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04:25:25

儿童体育论文

儿童体育论文篇1

随着“家庭”人口流动趋势的出现,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1]。然而,他们的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城市适应状况较差,仍是一种“局部适应”,还是城市的边缘人,未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2];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3]。显然,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影响因素,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健康地发展,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较为突出的观点,一个是过程论,另一个是变量论。过程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会经历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4];变量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5]。本文主要以城市适应的过程论为依据。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歧视[6-8]、社会认同[9-10]、家庭环境[11-12]、教育安置方式[13]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王中会等人(2013)对流动儿童的区域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进行了研究,其中,文化适应包括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和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两个维度。其研究表明,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越多;生活适应容易、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越多,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14],可见人际观念适应对城市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新思路。人际交往能力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适应有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个体的其他适应特征。MarkLeary关于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15]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好的个体通常能被他人接纳和喜欢,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进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Prelow等人(2007)发现,社交能力是社会环境风险(如母亲的心理疾病、母亲的养育压力、经济压力、社区环境)影响青少年适应的中介[16]。因此,本文假设人际关系能力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研究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积极社会反馈及同伴认同,从而完善个体的自我观念,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7]。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尊敬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积极提高自尊和自信,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进步[18]。Fox(2000)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他认为研究结果足以证明“体育锻炼是发展儿童积极自我的一个有效的媒介[19]。同时,身体锻炼对于社会适应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如,RichardBailey(2006)[20]认为,体育具有使儿童的身体、生活方式、情绪、社会性和认知发展方面提高的功能。Sibley等人(2009)认为,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并且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越高,代表儿童大脑的神经发展越成熟,且认知功能中的分辨功能指标也就越高[21]。袁建伟(2010)研究认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利于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作为一种面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参与者的彼此了解,减少社会隔阂,有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社会化,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因此,体育活动可以成为流动儿童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22]。综上,本研究将同时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群体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归属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城市的适应状况。流动儿童自身以及外在诸多因素可能也会通过影响学校归属感从而间接地对城市适应发生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儿童完成问卷填答的局限,因此,本研究被试包括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效被试301名,其中,小学高年级165人,初中136人;男生168人,女生133人;年龄在9岁-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32岁。

2.2研究工具

2.2.1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采用Buhrmester等人(1988)编制[23]、王英春等人修订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24],包括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和冲突解决。该问卷共35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人际交往某方面的能力越强。研究者指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5],本研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2-0.68之间,总体为0.88。2.2.2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采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1994)修订[26],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并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参与水平。身体锻炼量的得分=锻炼强度得分×(锻炼时间得分-1)×锻炼频率得分。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5级评分。身体锻炼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2。2.2.3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27],包括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本次测量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0.78之间,总体为0.88。为了验证学校归属感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0,NNFI=0.93,CFI=0.93,GFI=0.92,AGFI=0.91,RMSEA=0.05。2.2.4城市适应问卷采用刘杨(2008)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28],包括4个维度,48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4个维度分别为: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4-0.79之间,总体为0.89。为了验证城市适应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67,NNFI=0.92,CFI=0.92,GFI=0.91,AGFI=0.90,RMSEA=0.06。

2.3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根据城市适应的理论构想,四个维度属于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分别以四个维度为因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87,df=299,p<0.01),女生的城市适应好于男生;年级差异检验发现,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3.79,df=299,p<0.001),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10.39,df=299,p<0.001),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2.41,df=299,p<0.05)。

3.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学校归属感

与城市适应的相关分析计算身体锻炼量、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归属感和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三者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体育锻炼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中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和整合与融入的相关程度较高,均在0.54以上,与震惊与抗拒相关较低;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显著负相关,与探索与顺应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均与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与0.25;学校归属感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及整合与融入为显著正相关,与震惊与抗拒有显著负相关。

3.3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

与城市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相关分析,以及本文先前的假设,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构建了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为外源潜变量,身体锻炼量为外源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为中介潜变量,以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为内生显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由于身体锻炼量与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相关不显著,因此在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中只以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外源变量,进行模型建构,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由图1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兴奋与好奇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19,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兴奋与好奇的总效应为0.66,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9%。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2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有直接效应(β=0.60,p<0.001)和间接效应(β=-0.23,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震惊与抗拒的总效应为0.37,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2%。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为-0.28(p<0.001),间接效应为-0.04,总效应为-0.3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身体锻炼量与震惊与抗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3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38,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探索与顺应的总效应为0.85,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0.07。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作用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锻炼的直接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身体锻炼量与探索与顺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图4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中的中介作用由图4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整合与融入有直接效应(β=0.26,p<0.01)和间接效应(β=0.44,p<0.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整合与融入的总效应为0.70,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讨论

