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1: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保护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保护论文

篇1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父母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指出,在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频繁流动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处于缺乏父母关爱甚至有效监护的状态。

“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即使父母外出务工,也不能逃避这种法律责任。”佟丽华说,《意见》具体提出了三种方案:一是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一方留家照料;三是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同时,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意见》明确要求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还要承担管理、照顾、保护、教育等职责,所以《意见》要求,“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居委会发现家暴要立刻报警

以往很多留守儿童的案件,事发以后经媒体广泛报道社会才知晓。佟丽华认为,《意见》强化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的监护监督职责。如提出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意见》还明确要求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为农民工家庭在落户、住房保障、照料、就学等方面提供更多帮扶支持。

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失学

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这是《意见》对中小学提出的工作要求。

为了保障学校有效落实上述要求,《意见》对教育行政部门也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

篇2

关键词:监护失职 儿童 监护权转移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34-0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观念上,儿童问题一直被视为“家事”而非“国事”。众所周知,涉及监护制度的法律有两部,一部是2006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另一部是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都有撤销监护权的规定,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四川稻城县一名8岁的猪圈女孩事件,2013年南京饿死事件,2003年成都青白江李思怡饿死事件等唤醒了儿童监护权转移的条文。2014年12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对监护失职儿童的监护权的转移起了指导作用,但目前对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的转移还有一定困难,在操作中仍存在种种困难。

二、文献综述

我国儿童监护权及其监护权转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 53 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该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该法第 43 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职责;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上述规定可以视为是对监护权强制转移制度的确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公权的保障措施,我国的未成年人在受到监护人的侵害、或遗弃或监护人由于客观原因失去监护能力时,无法取得真正的监护的事例比比皆是,使得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时显得流于形式。

2014年12月22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可被剥夺监护权”的7种可能。此《意见》一出,以前难以操作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对监护主体有了明确的规定。

三、造成我国儿童监护权转移困难的原因

1.文化原因: 中国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局限

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监护权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古以来,家庭作为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包含婚姻、血缘、收养三重关系。传统社会着重维护“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父母一方面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以使后代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又厌恶外人插手家务事。久而久之,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保护造成了不良影响。

2.制度原因: 法规不全、执行力差、救助政策不合理

2.1儿童保护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足,影响保护工作的执行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监护未成年人,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成年人代为行使监护职责。第五章第5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经教育后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或人员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第六章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介入劝解、制止。这些条文看似完美,其实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2.2“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转移的相关法规不完善不具体。监护权转移,指的是基于被监护人利益前提下,按照相关法律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并且由被委托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对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缺乏监护能力的情况作出了规定,法律条文看似详尽,但执行起来却很难。《民法通则》规定的“父母丧失监护能力”的儿童应转移儿童的监护权,但这类儿童往往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2.3监护失职儿童救助政策设计不合理、救助方式不科学。尽管我国民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第二部分第六条提到: 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自理生活的未成年人,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安置。但目前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找不到如何处理父母无力抚养、恶意照顾、虐待等情况的规定,很多监护失职儿童还是生活在没有保障的家中。现有制度设计不足给监护失职儿童救助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急需改变。

四、建议

1.完善儿童保护法律制度的操作细则,提高转移监护权的可执行度

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创立相关法律制度,保护监护失职儿童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弥补现有相关法律的缺陷。另一方面,完善相应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操作细则,提高儿童监护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执行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促成了第一案的成功判决,但后续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还得进一步完善。

2.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美国 1963 年制定的强制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一切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人员,都必须履行报告儿童可能被虐待、忽略等情况的职责。而且为了鼓励他们通报,严格对他们身份实施保密,使其免受法律上制约。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规定经常接触监护适当儿童的群体,必须履行报告义务,发现知情不报者,给予相应处罚。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从《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看中国儿童保护立法.当代青年研究.2007(10)

[2]陈玉霞.孟宪璋.美国儿童保护介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 18(2)

[3]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年第5期

[4]蔡晓慧.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转移.法制与经济.2009年12月(总第 225 期)

[5]肖秀娟.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缺失及立法完善.硕士论文 2006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意义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平凡。大到全球气候的变暖,小到我们生活周围超薄塑料袋的禁用,以及提倡拒绝皮草,主张素食等等,使环境问题成为家喻户晓,尽人皆议的问题。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作为建筑业,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有哪些意义,下面浅谈一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和谐:

