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3:43:57

创新思维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1

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都是通过各种信息接触媒介对过去的接触积累,进而判断和确定它的存在状态和精神价值。尽管因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各异,但经过人类自觉和不自觉的归纳、总结,形成了几乎相同的感官经验。设计也是如此,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把握以及设计感性资料的积累,并运用一定的思维和想象手段有意识的将其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一定的设计思维。

在设计中常常使用的线条运用,其形态表达一般是没有任何方向性的。但由于艺术家或设计者经验的积累,粗线、细线、快速线条、断挫的线条分别携带了不同的人的感觉,因而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设计思维恰恰是寻找这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含义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方法有意识的表现其内在含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人类设计思想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渠道。

优秀的设计不用声音就可以表现节奏和旋律,不必模拟实物的外形,就地能准确的表达出软硬、疏密、虚实、斜正等结构形态。利用点、线、面的规划,疏密均衡,大小错落及动静收放,产生顿挫、缓急的节奏,进而达到优美旋律的追求。

正因为如此,要在自然与思维之间建立联系,就必须要求设计师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扎实的形象表达能力,而且要求设计师能对技术和艺术进行合理的理解和优化的处理,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不断激发创造力与灵感,从而提高设计的内涵。

1设计思维内涵

思,就是想;

维,就是序;

思维就是有次序地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一般认为,设计思维是将思维的理性概念、意义、思想、精神通过设计的表现形式实现化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设计中通过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手段从而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的思考过程。其主要研究包括设计过程中的思维状态、思维程序及思维模式等内容。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分析,就是在产品设计行为实现过程中对思考方式、思维组织模式的整合,通过对产品在形态造型语言的推敲、色彩材质的选择和行为理念的把握,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和满足人们使用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物品行动。

2设计思维外延

设计思维的外延包括:设计思维的思维形成过程与思维方法,设计过程思维形成控制,创新性设计思维组织方法,设计心理的调整和设计思维形态的整合等。

设计思维的学科基础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创造学、设计美学等人文学科,同时也包括人机工程学、设计优化等技术学科的内容。

设计思维的核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创造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设计,整个设计活动过程就是以创造性思维形成设计构思并最终生产出设计产品的过程。“创造”的意义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束缚,以独创性、新颖性的崭新观念或形式形成设计构思

“调查”、“分析”、“突破”、“重构”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般进程。在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中,通过调查,截取到大量的可供进行设计的思维火花,各种思维形式而产生的设想和方案就非常丰富,依据已确立的设计目标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恰当分析,从而为突破、创新提供了条件。突破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和实质,广泛的思维形式奠定了突破的基础。使供选择的大量设计方案中必然存在着突破性的创新因素,合理组织这些因素构筑起新理论和形式,进而重构目标形式。这便形成了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在因素。

3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3.1.创新是设计思维的灵魂与核心

设计思维的重点在于创造性设计思维。而对于创造性设计思维而言,创新又是其本质要求。因而设计与创新密不可分,而设计思维就是实现设计创新有效途径。创造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以人类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者人格、创造力及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创造是人类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在人类追求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创造可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由此可以认为创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图3-1国外早期汽车

3.2.创造性思维环境

创造性思维环境对参与创新的设计来说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每个人和群体均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致使其创新能力得以拓展或或受到阻碍。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需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并且在这种关系体系内部形成良好的协作气氛,每个人均能够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提出创新性想法,同时保护参与创新活动者的创造权益,特别重视对知识人才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创造性设计技法

所谓创造性性设计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发展规律总结出的创造发明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例如三国时,一名叫蒲元的制刀工,创造了“淬火”工艺,制造的刀能“削铁如泥”;商朝发明的火药,到唐朝被定名为“伏硫璜法”;南北明綦毋怀文,创造了“灌钢冶炼法”;继战国时代秦始皇的石刻印刷之后,出现了“泥活字”法,接着王祯又把活字置于转盘上,被定名为“造活字印书法”等

在创新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创造技法还可以在其他创造过程中加以借鉴使用,成为能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实现率的工具。

3.4我国古代创造性设计与现代创造学的关系

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许多为世人所瞩目的新工艺和新生产方法。在商代先民就总结出了“漂絮法”的缫丝方法,从而为我国丝绸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发明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创造了条件。

古代劳动人民所总结的创造方法与现代创造学所总结的创造技法,从总结的对象上看是相同的,都是从前人的成功的创造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并被用之于实践而得到证实的方法,具有科学性;从二者的作用上看,都对后来的创造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古代的创造技法与现代创造学上的创造技法又有一定的区别。这表现在:在总结的方法上,古代人往往是从人们的具体创造过程中直观地总结出创造的过程和手段,只限于总结以往的经验,是创造活动的物质过程和手段;而现代创造学在总结创造技法上,注重的不是创造活动中具体的创造过程和创造手段,它注重的是创造主体的思维方法的开发和培养。前者是直观地总结创造活动的经验,而后者是在心理学上发掘出创造活动的指导;同时,古代的创造方法只是对某项具体工艺的指导,而现代创造学上的创造技法,并不是具体对某一个领域的指导,而是在各个领域的创造活动中都可以采用它的方法。

自20世纪初开始发明创造技法研究以来,国外已有300多种方法问世,我国也有几十种方法研究成功。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如智力激励法、列举法、设间法、检核表法、联想法、组合法、形态分析法、信息交合论法、等价变换法和物场分析法等。这对于从事科技与设计活动的工作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创造技法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使人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使工作开拓前进,不断创新。

4结论

设计思维是思维方式的延伸,是设计过程中所必需的内容与方法,它不是设计的思维,也不同于设计中的思维,而是独立成为系统的一种认识观和方法论。“设计”是前提,“思维”是手段,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通常认为是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方法学的有机结合,同时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等方式在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结合。设计师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与长期的设计实践,逐渐认识了设计对象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各种联系,逐渐熟悉设计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设计思维方式和方法。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观察和体会,设计思维的演进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启发开始,逻辑思维推理渐进的复杂过程。

设计思维的具体形式与形成过程都遵循思维形成的机理,设计思维在形成过程中不一定能够以科学的语言表述清楚,常常以灵感之类的词汇描述,使得设计思维通常被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2

创新思维的来源

即使是一次普通的价格促销,也可以组合出各种不同的玩法,达到相应的促销目的,这才是创新促销的魅力所在。而当我们把销售促进与品牌整合在一起时,就可以创造出真正的更多更好的,具有绝对差异化的促销。

统一“鲜橙多”为了配合其品牌核心内涵“多喝多漂亮”而推出的一系列促销组合,相当不错,不但完成了销售促进,同时亦达到了品牌与消费者有效沟通,建立品牌忠诚的目的。

统一结合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漂亮”有关的促销活动,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比如统一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就推出了“统一鲜橙多tv-girl选拔赛”、“统一鲜橙多·资生堂都市漂亮秀”、“统一鲜橙多阳光女孩”及“阳光频率统一鲜橙多闪亮dj大挑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在主要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了终端消费的形成,扫除了终端消费与识别的障碍。

