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视错觉十篇

时间:2023-03-14 00:09:35

色彩视错觉

色彩视错觉篇1

1.1色彩视错觉概念

色彩视错觉就是指在光线、颜色或者形态等环境影响下,人们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错误或者歪曲的视像,从而导致人们将普通事物的色彩相关错觉形成为色彩视错觉。总的来说,色彩视错觉产生的原因主要与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有关。

1.2色彩视错觉的主要类型

一般来说,色彩视错觉如果从概念与原因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即生理错觉和心理错觉。前者指的是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比如视觉疲劳、对比错觉等;后者则是指因为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色彩错觉,比如重量错觉、温度错觉、印象错觉、距离错觉、面积错觉等。

1.3色彩视错觉等特性

色彩视错觉的特性表现为色彩及无色彩两个方面。前者就是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通过色彩产生合理的预期或者超出预期的视觉效果。但是如果运用不合理的话,就会导致视觉效果的产达障碍,难以将理念传达给受众。不仅如此,因为色彩种类较多,设计人员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如果操作不慎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另一种,也就是所谓的无色彩,就是针对设计领域来说的,比如白色、黑色、银色或者灰色等,都是可以看作无色彩。这些所谓的“无色彩”主要的作用就是体现物体色彩的明暗,进而调节色彩视错觉的目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平面设计中色彩视错觉的科学运用

2.1充分发挥色彩对比的错觉

一般来说,色彩视错觉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对比产生的。例如一块灰布挂在白色墙壁上和黑色墙壁上,其视觉体验必然不同。出现这样的视觉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比,导致不同色彩之间产生了色彩的后退与前进。通过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认为,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进而突出某一颜色作为主色调,实现色彩视错觉。除了色彩块以外,色彩线的交织也能够体现出某种联系,展示出强烈的色彩冲突,进而给人以各种感受,体现色彩视错觉的主题。

2.2全面把握载体特点

当前时期广告设计的功能性日益体现,广告设计在满足商业对象需求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满足受众的需求。也就是说,平面设计必须将受众作为出发点与主题,借助蓬勃的科学发展之力将广告所要表达的理念展现出来。所以平面设计在利用色彩视错觉时,首先应该从色彩产生的心理错觉入手,进而展现平面设计的视觉性与识别性,也就是要提高平面设计的辨识度,将广告推广出去。其次,作为色彩视错觉的关键,心理错觉必须被平面设计者所把握,将其与生理错觉相结合,充分体现平面设计的功能,以便在人们心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与此同时,在运行色彩视错觉时,还应该结合当前较为流行的数字平台、纸质印刷等特点,确保人们在广告中体会到鲜明的视觉效果,在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同时提升表现能力,发挥广告的共用。

2.3突出动感特性,体现网站特色

时代的发展赋予平面设计新的层次与内涵,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断丰富。现如今网站设计已成为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针对网络数据量大,受众需求众多的问题,就必须在网站平面设计中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页面的导航、页面布局、框架大小以及面积等。在整个网站的平面设计中,要想确保色彩视错觉发挥作用,就应该努力实现设计目标。首先,就要求设计师掌握色彩视错觉应用的内涵,在结合显示器显示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心理与生理色彩的视错觉。其次还要在体现网页功能性的同时估计网页的趣味性,在坚持色彩视错觉运用原则的同时提高网页的内涵与主题效果,以便全面提升设计表现力。

3结语

色彩视错觉篇2

对服饰效果的影响

1场合因子

场合是对服装约束的条件之一,穿着者是公众场合的一员,色彩视错觉对场合因子的影响十分明显。表演场合因表演环境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选择性更广,多以醒目、张扬的服色为主;而工作场合以强调、突出职业特征为主,如有与环境相协调的“白衣天使”,也有与环境相对立的、具有夺目效果的“环卫工人”等服装。而在一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场合中,常以平和、低调、朴素的色彩为主,能使人达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状态[2]。在特定的场所、位置,通常还利用色彩视错觉的识别性,使服饰有较强的可视性,以达到安全、求援等目的。如登山服,公路、铁道养护人员、救护人员服装和雨衣等。

2体型因子

在服饰穿着中,体型因子应用明显,擅长利用色彩视错觉修整体型,做到“扬长避短”。一般而言,浅色,或者纯度较高的暖色具有扩散性,看起来比实际大些,称为膨胀色;而暗色,或者偏黑灰的冷色则有收敛性,看起来比实际小些,称为收缩色。颜色的膨胀与收缩,以明度的高低影响最大。这是人对色彩产生的一种色彩心理视错觉[3]。法国国旗中红、白、蓝3色的面积等大时,让人感觉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面积最小。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属光学物理中的光渗现象,而蓝色则有收缩感。具体在服装设计案例中,颜色的膨胀感与收缩感,对调节人的体型有重要作用,往往被大加利用。一般体形瘦的人应穿偏浅色和偏暖的色彩,还可以调动造型与装饰的因素创造丰满感;反之,体形胖的人为了显得苗条些,适宜选用偏深色或沉着、素雅的冷色。另外,服装配色时可在需要强调和扩大体积的部位采用膨胀色,而在需要减弱及缩小体积的部位采用收缩色,这样人的外形看上去则较为匀称。如臀部过大者,应该避免穿色彩较浅较亮的裙、裤。而将较深暗的蓝色用在女子的腰部,白色用在胸部,能给人一种腰部更加纤细、胸部更加丰满的效果。

3气候因子

气候是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综合作用形成的因素。在服饰设计中色彩视错觉对气候因子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心理效应方面。色彩有冷暖色调之分,将“冷暖”感觉同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联系在一起,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感觉,而是指视觉上和心理上相互体验并相互关联的一种知觉效应[4]。色调之间的冷暖性是对比存在的,它们依附于色相、明度与纯度3大要素而产生综合反应。因明度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寒暖感,粉红色的温暖感较鲜红色大为降低,并有转趋凉快的倾向;而暗蓝色则寒冷感觉比鲜蓝色少,浅蓝比深蓝更具寒意感。蓝、青、紫等冷色系的服装给人的感觉寒冷、凉爽;红、橙、黄等暖色系的服装色彩能给人的感觉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令人体味到火热的强烈气息。

4年龄因子

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改变。一般来说,白色、米色等浅色系属于中性色,适合大部分年龄段。中老年人搭配黑色、灰色、青色和棕色等深色服装居多,代表成熟、稳重、端庄、典雅。黄、绿、红等色泽炫目的颜色使用者以儿童和年轻人居多,代表可爱、活力、精力充沛和个性张扬。但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审美观的改变,色彩的年龄特征将不再明显,有相互交错偏爱的倾向。色彩的视错觉会让穿着深色服装的年轻人看起来更具成熟、稳重与权威的感觉。像现代白领、金领的职业装往往是以灰色系偏多,适合严肃庄重的职业场所。穿着艳色系服装的老年人,会显得更年轻潇洒,精力充沛。

5肤色因子

面对五彩缤纷的服装色彩时,要根据个人的肤色、脸色、眼睛和头发的颜色等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颜色体系。而色彩视错觉会在不同的肤色情况下带来不同的影响。根据不同的需要,服色有时可以与肤色形成强对比,有时也可采用弱对比。无论选择哪种色调,运用哪种对比手法,都要分析对象的肤色是偏白、偏黄、偏红,还是偏黑,然后进行综合考虑。肤色偏黑者通常不宜选择深暗色调,最好与明快、洁净的色彩相配,颜色的纯度保持为中等,如浅黄色、浅蓝色等。也可选一些带花色图案的装饰,显得明朗活泼。肤色偏白者最好选择纯度适中的色彩组合,如以暖色调为主的粉红色、橙黄色、紫红色等,以改善气色。肤色偏黄者适宜明快的暖灰色、蓝灰色调,使用时可以采用一些纹样变化以及鲜艳色彩来点缀。肤色偏红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色彩与其相配,如浅蓝灰色、浅驼色、白色等。

