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1

一、在活动中培养习作愿望

情动而辞发。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丰富、多彩、鲜活的语文活动课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儿童教育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于是我就注意把学生语文活动的兴趣用迁移法引到习作上来,让孩子们快乐走进作文这个可以吐露心语,抒感的美好殿堂。

如:一次外出听课回来,我就“借它山之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以“礼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活动伊始,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送礼物”的环节,出人意料的送给了孩子一个婴儿的奶嘴、一件小围裙等五个小礼物,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比的惊喜和欢乐。这样一个“活动情境”,构筑起一个“欢乐的课堂”,激起了孩子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体验,唤醒了孩子许许多多有关礼物的情感记忆。单单是由“奶嘴”,便想起了美好的童年,童年的趣事,想起了亲爱的妈妈,想起了妈妈抚育自己成长的桩桩往事,还想起了生日时妈妈送给自己的深情礼物……凭借几个小小的礼物,教师便创设了一个让孩子们激动不已美的情境,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激起了他们倾吐表达的强烈愿望。

二、在活动中积累习作材料

1.在读书活动中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多读课外书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源头活水也可以帮助学生明心智。我要求学生读书应像蜜蜂采蜜一样,在丰富多彩知识海洋中广泛涉猎,丰富词汇,采撷精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教学生采用做摘抄、编提纲或写读书笔记形式,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2.在认识周围世界活动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泼泼的流个不歇”自然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大课堂”。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回归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我带着学生,让他们在远离长辈般呵护下,赤脚走在田间地头,在粗粝的环境里品尝艰辛,学着父辈为生计奔波;我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呼朋引伴,上演草垛边的追逐,树丛中的嬉闹,在星辰月色下“找乐”,在天籁之音中“撒欢”。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看展览,了解祖国的文化历史,陶冶思想情操。

三、在活动中激发习作灵感

灵感,是一种特殊的激兴,是执着和智慧的化身。而实践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得之于俄顷,积之在平日”。学生参加语文活动,他们尽情的投入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这不仅为写作提供鲜活可感的材料,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灵感。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快要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欣赏油画《母亲》。画面上,一位年迈的母亲,古铜色的脸上沟壑纵横,一双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慈祥。那明朗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紧紧地抓着学生的心。透过这幅油画,学生仿佛读出了老人饱经风霜的一生,他们说“那脸上写着艰辛和沧桑”,“那眼里充满了对儿女的企盼”,“那脸上盛开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接着,我深情地朗诵了配乐散文《我只向老人鞠躬》。“老人创造了家庭,创造了子女,创造了一切,在白发飘雪的今天,反而怕失去劳动,反而更加辛勤劳动……营养充足的孩子,英俊漂亮的青年,油光满面的壮士,饱经风霜的老人;我只向老人鞠躬!”那充满崇敬、感激之情的潮水在学生的心海中久久激荡。在画面和诗文的反复渲染下,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便进入到激情状态,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敬仰之情如泉水汩汩流出,“妈妈,我想对您说――”,语言表达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激发出急于表达《我的母亲》作文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