创新思维的来源并不复杂,只要我们重新审视促销的作用,从“促销只不过是降价促进销售”的误区中跳脱出来,理解新促销是品牌营销的润滑剂这一观念,并对新促销的主要作用重新理解,那么设计出如鲜橙多、名人或麦当劳式的成功促销组合,就会变得相当轻松,以下是对新促销的十大作用的描述:

·单一信息传递

一次成功的促销活动,无论是降价、打折还是现场秀,都必需同时传递一个统一的信息,而这个信息恰恰与品牌的核心价值息息相关,这样的促销不但不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反而可以建立起品牌忠诚。

如名人掌上电脑降价传递的单一信息是:“技术更高,价格更低”;统一“鲜橙多”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传递的单一信息是:青春漂亮等等。

·主动沟通

主动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我们的促销活动的背景及目的,加强消费者对促销活动本身的理解,加强品牌本身与消费者的互动,促进品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广泛性。

名人几次降价的“普及风暴”、“双剑行动”等,都是在降价的基础上,主动沟通的典范。

·品牌推广

好的促销活动可以直接促进品牌推广,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忠诚依赖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直接促进销售。

如笔者某新品上市设计的“美丽银行---存储美丽的积分促销”及“会员互动俱乐部”等促销形式,不但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同时也建立起了消费者与品牌长期互动的关系。

·促进销售

促销的原始目的就是促进销售,这一点已被大部分人员所运作与理解,在此就不举例说明了。

·提升竞争

一个好的促销策划与设计,不但可以提升销售,促进品牌传播,同时也可提升品牌的竞争力,进而在竞争中立天不败之地。

“舒蕾”洗发水在上市之初,面对新品竞争力弱的情况,就采取了直入终端进行促销的模式,其推出的“对手不促销,我们常促销,对手常促销,我们大促销”等策略,有力地提升了品牌的竞争能力。

·整合资源

好的促销一定是一次资源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不但免费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同时也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促销目的。

“汰渍”洗衣粉,“富绅”衬衫,“海尔”等组合在一起的促销活动,就是对资源整合的一个案例,没有直接竞争但又相关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使促销活动更加大气,是一个多品牌共赢的典范。

·促进传播

成功的促销活动,除了促进销售之外,同时一定也是一次成功的品牌传播过程,这一过程甚至能通过新闻、软文等传播形式,把促销活动的效果无限放大。

比如笔者为科龙空调执行策划的“科龙空调/华宝空调千禧寻宝大行动”,就是一次成功的在现场促销的基础上进行传播的案例。在寻宝当日,不但现场参与人数近两万,更是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与广泛报导,使科龙空调在淡季亦显火热,提升了品牌的关注度。

再比如名人向全球同行下战书挑起价格战的免费传播等等。促销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传播色彩。默默地降价只能默默地收场,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建立忠诚

科学系统的促销活动,可以建立起品牌忠诚,尤其是系统的文化促销,这种忠诚就会更加稳固。

比如麦当劳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促销形式(如推出系列史努比公仔引来学生哥的追捧),极大地建立起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使得麦当劳这一品牌在世界的各个落扎根。试想一下,如果麦当劳有一天不再推出任何促销活动,只是拼命地讲汉堡如何如何好吃,真不知它还能存活几天。

·长期互动

好的促销活动一定是有计划的,与消费者长期互动的,这样才能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的长期的互动与理解。

比如现在推出的各种俱乐部、会员优惠等等,都是比较好的促销形式,当然,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与创新,效果将更加明显。

·潮流氛围

好的促销活动,不但可以提升销售,同时亦可形成一股新的潮流,使品牌形成强势的氛围,进而更大范围的提升品牌,促进销售。

比如我们为名人掌上电脑设计的“新酷一族真人秀”全国巡展活动,就有力地推动了“智能王”形成掌上潮流的进程,提升了品牌的科技内涵,提升了终端销售力量。

以上是新促销的十大基本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形成了我们创新思维的主要来源,在这一基础之上,只有不断创新,重新组合,就可以不断创造出精彩的促销组合,然而,创新组合还有哪些要素需要注意呢?现在各种商品所进行的包装赠送、游戏抽奖,给消费者附赠的商品都比较缺少文化内涵,一般还都处在只是在附赠的商品上打上商品名称或企业名称,这其实都是有点一厢情愿的作法,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好像没有更多的理由对其产生更多的热情!创新促销的组合要没有新的方法,只有新的组合,只要在促销的主要目的及十大基本作用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推出新的促销组合,就一定能够设计出精彩的促销活动,进而提升促销品味及促销的竞争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在实战促销过程当中,笔者总结了新销的四大原则及促销资源整合的四大要素,分列如下,以供参考:

一、新促销的四大原则:

·促销具有目的性

这一点非常重要。看看现在所进行的很多促销行为,很多都存在着目的性不明确,甚至对于一次促销行为到底是要提升销售,还是提高试用率等等,都模糊不清。

新促销的主要目的就是销售促进与品牌提升两条腿走路。

·目标具有针对性

所有的促销行为,都必需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使促销更具有针对性。

比如麦当劳的促销就具有强的针对性。其促销手册上明确规定:不把握周围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形态或消费习惯,心理及文化需求,就开始促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形式具有创新性

促销形式沉旧,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都会使促销效果处于低效率运作状态。

曾有人断言,现在的促销其实已经日渐同质化,该想的都想了,该做的都做了,再想出更新的促销方式,难度太大。其实,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创新促销的组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鲜橙多、酷儿、名人等都推出了不错的促销活动。

·内容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

促销是一个系统,一个科学的系统,需要每一个促销阶段都能达成一个目的,并整合起来发挥作用。它绝对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感性行为,因为新促销的要求与作用都将更高、更有挑战性。

麦当劳推出的史努比促销活动,其实际上准备了六款史努比,一款款推出,而不是一次性推出,促证了整个活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参与及收藏热情。二、品牌提升及资源整合的四大要素

·促销资源的相关性

这是目前大部分商家都在进行的促销行为。促销资源给消费者的利益承诺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深入理解与认识。

比如包装赠送的大包装小包装,(如买瓶装洗发水送袋装洗发水)派发试用装,现场促销的礼品都标有产品或企业的标志等等。

这种相关性资源的利用,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兴趣或联想,不容易产生冲突,从而对品牌资产的积累来讲,不易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资源的文化性

这一点从麦当劳可以得到更多的借签。麦当劳在进行促销的同时,对其所有的促销资源都想尽办法挖掘其文化性,并试图把其附加于汉堡之上,以增加产品的人性化,从而与消费者达到最佳沟通状态。

