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4:14:58

非公有经济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1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流动和劳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工人阶级的构成和整体素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整个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新变化。“七一”《讲话》指出,“在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等等。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去,落实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中去。

2、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目前,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经济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为何我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有资料显示,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从资本主义尾巴,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从我县来看,198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只有123户,从业人员171人,注册资金2.3万元,营业额14.7万元,止去年底,全县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3333户,注册资金2300多万元,注册人数4945人。私营企业127户,注册资金2200万元,注册人数1500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800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26.4%;完成总产值1.9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4.8%。去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为7.8%,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为32.8%,远远高于全县经济发展速度,事实充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对于我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见证人,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在当前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的大好形势下,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实践好“三个代表”,就是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作为我们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要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体职工,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3、从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还很薄弱的现实,充分认识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性。近几年,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衡量,还有一定差距和薄弱环节,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覆盖面较小,组织基础较为薄弱,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党组织的活动不够经常有效,党务工作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素质不适应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管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业主思想上有畏难抵触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与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不相适应,与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大的形势和市县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私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大环境”,我们的企业厂长、经理们也渴求抢抓机遇,拓展空间,加快发展。因此,我们要象重视私营企业发展一样,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规划之中,牢固树立“加强党建为发展,加快发展多赚钱,职工增收有合力,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取得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丰收”。

二、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经济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以企业经济工作作为切入点,处理好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的关系,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在工作方法上,采取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既要利用一切机会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注重向非公有制企业主、企业各层面的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宣传、灌输党组织的意图,实现目标同向、行为同步,形成工作合力;在活动方式上,既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也要借助企业文化活动载体,同时要同工会等群团组织活动相结合,拓宽渠道;在活动规模上,把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散、小型、业余为主,搞活形式,提高实效;在活动内容上,把解决党内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相结合,既使党员和广大员工受到教育,又能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要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党员的头脑,以党章来规范党员的行为,以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来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启发党员自我教育,唤醒党员的主体意识,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对照检查,促使党员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加压力,自觉进取。其次应改进党员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各项管理制度。帮助党员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挥作用的最佳途径,尤其要善于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岗位性质,科学制定每个党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将之与民主评议党员以及争先创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三要不断拓展党的活动内涵,提高党的活动效益。要讲究活动的质量,精心准备活动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尤其要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坚持把企业发展的难点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重点,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提合理化建议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党的作用力、影响力寓于有效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这样可使党员在参与中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在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参与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过硬本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队伍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2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和团结凝聚职工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从这一认识出发,**工商系统在开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中,力求正确理解、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提出非公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要发挥教育、协调、促进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党的建设与经济共同发展。

一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定位,营造“五个亮点”。即: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思维,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群众组织的领导者、各方合法权益的协调者。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的建设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接合点;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非公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的切入点;把做好业主和员工的团结纽带工作作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把坚持非公企业的开办与党建工作同步规划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高起点。

二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地位、发挥作用的指导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即:对党组织活动和职责坚持硬性规定与软性诱导相结合,以软性诱导为主;对企业的影响坚持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相结合,以间接手段为主;坚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地位、作用发挥与党的整体利益至上相结合,以党的整体利益为主。

三要明晰思路强化作用,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相互促进,息息相关的。党建工作应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把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到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上来,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领导并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协调劳资关系,既保护业主正当的合法的权益,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劳资双赢。

二、体现特征,健全制度,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方法。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摆脱传统党建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1、切合实际,体现特征。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在数量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占多数;二是在运作机制上市场化特征鲜明;三是个私企业党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针对以上特点,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提出了“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注重正确处理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着重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如,在私营企业党员中开展“我是企业一员”活动,增强了私企党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党员的创业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共赢局面,社会效果显著。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美各项组织制度和活动制度,注重规范建设,是引导其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如建瓯市工商局个协支部和建州支部党组织建立后,该局党总支着重从建立党组织制度入手,先后制定了党总支书记职责、党总支主要职责任务、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各支部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工作制度。实践证明,个私经济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党组织的工作质量,使个体经济党的建设逐步向规范化轨道迈进,促进了个体经济党建水平的提高。

