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卫生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06 04:22:00

和谐卫生经验交流

卫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元素,现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卫生事业的和谐。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创建和谐卫生,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共享生命健康。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构建和谐卫生的使命感

当前,国家医改方案即将出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日趋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扩面提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出台,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备设施更新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200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就达1466万元,三年来,仅农村合作医疗一项,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就投入2203万元。据统计,200年,县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2154万元,比200年增加289万元,增长率为了23.57%,人均投入72.87元,居全市首位。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卫生发展年,斥资1000万元支持**卫生事业大发展。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农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县卫生事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人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全县卫生系统人员编制为838人,在编实有人员554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491人。全县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2.45人,低于全省3.78人和全国的4.1人的水平。二是农村卫生依然十分薄弱。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简陋,接诊和住院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有的地方对农村卫生认识不够,村级卫生室缺乏总体规划,建设规模和标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乡村医生素质低,待遇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现状令人担忧。三是公共卫生经费短缺。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机构债务沉重,经费短缺,运转艰难。公共卫生事业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党中央提出了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是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和谐的卫生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不断增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卫生,共享生命健康,是时代赋予广大卫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二、明晰思路,突出重点,把握构建和谐卫生着力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结合**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对上抓争取,对内抓管理的方针,做到一手抓公共卫生,一手抓医疗服务,着力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当前卫生系统“重专业人才轻管理人才”、“愿当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当管理人员”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活力不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想推动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必须以超常规的措施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性格相融、年龄呈梯次结构的领导班子队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顽强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领导班子要做到“政治坚定、团结战斗、公道正派、开拓进取、求是创新、清正廉洁”。要以振奋的精神、昂扬的锐气和良好的作风,意气风发地带领广大卫生工作者共同开创和谐卫生事业新局面。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问题是卫生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最为紧迫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要创新思维,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新机制,新经验,新办法,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要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三大环节,下大气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条件。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大锅饭”,在坚持注重效益、兼顾公平的同时,工作报酬向专家和一线人员倾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卫生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够。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推动民族地区大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医疗卫生改革、全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机遇,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616”工程的机遇,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争取力度,积极探索卫生事业发展投入的多元化方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切实改善基层卫生环境和条件,推动**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推进卫生系统内涵建设。严格管理,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是卫生系统永恒的话题。卫生系统要借鉴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认真抓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推动公共卫生事业良性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关系到医疗卫生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正气,倡导新风,树立形象。

三、培植团队,凝聚合力,努力开创和谐卫生新局面

和谐卫生是卫生系统整体性、开放性、公平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构建和谐卫生需要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一个开放型的团队、一支创新型的集体。和谐卫生呼唤和谐团队。在这个团队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大家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以共同的目标为己任,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为共同的目标而全力奋斗。

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和谐团队的集中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广大卫生工作者思想素质的一种外化。我们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干部职工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精神境界,树立信念崇高,品格优良,甘于奉献,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人生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遵从社会公德,崇尚家庭美德,以坚强的党性、崇高的理想信念统一思想,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从而夯实和谐团队的思想基础。

弘扬卫生文化。在今年的抗击汶川大地震中,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尽职尽责的操守,以直面生死的勇气,以共克时难的精神,以娴熟精湛的医术与死神搏斗赛跑,用“另一只臂膀”托起生命的方舟。医务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文化内涵。我们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着眼于医疗卫生市场的发展,把群众和社会需求作为努力坐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模式,实现从仪容仪表、精神面貌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全新改变,稳步提升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真正建立起具有**卫生特色的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形象文化、管理文化和廉政文化,努力树立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优化工作环境。只有营造优美宜人的工作环境,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要注重整合卫生资源,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工作效益。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场所的环境卫生标准,强化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卫生设施健全,环境绿化美化。彰显人文关怀,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到卫生工作的每个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和交流,真切关心爱护卫生干部职工,以此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职工的经济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卫生工作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促进卫生工作落实。

完善工作机制。和谐团队不只是表现在人气的和顺,而且还表现在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卫生工作运行机制,充分体现新时期卫生工作开放、竞争、科学的时代精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卫生管理,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打造“阳光卫生”,实施医务公开,增强卫生工作透明度,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信任度。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机制,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稳步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