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11:19:00

儿童美术论文

儿童美术论文篇1

在中国,由于现代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现代儿童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接受;但我们的儿童观在与现代儿童观逐渐同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背反,主要表现为对儿童溺爱的同时,却不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甚至强制性地改变他们的兴趣和行为取向,将儿童当作实现成人的愿望和理想的工具或是当做成人社会相互竞争的牺牲品。当下的儿童美术教育也存在严重的背离现代儿童观的现象。如今的儿童美术带有明显的伪成人化特征,脱离了儿童的真实认知与情感状态,如学习中国花鸟画时,并没有引导儿童实际观察真实的花鸟,画牡丹没有见过牡丹,画老鹰没有见过老鹰,只是从成人美术中照搬样式。有的老师将自己喜好的样式和风格强加给儿童,令其模仿和学习,从而造成用儿童的手画成人画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老师为了谋取虚荣,让儿童摹画自己画好的作品,送去参展或比赛;还有的老师干脆捉刀。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其一,突然加速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引发了浮躁和虚妄的现象。儿童美术教育迅速发展,原本应该是值得夸赞的现象,因为这表明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儿童艺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然而对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加速发展的却是我们从教者心理和学习上的准备不足。目前,除了公办儿童中心和少年宫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之外,民办的校外美术教育机构遍及大江南北。校外美术教育机构规模不等,大的机构甚至开设连锁和加盟分支机构,学生动辄数百上千。

这些机构之间竞争激烈,故而存在许多隐患。其一,赢得家长(而不是儿童)的青睐成了竞争的焦点。为此,一些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不惜以成人化的教学效果吸引家长,因为其效果非常直观。其二,家长给予这些机构过高的期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家长普遍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许多儿童被送到校外教育机构学习美术并非己愿,而是由于家长的从众心理和相互之间的攀比。而且,许多家长都渴望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和“成果”。有些家长对儿童美术比赛尤其热衷,在一些现场,家长比参赛的孩子还要紧张,似乎参加比赛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图1)。这种压力自然转嫁到了校外教育机构的老师身上,导致他们为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而做出违背儿童美术教育规律的事情。其三,导向错误的儿童美术比赛泛滥。社会的需求必然导致相应活动的出现,由于家长和美术教育机构的需求,现在的儿童美术比赛非常之多。其中有些比赛会因为主办者以及所聘请评委的专业素质不高或对儿童美术理解有误,从而误导了儿童美术的自然取向。其四,一些从业教师缺乏对儿童美术的正确认识。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从业教师。这些教师来源复杂,其中一些人既没有经过就职前的专业教育,上岗后又没有得到合适的培训,因而对儿童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用原有的“美术”和“设计”专业知识从事教学,从而导致儿童美术教育被“专业”扭曲。

上述很多做法,是在爱儿童的招牌下行害儿童的事情,实际是不尊重儿童、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违背了现代儿童观的主旨。因此,什么是儿童美术?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思考。儿童美术具有独特的内涵。这一概念与儿童文学、儿童音乐、儿童舞蹈等概念的内涵并不类同。后者几个概念的内涵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音乐和舞蹈,或供他们欣赏、体验和学习”;而儿童美术的内涵则是“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运用美术方法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正因为自己创作与他人为其创作之分野,使得儿童美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意义,因为毕竟儿童终归要发展为成人。作为生命属性,唯一能代表人的智力、情感和体力高峰的是成人而非儿童。同理,能代表人类美术最高成就的是成人美术而非儿童美术。如果说儿童美术代表着人类最高成就,那么试问:我们能够说出几位世界著名的儿童画家吗?我们又知道哪几件儿童美术的杰作呢?相信没有人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而凡是初具美术知识的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列出一些著名成人美术家的名字及作品。其实,成人对儿童美术的偏爱和褒扬是因为能够从中感受到天真无邪的童趣和肆意无拘的想象。虽然一些成人艺术家也尝试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模仿儿童的手法表现世界,如毕加索和米罗;却没有必要无限地夸大儿童美术的艺术本体价值。

儿童美术教育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从儿童美术中,心理学家可以发现儿童的身心状态,艺术理论家可以找到艺术发生学的证据,美术家可以借以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空间,一些家长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这些价值都是外在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呢?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为四个流向。其一,促进人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指的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或共通素养,包括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审美品位、思维能力、认知理解、合作交流、创新意识等。儿童美术对这些核心素养都有极大的贡献率。比如,通过美术教育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中国画论中关于绘画的功用说,最早见于《左传》,其中谈到青铜器的图案和铭文的作用是“使民知神奸”;唐代张彦远认为美术之功用是“成教化,助人伦”;鲁迅同样认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西方的哲人柏拉图等也有类似的看法和表达。其二,贡献学科素养。每一个学科都会向儿童贡献独特的学科素养。数学能够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行为习惯;美术能够贡献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其三,使人形成终身的爱好。儿童学习美术,不一定将来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职业,却能形成对美术的热爱,并有可能在业余或者退休之后成为一种行为取向,充实闲暇,丰富精神,提升品位,获得幸福感。其四,成为职业。虽然大多数学习美术的儿童不一定将来以美术为职业,但依然有些儿童长大后会选择美术作为自己的专业,以此谋生并获得成就感。现供职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曾获得国际建筑学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先生小时候就曾在儿童美术教育家张桂林先生的指导下学习过美术,现在从事与美术相关的工作。其他还有一些著名画家也在童年学习过美术,后来就以美术为终身职业。这四种流向体现了儿童美术的价值,综合而言,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美术教育具有未来学的意义。因此,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的教师,都不要过多地纠结于眼前的一件作品是否符合成人社会的标准或者得奖,而应该关注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以及儿童美术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正面影响。