如今我们国家正在建立“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理解和谐,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一个理想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改造自然的过程,我们利用自然中存在的各种资源、资料发展成各种我们所需要的建筑产品。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产品(如:供给人们居住的住宅产品、公共活动的建筑产品、用于工业发展的工业园等),在社会中供给人们不同的需要。我们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资源存在的规律,建筑产品和环境就能相互的和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建设项目的功能及构成建筑的材料、工艺等都会对其产生不同影响,以下主要从建设项目的功能、形成建筑产品实体的材料两方面来阐述一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建设项目的功能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首先我们引进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青海湖是青海省的旅游标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被誉为“中国的生态屏障”。青海湖处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湟谷地之间,流域面积30000平方千米,湖面面积4500平方千米。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风沙就会吞噬大半个中国,因此,青海湖在整个西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国家和我省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措施。2009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通过严把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准入“两大关口”,坚决杜绝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建设,最大努力地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近期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了进一步明确的项目:一切旅游建设项目,必须依照《青海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化、规范化、科学化实施运行,严格实施可行性论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国土相关审批程序,任何影响生态环保的项目一律不得进入景区、落户景区;任何影响生态环境的既有建筑项目一律拆除,恢复自然状态;任何有悖于景区保护的大小经营活动一律不得入区进行。假想,如果我们现在没有采取这些措施,随意乱建,破坏了自然的生态,也许多年后我们祖国的南部地区,会喝不到水,会遭大半个中国沙漠化的噩运,也许会有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些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在我们还没有看到由于随意乱建对青海湖的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象时,值得庆幸的是已经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方法来保护这块(《中国的生态屏障》)土地。由此可见,建设项目的功能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再看这样的一个例子:2009年8月20日西海都市报报道了一则关于一个工业项目污染的报道。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有两村民居南北环抱着的一家年产铅锌20万吨的冶炼企业,据初步的调查,是由于铅锌生产排污量大,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儿童、婴儿的血铅严重超标。从陕西省凤翔县政府得到的网络消息,长青镇高咀头村285名儿童中236人血铅超标,至此,凤翔县长青镇3个村1016名受检儿童中,851名儿童血铅超标,部分严重的儿童已经达到了中毒的标准。据悉陕西省环保厅成立处理凤翔血铅超标协调小组,将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长青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为今后环保审批和监管提供技术依据。与此同时,还将聘请专家对工业园的污染机理和污染成因进行研究,突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那么铅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请大家看如下的报道:铅是人体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幼年写作业时总不自觉的“咬铅笔”,直到长大后才知道铅在体内积蓄后还会中毒。论文大全。研究证实,血铅水平在10ug/dL (0.483umol/L)左右时,虽尚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已能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体格生长、学习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表示,儿童体内血铅超过100微克/升,智能指数就会下降10~20分。国际消除儿童铅中毒联盟的专家告诫说,中国如果不注意铅中毒的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5%。

以上一系列的报道,让我们心惊胆战,但是真正的事件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大新工业园区,是可以提高GDP,但是那些只为了经济发展而已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建设项目,利益在眼前,而灾难又有谁来承担。在这个事件中,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得不离开,逃避灾害。论文大全。事件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但由于建设项目而破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又怎样的来弥补。我们的工业园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时候,也破坏了我们的社会环境,同建立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建设项目对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大全。

三、构成建设项目实体的材料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设项目是由很多种材料构成建筑物的实体,这些材料来自于自然,是我们用自然中的天然材料加工和制作成我们所需的各种材料,有些自然材料直接用于工程中。是自然中的东西,必定按一定的自然规律存在着,如果破坏了自然规律,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我们目前所禁用的黏土红砖,有报道称生产一块实心黏土砖(俗称红砖)要消耗黏土3公斤,每10000平方米的建筑所使用的红砖需挖土3000吨。做红砖不仅污染环境且要损毁大量的良田沃土,据统计,我国烧制粘土砖一年要损毁良田70万亩,相当于每年有60多万人口失去了耕地。红砖在烧制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又是一组瞠目结舌的数据。建筑材料中除了黏土红砖外,还有很多的材料也在威胁着环境。比如砂石,盲目的开采也造成了大量耕地的流失,水土资源也受到严重威胁。再例如一些用于工程材料的化学材料,其制作方法也在不同程度的威胁着我们的环境。现在我们国家从法律法规,禁止和淘汰了对我们环境不利的很多材料,国家在花大力气对有危害的材料进行革新。绿色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合理应用,将我们的建筑物引领到一个新的变革时代中。

