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3:51:29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中职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以适应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本文讨论的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的问题。

1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老师教政治知识,学生学政治知识,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之间存在的差距,思想政治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

2)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是可有可无。他们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政治知识,知不知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就造成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台下学生爱听不听,固然,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但这也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等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供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因而不可能触动到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3)中职学校学生中存在对德育课厌烦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中职学校德育裸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1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用新理念武装思想,用新方法迎接挑战。一直以来教学研究是职业学校比较薄弱的工作,也没有得到教师们应有的重视,在德育课教学的创新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作用。首先,德育课教师应树立和强化科研先导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课题研究理念,走“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成果回到教学中去”的道路,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德育课教师要发扬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发挥集体研究力量的作用,共同提高教师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才能不断创新和创造。

2.2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作为中职教育“出口”的企业需要大批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劳动者。据调查各类企业对中职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方面比较满意,而对不少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态度等内在品德比较失望。现在企业明确提出:招聘员工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团队协作能力,然后才了解他的技能状态。作为德育课教师对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的新标准这些特征要有敏感度,要及时领会新的政策实质,把握住时代脉搏,心里明白要教什么给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视野开阔,不会仅仅盯着教材,能跳出教材。德育课教材因受各种条件限制,教材内容的时空局限性和滞后性是存在的,这也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德育教材不应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因此,德育课教师备课、组织教学时切忌不能只考虑教材是什么就教什么,可对教材重新组合,超越教材。联系学生自身的经验、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审慎选取材料,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接通”,选取典型的校友创业就业成功的案例,编印相关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使书本知识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即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强化育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活力。

2.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在行为养成习惯上最难的地方就是能不能把一个的习惯长期的坚持下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德育的老师要在教学环节上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会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我们的学生中经常会一些“不轨”行为,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词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优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

1)重视课堂导人艺术。人际交往中存在“首因效应”,强调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与意义。在德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一理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人,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人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恳、友好,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有趣、有意义,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3)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抽出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师作为研究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应予以适时的“扶”与“放”。

4)加强实践教学。要真正使实践教学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把实践教育纳人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或是从现实社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道德实际水平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法制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应充分运用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鲜活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5)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范、价值标准分辨社会中的各种真伪、善恶、美丑等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激发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情感,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库、教学网页展示教学资源,建立德育课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和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2.5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至用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2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即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际性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向人与机的间接互动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时空向度由实时同步向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相融合转向;二是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即教育内容传播时效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即时性转向、教育内容传播形式由单一媒体形态向多媒体形态转向、教育内容传播范围由相对封闭的小众向整体开放的大众转向;三是教育环境的耗散结构特征,即教育环境是开放的联系、非平衡的联系、非线性的联系;四是教育方法的连续统特征,即教育方法的存在原理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运用理路是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作用机理是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连续统。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便捷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有时处于“失语”状态。这突出表现为“海量共享”特性解构“一元话语权”、“全天候即时互动”特性凸显传统手段乏力、“个性鲜活”特性挑战“论道”方式、“百家争鸣”特性更显“红色领袖”匮乏、“碎片化”特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更新。[5]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从统筹工作机制、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互配合机制等方面提升管理新媒体的工作水平。[6]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社会化需要的实践教育活动,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离开文化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载体及特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7]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人的过程,是不断促使“野蛮人”向“文化人”转变的过程,就这个意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被视为“文化化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和创新方面,有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整合多元文化和创造先进文化五方面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生成是双向的过程,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其文化价值,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潜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无形的文化建设和有形的文化产业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实现。[8]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觉,培育清醒的现代性文化意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理论课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文化自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以积极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科学认识文化现代性与全球化,加深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间关系的认识。[9]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提升文化自觉的作用,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觉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服务于文化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第二,觉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和面临的挑战,自觉地担负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责;第三,相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增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信心;第四,相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信心。[10]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时代精神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当今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运行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将自身汇入以改革创新为精神核心的时代潮流中,另一方面,必须以整体性的系统的创新实践才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整个体系上综合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全面的且各部分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生实效的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等。[11]转型社会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当前中国正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准确把握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理念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体制机制上注重科学化与灵活化,方式方法上注重精细化与生活化,途径上注重课堂化与社会化,手段上注重现代化与信息化,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12]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交叉学科的视野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新的研究成果,这是时展的要求,是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求。以交叉学科的视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而是要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视野,推进一种思考方向和研究思路的形成。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强化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和培育意识,积极研究和借鉴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13]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树立国际化新理念、优化国际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方法论,这既是应对多元文化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挑战的需要,也是借鉴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需求。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就应当:树立国际化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保持“张弛有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须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国际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优化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优化以“生态伦理”为核心的生态教育体系;创新国际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方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技术教育方法。[14]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认识、把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水平。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合规律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所形成的理论范畴、研究对象、话语体系等不是对表面现象的感性概括,而是经过严格提炼并能够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并且这种理论概括是运用本学科独特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来表达,达到了精确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水平,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必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主要包括学术研究科学化、人才培养科学化、教育实践科学化三个维度。其中,学术研究科学化是龙头、是根本、是指导,人才培养科学化是条件、是平台、是关键,教育实践科学化是基础、是源泉、是目的。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科学化中主要应处理好揭示特殊规律与揭示普遍规律的关系、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主干学科建设与分支学科建设的关系、单一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关系、继承研究和时代化的关系、借鉴研究和本土化的关系、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关系;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中主要应处理好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关系、学历教育中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在理论学习研究中培养人与在实践中培养人的关系;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中主要应处理好系统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纪观等教育内容的关系,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以及单位内部党政工团合力育人的关系。[16]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思路。当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进程,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水平;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和当展,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17]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3

