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色彩视域与影视创作审美分析

时间:2022-07-28 08:41:20

影视色彩视域与影视创作审美分析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门结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色彩基调决定作品的思想,因此,对于色彩的理解与运用,能构成影视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能让观众被画面所感染,更多的是作者自身思维能够用色彩表达出来,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让观众感知更丰富的信息,使整部影视作品从简单的叙事,变成对多方面的文化认同,把单一的色彩艺术,变化成表现意境的空间艺术,在这一审美视角下可以看出,色彩在影视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影视创作的核心之一。

【关键词】影视色彩;影视创作;审美

一、影视色彩的概念

影视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传递深层次的文化,还能直接影响影视创作表达的艺术意象空间。文章主要围绕影视色彩视域下的影视创作审美,探讨艺术创作的核心,首先分析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象征的意义,以及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表意功能,最后提出如何在影视作品中确定色彩基调的审美取向。色彩可以理解为是以光波为主而存在的一种物质,不同的电磁波波长在变化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颜色。众所周知,在大自然中,属性不同的物质所形成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才创造了丰富、缤纷的世界。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物质的色彩是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的,这就是色彩在人们审美中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例如影视作品中的草地会给人们带来开阔、充满生机的感觉,同时人们会对草地的生命力产生无限遐想,若是草地失去了绿色,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这是必然的结果。影视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需要明确的是,影视作品并不只是世界的再现,而是创作者运用自身的思想和手段对世界进行加工创造。构成一部影视作品的元素非常多,例如表演者、色彩、伴奏、剪辑等。在早期影视作品还是默片的形式时,色彩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色彩成为电影中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为电影增添表现力,还让电影演绎的内容更加丰富真实,更客观地表现人与自然。但是电影创作者不能过分地强调电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否则可能会束缚电影内容的创新,削弱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构成影视作品的元素是具有不同属性的,是具备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其中的客观性代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实、记录现实,一般的纪录片可能会更加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主观性一般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根据影视作品的内容需要,创作者经过加工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其中可能会多次运用较为强烈的主观创作手法。

二、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象征的意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色彩有主观上的情感体验,例如红色象征喜悦、热情、阳光,在各大宴会庆典中很常见;黄色象征高贵、皇室、富有;绿色象征植物、农作物、活力、生命;蓝色象征纯净、天空;紫色象征神秘、爱情、浪漫;黑色象征严谨、凝重;白色象征质朴、圣洁、透明;灰色象征低调、阴暗。色彩在影视作品中极具象征意义,因为色彩具有表意功能。以红色为例,我国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红色时,影视作品基本代表着革命、向上、生命与活力。人们非常熟悉的《红色娘子军》《红孩子》《红高粱》等,在文化价值上都注入了非常多的革命色彩以及崇高的生命色彩,甚至已经形成了红色表意的主流文化,在这些影视作品中,红色的运用也逐渐被政治化、思想化。在电影《黄土地》中,色彩更是直接渲染了人物的命运,在营造气氛、表达情感上有着重要作用。《黄土地》以婚礼开场,但这对女主角来说,是人生最为悲剧、灰暗的时刻,在这个场景中,色彩营造的氛围感被强化,婚礼是人生的喜事,应该用红色,但影片却以黑色、白色、红色为主色来布置婚礼场景,红色包括门帘、花轿帘,其他色调却用了黑色、白色,以此来营造悲哀、晦暗的影片意境。其中缘由一是新郎的年龄和相貌,都与新娘差距过大,这场婚事的悲哀已经不言而喻;二是用黑白色调来隐喻封建的婚礼制度。同时,色彩会因为处于不同环境而指代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影视作品《黄土地》中,有大量空镜头,例如仰视天空,俯瞰黄土高原,但是天空却毫无蓝色,土地也没有绿色,作者把自身的情感都凝固到单一的黄色色调中。黄色与我国陕北黄土高原的景观相匹配,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利用黄色这一色彩,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情感、人物命运,都受到强烈的对比,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引发人们对苦难的反思;红色在这里不仅代表婚礼的喜庆,还是打破封建的一种“革命”,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影视作品《英雄》中的角色,通过不同的色彩造型演绎出一个个英雄形象,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上尽显英雄气概。张曼玉身着红衣飘摇的绝美,李连杰身穿黑衣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的洒脱,都透露出古典韵味。这些作品利用色彩营造影片基调或塑造人物形象,我们能从色彩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符号深入感受其视觉美感与表现力,色彩是影视创作中艺术表现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创作者追求强烈的自我表现,希望能把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化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彰显文化底蕴,使文化的象征意义更加突出,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能够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表意功能

电影《黄土地》中,作者主要突出了黄土的画面,黄土给观众带来无限遐想,激发观众对民族的真情实感。在著名电影《红高粱》中,一望无际的高粱出现在镜头中的次数非常多,不仅代表生命的勃勃生机,还含有情感的宣泄;在电影即将结束时,出现了天空和太阳,红色的高粱飞舞在天空中,象征生命在歌唱,把悲壮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以往的影视作品只通过烘托情感把现实环境再现;《红高粱》是我国影视作品中的视觉文化标志,它通过色彩蕴含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张艺谋另一部作品《菊豆》中,黄色布料挂满了染坊,直接给人们传递视觉感受,把封建社会的封闭与陈旧用自然的方式呈现。陈凯歌导演早年的影视作品《黄土地》中,存在这样一段画面:腰鼓队在黄土地上高歌,土生土长的人民与黄土地融为一体,非常直观地呈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人物腰间系的红色腰带代表生命的活力,帽子代表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再加上背景音乐和鼓声的动感旋律,折射出黄土地的文化与风俗;影片这一场景展现了地方人民性格的豪放与粗犷。色彩基调满载标志文化的内容,这形成影视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动力。

