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04:20:03

色彩心理学论文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1

1.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有人作过统计: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也就是说,年龄愈近成熟,所喜爱色彩愈倾向成熟。这是因为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脑子思维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的、新鲜的、强烈刺激的色彩,他们神经细胞产生得快,补充得快,对一切都有新鲜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增长,脑神经记忆库已经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许多,色彩感觉相应就成熟和柔和些。

2.色彩心理与职业有关体力劳动者喜爱鲜艳色彩,脑力劳动者喜爱调和色彩;农牧区喜爱极鲜艳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

3.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关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不同。古典时代认为不和谐的配色在现代却被认为是新颖的美的配色。所谓反传统的配色在装饰色彩史上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一个时期的色彩的审美心理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很大,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时代的潮流,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色彩心理发生作用。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符合了人们的认识、理想、兴趣、爱好、欲望时,那么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会流行开来。比如,60年代初,宇宙飞船的上天,给人类开拓了进入新的宇宙空间的新纪元,这个标志着新的科学时代的重大事件曾轰动过世界,各国人民都期待着宇航员从太空中带回新的趣闻。色彩研究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了所谓“流行宇宙色”,结果在一个时期内流行于全世界。这种宇宙色的特点是浅淡明快的高短调,抽象,无复色。不到一年,又开始流行低长调、成熟色,暗中透亮,几何形的格子花布。但一年后,又开始流行低短调,复色抽象,形象模糊,似是而非的时代色。这就是动态平衡的审美欣赏的循环。现代世界上,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空气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科学研究上的生态学理论兴起。以此为背景,许多国家利用人们要保持生态平衡的心理,提出将流行自然色调的理论。后来由于霸权主义的威胁,经济萧条,政治局势不定,社会上又产生恐惧战争心理,国际流行色协会又了卡其色(即军装绿)的流行色。这段时间中国正处在“”时代,号召“全国学习”,使得人人都想得到一件军装上衣、蓝裤子和一顶军帽,这成了当时的流行色。后来西方又流行“历史主义时代”的理论。1982~1983年国际流行色协会的沙漠色象征着古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协会提出流行“敦煌色”也曾受到重视和欢迎。法国提出1983年春季女装流行“巴罗克”或“罗可可”风格色占有主要地位。60年代中期,抽象派的“光效应美术”在西方国家的美术界曾成为最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这个流派于1965年春在纽约市现代艺术馆举行“感应视力”展览会引起观众们的重视,此后这种艺术形式立即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实用美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纺织图案设计、时装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装潢设计以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都十分流行。

流行色一般的流行规律是,长期流行红蓝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绿橙色调;长期流行浅淡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中深色调;长期流行鲜明色调以后,人们会追求沉着色;长期流行暖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冷色调。大概这就是人们的生理需求所形成的欣赏需求的生理生态平衡吧。

过去我国男子是不穿红着花的,尤其是“”时期,人们称中国是蓝色海洋。红色是革命色彩,十分神圣。号召向学习,人们开始热爱草绿色军装。80年代开放政策实施后,国外的东西传入中国,我国青年人开始穿红着花,喜爱对比色,鲜艳色,高纯度色彩。不过,如同流行歌曲一样,流行色只是在青年人中间流行,他们成为社会色彩流行的代表者。

4.共同的色彩感情虽然色彩引起的复杂感情是因人而异的,但由于人类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共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色,或者是几色的混合色,在色彩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共同的感情。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色彩的冷暖: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蓝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中。

(2)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明度决定。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轻,黑色最重;低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重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轻感。

(3)色彩的软硬感: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4)色彩的强弱感:高纯度色有强感,低纯度色有弱感;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有强感,有彩色系以红色为最强;对比度大的具有强感,对比度低的有弱感。即地深图亮则强,地亮图暗也强;地深图不亮和地亮图不暗则有弱感。

(5)色彩的明与忧郁感:色彩明与忧郁感与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具有明,深暗而混浊的色具有忧郁感;低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忧郁感,高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明;强对比色调有明,弱对比色调具有忧郁感。

(6)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这与色相、明度、纯度都有关,其中纯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色相方面,凡是偏红、橙的暖色系具有兴奋感,凡属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在明度方面,明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明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在纯度方面,纯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因此,暖色系中明度最高纯度也最高的色兴奋感觉强,冷色系中明度低而纯度低的色最有沉静感。强对比的色调具有兴奋感,弱对比的色调具有沉静感。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城市公园 色彩景观 景观意境

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概念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因此,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二)色彩景观的概念。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环境中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它是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一种象征,也是一种文化。”

二、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作用

(一)物质景观的构成。植物是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的重要构成,是园林景观中色彩的物质载体。城市公园园林要素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两大类。植物就是城市园林要素中重要的自然要素,其色彩虽不可更改,但造园者可巧妙地利用它们,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植物要素能充分的发挥在城市公园或者其他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

(二)景观意境的提升。植物景观的色彩同样由于游客个体的感知不同,而由客观的物质颜色上升到心理颜色。植物色彩在心理上的物理效应象魔法一样地用来创造心理空间,表现内心情绪,反映思想感情。正是由于不同色彩有着各异的作用,植物色彩成功的被利用为城市公园景观的景观意境提升。如在宽阔草坪、厂场地上的开朗空间,用大色块、浓色调、多色对比处理的花从、花坛来烘托明快、畅朗的环境气氛;在山谷林间、崎岖小路的闭合空间,用小色块、淡色调、类似色处理的花境来表现幽深等等,利用植物色彩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提升景观的精神意境。

(三)景观文化的构成。植物色彩能强烈的表达出植物造景的寓意,寄情于景,触景生情。同时,植物色彩突出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表达出园林景观的不同文化。如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松柏常青,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驻;春花洁白的白玉兰,象征烈士们纯洁品德和高尚情操;枫叶如丹、茶花似血启示后人珍惜烈士鲜血换来的幸福。又如江南园林植物色彩与园林建筑的搭配,体现出不燥不火崇尚自然,清雅而疏朗的儒家中庸思想和江南人孺雅的风格。

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

色彩给人强烈的空间感,由于光波进入人眼后,人眼对不同光刺激进行不同的调节、 因此,色彩给人以比实际距离前进或后退,比实际大小膨胀感或缩小的感觉,形成强烈的空间感;色彩还给人冷暖感,最暖的色为橙色,橙为暖极,最冷的色为蓝色,称为冷极。橙、红、黄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为冷色。

除此之外色彩还给人轻重感、软硬感、兴奋、忧沉寂等情感[58]。

在城市公园植物色彩设计中,利用色彩的心理及生理感知影响,根据色彩整体和谐、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将植物色彩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功能,进行合理的色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

(二)色彩系统理论。色彩学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它的涵盖面很广,本研究则主要建立在色彩语言系统理论之上,现有的色彩语言系统繁多,包括Munsell、CIE、NCS等。本文所使用的色彩语言系统为瑞典的NCS色彩语言系统,该系统被研究环境色彩的学者们广泛使用[60]。

(三)景观美学。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观赏者和观赏景观的审美关系出发,主要研究内容有:景观的审美构成和审美特征,景观审美的心理结构和特征,以及景观审美关系形成和发展及其在审美意境中的积淀,并包括景观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美学原则。景观美学涉及到景观、观赏者和景观审美意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四)植物群落学。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首先,充分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色彩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期望。其次,应尊重植物本身对立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及其群落特征,这是植物生长良好的前提,也是植物造景的基础,同时也是植物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应遵循色彩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色彩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功能性、和谐对比、文化意境及因地制宜为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 艾定增,金笠铭,王安民.景观园林新论[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5.

