前儿童App是儿童重要的启蒙、娱乐工具,能够促进认知和培养行为习惯。色彩作为App界面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对界面视觉呈现效果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色彩心理效应,以及界面中色彩的作用,总结得出学龄前儿童App界面的色彩设计规律,以期为设计师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界面设计;色彩;认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端App发展迅猛、种类繁多,早已渗透进教育、娱乐、医疗等多个领域。学前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父母开始选择移动端App作为学龄前儿童(本文指3-6岁的儿童)启蒙、娱乐的工具。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国的学龄前儿童App良莠不齐,其界面设计尚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色彩作为最直观的视觉传达方式,在界面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儿童对色彩的生理及心理认知,探析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可提炼出界面色彩设计要则。

1.学龄前儿童App界面

App是指手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随着互联网低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儿童App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类。良好的市场前景促使研发者不断对其产品进行迭代,希望通过优质的产品内容和简洁舒适的界面来满足儿童娱乐、教育的需求,获得用户青睐,扩大市场竞争力。

1.1学龄前儿童App的作用

为更好地满足各阶段儿童差异化的使用需求,研发者推出目标用户年龄段更为细化的儿童App。例如早教产品巧虎(如图1),提供了宝宝版、幼幼版、快乐版、成长版以及学习版等一系列儿童App。学龄前儿童App聚焦于3-6岁儿童的成长需求进行设计,致力于满足儿童多方面的发展诉求。学龄初期是培养儿童心智、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该阶段教育会对儿童后续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一款优质的学龄前儿童App往往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在使用过程中刺激儿童的感官发育,提升认知能力,促进智力发育等,能较好地满足家长与儿童的使用期待。

1.2学龄前儿童App的分类

苹果AppStore于2015年开始增设儿童专区,里面所提供的学龄前儿童类App种类繁多,功能一应俱全。根据内容和形式,可分为教育、模拟及体验游戏、视频三类,其中教育类App占据主导地位。从主题可将其分为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五大类。据2018年Appstore应用统计报告显示(如图2),这些主题发展不均衡,语言主题App下载数量仍保持领先,但是优势已不再明显,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位居第二的科学主题App发展突飞猛进,内容差异性较大,趣文:李奕雯文章编号:1007-4759(2022)04-0160-02摘要:学龄前儿童App是儿童重要的启蒙、娱乐工具,能够促进认知和培养行为习惯。色彩作为App界面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对界面视觉呈现效果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色彩心理效应,以及界面中色彩的作用,总结得出学龄前儿童App界面的色彩设计规律,以期为设计师提供些许参考。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界面设计;色彩;认知Abstract:PreschoolAppisanimportantenlightenmentandentertainmenttoolforchildren,whichcanpromotecognitionandcultivatebehaviorhabits.AsanindispensablecomponentoftheAppinterface,color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visualpresentationeffectoftheinterface.Byanalyzingthecognitiveandcolorpsychologicaleffectsofpreschoolchildren,aswellastheroleofcolorintheinterface,thispapersummarizesthecolordesignrulesofpreschoolchildren’sAppinterface,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fordesigners.Keywords:preschoolchildren;interfacedesign;color;cognition味性和互动性强,具有较大的可拓展空间。而另外三大主题的App占比相对较少,健康主题App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开发者可以对此进行探索,寻求发展新突破,弥补该领域空缺。

1.3学龄前儿童App界面的构成元素

文本、图形、色彩等作为App界面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需要设计师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才能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文字兼具传递信息和艺术审美两大功能,其排版要切实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以图为主,以字为辅,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形成较强对比,达到醒目的指引效果。图形相较于文字更为生动直观,学龄前儿童的抽象思维尚未发育成熟,会更倾向具象图形。色彩作为最直接的视觉元素,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界面的情感基调。搭配得当的色彩可以增加App界面的活力,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强体验愉悦感。

2.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色彩心理

2.1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目前我国规定的儿童入学年龄为6岁,因此3-6岁即为学龄前儿童[1]。在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成长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如图3),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2]。学龄前儿童对应的正是前运算阶段,该年龄段的儿童好奇心和探索欲强,喜欢进行模仿、想象,会有针对性地观察事物,对鲜明丰富的图像有较强的感知力,但目光往往不会长期停留于某一特定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阶段“表象性思维”的进行,使他们拥有运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能感知外界刺激物的特征,并在头脑中表现,内化为形象图示。因此3-6岁的阶段,正是利用学龄前儿童App帮助孩子身心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

2.2学龄前儿童的色彩认知

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功能正处于发展期,视觉观察趋于成熟,不仅能够识别色彩、图形和立体事物,还能够对物体与空间的深度和位置关系有所辨别[3]。就色彩而言,儿童大脑发育较为迅速,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感知会因色彩视觉的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3-4岁的儿童大多数能够识别红、黄、蓝、绿这四种基本颜色,对颜色的认知较直观,如树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4-5岁的儿童,大多数都能够正确掌握八种颜色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并且识别现实中五彩缤纷的事物。5-6岁的儿童,半数以上能够正确掌握12种颜色的名称和使用的方法[4]。除了对色相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外,学龄前儿童通过正确的训练,能对色彩的冷暖、轻重、明度、饱和度等进行分辨。在认知色彩的过程中,其色彩审美倾向也在动态转变,6岁以前的儿童更偏向暖色调,随着年龄的增长,6岁以后开始倾向冷色调,由对比强烈转向柔和协调的搭配。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有着良好的视觉基础以及较为敏感的色彩感知,并能经过科学的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在进行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龄前儿童的视觉感知,恰当运用纯度、明度较大的暖色调色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给予适当的刺激促进儿童的视觉神经发育,加强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度。