二、基于现代儿童观的儿童美术教育

社会上有人呼吁“让儿童美术教育回归本真”。所谓“本真”,在国学中和一些哲学流派中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学中,“本”指的是元气,是宇宙万物之根,属于先天的存在;“真”指的是真气,乃宇宙万物的生长,属于后天的发展。宇宙万物的衍变和发展取决于“本”和“真”的相互作用。而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本真现象”哲学中,“本真”指的是“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即在群体氛围和趋同心理的压力下,依然保持自身的优势基因,体现个性,拒绝异化,追求真理的精神。而在一般的解释中,“本真”含有本源、真相的意思。在我们的话题中,“本真”主要取“真实、自然”的含义,因此所谓回归本真,应该是帮助儿童美术教育回归到一种真实和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现代儿童观合辙。

如何让儿童美术教育回归本真呢?首先,应该全面而辩证地认识本真。尽管我们承认“本真”具有真实和自然的内涵,而且也主张儿童美术教育应该努力体现这一内涵,但应该认识到,本真不是静态和绝对的;如果将其视为静态和绝对的,没有受到任何教育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儿童画应该是“纯天然”的,最为本真的。但这种“本真”只是一种短暂的存在,因为儿童是要不断发展的,他们不仅是自然人,更要成为社会人。其一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发展对于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对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具有正面的意义。所以,教育应当努力保持特殊个体的自然本性,同时也要赋予其特殊的社会性。正如英国学者赫伯•里德所说,教育包含两个矛盾,“一方面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实现本来的他,另一方面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成为非本来的他”[2]。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我们拒绝的不是教育,而是不合适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似乎应该让先天之“本”与后天之“真”彼此相助,从而推进儿童的发展。要使得“本”与“真”彼此相助,前提是需要充分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体现在美术学习上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教育,指的是所选内容的难度不应超过特殊儿童发展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选择的方法也要适合特殊儿童发展期的兴趣和需要。比如,过早地将一个低幼儿童引入成人的花鸟画样式,难免“揠苗助长”之嫌:我们在用一种外在的方式让儿童被动地接受和模仿,表面上看去似乎画得很成熟,可以博人一誉;但本质上违背了儿童的天性,逾越了儿童的自然发展,本真付之阙如。因此所谓“本真”,不是让儿童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也不是过于主观地让儿童超越自然状态;而应该让“本”和“真”携手,迈着稳健的步伐,沿着发展的道路,以适当的步幅和步频前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本真”应作如是理解。其次,要智慧地平衡如何表现和表现什么两个方面。任何儿童美术教育都不可能回避这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都照顾得好的儿童美术教育才是高明的。

如何表现主要关乎媒材的选择、形象的组织和技法的运用。不同创作个体的差异是通过选择的恰当性、组织的审美性、运用的合适性显现出来的。儿童美术同样如此。在儿童美术中,由于自发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如何表现”方面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的空间相对于成年美术更狭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这正是我们教师的可为性所在。比如在表现时需要与学生协商,选择恰当的媒材,是平面媒材,还是立体媒材?具体而言,是纸、泥、木、金属,抑或其他?一般规律是,如果是综合性的美术创作活动,在材料的选择性方面范围会更大,因而也相对自由;如果给学生规定了具体的媒材或美术的门类,媒材的选择范围会狭小,学生创作的自由度也相对较小。在形象的组织性方面,儿童有符合其年龄特征的组织方式,但教师不能放纵他们的惯性。考虑到其发展性,也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完善对形象的组织,比如运用一些形式法则或者不同的视点的画面效果,以便获得更多的审美性和独异性。不同个体在表现的品质方面获得的水平与他们的表现技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大多数教师所关注的。技法的提高依靠的是“事”(指某一次正式的表现活动)先的积累,“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比较少见,体现为“你平时是什么水平,现在就是什么水平”;但针对一次正式的表现活动所进行的临时局部性技法练习仍是被允许的,而且也会收到一些较为明显的效果。表现什么,是儿童美术活动的灵魂,是“如何表现”的依归,也是儿童的美术魅力之根源。因为它直接反映出儿童经验范围、思想程度、情感状况、发展水平,是他们所感、所知和所想的直观呈现。在此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一般化和概念化,在一些儿童的作品中,鲜见观察的独到、思想的奇异、情感的独特、经验的偏僻。