4.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

流动儿童的震惊与抗拒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城市适应好于男生,男生在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29-30]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男女生本身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待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城市适应四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年龄以及在生理、心理上比小学生成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着更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适应能力。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王中会等人(2013)研究得出年级变量负向预测城市适应[31],这可能是与选取的被试不同有关,本文中流动儿童的选取范围为4-9年级,王中会等人选取的被试为1-8年级,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社会制度、户籍等因素成为处境不利的儿童,其城市适应状况较差。那么,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呢?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但同时也发现,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与探索与顺应的相关系数达到0.67,而与城市适应震惊与抗拒的相关程度低,相关系数为0.27,这也符合城市适应过程理论,震惊与抗拒为城市适应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代表城市适应中的适应不良和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而探索与顺应阶段是第三阶段,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有更高的相关。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说明体育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城市适应也越好;与震惊与抗拒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这说明体育段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其震惊与抗拒就越小,体育锻炼可以对震惊与抗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3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能直接或间接预测其城市适应,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各个阶段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通过学校归属感预测城市适应。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高达到85%,说明在探索与顺应阶段人际交往能力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有很大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的预测力为37%,相对较弱,说明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对震惊与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可能还受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学校归属感在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负向预测震惊与抗拒,其预测力为32%,说明喜欢体育锻炼,身体锻炼量大的儿童震惊与抗拒相对较小,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体验到的害怕、孤独情绪以及负面情绪越少,体育锻炼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为17%,主要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对学校归属感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体育活动的合作性、团队意识对置身其中的儿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集体情感和团队意识,因此可以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预测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较低。袁建伟(2010)研究表明,尽管流动儿童自身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流动儿童在面临学校、社区与家庭这三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其参与体育的行为并不容乐观,同城市儿童相比,更多的是被排斥在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享受的体育快乐之外[3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中的潜力和价值,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以及增强学校归属感来改善。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很难改变的现实因素,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干预。本文从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出发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如果能够培养并发挥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作用,即使那些身处不利社会处境的儿童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保护因子,在国家积极倡导阳光体育的政策下,打工子弟学校也应该好好利用政策优势,对流动儿童进行体育教育,提高自信心,改善同伴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5结论

儿童体育论文篇2

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少年儿童来看健康,主要是指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的健康发育、成长中的一般心理需求能得到满足以及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圈的一种生命状态。本文也将重点从这个健康的角度来阐述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少年儿童自身健康发展方面

合理的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良性作用具有如下特点:(1)全面性,可以提高身体各个系统的全面功能;(2)长期性,长期坚持合理的运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无副作用,只要按照体育卫生要求进行合理的运动,运动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6]因此,体育在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体育有利于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少年儿童在学校里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封闭,有利于少年儿童的交往心理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同时,由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一些高度表演性和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随处可见。崇拜之情会使他们对参加体育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让那些有参加体育运动想法的孩子去接受锻炼。这样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对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能满足少年儿童成长需要的健康发展少年儿童的渐渐成长,使他们开始具有强烈的尊重感,我们此时应该充分的尊重孩子,让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体育这项具有积极作用的活动成了少年儿童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同时,少年儿童的无知、无畏、新鲜感强烈的天性,使得他们喜欢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和活动。这些项目能让他们在体会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胜利的喜悦,有利于少年儿童有一个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健康的成长。体育有利于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经过在体育活动中的艰苦锻炼,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会思考哪些东西是值得自己一生去追求的,心理变得十分稳定,思维也渐渐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正确的人生观。更重要的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少年儿童,会明白参加任何一项活动都要遵守规则,懂得了这个社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且要想实现一个目标就要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学到了什么是公平,学到了要在平等条件下去超越别人,学到了要在规则的约束下去满足自己的好胜心,并在不断经受胜利与失败的考验中,学会怎样正确对待自己,怎样正确对待别人,怎样正确对待荣誉,以及怎样奋发图强等等,这些对少年儿童以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他们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目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儿童体育论文篇3

我国较早系统、深入地论述儿童精神的基础性理论著作,当数刘晓东博士所著的《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该著作从个体精神发生的维度探讨儿童的精神科学,以人类文化史为立足点,将儿童凸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在诸多学科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审视不同维度中的儿童精神现象,完成了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哲学把握。而《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堪称是国内有关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基于儿童精神哲学研究已有思想成果的启示与借鉴,同时又融入了作者本人所特有的经验积淀、生命感悟和缜密的哲思理性,循着一种新的文化视角和逻辑线索,将童年精神的宏阔景象与文化意蕴及其教育诉求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作者以其敏锐的学术感知将自己的思考聚焦于儿童精神的人文品性,置儿童精神于人类进化与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而予以整体观照。在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文化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视野下,从儿童精神历史生成的逻辑演绎,到儿童精神基本特质的阐发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品性比照,完成了儿童精神之人文性本质的论证。这既是对已有的儿童精神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补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认识与理解儿童的新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树立“儿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化的教育”这一理念提供了最根本的观念前提和逻辑基础。书中对于儿童人文性精神之于个体、类、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饱含着作者本人在现代文化与教育背景下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的殷切期盼和人文情愫。作者关于儿童人文性精神诸如原生性、混沌性、游戏性等特点的探索,不仅弥补了当前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对儿童阶段关注的不足,也为儿童教育的人文性复归提供了一种有益启示。

总体来看,《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一书的特色可以从意义陈述和风格表达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意义陈述

作者将儿童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定位为儿童自身的情感、欲望、体验、幻想、志趣等内在精神与天性的一种自由表达与和谐发展,体现出对儿童本体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作者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实施人文化的教育,呼吁成人真正走入儿童的生活,真正体会与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

在方法论意义上,首先,就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而言,作者在把握儿童精神人文性的同时,试图把握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人文性,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方法论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霍尔提出复演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生。不仅心理学,其他人文学科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作为方法论原则,从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到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这些著作都有将原始人与现代文明中的儿童进行类比的内容。《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同样秉持了儿童个体与人类总体的“生成”学说,提出儿童精神是人类原始文化“活化石”的理论假设。可以认为,这种假设对于积极的、乐观的儿童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通过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能够进一步帮助成人找到反躬自身的新途径。作者认为:“向童年回归,向儿童学习,其实质就是为了克服现代人人文性缺失的精神异化,从现实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束缚中抽身而出,到儿童那里接受一种浪漫诗意和本真性情的精神洗礼。”这正如泰戈尔向人类所承诺的“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当然,回归童年不是让成人回到生理年龄意义上幼稚的、不成熟的状态,而是让成人在世俗化的生活片段和场景中保留一些儿童精神层面的心灵和天性,穿越一些成人真实生活中的障碍,在诗意童年与生活现实之间随时化入化出,终生葆有一种本真的情怀和梦想的能力。童年的世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年代,童年就深藏在我们心中,我们应当用梦想挖掘它、发现它。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尤其需要并且应该在童年的回忆中寻回一种久违了的精神家园,儿童的生命和儿童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成人来敬畏和赞美。