6文明性因子

着装的文明性,主要是要求着装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针对着装文明性的要求,由于色彩视错觉的影响,需要人们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改进。如服装感觉过于透明化时,有可能是由于颜色过浅而导致的,则可用深色替代浅色。色彩产生的距离错觉,往往体现在某些因素的对比上,让人从心理上产生后退感或前进感[5]。

7整洁性因子

在任何情况之下,人们的着装都力求整洁,避免肮脏或邋遢。研究表明,颜色会影响人们对干净的感知,如日常生活中,白色服装往往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而黑灰色服装容易给人不干净的倾向。但这也是相对的,浅色的衣服落上深色的灰尘(如煤灰等)就很明显,而深色的衣服落上浅色的灰尘(如头皮削等)就很明显。就整洁完好而言,服装的色彩最好有规律的设计安排,符合美学的要素,如果随意安排色彩,没有结构条理性,就会破坏服装的整洁性,给人感觉是由许多碎布东拼西凑而成。

8整体性因子

色彩视错觉篇3

【关键词】视错觉;服饰;化错为美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34-2

一、视错觉定义

百度百科对视错觉给出定义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觉的准确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各个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视错觉的角度不同,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心理学家认为视错觉是指人观察物体是基于经验主义或者不当参考系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是指眼睛所见而构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是我们的知识判断与所观察的形态在现实的特征中间所具有矛盾的错觉经验,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生理学家从生理特点角度提出了视错觉的概念,认为由于人眼睛的特殊结构以及人脑特殊的视觉分析系统,让人的视觉产生某种主观认识和错误判断,即观察到的现象与客观实际不相符、不一致,这种误差称为视错觉。

二、研究视错觉对服装设计的意义

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现象,不同的服装穿在同一人身上,效果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服装能使人显得胖或瘦,有的能使人显出高或矮,有的则能使人显得脸白或脸黄,其实这些都是视错觉在搞鬼。视错觉能使“形”与“色”发生变化,若能正确地、巧妙地利用,可以起到矫正作用,来弥补缺陷,生化形象。所以,研究掌握视错觉的原理对服饰形象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日常生活中,色彩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人的神经,进而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影响。现代社会中,色彩心理效应已不仅仅是少数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研究范围,其视错觉也是许多服装设计师研究与利用的热衷点。色彩视错觉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是指人的主观色彩视觉印象与实际形态本身具有差异,通常是由于环境不同,以及光、形、色等因素的干扰而引起。设计师把这种视错觉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设计中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视错觉能使“形”与“色”发生变化,若能正确地、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矫正作用,来弥补人体先天上的一些缺陷,使着装者以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大众。如一些人在向胖人介绍如何穿衣打扮,看上去会显得瘦点,通常会介绍她穿深色的、竖条纹的、无花纹或碎花图案的,款式不要太紧的,面料不要过于蓬松的,上下协调一致等特点的服装,正是对视错觉的运用。紧凑而多的横条纹服装会将人的视线拉长,使穿着者看起来显得苗条。为达到理想的服装着装效果,可以混合使用多种错觉,但要注意的是错觉的产生是受一定范围、一定条件限制的,因此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做具体的分析。比如胖人穿竖条纹的衣服能缓解肥胖的感觉,但条纹的宽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人的视线横向拉伸,显的胖人更胖,适得其反。所以,研究分析并掌握视错觉的原理,对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视错觉及应用

1.负残像视错觉

当我们长时间地持续看一种色彩,这种色彩便会在视网膜上留下印象,这时,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便会留下和它色彩相对的色彩印象。例如,如果我们紧盯着红色图案30秒,再迅速地将视线移到白纸上,那么我们会看到绿色的图案。在服装设计中,不同肤色的服色选配上,肤色黄偏红的人在穿绿色服装时,由于负残像视错觉,面部会显得更红,尤其是肤色带黄绿色时,不适宜穿着玫瑰红等艳丽颜色,否则缺点会更加暴露无遗。

2.大小视错觉

(1)依随性大小错觉

由于色彩本身的明度不同和冷暖不同导致视觉上的大小错觉,相同大小的形态,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色彩明度高的图形看上去比色彩明度低的图形大,暖色比冷色看上去图形大。在服装设计中,为体态瘦的人设计服装时,在颜色的选择上应设计偏暖色、亮色的,所设计出的服装穿起来会显得着装者丰满些,为体态胖的人设计服装时,应尽量选择冷色、暗色,所设计出的服装穿起来显得苗条;腰部太长者,腰带颜色应与下装颜色相统一而缩短腰部,使腿显得长些。

(2)内容大小错觉

内容指一个较为封闭图形的内容物,其是否会使其填充的图形轮廓造成的主观映象发生变化。对于素色面料做成的服装,其体积感如果是一定的,那么同一个样板做出来的服装,采用过多的花色面料的话,由于内容物的增加,而使其体积有膨胀倾向。所以,为瘦小的人设计服装时,应该选用花色。

(3)前退视错觉

由于色彩本身的明度不同和冷暖不同导致视觉上的远近错觉变化,暖色比冷色感觉近,明亮的色彩感觉比暗的色彩显得近。

(二)图形视错觉及应用

1.长度视错觉

它是指构图的线条或轮廓线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某些部位的长度的主观变化,如图1所示,给人的感觉是上长下短,其实两者等长。在服装设计中,肩窄者可设计泡泡袖、羊腿袖,有加宽肩的感觉。若身材匀称,只是体高略低,在设计礼服时可选用鱼尾裙,可达到增高身材的效果。

2.垂直线与水平线视错觉

两条长度一样的直线,当竖线在横线的中间垂直摆放时,竖线显得比横线长,而且对比的横线越短,竖线显得越长在服装设计中,同样长度的竖线在不同的底摆宽度下显得不一样长了,故为矮胖者设计服装时应注意不宜穿大摆裙,可选择合体的西服裙。

3.分割视错觉

使用分割作为诱导因素可以使相等的形态看上去大小不同。在服装设计中,这一规律在服装结构线的分割中尤其重要,如落地省,从两肩垂于下摆,比从袖窿外弯过来垂于下摆的会显得肩部窄。对于高个子适合的腰带宽度,矮个子不一定适合。矮胖体的人不宜选用横向多分割的衣服。瘦高的体形可选用横向分割,横向分割的面积要宽而且大,如使用宽下摆,横向拼接,将纵向顺畅的线条加以横向阻隔,会缓和瘦高的感觉。

(三)视错觉在服装风格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艺术风格种类繁多,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洛克、罗可可、迪考、现实主义、朋克主义、雅皮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服装艺术设计中的欧普艺术风格的服装便是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典型写照。其设计主要利用欧普艺术的光效应原理,通过几何和色彩的对比,构成视觉错乱的印象。欧普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设计上,服装中的图案设计是欧普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将几何和色块按照光效应的科学试验结果或者人类理性经验总结的规律加以排列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动感,并通过行与色的躁动而造成视错觉或视幻觉。常以直线、曲线、圆、三角形等几何纹样的组合而形成黑白构图。条纹、格纹、人字行肌理的机织物以及几何纹的针织物也为欧普风格服装所常用。色彩通常采用对比处理,也有的借助织物的闪色和色彩渐变手段。