3、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是通过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五个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本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组织宣讲团、报告团、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形成良好的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舆论氛围。工商系统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为契机,结合中央和省、市委及市直机关党工委长效机制文件精神,要求工商系统的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主动热诚地帮助个私经营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在广大个私经营者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带动个私企业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同时,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结合,在个私企业党员中开展“党员放心店”活动、“党员示范摊点”活动,组织党员上街义务劳动,开展便民活动,通过党员带头表率作用,在全社会个私经营者中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对个私企业党员先进典型,我们及时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延平区夏道镇一位党员个体户主动销毁店内假冒伪劣商品,带动全镇个体经营者纷纷向社会作出承诺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

三、破解难题,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有效途径

首先,重视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党员数量的扩张,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要素“瓶颈”。在方式途径上,一是双向选择“输”。依托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培训和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劳动者,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双向选择,有组织、有计划地向非公有制企业输送一批合格的党员职工。尤其是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较少、规模又较大的企业,必须通过引导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来招收党员员工。二是提前介入“培”。企业所在地或主管部门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系员或其他方式提前介入,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技术骨干为重点,及时把企业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三是亮明身份“转”。结合《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查验工作,在企业职工中广泛开展“亮身份、转关系”活动,为企业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

其次,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工作力度。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提高党组织组建率、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大选派数量、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指导管理,切实提高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的水平。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选派的原则,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形式,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组织推荐等方式,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和退休干部党员中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要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对选派的指导员要建立档案,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考核。

第三,注重强化企业主的思想引导。通过疏通思想障碍,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动力“阻塞”。一方面,理直气壮宣传执政条件下党的主张和政策,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方法,另一方面,建立地方党委领导联系和定期约谈教育制度,帮助业主思想转化提高。同时,进一步健全关怀服务机制,及时帮助业主排忧解难,真诚服务,以此引导和感化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第四,分层次搞好非公企业员工教育。人们处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必须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员工教育,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区别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是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要利用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方式,着力提高企业主的政策水平,使其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而且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让其更好地支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通过组织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参观学习、表彰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家等方式,加强党组织与企业主、企业主自身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迪的目的。二是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教育。要努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适时组织他们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必备的新知识、新理论,并在具体工作中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和舞台。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非公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思想素质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法治意识、诚信理念、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先进,带动后进,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员工自觉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落实目标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经委、工商、税务、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劳动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私营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党政共抓、群团配合、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局面。要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二要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运作和管理体制。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具有一定的分散性、流动性和复杂性,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员管理,是摆在全体党的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党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的路子,努力做到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各系统开展的党建工作三级联创工作,正在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三要进一步加强个私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个私企业党员生产经营任务重,如果按照国家机关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开展活动,显然难以做到。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活动要以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为前提,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生活。如开展党员电教工作,一般是安排在下午,这对于企业党员来说,按时参加有较大困难,组织部门在安排电教活动时可对个私企业党员的电教活动作特殊安排,以便其参加。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3

今天交流的题目是积极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和谐的建设。党的议,明确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入手,加强社会发展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地保持安定的环境。

构建和谐的社会,是我们的党,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要求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的的执政基础和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的注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氛围,有利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使全面的发展更加的全面和谐,更加的具有持续性,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的宏伟目标的要求。十一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时期,和谐的建设要迈出重要的步伐,促进社会更加的和谐要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化的发展,我国的城乡结构的供给有所突出,人的思想和活动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加强恢复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长期和谐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的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处理不同利益的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非公有制的经济,具有行业分布广,经营组织方式、适应市场能力强、劳动密集能力高的特点,随着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发展城乡经济,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收入生活,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

发展非公有制的经济,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扩大社会就业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企业能够吸纳较多的劳动力,解决社会就业的压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为国家的财政作出了贡献,解决了就业压力和中低收入水平。分析十一五民营经济的情况,很多的资料也反应了这些情况,丰富人民武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文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改善文化水平进肯是水也要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了大批新型的产业,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为当前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最干间的展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市场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包括加强法制体系的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4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把保护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市各级监察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监察机关在保护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保护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依法加强对涉及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件,积极发现和培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营造"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光荣、损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耻"的浓厚氛围,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深化政务公开