比如其制造的从多玩具礼品,其实对于创造麦当劳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小朋友的眼里,其促销公仔甚至已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甚至以集齐其促销公仔为荣、为乐。这种无以附加的心理感受与满足,是通过长时间科学系统的促销手法积累起来的宝贵资产,在产生效用的同时,也把品牌推到了至高无尚的地位。

·文化资源的普遍性

在品牌资产积累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促销资源的整合都必需针对目标市场及目标消费者,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减少传播过程当中的难度,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促销的效率。

·资源文化的深入性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3

历史的必然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创新思维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文化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思维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从国内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循,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成果。

从我们党自身的状况看,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地位、任务、面对的环境、党员的构成和数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党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始终保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必须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提升自己。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因此,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最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社会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作出新的回答。

科学的概括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运用创新的思维对创新的实践作出科学的概括。

关于创新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靠的就是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同志还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论科学技术》第215—216页)翻开人类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依赖于人类认识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历次重大科学发现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创新能力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而且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勇于和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创新的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即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体制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体制上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以上几种创新的关系看,它们无不是与思维的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同志指出:“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没有理论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盛的民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75页)当然,我们所说的思维的创新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

关于创新的源泉、动力、标准和主体。实践是创新的唯一源泉和根本动力,也是检验创新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当然也是创新的主体。正如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正确指出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党总是强调,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和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的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必须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放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检验它的真假,考察它的成效。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创新都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必须尊重人民的创造,倾听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反映人民的意愿,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党的工作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推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关于创新与党的思想路线。创新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根本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创新的思想路线。抛开创新,就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如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上,第629页)要创新,就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也并不是为创新而进行创新,而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为了使我们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我们所说的创新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创新,或者说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论科学技术》第193页)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而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创新的指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创新思维的结晶,又是进行创新思维的指针。

创新就要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体制和文化氛围。体制与创新关系密切:好的体制是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坏的体制则阻碍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都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支持人们干事业的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文化氛围对创新也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方面,也有不鼓励创新的“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消极因素,创新就必须破除那些陈旧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观念。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环境。

创新就要有一大批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必须有大批的人才。创新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特别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人才观念,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工作思路,营造符合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目前。许多中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而造成这些问题和障碍的原因颇多。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有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语义和语境方面的差异的原因。这些问题和障碍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学习不得要领.只会死扳硬套、死记硬背以及张冠李戴等.其结果必然是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因而,有效地避免和解决上述情景.乃是每一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

严峻课题和亟待解决的任务。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毕业论文使其具有长足的创新能力恰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灵丹妙药”。创新思维——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思维过程。而在英语学习中,创新思维是指学生为了学好英语.努力去寻找和把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规律。并且在学习的而过程中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形成对英语这一学习对象的新的认知的思维过程。而学生成功地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叫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其关键就是在学习方法上求新、求变,以期不断地都达到新的量和质的变化。

怎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又能以靠自己的创新能力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让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尤其是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的方向发展。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由于英语是其第二语言,他们缺乏英语使用环境,所以,在开始英语学习时,学生们往往会对英语有一种天生的隔膜感。因此。一名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比如,在班上开设英语演讲板块、举办英语小组讨论会、英语即兴表演、英语故事会以及用英语遣词造句等。在课下还要要求学生不断地加强英语写作训练,包括要求学生做命题作文、自由写作等,普及学以致用的“英语用中学”的理念。

教师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着力于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因为,扩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1.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

沿着多个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硕士论文扩散思维又称为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扩散思维的关键是“由点及面”。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如句子翻译、口语发言)式,不受常规思维方式的约束,从一到多,由点及面,表现出思维的开放性,甚至想法多得“像夜空怒放的礼花,如太阳光芒四射”。

例如.教师在讲解词组shoot和shootat用法上的不同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shotat(动作本身)/shoot(动作结果),由此可也使学生联想到许多这样的词组.比如,listento(表示动作)和hear(表示结果),lookat(动作)和see(结果),等等。而由及物动词shoot和一个介词at连用.可以构成一个动词短语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一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的发散思维:write(写)/writeof(写关于⋯⋯的文章),hear(听到)/hearof(听到关于⋯⋯的消息),learn(学会)/learnof(了解到关于⋯⋯的情况),等等。而又由介词at和of,学生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相关的词语的用法。

可见,扩散思维是没有尽头的。学生的思路一旦被打开.各种答案就会像雪崩似的涌现,医学论文同时,扩散思维又像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奇妙的英语世界的美丽景色。

2.收敛思维。收敛思维又称为聚合思维、聚集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综合思维、辐辏思维以及辏合显同思维等。在英语学习中,收敛思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运用多种方法、知识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该知识点,经过比较和分析后.找出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是运用收敛思维的过程。收敛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即选择出好的切人点和好的方法以便很好的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句子时,应当选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为切人点,首先确定句子的主谓宾语.然后再找出句子的补定状语,随后是判断应当使用的时态和语态,最后才是具体单词的选用和拼写。举个翻译例子,“我喜欢昨天穿红衣服的那个女孩”。分析如下,先确定句子的主谓宾语是“我喜欢女孩”.而“昨天穿红衣服的”是定语,可以使用定语从句来翻译,在时态的使用上.主句应为一般现在时。而定语从句则应使用过去时,于是,该句可以译为“Ilikethatgirlwhoworeredclothesvesterdav.”又如,在讲解代词that的用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迅速第从其脑海中搜索出that的用法并加以汇总。HIJthat的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做普通代词,用于替代前面提到的人或物。举例:

“Itissaidthatheisalsoinvolvedintheaccident”.

“Idon’tbelievethat”.(“据说他也与这次事故有关”“我不相信这话”)

(2)作副词使用,意义相当于so。举例:

Ihaveneverseenthathighamountain.(我还没见过这么高的山呢)

(3)作连词使用,意义相当于because。举例:

It’snotthatI’msosmart,It’sjustthatstaywithproblemslonger.(是因为我很聪明,而是因为思考问题的时间更长些)

(4)用作关系代词,用来引导各种关系从旬,包括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旬又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举例:

Isthisthebook(that)youarelookingfor?(定语从句)

Itisnecessary(that)welearnEnglishwel1.(主语从句)

Idon’tthink(that)youaleright.(宾语从句)

Itseems(that)hewon’tcometoday.(表语从句)

Nobodyknowsthefactthathedoesn’thaveafamily.(同位语从句)

可见,收敛思维是“由面及点、由繁及简”“百川归海式”的思维模式。

通过上面的讲述和分析.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斯维尔方向是相对的。其中,发散思维是由点及面,而收敛思维则是由面及点。同时,这两种思维又是相互补充的。实际上,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扩散到收殓,再由收敛到扩散的不断循环、不断升级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本文着重讲述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又快又好”第学习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而又多变的时代,除了创新,我们别无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着重指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就为每一个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艰巨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在此,笔者想大声疾呼:现在真的到了我们痛下决心,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唐殿强主编:《创新能力教程》,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郭达主编:《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二)》,长城出版社2004年版。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目前。许多中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而造成这些问题和障碍的原因颇多。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有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语义和语境方面的差异的原因。这些问题和障碍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学习不得要领.只会死扳硬套、死记硬背以及张冠李戴等.其结果必然是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因而,有效地避免和解决上述情景.乃是每一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