综上所述,要使自己着装真正体现出美感,关键是设计者要从穿衣者自身的体态、肤色等生理方面出发,通过利用视错觉规律,发挥“形”与“色”的矫正作用,在短中见长,在黑中见白,以弥补、调节体态或肤色方面不尽如人意的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美化、强化穿衣者的形象气质。这里要明确的是,利用视错觉矫正人体的一些缺陷,首先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并注意好度,不露痕迹地以假乱真,在不合理中见合理;其次要注意利用视错觉原理纠正提醒缺陷的功效是有限的,有些功效仅能在对比中产生,不可能产生将一个体态丰盈的女子在视错觉作用下变成一个窈窕淑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曼,等.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庞绮.服装色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蔓色研中心.关注色彩――西蔓色彩时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色彩视错觉篇4

通常我们把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视错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视觉感受,它是由于环境及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从心理或生理上产生一种不可避免的错误的视觉影像。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发现视错觉现象,《列子》一书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所谓“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就是错觉的一例。古希腊神庙建筑设计上也利用视错觉原理来调整人的视觉感受。中国古代同样有在建筑设计等艺术领域利用视错觉原理的先例。可见人们对视错觉已经不仅是采取简单的矫正,而是早己把它作为一种处理手法日益广泛地在艺术等方面加以利用。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视错觉还没有引起广大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

“视觉残像”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并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这种由残留现象而带来的错觉,称为残像错觉。

所谓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它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红色,当将其移开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通常,残像暂留时间在0.1s左右。大家喜爱的影视艺术就是依据这一视觉生理特性而创作完成的。将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眼睛就观察到与日常生活相同的视觉体验,即电影或电视节目。

物理实验器械中有一个圆形回转板,板上漆有光谱各色,各色在圆面上分割的面积度数是:红45度、橙27度、黄48度、绿60度、青60度、蓝40度、紫80度。将圆板逐渐旋转到一定速度,板上的各种颜色会完全失色,最后色板成为灰白色。如果用两种不同比例的色彩旋转混合,就能产生光学中的加色法的色相来。如以柠黄与普蓝为例,把此二色以3:1的面积旋转混合,结果得到不鲜明的灰绿相。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这种视觉现象是光色适应后视觉的继续与光补色变化引起的色彩错觉。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当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红色的补色绿色;如久观红色后,再转向绿色时,则会觉得绿色更绿;而凝注红色后,再移视橙色时,则会感到该色比实际的色相要暗。据国外科学研究成果报告,这些视错现象都是因为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把眼睛移向白纸,这时由于红色感光蛋白元因长久兴奋引起疲劳转人抑制状态,而此时处于兴奋状态的绿色感光蛋白元就会“趁虚而入”,故此,通过生理的自动调节作用,白色就会呈现绿色的映像。除色相外,科学家证明色彩的明度也有负残像现象。如白色的负残像是黑色,而黑色的负残像则为白色等。

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种颜色时,总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客观上这种补色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制造这种颜色补偿。色彩补偿现象在色彩艺术理论中位置非常重要,作为视觉规律,直接关系到色彩的美学问题。

视神经中有感赤、感绿、感蓝三种色感神经。当三原色光的波长射入眼睛后,使三种色感神经兴奋,同时接受了三种原色光波适量的刺激而成为白光,产生了无色的白色感。当我们看红色图案时,某些感赤神经受到了刺激,反映到大脑皮层,而其它两种色感神经则兴奋程度很低弱。这时,我们把视觉器官迅速地转来接受三种原色光波的综合色白色(白墙或白纸,白光应作无色光)时,感赤神经因刚才的兴奋程度尚未终止,还未恢复正常的机能,遂不能与其余两种色感神经相应地感受光波的刺激,而感绿或感蓝神经交感时的刹那间,恰好其中缺少赤光,所以在白墙或白纸上就出现了青绿色的图案。

视神经中的色感神经在接受第二种色之前,对前一色有一个短暂的残留。试在较强光线下注目看绿色图案10秒钟后,迅速把眼移至室内凝视白墙或白纸,约2秒钟的间歇,便会觉得白墙或白纸上出现了红色图案,再持续约8秒钟,色彩逐渐减淡以致消失。凝视下图中的心形图案约30秒钟后,迅速把眼移至凝视白墙或白纸,就会看到一个红色的心形,凝视下图的黑色灯泡约三十秒后把目光迅速移到一张白纸或灰纸上一个发亮的灯泡。

如果视觉器官直接感受光色,它的结果也相同。我们在傍晚时对红色夕阳扫视几秒钟后,转看天空的白云,会出现淡青色的圆形。由于发光体直接强烈地兴奋了感赤神经,以致这种淡青补色的出现。由此可见,色的视觉继续是为了完成色的调和和完整。其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适当的速度。倘若转速是0.1秒时,则能清晰见到形或色的接痕;当超过0.1秒时,这种断续形象便由朦胧而至全面消失,逐渐在视觉中构成整体。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摄制的,一般影片每秒钟拍24张连续动作,离开了适当的速度电影就变成了幻灯。印刷是利用青蓝、洋红、黄和黑四色点子的疏密形成无数空间混合的错觉性色彩。这些点会在视觉上自动调合,晕染成几乎所有的色彩。

根据这种错觉,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长时间接触某种颜色,可以用它的补色来恢复眼睛的疲劳,这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医院的手术室、手术台、病房、疗养院的室内墙壁及其他设施(如灯具等),一般是采用浅绿色。再如工厂中的机床设备一般涂浅绿色或灰蓝色,不仅能提高明度,而且能减少工人因眼睛疲劳而造成的事故,可起到提高工效的作用。色彩处理得好坏,在学校中对学生智力和视力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强光或阴暗环境都容易使眼睛疲劳,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或学习更应处理好色彩。

色彩视错觉篇5

关键词:视觉心理学;时尚配饰;配饰设计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在满足基础物质生存需求的基础上,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尊重、自我精神等需求,对时尚配饰的视觉美观性和精神文化表达的要求也更加严苛。艺术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心灵之事,因此时尚配饰设计的艺术研究可属于心理学范畴。探讨视觉心理学在时尚配饰中的设计应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渐高的心理需求。同时,对科学合理地全面发展时尚配饰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具有一定补充意义与价值[1]。

1视觉心理学与时尚配饰的概念

视觉心理学主要指客观影像呈现在大脑皮层的心理反应,是视觉器官联合大脑认知系统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机制变化。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左脑偏向于抽象思维,右脑偏向于形象思维,而在大脑中还有一种更抽象的视觉形式,造就了特殊的认知区域。这种类型的视觉认知是与三维现实世界相反存在的一种视觉世界形式,人们称这种视觉形式的理论为“想象世界”心理,也就是视觉心理学[2]。视觉心理学的时尚配饰设计研究,强调个体对视觉图像抽象处理的能力,通过视觉感官方式引发个体的生理联想和特殊认知思维。传统配饰在时尚潮流中衍生出了时尚配饰的概念,广义上的时尚配饰设计包含了具有时尚流行性的、可佩戴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装饰品,如首饰、眼镜、帽饰、箱包、丝巾、鞋履、智能穿戴等搭配物品。因时尚配饰种类和功能相对丰富,文章主要以首饰、眼镜、帽饰等装饰品为研究对象。