作为一个建筑业的从业者,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各种革新材料和节能材料的使用,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各种规定,自觉的去做,不为个人的利益。一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结语

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实施各种功能的建设项目,在实施中,我们应该从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坚决杜绝不利环境的项目,认真的做好环境评价工作,积极响应和采用绿色和环保的材料。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建筑人,为了人们能够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喝到无污染纯净的水而努力,在建筑领域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青海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西海都市报》报刊

青海海北紫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篇4

教育科研报告是对科研工作的总结,它要全面反映出研究的课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等。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怎样;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如何。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基本结构: 课题名称 作者及单位 问题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或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量表、教育方案等)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B、教育经验论文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 5.写成工作汇报或总结,只叙述做的过程,不讲结果及其价值例:《浅谈乡镇农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6、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述的严谨性欠缺例:《挫折中的收获》《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5

论文关键词:三层解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经典之作。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章主要成功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天真、顽皮、可爱的孩子,一个勤劳、圣洁、虔诚的母亲。通过母子游戏,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圣母爱,以及孩子纯真的感恩之心。如何凸现这首诗的情感教育,笔者试从全诗的首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作三层解读。

一、“假如”——美妙的预设。“假如”是一种想像,因为全诗都是孩子一种善意的想像,这种善意的想像又是真实的再现。预设的美妙彰显的是神圣的母爱,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全诗从三个方面来写母亲。

1、祷告——圣洁的母亲。沐浴之后,长发披肩,漫步林阴,嗅着花香,做着祷告的母亲是美的。

2、读书——虔诚的母亲。读书时的女人最漂亮,并且读的是《罗摩衍那》,一部反映宗教故事的名著,午饭过后,捧读经典,更是一种仪式。读书的母亲是美的、虔诚的、更是善的。

3、去牛棚——勤劳的母亲。黄昏掌灯去牛棚,这时的母亲是勤劳的,朴实的,更是本真的。

预设的美妙,神圣的母爱更体现在下面三个词上。

1、“嗅——闻”,祷告时,“你会嗅到这花香”文学艺术论文,这里的“嗅”字绝不能用“闻”字,“闻”更强调花香的浓郁, “嗅”体现一种“淡淡花香”。只有淡淡花香更吻合朴实、淡雅的宗教氛围,从而更好映衬出母亲的高贵、淡雅,又能体现我的隐密性。

2、“投——照、射、映”,读书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这里如用“照、射、映”等词来替换“投”字均不理想,“投”一方面体现儿子投身母亲怀抱的浓浓深情,同时“投”字反映出金色花影子的光线也是淡淡的,只有淡淡的光线既不让母亲发现,又能保护好母亲的视力,更不影响母亲看书。

3、“落——站、飞”,去牛棚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用“站、飞”等词来替换“落”显然不妥,“落”是飘落,带有轻轻的动感,既给母亲一个惊喜,又不至于吓着母亲。三个词:“嗅”从母亲角度写,“投”、“落”从孩子角度写,写出淡淡的花香、淡淡的色彩、轻轻的动感,从而组合成一幅美好而和谐的画面,并与宗教淡雅、宁静、高贵的气氛相吻合,烘托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给予人的教化也是淡雅的朴实的,儿子就像敬重神灵一样敬重自己母亲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二、“变成”——纯真的天性。多变、善变是孩子的天性。解读“我”的个性从两个角度:一是模仿,二是游戏。而模仿与游戏恰恰是儿童两大天性。

1、游戏,诗中主要写了儿子与母亲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可分几个阶段,反映出儿子几种心理。

①一变变成金色花在玩耍,不见了我,看母亲着急不着急,验证一下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再看看妈妈找不到自己而着急的窘态。

②二变变成花香、影子,默默地为妈妈做点好事,回报妈妈且又不想让她发现。

③三变变回自己,突然降临妈妈面前,给妈妈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得意。

2、模仿,诗中主要模仿孩子与母亲捉迷藏时的对话情景,体现在四个问句上。自问两句:

a、你会认识我吗?