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大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力度,配合有关方面,通过公开栏、新闻媒体、网站等形式,对政府所属部门、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关系国计民生有垄断经营性质的企业的审批事项、收费项目及其依据、程序、时限和服务承诺等进行全面、长期、动态公开,健全政务公开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提高公开质量。特别是对收费、罚款项目,必须公开内容、依据、标准,不公开而执收、执罚导致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发生的,一律从严查处。对公开内容避重就轻、不按承诺和公开事项办事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利益的部门、单位,要追究责任。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挂牌上岗、持证服务,接受社会公开监督。要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审批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卡制"收费、限时办结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二)强化监督检查

强化信访监督、执法监察和纠风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对有执收执罚职能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的明察暗访和执法监察,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在特邀监察员、经济发展软环境监督员和政风行风监督员中的数量,并通过政风行风网络直通车,与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连网,为其监督提供方便,营造有力的监督氛围,增强行政监督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严肃查处部门和单位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的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大力整治违反规定到非公有制企业乱检查和多头重复检查问题。严肃查处以检查为名无偿占有非公有制企业财物,以及借检查之机搭车收费、摊派报刊、违背自愿原则收取费用等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加强对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规定的监督检查,会同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执收、执罚部门的收费、罚款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坚决杜绝各种"三乱"行为。严肃行政纪律,认真整治效率低、作风差等行政效能不高问题。定期分析群众投诉举报,把督查的目标牢牢锁定在发生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身上,紧盯不放,狠抓整改,整改不力的,追究部门和领导责任。

(三)认真受理投诉举报

充分发挥机关效能监察中心和软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畅通信访渠道,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行风对话交流、政风行风网上直通车等有效形式,积极受理对破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本着"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采取自办、联办、转办、督办等不同处理方式,从速处理,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究。把受理和查处干扰破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乱"案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继续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单位和个人,一律按照潍发[2003]6号和潍发[2005]21号文件严肃处理,并抓住典型,公开曝光。要认真落实重奖举报人制度。要建立严格的为举报人保密制度,严肃查处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的行为,充分保护举报人的权益。

(四)完善评议制度,强化群众监督

要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企业"双评"、政风行风评议、机关效能考核等评议活动。要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参评比例。通过评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参评部门、单位提高效率、改进作风。要统筹部署评议工作,认真制订评议方案,严密组织评议过程,努力提高评议质量,确保评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严格兑现奖惩,建立健全激励和惩戒机制,对最佳服务单位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对评议成绩连续处在末位的,按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评议中被反映存在问题的工作人员,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确有问题的严肃处理。通过评议,最大限度地促使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转变观念,提高主动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意识,营造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5

同志们、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界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旗工商联(总商会)四届四次执委会暨建筑行业商会表彰大会。这是一次谋发展、促规范、增信心的大会,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为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巴林,企业家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投身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在此,我们向全旗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参与扶贫助学、安置就业等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二、结合企业实际,发展企业、回馈社会。将企业做大、做实、做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积极研究、深入探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形式、方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义利兼顾、德行并重,提升企业形象,自觉为光彩事业增光添彩。

四、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把企业自身发展与右旗发展结合起来,以“工业强旗”为主的四大发展战略为指导,投身于我旗各项事业发展之中去,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贡献力量。

五、积极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让我们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创建繁荣和谐的巴林右旗贡献力量。

巴林右旗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6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是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当前,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建企业大量涌现,企业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党员数量逐渐增加。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并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依照《党章》开展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广大职工的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近年来,省委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去年专门以省委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建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的意见》,中组部下发《关于在个体和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之后,省委组织部又及时转发,并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省委领导还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有关市县,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全省各级党组织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力,特别是一些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没有及时组建党的组织,导致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站在讲政治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二、明确任务,加快组建步伐

当前,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快党组织的组建步伐,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具体组建任务和目标是:1、今年9月底之前,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全部建起党的组织。2、有党员、但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所在地党委要积极创造条件,本着就地、就近、就行业、方便组织活动的原则,全部建起联合党支部,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每一名党员都生活在党的组织中。3、对尚无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级党委要抓紧工作,采取多种渠道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为尽快建立健全党组织奠定基础。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是一项全新工作。各地一定要强化具体指导,扎实开展工作,绝不能把这项工作当成一般性工作去推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搞好调研,摸清底数,制定具体可行的组建工作规划,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落实组建任务。在组建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党的政策,既要保持较快的组建速度,又要保证组建质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各级组织部门在这项工作中负有直接责任,要及时掌握组建工作进度,了解工作动态和党员、职工群众的反映,加强具体指导,当好各级党委的参谋助手。