二、风格表达

该书作者本人学术性向浓,涉猎广博,研究基础扎实,在对儿童问题多年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表达风格。该书对儿童精神为什么具有人文性,如何体现人文性,及其文化上的价值和儿童教育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作者秉持学术立场,并最终以儿童教育的人文性精神与儿童人文性精神的教育这两个方面作为儿童教育人文化的基本命题,分别从其价值取向到其具体实践,从其课程设置又到其实质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此试图为我国儿童教育人文化实施提供一种新思路。理论思维清晰、严谨,思辨色彩融贯于全书。

任何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的发生历史,都有自己发生历史的积淀与浓缩,理论的建构依赖于历史,以历史为依据。作者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对精神现象的把握同样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生命科学背景,认同个体精神成长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对应的,个体精神的发生是对类的精神的发生简约化了的重演。如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所言:“儿童的生命宛若史诗。”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描绘生命历史、精神历史的诗篇,儿童的成长是历代祖先血肉相连的进化历史的一个缩影。《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就是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运用多学科的视角,首先探询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原理,逻辑地推导出儿童精神发育与人类原初文化的人文性一致;进而通过对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对应性比较研究,寻求会通与契合的证据,作者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从儿童感知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体认性,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到人文存在的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理解的性情化,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五个方面,论证了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品性一致。作者从历史中引出“儿童精神”,证明“儿童精神具有人文性”,落脚点在“儿童教育”上,从而概括出该书的核心观点,即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作者由此进一步指出,向人文性的童年回归便是克服现代人精神异化的有效路径,儿童教育也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有可能促成儿童和谐健康地成长。

作者在追求缜密的逻辑言说的同时,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也在时刻关心着读者的感受,努力与读者达成同感。作为一部富有儿童人性关怀的人学作品,《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愫和对于儿童世界的眷恋与赞叹,不乏浸透浓厚乡土气息和童年梦想色彩的游戏、诗歌、童话、日常生活故事、猎奇的哲学发问等内容,弥漫着诗一般的童真与浪漫,灵性十足,富有感染力。

该书借助于对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的思考,尝试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文化解读和整体把握,丰富了我国有关儿童的理论。但这种理论绝非仅仅局限于学前教育的专业视野,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重新思考和解释小学阶段有关儿童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对于基础教育,尤其对于有关低幼儿童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学科角度看,该书也不只是一部儿童心理(哲学)或儿童精神哲学或教育哲学作品,它对于理解儿童美学、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也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启示。

目前,“关心儿童”“解放儿童”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主流呼吁。呵护童心、善待成长是所有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所有教师应有的人文情怀。儿童教育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担当起呵护童心、善待成长的根本使命。这种使命需要呼吁,更需要践行。

