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

时间:2022-11-30 03:51:00

创新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将以新的速度进一步发展。针对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乡镇党委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夯实组织基础,使党组织深深植根于非公有制企业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宜兴市徐舍镇党委本着“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思想,按照“积极稳妥、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消除盲区”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一是保留,集体企业改制后,无特殊情况,原有的党组织都予以保留,其建制视实情作适当调整。二是新建,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正式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行政村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成立党小组(党支部)。三是联合,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自愿联合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四是升格,对党员人数较多,符合建立党委、党总支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升格,下辖党支部。五是加强指导,对从业人员较少,尚无党员的企业,从镇机关(驻镇部门和行政村)选派政治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传播党的声音,发展壮大党的队伍。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党委要求各企业在注册、年检、招工登记时,设置情况栏,建立党员台账,以便党组织及时掌握企业中党员的变动情况。党委从事组织上作的同志定期深入到企业中,帮助党员接转好组织关系,明确党员所属的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的党员,党委明确凡从业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必须将正式组织关系转到所在企业党组织;6个月以下的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接转临时组织关系,参加所在企业的党组织活动,使每个党员都找到“娘家”。为了壮大充实党员队伍,镇党委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严格把关,慎重发展,在制订发展党员计划时,坚持三个倾斜:总体数量适当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向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员工和青年技术骨干倾斜;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企业倾斜。

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是非公布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关键。镇党委把党组织的组建与经营集团改组结合起来,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确定党组织负责人人选:一是选举。直接在企业中选举产生兼职负责人。二是委派。对企业内部尚无合适人选的,镇党委从机关干部中直接委派,担任兼职负责人。三是安置。根据企业需要,从离岗退养的机关干部或退位的党员村干部中选拔优秀同志,安置到企业担任专职负责人。

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如何,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核心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不同于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因此,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必须从成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引导促进力量的角度去开展工作。

正确处理好党组织和企业主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克服“从属”思想,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主依法行使职权,自主经营,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履行好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责任,促使企业遵纪守法,按章纳税,关心职工,顾全大局。同时,上级党组织还要经常派员参加企业的党支部会议,加强与企业主的思想沟通,帮助企业主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消除企业主的“戒备”心理,逐步建力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关系,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正确处理党组织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血肉关系,协调好劳资矛盾,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引导职工齐心协力促进企业发展。

正确处理好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履行职责。注重把党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贯穿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独特优势,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与群团组织的工作相得益彰。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内部产权关系、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的新要求。我们围绕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企业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拥护,为员工所欢迎。

在活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时间为主。改变过去开展党内活动占用生产和工作时间的习惯做法,把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结合起来,做到组织活动和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在活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紧贴企业的生产经营,紧贴职工的思想实际,抓住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把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活动的重点,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在活动方式上,坚持集中与小型分散相结合,以支部活动为主。适应党员活动空间流动性大的特点,实行企业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借助有效载体,开展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培养企业精神,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活动制度上,坚持制度化、规范化与适应企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健全党组织与企业主定期沟通制度,党委成员定期参加支部活动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定期培训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逐步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建活动,广大党员既做到懂经济,更做到讲政治,按照“对企业负责,做职工表率”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把“三个代表”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到想企业发展所想,急企业发展所急,新技术新工艺学在前,苦事难事干在前,遇到困难抢在前,关键时刻走在前,努力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者”、党组织的“护旗者”、追求效益的“优胜者”、维护公平的“道德者”,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抓好乡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改革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确保乡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政治性,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果迎接党的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