2视觉心理学在时尚配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设计过程是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视觉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媒介之一。人类在感受客观世界时,有80%依赖于视觉来获取外界的信息。视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对时尚配饰设计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视觉心理学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意义重大,从古代诗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现代影视创作“盗梦空间”,都是典型的视觉心理学案例。视觉心理学与视觉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视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视觉与认知思维之间的特殊关系,而非一般关系。视觉心理学的配饰设计创作更注重大脑视知觉与认知思维的处理方式,着重视知觉反应。基于这种视觉心理学的思维方式,时尚配饰在设计创造中可以从特殊心理领域出发,寻找到一定的设计法则和设计原理,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愉悦感及心理满足。视觉心理学具有很强的设计实用性和研究价值。基于视觉心理学的时尚配饰设计,从艺术形式成因和视觉效应进行深入的逐层分析,以视觉美观性需求为起点,紧密结合人们的认知思维反应和艺术文化特征等,将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视觉认知语言带入时尚配饰设计艺术中,为配饰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弥补了时尚配饰设计相关领域的空白。

3视觉心理学在时尚配饰设计中的应用

3.1色彩视觉:色彩通感时尚配饰设计应用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心理学中,色彩具有丰富的情感传递价值。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各类色彩具有影响大脑感知记忆、抽象联想等特定的心理作用[3]。作为现代艺术设计视觉意义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视觉体验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冷暖温度感、远近空间感、材质触觉、食物味觉嗅觉等体验,还可以传递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情感。这种除了视觉影响的其他体验,被称为“色彩的通感”[4]。通感又叫作联觉,主要是指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感受。色彩通感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的情绪感受,甚至能够影响其生理感受,往往产生于某一感官受到触动,引发了另一感官的感受后,如草木绿、海螺红这种色彩名称会使人感觉到画面中的清晰味道和触感等。色彩通感作为视觉心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时尚配饰设计中也大量出现,从而逐渐影响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时尚取向,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时尚配饰设计中的色彩通感应用主要指色彩对视觉感受的心理印象。比如,蓝色配饰材料会让人感觉到寒冷,绿色配饰材料会让人联想到清新的自然,因而蓝绿色系大量使用在夏季时尚配饰设计中,使夏季配饰更具有解暑亲切感。JDRoyalJewelHouse品牌出品的蓝色碧玺鸡尾酒戒指(见图1),采用蓝绿色系装饰配件设计,蓝色碧玺为清凉的酒,黄色水晶和绿色碧玺为清新的水果和绿叶,让人不禁联想到夏日海风徐徐的派对。Eclipse的日蚀眼镜设计(见图2),以色彩层叠的方式来表现自然风景的心理印象效果,使眼镜配饰更具有时尚感。英国制帽大师StephenJones以其大胆出挑的色彩配饰设计(见图3),赋予了帽饰设计更多的幻想和幽默感,令时装的搭配透露出超现实主义的视觉效果。

3.2平面视觉:点、线、面心理学时尚配饰设计应用

在视觉心理学表现语言中,点、线、面是最直观且具有秩序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点、线、面的艺术设计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提炼出的基本艺术元素,它具有自然形态又不局限于自然造型,是艺术设计中主观概念简化的一种创图3英国制帽大师StephenJones帽饰作品作方式。在时尚配饰设计中将点、线、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赋予配饰视觉表达上的秩序和无序感,这种感官的视觉体验简洁而美好。不同的点、线、面组合,还能够塑造出时尚配饰更复杂的造型和视觉心理效果。点、线、面以最直观简约的视觉语言,为人们塑造了美好愉悦的心理感受[5]。当点、线、面造型的时尚配饰设计与人们某种心理活动、心理联想相重合时,可以产生相对应的情绪和情感暗示。例如音乐是通过音符的排列组合来表达情感起伏,而时尚配饰设计可以通过点、线、面的排列组合来呈现视觉共鸣。在时尚配饰设计中以点、线、面作为具象设计元素,可以使配饰造型结构更具有审美趣味性。如点的配饰设计能给人带来的韵律感、跳动活跃感、自然水滴等心理联想;线的配饰设计更具有平稳、流畅蜿蜒、重叠错落的繁复视觉效果;面能够表达丰满与庄重、分量视觉感等。洛杉矶首饰设计师LauraEstrada的艺术作品(见图4),以线为构成元素打造了雕塑般的面部时尚配饰作品,珍珠点缀使金属线的视觉效果更具有活跃生机感。荷兰阿姆斯特丹珠宝设计师GésineHackenberg的作品(见图5),利用中国风陶瓷器皿为材料,以切割和镶嵌的方式呈现了富有文化情感面造型的时尚配饰,她将物体本身体积感的形态,以切割面的形式重新塑造,赋予了该物件更具饱和的精神文化意义和联想,在表现材料价值的同时,反映了其蕴含的心理情感价值。

3.3空间视觉:视错觉时尚配饰设计应用

视错觉是指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觉的效果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刺激观者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奇妙的吸引魅力。在时尚配饰设计中的应用,除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观赏性,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各种联想和神秘心理感知的视觉体验,满足当代消费者多元化的心理需求。视错觉的种类繁多,根据其艺术特点,可大致分为几何视错觉、色彩视错觉、认知视错觉三大类。几何视错觉主要包含大小、形状、面积等类型的知觉错视;色彩视错觉偏向于人的感官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刺激或视觉疲劳后,所形成的补色、视觉暂留、残像等生理反应的错觉;认识视错觉包含了二维平面与三维物体之间翻转认知的知觉反应类型[6]。人类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视错觉的艺术魅力带来了这样的可能,相比起色彩和平面的视觉艺术手法,更为永恒和精妙地帮人们脱离了三维时空的拘束[7]。视错觉艺术设计极具魅力,其不拘一格的视觉语言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为时尚配饰设计中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视错觉时尚配饰设计代表艺术家——韩国首饰艺术家闵复基在其3D打印数字化设计的作品中(见图6),利用摩尔纹光栅的视错觉原理,设计实践了大量精美的视错觉配饰艺术设计作品。他认为在现代心理学中,认知意识应与三维世界协调统一,摩尔纹光栅的误差错觉设计可以令首饰形态变成潜伏的无意识感知状态,依赖电脑的精准计算还可以推演出更高级别的视错觉作品,人脑和电脑的造型极限与可能性值得人们去挖掘[8]。同样以莫尔效应(moiréeffect)来创作的匈牙利布达佩斯时尚配饰设计师BenceAgoston,利用色彩光栅迷幻的视觉效果3D打印了一副酷炫的眼镜配饰。这副莫尔效应眼镜(见图7)通过多层色彩光栅叠加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摩尔纹波动图案,使佩戴者能够感受到空间随意扭曲的迷幻视觉。

4结束语

文章主要从视觉色彩通感、平面点、线、面构成、空间视错觉三种形式出发,对时尚配饰设计视觉形式成因和视觉效应进行逐层分析,紧密结合当代人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艺术文化精神特征等,将更具科学艺术性的视觉认知语言带入设计作品中,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为时尚配饰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1]邱杰,李斯娴.形态语义学与配饰道具应用研究:以武汉时尚服饰橱窗展示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32(3):62-66.

[2]石峻川.版式设计中留白的视觉心理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59-60.

[3]张婷婷.点线面在平面造型中的形态语言解读[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7.

[4]公艺涵.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

[5]杜艺扬.服装色彩视觉心理研究[J].纺织报告,2021,40(8):105-106.