>>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议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探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时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想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脱离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思维,因此,创新思维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字:中职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灵魂,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为了使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又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思维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明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语文发展以及变化要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从而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驾驭教材。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将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不仅具备追踪语文学科的学术动态并且还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中学生[1]。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占有很高的地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迫切的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以及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求课堂需具有充分的活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人为主,给学生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研究其所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获得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课堂模式要做到平等,课堂气氛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争取建立新型师生之间合作的关系[2]。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以及查找资料等途径来丰富知识,改变对于知识所产生的书本和知识的局限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参加实践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才能够学好习,必须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才能够具有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力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思维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也就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大多数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的思考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合力,它们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3]。

六、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中职语文的创新能力使其他学科也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还体现了素质中教育中所着重强调的运用学科知识转向智能开发以及启发创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管和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争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不竭动力,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中职语文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新型的创造性人才。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进行语文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0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5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且对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并且把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包括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引导学生认知语文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建构多元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4.形成课程文化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原因如下。

1.重理论,轻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由于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应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评析教学案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

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小学语文教学有关实例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论课堂,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它能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同时,案例本身具有的生动性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教法的改变彻底改变了学法。

3.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以使学生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6

近来,笔者在人民网BBS论坛之读书论坛上拜读了复旦大学孙莱祥、周洪林两位老师合著的题为《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一文。整篇文章翔实可信,发人深省。

文章的第二节有这样一段话:“近年来数学、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第一的教育、科技强国美国,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理念。但是,正当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时,相反的现实却严峻、无情地凸现在面前: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诺贝尔奖获得者迟迟不能出现?为什么近现代世界重大知识科技创新在原创意义上我们所占的份额那么少?为什么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这两个奖项连续3年没有人得一等奖?”

文章的第三节更以确凿的数字告诉人们:“在1900~2001年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全世界共534人中,美国有230人,占43%,南美洲阿根廷有5人,巴基斯坦也有人获奖,而中国人获奖的很少……”

文章在第五节中敏锐地指出“众所周知,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适可而止,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基础不分析其来龙去脉、形成过程,不以实践检验其是否正误、新旧、高低,不以现实需要加以应用、发展、创新……”

文章在第八节指出:“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专业中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深思熟虑、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入人胜地讲深讲透讲话,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在全方位广泛选择中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少而精学到手……”

综观全文,人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忽略了“创新”。正如杨振宁博士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方法,其效果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但根基不够扎实。”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创新意义、创新内涵及其相关系列再认识。