严峻课题和亟待解决的任务。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毕业论文使其具有长足的创新能力恰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灵丹妙药”。创新思维——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思维过程。而在英语学习中,创新思维是指学生为了学好英语.努力去寻找和把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规律。并且在学习的而过程中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形成对英语这一学习对象的新的认知的思维过程。而学生成功地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叫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其关键就是在学习方法上求新、求变,以期不断地都达到新的量和质的变化。

怎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又能以靠自己的创新能力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让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尤其是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的方向发展。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由于英语是其第二语言,他们缺乏英语使用环境,所以,在开始英语学习时,学生们往往会对英语有一种天生的隔膜感。因此。一名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比如,在班上开设英语演讲板块、举办英语小组讨论会、英语即兴表演、英语故事会以及用英语遣词造句等。在课下还要要求学生不断地加强英语写作训练,包括要求学生做命题作文、自由写作等,普及学以致用的“英语用中学”的理念。

教师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着力于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因为,扩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1.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

沿着多个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硕士论文扩散思维又称为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扩散思维的关键是“由点及面”。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如句子翻译、口语发言)式,不受常规思维方式的约束,从一到多,由点及面,表现出思维的开放性,甚至想法多得“像夜空怒放的礼花,如太阳光芒四射”。

例如.教师在讲解词组shoot和shootat用法上的不同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shotat(动作本身)/shoot(动作结果),由此可也使学生联想到许多这样的词组.比如,listento(表示动作)和hear(表示结果),lookat(动作)和see(结果),等等。而由及物动词shoot和一个介词at连用.可以构成一个动词短语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一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的发散思维:write(写)/writeof(写关于⋯⋯的文章),hear(听到)/hearof(听到关于⋯⋯的消息),learn(学会)/learnof(了解到关于⋯⋯的情况),等等。而又由介词at和of,学生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相关的词语的用法。

可见,扩散思维是没有尽头的。学生的思路一旦被打开.各种答案就会像雪崩似的涌现,医学论文同时,扩散思维又像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奇妙的英语世界的美丽景色。

2.收敛思维。收敛思维又称为聚合思维、聚集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综合思维、辐辏思维以及辏合显同思维等。在英语学习中,收敛思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运用多种方法、知识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该知识点,经过比较和分析后.找出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是运用收敛思维的过程。收敛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即选择出好的切人点和好的方法以便很好的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句子时,应当选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为切人点,首先确定句子的主谓宾语.然后再找出句子的补定状语,随后是判断应当使用的时态和语态,最后才是具体单词的选用和拼写。举个翻译例子,“我喜欢昨天穿红衣服的那个女孩”。分析如下,先确定句子的主谓宾语是“我喜欢女孩”.而“昨天穿红衣服的”是定语,可以使用定语从句来翻译,在时态的使用上.主句应为一般现在时。而定语从句则应使用过去时,于是,该句可以译为“Ilikethatgirlwhoworeredclothesvesterdav.”又如,在讲解代词that的用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迅速第从其脑海中搜索出that的用法并加以汇总。HIJthat的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做普通代词,用于替代前面提到的人或物。举例:

“Itissaidthatheisalsoinvolvedintheaccident”.

“Idon’tbelievethat”.(“据说他也与这次事故有关”“我不相信这话”)

(2)作副词使用,意义相当于so。举例:

Ihaveneverseenthathighamountain.(我还没见过这么高的山呢)

(3)作连词使用,意义相当于because。举例:

It’snotthatI’msosmart,It’sjustthatstaywithproblemslonger.(是因为我很聪明,而是因为思考问题的时间更长些)

(4)用作关系代词,用来引导各种关系从旬,包括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旬又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举例:

Isthisthebook(that)youarelookingfor?(定语从句)

Itisnecessary(that)welearnEnglishwel1.(主语从句)

Idon’tthink(that)youaleright.(宾语从句)

Itseems(that)hewon’tcometoday.(表语从句)

Nobodyknowsthefactthathedoesn’thaveafamily.(同位语从句)

可见,收敛思维是“由面及点、由繁及简”“百川归海式”的思维模式。

通过上面的讲述和分析.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斯维尔方向是相对的。其中,发散思维是由点及面,而收敛思维则是由面及点。同时,这两种思维又是相互补充的。实际上,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扩散到收殓,再由收敛到扩散的不断循环、不断升级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本文着重讲述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又快又好”第学习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而又多变的时代,除了创新,我们别无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着重指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就为每一个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艰巨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在此,笔者想大声疾呼:现在真的到了我们痛下决心,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唐殿强主编:《创新能力教程》,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郭达主编:《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二)》,长城出版社2004年版。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6

一、创新思维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通常而言,创新思维的“新”主要体现在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的“新”,解决问题方案的“新”或者思维成果的“新”。从哲学思维的视角分析,“创新思维”需要具备突破同质性而达到求异性,突破单一性而达到多样性,突破分离性而达到联结性,突破对立性而达到互补性,突破孤立性而达到整体性等系列特征。

创新思维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一种或几种思维方式的优化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方案,比较常见的创新思维形式包括这样几类:

第一,同质异化型思维。即从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这种思维善于挖掘客观事物的差异、不一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选题的标新立异、方法的独辟蹊径、对异常的敏感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第二,转换型思维。所谓转换就是通过改变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着眼点、途径、方法、目标,或者改变事物的元素、功能等形成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类型。多样性是转换型重要的思维原则,思维多样性就是强调打破“一”统天下,主张向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转换型思维主要有这样几类具体的思维模式,即视觉转换模式、方法转换模式、元素转换模式、目标转换模式、全体与部分转换模式以及不规则与规则转换模式。

第三,反向型思维。与正向思维方法不同,反向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常规,从反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点,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社会认识方法论,都是著名的例证。反向型思维主要包括反转型逆向模式、转换型反向模式、缺点研究反向模式等。第四,多向型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指向、不同方位去探求思考事物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措施、结果的思维方式,或称多维型、发散型思维。在各种思维方式中,多向型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创造性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其思维的面越广,相反,如果思维缺乏宽广性,其思维的结果就容易简单化和片面化,不利于获得创新的结果。

二、创新思维主体的个体能力基础

相对于思维对象即思维客体来说,思维的主体指有思维能力、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思维主体是思维活动中积极的因素,具有能动性、实践性、社会性。由于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人具备思维的物质生理基础,但思维的创新除生理条件外,思维主体的思维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文也就是说,主体的创新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经验)、日常的思维训练(有意识或无意识)逐步形成的,而且人的创新能力一般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着的,需要通过人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可能发挥出来。