三、健全制度,强化督导检查

省委组织部、省委联系办从今年6月份开始,对各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情况每两月进行一次专项调度和通报制度。各市在认真填报省统一制发的《非公有制企业新建党组织情况统计表》(下称《统计表》)同时,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内容包括各级党委对组建工作的重视程度、组建工作进度、主要做法和具体措施、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建议和对策等,形成文字报告与《统计表》一并上报。各地要注重发现、培养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随时上报。省委组织部、省委联系办将依据各市上报情况认真整理汇总,对各地组建工作进度和先进经验、典型,在全省通报。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7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述评

Abstract:Theresearchofthepolicy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boutprivate-economyhadbeenpaidmoreattentionwiththedevelopmentoftheprivate-economy.Recently,theresearchwasmainlyaboutthechagementanddefinitionoftheprivate-economy,thehistoricalstagesofthedevelopmentofthepolicy,thehistoricalfactandhistoricalevaluation,etc.Eventhoughtherehadmanyperformances,therehadsomedefectessuchasthenon-integrity‘shistoricalresearch,etc.Weneedpaymoreattentiontothis.

KeyWords:private-economytheresearchofthepolicythestatementandevaluation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毋庸置疑,这种变化与党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研究,近年来有许多的相关。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从研究形式上看,可以划分为历史发展过程研究和专题思想研究两个角度,具体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理论研究的方法来看,对基本概念或名词的界定是所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研究与探讨也不例外。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名称也不尽相同,在相关的研究中也不能忽略了这种历史演变。

从“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建国以前,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存在,当然不可能有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最终“消灭私有制”,因此,在党的早期文献中有关政策多是针对私有制。另外,由于中国经济还处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阶段,当时的经济形式划分主要为农业、手工业、工业,而工业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主要形式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当时党的有关政策与文献中只有资本主义经济而不可能出现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从近几年有关研究成果中出现的名词来看,对建国前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有关研究涉及到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等等名词,显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历史的演变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我党对政治和经济的研究水平和政策水平都是密切相关的,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有关研究中应该加以注意的研究角度。

“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从词义本身来看,显然是针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即除了公有制经济以外的所有经济形式,而从反义词的角度来说,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应该是“私有制经济”,因此,使用非公有制经济而不用私有制经济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领域新的情况不断出现,特别是涉及到所有制问题:各种新的所有制形式不断地涌现,如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等,使得对各种经济实体的所有制界定越来越困难。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界对私有制这个名词比较敏感,因此,在所有制理论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前,不能再简单地用公有制、私有制的形式来具体划分某一个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非公有制经济则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来界定的。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非公有制经济表述为:个体、私营经济与合资经济。其后的大多数学者都沿用了这一界定,但涉及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还是有一些分歧的,其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是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问题。

总体来说,众学者对“非公有制经济”含义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就是个体、私营经济。持此观点者不同意把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民营经济,其理由是:一是中央没有民营经济的提法,提民营经济有不同中央保持一致之嫌;二是民营经济内涵小而外延大;三是民营经济缺乏法律的规范,工商企业法只承认个体、私营企业。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具体地说,民营经济就是非国有、非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它的主体是个体、私营经济,但个体、私营经济不等于非公有制经济,还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外资部分,混合经营企业重的私人经济部分,国有民营和集体经济私人承包、租赁的经济形式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第三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讲,人们习惯上把以个体、私营、独资为代表的经济活动称为非公有制经济。从广义上讲,所谓非公有制经济泛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类集体公有制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经济活动的总称。

(二)

现在人们通过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对十五大报告及新宪法的学习,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渐趋一致,但一谈到它们的社会性质,即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理论界仍是歧见纷呈,各执一说。