儿童体育论文篇4

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背景下,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此次印发的是调整后的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关儿童文学的学科定位和内涵发展,已经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推动了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些经验,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学科设置问题做一番探讨。 首先,从国内外设置儿童文学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学科是关系到民族阅读能力提升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和教育理论问题。 在我国国家标准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中国儿童文学”是“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在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中,“儿童文学”是“中国文学”下的二级学科。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也都会有若干儿童文学研究的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例如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涉及儿童文学研究的,分别是“中国儿歌的审美艺术与现代演进”、“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类型研究”、“20世纪中国幼儿文学史论”、“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现当代美国科幻文学研究”、“中美科幻小说发展机制比较研究”等。 在美国教育部2010年版的《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目录》(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简称CIP)中,儿童与青少年文学(Children'sandAdoles-centLiterature,编号为23.1405)是英语语言及文学(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Letters)学科门类下,文学(Literature)一级学科中,与总体文学(Gen-eralLiterature)、美国文学[AmericanLiterature(U-nitedStates)]、加拿大文学[AmericanLiterature(Canadian)]、英国及其他英语文学[EnglishLitera-ture(BritishandCommonwealth)]相并列的二级学科。它的宗旨在于“关注儿童及青少年文学的学术研究,以促进教师、图书馆员、出版者、图书经营者和写作者的专业工作,也包括对某个时代、某种体裁的文学研究,作家论,文学批评,以及对各种文学文本、对书籍装帧设计者、对儿童电影的研究”。同时,还在图书馆科学(LibraryScience)门类,图书馆科学与管理(LibraryScienceandAdministration)一级学科 下专门设置了儿童与青少年文学服务(ChildrenandYouthLibraryServices,编号为25.0102)的二级学科。这一国家行为,足以彰显美国对儿童文学发展、对儿童阅读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了儿童文学、儿童阅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长远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 在我国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儿童文学学科的存在。因此,长期以来,在实际儿童文学研究生培养中较为通行的办法是挂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进行招生。例如:在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招收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而在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除北京师范大学自主设置儿童文学二级学科、下设儿童文学研究和科幻文学研究两个方向外,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也都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下招收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还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下招收外国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就是在现行学科制度中,我国儿童文学学科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方卫平认为,“这一安排既为儿童文学学科在主流学术制度设计中争取到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在事实上也维系了当代儿童文学学科在各项学术指标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最基本的学术体面”,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内部知识构成和学科组合上看,它同样包括了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比较儿童文学等分支领域”[1]。因此在总体定位上,笔者认为,包含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阅读推广研究等内容的儿童文学学科,应该成为“中国语言文学”(0501)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等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这样的看法是实事求是的。虽然不能排除儿童阅读成人书籍和成人喜爱儿童文学的可能性的存在,也不能说儿童文学和在艺术上没有相通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儿童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现代儿童文学的预设读者首先是儿童。在学科设置中没有儿童文学的存在,实际也就是对人生旅程中十几年的阅读生命的漠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更可以理解美国《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目录》(CIP)中,要在文学(Literature)、图书馆科学与管理(LibrarySci-enceandAdministration)两个一级学科之下设置儿童与青少年文学二级学科,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美国从国家总体战略的层面对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认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这样的一些提法,包含了成人因为职业发展需要参加成人教育和培训,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的功利性目的。而学习和阅读作为一种享受审美愉悦的过程,一种人生的姿态,当然也是一个国民素质培养、造就和提高的过程。《纲要》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正是看到了美育在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而阅读恰恰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同时美育、阅读也是与“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等命题息息相关的。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儿童的成长,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所面临的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正是从这个方面讲,从与世界比较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儿童阅读整体上还是缺乏的。正如梅子涵起草的第4届21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郑州宣言》(2010年)所指出的那样:“很严格地说,中国儿童的文学阅读,童话阅读,在世界的景象中,属于贫穷。很严格地说,中国儿童的文学阅读,童话阅读,只是在很少很少的城市,很少很少很少的学校,很少很少很少很少的家庭开始了,进行着,而更多的地方,还是深夜熟睡,懵懵懂懂。所以,仍旧贫穷。很严格地说,中国儿童的文学阅读,童话阅读,捧在手里的,是经得起抚摸、珍惜的,书页中飘出的味道是纯正的真快乐、真智慧、真诗意的,仍旧很稀少,很零零落落。这照样还是贫穷。所以,请注意,我们要认识‘贫穷’这个词,我们要很真实地看着它,要继续行动。要热情持续,行走持续,大声疾呼持续,大声朗读持续,娓娓讲述持续”。事实上,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多的依赖于童年时期的阅读习惯和体验,也仰仗于儿童文学学科地位的建立。詹丹就认为,儿童文学不仅仅是阅读而已,其实它是一门学科,应当从学科的角度认识它的作用,给儿童文学以学科的地位,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广具有深远的意义。[2]#p#分页标题#e# 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探讨儿童文学学科设置问题,有些杞人忧天,好像现有的状况,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来讲,产生的也许并不都是负面影响,就像韦勒克所说的比较文学学科中“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完全可以弥补缺少多年专门研究的不足”[3]。但是,从中国教育事业的宏观角度来看,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学科设置和目录常常是各个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对国家发展全局在教育层面和人才培养层面的“顶层设计”。我们在看到儿童文学学科现有的发展水平的时候,还是需要想一想,这是在儿童文学学科多么被忽视的情况下取得的。从全局来看,儿童文学学科在极少数高校取得的长足发展的同时,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对这个第2期齐童巍:中国儿童文学学科设置研究11预设读者的年龄跨度达十几年、对培养一生的阅读习惯和人生姿态十分重要的学科,基本是空白和漠视。这不能不说是学科设置中的一个缺憾。《纲要》指出:“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实际上,儿童文学学科发展就是一个关系到民族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教育理论问题,儿童文学学科设置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顶层设计”。有了儿童文学的学科名目,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在更多的学术土壤中得到良性发展,也能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因此,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讨论中来,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第二,在实际发展中,我国儿童文学学科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相对明确的研究方向。 我国儿童文学学科在现行的学科体制中,因势而为,在不同高校已经取得了不同情况的长足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独立的学科知识系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出现了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当代儿童文学思潮、图画书研究等领域众多的研究成果。[1] 从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来看,“儿童文学是具有自己独立学科体系的,它包括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文体学、中国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民间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等”[4]。而学科知识的积累、学科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文学学术建设在视野、话题、方法、知识生产、学科推进等方面,显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1]。这在已有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儿童文学研究学位论文中也有体现,如《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1999年)、《“训诫”到“交谈”———中国新时期童话创作发展论》(2003年)、《儿童文学的童年想象》(2004年)、《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2004年)、《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2004年)、《论现代文学与晚清民国语文教育的互动关系》(2004年)、《植物与儿童文学研究》(2005年)、《中西童话的本体论比较研究》(2005年)、《幻想世界与儿童主体的生成》(2005年)、《中国发生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2006年)、《轻逸之美———对儿童文学艺术品质的一种思考》(2006年)、《倾空的器皿———成年仪式与欧美文学中的成长主题》(2006年)、《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研究》(2006年)、《荆棘路上的光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2006年)、《成长之性———中国当代成长主题小说的文化阐释》(2006年)、《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基本精神》(2007年)、《出版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以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个案》(2007年)、《雅努斯的面孔———魔幻与儿童文学》(2007年)、《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2007年)、《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2007年)、《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2008年)、《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译介学视野下的晚清儿童文学研究》(2008年)、《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初期(1917年至1927年)的外来影响———以安徒生童话为个案》(2008年)、《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2008年)、《中韩现代儿童文学形成过程比较研究》(2008年)、《1949—1999年中国的图画书》(2009年)、《当代儿童文学的十年———1966—1976年儿童文学史研究》(2009年)、《类型视野中的儿童幻想电影研究》(2009年)、《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2009年)、《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2010年)、《中国现当代幻想文学研究》(2010年)、《另一种现代性诉求———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2011年)、《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2011年)、《论安徒生童话里的“东方形象”》(2011年)等。这里仅依年份粗略梳理了各个年份授予学位的儿童文学研究博士论文,而没有列举出所有相关的学位论文选题。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积累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近年来在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史、比较儿童文学与外国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教育等各个研究方向上的广泛而深入的掘进,已使得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日渐丰富和成熟的多元化趋势与面貌。 第三,社会对儿童文学学科有很大规模的人才需求。 最近这些年,儿童图书出版事业飞速发展,其码洋在整个出版业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成为出版业中增速最快的业务。“中国少儿出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10%以上,甚至15%的环比高速发展后,2010年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领涨’中国出版业”[5]。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儿童文学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更大的需求。王泉根教授就曾撰文指出,儿童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还有用人单位已经向明年毕业的儿童文学研究生‘订货’了”,因为“全社会关注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涉及到下一代成长的相关用人单位,学校、少儿出版社、报刊杂志、影视传媒动漫等,都急需懂得儿童文学、儿童阅读、儿童心理的专业人才”[6]。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列入了语文课程的学段目标之中,并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出了“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以及寓言、故事、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等等。[7]#p#分页标题#e# 这对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师资培养中,重视儿童文学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儿童文学和那些预设读者并非儿童的文学是血脉相通的。儿童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对整个语文教学都有着奠基性的作用。詹丹就认为现在没有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教是一个突出问题,其根源与儿童时期缺少人文性的阅读有关。[2] 第四,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始于1979年。 方卫平指出:“1979年,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在中国当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体制中首次招收儿童文学硕士生,相隔20年之后,1999年,朱自强在东北师范大学以学位论文《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当代中国大陆第一位以儿童文学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者。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台东大学先后招收并培养了多名儿童文学博士研究生,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2008年开始,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又创新地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下培养儿童文学研究生。这些儿童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也为儿童文学学科的发展、壮大、成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2009年9月“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是授予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在总体上代表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入教育部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显示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儿童文学学科积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据《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12号),2011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学科作为涉及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在教育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进行了公示。根据该论证方案,我们看到该校儿童文学学科的研究和招生方向将进一步细化为中国儿童文学、比较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三个方面。这也是二级学科设置自交给高校的新形势下,儿童文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2011年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工作包括“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编写一级学科简介,编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但是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教研厅〔2010〕1号),今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的二级学科目录将不再是体现国家权力的指令性目录,而是根据各个高校设置的二级学科进行统计汇编而成,是指导各个高校设置二级学科的参考性目录。[8] 这既意味着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自主设置的儿童文学二级学科有可能进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但同时也表明今后我国儿童文学学科设置主要还是依靠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及相关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自主意识,依靠社会对于儿童文学学科的自觉、主动意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学科由于发展历史等原因,在我国主要还是聚集在不多的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当中,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但儿童文学学科却成为了这些学校的特色学科。《纲要》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儿童文学学科的现状其实正符合这样的办学要求。因此,当前,儿童文学学科既可以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9]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面临的重要机遇。