[2] 高润清.园林树木学[M].气象出版社,2001.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色彩取象;黑白灰;教学理论

一、问题提出

从色彩评价上说,中国画色彩审美论早就提出“墨分五色”“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成为文人画笔墨价值观的核心。语出唐代张彦远“运墨而五色具。”“‘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为‘六彩’的。实际乃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其实,古人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而是意识到视觉评价的“道”和审美的“德”,这个还原本来的色彩评价意识左右着他们的文化心理,比如:“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唐・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五色原于五行,谓之正色”(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所谓正色,即今天人们讲的原色,中国人在西方红黄蓝三原色的基础上,加上了黑白二色,组成五原色。东方艺术放弃甚至蔑视五色之外的其他颜色。

三原色与五原色之异,代表着东西方对色彩世界的不同理解与表述,众所周知,三原色是对大千世界所有色彩归纳后的结果,而黑白二色,则是色彩大系统中的两极端。今天,我们从现象学可以进行较量,探讨我们的艺术的殊途同归――这就是油画灰色调审美和中国画水墨理论的一致性:色彩评价的立论。

二、理论原则

绝对的黑与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它带有虚拟的成分,为虚色,与红黄蓝三种实色组合成虚实相生、阴阳互根的五原色。与五行相对应的五色,也往往被古人用来泛指世间所有颜色,“运墨而五色具”当是一例,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道德经》)也并非仅指五种颜色,只是形容五光十色之眩目而已。现代色彩视觉科学已经证实,我们所看到的“黑”,是世间所有色彩混合的结果,“白”则是所有色光叠加后的结果,可知“黑”与“白”涵容了大干世界的所有色彩。

与黑白相比,任何一色都是单色,而黑白之间所包容的,却是色彩的全部。老子日:“知其自,守其黑”(《道德经》)。“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之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瘁。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不难发现,水墨评价色彩,是透过其对色彩的反复铺陈,实际表达的却是对客观物象表面色彩的忽视,“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因为黑白变化(运墨)当中,自有色彩缤纷(五色具),过分拘泥于表象,反而妨碍了本质的表达。在张彦远所处的唐代,水墨画渐兴,画家开始重墨而轻色,故此一立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此前画家水墨实践的总结概括,更为宋代文人水墨画的产生以及后来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色彩上,我们简单地把颜色的光学以及视觉关系理解为光学刺激神经,而忽略了色彩取象中的感觉体,除了眼睛之外,主要依据的是色彩分析和色彩态度,尤其是来自生活的色彩印象以及获得印象的色彩阅历,这些都会告诉我们,色彩的阅历就是黑白灰与彩色的关系,色调与色别的关系。相对而言,今天西方色彩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散、乱、跳、灰、脏、粉、焦、闷、生、板、腻、碎、变色,就说明色彩评价的基本态度,唐代的王维给晚明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以及“文人画”做出了根本的色彩讨论,傅抱石先生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和宋代坡的评价是很有色彩评价的眼光的。王维在《论画・山水上》中开篇明义,“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又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色彩评价的原则,他的最高精神是“取象”,就是色彩之外的“笔墨”。

三、教学理论与艺术实践

八十年代新潮美术,在九十年代文化转型期逐渐稳定风格,到新世纪蔚然成风甚至如今呈井喷状态,一大批以黑白灰的纯色或单色为主的绘画作品,又是另一种色彩形式的宏大叙事的重演。王广义、舒群、刘彦和任戬的“庄严、崇高、冷漠、肃穆”,张培力和耿建翌充满批判意识和突破意识。他们不同于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陈宜明、刘宇廉、李斌的《枫》和何多苓的《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等受伤害的主题,也不同于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关于《》升华为民族的痛苦和遭遇。而是直接评价“文化的差异,文化的遭遇与宿命”,在中年和青年艺术家中,毛旭辉、李路明、张晓刚、郭伟、海波、方力均、杨少斌、庄辉、喻红、郭晋、忻海洲、何森、赵能智、石心宁、杨福东、尹朝阳、李大方,再加上台湾的陈界仁,他们表达了价值观念坍塌的无奈和内敛心情,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的控制与反控制,公共集体经验和记忆的图像资源。如果说八五艺术家黑白灰冷色调,是为了批评附加在绘画语言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强权和个人情绪的无病,那么,进入九十年代的黑白灰与中国社会现实在文化上的需要相呼应,形成了独领的视觉美学特征。

因为每个画者他个人的经历、阅历、学历都不同,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带了很多个人的色彩。色彩分析要提求很高的修养,比较简单的色彩评价,研究视角是视觉和感觉以及表达,这样,色彩远离了人生的态度,变成感觉的依据。艺术家将黑白灰为代表的色彩评价引入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有着各种具体、微妙甚至是偶然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和诱导,但是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却有着更多艺术和审美观念上的必然性。正如黑白灰艺术家在作品展的说明中解释的那样:“揭示出这二十年来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呈现出本质与现象、真实与虚妄、整体与碎片的矛盾现实状态,另一方面展示视觉形象作为这种矛盾状态的表征(representation)其自身演绎所形成的似是而非性质……它更新了以往油画忠实于色彩的本质主义描绘对象的方式,开拓出一种中性的带有过滤和疏离感的艺术风格。

鉴于上述学术思考,黑白灰的色彩评价“不是针对时下某种单一题材、类型或风格的艺术现象和作品,而是针对艺术作品黑白灰冷色调语言特征的视觉感知和表现方式,是一次关于艺术语言和手段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等诸要素”的揭示。它的意义,将为改变或者说引导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划思路和方式向着更加关注艺术语言的方向发展,起到开创性的推动作用。用现代著名国画家陈子庄先生的话说,或者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造意,是把直接看到的(实际景物)与间接看到的(古今人的画)物象集中起来,加以考虑,熔铸新的意境。”“用笔、形象,都要为意境服务。神韵、意境通过形象来表达,一内一外,是不可分割的”。就具体的创作层面,就是“我现在视外界,目光所及,万物皆无所藏,能洞见其内在美,在心与物接触之瞬间,思想与万物融成一片,无障无碍。”那么,直接揭示色彩取象的就是“黑”“白”“灰”和水墨理论,就像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一些隐藏在无意识深处的秘密,色彩阅历必须经历人生一样的境界,才可以谈色彩,才可以用色彩表达。

参考文献

[1]阿诺德・豪泽尔著,《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2]张培力:《我的艺术态度》,未发表。转引自《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高名潞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高雅丽,《”墨分五色”的认识原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视觉设计原理;后工业时代;色彩

现代钢铁工业发轫于19世纪初期,在20世纪得到大规模发展。两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国际市场变化,轧制装备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和质的飞跃[1]。其间,轧制装备设计通常只重视对产品规格、力能参数、控制精度、年产量等性能方面因素的考量,而忽略对其视觉形象设计方面的考虑。21世纪后工业时代下的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全新发展模式,产品装备更新换代,工艺流程紧凑高效,更加向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装备已具备质量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却仍存在外观笨拙、配色陈旧等问题,与其高精尖的技术特点十分不匹配。而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在其视觉识别、人机优化、品牌影响等方面的功能效用愈发被时代所需。