一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其理由有两个,一是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二是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公有制经济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史补充成分,二者都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第二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从总体上来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具体来说则具有二重性和可变性,关键在于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地位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控制力加强。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私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其理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未来社会要着重建立个人所有制,未来社会就是指的社会主义社会。私人企业是私人所有制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第四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性的东西,哪一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就依附哪一种所有制形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理由是:1、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指国家实行一种经济体制,因此,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不能得出“也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的结论。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组成部分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3、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阐明的是它的社会性质。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则是指建立在此初级阶段中的各种具体经济形式,其中既包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也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二者不能混同。4、用社会主义本质来判断,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为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剥削,并且以私有制为基础,这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矛盾的。(三)

在史学研究中,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这里面不仅涉及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还暗含有研究者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历史起点的选择和历史阶段的划分有多种多样,这说明在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思考上分歧较多。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因此,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研究显然应该以党的成立为起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有关的研究的起点主要有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相应的历史分期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以这两个起点为两大类,分别加以介绍。

关于建国以来我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变迁的历史阶段,有两段论、三段论、四段论、五段论等几种观点,而其中较为多见的是三段论。

其中一种三段论的划分方法是:从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为对立论阶段,这一阶段强调绝对公有,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是与传统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经济成分,因而急于消灭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致使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剩无几,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为补充论阶段,这一阶段由既不鼓励也不禁止到允许存在、加强管理,由有益补充到鼓励发展,表明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经进入了比较自觉的状态;从党的十五大以后为共同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把公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这两个概念严格区别开来,把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引进制度内,这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消除了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顾虑和障碍,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理论上和政策上的保证。另外一种三段论的划分方法为:把1949年到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作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扶植、利用、限制”的政策;把1953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作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为第三阶段,这期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为“鼓励、引导、发展”。

两段论的划分方法为: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期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保护鼓励、根本改造到排斥消灭的演变,对国民经济起了促进、小挫、大锉、增速减缓等不同作用;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这期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再到“共同发展”的演变,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段论的划分方法是:1949年至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用和限制阶段;1953年至1956年为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造阶段;在1957年至1978年间,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物而被消灭;1978年以后,我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又逐步得到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五段论与四段论的区别不大,只是把四段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而已,这里就无需详细介绍了。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变化的历史分期,主要有两段论和三段论两种观点。其中两段论认为,从1979年至1990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特点为:生存空间狭小;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快;单个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多。从1990年至1999年为迅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有两个突出性的标志,一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确立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二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时期无论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还是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段论的划分是:第一阶段为1978-1981年,其特点是在理论上的“利用论”与实践中在高压下艰难起步;第二阶段为1982-1991年,其特点是在理论上的“补充论”与实践中在夹缝中生存;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今,其特点是在理论上的“重要组成论”与在实践中的高度发展。

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还有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三次历史性飞跃、三次思想解放等等角度的划分方法,但其实质内容与以上的观点大同小异、多有重复,这里就不一一加以介绍了。

(四)

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研究中的历史事实,指的就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所采取的不同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客观结果。这里面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纲领、章程、政策、宣言,其中以各个时期的党章、每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为主线。二是党的领导人的思想、观点,其中以三代领导核心的指导思想为主线。

众多学者用来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进行研究的历史事实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的政策上:一是以中共“七大”报告为基础,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于这一阶段,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由于我们党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使得我国经济稳定、迅速地发展。其中涉及到的有关政策有: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1953年《人民日报》正式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等等。这些政策的共同点是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是允许它发展多长时间、发展到什么程度,却很难从这些政策中找到答案。二是以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扩大)全会为起点,以消灭私有制为主体政策,一直延续到结束。在这一时期,尽管也有一些领导人在特定阶段实行了比较正确的政策,如刘少奇、、邓小平等,但从总体上说,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党的政策是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而且确实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起码是减速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有关政策都是持否定的态度。三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一阶段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这一时期党的有关政策非常丰富,涉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等历届党的中央代表大会的报告,党章、宪法的修改,邓小平、等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从理论层面上看,这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允许存在”到“有益的补充”再到“共同发展”的发展过程,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五大的有关决议和报告是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理论突破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研究的重点与中心。

(五)