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进行了诸多探讨。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创造性人格”,因为创造性人格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特征的组织方式”。学者俞吾金先生认为,创造性思维决定于主体三方面的素质:天赋———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兴趣———对所思维、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强烈的兴趣;意志力———能顽强持久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思维对象上。除天赋、兴趣、意志力这些思维品质之外,创新思维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主体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由此可见,在创新思维过程中,要求思维主体能够处理好确定与非确定的、逻辑的与非逻辑的、相似的与相异的、单元的与多元的、抽象的与形象的等等各种思维因素间的关系,将它们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来,构成整体的思考、系统的思考、立体的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这里不仅要求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于客观存在具有敏锐而完整的感受能力,而且要求在逻辑抽象上达到完善的理性高度,同时还要求主体具备突出的直觉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简言之,创新思维的能力,即体现为个体在同等条件下所充分显示的与群体思维有所不同的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思维活动的水平与特征。具体而言,创新思维主体的个体起码应该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

首先,主体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创新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创新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而较强的认知能力来源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知识和经验是主体进行思维活动的前知基础。

人类长期思维活动所积累起来的极其丰富的知识是思维得以继续发展的平台,在这平台之上,人类的思维得以继续发展。由于知识为主体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存储,任何形式的思维活动本质上都是对储存于脑海中的知识信息进行组合加工而成的,大脑中如果没有知识信息储存,思维将无法进行,更别说创新了;知识为思维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动力支持,主体只有在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才能有从思维对象中提取有用的材料进行思维创新的能力。另外,知识还直接制约着思维的广度、深度,影响思维创新的成就。思维主体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同等重要。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记录。由于经验必须是思维主体亲身参与才能获得的,经验因而相比知识对主体思维的影响更具有深刻性、直接有效性。知识和经验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经验的理论总结就是知识,知识的践行会生成经验。因此,思维主体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为创新思维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同时,思维主体在努力学习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积累经验,而不能闭门造车。

其次,创新思维需要思维主体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创新的落实最终依赖于思维主体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主体必须具备推动思维创新发展的内在心理动因,心理动因主要有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四个方面组成。对于思维创新来说,应培养广泛而持久的兴趣、目标明确的动机、积极饱满的情感、坚定不移的意志。在此基础上,思维主体还要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思维主体要多思、多想,“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多思多想,才能在平淡中见神奇,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发现的案例,比如牛顿从一只苹果的下落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溢出的洗澡水中发现浮力,达尔文在动物身上发现人类的起源,都是多思多想的缘故;另一方面,思维主体要有创新思维的勇气、敢于思维创新,对于一项思维创新活动,一般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如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枪打出头鸟”等观念的束缚,创新的风险的威吓等,因此创新思维的主体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顶住各种压力,进行创造性思维。另外,思维主体还要善于思考,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思维材料,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三、创新思维主体的影响因素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众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有利于良好创新思维方式生长和发育的社会环境对思维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政治环境对思维创新的影响而言,封建

专制的政治体制显然不利于思维的创新,因为专制的政治体制对政治伦理的要求极强,它排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创造,它讲求的是服从,服从君主、服从权威、服从伦理道德,这样,封建帝制严重束缚了人类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从经济环境对思维创新的影响来看,类似于僵化的经济体制显然是不利于人类创新思维的发展的,只有灵活的社会经济经济体制,才能激励人们参与竞争,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使人在心情愉悦中自觉自愿地迸发创新的热情。相反的是,保守、尚古的传统文化对思维创新形成了制约。例如,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传统文化也较容易形成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人格,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出现与发展。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强调的是以绝对服从为特征的“三纲五常”、中庸和谐,主张对经典、对权威的崇拜,反对、排斥标新立异,要求人们按照圣人制订的标准思考、行动,思想不得超出既定的框架,把超出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视作“离经叛道”。这种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积淀,使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自觉的受其规范,容易造成思维的僵化刻板,容易让人墨守成规,从而阻碍思维的创新。公务员之家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思维的创新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形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当然,影响思维创新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社会因素对思维创新的制约,也有来自思维主体的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的阻碍。思维定势是思维主体在思维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思维主体可以不假思索地把问题纳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下转第161页)(上接第158页)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和路径对其进行思考和处理。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固的形式化特征和强大的惯性,这种特征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其中对创新思维影响较大的思维定势主要有这样几种:

首先是权威定势,指思维主体把某一权威人物的某种论断作为评价标准的思维模式。权威定势的形成有儿童在走向教育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权威”,以及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专业权威”。在权威面前,绝大多数人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盲从权威,从而丧失创新的能力。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7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特点

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是进行全新的构思、联想和创新设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创性。指反应的独特性,想出别人所想不出来的观点,拿出别人拿不出的意见,亦即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和别人不同的事物,指“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新颖的能力。表现为思路开阔、灵活、新奇、独特、有丰富的想象,善于联想,长于类比,在心理上还表现为有强烈的创造愿望。

2.广阔性。创造性思维虽然也有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可循,但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会把视线盯住在一点、一线、一面上,而是会扩展思维的空间范围,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在三百六十度的空间扫描。从对事物的单向的因果关系分析,发展到对事物整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从单值的考虑发展到多值的考虑,既对事物作纵向比较,又作横向比较。

3.敏捷性。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等方面的能力,即对问题的敏感度。随着信息的传递、加工、储存速度的大大加快,“时间”、“效率”已经成为人们最珍惜的东西。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要求人们对急剧变化的情况作出敏捷的反映和决策。

4.流畅性。指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毫不受阻地、非常迅速地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如对问题的出现产生许多反应,则说明他的思维具有流畅力。所谓“思潮如涌“”一气呵成”便是思维敏捷者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思维能力。

5.灵活性。所谓灵活,即机智。它要求人们多谋善断,主意多、点子多、办法也多,且能在多种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酿成最佳的方案。思维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应变能力强,对问题能及时进行反馈,随机应变地进行追踪决策和随机处理。总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高水平上实现的,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思维[1]。它不仅存在于想象、灵感及潜意识活动之中,还普遍存在于联想、归纳、分析、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形式之中,是一种集独创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等特征的综合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与人的关系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品质,是人们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通常是人脑在认识客观对象时,不受程式化的逻辑模式约束,不经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演绎的过程,而基于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深切的主观感受,通过潜意识的顿悟直接把握认识对象,对其作出迅速识别、敏锐洞察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高度发展的最可贵的人类思维形式。其本质是人类的思维革新,因而创造性思维又称为创新思维,是由聚合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组成的综合性思维。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一切事务。因为,第一,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第二,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胸襟豁达、积极进取,对万事万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想象力丰富、判断力强、洞察力敏锐、定论把握正确。可以认为,具有上述思维品质的人就是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这类人突出的特点就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事事处处都能有胜人一筹的见解和独到的处事风格。处理工作,有胆有识、拿捏正确,能深入问题的实质,切中要点。处人处事,凭借敏锐的直觉,能洞察人心,对思维客体的言语行为能作出闪电式的反应,并迅速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作出准确的定论,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手段。这种思维能力使得思维主体往往能处于主动、领先的地位。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脑中的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的“骨髓”“、基石”。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因此,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是关键。因为,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知识转移的过程,即从教师身上、教科书和文献资料中转移到学生头脑中,这个过程充满着记忆、理解、想象、创新,这些都与人们的思维活动紧密关联。教育得法,思维的潜力就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反之会使思维迟钝。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懂得教育与思维发展的辩证关系,采取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1.扩展创新思维视角