儿童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融合

目前,儿童文学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各大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儿童早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日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上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儿童文学课程对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以提升五大领域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增强学生跨领域师范技能,培养复合型师范人才为教学目的,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实现儿童文学课程的兼容性和多元化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概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推行全面性、启蒙性的教育内容,具体可以划分为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五个领域。这五大板块的教育内容贯穿幼儿成长各个方面,交叉渗透,促进幼儿心智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有效提升。根据这一要求,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教育基础类(理论课程)、技能实作类(实践课程)和艺术类(专业拓展课程)三大板块,儿童文学正好处于三大板块的交叉位置,与三大板块课程相互融通。其中,文学理论部分,涉及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讲演部分,涉及幼儿语言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创编部分,涉及幼儿美术、幼儿舞蹈等课程内容。

二、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与其他师范类专业课程相比,很清晰地显示了“学前”特征,即立足于幼儿教师五大领域职业特征,引导师范生将各科课程内容与各领域技能相结合,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文学理论、长于文本赏析、优于作品表演、善于新品创编、强于教学实践,从而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1]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儿童文学课程之基本功能是“导思、染情、益智、添趣”。[2]“导思”,文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将前人的直接经验间接传递至幼儿读者,对幼儿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染情”,文学作品蕴含着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体验,使幼儿在聆听、阅读中与作品中的角色等取得共鸣,从而陶冶性情;“益智”,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倡导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使幼儿获得经验积累与见识增长;“添趣”,游戏性与趣味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幼儿可以在聆听、阅读中感知快乐,体会愉悦,从而爱上阅读。从文艺的大角度出发,“文”与“艺”亦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审美形式。老舍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他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来的东西。使人愉悦是文学的目的,把人带起来与它一同飞翔才能使人欣喜。感情、美、想象是文学的三个特质。”[3]儿童文学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发挥着巨大作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主动积极地进行改革,紧密结合素质教育,对师范生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幼儿教师专业后续发展来看,儿童文学与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游戏等课程的紧密结合,更具有职前职后的连续性以及职后发展的一致性,使幼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增强职业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依据

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显示,当前幼儿园所开展的语言类教育活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和内容,占据主导地位。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中,也有五分之四的内容属于儿童文学的范围。但从我国儿童文学近三十年的发展来看,故事内容老旧,表现手法单一的问题始终难以破解,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当代儿童的阅读需求。如今,电子阅读时代业已来临,如何抓住这一契机,以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方式让幼儿爱上儿童文学,亲近儿童文学,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儿童文学课程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一)缺少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

当今学前教育领域缺少既拥有深厚学前教育理论、丰富实践研究基础,又具备儿童文学理论基础的教育者,也就是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加上幼儿语言教育领域的功利性教育理念,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儿童文学的核心本质定义为“教育性”,视其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一些幼儿教师仅仅从语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待儿童文学,在挑选作品时忽略作品的文学性,将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转换为寡淡的言辞、生硬的说教,从而剥夺了幼儿欣赏、亲近文学作品的机会。