一、概念阐述

(一)后工业时代。后工业社会,在20世纪中叶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贝尔首次提出,是一种人们依赖于信息,致力于发展服务业的社会形态。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人类迎来后工业时代。进入21世纪,我国也由工业化社会转向后工业化社会。后工业时代,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优势地位后,由商品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知识技术为社会主导因素的历史阶段,具有信息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2]。(二)轧制装备。轧制,是通过轧机使钢坯或钢锭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钢材的过程。轧制装备直接决定钢铁行业发展进程,目前,约有90%的钢材都是经过轧制而成的。轧制装备,是指完成轧制生产所需要的相关机械设备,轧制装备的核心设备是轧机。轧机,依据其功能分为不同类型,如板带轧机、型钢轧机、钢管轧机、棒线材轧机等,它们分别用于将钢坯或钢锭轧制成钢板、型钢、钢管、棒材或线材。不同类型的轧机结构也具有各自特点,比如,板带轧机主要由机架、压下液压缸、辊系相关装置等部分组成。(三)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轧制装备视觉形象是由轧制装备外观形式中所包含的视觉要素共同组成,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是对其所包含的视觉要素进行设计,本文由其中色彩要素开展对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的研究。

二、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现状

进入后工业时代,钢铁工业在装备工艺、品种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持续高速发展,轧制装备技术持续创新。主要体现在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产品品种多样化、性能高品质化、控制和管理信息化。如德国西马克设计的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2009年意大利阿维迪公司的ESP薄板坯无头连铸连轧生产线正式投产,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智能制造技术被重视并相继应用到钢铁工业等。整个钢铁工业都在朝着绿色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轧制装备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熟,为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有利土壤,关于“形式追随功能”中的“功能”也不再只是工业时代下单一的生产功能,更有视觉识别性、审美性、文化性、人机交互性等附加价值的体现。同时,客户对以上阐述中附加价值的需求正在日益提高。在此时代背景下,目前国外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略优于国内,但国内外轧制装备整体仍呈现出外形粗糙、笨重、缺乏视觉秩序性等问题,视觉形象设计发展严重滞后,显然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3]。

三、轧制装备视觉形象发展溯源与分析

19世纪以前,轧制装备设计处于起步阶段,且当时并没有成熟的涂装产品,几乎不存在视觉形象设计。进入19世纪,欧洲建成二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美国建成三辊劳特式中厚板轧机和世界第一台四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德国开始采用电动机代替蒸汽机驱动轧机。这期间轧制装备设计主要考虑功能性,虽然装备主体会进行简单喷漆,但轧制装备的视觉形象设计意识仍未成形,如图1所示。20世纪初到50年代,钢铁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轧制装备在这一阶段最典型的特点是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4],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涂装的色彩上。同时,因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此时期,战争与和平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当时多数机械装备,包括轧制装备的涂装均以军绿色为主色调,如图2所示,且这种视觉形象设计风格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至今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上个世纪生产的军绿色装备。20世纪50-90年代,技术发展推动钢铁行业加速扩张,轧制装备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很多结构设计创新。产能和能耗成为这一时期轧制装备的关键词,轧制装备技术方面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具代表性的是无头轧制技术、连铸连轧技术和热处理装备技术等。与此同时,液压控制技术和PLC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对轧制生产自动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革命性作用[5]。随着技术发展,轧制装备在涂装上开始广泛采用带有科技元素的蓝色,如图3所示。同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液压和电气系统的视觉形象设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液压配管和电气控制系统布线条理性和相关颜色使用的规范性成为产品质量的重要考量指标,且一些颜色标识等相关标准在这一时期形成。进入21世纪,国内外在轧制装备涂装上,各设备供应商除了选取蓝、绿等传统颜色之外,在冷轧等工况相对较好的装备上也开始采用浅灰等具有时代感与科技感的色彩,控制系统界面多采用当今主流的扁平化设计理念,在液压或供水配管的分布、电气系统布线等造型组织方面也开始显露出对视觉秩序感的追求。就国内而言,目前全国钢铁企业都在推行5S管理体系,并且随着科技发展,产线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现场的环境较之上世纪有很大改观,为装备的视觉形象设计创造了更好的技术条件[6]。综上分析,工业时代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如车间现场生产工况,并且轧制装备为生产性设备,其核心功能为高质高效的生产。在装备设计过程中,视觉形象设计一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力学、结构、能耗等技术方面成为主要考虑因素。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与科学技术已飞速发展,工业装备无疑应是技术和设计的共同产物,设计赋能无处不在。在传统轧制装备的纯技术形态里加以视觉形象设计融入,以提高其视觉形象识别性、审美性与文化性,优化其人机操作关系,是轧制装备生产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是轧制装备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四、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理论与方法

纵观轧制装备视觉形象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一部色彩涂装的发展史。基于后工业时代下的轧制装备技术属性特点,其色彩设计可以在满足技术层面形态需求基础上,同时为轧制装备建立起良好视觉秩序与人机操作关系。可见,涂装色彩对轧制装备的影响不断提高与深化。因此,本文着重对轧制装备色彩视觉要素的设计进行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运用色彩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设计实践研究。轧制装备,其构成要素分为材料、结构、形式、功能,其中以功能为核心,形式是材料与结构的外在表现,具有形式追随功能的特点。在轧制装备技术形态基础上,通过对其色彩视觉要素进行设计研究,将色彩理论、格式塔法则等视觉设计原理运用其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优化人机功能,提高视觉识别性、审美性与文化性[7]。(一)建立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思维。“设计需要论”认为设计自始至终是为人设计的,轧制装备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正是通过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产生的附加价值和人机功能优化来满足。应建立起对轧制装备色彩视觉要素的设计意识,通过设计赋能,使其具备满足人的需求属性。视觉设计思维的建立,为开展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意识基础[8]。(二)色彩设计主体理论与方法。色彩在轧制装备视觉形象中的设计,应具有视觉识别功能、生理与心理功能、象征功能[9]。本文运用格式塔法则及相关视觉色彩理论构建轧制装备色彩设计理论与方法。“格式塔法则”,主要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探讨整体及部分的有机关系,多用于视觉相关设计领域,包括: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等组织原则,它揭示了人类在接受事物形态时所蕴含的视觉心理内在规律。根据视觉组织原理,将上述格式塔法则与色彩心理学、生理学理论相结合,运用于轧制装备视觉色彩设计,形成如下理论与方法:1.轧制装备整体性色彩设计,奠定了其色彩主基调,根据其自身技术及其他方面属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其间不仅要考虑装备自身固有特征,还应考虑人的心理感受,而人的心理感受势必影响其行为,整体性色彩设计在此体现出了对人机交互性的影响。因此,对轧制装备进行整体性色彩定位,宜选择明度和纯度适中、中性及偏冷色调的色彩,如:蓝色、绿色、灰色等具有理性、冷静、高效、硬朗、敏锐特性的颜色,这符合轧制装备工业化、智能化、科技性特点,同时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作用。2.在保持色彩整体一致性的原则下,对轧制装备进行必要性区域划分设计,此划分可以是基于技术性或外观视觉性,以便于视觉的有效识别,可将同一功能属性区域或层级的色彩设计为同色相颜色,使其易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同功能区域或层级的区分则通过选择相邻色相或不同明度、纯度下的同一色相的色彩设计来实现。3.在同一功能属性区域或层级内部色彩设计中,利用“图形与背景”设计原则,将需要被强调的部分给予“图形与背景”关系中“图形”的属性设定,可将需要在视觉上加以强调的小面积区域做暖色设计处理,并与整体的中性偏冷色形成对比,而暖色在色彩空间感上具有前进性、体积膨胀感的视觉体验,可对其整体视觉色彩起到平衡与点缀作用。使其区域内部的色彩设计兼具功能的差异化和视觉的和谐统一性[10]。4.对于轧制装备整体而言的特殊功能部分或者需要被强调的部分,如:电气控制系统布线、液压或供水配管区域,通过色彩将其区分成矩形、三角形等常见简洁形状,可实现视觉形象的高识别度[11,12]。(三)色彩设计外在影响因素。轧制装备的色彩设计还应考虑其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色彩具有不同象征性,如受众群体可能具有不同色彩喜好与禁忌,以及装备与其使用环境的协调性和匹配度等因素。