创新意义与内涵

同志就此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渊博,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凡是科学巨匠皆属创新型人才,皆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栋梁之才。他们能够在非常相似的事物中敏锐地发现其细微的差别,并依靠抽象思维来创造新颖的、独特的概念,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求异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们则敢于标新立异,对于缺乏可靠论据的权威观点,敢于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发现元素周期律,就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创新动机,甚至连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之所以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因为他时刻都想推出新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开花,从根本上解脱天花病人的痛苦。于是,他经过多次尝试,放弃寻找治疗天花的特效药,反而去研究接触天花却从未染上此病的人。他发现患者患上一种类似天花但比较轻微的疾病――牛痘,牛痘使患者得以防止染上致命的天花。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科学成就皆是创新之举。其实质内涵就是抛弃旧观念,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或发明某种具有专利保护性的东西。正如有人这样地描述:“挑战常规,提出问题;处处着眼,留心意外;深入挖掘,努力延伸;找寻纰漏,修正错误;分析途径,斟酌妙法;着手行动,付诸实施;列举属性,分析特征;跳出圈子,摆脱约束;尝试酝酿,开拓新路。”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师

既然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注创新,那么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调整,而且要系统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包括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原则、从教学模式到课堂管理、从课程教材到评价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创新,以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不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也是顺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创新教育作为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

创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执行者与推动者。依据美国学者史密斯的观点,创造型教师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且具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创新教法。他们的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使得他们不囿于历史陈规,不为既定的成法束缚,总结自己而又超越自己,学习他人而又超越他人,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己任。

透过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当代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与创新型学校、创新型教师

从战略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则通过创新教育由创新型教师来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代表一种先进文化。在这种文化渗透下,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如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开放法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维素质的学生。创新型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而且最终将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有所帮助。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创新型学校内,创新型校长、创造性管理、创新校园景观、创新教学评估及一切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素质的培养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创新型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机土壤。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教师-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型教师在培养创新学生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这种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创新型教师能根据创造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教学策略、创新性教学方法,并依据教育对象、内容和教育教学情景,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

总之,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型学校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型师资力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推进创新教育的保障。

当代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要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知识贮存在人的大脑不同部位,并按初始装入的状态形成一定的联系。如果能使知识产生新的链接,就会形成知识迁移,产生新知识,形成创新成就。事实上,许多创新与发现往往是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的。这就是说,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释本学科的知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由此可见,当代教育对教师有着明确的创新要求。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能自觉地将那些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精粹的价值规范纳入到自己的追求与向往的目标中,力争达到真正摆脱外在动机而追求内在动力的境界。在能动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岗敬业;在治学态度上,对学生给予无私的帮助,并乐此不疲,人生无悔;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净化自身灵魂,完善自身人格。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地研究和讨论科学问题,并勇于自我否定,充分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的主体思维,善于激发学生的求异与创新。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去实践,去创新,去探究客观世界,时刻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与最新理论动态,并将此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只有不断地了解人类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实践,善于把种种理论素材和生活素材以独特新奇的方式加以整合,向学生展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运用书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当代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当我们驶入信息高速高路时,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种观察处理信息的全新方法。当我们只有一把锤子时,往往趋向于把每个问题都看作钉子。爱德华・詹纳不是靠积累信息寻找到预防天花的疫苗,恰恰是他的求异与创新意识。

正确把握从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这一过程

推进创新教育的进程就是推动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又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因此,从教育创新走向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它具有以下含义。

1.创造性处理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特点和教学对象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材组合,统筹安排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和思维训练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努力使教材变为“学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

2.充分展开自由讨论

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感兴趣的或指定的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作为形成各种观点的一种方法,并将此作为某种教学活动的一种初始准备。一方面,这种功能交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减少教师的课堂支配,使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并使学生以主体主动的地位出现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大,信息交流广泛,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能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奏响前奏曲。再者,自由讨论有利于教学互动,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民主、人文的氛围中完善学生的人格。