创新视角就是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使得事物显示出某些不寻常的性质。所谓不寻常的性质,并非事物新产生的性质,而是一直存在于事物中,只不过以前人们从未发现罢了[2]。有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说:所谓发明创造就是,观察到的事物与别人相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例如,毕加索有一辆放在墙角很长时间的破旧的自行车。有一天,他对着这辆旧自行车凝视片刻,头脑里便浮现出一幅构思巧妙的艺术画面。他立即动手,把自行车的坐垫和把手拆下来,重新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牛头:坐垫的前部是牛嘴巴,后部是牛额头,车把手则是两只牛角。这两个原先破旧的自行车部件,换了个角度重新观察,便产生了新的形象,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又如:有个男孩在入住没多久的新房子的墙上画了几条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蜡笔线。孩子爸发现后,抡起巴掌就打了男孩,事后问男孩为什么这么做?他委屈地说幼儿园里的墙就是彩色的,他想把家打扮得和幼儿园一样漂亮。从孩子的角度来衡量,他这样做非但不应挨打,还应受到表扬。这一点上,大人们应换位思考,孩子表面看似调皮捣蛋,令人头疼,实质却论文可能包含着许多潜能。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人一旦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现象,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目的、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态度、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凡与自己这个“标准尺度”相符合的才是“对的”,“好的”,“美的”,凡与自己这个“标准尺度”相违背的便是“错的”,“坏的”“,丑的”。这无疑会束缚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定理。实际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的禀赋不同,后天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各自的心目中便都有一套由独具个性的观念、价值、情感等要素所组成的“标准尺度”。但每个人却不应只在自己的独特世界里用自己的“标准尺度”去衡量万事万物,而应沉下心来,深刻认识自己,冲破“自我视角”,从“非我视角”看待万事万物。从创新思维的领域来看,思维中的“自我视角”会使眼界狭窄,有害于创新思维。而“非我视角”却能超越“自我”,不断地破除“自我”,充分发挥思维主体的“视角转换功能”,从他人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并能体谅和宽容与己相异的人、事、物,以开放的心灵接纳整个世界。也只有打破“个人自我”,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为也同样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在某种状态下,我们不但要“知己”还需要“知彼”,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后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稳操胜券。

2.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决不是只有少数“天才”和科学家才具有的东西。它存在于创造活动中,是思维发展过程中比较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突破性创新,即面对问题表现出一种思维突破。如突破一般性思维的常规惯例,突破已有的陈腐观念和陈旧的理论框架,突破科学上的未知王国的层层设防,经过思维的创新,能够给出新概念、新判断、新假说、新思想,提出新的方法。例如:一次音乐课,老师拉着手风琴,全班同学跟着节奏唱着歌,不经意间,音乐老师边拉手风琴边慢慢走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晴前面。对于这一最正常不过的现象,晴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老师是听到这边传出的歌声好听才走近过来的,目的是想听清楚是谁的歌声”。两周后的又一堂音乐课,老师提出请几个女生一起唱首歌,其中晴在被请之列。晴的瞬间反应是:“老师肯定想听我唱,以检验我的嗓音,但又担心女生害羞不好意思唱,所以点了另外几个女生一起唱”。事后证明,晴当时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反应和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完全吻合。以上事例显示,晴有着很强的直觉能力。别人所思所想她都能觉察到。其实,人都具有直觉能力,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发挥出这种直觉能力。只有当人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养成随时随地对万事万物作出应有的反应的习惯,思维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通过冥想与自我交谈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首先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逻辑思维的束缚,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任由心灵探索辽阔的空间,任由幻想随意驰骋,让思维进入新的境界。在冥想的过程中,把自己意识中的内容印入无意识的层面,使思维中潜伏的能量运作起来。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就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保证思维畅通的重要条件。丰富的想象使人的思维富有连动性和流畅性。其次,应用“自我交谈”的方式,即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方式,激发思维潜能。因为人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脑中所思所想。思维决定命运。进行自我交谈时,反复对自己说的任何话都会决定自己的观念和自我形象,从而对行为发生影响。晴就是一位爱冥想和进行自我交谈的人。走路、骑车,做家务,凡是体力劳动时,晴的脑中永远没有休闲的时候,始终都处在冥想和自我交谈之中。而且冥想和自我交谈的内容具体而生动,与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多年的冥想与自我交谈使得晴: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判断力强,洞察力敏锐,并能凭借敏锐的直觉洞察人心,对思维客体的言语行为能作出闪电式的反应,并迅速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作出准确的定论。

由此可以看出,人可以通过“冥想”和“自我交谈”即自我鼓励来开发内在的潜能,使之产生无限的勇气,这种勇气可以令人迎难而上,通过调动智慧、创造性和灵活机智地应用条件,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与艺术

创新思维有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为了打破思维枷锁、为了扩展思维视角、为了激发思维潜能,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思维方法与艺术。(1)运用质疑思维法。对每一种事物都提出疑问,对每一种现象都有适当的反应,这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即思维能力极强或极弱的人都很罕见。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思维和知识方面却有明显的差距。笛卡尔进一步认为,那是因为有些人没有正确运用自己的天赋,他们犯了方法上的错误。方法错了,思维的路径就错了。因此,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应运用质疑的方法。质疑就是思考、思索。人生疑问最重要,有疑便有答,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就会得到激励,个性也会在疑问中被一次次推向高潮,达到高超的境界。

(2)运用发散思维法。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二是发散思维法。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广开思路,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维方式。换言之,发散式思维要求我们在思考过程中,破除思维定势,增加各种可采用的视角,扩大观察范围,把思维对象放在更广阔的背景里加以考察,从而发现它更多的属性。我们发现,有些人在思维过程中跨度很大,能够海阔天空地联想,在既定的探索领域里任意驰骋。而有些人则缺少应有的思维广度,只会在一个问题的圈子中绕来绕去,思路总是打不开。其实,在许多场合,只要扩展思维的广度,便能引出一连串的创意。而这一点就需要发散式思维。

发散式思维主要是通过社会思维的协同作用来体现的。它可以有利于创新者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迅速升腾,从而产生有效的创造性思维结果,又可以使创造个体在社会思维的协同下,使创造激情、创造冲动、创造智能达到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效果。所以,发散式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与艺术。

