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缺失与重建

时间:2022-12-23 03:53:15

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缺失与重建

摘要:游戏不仅仅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然而目前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游戏多以浅显的形式存在。该研究从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自由的剥夺、愉悦氛围的匮乏、情境体验的虚假以及实施中创造的封闭四个方面阐述了游戏精神缺失的现状及表现,并在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后提出坚持“儿童中心论”的理念,从教学理念、目标、原则、过程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幼儿舞蹈教学中重建游戏精神的建议,以期为一线幼儿舞蹈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儿;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

1引言

近年来,大部分的幼儿舞蹈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游戏对幼儿舞蹈教学的作用,并强烈呼吁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幼儿舞蹈教学中。但目前幼儿舞蹈教学依旧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过程枯燥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此外,部分教师在游戏与舞蹈的融合实践中呈现出初级水平的教学,难以将二者进行深入融合以展开科学与合理的运用,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无不受教学观念的制约与影响,游戏与幼儿舞蹈教学融合度低、融合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与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息息相关。

2幼儿舞蹈教学游戏精神缺失的表现

2.1教学过程中自由的剥夺。首先,幼儿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失去了自由言论权。其次,幼儿不能自由地进行表现,部分教师只注重舞蹈知识的传授和标准动作的示范与练习,导致幼儿只能“规范”地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无法享受舞蹈活动中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氛围。2.2教学氛围上愉悦的匮乏。良好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成效不仅仅与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息息相关,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氛围。然而,在现实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却很少能感受到这种愉悦的氛围,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很少关注幼儿是否有愉悦的情感体验。2.3教学情境内体验的虚假。当下舞蹈教学情境中存在着虚假的体验。不少幼儿舞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想让幼儿凭空想象进入教学情境,这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在意识到教学情境对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应该多关注幼儿生活,取材于幼儿生活,让幼儿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实施,获得良好的教学结果。2.4教学实施中创造的封闭。在现实的幼儿舞蹈教学中,一些游戏环节预设性强、生成性弱,教师在活动实施中制定了过多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将整齐划一当作是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幼儿创造力逐渐封闭起来,并最终失去创造力。

3成因分析

3.1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一线幼儿舞蹈教师将幼儿看作是“小大人”,并没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融入幼儿的世界,忽略了以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此外,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知识、技能的获取一直是幼儿教学的最高目标,游戏常常依附于教学活动。3.2教育功利化倾向当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承担者主要是社会舞蹈培训机构,在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舞蹈教师将教学看作是满足社会需要、家长要求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忽略了幼儿自身的需求以及真正“使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目的。3.3幼儿舞蹈教师对游戏精神的认识不足。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自身儿童观、游戏观存在误区等原因,其游戏精神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首先,部分幼儿舞蹈教师对游戏精神的自由内涵理解有误,主要表现为限制幼儿自由活动或放纵儿童随意玩耍,追求所谓的纯粹自由。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或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预设性,重形式、轻过程。3.4舞蹈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模式主要有讲授式和示范式两种,以讲解和教师示范标准动作为主。因其强调幼儿动作和老师所示范的动作达到统一、标准,导致幼儿间互动、自主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自然也较小,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4游戏精神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建

4.1教学理念。幼儿舞蹈教学作为启蒙教学,应大胆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建立“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努力将理念落实到实践。首先,要学会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并将其转变为舞蹈活动的素材和主题。其次,学会解放儿童,树立新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不将舞蹈教学活动拘泥于小小的活动室和固定的课堂时间内,使儿童从被动、压抑的课堂中走出来。4.2教学目标。首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明确游戏精神下的幼儿舞蹈教学不以培养“舞蹈家”为目的。其次,要在舞蹈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强调幼儿的审美体验,强调他们在参与或欣赏舞蹈活动时产生愉悦的体验和自我满足感,而不是要求幼儿一定要做到整齐划一、将动作做到规范。最后,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动作发展需求。教师应该照顾到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幼儿、发展每个幼儿的舞蹈(身体动作)潜能。4.3教学原则。融入游戏精神的幼儿舞蹈教学应遵循启蒙性、全体性、直观性、愉悦性和游戏性五大原则:(1)启蒙性。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是浅显易懂的,教师要依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对幼儿进行舞蹈中最基本的、入门式的动作教授,而非进行技能教学。(2)全体性。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全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幼儿,不能以动作标准与否、有无学习兴趣作为衡量幼儿的标准,要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公平的心理对待全部幼儿,激发幼儿的舞蹈学习兴趣。(3)直观性。直接感知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础,是幼儿获得舞蹈语言的前提。教师需要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使舞蹈动作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从而引导幼儿进行舞蹈的学习、理解和掌握。(4)愉悦性。愉悦性是指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要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从活动设计到实施整个过程都应该考虑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通过游戏的话语、游戏的情境和有趣的游戏环节将幼儿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经验。(5)游戏性。游戏性是指教师应注重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以及幼儿的主体作用,合理安排游戏环节,以游戏性贯穿活动始终,实现教学任务。4.4教学过程。基于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过程应具备设计性、情境性、创造性和融合性四个特点:(1)设计性。教学设计是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实施的关键。它不局限为在舞蹈教学中植入一些舞蹈或音乐游戏,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对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考与设计,从教学思路、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到教学评价,都应让游戏精神贯穿始终。(2)情境性。教学情境的营造与角色的扮演相互为支撑。情境和角色扮演应贯穿幼儿舞蹈教学全过程,教师应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和声情并茂、充满渲染力的表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最大化地创设教学需要的情境,以吸引幼儿进入角色情境,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3)创造性。创造性是游戏精神关照下幼儿舞蹈教学的根本。幼儿舞蹈教学中游戏精神的体现离不开教师对游戏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可,且须教师具备操作和落实到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能力。(4)融合性。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游戏精神关照下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表现,通过将其他学科的元素作为教学工具融入舞蹈教学过程中,以更好地促进舞蹈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其他学科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与发展。4.5教学评价。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幼儿舞蹈教学评价应该以促进幼儿与活动发展为落脚点,幼儿舞蹈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幼儿的舞蹈兴趣,给幼儿表达的机会,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在游戏精神的关照下,教师、幼儿、家长都应该参与到幼儿舞蹈教学的评价中来。幼儿可以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有利于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形成一定的幼儿舞蹈评价标准,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5结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能使然,游戏的灵魂和核心是蕴含自由、愉悦、体验、创造的游戏精神。笔者希望融入了游戏精神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够为幼儿提供真正的游戏以及合理的教学模式,同时,笔者也相信,它能够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是自我探索的能力以及自我成就感的提升,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薇珊 龙凡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