2.3学龄前儿童的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色彩心理效应主要由生理反应引发,当儿童的视觉感受器感受到色彩的刺激时,大脑会随之形成色彩感知,继而形成映射,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给人带来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曾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心灵的,色彩就是诉诸感觉的”。色彩所带来的影响是惊人的,特别是对于色彩感知敏锐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易被具有冲击力的色彩所打动。色彩能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想象,同时也会影响情绪和创造力。研究表明,黄色、橙色等纯度较高的色彩能帮助儿童情绪稳定,心情明朗愉悦,培养开朗活跃的性情,促使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反之,白色、黑色、褐色等无彩色或者纯度较低的颜色,会降低儿童的热情,使其情绪低落,反应变慢,不利于儿童健全性情的培养。故设计师应充分遵从学龄前儿童的色彩心理效应,在界面中充分运用儿童所喜爱的鲜艳活泼的颜色,增强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利用色彩给予儿童正面的引导,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养成开朗自信、积极进取的性格。

3.学龄前儿童App界面中色彩的作用

色彩作为重要的界面设计元素,界面中的图形、文字、背景、图标以及角色形象等都与之密切关联。科学而美观的界面色彩,之于儿童,能够促进色彩认知,帮助智力发育,培养良好性情等;之于界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包括辅助学龄前儿童使用,给予学龄前儿童所需的情感体验,提升界面审美价值这三个方面[5]。

3.1辅助学龄前儿童使用

色彩可以帮助更精准地传达信息,促进儿童理解。选用色彩时遵循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固有色,并搭配具象图形来表现,可以避免认知摩擦,增加情景还原度,帮助儿童尽快熟悉,例如表现太阳使用红色,森林使用绿色,海洋使用蓝色等。此外主辅色的搭配以及色彩明度、纯度的区别,可帮助儿童快速定位到主要信息,巧妙地起到指引作用。而高明度的红色、黄色运用于图标时,也可向儿童传递警示信号,防止误触和误操作等。

3.2给予学龄前儿童所需的情感体验

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还未形成完全独立的性格,因此不仅要满足儿童学习和娱乐的需求,也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谐的色彩能够帮助营造明快温馨的情感氛围,增强亲和力,使儿童平静放松,产生信任感。随着对色彩认知理解的加深,学龄前儿童会逐渐通过色彩产生联想,鲜艳欢快的颜色引领儿童在想象的世界徜徉,获得愉悦的体验感。

3.3提升界面审美价值

毫无疑问,色彩明丽、画面生动的界面更符合儿童的视知觉感受以及审美偏好。色彩在界面中或是作为背景大面积出现,或是作为小巧的点缀用以丰富界面。根据色彩设计准则进行搭配的App界面,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4.学龄前儿童APP界面的色彩设计要则

综上所述,通过对儿童认知、色彩心理效应以及色彩在界面中应承担的作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可得出以下三点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色彩设计规律,主要包括色彩的协调性、统一性以及引导性。

4.1色彩的协调性

运用丰富的色彩来展示界面,可以选用高纯度、高明度、高饱和度、强对比度的颜色,迎合儿童的视觉喜好。同时也要注重色彩搭配,不能只是一味地将鲜艳的色彩堆砌在一起,过多的颜色会造成儿童精力的分散。出于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视觉系统的保护,也可以在页面中适当加入少量灰色,使得视觉效果更加协调,减少儿童使用时的视觉疲劳。

4.2色彩的统一性

App界面的各个界面之间应保持统一,色彩数量不宜过多,避免产生各界面视觉上的割裂感和分散视觉焦点。要灵活运用同类色及互补色原则进行主辅色的搭配,统一各界面的色彩比重,平衡单个界面中的色彩分布,达成界面视觉流畅统一的效果。

4.3色彩的引导性

为充分发挥色彩传递信息和促进认知的作用,不仅要通过颜色层次区分主要元素与次要元素,引导儿童注意力聚焦于主要信息,还要科学地选取鲜亮明快的颜色,通过色彩的联想以及心理暗示作用,在促进认知、引导性情等方面为儿童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5.结语

作为直击人心灵的视觉元素,色彩在App界面中传达的是形象直观的信息,是炽热诚挚的感情,是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马克思有言:“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科学合理的界面色彩设计,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奇妙的创造力以及艺术的审美情趣,为学龄前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设计师需要不断加强对色彩设计要则的掌握,将其落实到学龄前儿童App界面中,设计出真正满足学龄前儿童需求的App。

参考文献:

[1]黄松.美术教学对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研究—以河北昌黎县幼儿园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陈闯.动画设计在儿童互动阅读APP中的应用分析[J].出版广角,2018(21):89-91.

[3]杨思琪.基于视知觉理论的3-6岁儿童教育类应用软件UI分析与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郝晶.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心理的游戏APP界面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5]朱敏,罗岱.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设计,2019(6):128-129.

作者:李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