(二)“儿童情趣”在教学中体现不充分

“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区别儿童文学与的最核心的标准是看一部作品是否体现出“儿童情趣”,能否满足幼儿阅读需求。“儿童情趣”使幼儿愉快,使他们感到有趣,乐于亲近儿童文学。但数千年来,“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标准,即便是立足于“人之初”的儿童文学也被过分强调“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在关于价值观和伦理倾向方面也存在忽视幼儿特殊心理规律的问题。过于沉重的教化主题压抑了人性解放的表达,儿童特有的游戏精神无法充分展示。更为严重的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强调带着成人的社会使命感和价值观,去抽丝剥茧地分析所谓中心思想,提炼所谓教育主题。这种做法,不自觉地给儿童施压,使他们在严肃的命题中不得不接受成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脱节,使儿童压抑了本能的兴趣,最终使他们远离文学。有鉴于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融合性、多元化探索,进一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

四、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当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甚高,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五大领域的基本技能。借助儿童文学中的婴幼儿图画书、儿歌表演、戏剧表演等具体文学形式,可以将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游戏等课程有机融合,在儿童文学创编教学活动中,还可交叉渗入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内容,促成学生专业能力的迁移整合。

(一)婴幼儿图画书———文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婴幼儿图画书是学龄前儿童的重要阅读书类,尤其在低龄幼儿中,更是占有极大比重。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过:“图画书不是通常面貌上的连环画,我们小时候坐在马路边书摊前,一分钱一本借来翻看,度过了很满足的半个下午的那一种;也不是在很多很长的文字故事里出现着几幅插画,然后又是很多很长的文字。它的图画的部分在整本书的关系中是更加夺目和‘唯美’的,可以令你惊异地沉浸在里面,读见画风,读见诗意,读见象征,更是读到了真正的生动和可爱。”[4]图画书将“儿童情趣”视觉化,使幼儿初尝独立阅读的快乐,当之无愧地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图画书与普通插画不同,注重完整的故事内涵和审美情趣。儿童文学课堂上的图画书创编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幼儿美术功底,又注重训练学生对故事核心和呈现方式把握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较扎实的儿童美术功底,《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标准》提出的儿童文学课程四大要求分别是理论理解、作品记诵、表演展示、作品创编。由此,儿童文学课程可大胆在教学中尝试跨学科能力的迁移与整合。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堂练习为例,教师要求以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我和你不一样,我和你一样”为主题创作图画书。考评标准并不以绘画技巧为准,而是考查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思考角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双幅画的对比格局,前者表现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后者表现他们通过努力与正常儿童获得同样的机会和报答。但有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她选择了盲儿为题材,却并没有表现盲儿与正常人“一样”,而是画了全城停电,所有人在黑暗中体会到了盲儿的无助与悲伤,这种反向思维的“一样”体现出了更高的思维水准和人文情怀,从而将文学与美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图=图画书”,[5]让学生在注重文学语言艺术性呈现的同时,更专注于图画文学的多元功能。儿童文学授课教师可通过与幼儿美术课程教师的配合,各有侧重加强学生图文结合训练,鼓励学生创作多种形式的图画文本,力求达到图文合一,实现文学与美术素养的整合。

(二)幼儿戏剧———文学与歌、舞、游戏类课程的融合儿童文学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阶段,并体现出课堂和第二课堂、欣赏和表演、创编和展示相结合的重要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目的性。在所有的儿童文学样式中,幼儿戏剧的包容性最强,一出幼儿戏剧,剧本编创、道具制作、儿歌编唱、舞蹈编排等各个环节多方融合,是全面呈现五大领域教学成果的舞台。以手指儿歌《大拇哥》为例,将儿歌搬到幼儿戏剧中,儿歌与游戏相结合,变单纯唱诵为“边唱边戏”,提升趣味性的同时也会学得更快更好。歌词如下: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去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教学示例:五个小演员依次上前,伸出对应手指,引导下面的小观众一起点数。在参与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数数,还通过听、念、猜、唱的形式发展了语言能力,同时手口、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通过对民谣的反复吟诵,幼儿还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感。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它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可感性极强,借助其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借助作品“再现人生”、“再造童年”。[6]

(三)儿童文学的隐性特征———与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等课程交叉渗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的教学对象不能仅仅设置为成年学生,而是要考虑到最终接收对象的需要。“双重审美”,是儿童文学课堂应有的教学理念,除了用角,更应该用儿童的审美视角来观照世界,既要符合幼儿审美心理,又要融入成人的审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儿童文学作品自主创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融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大教育背景理论,回忆童年、发现童年、品味童年,更好地领悟童年精神。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马艺多的原创幼儿诗《不同的世界》为例。诗歌描写了爸爸、妈妈分别带孩子去动物园、商场等地的场景,爸爸妈妈看得目不暇接,可孩子因为个子矮小,只看见了围栏和人们的大腿。这两个迥异的世界,其实正是作品趣味的来源,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还原真实世界的情趣所在。这首诗一方面展示了一个成人想当然的童年世界,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一个孩子幻想的成人世界,两个世界的碰撞,正是儿童文学以成人心智向幼儿视角转移,从而回归“幼儿”文学的本质所在。

(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文学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业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方式。以计算机软件为代表的各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等教学环境限制的优点,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特点,能与儿童文学课程完美融合,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增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形式。在儿童文学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图片、音频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生动展现和有效补充,亦可通过影视手段使文本作品以视听成品的方式呈现,在代入式的学习体验中,使学生体验儿童文学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不可否认,当今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相当部分是通过电子媒介,无论是风靡一时的读书机,还是时尚便捷的电子书,或者是一直深受儿童喜欢的动画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学。途径的多样化,使文学的表达手段更加多元,丰富幼儿选择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动画片,它可以轻松呈现真实拍摄所无法展示的情景,比如夸张变形、上天入地等,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幻想”心理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且动画片以简单纯化的方式表现物质世界,简单明了,给予幼儿最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图像和音效声响,使他们接受起来毫无障碍。毋庸置疑,动画片已成为最受当代儿童欢迎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近两年,我们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以动画片的方式呈现课程作品。动画片集结了尽可能多的新兴手段,以儿童文学中的戏剧文学为基础,以幼儿美术为载体,融合幼儿音乐、幼儿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展示在幼儿面前。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应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广义的儿童文学课程,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教育等跨学科领域取得融合与平衡,探讨幼儿教育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作品传递与文艺作品创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的能力迁移与整合,致力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培养其专业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厚明.导思•染情•益智•添趣———试谈儿童文学的功能[J].文艺研究,1981(4):114-118.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94.