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对其进行历史评价的问题,这种历史评价既是研究的内容与视角,又是研究的结论与结果,没有历史评价的研究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发展史中,有两个阶段的政策是所有的学者有定论的,那就是期间和改革开放以后。期间,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占了上风,形成了“一大二公三纯”为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对立物和异己力量,实行了排斥和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和破坏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开始认真总结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左”的错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开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环节进行改革,逐步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推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十五大实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全面突破,给非公有制经济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定位。

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建国初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评价上,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评价,另一个是对“三大改造”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实行过三种经济体制: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正在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三者并存的运行机制;“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从总体上看,这种经济体制似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初级社会主义的雏形”,或者说“新民主主义就是初级社会主义”,还有人认为,当前改革中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向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复归”。批评者则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不仅从理论上看上不是一种完整的理论形式,而且在实践中也没有摆脱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50年代的“三大改造”与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的两次重大转折,而这两次转折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是反向的。目前,对“三大改造”的评价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基本肯定”的看法主要理由是将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三大改造”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与问题,分歧在于应该如何评价照搬“苏联的模式”,通过深入的分析不难发现,在“三大改造”的策略步骤方面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而目标模式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但即便是在对于这种照搬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等等方面评价的侧重点与结论均有很大差别。与此相关,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有三种:一是认为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认为这是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还有的文章谈到,由于总体上忽略了个体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的本质差异,从而缩小了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小生产改造的内涵,从而导致了工业化主体地位的否定。甚至有学者将这项思考上溯到百余年的中外社会经济思想史,认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没有摆脱民粹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六)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研究中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缺乏研究的完整性。目前还未见到有将党的80年历史进程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进行完整分析与研究的论文或专著,特别是缺乏对建国前的有关政策的研究。可能多数学者认为,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研究重点只在于我们掌握政权、领导经济建设之后,忽视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这样就使得研究缺乏逻辑上的完整性,对历史原因的挖掘不深刻、不彻底,对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与总结的说服力不够。

二是缺乏理论上的深刻性。目前的研究还是把重点放在了史料的挖掘与整理上,对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的研究比重太低。这样就使得整个研究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只是机械地总结历史发展阶段、描述历史发展进程,使得各个历史阶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由此也影响到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或具体政策与思想的历史评价的客观性与说服力。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一是将80年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看作一个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描述出政策发展的一个整体的历史轨迹,侧重于政策发展的连续性、完整性,充分展示政策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二是深入挖掘政策背后的历史原因、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充分展示历史背后的深层因素,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加以综合,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绳:《坚持三个“有利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瞭望》,1998年第33期。

2、萧栋梁:《建国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变迁与思考》,《求索》,2000年第6期。

3、刘雪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私营经济政策》,《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

4、汪波、王晓燕:《党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龙江党史》,1999年第2期。

5、甘毛文:《中国共产党人对“私”利用的曲折演变及成因探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丁慧民:《关于邓小平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思想的探讨》,《华东经济管理》,1999年第1期。

7、黄如军:《论中共七大前后党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1期。

8、巩树青:《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9、李力安:《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再认识的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5-6期(合刊)。

10、袁宝华:《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5-6期(合刊)。

11、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5-6期(合刊)。

13、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论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5-6期(合刊)。

14、曹霞:《试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折认识》,《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5、王世谊:《刘少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探析》,《攀登》,1998年第6期。

16、谭晓钟、龙岱:《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述评》,《思想研究》,1998年增刊。

17、陈平祥:《试论同志对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思想研究》,2000年第4期。

18、宋子和:《对非公有制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8

摘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而哈尔滨市目前存在着发展环境不宽松、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引导与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家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应该改善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非公有经济参与城市重点建设,重视企业家培训。

一、哈尔滨市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环境不宽松

哈尔滨市非公有经济发展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行政执法不规范、规费过多过滥、行政审批手续繁多、管理偏严、服务偏弱等。

(二)融资渠道不畅

哈尔滨市因金融环境偏紧,直接融资数额小,担保公司规模和数量有限等原因,融资难的问题突出。据市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哈尔滨市非公有制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5%左右,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融资难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三)产业引导与扶持力度不够

哈尔滨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政府对非公有经济发展相对投入的精力较少,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产业集群规模增长缓慢。在行业准人方面,虽然国家对金融、石油、电力、军工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垄断行业已经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政策性的障碍已经消除,但哈尔滨市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四)企业家素质亟待提高