(3)运用直觉思维法。直觉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种自我判断性思维,是个人或集体实践经验的升华[3]。直觉思维也可理解为直接得出思维结论的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某一创造性工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先从粗略的思索中寻找明智的思路,从模糊的印象出发导出清晰的思维,进而从含蓄趣于明朗,从紊乱归诸条理。这主要是靠直觉思维。在大量的案例中,有许多一时难以理清的问题,往往都是先抓住思路,顺藤摸瓜,最终才能解决问题,这也靠直觉的启示。这种启示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对全局有启发的关键,在记忆中留下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加以调整、联系、改造、发展,那么就能恰如其分地做出判断。

直觉思维总是突如其来,瞬息即逝的,我们应在念头产生的一瞬间,机敏地捕捉它,这是至关重要的。运用直觉思维方法和艺术,思维将会变得十分敏捷,思维会自由奔放、畅通无阻。创新者运用直觉思维方法与艺术,必须善于学习,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累创新工作经验。也只有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包括相关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以及对问题的特定感受,才能获得正确的直觉。

(4)运用调动潜意识思维法。调动潜意识法,就是根据人脑存有的大量潜意识功能及基本创造过程中的突破作用,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显意识去冲击、刺激和诱导潜意识,实现突破创新,获得一举成功的思维方法与艺术。它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运用潜意识、发挥潜思维功能、开发人脑潜在的智能。运用调动潜意识法首先要选定明确的目标,依靠显意识去收集、筛选信息,论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相关信息纵横交叉组合。信息密度越大,显态功能和潜态功能交流的信息量就越大,发挥潜功能的效率就越高。其次,科学有效地运用联想的作用,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潜意识,更多地开发人脑潜在的智能。

四、坚持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

要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发掘人的潜思维能力,从创新工作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公务员之家

1.创设问题的情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安排学习情景,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领会或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启发、协助学生主动、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激发学生去多路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避免注入式的灌输死知识。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疑—问—思”这一规律。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经过思,疑则渐解,以致融会贯通[4]。也因此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2.提供丰富的表象和语言。无论是表象还是语言,都是信息,是知识,是思维的原料,只有原料丰富,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只有知识面广,思维的领域也才广阔。所以,训练思维,不能忽视知识。知识虽不能取代思维,却是思维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中介。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各种思维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敏捷、灵活、深刻、独创的思维品质。

3.发展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形式,善于掌握概念,是发展思维形式的首要条件。概念的掌握过程是通过学习活动把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变为学习主体个人的概念过程。它对学生知识掌握、智力发展乃至一般发展关系极大。学校里学习的各种知识,包括理论、原理、原则不过是概念间的关系或概念系统。学习一门科学知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这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的充分和概括的程度。不掌握有关概念,学生就不能对事物作出一个哪怕是极简单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概念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判断和合乎逻辑地推理,才能发展思维。思维形式发展了,思维能力就得到提高。

4.遵循思维规律。思维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正确的思维必须是遵循思维规律的思维,同时,思维训练的过程也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人的思维力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有形象思维发展到辨证思维。在学习与训练思维的过程中必须把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多种思维综合训练,使之相互作用,彼此促进。因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各种思维总是在某一种思维的主导下,共同配合而发生作用的。遵循思维规律、合乎思维的逻辑顺序才能真正推动思维力的发展。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行政观念政府政府职能

以往的经验证明,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相应的答理方式和行政观念的转变,要用崭新的行政理念引领改革。否则,即使在形式上进行了政府职能转变,但是原有的、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答理方式和观念不转变,还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来搞市场经济。因此,必须加快更新行政理念,为政府职能转变做好思想准备。

一、服务行政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改苹的日标必然是服务型政府,即服务行政。

服务行政的理念是人类进入下业化社会后政府角色定位进行思考的产物,它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英国、新酉兰等发达国家开始的公共行政改苹而风行于世界各地、服务行政是相对于“警察行政’,的一种新型的行政理念,其核心是强调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全而的公共服务、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口益增多且复杂化,人们要求政府除了履行维护国家女全和公共秩序的传统的“警察行政”职能之外,还应当越来越多地进行诸如提供生话保障、创造就业机会、建设公共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积极的政府话动,为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将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当做市场中的消费者来对待,尽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行政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行政答理意识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是代表党和人民行使答理权力的机关,应当说服务行政的理念是内在于我们的政府性质之中,提倡服务行政对我们来说比酉方国家有着更人然的合理性。

现阶段如何让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呢?

首先,要通过进一步改造市场主体,即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市场主体真正明确起来,否则,我们就难以确定政府的服务对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下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话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木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政策将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内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肖先要求政府转变观念,抛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种偏见,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放宽对民营企业资木的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营资木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投资领域,少i参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切实转变职能,为企业做好服务,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的权益,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改苹行政审批制度,取消无谓的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企业要多服务少干预,多关心少指责,多支持少添乱,多办事少设障.真正转变职能,增强服务。

第二,要从单纯追求GDP指标转向全而提高生产和生话质量上来,要把更多的汁意力和公共资源投向促进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不少地方片而强调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政绩考核指标,但将当地的环境改善、科技创新、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等放在次要地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经济增长木身不是日的的全部,而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政策目前应当是提高人们的生话质量和提高人的能力、提高人类全而发展水平、要改革政绩评估和干部使用考核机制,在考核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的时候,不仪要看GDP等经济指标,还要看人口、资源、环境及就业、贫富差距及社会保障等指标。因此,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不仪不能缺位,而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第三、政府服务,不仪要放在企业上,更要放在广大人民群众上。中国还有2000多万未能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下、要关心弱势群体,讲求公平,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汁意人文关怀,做到服务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战略、

二、依法行政的理念

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在管理观念、组织方式、人员构成、行政职能和行政制度等各方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全而转变。

依法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经济、行政权力在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制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良好秩序而又充满话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依法行政是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而、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核心必须对行政权加以规范,加以制约,也就是说,要依法行政。在政府行政管理.方而,各级政府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应从以卜几方面入手推进依法行政:

首先是加强公正执法,从严治政。这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依法行政的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其次,制定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构建科学的行政机关执法责仃制和评议考核制,有效遏制行政工作为现象,确保行政机关在法治的约束下行政、三是切实加强对政府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不断提高法律索养和行政水平,强化法治观念。四是做到政府责仃法定化.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不依法行政,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下作中出现重大失职、滥用职权等行为的法律处置,健全公务员因违法失职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责任制度。