五、轧制装备色彩设计实践

顺应后工业时代背景下轧制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本文所研究的轧制装备色彩设计理论与方法,对轧制装备进行色彩设计实践研究。拟定实践方案:以四辊板带轧机为例,依托其技术形态,将其分为机架、辊系相关装置、压下液压缸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的部分,进行视觉形象色彩设计。

(一)机架色彩设计。机架,很大程度上展示着轧机整体视觉形象,其色彩设计奠定了轧机色彩主基调,宜选择冷色系或冷色偏中性色系,符合轧机理性化、重量感、科技感的内在固有属性。偏冷不宜过冷,色彩越冷,其色彩心理的硬度感越大,若色彩过于冷峻则不免使人产生麻木生硬之感,缺乏包容性与创新性。因此,在理性的色彩基调中适度融入柔和的色彩心理元素对其进行调节十分必要。(二)辊系相关装置色彩设计。辊系相关装置,作为轧机生产作业的主体结构,是轧机主色调的重点表达部分,其色相的选取无疑应保持在轧机整体色彩基调之内。同时,通过对辊系相关装置的色彩设计,对轧机固有属性起到进一步心理强化作用,进一步突出轧机的科技性。宜选择与机架颜色的相邻近色、或保持原有色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颜色纯度及降低明度来加大其色彩心理的硬度感与重量感,突出表达其强大的专业性能[13],使辊系相关装置的色彩设计成为轧机整体视觉色彩的核心。(三)压下液压缸色彩设计。压下液压缸,其造型上略有特殊,它与轧机生产作业主体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生产,可对其色彩设计做轧机局部区域的偏暖色处理,压下液压缸所占色彩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宜选取明度适中、纯度较高的暖色,使其具有色彩的前进性与体积膨胀感,起到对轧机整体性色彩的平衡与点缀作用[14]。通过上述分析,制订三套四辊板带轧机视觉形象色彩设计实践方案,如表1所示,设计效果如图4~6所示。基于冷色系色彩的属性及功能特点,冷色系色彩的明度对其心理色温影响不大,而其纯度对色温影响较大,根据冷色系色彩纯度越高,色彩心理冷感度越强的理论,对方案1到方案3做出如下总结分析:(1)关于机架色彩设定逐渐变冷而纯度逐渐降低,以保持其色彩心理的冷感度适当;(2)关于轧机辊系相关装置色彩设定,在保持与机架整体色彩基调相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适当地将色彩明度调低,用以增加其视觉心理色彩的重量感,与此同时,给予色彩纯度的提高,增加其色彩心理冷感度,从而强化其作为轧机生产主体部分的功能性与核心性;(3)关于压下液压缸的色彩设定,均选取了各自方案主体色的对比色系,即:明度适中、纯度较高的暖色系,为其融入了柔和的色彩心理元素,对轧机整体的冷色基调起到了均衡作用,对轧机整体性色彩设计起到了点缀效果。同时,在轧机色彩设计的过程里,还应考虑不同轧机生产企业品牌发展需要以及不同国家地区轧机使用者的文化需求,在符合大方向色彩设计的前提下及时做出必要调整处理。通过以上对四辊板带轧机拟定的色彩设计实践方案,不仅准确传达了轧制装备的固有属性特征,还提高了其视觉识别性、审美性、人机操作性。顺应了后工业背景下轧制装备视觉形象色彩设计需要,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结语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意性”用色 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艺术“尚意”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在要求在于“尚意”,那么“意”的缘起、意义,以及何时被引入评价绘画直到最终成为工笔人物画审美的根本要求,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

(一)“尚意”的哲学观

“意”早在《周易・系辞上》中就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再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可以看出《周易》认为“象”对于表达“意”有着“言”所不能及的特殊功能,它构成了诗歌审美意象的一个源头。中国画的形象常被称作“意象造型”,中国画的色彩被称为“意象色彩”。“意”在最初出现时也总是与“象”字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流传至今的文献资料中,“意象”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王充《论衡》卷十六《乱龙篇》中“礼贵意象”的说法。“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立意于象”。简单地说就是把祭祀时庙里用两寸木头制成的牌位象征祖先。子孙们祭祀时,虽知道排位不是亲人,但仍然全心全意地侍奉它、尊敬它。这里“立意于象”也是对《周易・系辞上》中“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延伸。王充的意象是一种诗性文化中的观念意象,是文学意象的初级形态。真正将“意象”运用到审美范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又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他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个范畴,认为意象是“神思”的结果,是创作主体用想象和情感加工润色后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意中之象。这是“意象”作为美学范畴概念第一次出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意象理论的开端,而王弼提出“得意忘象”的美学命题进一步推动了美学领域“象”的范畴向“意象”这个范畴的转化。

(二)“写意”的中国画审美观

顾恺之是将“意象”从美学范畴应用于绘画审美范畴的第一人。顾恺之在古典美学意象理论和魏晋时期重神忘形的人物品藻的影响下,针对当时的人物画(主要就是工笔人物画)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传神论”。其中以“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理论影响最大,也成为了之后画家和理论家们一致推崇遵循的绘画审美原则。首先,“传神写照”中所要传达的“神”是精神层面的抽象,类似于“意”,这个“神”是包括了画家主观之意和对象本身的神韵。其次,“以形写神”说明了写“形”是手段,写“神”才是目的。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看,“形”居于质,可以引申为“象”,“神”是指精神状态,可以引申为“意”。因此,“写神”也就可以理解为“写意”的雏形了。“以形写神”是要求通过物象来表现精神,顾恺之要求以形写神,就是希望作品呈现出来的不是物体表象本身而是经过画家主观之意提炼升华后的“意象”。从表面上看“以形写神”似乎是对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品评标准,但实际上他是对画面中的造型、线条、用笔、用色等多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最后,“迁想妙得”则是提出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怎样才能得到“神”,提醒画家“迁想”而后“妙得”。这三点深入阐释了工笔人物画中“写神”、“写意”的重要性,同样也是初步对工笔人物画的用色提出了“传神”、“写意”的要求。南齐的谢赫将“传神论”继承发展,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应是“六法”品评论中的第一标准,统领其它五法。“气韵”:是指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形体中流露出的一种风度仪姿,能表现出人的情调、个性、尊严。这里的“气韵”其实就是顾恺之所说的“神”,只不过又更为详细明确些,谢赫也称“气韵”为“神韵”。自此,“尚意”的审美观已经从哲学美学范畴完全渗透到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观中。“写意性”的绘画语言也逐步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张彦远对谢赫的“六法”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为创作者应以立意为先,进一步强调了“意”的重要性。他在卷二《论顾陆吴张用笔》时指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奇也。”充分表明了笔与意的关系,画家的立意思想指挥用笔,笔是为“意”服务的。“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正是对工笔人物画的用色提出设色也应以气韵、以表意性为审美原则。“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则是进一步明确了他将“意”作为绘画作品的最高评价,不以“笔周”为衡量标准,而以“意周”作为品画的最高要求。他所评论的大都为工笔人物画家,也就充分说明了“意”对于当时工笔人物画作品而言就是最高审美要求。工笔人物画从来都是尚“意”的,工笔人物画用色也必然具有“写意性”。