哈尔滨市非公有制企业家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在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管理、整和创新资源方面缺乏主动意识,多数企业家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进取精神不强。在关注社会发展与进步、关心困难群体、支援贫困地区等方面不够主动。

二、加快哈尔滨市非公有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要切实落实国家“非公经济36条”以及省市的《实施意见》政府在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加大清理、废止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文件,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更加优惠的政策,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各项制度、规定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以及刁难勒卡、政令梗阻等违规违纪问题。大力减轻企业负担,严格禁止有关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要建立执法部门联合执行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哈尔滨成为近者悦、远者来,一个投资者“高高兴兴地赚钱”、“大大方方地赚钱”和“平平安安地赚钱”的城市。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区注册个体工商户3.5万户,非公有制企业550家,从业人员近6万多人,年创税金70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8.7%。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壮大,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开辟了新的领域。早在1985年,**区第一个个体劳动者党支部成立,有党员8名,到2002年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党员1923人,其中个体户党员450人,私营企业职工党员380人,私营企业主党员35人,改制后股份制企业中党员850人,外商来安务工经商党员60余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委3个,建立党支部59个。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区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文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地位、作用、任务、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又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挂钩。建立健全了定期汇报、检查、考核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年初到镇、厂检查企业党建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每半年召开企业党建工作例会,在了解情况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整体推进,2002年,我们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泸康酒业公司、南方商场等一批典型,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2、夯实基础,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区委首先从建立个私协党组织入手,先后在6个乡(镇)的个协分会成立了党支部,使这些新的领域有了党的组织机构。在企业规模比较大、党员人数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支部班子。同时,区委本着“支部建在企业、支部建在市场”的原则,对党员在3人以上的企业和集贸市场委托个私协分会组建党支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把这部分党员的关系挂在村(居)党支部。加强管理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今年8月份,我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先后在秦巴市场、安运司批发市场成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建立了相关制度,要求他们每两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半年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使辖区内做工的外地流动党员有了“归属感”,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3、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作用。区委和各级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为企业所需要,企业主所理解,受党员所欢迎的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注意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群众工作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区委先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了“评优创先”、“评选先进”、“光彩之星”等活动,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党支部坚持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进行学习,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的党支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党员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各种劳动竞赛。各级党组织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发展优秀青年和员工入党的工作,对经培养考察符合入党条件的员工,及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据统计,近年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00多名,发展党员45名。

4、加强教育,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生产目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党员来源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心态各不相同,使党的思想建设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区委高度重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思想建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仅近几年来,先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支部中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群众观点和党员标准、组织纪律、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着重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环境下党员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严重等问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钓坚定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各级党组织根据企业任务,党员思想和党员从业多样、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育活动,坚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党的活动真正为党员和广大员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支持。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区虽然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具体操作中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思想认识还明显滞后。思想认识的滞后主要突出在三个层次:一是部分党委和主要领导对在非公经济开展党的工作的认识还未真正到位。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重农村轻企业","重公有轻私有",没有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二是非公企业主认识上还有偏差。很多非公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他们有的担心企业建了党组织后,自己权力会有所分散;有的担心会不会又来一次"公私合营";也有的认为企业就是搞生产经营,企业主就是为了赚钱,没必要成立党组织。以上错误认识导致某些非公企业对党组建组织采取了消极、漠视甚至抵制的态度。三是企业党员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在非公有制企业里的党员,认为自己不过是打工仔,受雇于人必然受制于人,发挥先锋摸范作用,为企业多作贡献其结果只能为"老板"多创造财富,因而只顾挣钱,不问政治,没能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非公有制企业里的党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的,因此出现了许多宁愿把党组织关系放在村里或其他单位而不迁入企业的"隐性"党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也不利于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更不利于党员自身行使党员的权利和承担党员的义务,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近几年,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虽然从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的比重和质量都不是很高。一是组织设置空白点仍较多。到今年9月底,全区550家非公企业共有建立62家建立了党组织,只占企业总数的11.3%。二是党员数偏少,且分布不平衡。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现有在册党员1923人,在550家非公企业中,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还有200多家。三是党务工作人员难配备。目前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多数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兼任,而在非企业主要负责人兼任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中,也多多少少与企业"老板"有一些亲缘、师生、朋友关系,总体上往往依附于"老板",缺少从事党务工作的独立性。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来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