3.巧妙设问及其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上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投去一块小石,泛起层层涟漪。巧妙设问。给人启迪。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标志。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学术悬念”激发学生探究之。换言之,我们不能总把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而是有意识地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独立地思考。正如西方教育专家认为的那样,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无异于取消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置身于有多种发展趋势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固定答案,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优化组合,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通过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空间;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灵感翅膀;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巧妙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机械型向探索型转变,从而实现创新意义上的学习。

巧妙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感,而立体思维则有利于人们在关键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譬如,在处理单项题时,不直接地告之答案,让学生自己琢磨出答案。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并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当问题少有进展时,教师可予以提示,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圈子,再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变、求异与创新能力。就像爱德华・詹纳那样,在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善于发现问题和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去质疑,从而求得“一题多解”与“一问多答”。

4.在继承中创新

传承性思维着眼于继承、传递,创造性思维着眼于突破与创新。任何创造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继承,就难以创新;离开创新,传承就丧失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觉开发和提高求知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加工,用以探索未知领域实现创新;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既要学习别人创造成果,又要从中学习创新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好探求新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让学习进入更高的境界――创新学习,以创新姿态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当代教育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牵动传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变。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1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创新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创造性地运用[1]。它分为发现性创新和发明性创新,前者指的是经过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客观存在却未被前人发现的新规律、新事物等;而后者指的是经过深入研究,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

我们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能进行发现性创新,更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

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创新教育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状况下,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很多高校,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中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对教师有过这样的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说,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

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首先,要创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授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开展“一人讲,众人听”的讲座式课堂教学,把课堂留给学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用课堂讨论等方法,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地新观点,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其次,要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社会上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第三,要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在考核中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考核时,不能仅仅通过试卷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通过对考核形式的创新,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因此,在考核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鼓励其自主学习。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是要强调学生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4]。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道德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进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国平.坚持创新: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2.

[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

[4].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R].2010.

[5].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8

 

二、 介绍答辩人情况

 

三、 答辩人陈述

 

1、 论文选题背景

  

   20世纪是教育改革和学校不断重构的世纪。诸如有效学校研究、校本管理、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教育质量保证、新课程计划实施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教育改革运动,在欧美国家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60、70年代,教育管理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学习辅助方面。由于效果的不明显,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学校在学生学习绩效改进方面的能力。80年代,受工商管理科学的影响,改革的着眼点由课堂层面转向了组织层面。90年代,学校管理改革趋于多样化。 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校几乎连续不断的被要求改革,或在一定环境要求下试图推行改革,然而成效却不明显。素质教育的思想轰轰烈烈的搞了这么多年,仍处于了解和认可阶段。能够真正接受和贯彻落实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宏观政策、教育改革以及科学理论到学校微观实践之间有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校长的创造性活动。创新的推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富有创造性的人—创新型校长。校长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接着宏观与微观,处在学校外部到内部的重要节点,在学校的各项创新中起着统帅的作用,影响制约着其他各项创新。 就目前来说,校长创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多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描述,动态的把校长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研究其如何创新以及各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文章较少。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旨在对校长创新进行概念、过程、条件的梳理,第四部分以德育创新为例,简要阐述校长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仅仅是校长创新的一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内涵、层次、要素、特性及意义,旨在增强对校长创新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要素,通过事例的引入,理论的分析,旨在提出争取创新条件的可操作性建议。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过程,及其每个阶段应着力把握的问题,旨在推动校长创新在学校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第四部分以德育为例阐述了具体创新的操作,一方面是对前三部分的微弱佐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出其它方面如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研究。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应用性教育科研范畴,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又是综合性的,涉及校长创新的各个方面,试图在总结经验、反思过去、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思考并尽可能给出可操作的建议。 根据课题研究的上述特点,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为探寻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笔者查寻了大量的文献和网络资料,分析研究了许多特色校、名优校的办学历程和经验。为了找到校长创新的亮点,笔者借鉴了许多企业领导创新的做法,在充分考虑教育和学校特点的前提下,基本构建了校长创新的体系。为了获得感性方面的强烈认识,笔者多次到闸北八中访谈,刘京海校长给与了热情的接待,他那博大的思想和行事的魄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论文的创新之处