b、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

这两句问句表达了孩子当时自鸣得意又迫切希望母亲认可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孩子很在乎妈妈是否关心自己,又非常向往摆脱妈妈的管束的心理,既迷恋妈妈,又向往自由独立恰恰是儿童特有的矛盾心理。

他问两句:

a、孩子,你在哪里呀?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两句是孩子模仿母亲的口吻在发问,有着急、责备、嗔怪、爱怜等语气情感。很多老师喜欢叫学生朗读这两句,但不知究竟那种语气该强烈一点,从哪个角度进行朗读指导?其实从语序角度稍加辨析指导,情感把握轻而易举。a、“孩子,你在哪里呀?”变换语序“你在哪里呀,孩子?”反复比较朗读文学艺术论文,不难发现变句找不到孩子时着急的心情更强,由此可见,原句可能是妈妈逗着孩子玩,捉迷藏时,妈妈明明知道孩子在干嘛,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满足孩子的成功心理。

同样把b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换句应该是找了好久好久仍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突然找到孩子时的感受,所以责备的语气更强,原句应该是正找不着孩子的母亲突然孩子自己回来时的感受,着急语气更强。有欣慰,孩子还听话没走远;有责怪,孩子有点野;有爱怜,孩子太活泼调皮了。这两句不是母亲亲口说的,而是孩子设想说的,这说明孩子模仿非常逼真,甚至连母亲这些情感细微的变化都能模仿出来,可见母子情深。

三、“金色花”——圣洁的心灵。金色花本是圣花,《罗摩衍那》是圣书,牛在印度教里也是圣物,全诗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读的是宗教神话故事,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面对神圣的母爱我将用世上最好最神圣的东西——“金色花”回报母亲,用它的形、香、影表达自己最圣洁的心灵,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教化孩子富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便是《金色花》带给我们的享受与启迪。

篇6

儿童在自发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观念。组织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究,我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尝试。

层面之一 探究问题的发现与组织

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孩子们自发地探究周围的世界。但他们自发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探究的问题往往直接来自身边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关学科的直接观察,问题由儿童自主提问。

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设置情境引导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或对儿童关注的话题进行探究,从儿童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

如儿童在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秋天的红花草为什么叶子会变黄?行政楼两墙边的樟树对着墙的一面会枯萎,另一边长势很好?为什么要在三四层楼层中栽槐树?校园教学楼后面的二球悬铃木为什么会死亡……

教师应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起点,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探究,这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省时学习与发展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精心引导,讨论出这些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何时介入,都要有自己的思考。

层面之二 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儿童自发地探究,更多的只是针对儿童自身而言,是鉴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有些问题的答案教师本身已经知道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设计的探究方案时,不仅仅要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还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所设计的探究方案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所谓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就是根据探究的对象设计出合乎探究对象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可行性就是儿童通过努力能够实施这个方案。

如儿童在制作蝴蝶标本活动中,蝴蝶的来源成了一个大问题。怎样才能抓到蝴蝶呢?我要求学生制定捉蝴蝶的方案,在制定时先阅读有关蝴蝶的资料。

在进行方案交流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有蝴蝶的季节、捕捉蝴蝶的最佳时段以及捕捉蝴蝶的最好地点。最终我们捕捉蝴蝶的方案定下来,除了昆虫网,准备蝴蝶纸袋外,最佳时间是6月上旬,最佳地点,没有打农药的地方(陵园、树林等),最佳时间是早上刚出太阳前后。

这样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生在实施后,每人一个早上用15分钟的时间就能捕捉到40只蝴蝶,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和反思,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体验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等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科学问题。这个过程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

层面之三 自发探究的成果和面向

儿童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概念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而这种说服力更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让更多人赞叹科学的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撼力――“科学之美”。

篇7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 目的 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ORV)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将有关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有5项疫苗保护率研究,4项为疫苗接种对临床表现的研究,4项安全性研究。大多数研究疫苗保护率都在74%以上,最高达86.4%;定性检测结果Ⅰ、Ⅱ、Ⅲ、Ⅳ、LLR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00%、66.67%、63.16%、75.86%、76.47%。定量检测各型抗体4倍增长率分别为60.38%、50.94%、45.28%、52.83%、47.17%。归纳各研究者的报导,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副反应有体温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两类,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报告。结论 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减少重症病例及缩短病程;接种后反应轻微多为一过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安全性;Meta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86-03

Review of the Study Literature of the Immune Effect and Safety of Oral Rotavirus Vaccine