在以一次“关怀”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大量的作品描绘扶着盲人过马路、给妈妈洗脚、小鸟的家园等情节,这是典型的一般化、概念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儿童自己的认识局限,还是成人的命题结果?值得深究。而针对“关怀”这一主题,有的儿童却能画出工地上农民工吃饭的情境(图2),有的儿童也能画出街头被窃井盖后的空井(图3),这样的表现才显现出独异性。如何做到表现内容的独异性呢?可以参考的建议是:唤醒儿童的体验,丰富儿童的经验。其方法可以是讲故事、讨论、进行角色扮演、观看视频、参观游览、亲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打开全部感官,使得他们触动情感,揭开记忆,让身心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在这样一些状态中,努力将知识与经验内在化。知识与经验是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加以传播,并强加给儿童诉诸记忆;但此举因为不能唤起儿童的内在情感而只能成其外在的知识与经验。这种外在的知识和经验既不能长久,也不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即便作为表现的内容也只能是表浅的。让儿童背诵李白的《静夜思》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让他们产生内在的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获得体验。我设想了一个情境:中秋节的前一个月带一群儿童西行旅游。在中秋节的晚上,当大家一起坐在西部沙漠上望着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听到声情并茂地朗诵《静夜思》时,会发生什么?我问儿童,他们说:“我们会哭。”只有在这种情境中,他们才真正理解了《静夜思》表达的孤独、思念的情感。可见,体验是知识和经验内在化的重要途径。这也启发我们,给儿童的任何指导最好经过学生的心灵,并由他们有意识地、主动地发挥出来。虽然通过外在的方式也能获得一些效果,但那只能是表面的和短效的。

儿童美术论文篇2

一些儿童在学习中出现了抵触心理,觉得美术学习枯燥无味,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法的训练。一些教师总想着向儿童传授专业技巧,提高其美术功底,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儿童多处于被动接受、模仿的状态。如果儿童长久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其想象力、灵感、天赋将被压抑,对艺术的直觉也将受到制约。很多学者的实验发现,儿童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同样事物所画出来的图画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较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因此改革儿童美术教育势在必行。还儿童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摒弃灌输教育势在必行。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直觉是人类思维的本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是人最真实的思维,更是人类灵感的源泉,依靠直觉对儿童进行造型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有效性,锻炼儿童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美术教学应形成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教师仅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成为课堂的中心,应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条件。另外,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进行选择,避免将知识理论强加给儿童,让儿童依靠直觉进行发挥,进而培养儿童的美学意识,激发其创作兴趣和创造力。

2.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

(1)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对事物的描绘规律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意象到再现。儿童对事物的写实能力会随着他们对事物认知的提升而慢慢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随着感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实践证明,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造型能力的形成不是靠传授技法,而是靠直觉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形成以视觉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化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强化儿童的直觉,从而刺激儿童的灵感。

儿童美术论文篇3

儿童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应该从儿童心理和剧情出发,除了尽可能鲜明的色彩和可爱的形象外,更应该给孩子营造想象空间,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儿童剧的设计元素不能老停留在鲜花、蘑菇、太阳等图片的拼凑上,应当从剧情中寻找适合儿童的造型元素来进行设计,搭建一个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舞台空间。儿童剧舞美设计无需考虑流派、风格等问题,只要是营造了符合剧情又能引发儿童无限想象的舞台梦幻空间就是成功的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

二、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的视觉吸引

儿童剧顾名思义她的观众就是儿童,儿童的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这就涉及到儿童剧舞台美术的视觉吸引问题。儿童剧的舞美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极富视觉效果的舞台形象和舞台空间,让舞台充满神奇和幻想,才能紧紧吸引儿童的眼球,

1、儿童剧舞美设计的色彩运用

儿童剧舞美设计在色彩运用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他们是相对简单的、感性的、活泼的。所以我们在色彩上要尽量丰富、尽量鲜艳,这样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并为他们所接受。如果在色彩运用上过于灰暗、过于单一就会给小孩一种压抑的感受,引不起孩子的兴奋,小孩不兴奋在剧场就会坐不住。所以一部儿童剧给小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第一印象就来自视觉、来自舞美效果。

2、儿童剧舞美设计构图的饱满性

舞台美术设计构图不是绘画概念上的平面构图,而是立体的、三维的构图,要充分考虑舞台的立体空间,作为儿童剧的舞美设计不能等同于其他人戏的舞美设计,他们的观众群体不一样,成人戏剧的舞美可以简约、抽象,像京剧一桌两椅也可以把整台戏演下来。而儿童剧则不同,应该尽量饱满、夸张,这个可以参考儿童画,儿童画一般都是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充满童趣,而不会像国画那样大量留白,所以我们做儿童剧舞美设计的时候在考虑剧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具有童趣。

3、儿童剧舞美设计和灯光的关系

舞台美术设计和舞台灯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舞台灯光种类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比起传统的舞台灯光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我们在做舞美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灯光,舞美是灯光的载体,没有载体再好的灯光也没有办法发挥,儿童剧舞美的造型既要夸张、有童趣也要考虑受光后的效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舞美制作的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在选材上也要考虑灯光,因为有的材料吸光,有的反光,这些都是要有机结合的,舞美和灯光结合好了就能让整剧增色不少。

三、总结

儿童美术论文篇4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力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儿童美术素养、提高儿童审美意识、激发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表达评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谐的开展人际交流活动,形成健康的情感、意志、品质乃至人格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参与、感受、想象等一系列探索和实验活动,使他们首先产生愉悦感,并由此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在顺应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完成儿童对外界认知作出表达的全过程。但在实际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造成儿童学画思维的死板化、程式化、单一化,影响到儿童天性的释放。因此,必须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加以改革创新。如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引领,有效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陈旧化