三、有限政府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那种政府“包揽一切”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国加入iit贸组织后,要求政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法则,由以往依靠权力答制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型答理转变,从许多“不该答,答不了、答不好”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加强公共答理、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苹,切实把政府经济答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可见改苹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的突破。在社会生话中,审批无微不至。办一件事情要跑几十个部门,上一个项日要盖上百个图章,这样的事例人们屡见不鲜。审批过多过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2003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反映了政府在理理念上的变化和突破。《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将有力地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部法律严格控制行政许可设定权,而且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的范I围、这样可以减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依法无抓的事项,使行政机关抛弃传统答理模式,也就是由过多地自接干预社会生话和经济生话,转向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方向,也有利于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行政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调竹机制,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四、绩效为本的理念

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但市场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如果上一个项目总遇到推诊扯皮,总遇到吃拿卡要,市场主体怎么可能有效率?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勤政廉政。

旱在上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廉价政府”的理念。深化经济体制改苹,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坚持绩效为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抓专家估计,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原因很多,象机构庞大,部门林立;层次过多,职责不清,政出多门;不负责仃,不讲效率;人浮于事,滥用权力,缺少法律约束等等,造成管理.成木高,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使用过巨、行政审批制度更是造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不仪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更因行政经费开支庞大而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廉价政府要求政府的设计、组织和运转严格限定在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的范畴,严格遵循科学的成本核算原则。政府应具有企业家的精神,具有成本意识,争取单位行政成木的最大化产出,提高行政话动的有效性,如已经兴起的政府集体采购,就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政府应总观全局,实现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变,不能把眼光仪局限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政府是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看不到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木利益,只想在自已订期内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令人瞩日的政绩,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增加政府成本。廉价政府肖先应当是廉洁政府、廉洁政府要求公职人员勤政廉政,特别是领导}一部要率先垂范。2003年,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改革出访礼宾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不再举行送迎仪式,此举表明新一届领导人致力于树立开明、亲民、廉洁务实的新形象,给各级地方政府树立了榜样。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9

论文关健词: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创新

教育部于20伪年3月公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修订版》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一些修改。《修订版》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指导原则,并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作为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意识,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文化。它成为人们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本人清醒地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就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辩证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单纯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还是更多地引导儿童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实质都涉及到正确树立现代数学教育观的根本问题。针对这种情形,作为新伐纪的教师,我们要认真思索。改变旧有的不符合新大纲要求的教学模式,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体验与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本人总结了以下三种数学棋式,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四要度”教学模式

(一)导人新课要有“强力度”

新课的异人要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小数点位策移动小数大小变化这一抽象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个童话故事。.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26,83和2683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接着教师叙述故事情节:由于2683比26.83大,经常欺负23.,有个叫“小数点”的魔术师看了很生气,决定要洽治这个2683,于是趁2683不注意时,“小数点”魔术师就悄悄地从3的右下角跑到2的右下角(教师演示时用粉笔把小数点从3的右下角移到2的右下角)。移位后的这个数还神气吗,为什么,通过这一问一答,把知识蔽入于童话形式,从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二)传授知识要有“参与度”

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切不可搞一言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使单纯接受知识的活动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以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因此,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教学活动由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改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采用了以下做法: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由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活动的优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和水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主要从几方面体现。

(1)冲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力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师生的积极性统一起来。一般教师在提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同时,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点。这样就引导学生参与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2)参与重点、难点的确定。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学习活动过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找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确定的重、难点,既符合学生认知实际,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使他们在参与中增强厂责仔感。

(3)参与学习方法的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是引导学生由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的有效措施。

(4)参.与板书设计与练习中学会学习。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井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分四步进行,让学生寻找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第一步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第二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多边形的面积。第三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带方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找出了多种解决间题的方法.但实质都是割补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使未知转化为已知,并为后面的独立探索打下了基础。第四步不做任何标记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独立求出不带方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让他们自由选择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巩固学习要“多角度”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要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要从教材、疑点等不同角度来组织练习。因此,数学习题设计与评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数学评批不仅是巩固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极为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习题设置与评批做到如下儿个方而:第一,实现从“布里习题”到“设计习题”的思想转变作为课堂教学的部分。习题常常是一堂课的尾声.因此,搞好习题设汁,实现从“布置”到“设汁”的转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进一步提高,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第,习题设计的几种有效方式。为了达到练习的多角度”,教师在挑选和编配习题时,可以采用:①由浅人深的递进习题,使习题有层次感。②一题多变的拓展式习题。在设计习题时,通过代换移植、转化等方式将课木中的例题由一类变多类,原貌换新貌,使间题逐步引申和拓展,将解题方法顺利迁移,可让学生展开广泛的联想,开阔思路,训练思维的灵活③同题异解的辐射式习题。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仅在讲例题时应注意一题多解,而且要在习题设计中细做文章。因此,教师在精选习题时要有意识地偏重那些可川多种思路来完成的习题,并鼓励学生不拘常法,寻找变异,敢于创新,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灵感。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思维锻炼。第-.在习顾评批时.应注盒评批中的“粗”与“细”,调整讲评中“重”与“轻”并且组织学生对作业的“思”与“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四)课堂总结要“高浓度”

一堂课临近结束时,教师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浓缩,提纲甲领是一堂课的归纳概括,正如写文章一样,要有“点睛”之笔,给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匆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二、“精讲巧练”的教学棋式

精讲:时间上‘.限讲”,内容上有选择性地讲,教师讲课的时间根据疑难问题的多少而定,疑难问题多,讲的时间就多一点.疑难问题少,讲的时间少一点巧练:紧扣知识要点,设计知识迁移训练,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总是纵横交错联系着,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应紧扣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训练。

三、“启、导、练、评”教学结构模式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奇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支持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

目前,语文教学中强调“以读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一味强调读,甚至让一些无目的的阅读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读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索的读,恰恰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创造力呢?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摘要: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以往的教学一般从学科知识开始,认为知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样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平稳地由已知向未知、由旧知向新知过渡。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仅仅是教师单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设计的教学开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以学生感喜好的语言新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喜好。值得注重的是,语文课的新问题和杜威的喜好观不同,不是以学生一时一事的个人喜好为基础的,而是以语文知识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新问题"作为活动的开始,因而不仅学生具有浓厚的探索喜好,而且使之和系统语文知识的把握相联系,从而使由喜好而来的学习动机变成为稳定的、持久的探索动机。

二、扩展延伸,培养思维的敏锐

思维的敏锐力,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平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新问题的敏感度。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新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抖”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你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出色极了摘要: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大大提高了。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喜好的新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靠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轻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喜好。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把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把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索,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碰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所学知识的习惯。

事实证实,从教导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读读画画;碰上诗歌,就让他们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就让学生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心得,而且发展了自身的语言,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原来喜欢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但是使用过分了也不好。每个词语怎么解释,每个句子怎样理解,每个段落怎么朗读,全都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现在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一方面我重视读书思索的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五、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我经常鼓励学生观察四周的事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的同学把甘蔗渣乱丢,我引导他们写倡议书。我还让学生围绕“保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成文章。我让学生调查长江大桥的修通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并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内所学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

六、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非凡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和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而言之,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和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