3、非公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一些乡镇、部门领导仅把工作停留在组建上,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出现了松劲歇气现象。对新建党组织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地帮助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开展活动,从而导致了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有的企业党组织刚组建就陷入了瘫痪状态。一些企业党组织虽然开展了活动,但也仅仅停留在"开开会、看看报、聊聊天"的程度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必然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发展稳定,经济效益好,党组织开展工作较为容易,发挥作用也较好;反之,则相反。因此,如何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等自身特点开展一些卓有成效的活动,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四、对策和建议

1、明确目标、提高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为前提,坚持"小型、灵活、务实、业余"的方法,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达到"企业需要、业主理解、职工欢迎、党员拥护、组织满意"。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与改进党的活动方式,提高党的工作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营造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与先配合适的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之间的关系;四是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与工会等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

2、选好配强支部书记。非公经济组织党的支部书记要由政治素质较高,具备一定党务工作知识和经验,处于企业管理层的党员或党员工会主席担任。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党组织建立时,支部书记可先任命,具备条件后再进行选举。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交流、讲座等形式,加深企业主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注意培育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引路,进而影响、带动周围的企业经济主动地开展党建工作。同时加感情投入,特别是企业有了难处、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为他们答疑解难,通过热情、高质、有效的服务,从感情上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消除他们对党组织的偏见的顾虑,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扫清认识上的障碍,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4、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协助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按照区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和领导讲话精神,要不断加大在非公经济组织建立群团组织工作的力度,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主张,为党建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建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团工作也将启动并逐步展开。

非公有经济范文篇10

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使我们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党建工作协调一致,共同取得新的进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流动和劳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工人阶级的构成和整体素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整个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新变化。“七一”《讲话》指出,“在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等等。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去,落实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中去。

2、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目前,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经济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为何我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有资料显示,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从资本主义尾巴,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从我县来看,198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只有123户,从业人员171人,注册资金2.3万元,营业额14.7万元,止去年底,全县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3333户,注册资金2300多万元,注册人数4945人。私营企业127户,注册资金2200万元,注册人数1500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800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26.4%;完成总产值1.9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4.8%。去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为7.8%,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为32.8%,远远高于全县经济发展速度,事实充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对于我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见证人,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在当前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的大好形势下,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实践好“三个代表”,就是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作为我们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要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体职工,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3、从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还很薄弱的现实,充分认识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性。近几年,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衡量,还有一定差距和薄弱环节,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覆盖面较小,组织基础较为薄弱,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党组织的活动不够经常有效,党务工作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素质不适应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管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业主思想上有畏难抵触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与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不相适应,与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大的形势和市县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私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大环境”,我们的企业厂长、经理们也渴求抢抓机遇,拓展空间,加快发展。因此,我们要象重视私营企业发展一样,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规划之中,牢固树立“加强党建为发展,加快发展多赚钱,职工增收有合力,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取得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丰收”。

二、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经济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以企业经济工作作为切入点,处理好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的关系,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在工作方法上,采取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既要利用一切机会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注重向非公有制企业主、企业各层面的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宣传、灌输党组织的意图,实现目标同向、行为同步,形成工作合力;在活动方式上,既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也要借助企业文化活动载体,同时要同工会等群团组织活动相结合,拓宽渠道;在活动规模上,把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散、小型、业余为主,搞活形式,提高实效;在活动内容上,把解决党内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相结合,既使党员和广大员工受到教育,又能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要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党员的头脑,以党章来规范党员的行为,以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来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启发党员自我教育,唤醒党员的主体意识,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对照检查,促使党员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加压力,自觉进取。其次应改进党员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各项管理制度。帮助党员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挥作用的最佳途径,尤其要善于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岗位性质,科学制定每个党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将之与民主评议党员以及争先创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三要不断拓展党的活动内涵,提高党的活动效益。要讲究活动的质量,精心准备活动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尤其要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坚持把企业发展的难点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重点,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提合理化建议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党的作用力、影响力寓于有效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这样可使党员在参与中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在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参与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过硬本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