[5]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1.

儿童体育论文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儿童体育论文篇7

作者选取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和儿童文学研究这个课题非常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童年为何要再现?儿童文学如何面临重构?这与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二十世纪中后期,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兴起并开始深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享受电子媒介为我们创造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一些困扰也萦绕在了我们的身边。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率、上座率纷纷追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全民皆娱乐,社会整体浮躁。人们越来越习惯电子媒介带来的快捷便利,立体刺激的声光电胜过黑白交织的平面文字。提笔忘字的人多了,静下心来思考的人少了。美国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向世人警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泛娱乐化”倾向对国民心理、社会风气、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日益显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也不无例外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说:“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我国有不少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已就媒介和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展开研究。欧阳友权指出:在数字化媒介的强势覆盖下,“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直观遮蔽沉思,冲击美感,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叙事。图像文化的视觉冲击不断挤压着文字阅读的市场空间,萎缩了文学消费的读者阵营。

谭旭东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并从个人的童年经验出发,认为电子媒介对当今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儿童面对的是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相交织的文化环境,在这一环境里,儿童从上辈那里线性地接受文化熏染已不可能。其次,电子媒介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电子信息形成了儿童新的认知图式和认知心理,从而使其童年体验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体系已不可避免地遭到电子媒介的解构。在印刷文化时代,儿童的社会化更多的是依赖读书和学校教育,而电子媒介的兴起构成了教育的挑战力量,电子媒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参与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作者对儿童所处的境况深感焦虑,通过阅读西方学者论著发现,虽然他们在探讨电子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和对文学的影响方面有着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媒介与儿童特别是和儿童文学内在或外在之联系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地带。国内当代文学批评界和文化研究专家对电子媒介对于儿童和儿童文学的影响也缺乏研究。作者深刻洞察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空白,勇敢而自觉地担纲此课题,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这部论著的思路很清晰,其基本观点是:童年是在儿童观、儿童教育和读写文化等多种合力的作用下被历史地建构起来并得以确认的,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儿童教育文化和印刷文化都遭到了电子媒介文化的解构,童年生态遭到破坏。面对童年的这种危机,必须重塑儿童文化,以新的教育文化和阅读文化来抵制电子媒介文化的负面影响,达到呵护童年和捍卫童心的目的。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化的一部分,在电子媒介所导引的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下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必须重建儿童文学,才能使儿童文学成为呵护童心、捍卫童年的儿童文化。

儿童体育论文篇8

何为文学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又须具备怎样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方面通常是指一个人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即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创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较好地再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蕴。一般而言,文学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一定的文学基本理论,包括创作理论、鉴赏理论等;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常识;

(3)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4)能够具有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感悟能力及习惯;

(5)能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自己见解、观念的能力等。作为高师院校所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学生而言,在具备以上文学基本素养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凸显学前儿童文学的阅读对象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儿童文学的教育理论等,才能建构起适应专业需要的文学素养。为此,他们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文学素养。掌握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心理。学前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婴幼儿为阅读对象,然而,他们的心理还处于成长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首先,他们生活经验不丰富,心理机能发展不完善,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主要靠的是视觉和听觉,甚至是借助动觉即演示来接受和理解文学,因此,作为未来的教师就要了解他们特有的接受心理。其次,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容易受外在事物干扰,在教学中就要了解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吸引他们注意力,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第三,他们思维形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创设丰富情境,尽量将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再次创编,以诉诸于他们感官体验,增强动感。第四,他们的心理还具有幻想性特征,那些夸张的、超现实的形象和故事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了解学前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才能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表演素养。由于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具有视和听的特性,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多内容是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形式才能让他们接受和理解,基于此,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文学也是“听”的文学,“看”的文学,“演”的文学,所以,作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演素养,才能适应未来教学需要。比如做游戏,是学前教育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游戏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也是婴幼儿的一种天性,最为学前儿童所喜爱,那么如何实施游戏教学,就离不开教师的艺术表演能力,通过游戏来引导学前儿童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理解社会。再如,儿歌、童谣等都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一教学实施也是伴随表演而被学前儿童所接受。

能够进行儿童文学二次创编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文学的接受缺少直接的领悟和感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编能力。教师通过自己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声音,以及适度的夸张表情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学生自己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实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对文学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品的二次创作和改编就理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的文学素养之一。因此,我们在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师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作和改编能力,促进学前儿童文学教学更加贴近儿童本位,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和儿童性,提早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教学向职业需要转变。具备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感受能力。儿童文学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这也是学前儿童语言心理机制决定的。由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多,知识词汇较少,作品中的语言简单易懂,明白浅显,生动逼真,力求能够有助于儿童直觉感知和思维想象。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物,都具有形象直观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大多具有色彩鲜明、形态活泼、声音清晰、富有动感等特性。同时形象描绘上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此激起学前儿童的丰富想象。语言表达上还注重音乐性,节奏明晰,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有时候,还通过重章叠句、反复排比等形式增强语言的童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要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才能让儿童所喜闻乐见。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路径