 

i. 理论上的创新之处

 

(1)基本上构建了一套从概念到条件到过程的校长创新体系。

 

(2)第一次提出了校长创新的要素

 

(3)第一次归纳了校长创新的若干特点

 

4)比较早的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校长创新问题

 

ii. 风格上的创新之处

 

(1)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主要面向广大中小学校长

 

(2)结构上力求整洁美观,每章都附有小结和案例

 

(3)内容上力求实用,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力量

 

(4)理论上力求严谨,能够在分析中给与操作上的帮助

 

5、论文的不足之处

 

(1)没有能够对文化、管理、制度、教学等具体创新进行分类研究

 

(2)排版上的疏忽以及个别选字错误

 

四、 答辩委员提问

 

*** 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了德育方面?请举例说说其它方面,比如管理、决策等。

 

** 1、德育案例的选择如何反映校长创新的过程?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有何区别?

 

*** 1、校长创新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校长在学校规划决策中如何创新?

 

2、创新型校长与非创新型校长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有什么关系?监利教改如何折射校长的创新?

 

五、 答辩人就答辩委员的提问进行答辩

 

1、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德育与校长创新的核心工作、学校规划决策中的创新合并作答。 先说了为什么没有谈创新的其他方面,创新包含面广,限于篇幅和精力不能一一到位,仅以德育为例

 

——校长最基本的工作,“管”和“理”

 

——校长最核心的工作,规划决策,即学校发展规划问题

 

——规划决策对校长的基本要求——如何规划,如何反映创新性:

 

(1)构建愿景,宣传愿景;

 

(2)选择决策方式,参与决策,反复论证,形成规划;

 

(3)争取外部配合(政策、上级、家长等);

 

(4)贯彻实施、果断、令行禁止;

 

(5)反馈,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修改决策;

 

(6)及时总结,做好鼓舞工作,增强实现规划的信心。 2、德育如何反映校长创新?与监利教改,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的关系合并作答。 先从案例的选择说起

 

——为什么选择成功教育,为什么选择平定德育转变,成功教育佐证校长创新的过程,平定德育反映德育工作的扎实和创新

 

——为什么选监利教改,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因素

 

——校长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校长创新对体制创新有冲击作用,以监利教改为例

 

——体制创新对校长创新有抑制性和保护性,仍以监利教改为例

 

——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许多方面,得出如下启示:

 

首先注重外部大环境,重视政策导向作用。校长可以去影响或冲击政策,才开始多以失败告终,但不可不为!

 

其次,校长创新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文化环境的保证,否则难以推行。 3、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首先,答辩人的过程论是建立在研究别人阶段论基础之上的;

 

其次,答辩人对以往阶段论进行了整合,希望变成自己的东西。

 

再次,分析异同之处。与三阶段论相比,弱化了文学色彩,更易于理解把握;与四阶段论最为接近,划分有所不同;与七阶段论相比,更易于校长理解和把握。 4、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的区别 工作内容不同,决定了创新有很大的差异

 

——校长,发展规划,因此更加复杂,对个人要求更高,须处理好各种关系,争取各种资源。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9

论文摘要:在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盲目遵从大家,创新意识薄弱,西方医学教育色彩过重等弊端成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障碍。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邓阿本德提出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反对科学教条主义、科学霸权主义以及反对一元主义方法论,进而倡导科学认识工具的无限自由、批判理性思维等核心思想,时中医药教育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一1994年)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集大成者之一,与另外三位科学哲学家一波普尔、库恩、阿卡托斯并称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四杰”。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是其理论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语言描述就是"Angthing Goes",即“怎么都行”。面对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出现的一系列弊端,结合多元主义方法论这一主要理论观点,对于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手段改进中医药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1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核心内涵

非理性批判。多元主义方法论实际上是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的一种理性反思,故费耶阿本德也以理性者自称。尽管费耶阿本德批判理性思维,主张用非理性思维来对待科学,但其批判的整个过程又显然是理性的。而他对于理性的一元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却是非理性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最好体现。