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部分教师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传统,缺乏创新,仅局限于纸面作画,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并示范—儿童临摹—教师点评的教学方式,重模仿,轻创作。通过教师讲解和临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感受、认识世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比照范画,甚至为了让学生短时间取得好的画面效果,运用一些程序式技巧“教会”他们画画。教师的仔细讲解、具体演示、忙碌穿行、强调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描绘、创作的机会,使他们朝着学校设定的方向发展,导致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人文性、艺术性大打折扣,对于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害而无益,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目的的片面化

儿童美术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和重视绘画技能的培训。检验美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能不能完成一幅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美术活动知识、技巧和能力,培养儿童基本的自我表现能力,使其产生最初的审美情趣,是儿童美术教育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却非最终目标,儿童美术教育应通过借助美术活动这一形式载体,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感控制、个性发育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美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只是达成这一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儿童用自我创作的形式来展现内心感受,产生快乐,陶冶情操。所以只有把美术作为儿童表现自己观察客观世界角度的工具,才能够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标准的成人化

美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开拓孩子的视觉方式,形成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或家长不是立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去思考,往往以成人的视觉和经验对儿童美术作品给予评价,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去认定儿童作品的好与坏。而这种判断往往被誉为权威、专业的判断,以与客观事物“像不像”作为标准,打击儿童的创作的兴趣,遏制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作品陷入“被观看”“被审美”的尴尬境地,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平衡。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过:“不要把自己的意象加在儿童的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它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于儿童思想和认识的任何方向去影响和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其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依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通过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手段完成,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平等的姿态去倾听他们作品中本能的情绪和感觉的诉说。

(四)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

受国外儿童中心论自我表现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界也存在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这一倾向,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创意独一无二的潜力,每位幼儿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展露其天才。每个人的目标在于充分表达自己,从创作中实现完整的自我”。这一主张在儿童其他表达手段尚未发育健全的低幼阶段有一定的适用性。在这一年龄阶段,绘画是其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进而忽视甚至无视美术知识、技巧合能力的教授,与儿童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目标相违背,则是不可取的。

三、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思考

(一)以儿童为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存在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两种观点之争。前者强调教育中儿童的中心地位,主张通过儿童的自然表现和创作,促进儿童审美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后者则强调美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主张以严格的教学活动,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单纯的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已不能为解决教育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给予儿童美术素养的育培以充分关注。美术素养是指完成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想象的意识和能力,美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儿童视觉经验的积累,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创造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理解和关注人文精神的内涵,引领儿童在广阔的文化视域中形成对美术的特征的基本认识,关注身边的美术现象,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中的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培养儿童用开放、宽容、尊重的心态去接纳、欣赏文化的多元性,并在兼容并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二)引导并不主导,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育需要教师和儿童的一同参与,随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经验倾向的课程观已经逐渐取代学科倾向的教育观。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更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对知识和技巧的要求已经退居其次,儿童的审美经验已经成为构建儿童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与技巧的教授为主要内容的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以儿童兴趣培养为起点,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参与度的把握很重要,不能干预主导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职责在于点拨和启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注重孩子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大小应体现儿童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观,教师有一套成熟的美术技法和审美取向,但其作为成人的认知与审美,与儿童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因其稚嫩而轻易加以否定,并随意加以修改甚至另起炉灶。儿童的画作是极富创作性的,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不应简单的用好不好或像不像来判断,更不能因此而对其批评,打击他们的创作兴趣热情。而是应以平等的身份、尊重的态度和他们共同创作,肯定他们富有个性的构思和表现,欣赏作品中的美感,支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做到适可而止,不限制儿童内心直觉感受的表现,引导儿童画面效果不断提升。

(三)灵活与多元,激发儿童创作热情

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受美术学科发展的影响,随着美术学科范围的拓展,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如今的美术内涵早已得到很大的拓展,不同的媒介材料扩充到儿童教育内容中,当延展的内容进入到课程体系中,就需要美术教育者去选择和组织,以顺利完成其课程化的过程。儿童美术是儿童本能的情绪与感觉的倾诉,映射的是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完全是按眼睛看到的事物颜色、形状、结构去表现,而是根据内心世界对把握和理解进行表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早的教授专业化技法。很多老师为了凸显自身的专业性,过早地去教授孩子专业技法,这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使之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鉴于此,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尽量抛开成人化、专业化的美术用语,让学生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概念化、模式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避免简化、模式化图像,多给学生展示实物照片或者动作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其特点后再去表现。同时降低临摹物品和画作的使用频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场所、教学素材、作品表现形式,激发儿童热爱美术、热爱创作的热情。

(四)多方联动,形成师资培养合力

儿童美术教育早已不单纯是艺术活动本身,其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交融,也不再只单纯追求儿童绘画技能的提高,愈发重视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表达,这对儿童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立足该学科教研活动,注重实践体验,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互动平台,采取个性化、精准化、内涵式的师资培训措施。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利用高校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等专业师资力量,与儿童美术教师形成科研合力,实现各学科间的联动,形成理论、实践间的互动;其次,要立足实际、重视学科教研活动,避免不接地气的盲目科研,针对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困难,立项研究,在项目中实现儿童美术教师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再次,根据科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成果,设立专门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专业性、常态化的互联网研究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师多元互动,有效推动儿童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并非教授技艺、培育艺术精英的教育,而是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艺术教育特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使儿童的艺术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达至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金花.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慕德春.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儿童美术论文篇5