[6]崔寅,赵文浩.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平面设计有效构建[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31(3):65-67.

[7]王玉乔.基于设计心理学下的图像情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色彩视错觉篇6

光效应设计语言视错觉视觉心理光效应艺术,又称“欧普艺术”“视幻艺术”。它是指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用几何形象创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明暗与色彩的不同组合,发生运动幻觉、视错觉和强化绘画效果的一种抽象派艺术。光效应艺术是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显现出的波形长短变化,或以制图仪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象”。光效应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远离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它是一种纯粹感情化的色彩或图式的符号形象。

一、光效应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光效应艺术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并且影响深远。任教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青年教师阿尔巴斯深受这些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影响。他设计并创作了一幅著名的光效应艺术作品――《阿尔巴斯图形》,“在两个连在一起的立方形中央,有一个狭长的小平行四边形,有时你觉得这个四边形属于下边立方体的左侧,那么下边的立方体是向前凸出的,有时你又觉得它属于上边立方体的右侧,则上边的立方体向前凸出,下边的则凹进。这种捉摸不定的空间判断,据他说包含着某种宇宙的秘密,也有人称之为超三度空间的四度空间”。除此之外,阿尔巴斯还设计创作了代表性的色彩作品,这些作品多数属于简约、统一、有序、规范、秩序的形式模板的组合,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抽象艺术的美和构成主义的设计元素,而且,设计创作的图形和色彩明显地左右了人们的视觉活动。例如,他的《向正方形致敬》系列形与色组合的作品中,色彩扮演了画面的主要角色,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形式相同而色彩不同,产生了一种“前后位移”的视觉效应。形色组合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这才得以不断地延续和变化的外在动因。其作品由外至内的四个正方形序列的面积分别按5432的比例依次递减。四个正方形左右对称,上宽下窄,由上至下的高度也形成一个等差递减的梯次,这种排列形式本身产生了收放的视觉效果,但阿尔巴斯在这里强调的却不是形式,之所以使用了同样或近似比例的规则性正方形序列组合,就是为了使读者尽量地忽视画面形式所传达的信息,以至增强对画面色彩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原有的规律被打破,视点更加难以按照原有的色彩顺序进行聚焦,使得画面中的正方形空间顺序的改变显得更为激烈。

首先,阿尔巴斯通过色彩顺序的变化,使读者产生空间上的视错觉;其次,是使读者在注视某一个色彩的同时,不自觉地受到其他色彩的影响产生色彩上的视错觉,进而在色彩原有的物理属性不变的基础上产生色彩感觉上的变化。用阿尔巴斯的话来讲就是:“影响一种色彩的视觉效果的关键不是这一色彩本身,而是这一色彩周围的色彩环境。”

二、光效应艺术在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光是万物之源。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勾勒出他们的轮廓;在物体的背后集聚阴影。给予它们以深度。沿着光明与黑暗的界限,物体被清晰地表现出来,获得自身的形式,显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处于无限的联系之中。”这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对光线的精辟描述。在任何时候,光给予事物新的形式核心的联系,而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净和浓缩。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过程中,光的元素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物,并可知以光为设计元素的设计作品不胜枚举,如被称为“光的神殿”的哥特式教堂,光线透过富有线形的高窗上的彩色玻璃照射进空灵幽深的教堂内,斑斓富丽、精巧迷幻的彩色玻璃通过光线的照射,能产生梦幻般的意境美,使得教堂的空间体量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线条感、秩序感,令人仿佛置身于天堂世界中;如富有力度、变化和动感的巴洛克建筑――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同样运用了光的元素,强调了室内环境的综合性,并体现了巴洛克建筑的夸张、浪漫、激情、非理性、幻觉、幻想的设计特点,营造一种强烈的宗教神秘气氛,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追求神秘感的需求。如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一般以木结构为主,在处理室内空间较大的寺院殿堂等建筑物时,易灵活运用具有东方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美的隔扇、门、窗以及屏风等物件对室内空间的二次或多次分割,营造出一种含蓄且高雅的神秘氛围。

当我们徜徉在高档写字楼之间,吸引我们眼力的部分是时髦的玻璃幕墙和刺眼的幕墙反光。仰望这些高大耸立的现代建筑物,具有现代建筑美一技术美外,更多地创造了一个过分透明的世界――一个泛光的世界。看久了这些现代建筑物,会让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反应,引起人们对这些光怪陆离的建筑物的视觉心理感受,要么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要么视觉心理上的强烈反应等。

三、光效应艺术设计的价值和作用

对于现代美术、艺术设计的教育和实践而言,光效应艺术设计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任是在视觉传达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家具陈设设计上,光效应艺术设计都体现了艺术作品与审美直觉之间的关联,摸索出视觉艺术的内在规律,体现出它的价值。艺术家或设计师不断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审美秩序并进一步地营造新的视觉秩序,他们不停地追求着视觉感受上的完美与谐调。

光效应艺术家认为,光效应艺术是艺术的本质表现,但光的本质已被人类众多的文化堆积物遮掩得太久了,现在应该从光效应的本身来认识艺术。光效应艺术作品表现为,抽象的,避免表面的趣味,几何和硬边的外形,在尺度上恰当合适的。在光效应艺术中,一般有三种运动能进入绘画:一是现实运动的再现;二是“形体上的”运动;三是“虚隐”的和“显现”的运动。所以,有人把光效应艺术当作视觉艺术的科研成果来看待,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对科学技术兴趣开发的结果。

总之,光效应艺术是从人类的眼睛为探索出发的,也就意味着观察到这美妙变幻的视觉现象与符号,这种光效应艺术对于每一只可见的眼睛而言都是平等的。这种艺术的表现与传统的艺术表现相比,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媒介,以韵律、色彩、质感、大小、变化、一致、单纯、错杂与画面处理等特质为人所把握。由此,使得人们获得了视觉内容体验和视觉心理感受,所以,光效应艺术已经完全展开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新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兵强:新艺术运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英\]西里尔•贝雷特.光效应艺术.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色彩视错觉篇7

1.速度错觉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于速度的判断并不是依据车速表,更多的是以观察到的景物变化作为参考条件。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明显变窄,注视点随之远移,两侧的景物变得模糊。当速度达到105km/h时,视野范围仅有40°,这种现象叫隧洞视。驾驶员视野范围与行车速度的对应关系行车速度/(km•h-1)注视点在汽车前方/m视野/(°)4018390~1007236660~8010561040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驾驶员视野变小,外界景物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加,导致物体在驾驶员视野内的作用时间变短。如果物体在驾驶员视野内的作用时间小于0.4s,驾驶员就无法发现目标,达不到1s,就无法分辨目标的细节。速度很高时,驾驶员的视点就会前移,驾驶员对速度的敏感程度就会降低。如果长时间处于高速行驶中,驾驶员就会对速度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再加上敏感性降低,就会产生高速不高的错觉。