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不存在统一的标准。费耶阿本德之前的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用普适的超越特定语境的定义、标准、理论来为世间万物奠定基础。至少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一切知识奠定统一标准,并给人生指示可靠的行为准则。费耶阿本德却认为只要有助于科学的发现,任何方法和尝试都是可以被应用的。因此,他说,“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单一的程序或单一的一组规则能够构成一切研究的基础并保证它是‘科学的’、可靠的。

文化需要存在差异性。费耶阿本德承认“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理由能使人们宁愿选择科学与西方理性主义,而不选择别的传统,事实上,很难设想类似的理由是什么……所有文化都有它们各自喜欢的‘客观’理由。对于文化的选择,人们应该有其自由,而不应该用各种理由来规制人们的权利。

教育应该倡导自由和宽容。费耶阿本德看来,个人的快乐和发展一直以来并最终将是可能的最高价值。这样的价值不是否定历史演化而成的现存价值观,而是排斥用现存或是立足于固定语境下的价值来批评否定另外语境下的价值观。自由社会下,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包括科学知识。所以不应当用权威的科学来教育人们,而这样使得人们丧失了本应该可以改变自己思想、行为等的机会。

2多元主义方法论对中医药教育的借鉴意义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多元层次化的就医格局也日渐形成,而中医药成长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教育,尚未形成开放、自信、包容的思维框架。在全球多元化的进程中,中医药教育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思维范式,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主义方法论为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用非理性批判的眼光确立中医药发展的自信心。一个巨大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中医药教育整个过程,即中医是否科学。一直以来,中医药从业者和师生们被冠以“经验医学者”的角色。这不仅影响到了中医药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中医药受教者来说也产生一定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就业上遭受的“歧视”,因而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用费耶阿本德的批判理性一元主义的观点,可以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予以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启迪。由于费耶阿本德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因此患有残疾的缘故,此后曾亲身体验到传统医学的魅力,费耶阿本德对此总结评论说,“对付一种特定的真实客体,通常有不止一种实践,而是有许多种实践。在医学中,人们有西方的科学方法(它产生于17世纪的科学向人体领域的可疑扩展),还有《内经》的医学和部落医学。这些实践要么产生机体的状况,要么能够说出这些状况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科学的”。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这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所以在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培养上,首要的任务是建立教师和学生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信才是创新的基础。

提倡质疑的精神。教育的创新有渐进创新、结构创新和突破创新。通过医学的客观经验总结到对权威的质疑最后创造出新的理论,这一系列的过程涵盖了整个三种教育创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来看,尊师重教的理念纵向贯穿了整个民族教育,当然也包括中医药教育,而这又导致了中医药创新意识的发展显得非常缓慢。对先人及大家的盲目遵从,使得中医药的实践要求与理论无法很好的匹配。费耶阿本德认为既然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这个自由的社会中专家学者也应该没有特殊的话语权,“问题不是被专家们解决的(虽然他们的建议不会被忽视),而是被有关的人们按照他们所重视的思想,根据他们认为最适当的程序来解决的”。从这点来说,对权威的质疑会极大的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有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等弟子。张元素在《内经》《中藏经》的脏腑辨证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弟子李东垣则发展了张元素的学说创立脾胃学说,自成“补土”一派;王好古则创“阴证论”;罗天益则着意阐发脾胃虚损病机外,对三焦辨治又有进一步的发挥,这一例子很好地证明了质疑精神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最好途径。

中医药的发展要因时因地因人。医学的发展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和谐共生。创新的观点要用动态的眼光来捕捉,文化生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医学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古代使用虎骨、野生羚羊角等野生中药材是合法的,但是在当今生态系统弱化的情况下,使用野生中药材显然不太现实,因而利用药物化学技术制造生物活性相同或相仿的药材便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再者一个例子,中医流派中有一个“火神派”,其核心理念是用附子、干姜等烈药“洞明阴阳之理”。火神派发端于川蜀,用药适应了当地人的体质,但是在江南或是其他地区,由于不适应当地环境和群众体质,疗效没有在川蜀地区显著,然而也不能由此断定火神派的理论错误。中医药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上,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差异性也正是培育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方法。 中医药教育应该因才施教。疗效是检验医学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医药的教育更应该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教育走高质量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已经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而中医药教育又是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自由社会中,人人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亦即有了平等的选择权。专家和权威的话语只能是作为参考,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才施教,切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中医药价值观也是中医药教育的创新之处。