YANG Haiyun

Maom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mune effect and safety of Oral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ORV). Methods Studies about the immune effect and safety of ORV from cnki.net, CJFD, wanfangdata.com.cn and other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electronically for Meta-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9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of which there were 5 vaccine protection rate studies, 4 of vaccination on clinical studies, 4 safety studies. The vaccine protection rate in most studies was above 74%, up to 86.4%. The qualitative detection result of Ⅰ, Ⅱ, Ⅲ, Ⅳ, LLR antibody positive conversion rate was 75.00%, 66.67%, 63.16%, 75.86%, 76.47%, respectively.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four times growth rate of antibodies was 60.38%, 50.94%, 45.28%, 52.83%, 47.17%,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the researchers, the side effects of ORV mainly were 2 kinds, temperature response and digestive tract reaction,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death report. Conclusion Vaccinating ORV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otavirus diarrhea to varying degrees, reduce the severe cases and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th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are mild, mostly transient response, which has good protective effect and safety.

[Key words] ORV;Protective effect;Security;Meta-analysis

[作者简介] 杨海云(1978.5-),女,广东茂名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E-mail:mm616151@163.com。

为了解国内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检索了2006年以来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肠炎随访效果观察》等9篇学术论文,现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将有关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效果研究

2.1.1 保护率研究 对轮状病毒预防效果的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是疫苗保护率的前瞻性研究。已检索到的5篇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疫苗保护率都在74%以上,最高达86.4%。但柏凌云等的研究结果[8]保护率却仅为46.8%(表1)。从保护率角度看,国产轮状病毒口服疫苗还是具备较好的免疫效果的。

2.1.2 疫苗接种对临床表现的影响研究 共检索到4篇论文通过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研究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各研究者均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的临床程度评价指标有两类。

一类以服苗后仍然发病的病例临床表现与对照组对比来显示疫苗的保护作用。其中李泸莎的研究结果服苗组仅有2例发病,临床分型全部为轻型(100.0%);而对照组轻、中、重型病例分别占53.8%、38.5%、7.7%。服苗组病例显著轻于对照组[3]。

杨卫国等[9]的研究方法稍有不同[9],以重症病例和需住院治疗病例所占的比例作为临床程度评价指标。其中杨卫国的研究结果服苗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8.43%,需住院治疗病例占20.3%;对照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24.4%,需住院治疗病例占35.4%。柏凌云的研究结果[8]则服苗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1.22%,需住院治疗病例占13.41%;对照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8.70%,需住院治疗病例占41.42%。见表2。

以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显示轮状病毒疫苗服苗后即使仍患了轮状病毒肠炎,患病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

另一类研究以病例患病时间作为评价病例临床程度的指标。章笑安、柏凌云、杨卫国等的研究结果均显示服苗组患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见表3[5,8-9]。

2.1.3 服苗后抗体增长研究 通过测定轮状病毒疫苗服苗后人体特异性抗体的增长情况,能够比较精确地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是各种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常用方法。刘东磊等[7]用中和试验方法对112名儿童服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轮状病毒疫苗后血清轮状病毒Ⅰ、Ⅱ、Ⅲ、Ⅳ、LLR型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定性检测结果各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00%、66.67%、63.16%、75.86%、76.47%。定量检测各型抗体四倍增长率分别为60.38%、50.94%、45.28%、52.83%、47.17%。显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2.2 安全性研究

疫苗的使用对象是健康人,因而其安全性显得特别重要,相关的研究亦有不少。已检索到沈国红等的4篇研究论文。归纳各研究者的报导,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副反应有体温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两类。

(1)体温反应: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体温反应分级方法。

沈国红等[4]将体温反应分为无反应(<37.1 ℃)、轻度反应(37.1~37.5 ℃)、中度反应(37.6~38.5 ℃)、强反应(≥38.6 ℃)四个等级,对410名轮状病毒疫苗服用者进行观察,结果总反应率4.39%,其中轻度反应率0.98%、中度反应率2.68%、强反应率0.37%。

刘东磊等[7]将体温反应分成低热(37.6~38.5 ℃)和高热(≥38.6 ℃)两级,共观察112例轮状病毒疫苗服苗者,结果体温反应总反应率为8.04%,低热反应率为6.25%,高热反应率为1.79%。