2.空间错觉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空间的判断也会产生误差。同样的距离,如果光线条件不同,白天看起来就要比昏暗的情况下近。同向/相向行驶时,当前面来车为大车时感觉要比小车距离近,这是因为尺寸误差所形成的视觉误差;两车同向/相向行驶时,驾驶员往往把两车相遇的距离认为是两车距离的中点,车速相差越大,判断的误差也越大。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路上的树木、行人等参照物多时感觉车辆之间的距离就要比参照物少时近。夜间在林荫树夹道的公路上行驶,两旁树木的反光会使驾驶员产生一种车辆在狭窄的通道里行驶的感觉,当路两旁树木变矮或消失后,驾驶员又会误以为驶出窄道而加速。这些都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空间所产生的错觉。空间错觉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距离误判,针对不同熟练程度的驾驶员所做的2700驾驶试验中,有38.67%驾驶员认为两车之间的距离远于实际距离,56.7%驾驶员认为两车之间的距离近于实际距离,而只有4.63%驾驶员认为与实际距离大致相当。空间错觉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司机的视力错觉,导致儿童的伤亡事故率要略高一些。人类判断时间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影响他们判断的物体体积的变化,即迎面而来的物体体积增大的速率(被称为“视觉流”)。显然,物体离自己越近,其体积增大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当物体距离遥远时,大脑便要寻找其他能够提供帮助判断距离的线索。那么当光线不好,并且没有明显的参照目标时,驾驶员会将儿童错误地看成是远处的大人,而不是近处的儿童。当做出正确判断时,已没有时间采取措施。

3.线形错觉

在道路几何设计中,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时,同向圆曲线之间如果直线长度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当直线过短甚至会把两条曲线当成一条曲线,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时,会使驾驶员产生道路继续直行没有转折的错觉,不能引导视线,必须接近坡顶才能发现平曲线,并且急转弯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当凸形竖曲线与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时,驾驶员会产生道路向相反方向转折的错觉,造成判断上的失误而导致交通事故。另外,驾驶员在长度较短的曲线上行驶,会感觉到曲线的曲率半径比实际小,造成急转弯的错觉。当道路处于比较开阔的区域时,道路的线形随地形起伏而变化,由于道路两侧景色单调,驾驶员会误以为在平道上行驶从而不知不觉间加速。对于较长的大下坡,更易因此导致高速。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显著增多,单位时间内出现的刺激物越多,驾驶员就越容易出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色彩错觉

色彩错觉是指人眼感知到的色彩同客观存在的色彩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色彩错觉是由人类自身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外部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种体验,令色彩也具有了冷暖的温度错觉。当看到红、橙、黄等颜色时会产生温暖热烈的感受;看到蓝、蓝绿、蓝紫这些颜色就会感到静谧、凉爽。暖色中的红、橙、黄会给人兴奋的错觉,冷色如蓝色会给人沉静的错觉,而黑色或暗色又让人感到忧郁、压抑。同时,色彩还会给人带来进退和胀缩的感觉。暖色如红、橙、黄给人以前进、膨胀的错觉;冷色如蓝、蓝绿、蓝紫给人以后退、收缩的错觉。所以同样面积的物体,因颜色不同会给人以面积大小不一的错觉。此外,色彩还会产生对比视错觉。亮度不同的色彩相互对比时,明亮的色彩会显得更加明亮,暗淡的色彩会显得更加暗淡。深色背景上的亮色有前进感,深色有后退感。浅色背景上的深色有前进感,浅色有后退感。城市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道路周围的景观和广告牌五颜六色、多姿多彩、颜色错综复杂,与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混杂在一起,会对驾驶员正常的视觉判断造成干扰,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觉,把交通信号灯旁的霓虹灯当成信号灯,或受到广告牌上信息的吸引,忙于辨认而严重干扰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光线错觉

人眼具有视觉残留的特征,由物体射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后,该像并不立刻消失,而要保留0.04s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残像,又称为连续对比。例如,当长时间注视一种颜色时,即使眼睛已经移开,眼前还会有这种颜色浮现。当视觉受到刺激而感觉疲劳时,还可能会产生与所看颜色相反的颜色。强烈的阳光以及夜间行车所使用的灯光都会使驾驶员的视觉受到刺激,在未适应之前会出现光线错觉。白天光线较强时,驾驶员的眼睛一方面要聚精会神地注视前方,另一方面还要经常观察后视镜及车内仪表,视觉疲劳在所难免。同时,路两侧的建筑和其他车辆反射过来的光也会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刺激,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光线错觉,视力也开始衰退。晚上,后视镜里反射的车辆灯光和迎面来车的灯光都会使驾驶员的视觉一时难以适应,无法估计车间距离,甚至会造成视觉盲区,发生交通事故。汽车运行在明暗急剧变化的道路上时,由于视觉感受不能立刻适应,容易发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另外,在北方冬天雪后天气晴朗时,由于长时间白色背景下阳光的照射,不但会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还会产生视觉残像,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二、视错觉现象的预防和应用

1.路线设计

我国道路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汽车行驶理论,但也考虑了人的视觉心理特性。在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公路线形是三维立体线形。线形设计应做好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者间的组合,并同自然环境相协调。线形设计除应符合行驶力学要求外,还应考虑驾驶员的视觉、心理与生理方面的要求,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与经济性。为了避免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产生错觉而发生交通事故,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基础上,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长度应尽量长些;纵断面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竖曲线前后的坡差过大;平曲线和竖曲线除了要满足规范规定的各种指标以外,还要相互均衡,并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同时,应避免长直线与陡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避免长的平曲线内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或长的竖曲线内设置半径小的平曲线;避免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等。路线设计完成后,还应用透视图法对路线的设计效果进行评价。这些路线设计的要求和方法都可以降低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产生错觉的概率。

2.景观设计

合理而美观的公路景观不仅可以使驾驶员产生美的视觉感受和愉悦心情,还可以正确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减少事故的发生。例如可以在需要降低速度的道路上种植密集、高大的树木,使得驾驶员产生前方变窄的错觉,提前降低车速,当然这种方法在应用时还要考虑道路的视距条件。在隧道口等处可以进行过渡性种植。公路景观界面的围合度逐渐过渡,可以使驾驶员尽快适应明暗效应,又可以起到美化作用。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设置植物屏障起到防眩作用;在已经采用长直线的路段远处设置建筑或树木,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控制行车速度,或者在道路两侧采用起伏式的景观空间形式,即通过反复栽植不同高度的树木,使得道路空间的围合度以一定的规律变化,引导驾驶员将其在开敞空间提高的车速在围合空间降下来。当一条道路设置在主线的弯道处,比较容易引起视错觉,驾驶员会认为该道路为主线而错误驶入,此时,可以采用种植树木的方式正确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为了正确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可以沿S形曲线道路的凸向种植树木。

3.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预防和利用视错觉的交通安全设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道路交通控制装置信号灯之所以设置成红黄绿的颜色,就是利用了人们对色彩所产生的错觉(如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告,绿色和蓝色代表安全),以及色彩的对比和错视规律。另外,在容易发生视错觉的路段设置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前方道路情况,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其中,视错觉标线在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视错觉标线是利用视错觉原理来设置的一种标线,即通过人的视觉及心理上的自然反应提示驾驶员在道路危险地点采取措施,以保障行车安全。与其他控速设施相比,视错觉减速标线具有不会破坏路面结构,施工时间短,成本低,让驾驶员主动减速等优点。常见的视错觉减速标线有以下几种形式:

(1)立体视错觉减速标线。这种标线结合三维立体图形和人的视觉机理制作而成,标线能够产生立体效果。驾驶员看到这种图形时,会认为有障碍物放置在路面上,从而自觉减速。这种减速标线在杭州、乌鲁木齐等地都有实施,效果良好。另外还有一种立体减速标线是在路面上贴上一层道路被破坏的贴纸,驾驶员发现前方路面有破损而自觉减速通过。这种标线颜色鲜艳,即使下雨天视觉效果也良好,而且行车过程中没有颠簸、震荡。但是这种标线应该设置在易于被驾驶员发现的路段,能够提前踩刹车,以防止驾驶员突然刹车引起后车追尾碰撞。