3差异化引导教学培育创新意识

哲学是一个认识工具,它能为人们认识和解决新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哲学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思维导向。通过多元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支撑,对比中医药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实行差异化引导的教学模式对中医药教育整体改善将有促进作用。

中西医理论教学需要交叉整合。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的尴尬境况是中医不中,逐渐沦落为二流的西医院校,集中表现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接受西医理论课时明显多于中医理论课时。多元主义方法论看来,用一种思维方式解决不了层出不穷的医学问题,那么多种医学思维的有效整合才能避免医学上的短板理论。常用药安宫牛黄丸中有一味清热解毒的君药—牛黄,古人所著的辨证用药理论基础《温病条辨》中用的都是天然牛黄,然而天然牛黄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现代市的需求,因此现代多采用了人工牛黄加以制造,而人工牛黄在效用上显然不能十分准确地匹配天然牛黄。那么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就应当通过西方医学的还原论观点,对比总结用量一疗效之间的规律,找出符合现代特征的用药量。中医教育要回归其本质,并不是说要全盘中化,否定西医的优点。正确的做法是合理设置课程,以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以古籍经典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以实用性为首要原则,以此来体现中医药教育兼容并包的系统医学理念而又有差异化的策略。

公共课程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规模化的教育有助于从数量上培养中医药技术人员,却无法很好地保证质量上的优质性。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又需要在发散后形成收敛性的思维意识。在发散过程中能提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质疑问题,总结规律后收敛成独特的技能和理论。公共课程的教学应该多注重灌输体现中医药价值导向的理论特别是中医药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展开,奠定一定程度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形成发散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借鉴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以此形成批判教条主义一元方法的收敛性思维,契合多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曲线知识结构。

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中医药教育的另一遭人垢病之处就是理论教育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多元主义方法论观点看来,只要是能够对认识客观事物有好处的方法都应该被加以应用。临床疗效是医学价值和尊严最直接的体现,实践亦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故而突出临床实践教学的首要性,以实践总结理论,深化理论教学在中医药教育中应当被一以贯之的执行。具体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时间需要增加,理论教学应当以实用和简洁的方式为实践教学服务;探索本科导师制、研究生教学师承制的可行性;临床实践学分要求需要被提高;鼓励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和出版文章、著作,形成有价值的理论体系,由此用具有时效性的理论反哺理论教学滞后的弱点。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的研究

大多数教育学者对于体育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看法,其概念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其中在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定义为:“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和手段[1]。”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其也有着不同种类的定义,如学者樊林虎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定义为:“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2]。”又如学者张学忠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定义为:“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师生相互作用、共同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合理组合和运用场地、器材、手段的活动方式。它既包括了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内隐的思想、心理活动,又包括了器材的运用或演示和身体活动方式[3]。再如学者毛振明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定义为:“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4]。”综合来看,在学校体育学和樊林虎的观点中,将体育教学方法看做是一种途径和手段;在张学忠的观点中,将体育教学方法看做是一种活动方式;在毛振明的观点中,将体育教学方法看做是一种教学活动。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概括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教学活动的总和[5]。

2.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的研究

分类反映出了研究者对于其性质和特点的基本认识。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其分类方法也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在《体育科学词典》、李祥主编的《学校体育学》和金钦昌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均是按照教学任务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金钦昌在《学校体育学》中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发展体能的方法和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6]。第二,在周登嵩主编的《学校体育学》和毛振明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均是按照体育教学的外部形态和在这种形态下学生的认识活动来划分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毛振明在《学校体育学》中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方法[7]。第三,是按照以侧重点来划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学忠主编《学校体育教学论》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第一侧重于“教”、第二侧重于“学”、第三根据体育教学功能。其中第三包括传授体育文化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方法;激感类的方法;培养审美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8]。第四,是按照教学方法的来源来划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常用的教学方法、现代的体育教学方法[9]。