二、“写意性”的赋色观

中国传统文化“尚意”的审美观促使了工笔人物画“写意性”审美观的形成,“写意性”的赋色观也随之产生。简单的说“赋色观”就是一种设色理念,是中国画设色的一种基本原理、法则。广义上讲它也包括了着色的技术性要求和色彩呈现的具体过程,色彩的呈现效果以及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随类赋彩

从汉代王延寿的“随色象类,取得其情”到南朝宗炳的“以色貌色”再到谢赫“随类赋彩”的提出。中国画设色理论一直贯穿这“意”“韵”这条主线发展。《四库全书总目》载:“所言六法,画家宗之,亦至今千载不易也。”从中可以看出“六法论”对于后世绘画的影响深远,那么“随类赋彩”对工笔人物画用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首先从“随类赋彩”本体进行逐字分析。“随”的本意大概是“依照、按照、顺从、跟从”。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被动的语意,但当所“随”的对象是意、物、色的综合之类,“随”就包含了主观的价值取向。“类”,是“随类赋彩”的核心内容,“类”的本意有“种类、法则、事理、比较等”。在中华文化语境下的“随类赋彩”应该这样解释:它是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依据,随物象类别的不同而赋彩的设色法则;它更是一种融合画家主观认识与理解,在物我交融中进行着色赋彩。体现了画家自身观念的主观意向,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重墨轻色

继谢赫“随类赋彩”的写意性赋色观后,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随,不待铅粉面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鲜。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论证了唐论家就开始发现墨色对于表意的特殊妙用。唐末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中写道:“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的论述表达了唐时已经有设色不以五彩为贵的说法。而他提出了与谢赫“六法”相应的“六要”之说中,用“墨”代替了“随类赋彩”足以证明他以墨色代替的位置。苏轼也在《北齐校书图》时说:“画有‘六法’,赋彩拂淡其一也。”这里的“拂淡”即是水墨渲染。可以看出画家、理论家们渐渐倾向于重墨轻色的设色态度。《宣和画谱》的执笔文人也表现出明显的“重墨轻色”的观念,也代表了文人画的赋色观。五代北宋以后“重墨轻色”的设色观已基本形成,并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影响深远。由于丰富的墨色变化本身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美学意义,这种“运墨而五色具”的设色理念反而让工笔人物画的用色更具有表意的作用。

然而,究竟是彩色还是墨色更能表意呢?清代方薰曾说:“设色好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明慧人多能变通之。凡设色须悟得活用,活用之妙,非心手熟悉不能,活用则神采生动,不合色之工,而自然妍丽。”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画面颜色求好求妙,可以“无定方”,这也是对“随类赋彩”的发展和完善。从美学角度看:中国画的用色根据画家立意的不同随之而变。从“随类赋彩”到“运墨而五色具”的赋色观,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种折射。中国绘画的色彩就是心理审美感知的意象色彩,是主观色彩和象征性色彩的发挥,是心迹外现的痕迹。

三、中国画色彩的象征意义

如果说“尚意”的审美内在要求决定了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审美观,“写意性”的赋色观决定了工笔人物画用色必然“写意”,那么对中国画色彩本身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分析自然是必不可缺的。

(一)五色观及其象征意义

五色观是华夏民族普遍认同的色彩形式美的规范和审美标准之一。五色谱系在战国、秦、汉绘画中有着最好的体现,对秦汉以后的绘画也同样深具影响。《周礼》中最先出现有关“五色”的文字,并且明确说明了五色与五方之间的对应关系。《周礼・冬官》的《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五彩备谓之绣。”自此,五色之说已基本形成,色彩也进一步被作为一种礼仪象征手段加以比附,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人们将“五色”看作是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五色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用色的基本准则,随着五行学说的发展,青、黄、赤、白、黑五色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表1 “五色”观的象征意义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五色”与“五行”、“五方”、“五常”、“五味”的对应关系,“五色”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到古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和用色观念。五色的象征性是古人根据视、知觉经验的积累结合对具体物象的色彩联想所形成,也就造就了中国画意象色彩观的出现。五色观为中国绘画色彩的意象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工笔人物画用色“写意”起到了源初性的动力基础。

(二)儒家色彩观与色彩象征意义

孔子从周礼将五色观强固化、伦理化,成为中国人源远流长的传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在思想上倡导“礼”、“仁”,在色彩上基本继承了五色理论,但却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色彩观,以“礼”保持了色彩的纯正性,将色彩的运用施以“仁”的目的和内在要求。儒家正色尊而间色卑的色彩观是一种极其严格的色彩制度规范,但同时使色彩象征意义得以强化和发展。这种色彩观并非个人偏好,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自然辐射。色彩变成某种观念的符号,成为了一种隐喻的象征,也就有了雅俗、贵贱之别。由此,古人原始自发的色彩象征转入了自觉精神层次的色彩象征。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色也追求一种心中合“礼”的色彩观。儒家色彩观的和谐、纯净、清朗的色彩气质与平和、内敛的色彩情感对工笔人物画的用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道家色彩观及象征意义

道家哲学推崇“清净”、“无为”追求自然的本真与朴素,在对五色的态度上与儒家色彩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和“见素抱朴,少素寡欲,绝学无忧”到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和“极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可以看出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排斥彩色、崇尚黑白虚空之色。以素淡、虚空的黑白之色传达万物神韵,有着更深更广的意象性、象征性。这种崇尚黑白之色“素淡虚空”的色彩观对工笔人物画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推动了工笔人物画用色“写意性”的发展。当然,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色除了受五行学说、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域佛教色彩的影响,但对其写意性的形成影响甚微。

当今的工笔人物画家不再受制于某一种传统色彩观的束缚,有着更自由而丰富的色彩观,更有利于工笔人物画用色的“写意性”的继承和发展。综上所述,在中国画“尚意”审美观念、“写意”的赋色观和色彩的象征性三者合力之下决定了工笔人物画用色具有“写意性”这一本源特征。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5]王文娟.儒家色彩观[J].美术观察,2004,(10).