(2)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反应比较复杂,所以各研究的分类方法不一致。

沈国红等[4]将接种反应分为:体温37.1~37.5 ℃或伴轻度恶心、腹泻,为轻度反应;体温37.6~38.5 ℃或伴明显恶心、腹泻,为中度反应;体温≥38.6 ℃,为强度反应。

结果有4.39%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其中强反应率0.73%,中度反应率2.68%,轻度反应率0.98%,均于对症治疗后3 d内缓解并消失。

章笑安等[5]的研究没有将消化道反应明确分级。共观察742例,26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反应率3.50%;其中轻微呕吐、腹泻9例(1.2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7例(0.94%);低热5例(0.67%);皮疹3例(0.40%);24小时内不明原因哭吵2例(0.27%)。所有反应均不治自愈。

刘东磊等[7]也没有对消化道反应分级,观察112例轮状病毒疫苗服苗者:食欲减退3例(2.68%)、腹泻4例(13.57%)、活动减少1例(0.89%)、精神下降2例(1.79%)。

(3)对照研究:以上的研究都没有设对照组。林君芬等的研究增设了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6]。结果如下:①体温反应。②消化道反应:服苗组:反应人数2 ,反应率2.12%,其中腹痛1人、腹痛腹泻伴呕吐1人。对照组:反应人数2,反应率2.15%,其中腹痛腹泻1例、呕吐1例。这个研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与服苗组出现了几乎相同的消化道反应率,提示可能有较多偶合病例存在机率。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50%~60%是轮状病毒性腹泻。该病每年造成44万~60万儿童死亡,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是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但针对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不一致性,因此有必要对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以明确口服轮状病毒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

3.1 疫苗的预防效果

综合各研究结果一致显示[1-9],接种国产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轮状病毒腹泻的症状,疫苗组的患病时间明显比非疫苗组短,对减少严重病例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3.2 疫苗的不良反应

以上各观察研究[1-9]或未设对照组、或随访期短、规模小,观察结果显示,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者仅有4%~5%发生轻微发热(37.1~37.5 ℃),或轻度腹泻等反应,未观察到肠梗阻、肠套叠、死亡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继续加强大规模应用后的研究。

综上所述,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患儿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是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的主要手段,值得在适龄儿童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伟.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随访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3):258.

[2] 崔士岭.轮状病毒疫苗口服预防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8(9):54.

[3] 李泸莎.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32(2):20-21.

[4] 沈国红.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临床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34(3):13-14.

[5] 章笑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9):1009-1010.

[6] 林君芬.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2,14(4):12-13.

[7] 刘东磊.轮状病毒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6,8(3):138-140.

[8] 柏凌云.轮状病毒疫苗对小儿秋季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6):1325-1326.

篇8

想让身心轻松点一边说抓素质教育,一边是愈演愈烈的“择校”、“择师”风,许多教师反映,压力太大,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工作,夜里加班加点,没有周末、节假日,得不到真正的休息。以前学生一放假,老师就轻松了,时间全是自己的,现在放不放假都是马不停蹄,各种培训班研修班数都数不过来。新的一年,希望能潜心教学,不必为杂事所累,能有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身体和心理都能轻松一点。培训真正学到东西

许多教师反映,培训班挺多,还要签到,但有时学的内容不能直接用上。何况,一边上课,一边还要惦记着班上的事,继续教育、培训问题,容易流于形式。教师们期待在有限的资金和客观条件下,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安排时间,提供真正的学习机会,引导教师成长。

职称评定更合理一些为了评职称,挑灯写论文。这么多的老师,这么多的论文,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那么多的材料谁能保证一点水分都没有?教师们呼吁建立公平的职称评估机制,淡化学历与职称,取消外语考试,看重教师的实际水平,建立公平的教师评估机制。尤其建议取消流于形式化的教师职称论文。

我能不能少受点“伤”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打斗,家长来了,先打老师,老师能还手吗?老师的权利谁保障?农村老师不比城里老师轻松,收入少也就罢了,能不能到手都成问题,老师的心能不受伤?许多教师建议,应该用法律手段保护教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权益,比如《教师法》应明确工资问题,直接由国家统拨。

关于学生

让学生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许多教师建议,国家真正通过法律把儿童的休息权落实,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严格作息时间,不能额外加课和所谓的补习,一旦违反,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让我们的孩子做到“该上学的时间上学,该放学的时间放学”。