摘要: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其儿童歌舞艺术思想博大精深。用其“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释我国新课改思想的滥觞,可谓恰到好处,以此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多元;美感;民族;人本 

当下新课改中有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即“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及“以人为本”,不少学校已将其逐步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理念之中,使现代化音乐教学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对于克服纯客观主义的旧知识观,以及促进音乐课程知识的更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创始人——黎锦晖的创作实践为基点,对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进行相关解析。 

一、多元兼收 

当代音乐教育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多元兼收”,而这种思想和理念能否与音乐教育相协调,是我们顺利开展新课改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基于音乐教育的学科内涵,我们应该提倡综合性音乐教育模式,即音乐与相关的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整合等。如果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来看,我们还需要以一种更加果敢的开拓性视野来学习、理解和尊重一切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他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音乐艺术成果。 

黎锦晖根据儿童心理反映整体性强的特点和“学国语最好从唱歌人手”的指导思想,于1921年在开封一师及女师附属小学用国语尝试进行“过渡的教学法试验”,集唱歌、音乐、诗歌(童谣)、舞蹈(自由体操)、即兴创作于一体的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将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或神话题材,形象地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儿童提供了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机会。这些生动的艺术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自身发声器官和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的,与今日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奥尔夫声势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孩子们直观地体验音乐诸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等)的变化和情感的抒发,促使和提升儿童个体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黎锦晖还亲自编订《小朋友》儿童读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歌曲、图画、故事、谜语、戏剧、笑话、小说及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即以“陶冶儿童性情,增进儿童智慧”为主调,把教育由有限的学校小讲台扩大成社会大讲台,将音乐与儿童文学、美术、游戏相结合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 

在对待本国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方面,黎锦晖继承了蔡元培先生的“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思想:他借鉴外来音乐的创作技巧以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母体”;在表演形式上,他认为凡是易学易练的(如江湖杂技、民间游艺、武术花招、舞台动作)一概吸收进来,丰富了儿童音乐的表演形式;在学校办学思想上,他“主张教学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授,又要努力吸收外来新兴的音乐艺术文化”。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学活动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一个孤陋寡闻,只懂一点有限专业知识的人,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综合化的音乐教育改革趋势越来越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我国音乐教育实施新课改出现的种种问题,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对于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远离美育轨道的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二、美感核心 

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教育部于2001年7月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第一位基本理念。黎锦晖长期从事教材编辑与学校教育工作,对儿童的心理要求,有着较为深刻的揣摩和研究。他本着“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的创作原则,坚持站在儿童审美的角度为儿童编写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所蕴涵的审美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黎锦晖在编写儿童歌舞剧《七姐妹游花园》时曾说:“本剧完全以‘美’为主:人美、服装美、歌声美、姿态美、动作美,剧中人的品性、行为无一不美……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以外的——什么规矩,习惯啊,成见啊,可没有功夫去管”。 

儿童美术论文篇6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教育目标 儿童美术教科书 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71-01

1 引言

自从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的格局有了巨大的改变,东亚的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对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显得格外重视。

2 中国与日本儿童美术教育的比较

2.1课程目标方面

2.1.1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

我国现行的学校美术课程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来实施的。这一教学大纲中,美术教学目标是从四个方面来表述的。即通过美术教学:(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所以,笔者觉得,我国应尽快制定一个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变化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2.1.2日本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

日本教育界认为,“教育的最终效能,是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培养儿童完美的人格。”①所以,通过上面的两端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在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儿童丰富的情感,尤其是高尚的情感;和培养儿童的个性,尤其是完美的个性。

2.2儿童美术教科书方面

2.2.1中国儿童美术的教科书

我国现用的儿童美术教科书,是2002年进行改版的“新教材”。

“新教材”紧扣我国的教育纲领,努力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陶冶儿童的情操,提高儿童的审美的能力,以及让儿童对美术这门学科充满很大的兴趣。

2.1.2日本儿童美术的教科书

2002年,经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根据新的《学习指导要领 画图工作篇》编写,日本文教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里面所用的教科书。

这套教科书充分结合了日本对儿童美术教育新的思想,以儿童为教育主体,结合儿童的个性,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图文并茂,版面色彩明艳,印刷精致,这使得儿童加大了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让儿童用很轻松的力可学习美术的绘画技法和美术常识,并且,本美术教科书还含了其它学科的内容,使儿童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

2.3培养儿童美术教师方面

2.3.1中国儿童美术教师的培养

整个教育的活动与教师这个社会角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想提高儿童美术教育水平,必须先要提高儿童美术教师的师资水平。

对于,中国现有的高校来说,也开设了美术教育学专业,鼓励爱好美术及其美术教育的青年人报考本专业;对于,现已任教的美术教师来说,会经常为他们开展一些在职的进修性质的儿童美术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活动。从而,来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

所以,要想培养出更好的儿童美术教师,就必须先把现在高校中的美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更好。

2.3.2日本儿童美术教师的培养

可以说,日本对儿童美术教育要比中国对儿童美术教育不知要重视多少倍?日本的普通大学开设儿童美术教育专业,加大对儿童美术教师的培养。所以,现在看日本儿童美术教师基本上是由日本普通大学毕业的。

3 结语

要提高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好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有思想、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还要重视对大学中的美术教育专业进行较为完善的管理。先让学生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并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

注释:

①《日本美术教育》张小鹭 湖南美术出版社 111页.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

[3]梁玖.美术学[M].湖南美术出版社.