[6]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9]郑二利.王充的象征意象观探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

[10]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在经历了简单模仿之后,开始重视民族传统元素的应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历史源流和核心意蕴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启示与应用。

关键词:

传统色彩;企业形象设计;五色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设计理念也受到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色彩作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载体,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整合与创新。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继承和应用传统色彩,实现基于传统色彩文化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国内企业形象设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色彩文化概述

传统色彩对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华民族色彩文化中的“无色体系”,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对传统色彩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重要文化因子。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不仅是美化生活的需要,也是进行宗教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例如,原始人在进行狩猎和战争时,动物和敌人的鲜血不断刺激着他们的神经,故而产生了对红色的原始崇拜。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在西周时期,产生了“正色”与“间色”的概念。人们将不能由其它颜色混合得到的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颜色定位正色,而其它颜色则为间色。人们逐步将五色与社会事物乃至文化观念相联系,不断延拓,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五色文化。到了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不同的文化代表派别持有不同的色彩文化理念,这些观点为中国色彩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又形成了佛家色彩观。其中,儒家文化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将色彩视为人伦现象与“礼”相契合的象征色彩,并赋予色彩德行、等级、伦理、秩序等丰富的内涵。道家文化崇尚黑色和白色,认为这两种颜色并未刻意着色,体现出道家崇尚的自然之美。佛家的色彩观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格,注重对色彩感情的直接抒发,同时又糅合了儒家与道家的色彩理念,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佛家色彩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色彩文化贯穿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对中国的服饰、绘画、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色彩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启示及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载体,面临着转同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整合与创新。将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用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视红色系的应用

将传统色彩文化用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首先应该重视象征生命之色和红色崇拜的红色系的应用。这不仅是传统色彩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红色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直到今天,在婚嫁和节庆活动中还需要穿红衣、挂红灯,足以说明红色是中国人的偏爱之色。因此,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要基于国人对红色的偏爱,将其与色彩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积极利用它与其它色彩的搭配原则,塑造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形象设计。例如,红色与朱红和深红等同类色的搭配,可以彰显企业的高雅、文静、朴实的文化意蕴。

2.重视原色的应用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人提出“原色”理论以来,“五色”理论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文化观念。因此,将传统色彩文化用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并不是指五种原色都要用到,而是指使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几种原色。将原色理论用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利用色彩的面积对比,以恰当的对比体现色彩整体的和谐美;二是利用色彩形状的对比,以构造适度的视觉冲击效果;三是利用色彩的位置对比,例如不同属性的颜色距离越近,对比效果就越强烈。总之,我们可以利用临近或互补色搭配、面积对比和位置对比,塑造鲜明的色彩感染力,延续我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独特魅力。

3.重视色彩的心理效应

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十分重视色彩的象征作用,而这种象征作用的源泉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这也启示我们将传统色彩文化用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时要重视色彩的心理效应。儒家将五色体系中的正色赋予尊贵的象征意义,而间色则被赋予卑贱的象征意义。同时,儒家还将色彩比附人的德行,用于暗示人的美德。现代色彩学也十分重视色彩本身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这种认识虽然于儒家色彩观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却是基本一致的。当然,重视在企业文化形象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并不是间色不能使用。例如,茶叶企业的形象设计就可以使用古朴的青灰色,再辅以文字和符号,凸显茶文化的内涵,并给人一种传统、醒目的心理效应。

4.重视无彩色系的应用

道家通过虚实、动静、黑白之间的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利用无彩色系来诠释色彩缤纷的天下万物,这也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对无彩色系的运用。现代社会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社会,但是,艳丽、繁华的五颜六色也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基于无彩色系的企业形象设计,在现代社会可以避免囿于同质化,从而起到一种标新立异的创新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将现代设计理论和传统道家色彩理念相结合,摆脱色彩应有属性的束缚,显得更具自然、淡雅和永恒之美。当然,在以无彩色系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点缀一些面积很小,但是纯度极高的色彩,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无彩色与彩色的相互作用和巧妙运用,对于丰富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色彩元素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

佛家十分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他们凭借对色彩的独特认识,塑造出富有异域特色的佛家世界。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需要色彩与图形相互配合。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更需要色彩与形状联袂,以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色彩与材质的合理运用,材质不同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合理运用色彩与材质,不仅可以创作出传统艺术氛围,还可以塑造不现代时尚气息。虽然设计作品本身传递的是现代思想,但是这种“情充于内”的色彩情感表达方式依然闪烁着传统色彩文化的光辉。

三、结语

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是五千年传统文明的重要表征,其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设计师应该深入理解传统色彩文化的核心意蕴,并将其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使传统色彩更好的为企业形象设计服务。

作者:彭光荣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J].新闻界,2009(3):186-187.

[2]王静.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企业形象设计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4):93-95.

[3]张媛媛.传统色彩意象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14):68-69.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商业空间色彩属性色彩情感

色彩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特别是在艺术设计领域,它是强度最大的视觉符号。因此基于其不可替代的特征,我们如何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去正确运用色彩是值得探讨的。

一、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对人类眼球活动的研究显示,人对颜色的反应最快,在形状和色彩同时并存的前提下,首先为人眼所接受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商业空间主要是指办公、销售与服务场所,也包括产品的陈列与展示空间。色彩作为设计整体的重要因素与组成部分,具有审美性和功能性的双重作用。在商业空间中,色彩不仅对人们的视觉环境产生影响,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行为,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

二、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属性和功能性的体现

色彩之所以如此美丽,就是因为颜色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对比关系。而颜色的形象又是由色彩的要素决定的,因此色彩的三要素十分重要,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属性来营造气氛。同一色相的颜色,可以用明度的变化产生对比;同一明度的颜色,也可以用不同色相或纯度产生对比。为了增加空间色彩的活跃气氛,也可使用对比色或补色。使用高明度色彩可获得光彩夺目的气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灯光,往往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使用纯度较高鲜艳的色彩则可获得一种愉悦的空间气氛;而使用纯度较低的灰色调可以给人安静和祥和的空间氛围,色彩同时也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色彩语言,表达不同的色彩功能。

三、商业空间中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冷暖、远近、轻重、大小等,这不但是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引和反射不同的结果,而且还存在着物体相互间作用所形成的错觉。另一方面,色彩在对人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同时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如庄严、轻快、刚强、柔和、富丽、简朴等,造成不同的心理反应。认识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的现象,是进行色彩设计必不可少的工作。

四、商业空间中色彩的情感

自然和社会中不同的现象会引起不同的色彩变化,使人们产生多样的联想,从而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特定的心理反映。色彩情感的产生,不是色彩本身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了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一种经验性的好恶,每当看到这种色彩,就会本能的想起这类色彩所代表的事物或事件,继而心理上会对色彩产生某种感情,我们亦常常称之为感彩。例如:在商场的入口处以暖色装饰,烘托热烈的迎宾气氛;在购物区则采用这个时期的流行色来布置女士用品场所,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色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不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文明,不论地域和种族,色彩都是人类所共有的语言,色彩都赋予人类共同的感彩。基于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满足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功能性,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符合人类对色彩的感情规律,同时注重文化主题。

当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色彩有各自的传统,我们同时也必须予以尊重。例如:赤色与黄色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色彩语言中,象征着幸福、庄严、神圣。结婚、新年庆典等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西方文化在结婚喜庆的活动中更多的是用银色或白色表达庄严、神圣、信任和纯真;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青色表示尊敬和诚实;橙色表示努力与忍耐;在英国,黑色象征着悲哀和悔恨;意大利人认为紫色是消极的色彩;荷兰人则喜好橙色和蓝色;在印度,黑、白和浅淡的色彩视为消极和不受欢迎的颜色;这些都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色彩是商业空间设计中的灵魂,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的,各具功能特点的色彩会彼此影响,只有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使色彩服务于整体的空间设计,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创造出充满情调、和谐舒适的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国志《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