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

篇9

关键词:儿童阅读;绘本;空间创设

1 儿童绘本概述

1.1 儿童绘本的定义及特征

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阐述内容或单纯用图画传达寓意的书籍。其中,绘本的图并不是配合文字阐述故事情节,而是单独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表现主题,图比文字更为重要一些。

儿童绘本与其他图文结合的阅读书籍相比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儿童绘本中图画的重要性使得绘本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绘本以多种形态、多种材料的表现方式传达阅读内容,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可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在阅读的同时也接受了绘本带来的审美培养。其次,绘本的故事大多富有哲理。几幅精美的图,几句简单的描述,却道出了引人深思的寓意。绘本非常适合由浅至深的多次阅读,儿童先独自浏览之后,再在家长的引导启发下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最后,绘本独特的互动性为儿童增添了更多乐趣。很多绘本为了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会用立体画面、手偶等不同形式传达内容,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还有益于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

1.2 儿童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阅读习惯和思想形成至关重要。绘本图文结合的方式正符合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特点,图画比文字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使儿童通过图画了解自我,认识世界。

绘本阅读对儿童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绘本阅读能够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绘本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儿童在阅读时很容易对故事进行想象,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其次,绘本阅读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由于绘本的故事性很强,儿童在故事中找到乐趣的时候会不由地对故事提出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家长借此对其进行引导,无形中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绘本能够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绘本主题繁多,涉及自然、社会、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儿童本身的生活经验有限,通过阅读绘本则可以从中了解亲情与友情,教会儿童尊重他人,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让儿童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儿童绘本活动方式

儿童绘本因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所以与其他儿童读物的阅读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故事性的绘本。绘本阅读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多种活动方式,为儿童带来更好的阅读效果。

方式一:绘本与角色游戏扮演相结合。绘本中的故事虽简单,但往往可以引申出很多道理,而儿童在阅读的时候仅通过画面和文字并不能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将绘本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让儿童更乐于探究绘本,通过参与故事表演,体验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真正达到绘本故事的教育目的。好的故事绘本本身就是一个剧本,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重新诠释绘本,不仅能将绘本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儿童,还能为儿童带来更多地乐趣,培养儿童的语言、动作、思维等方面能力。

方式二:儿童绘本创作。儿童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绘本时常常对绘本内容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可以根据绘本的主题或某个角色进行重新创作,讲属于儿童自己的故事,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编故事,再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小小的绘本可以衍生出多种活动方式,将绘本阅读与儿童喜爱参与游戏的特点相结合,让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绘本内容加深了解,寓教于乐。

特殊的绘本活动方式需要相对应的空间环境才能得以展开,传统阅读空间桌椅整齐摆放式的布局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因此,绘本阅读空间应根据儿童绘本阅读的游戏性,来设计出合适的空间环境。

3 儿童绘本阅读空间设计要素

3.1 功能性

儿童绘本阅读空间设计,首先要注重空间功能的实用性,为适应儿童绘本活动的开展,空间布置应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不同需求改变其空间属性,呈现多样化的形态。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特点,设置相应的专题区域,把适应本区域的各种信息资源集中置于其间,灵活配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读书活动的开展。根据绘本阅读活动,主要空间大致可分为阅读区、绘本剧场和绘本创作空间。阅读区可设计成独立空间,保证儿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阅读区可设置半封闭的小尺寸空间和方便儿童聚集在一起阅读的开敞空间,满足儿童不同的阅读习惯。绘本剧场根据需求可分为舞台、观众席、道具制作间、更衣室、放映室五个主要区域,为儿童绘本游戏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绘本创作空间应具备制作台、书架、材料架、影音播放设备等,让儿童可以自由创作。

3.2 趣味性

绘本阅读是多感官的体验过程,儿童愉悦的阅读感受不仅在于阅读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阅读环境的影响。舒适有趣的空间环境能够让儿童渴望迅速融入其中,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在儿童眼中,流动的线条、形状各异的形体、鲜艳的色彩,都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应在绘本阅读空间中增添软活动区域,如各种尺寸的柔软易压的几何体、可以攀爬的木质爬架、不同形态的坐具、可以随意涂鸦的黑板墙,为儿童营造轻松、有趣的阅读环境。阅读空间中可以运用室内雕塑将装饰性和功能性相结合,如大树形状的雕塑,在外观上是模仿自然的树木,在内部还可以创造几个树洞似的小空间吸引儿童参与,树的四周可以是像草坪一样的圆形软坐垫,儿童能在树下或树洞里里阅读、玩耍。这样丰富而又变化的空间为儿童不同的阅读行为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并且还能增进儿童间的互动,让儿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靠、可躺、可趴,享受绘本带来的乐趣,全身心地参与到绘本活动中,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性。