3.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

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并不会适用于所有的体育教学任务,若是想要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科学的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其中主要依据毛振明在《学校体育学》[10]中所提到的15种体育教学方法。第一是关于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如新授课可以采用讲解法;如在一堂课的结束部分,可以采用问答法;如大班型课程,可以采用讨论法。第二是关于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如教师在进行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示范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演示法;教师在进行体育技能教学过程后并让学生进行练习时,可以采用保护与帮助法。第三是关于体育技能难易程度,在动作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第四是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小学低、中年纪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情景法;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游戏法;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比赛法。第五是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采用发现法和问题探究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采用小群体教学法。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可以得出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在教学理念的层面上,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在教学理论层次上,所选择的体育教学方法要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关联;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要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充分的运用。

4.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占有重要地位,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纵观当前大多数学者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4.1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改革学者柳春梅、吴家萍和李新明均是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明在《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中所提到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心理因素,其中包括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体育课程目标、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新方式、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彻底地改变、认知心理学角度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作用、从国家人才发展的需求出发要遵循体育教育改革的新要求[11]。4.2人本主义角度下的改革学者赵龙是以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他在《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提到在当代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个性、加快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转变观念为先导,其次以教师素质为前提,再次以课堂改革为重点,最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12]。4.3主体教育思想角度下的改革学者倪依克、李茂和曾晓波均是以主体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倪依克在《主体性教学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中提到首先要把主体性教育看作是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关系式教育过程展开的基本前提;其次要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知识灌输,局限于一种固定程序的单向知识、技能传递的教学模式;再次要建立以多种素质培养为目标教学体系,有效地实现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然后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根本宗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注重促进个性的发展;最后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源泉,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意识[13]。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得知无论是以何种方法来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促进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

5.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

5.1体育新课程标准政策下的创新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这一国家政策的出现,体育教学的过程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仅仅在教学理念上需要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都需要进行创新。因为主要针对的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群体,所以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去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其中俞云燕、陈占英、刘春萍和刘会波均对于体育新课程标准政策下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刘会波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14]中表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体现在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当经改造和建设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时、运用情景教学时和在进行个性化教学时这五个方面。5.2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创新教育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教育理念,因此体育教学方法应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进行创新。创新教育就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理念的重心是学生,其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其中张雅茹、徐春江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实施》[15]中提到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需要注意:加大对新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充分利用成功教学法、提高教学方法的娱乐性和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严格要求这五个方面。5.3新形势下的创新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中学者韩兵、许德刚和曹科枢均对于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曹科枢在《试析新时期如何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方法》[16]中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新法创新的研究,发现了新兴的体育教学方法:信息教学法、游戏化教法、组合创新法和逆向创新法这4种方法。综合来看,随着国家新政策的推出和时代的变化,体育教学方法会不断变化与充实,所以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发现体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排解体育教师的困惑,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帮助。

6.启示与建议

6.1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综合来看体育教学方法是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教学活动的总和。6.2体育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所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来进行分类的,由于研究的标准不同,因此分类情况也各不相同。6.3在体育教学时应选择高效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运要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关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化的体育教学方法。6.4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占有重要地位,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时要注意:首先,树立整体的改革观念;其次,树立系统的改革观念;再次,树立相互联系的改革观念;最后,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6.5体育教学方法应该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当新的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理论出现后,就应该有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法出现,我国的体育教学方法正在向多目标、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时,要定时增加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才能,这样新教法才会被成功地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雁飞,董文梅,毛振明.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层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第二期:180—182.

[2][7][19]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2(6).

[3][4]胡敏.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现状与优化[J].湖北体育科技,2010(3):176-177.

[5]余景阳.浅谈体育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7):112.

[6]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专著)[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2005第二版

[9]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李新明.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1):45-46.

[12]赵龙.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第7期:125-126.

[13]倪依克,赵立军.主体性教学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02(11):128-130.

[14]刘会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第3期:410-411.

[15]张雅茹,徐春江.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实施[J].体育教学论坛,2015(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