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间:2022-11-30 03:52:00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既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论述,富有创新精神。学习、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研究、探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解答这一课题?笔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七一”讲话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

一、解放思想,着力从认识上解决好“要不要继续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非公有制经济这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员能不能入党”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

第一,要充分认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攀升,已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目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176.18万个,从业人员约1.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私营企业主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大,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政意识、阶层意识、政党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探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党必须主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领导,牢牢把握对这个新的社会阶层的领导权。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继续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当前,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上,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过时论”。认为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白领”阶层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蓝领”阶层的普通工人已不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继续把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继续坚持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已经过时。二是“蜕变论”。认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党就会变质,就不再是工人阶级政党,会蜕变成为“全民党”。三是“过晚论”。认为我们党早就应该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现在开口子已为时过晚。受这些模糊认识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产生了“不敢作为”“无能为力”的思想和“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的倾向。这些认识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前提。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它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只会不断提高我们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不变,党的先进性也不会改变。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这项工作慢不得、等不得,也急不得,要克服“一股风”和“盲目性”,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强化基础,着力从工作环节上解决好“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的问题,切实搞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

第一,明确思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要按照“有人群、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的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必须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思路,做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应建立由各级党委总揽,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商联、妇联、工会、共青团、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齐抓共管。

第二,加强分类指导。一要分类探索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根据“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在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建立固定党支部,在生产经营不太正常、党员又相对集中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建立临时党支部。要重视在个体工商户中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符合党建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地制宜,采取企业单建、区域联建、村企合建、行业统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在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党员人数少的就近建立联合党支部;没有党员的企业(或专业市场、民营小区),要采取下派党的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先把工青妇组织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组织打好基础;将企业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在企业;在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人群中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的组织作好准备。非公有制经济发达、人员集中的民营小区、专业市场、经济开发区、科技示范园,应建立专门的党组织机构,统一负责辖区内党的工作。由国有、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企业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由上级党组织负责对企业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党员数量不足的,可以与地域相近的同行业企业合建党支部。二要落实责任,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各级党委应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实行责任管理,要把发展党员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发展党员要按党章的要求,依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积极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党员发展的重点应是企业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稳定且无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级党委要分片落实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人,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等,负责指导、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争取做到党员发展不留空白。

第三,理顺管理体制。目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的管理,可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挂靠管理等形式,分别由乡镇、村(居委会)、民营小区(市场、开发区)或工商部门、个私协会、行业协会、工商联的党组织领导管理。条件成熟的时候,建议县以上党委成立一个直属同级党委领导、与现有的直属机关党委、企业工委平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市(州)、县一级可设专职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委员各2名,吸收辖区内规模型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2-3名任兼职副书记、委员等职。省(市、区)及中央的机构、规模可以相应扩大,直接对同级党委负责。

三、科学定位,着力从运行机制上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无所适从、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弱化”的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积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要从职能和机制上准确定位。根据《党章》要求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为16个字,即教育、管理、服务、引导、支持、监督、保证、协调。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保证、监督业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经营,提高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协调业主与员工的劳资关系,维护业主与员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和保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员工队伍,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生产经营中,其工作机制应定位在只参与,不干预;只服务,不领导;只支持,不包揽。正确处理好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与尊重业主经营自主权的关系,开展党的活动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业主党员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关系。教育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企业、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二要加强党员的规范化管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一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弱化的问题,突出抓好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和提高党员岗位技能两个环节,要求党员自觉地以党内生活准则和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应当建立党员组织关系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关系接轨机制。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6个月以上的党员,应将党员关系及时转入;6个月以下的党员可作为流动党员管理。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党员流转到党组织健全的新经济企业再就业的,应由所就业的党组织负责接纳管理。工商联、私营企业组织要经常深入私营企业员工中了解思想情况,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好积极分子档册,分阶段、定人员对他们培训、培养、考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活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要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心开展工作。建立科学、具体的工作制度,保证开展党的活动有章可循、扎实有效。开展党的活动要坚持“业余”、“小型”、“务实”的原则,少开会,开短会,多交流,多谈心,多走访,把相对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结合起来,把脱产开展活动与业余开展活动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把政治教育融入业务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之中,寓教于乐,增强吸引力,增强实效性。以构建企业文化为载体,通过工、青、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