3.3 审美性

儿童绘本阅读空间的设计除了要匹配绘本活动的开展,还要创造一个符合儿童审美的环境,使儿童的感知更富有感情、更自由。空间里的任何陈设,哪怕是一幅图画的悬挂或一个书架的陈设,都应具有形式美感。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醒目而富有特色的具象形象对他们更有感染力,因此空间中可以采用树洞空间、花朵座椅、藤蔓秋千等等,不仅让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会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在空间色调上应选用明快清新的颜色,单调的色彩空间无法满足孩子对外界信息的需求。通过色彩的增加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用视觉上的变化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

总之,儿童绘本不仅仅局限在阅读和讲故事的形式上,通过游戏性的活动更能达到培育儿童综合能力的目的,而空间的重要性在于为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让儿童在空间中放松身心,从而投入到绘本阅读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IngridBon,AndrewCranfield,KarenLatimer .儿童图书馆的空间设计[M].石鑫,李恺,等,译.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

[2] 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

[3] 柴林丽.儿童绘本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65.

[4] 松居直.我的绘本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 监护 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父母监护的缺失和其他委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及问题

生活实践中,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和委托监护,其中委托监护又可分为隔代监护和寄养监护。

(一)单亲监护

单亲监护是指由儿童父亲或母亲一方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方式。这种方式相比其他监护方式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会使孩子性格的发展不均衡;此外,监护人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负担,面对孩子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与精力,影响其监护质量。

(二)隔代监护

隔代监护是由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担抚养义务的监护方式,是委托监护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长辈常会溺爱和放纵孩子,使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受托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抚养孩子的观念多停留在吃饱穿暖等生活基本问题上,只重“养”而不重“教”;隔代监护的监护人自身就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老年群体,精力和体力状况使他们对孩子的监管往往力不从心。

(三)寄养监护

寄养监护是父母将孩子委托给亲戚朋友或者托管机构照顾的监护类型。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情绪消极,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第二:父母的委托大都是口头形式上的,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很不明确;第三,现有的托管机构大都是私人成立的,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托管环境也没有统一标准,存在很大隐患。

二、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别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问题的根源

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达2.6亿,流动人口群体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教育、医疗、福利及就业制度的不平等导致农民工收入不高且很不稳定,农民工大都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生活的各种费用,所以不得不将孩子留守在农村。

(二)法律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

我国现行的监护法律规范较为滞后,缺乏现代监护规则的人文关怀和人本定位,没有专门条款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保护,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又缺乏针对性,保护力度也不够。

(三)缺乏对托管机构的有效监管

托管中心普遍存在场所简陋、餐饮卫生条件差,安全设施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收费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托管儿童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托管行业由哪一个部门来负责管理,目前尚不明确,入行几乎没有门槛,托管市场成为监管盲区。

(四)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保护

社区或村委会对留守儿童关注较少,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缺乏了解,不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督促;网吧,台球厅等娱乐场所为了经营利益而任未成年人自由出入,使留守儿童较易接触到各种不良信息。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立法保障

对留守儿童加强保护必须要完善立法。首先必须明确委托监护的资格和职责,其次要明确托管机构的责任范围,要以法律形式确认托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并明确发生事故后的赔偿标准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恶意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加大执政改革力度,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拆除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政府在改革中要逐步拆除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壁垒,减少农民进城成本,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城镇居民在实质上平等的政治身份和社会权益。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耗或就近转移。此外,需增加财政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制度;介入公权力,设立专门托管机构,加强对托管机构的监督。

(三)整合社会力量,加强舆论监督

村委会等基层社会组织应及时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积极配合监护监督人的工作,监督受托人职责的履行情况,并定期向相关机构和留守儿童父母反馈信息;媒体也应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环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四)优化监护人的管教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程度,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素质教育,提高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和文化修养,优化管教水平,用法律约束监护人的行为。

四、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要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问题,必须从法制建设、资源配置、舆论监督、社会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才能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