四、影视作品中确定色彩基调的审美取向

色彩基调的基本概念是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色彩倾向。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对应的内容主题和色彩主题,以此来表现影视作品的主要情绪,例如悲伤、幸福、浪漫等情绪色彩,这就是色彩基调。另外,影视作品的基调由多个内容组成,例如色调、情绪、风格等,如果想进一步确定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需要进行画面的色彩设计、搭配,形成美观、统一的色彩运用效果。从影片的色彩基调观众能准确感受其思想感情。美国影视作品《勇敢的心》,为了表现中世纪战场和苏格兰风情,并让现代人对古人产生无限的怀念,在表意的色彩基调上选择了灰色,可以凸显神秘、沉重的感觉。美国的另一部影片《金色池塘》,为了体现一对夫妇在暮年时的满足感,整部影片都运用黄昏色调,以暖色调营造出浪漫和诗意之感。《金色池塘》《勇敢的心》这两部影视作品,有着不同的色彩情绪和特定的情感基调。作者在确定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后,还需要确定展现内容。例如《黄土地》的色彩基调以黄色为主,借助黄河、黄土、黄皮肤人民等展示了色彩基调,黄色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电影《红高粱》中运用红色色调,红色本身具有意义,红色的加入还表现了人们对爱的渴望,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在《红高粱》影片结尾处,红色的落日给人们带来一种苍凉感和空间感,更是象征着生命的意义。具体来说,色彩基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影视作品特定的画面中占据大面积的色彩,二是在影视作品的整体或者段落中,非常突出的色彩。上文提过的《黄土地》就是以黄色为色彩基调。另外,色彩基调不仅是色彩的选择和设计,还要注重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协调感和对比度。红、黄、橙属于暖色,蓝、青、紫属于冷色,若是互相结合,就会出现特定的协调关系,例如同色系色彩的运用更能产生协调、统一之感。在科幻片、战争片中,一般会用蓝色、绿色、青色作为色彩基调。不论人物还是景物都处在冷色调的环境下,这也是剧情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设定。影视作品一般情况下很注重色彩对比,若是在冷色系中加入暖色,或者在暖色系中加入冷色,就会带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著名影片《辛德勒名单》中,虽然约90%的画面都是以黑白为色彩基调,但却能感受到很多色彩对比;首先是犹太人遭遇屠杀的画面里出现了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孩,另外就是犹太人走出集中营之后,画面从黑白变成了彩色意味着人们重获新生。日本影片《情书》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色彩基调,一是白色,用来表现生命的脆弱和爱情的圣洁,二是黄色,用来表现爱情的纯真和回忆的美好。我国著名影视作品《英雄》,包含了三个简短的故事,导演利用三种不同的色调暗示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红色,是无名给秦王讲述的残剑和飞雪的故事,红色能映射出无名心中的躁动和不安,然而以红色为基调的故事也包含了愤怒、暴动和痛苦。蓝色,秦王发现无名的真正意图之后,心态一片平静,以蓝色为基调的故事包含了平静、情感和牺牲,无名和残剑激斗后,残剑守护在飞雪身边的情感到达了极致。绿色,这是残剑给无名讲的故事,柔和的绿色描绘了当时的祥和,包含了博爱、洒脱。在张艺谋的《十面埋伏》里,色彩的运用有了很大突破,突破了影视作品的创作理念。张艺谋认为,商业电影要想追求较好的视觉冲击力,就在于多种颜色的交互应用。从整部影片来看,色彩非常注重写实,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应用到了影片中,呈现了张艺谋唯漂亮主义的美学。《英雄》《十面埋伏》中明亮、绚丽的色彩造成对视觉的冲击,这在我国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难看到,受张艺谋导演的影响,以唯漂亮主义为主的美学理念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有了一定的基础,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方面都逐渐走向规范化,这种创作理念在广告片、宣传片、主旋律电影和MTV中较为常见。总而言之,色彩基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导演对观众的视觉引导,也是意象美的符号显现,它能够准确传递影片的内涵和意图,反映出民族、地域的特征,也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并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结语

通过对我国当前影视作品色彩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影视创作的审美取向、色彩取向以及创作理念等,都已经从单一客观的色彩运用转变成多元化的色彩运用,使影视作品呈现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在影视创作的改革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创作者的个性与追求,以及对艺术美学的看法。在情感的渲染、人文的感悟以及个性化的创作中,创作者在追求影视作品色彩美学意义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文化思考;在影视改革和发展的脉络中,体现出创作者本身与时展、时代精神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婷.试论色彩在电影语言中的特性及功能[D].西北民族大学,2013,(05).

[2]韩敏.影视创作中的传情达意——色彩语言[J].青春岁月,2012,(02):39.

[3]李冬冬.论影视作品中色彩的审美价值及其运用[J].电影文学,2012,(02):156-157.

[4]陈恩惠.论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22):18-19.

作者:张逸舟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