(2)宽度视错觉减速标线。这种标线在车道边缘画上白色虚线块,压缩车道宽度,使得驾驶员产生前方道路变窄和车速偏高的错觉,从而提高注意力,自觉降低车速。

(3)行车道横向视错觉减速标线。这种减速标线垂直于道路中线设置,距离事故多发危险点近的两条横线距离最近,后面的横线逐渐加大距离。当相邻横线的间距沿车辆运行方向不断靠近时,驾驶员会觉得自己的车速在不断变快,从而使驾驶员自觉降低车速。鱼刺形减速标线的原理也是通过两条鱼刺形标线的距离来判断行车的速度,当车辆驶入画有标线的路段时,由于每两条鱼刺形标线之间的排列距离依次缩减,驾驶员视线中出现的鱼刺形标线频率不断增加,产生了速度变快的错觉,从而自觉降低车速。

(4)交叉口视错觉减速标线。在干线与支线相交的交叉口,因为干线上车辆速度较快,转向支线的车辆如果不提前降低车速,易发生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交叉口右转的区域使用与路缘石一样的颜色。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因为视错觉以为道路右转的转弯半径变小,从而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而降低车速。

三、结语

色彩视错觉篇8

关键词:视觉艺术;视错觉;服装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01-01

在人们经济生活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观点,而服装则是人们展现自己美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服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日益重要。而视觉艺术运用形式在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国内外很多著名设计师将视错觉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通过引起人们的错觉使其作品独具一格。设计师通过视错觉的巧妙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弥补人体的一些缺陷,可以将人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众。这说明视错觉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艺术造型发现美的意蕴,同时也可以通过服装表达创意,美化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影响很大。

一、视觉效果中的视错觉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对服装进行了解,去了解服装的颜色,触感、款式等。我们通过视觉来选择服装,在通过感觉来知觉服装,从而想象此服装穿在自己身上的形式。知觉与感觉是相辅相成共同产生的,错觉随知觉而产生,人的视觉受知觉因素的干扰,会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使人的主观所想与客观所在不一致,这种感觉就是视错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视错觉是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视错觉对于服装设计的意义

如果能巧妙的运用视错觉,是可以弥补人的一些先天缺陷,使其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所以对于视错觉的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人的错觉产生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将会受到环境、范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视错觉的运用有具体的要求。在进行时装搭配时,进行多种视错觉的混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服饰的效果,因此,运用视错觉一定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盲目进行,否则会起到反效果。例如为肥胖的人设计服装,为了能够使人产生削瘦的错觉,可以在衣服上设计出竖条纹,但是这种竖条纹不可以过宽,否则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对于视错觉的原理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服装设计中的视错觉应用

(一)色彩的应用

在服装设计中,视错觉的色彩应用十分广泛,当人的视觉长时间停留在一种颜色上,再马上转到另一种颜色时,人的视觉调节效应就会对大脑传递错误的信号,因此会出现前一种颜色。利用这种错觉误导,在服装设计中可对不同肤色的人进行相应的颜色选择,进行合理的服装设计,以此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二)大小的应用

1.根据色彩的冷暖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视错觉会使人感觉图形大小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暖色调的事物要比冷色调的事物看上去要大,所以设计师在服饰的设计中就要根据人的胖瘦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色调设计,胖人适合冷色调,而瘦人则适合暖色调。

2.在服装设计中,服饰上的装饰图形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当一件服饰上的设计图形增多时就会给人一种膨胀的感觉,反之,图形较少,则会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

3.根据服饰设计的颜色,由于视错觉的关系会使人产生一种远近不同的错觉,简单来说,暖色调会给人近的感觉,冷色调或暗色调会给人远的感觉。

四、服装风格设计中的视错觉

现当代的服装风格种类有很多,而有很多风格在设计上都运用了视错觉的艺术特点,通过光与颜色的原理进行设计,给人一种视觉错乱的感觉。服饰设计中的欧普艺术风格则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利用几何与光颜色的对比排列,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动感,对人造成视觉上的错乱与幻觉。

结语:在人们社会生活不断发展提高的现代,视错觉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错觉设计出的物品,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当中,人们通过服装的表现来展现自己,摆脱了以往枯燥乏味的生活,因此,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也在随之不断提高。本文以视错觉为例就视觉艺术形式在服饰中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视错觉在服饰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大的需求,服装设计师要不断发掘新型的服装设计理念,而视觉艺术形式的应用则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通过对人们心理的把握,视觉产生的错乱以及幻觉,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服饰。一个人穿着服饰可以展现其的性格特点,所以对于服饰的选择上,人们的要求较高,对于视觉艺术形式在服饰上的应用,更有待我们去进行更深的研究,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人们需求的服饰。

参考文献:

[1]何树贵.重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例说[J].远程教育杂志.2010.6(3).

[2]王曼.白玉苓.王智勇.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69.

色彩视错觉篇9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视错觉;应用

城市化脚步的逐渐进步推动了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空间出现拥挤的情况,住房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倘若想要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相关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城市的使用空间做到合理的设计。但是,基于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促使建筑实现无限拓展的目的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在建筑立面设计中使用视错觉,就能够使空间达到立体化的效果,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促进空间获得真正意义的拓展。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视错觉在建筑装饰中的功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以及建筑装饰设计经验,而且还需要具有艺术审美观和审美意识,建筑装饰设计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审美意识,才能保证建筑装饰设计具有美的体现,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视错觉,不仅能够达到扩展空间的目的,而且对提高建筑装饰的美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1多元化功能

在最近几年里,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日益提高,而且在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形势喜爱,人们愈来愈对精神层面较为向往。这样就使人们对建筑物的设计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其需要开发建筑的诸多性能,使这些功能实现多元化的目的。倘若想要符合人们这一需要,那么相关设计人员就要对建筑立面设计实施综合性的服务,灵活的将视错觉使用到立面设计中,进而使建筑达到多元化的效果。

1.2尊重地域性

每一座城市所处的地域并不相同,在地理环境上也各有特色,加上每一座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很多的建筑在设计上,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城市所具有的不同特色,针对不同的城市特色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在进行装饰设计的过程中,针对色彩进行选择,也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差异特性,将地域文化差异融合到建筑装饰设计中,使得城市建筑更加能够凸显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实现视错觉在建筑装饰中具有地域性的特性。

2、建筑装饰设计中视错觉应用的价值

在过去的建筑装饰设计中,一般都存在落后等问题,所以说,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需求,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就开始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视错觉,在原有建筑装设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装饰设计的改造,依据现今建筑装饰设计发展的具体要求,在严格遵守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的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融合人性化以及美观化的特性。

而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视觉效果是人们最重视的,所有的物体特色均是依据视觉效果来进行凸显,正确合理的应用视错觉,可以使得建筑空间实现有效的拓展,使得建筑外观的美观性得到良好的提升,视觉是通过视网膜进行作用,利用视觉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从而体会到外界的距离与知觉等,视网膜本身是一个平面,并没有立体感,所以要感知建筑空间的立体感,就需要依靠知觉。眼球可以对空间中的深度和距离进行感知,人们在对物品距离人的距离进行判断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一句物体在人眼中所呈现的大小和状态来进行判断。