[4]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周蕊.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本科生毕业论文集[D].美术学专业.

[6]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美术论文篇7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实践课程 高师院校

儿童文学在中小学教学和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的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据统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80%;就幼儿园教育而言,在幼儿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乃至游戏活动中,都涉及大量的儿童文学内容。儿童文学以其浅显生动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活泼明快的风格吸引着儿童,对他们身心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儿童文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为宗旨的高师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以及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等问题达成共识,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及教学体系。然而,在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中,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重点还是在理论学习上,注重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一)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目前通行的、使用率较高的儿童文学教材主要有:黄云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浦漫汀、张美妮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方卫平、王昆健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首都师大出版社,2008年)。这些教材普遍以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阐释儿童文学的本质论、文体论、接受论等,有的教材加入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及文学作品的选读。

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多数高校形成了以论、史、文三者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其自身规律的揭示,是对儿童文学创作规律、阅读规律的探讨,对基本理论的讲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因而,理论居核心地位;文学史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了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儿童文学发展的概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文学精品,这是学科发展的脉络;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意义。这三者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儿童文学学科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般说来,儿童文学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执著的探索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具体来看,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掌握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等。培养儿童文学感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从事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各高校普遍提出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与儿童文学实践、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更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诸如引入幼儿园或小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像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进行分析、印证,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儿童文学实践课程的阐释

所谓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为主旨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并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课程。实践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和实践来达到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儿童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儿童文学理论、文学史及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应该开设适当的实践课程。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儿童文学素养的多个层面,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宗旨开设的,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一方面是培养、提高学生儿童文学领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表演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儿童文学教育实践。

三、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确立科学系统的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体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不同的实践课程有不同的特性。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1.儿童文学欣赏实践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欣赏能力,更要具有引导学生儿童文学欣赏的能力。

儿童文学欣赏课程主要讲授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兼顾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因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及其创作过程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是品味作品中独特的“童趣”、找到作品中的“共鸣”。

2.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文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儿童文学文体理论知识学习后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儿童文学基本题材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熟悉的儿童生活场景进行的写作实践,包括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如果说儿童文学欣赏是侧重于培养感悟文学美的能力和提高内在修养水平的话,那么创作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培养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与儿童密切接触,共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熟悉他们的生活,可以为创作积累素材。他们又有儿童生理、心理知识,是最适合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群体,因此在理论学习和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儿童文学创作要求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并在老师指导下领悟儿童文学创作真谛,这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节奏、通畅的语言、浓郁的情趣天然具有表演因素,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如儿歌、童诗、散文诗的诵读,儿童故事、童话的讲述,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演出,等等。将一定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表现,能使儿童文学作品由平面变为立体。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地体会作品的情感,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使作品的情节和形象更加鲜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阅读欣赏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水平。在表演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4.儿童文学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在校内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和到小学参加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要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儿童文学意识,巩固和体现儿童文学的学习效果。

儿童文学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文学素养,以及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倾听、故事教学、儿歌教学、木偶剧、童话剧表演(包括情景表演)、幼儿图画书创作、儿童文学活动环境创设等,都是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改编、上演课本剧,还可创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儿歌、故事等,使教学活动富有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儿童文学理论,而且可以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能提供很好的基础和经验,增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

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互相协调、配合,能总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并能使学生有儿童文学特长,在语言表达、写作水平、表现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共同提高。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践课程,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欣赏课程既可以采取教师引导欣赏作品,又可以由学生合作讨论;而那些优美的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则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欣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乐、画面结合欣赏;对于经典的童话、小说作品还可以先改编成舞台剧,再由学生表演,将欣赏、创作、表演结合在一起,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儿童美术论文篇8

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美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工具论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并以分析儿童的成长特征为评量的范围。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了解杜威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工具论。

(一)工具论的教育思想基础: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在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因此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因而要把学校变成一种有控制的特殊社会情境,把课堂变为儿童活动的乐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指导儿童参加诸如手工作业、现场参观、表演节目、盖房子、测画图等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由观察、接触、操作、实习而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获得有用经验,即“从做中学”。杜威摒弃了分科教材,反对传授各科知识,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在杜威的教育观中,儿童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强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杜威曾经指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教育之所在。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知识都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所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要素,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儿童的自我实现。”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思想基调。工具论者把美术教育当作儿童自然发展的工具,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儿童自然发展;美术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本性,教师不应有过多的参与或指导,在美术课堂上,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美术活动;在教学计划中,美术可以与别的科目相结合,很多情况下成了服务于其他科目的附庸。工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  )和维克多·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

(二)里德的美术教育观: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

里德对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看得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