〔2〕隋洋室内环境色彩的形式与功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3〕范松华论装饰设计艺术的色彩语言《学科视野》

〔4〕刘虹现代设计色彩语言的新观念《美术向导》

〔5〕赵彦全浅述色彩的情感与功能《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8

〔关键词〕课件设计;色彩;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3-02

一、课件与多媒体课件

课件是指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是指应用了多种媒体的新型课件,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一种教学软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技术课题。即如何使多媒体课件发挥它预想的功效,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作用,而不是一种教学的附属品。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这 83%的视觉感受中,最先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色彩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色彩几乎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视觉感受,学习者对多媒体课件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视觉,一个多媒体课件设计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因为多媒体课件设计属于一种平面效果设计,在平面图上,色彩的冲击力是最强的。但由于一些教师缺乏色彩美学和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一些课件的内容相当好,但由于配色不科学,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注意力不集中、易形成视觉疲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色彩选择的误区

在色彩选择的问题中,一般会出现这样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色彩只是课件设计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表现在选择色彩时随心所欲,盲目性大。另一种是,将课件设计的色彩选择等同于艺术设计,只考虑色彩的艺术性,而忽视了色彩对学习者的影响。这两种倾向无论哪一种都是不足取的。为了更好地选择计算机色彩,我们应对计算机色彩显示的方式作一个简单了解。

1.计算机色彩的组成。与美术中的光谱不同,计算机显示的色彩的组成方式不是采用“红、黄、蓝”三原色的方法,而是采用“RGB”模式,即“红、绿、蓝”三原色为基础的显示。虽然通过PHOTOSHOP等专业图形处理软件的转化,能够将计算机显示的“RGB”模式转为纸质印刷所需要的“CMYK”(青、洋红、黄、黑)四色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屏幕呈现时,是不可能显示纯净的“黄色”和“青色”的。

2.色彩对学习者心理的影响。色彩是一种对观察者有强烈情绪影响和心理暗示的视觉因素,色彩心理学也是一门专门研究色彩心理影响的学问。红、蓝、黄三原色以及由三原色直接混合的二级色彩可以被分为冷色调(如:蓝色、紫罗兰色、墨绿色、浅蓝、青色等)与暖色调(如:红色、桔红色、黄色、洋红色、黄绿色等)两种。心理学研究表明,冷色调会减缓人们的时间知觉,使人们对事物的视觉注意力得到持续,与之相反,虽然暖色调在初期比较容易得到视觉注意,但是由于其加快了人们的时间知觉,长时间注意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还有一类中间色调(如:黑色、白色、灰色、褐色等),这些中间色调也具有比较稳定的情绪特征。当然,每一种色彩都有与之对应的具体情绪体验,在这里不一一叙述。

三、多媒体课件中的色彩搭配

1.色彩的总体构想。一个课件所具有的统一色调,对于统一课件的整体风格,保持学习者一致的稳定的学习情绪是十分必要的。将你的课件色彩选择控制在三到四种色彩之内,其中一种为背景色。色彩的总体构思是设计色彩的初步阶段,形态、布局、色彩是在一定的创作设计命题下同时要考虑的。一般来说,形态和布局在先,设色在后,根据设计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色彩处理一定要推进内容的完美表现。设计色彩的总体构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内容决定其形式,根据不同的内容明确要求。其次,考虑营造怎样的氛围。例如是热烈的还是温和的,是含蓄深沉的还是活泼开朗的,是欢快的还是宁静的等。最后,确定主色调。确定基本色调是色彩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色彩设计的成败在于是否较好地确定了主色调以及处理了主色调和从属色之间的色彩关系。不平衡的和谐也是设计色彩不可缺少的。

2.背景色彩的选择。背景是整个课件的色彩主体,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用得好,能够减轻视觉疲劳,反衬重点内容,激发学习情绪,稳定注意力;反之,则使人产生烦躁情绪、兴奋过度、注意力容易涣散。例如在制作文字及概念性内容很多的课件时,背景不是教学内容,故背景应尽量选用中性色和偏冷的颜色以适当转移色彩注意力。这样的背景看上去干净整洁而不光滑反光,不会对视觉造成强烈刺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冷静的感觉,能够以平静的心态阅读大量的文字、概念、公式;相反,若以色彩较纯的红、绿、蓝等色作背景,就会非常刺眼,并且背景对字体色彩的饱和度会形成一定的干扰,不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因此建议背景色彩不宜太花太杂乱,尽量少用复杂的、刺眼的色块去堆叠一些鲜亮的过渡色。另外,背景的色彩设计风格要统一。人的视觉生理本能地要求色彩的统一,若没有统一及和谐,没有主色调的杂乱色块和噪音一样,会对人的视觉产生不良刺激,使人的视神经很到疲劳,进而产生厌烦感。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9

摘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由始至终高层次信息传递过程,注重色彩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创作意念融入色彩设计乃设计之本,设计产品色彩和造型要完美结合,设计产品是设计师情感的具体表现内容。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心理学;情感;关系

艺术设计心理学,是对艺术设计的心理方面的学科。它对于设计艺术的实践意义,可以说是设计与艺术的区别。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客户、消费者对设计之评价。而艺术关注的却是艺术家心理的感想及怎样通过自己的技法表达。故艺术设计,则更多是体现消费群体意愿,而艺术则是体现艺术家的意愿。

艺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设计的事件、人物、产品甚至历史。一是预见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研究它的历史而确定,这是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第二点,既然是心理学,它更多的是注重人或消费者的心理,把消费者的需求、心理研究透彻,以增加对产品的满意度;三是艺术设计心理学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必修课。它能了解市场需求,同时也了解艺术构成等方面,使设计更美观,销路更宽广;四是对艺术家来讲,艺术作品不需要实用。相对于设计师来说,实用是首要条件,而美观则是市场的催化剂。这些也是艺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一、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含义

情感(心理学代名词)是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行为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既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及体验。

产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从产品到大众的一种高层次信息的传递过程。此过程中,产品是信息载体,它能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联系。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又是编码过程,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线索和启发,并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考虑的不仅是艺术设计,而应考虑到与产品、市场、消费等有关的所有环节的对接。我认为产品造型设计的成功与否主要由理念决定,具体的设计技术只是将理念付于实际的工具。我们要探讨的是用什么理念设计,用什么方法去设计、设想并构思设计方案?只有解决了此问题,设计就有了明确目标而得以实现。

二、注重色彩心理学的合理运用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包含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等。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并指出每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性。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送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如红色象征热情;蓝色象征理智等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凭借色彩运用,勾起人们心理联想,以直达最佳的设计目的。颜色象征意义极为广泛,心理学家认为一种颜色通常不只含有一个象征意义,正如上述的红色,它既象征热情,也象征了危险……不同之人,对同一种颜色的密码,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诠释。除此外,个人的职业、年龄、性别及所处的社会文化、教育等,都会对同一色彩产生不同联想。故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体系下,色彩会设定为蕴含不同意思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色彩和心理联想理论对设计师来说,是一重要发现。所以在选择运用色彩时,须同时考虑作品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以免发生反效应。还有,色彩心理不过是其中一个选择条件,其它元素也左右着设计者的意念,一个极普遍的因素便是潮流。当某一时期,某种色彩或某个系列的颜色能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主流行色的研究,是近半世纪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师们应以提高商品吸引力为前题,以顺应新潮流运用色彩,对世界各地的流行色调加以研究分析和预测,哪些颜色能成为国际流行色,并以此作为设计参考资料。目前各个不同地区交流相当广泛,流行色的覆盖层面愈发广阔,对设计产品的影响力亦在逐步强化。