儿童文学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或教学资源,同时,在幼儿园目前开设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等五大学科课程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儿童文学,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一门基础性、奠基性课程。但毋庸置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还存在着很多瓶颈,比如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以及职前职后脱节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高师院校培养具有适应未来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具备较高文学素养的师资需求。根据目前高师院校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越来越规范有序,但由于在我国高师院校中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大多借鉴中文专业而来,而忽视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儿童文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沿袭中文专业重视理论研究的特点,而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具有较强实践应用的性质。第二,重视学科理论建设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显然,沿袭中文专业而来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更不能适应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职业需要等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体系。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既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课程体系,又要注重指向未来职业需要的儿童文学课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还要突破原有中文专业文学教学的藩篱,建构既与中文专业文学相联系,又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内容的边界。儿童文学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切合专业特点,力求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学及儿童文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在进行文学的基本理论、文学史及文学鉴赏等通识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较好地把握中外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扎实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及文学鉴赏知识,使儿童文学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在儿童文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还要不断突破狭义的儿童文学观念,要构建“大儿童文学”的观念,形成既凸显儿童文学自身特色,同时又要形成与儿童文学相联系的知识结构。这是学前教育专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仅具备文学基本素养,还要将文学作品内容通过演示、表演、语言等形式再现出来,才能被学前儿童接受,因此,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边界,增加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现他们将来所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科学性、现实指向性。加强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批合格师资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现行的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近年来,各类高师院校受办学市场化的影响,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学校就增设哪个专业,不管条件具备与否,不具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增设相关专业。这虽然适应了社会需要,但因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一、师资力量不等,这势必会带来很多问题,特别是那些并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学校也办起了学前教育专业,很多教师原来都是中文专业出身甚至教育专业出身临时转为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他们在知识结构、教学观念等方面明显受原有专业影响,更多的是他们边学边教,现学现教,很显然不能适应学前儿童文学需要,更何谈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为此,我们就要适时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培养,转变他们观念,及时适应儿童文学教学需要。目前国内一些办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强、介入学前教育专业早的一些大学开设了相应培训班,为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做出了积极努力,对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儿童体育论文篇9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体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游戏;玩具;幼儿;教育价值

前言

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在人才一、教育、文化、家庭、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种新观念确立的速度己经大大加快。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每一个家庭自然而然地倾尽心力和财力,用来培养、教育和呵护儿童。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我国14岁以下人口己达3亿,城镇家庭数约为1.6亿户,这两个巨大的数字也意味着儿童必然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倾尽心力关爱和呵护的对象。

一、 玩具与儿童教育

(一) 儿童教育需要玩具

儿童在生理、心理上与成人大相径庭,因此与成人教育相比,儿童教育在内容、方法、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而玩具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现代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物质条件。

关于游戏、玩具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认同这么一个观点,对儿童来讲,“学”、“玩”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游戏、玩具不仅是儿童最自然、最正当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学习成长的一种必然途径和物质条件。

运用玩具做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儿童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他还认为,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其活动水平及游戏水平,决定儿童游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实体玩具来进行游戏;在前运演阶段,儿童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面前的事物,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到了具体运演阶段,儿童就具备了运用玩具进行规则游戏的能力。

(二) 儿童玩具的教育价值

儿童玩具也许不是为了教育而产生,却在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即被赋予了教育功能。远古时期的玩具也许就是一根木棍,儿童在舞弄中寻找欢乐与练习狩猎;二十一世纪的儿童由通过与电子宠物、电子化乐高积木的接触了解诸如、电脑程序这类体现现代文明的高深概念。

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是指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之下,玩具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引导训练儿童预习未来人生,使其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与生存能力的作用。作为产品,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在功能层次中是处于上位的。实际上,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其“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 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

(一) 儿童艺术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是对儿童的全面、综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它本身也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学校艺术教育,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和家庭的艺术教育,以及渗透于儿童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对儿童的艺术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单纯的掌握知识技能,而是通过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的学习,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方面,“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 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

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是其教育功能体系的一个方面,它是该系统中使儿童获得“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的那些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前章我们在讨论玩具的教育功能系统时指出玩具的教育功能具有整体性,因此虽然我们可以按照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内容从该系统中抽出玩具教育功能的艺术侧面,但是这个侧面与其它方面不是割裂开的。

儿童玩具之所以具有感染力不仅是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所体现的艺术手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典型。作为艺术品的玩具常常使用了夸张、拟人的艺术手法。在玩具世界里,小动物有表情、会说话,它们的皮毛色彩可以千变万化并表征它们的性格与善恶,就连没有生命的人造物品也能具有人格。在儿童与玩具的接触过程当中,人类的普遍情感以及艺术家用以表达情感的各种艺术手法都借由玩具传达给儿童。

三、 基于教育功能的儿童玩具设计

(一) 玩具设计对玩具教育功能的能动性

设计师必须按照美的基本规律进行玩具设计,让玩具尽可能地展现艺术魅力是玩具艺术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也是基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玩具设计前提。但是设计的力量决非仅限于此,设计对于产品的功能具有极强的能动性,设计师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调动各方力量以合理的方式充分挖掘产品的教育功能。

(二) 与儿童色彩教育相结合的玩具设计

设计师对于色彩的独特认识通过玩具传达给儿童,对儿童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熏陶。只要是符合美的基本法则的配色都能对儿童起到一定的艺术教育作用。因此以玩具为媒介对儿童进行的色彩教育是以感知方式为主的色彩教育,其手段主要为:玩具配色和与颜色相关的游戏设计。玩具的色彩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从感性角度认识色彩及相关概念、感受色彩搭配美的无限(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46页) 可能性、感受色彩的调和、暗示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结语

文章提出儿童玩具教育功能的四个特点,包括作为玩具教育功能的共性及特性:非系统性、自我启发性与渐进性、情感性及其与娱乐功能的契合性、领先性。指出儿童玩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教师,它的艺术教育对于儿童永远是快乐的。这对当前儿童艺术教育和玩具开发具有双重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佩任,杨明津.幼儿身心发展与产品功能在玩具设计上之探讨.工业设计,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