里德认为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依据容格的观点,他把人类心理分为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而每个类型有内向、外向之分。这样,人类心理共有八种基本类型。里德认为,这八种基本心理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美的表现形式。以现代艺术为例:思考型——写实派;感情型——超写实派;感觉型——表现派;直觉型——构成派。心理型中有内向与外向之分,相当于艺术型中的主观与客观之分。具体到儿童艺术,里德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有组织的、拟情的、节奏的模式、构造的形式、列举的、表现派的、装饰的和想象的,共八种。这八种儿童艺术表现类型受到儿童特定的人格类型影响,相当于儿童不同的心理倾向:外向思考型——列举的,内向思考型——有组织的;外向感情型——装饰的,内向感情型——想象的;外向感觉型——拟情的,内向感觉型——表现派的(触觉的);外向直觉型——拟情的,内向直觉型——构成的形式。由于艺术类型与心理倾向之间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具有型的态度(typeattitudes  )而立于承认各种类型的地位,依照儿童天赋的气质予以鼓励和指导。

儿童美术不仅受儿童特定人格类型的影响,也受“由潜意识而来”的一系列原生印象或原型的影响。根据里德的观点,儿童美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作为残迹遗留在人类意识中的一种原形功能。原型最常显现的是魔环主题(Mandala  Theme),包括一切同心圆、  有一个中心的圆型或方型以及所有辐射状或球状的排列,如花、十字、轮状、曼陀罗等。这些符号自然反复地出现在各种文化背景的儿童画中,从而为人类的共同人性提供了佐证。

仿效进步主义的观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法建议。他指出,“课程不应视为各科的总汇。在中学阶段一如在小学阶段一样,应该是创造性活动的场所,而教学只是为了达到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不可免时或有助力时才实施。如果在幼儿阶段,这些活动可称为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称为设计(Project),  然后在中学阶段合而为建设性课业。”〔1〕艺术应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课程应采用统整模式。学校是实习工场,符合美学标准。而教师,则应该是将个体引入环境的中介,他应该了解“涵容”学生。里德的这些看法,与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三)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观:维克多·罗恩菲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宾州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他综合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一套颇有影响的美术教育观,成为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物。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是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  —11)是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是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罗恩菲德认为,这些阶段是来自遗传的知觉程序自然展开的结果。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就象一个个遗传程式的展开一样。虽然各个儿童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但整体的形式和步骤却是相似的。儿童需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既然这些阶段是自然发展的,因而教师对儿童美术的学习就不该予以干涉。不要试图教儿童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儿童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

罗恩菲德把儿童的创作看作是他们感情、智慧、生理、知觉、社会性、美感及创造性的反映。从儿童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长情况。如,当儿童喜爱某人(物)时,就会在作品中作特别的强调和夸张;当他们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作品中就会有表现群体的活动出现。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展最为重要,因而,罗恩菲德强调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明确指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制作过程而非完成品。”

在说明儿童美术的特征时,罗恩菲德特别提出了知觉的视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这组概念。罗恩菲德认为,知觉有两种反应模式——视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是一种客观类型。视觉型的个人喜爱环境,是世界的旁观者。他们在画面中咨询自然,其绘画倾向于具象的写实。而触觉型是一种主观类型。触觉型的个人是世界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他们专注于主观经验的阐释,其绘画倾向于高度主观的表现。当儿童成长时,大部分人(约70%)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去面对世界(约47%的人倾向于视觉型,23%的人倾向于触觉型)。〔2〕

罗恩菲德认为知觉特征的不同是由遗传而来的,因此,不要指望视觉型的儿童画出触觉型特征的画,触觉型的儿童画出高度写实的作品。由于儿童中有两种创造类型——视觉型和触觉型存在,因而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指导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刺激中更加注意这两种经验。假如我们用主观经验、感情性质或者身体的经验来刺激他,我们将会挫折一位‘视觉型’的人。同样地,假如我们只用视觉经验来刺激主观的人,我们也会妨碍他。既然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只是基于视觉刺激,儿童的一大部分不但受到忽略,而且还会受到挫折。许多艺术教育者在中等学校里使用视觉刺激,却未曾认识到:现代的表现艺术也是今日生活中非视觉性的一种刺激。”〔3〕所以,  写实的表现方式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批评标准。教师应把经验世界的态度与视觉型视觉接触的方式一视同仁。艺术刺激应同时包括触觉感应和视觉经验,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

里德和罗恩菲德都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主张“Education  through  Art”。  里德的贡献在于美术教育的价值与哲学的建树,而罗恩菲德则在美术发展心理及教材教法的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两者相辅相成,联珠合璧。从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杜威及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甚而,还有卢梭的影子。(事实上,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卢梭的理论关系密切,虽然杜威本人不予承认。)工具论使美术教育课堂发生了重大变化,儿童成为美术课的中心。

杜威重视感性经验,关注儿童兴趣,使教育领域开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时代。然而,“事实告诉我们,杜威牌的教育学,大概不可能在学校里广泛地被使用——到现在还是如此。”〔4  〕杜威式的教育使得美国学校中暴露出“纪律松懈、书写无能,以及初等数学和科学知识严重不足”的缺点,引起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不满。而在美术教育界,工具论的实践使得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处于一种儿童自发的,无教师干预和评价的,无所谓最后作品的严重放任状态。艺术没有被视为一门学习的课程,而是被当成了儿童自我表现的工具。学校中视觉艺术的主要功能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创造力,渲泻情绪的机会。严格地说,这种状态是“非教育”的。到了6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契机是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天。