除此之外,物品所具有的颜色以及表现形式等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要想能够使得人们在视觉上可以对建筑空间有更深的感知,就需要在对建筑进行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视错觉,将物体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视错觉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合理的依据相关的科学手段,坚持适度原则,这样才不会使得人们出现幻觉,从而可以使得建筑装饰的效果得到良好的凸显。

3、视错觉在建筑装饰设计各个方面的应用分析

3.1表面、质感、结构的应用

在设计现代建筑的时候,为了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很多设计者从速度感和视觉冲击以及其他丰富的表现力等不同的角度来实现。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注意的是实用性,然后把质感结合到了结构中去,使外在的想象的空间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合理的安排建筑的表面、质感和结构,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3.2视错觉与节奏的应用

相关设计人员将视错觉使用到立面设计时,应当将人们眼镜感受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倘若不再人眼睛感受的范围内,那么就无法实现视错觉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对人类的反应能力做出准确的预算。通常对人眼镜带来作用的除了是一些特别的事物之外,还需要重视人的心理等有关因素。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来说,需要采取不同种类的手段对空间以及节奏加以组合,这样就能够将人呈现出较好的视错觉,促使空间以及节奏可以较好的感受到。在对立面空间安排的过程中,要对空间的实用性引起必要的重视。即使人们不需要特意的去用自身的感官感觉立面的空间,然而产品亦或是环境的美术形式可以对人们的感受带来影响。

3.3光和色的结合应用

就建筑装饰设计而言,主要是将光以及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光能够将冷、暖色调合理的联系起来。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立面进行设计的时候,普遍感受到尺寸、形式等因素,而是在较多情况下,色彩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对人们的判断能力带来影响。为了实现和谐的目的,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建筑的结构以及节奏中能够较好的将纯色彩融入其中。对于色彩节奏来说,当前绘画中的平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会慢慢应用色彩搭配的形式来对建筑立面进行设计。

4、结语

总而言之,相关设计人员将视错觉使用到建筑立面设计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实现装饰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在观赏的时候产生视野上的错觉感,促使人们在对建筑空间欣赏的同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符合了大众的审美需要,也符合了人们对建筑立面空间的需要。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当不断的学习,将自身的设计能力加以提高,丰富自己的灵感,参考一些成功的建筑立面设计案例,开发出新型的设计手段,恰当的使用视错觉,进而实现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雅丽.眼见未必为实――浅析视错觉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05)

[2]姚璐,迟晓军.视错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3]冯满.埃舍尔的视错觉艺术――对艺术设计专业透视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色彩视错觉篇10

关键词:错视原理;丝巾;纹样;设计

在现时“读图”中,错视现象通过印刷品、广告、插图、多媒体等多种媒介全方位影响着人们的视线,在纺织行业中,利用错视现象来进行创新设计逐渐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错视图形作为一种图案设计资源应用于丝巾纹样研发是本文的一个基本构思。由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甚少,本文仅对基于错视原理的丝巾纹样设计作初步的探析。

一 错视

错视是由眼球生理作用所引起的错觉,是人们主观的知识判断、常规的视觉经验与所观察到的对象物形态在现实的特征中所具有矛盾的错觉经验。从严格意义上说,错视是一种消极的视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这种现象而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但是从艺术角度来探析这个现象,就会发现错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引力与视觉冲击力。错视图形是根据错视原理,运用奇特的视觉特性所创作产生的。由于这类图形的设计原则不是简单地对设计元素积累叠加,而是对图形形态的构成关系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打破固定的思维定式,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解读方式并得到肯定。错视图形空间层次丰富,视觉造型独特,看似符合事实但又违背客观常理,且蕴含多种形式美法则的艺术特征,如简单中不失复杂、动与静共相存等等。作为一种特殊又独具代表的视觉图形,错视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魅力,给艺术设计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达到丰富多彩又耐人寻味的效果。20世纪开始,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要求向着个性化、时尚化的方向转变。在染织图案的设计方面,错视图形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错视图形为设计元素的花型设计得到了行业内外的肯定,因此错视图形在服装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等专业的运用越来越多。

二 基于错视原理的丝巾纹样设计现状

基于错视原理的丝巾纹样虽然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设计,但其图案特质决定丝巾作品的意蕴不止于“平面”,在融入大小、方向、空间、色彩、闭合、图地反转等错视原理之后,丝巾纹样将传达给人们一个集视觉引力、视觉趣味与多重内涵的视觉世界。

(1)同构错视图形

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逻辑上的张冠李戴使画面产生深远的意义,极富趣味性。如爱马仕的花卉折枝效果的一款丝巾,仔细观察这些画面的物象会发现是由不同形态的花卉折枝和丝带的图形元素组成,这些花卉折枝的元素产生奇特有趣的视觉引力。

(2)闭合错视图形

在一定的可视适合距离内,眼睛的移动与这种静止之间产生了错视的关系,快速移动的轮廓看起来模糊不清,但又显示了对于运动的刺激作用。

(3)正负错视图形

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被封闭的图形称为“图”,另一个面称之为“地”。“图”与“地”之间的关系在视觉上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视。在正负图形中,图与地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使人感觉疏与密、虚与实、变化与统一的空间美感。

(4)立体空间错视图形

某些几何学图形可以在二次元的平面上造出令人感觉三次元空间的立体形象以及具有刺激性的视觉画面。放射状的线、平行的斜行线、重叠面等等都是为了表现三次元空间的表现内容手段。

三 基于错视原理的丝巾纹样设计方法

第一,点、线、面是构成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错视艺术的造型中起着核心支撑作用的因素。点、线、面以其独特的构成形态和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创造了一个视觉上富有感染力、趣味性、冲击力的艺术世界。根据人们的视觉感知特征对点、线、面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创作丝巾纹样,将展现出极具个性化、变幻无穷的艺术作品。在视觉上,任何点的扩大与聚集,线的宽度增加或重叠都可形成面,也可以由线在空间的划分产生面,将面与面通过连接、分离、透叠、合并等构成手法,建立在二维的画面中表现三维空间的丝巾纹样、图底反转图形的丝巾纹样等等。

第二,色彩错视在设计领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色彩错视的产生除以生理特征为前提条件外,还与物理因素、心理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设计中色彩的错视现象,必须是在具有比较对象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的。由于丝巾的使用方式的特殊性,其色彩的表达在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三,错视艺术效果的二次处理方法,包括对摄影作品进行直接处理和对各种仿肌理手法进行运用。在丝巾纹样设计中利用摄影的技巧,是最能产生复杂的视觉效果方法,可用反复多次的曝光使形象互相重叠来达到这个目的,如弯曲原有设计图的反射面,就能使其变成扩散的放射状图形,微妙的细部,使人们联想为立体的地形图,并有等高线般的强烈的错视感觉。在丝巾纹样的设计中,把肌理图形和人工制作的肌理元素有目的的加以整合,可实现画面的错视艺术效果,如爱马仕丝巾创意设计中,利用钢笔笔触表现出皮毛柔软质感可见肌理效果是视觉艺术不可或缺的处理手法,使画面平添生机与活力,并具有强烈的错视效果。

四 结语

错视原理及图形是适应当代及未来设计发展方向的新兴研究课题和设计因素,其应用是灵活多变的,并以游戏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引起人们生理及心理上的体验,为现代丝巾纹样增添全新、丰富的艺术魅力。在现代丝巾纹样设计中有效地运用错视原理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艺术效果,合理地运用错视图形能够拓展创作思路与视野。错视图形在染织图案中的设计开发将会更加大放光彩,创造出更加有效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景秋.错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2]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李铁,张海力.平面构成[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