三、设计色彩心理学环境及意念的关系

自19世纪中叶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践经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效果。不少色彩理论对此都作过介绍,它向我们明确肯定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关色彩设计,都谈到一些关于运用色彩的基本技巧,诸如注意冷暖色的对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颜色的统一和谐等等。但忽略了意念和色彩设计的关系。我认为意念是设计之本,色彩的魔力无穷大......设计三元素色彩、图像、文字都是设计的表象,而设计灵魂则来自设计师们的创意。我们说没有意念的色彩设计,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外表的躯壳。只有把创作意念融入到色彩设计中,整个设计作品才有灵魂,才会更生动,色彩才能很好地向观众传情达意。

文化环境影响人和社会的价值观,会导致大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这种由文化影响的外在审美心理感具有社会相对性。因大众对这些东西的交流和理解要基于某种法则,而这种法则是由社会人确定。色彩是最廉价和有效提高产品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及附加值的手段。色彩有不尽的相貌、极丰富的情感和特性内容,且不同色彩的运用会对产品质感、质量、美感、感性价值产生差异。造型和色彩也是使产品具备精神、文化、情感等高级价值的最关键因素。

四、设计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产品的造型形态、色彩等,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刺激,而这些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性,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独立的心理过程,人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注意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分析,一件产品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产品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故强调设计产品应充分把色彩设计和造型完美结合,争取第一在感性方面紧抓每个消费者的心理。

设计师对产品造型做到醒目并不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产品文化内涵和现代消费时尚,是设计过程中之关键。成功的产品不仅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和联想,且还应让消费者念念不忘。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是心理认识过程重要环节。故产品设计必须体现产品鲜明个性特性和形象,同时还要反映产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观。现代设计、设计分工、设计流程更加明晰和科学化,同时人机工程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色彩学、功能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理论的成熟,也为设计方面提供了保障。

五、产品是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内容

色彩心理学论文篇10

[关键词]色彩构成 创新模式 联觉通感 课程改革

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大千世界的色彩变化规律,把大自然中纷繁复杂的色彩现象归纳为基本的色彩要素和规律,并按照一定的构成法则与理论进行训练。这些色彩要素和色彩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原则进行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的秩序性组合,从而达到认识色彩的基本性质,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把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设计实践当中,将人们对色彩的感知由个人直觉升华到更宽广、更实用、更科学的色彩审美境界。

一、 装饰规律与色彩构成

装饰作为一种符号,遍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文化现象。装饰的手法包括秩序与推移、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色彩是视觉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以其不可替代的性质和特征,在设计中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色彩构成是遵照艺术形式美法则将造型要素有机地结合成主体。

装饰色彩的表现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装饰色彩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和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在装饰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作品的整体色调,注重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诸多要素的协调处理和有机结合。色彩搭配完美和谐,需要依据色彩的主旋律,精心选择色彩要素,通过烘托对比、映衬的方法,有效、合理地发挥色彩要素的特点,突出色彩主旋律,建立色彩美的特征。

在色彩构成课程中,可以采用“色相推移、明度推移、色彩节奏”等命题训练学生的色彩把握能力和色彩装饰方法。利用装饰规律和方法,采用用色彩推移、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的方法装饰作品。

二、 解构重组与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解构重组的构成方法是在传统色彩规律和色彩结构的前提下,按原型色彩的组织成分和构成特征等要素进行分析、解体、提取、归纳和重构的过程。其目的在比较发现色彩的细微变化,探索色彩与形态、色彩与主题、色彩与风格的相互关系中蕴含的特定秩序和特定价值。

“现代与传统”可以作为解构重组的命题,一方面,从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传统中提取元素,保留原型色彩的结构关系与色块的比例关系,保留作品原有的精神特质和情感意象;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对提取的新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加入新的形象、新的思维元素,对原形不断分解、重构、衍生,创造出既保留传统艺术神韵,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又带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作品。传统色彩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沉淀、延伸与衍变,显示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精神。色彩的解构可以选择民间图案,例如年画、剪纸、皮影、蜡染、泥塑等基于实用目的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图案;可以选择中国传统图形包括彩陶、青铜、雕刻、陶瓷、岩画、瓦当、画像石等等具有传统意味的纹样和装饰。原型图形所提取的各种色彩要素分解后处于分散和运动的状态,要素相互之间必然发生时间与空间的交叉,借助其闪光的艺术力量,传递出不同的艺术观念与精神境界。

解构后的重组作品,采用新的构成创意,体现新的色彩组织经验,产生超出原型的变异空间和审美价值。这种色彩训练模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一种借鉴别人作品使之变成自己的设计艺术风格的有效训练方法。

三、 联觉通感与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将科学的色彩理论和艺术审美法则相结合,从人对色彩的视知觉效应出发,充分发挥人的心理联觉和通感。心理联觉和通感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整体。色彩的通感与联觉的是指将抽象的感官概念转换为具象的色彩符号,当感官感受转化为想象经验,往往对艺术创作产生更为具体、更为直观的感受。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各种感官里应外合,相互感通。艺术通感中的视觉和听觉被称为“视听语言”。视觉与听觉的艺术通感和联觉效应是历久犹存的现象。设计者以色彩表现旋律、光线等抽象形式,流露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表现性的艺术倾向,使得音乐和绘画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和契机点。色彩与味觉的联觉是由生活经验而得来的,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色彩联想。例如,红色给人香甜的味觉感受;绿色、青色给人酸与苦涩的感觉;紫色有腐烂的味觉联想;黑色、咖啡色味道浓郁;白色味淡等等。同时,色彩是可以表现情感的,并在不知不觉之间左右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在色彩构成课程中,可以利用“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酸甜苦辣”等命题来进行色彩联觉和通感的训练。以经历过的事物和记忆引发思维联想,记忆和经验通过联想的形式进行拼接和重构,转换为全新的想法。学生可以运用色彩的联觉功能和通感方式,对色彩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组合、配置,突破思维定式,创作出表现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全新作品。

四、 材料与色彩构成

形状和材质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材料的直观视觉要素是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等等;材料的抽象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软硬、干湿、冷暖、粗糙、细腻等质感。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这种隐藏的内在张力通过视觉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从而影响人的审美心理。物质材料结构的装饰效果和表现价值,通过人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对人的心理上产生通感反应与联觉效应。由于人对材料感觉与反应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对不同材料的不同情感体验。

在色彩构成课程中,可采用对比手法运用不同的材料,不同材料的面积大小,使装饰材料平中见奇,产生特殊的色彩视觉效果。在艺术设计中,色彩千差万别、材料丰富多样。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和组合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色彩的特性、材料的属性,合理应用色彩与材料的规律,突出色彩与材料的美感,创造出符合审美需求和形式美法则的作品。

色彩构成教学是通过对色彩的视觉规律和审美法则理解和把握,按一定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要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色彩的表现力。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提升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积累创造性思维方法和以新求质的创意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娜.现代色彩构成教学新探——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的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1(08).

[2]徐鸣.浅谈"色彩"与"色彩构成"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3]段丽莎.色彩与材料计划课教学研究[J].美术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