二、本质论

1957年10月7日,  前苏联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普斯特尼克”送上了天,显示出苏联领先一步的科学教育水平。争霸世界的需要使得美国在60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由布鲁纳(J.S.Bruner)倡导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术教育界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本质论。这次教改兴起了学科运动。在自然科学、数学、外语(即“新三艺”)这些结构清楚、易于教学和检测的科目得到特别青睐时,美术教育为求在学校中生存,也开始逐渐向科目转化。这一转化中,巴肯(M.Barken)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认为美术有权成为科目,作为科目的美术教育包括画室学习、美术批评和美术史,这一观点影响了以后作为本质论代表人物的艾斯纳(W.D.Eisner)和格内尔(W.D.Greer)。  本质论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

(一)本质论的教育思想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是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布鲁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任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他把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jet)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应用于中学课程改革,  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教育主张。1960年,他的《教育过程》一书出版,该书阐述了教改的四个中心思想:①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②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③重视直觉思维力的发展;④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该书出版后备受推崇,被西方教育界人士称为“划时代著作”,很快,美国掀起了以此书思想为指导,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改运动。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与杜威大相径庭,这主要基于他们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差异。杜威是地道的主观唯心主义,其思想核心是“经验”,而布鲁纳恰恰相反,他强调知识领域是独立存在的,可以认识的,“经验”或“事物”所具有的规律性的东西才是人们追求知识的根由。教材应该由记录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构成;结构不是在材料内部发现的,而是“外加”进去的,是人所塑造的;知识可以由各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来构成一个连贯的模式,并可以此构筑儿童应得的知识。在这种认识论指导下,他指出:(1)要以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为教育的目的;(2)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教育内容;(3)以动机、结构、程序、强化为教学四原则;(4)以发现法为教学方法。

在布鲁纳的思想影响下,学科运动开始兴起。当别人根据布鲁纳理论把外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变成结构清楚的科目时,艺术教育研究者们也开始注意美术的结构,艺术教育从重视“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转向帮助学生独立从事艺术学科结构的探讨,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艺术,从而使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有所发展。然而,这些思想当时除了在杂志上有所宣传外,并没有站稳脚跟。1982年,保罗·盖蒂信托公司出资成立盖蒂艺术教育中心。这个中心推行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帮助学校在实践中发展充实本质论思想,逐渐地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BAE)开始形成并流行开来。

儿童美术论文篇9

由于特殊儿童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心灵特别脆弱、敏感,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与肯定,一些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过于严苛,或是过于放纵,没有树立科学开放、以人为本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理念。

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开展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个别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因为缺乏耐心、拈轻怕重或是只求速成等,忽视了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造成教育责任缺失。

在日常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缺陷影响适度调整教育方法,以致于将传统的用于普通儿童的美术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课堂中,削弱了美术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意义。

现代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中更是如此,个别家长由于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缺陷,错误地认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一个“课堂游戏”,不予重视、不予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自从事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易,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探索,我认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改善。

一.积极转变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例如,在特殊儿童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后,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多给予鼓励,多给予肯定,让他们喜欢美术,让他们从自己的美术作品中逐渐树立自信,而非机械化地评审他们的美术作品。在我看来,特殊儿童的美术作品,往往表达了他们自己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合格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会“看”特殊儿童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要“听”懂他们的美术作品,实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沟通。

二.加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培养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或许只有亲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不易。特殊儿童,特别是智障特殊儿童,对于一些常人看似简单的美术技能,传授给他们时,却要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因此,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更为需要的是一颗以仁爱施教的心和良好的教育品德。

三.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探索适合现代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创新教学。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法都比较多,然而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却不一样,因为各类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不一样,哪怕同一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也未必相同,这便造成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的困难,我们在采用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方法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施教。例如,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在课堂上导入游戏教学环节,是近年来比较常见且合理的普通儿童美术教育方法,但是在特殊儿童美术教育课堂上是否适用,如果适用,要在课堂上导入游戏教学环节,又要选择什么类别的教学游戏、要做到何种程度才比较适宜,这就需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不能一概而论,全套照搬。简而言之,特殊儿童美术教育需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新。

四.尽可能地加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宣传,进一步获得家长及社会的支持。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力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但是,仅仅有国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是不够的,一个完善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体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宣传和沟通,转变家长观念,相互配合,促进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儿童美术论文篇10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站在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所分析认为的那样――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日渐习得。虽然各种认识理论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快乐的很大程度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冲动。而日后的发展正是顺应和展示这一兴趣,这是儿童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

二、儿童美术活动的价值

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还是被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创作,这一活动本身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美术对儿童是有价值的,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玩耍一样,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将为儿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美术活动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

1.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

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2.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 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可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利用现有的课程、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儿童的权利,并给予被承认的快乐,使儿童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将来的社会是个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所有独具个性的美的艺术和文化将在这里获得展示、达到融合,因此,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儿童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正如罗恩菲尔德所倡导的:“(要)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

3.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着泥巴,堆砌着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是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儿童,急于让儿童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而应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美术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概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儿童感到需要时,教给他们一些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

4.完善儿童的人格。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教育应面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儿童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