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与实践

时间:2022-06-17 11:32:59

跨文化视域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与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量。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需顺应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在夯实英语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跨文化背景的综合英语能力培养,探索基于文化交流的教学实践新模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在充分分析大学英语教育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的前提下,研究英语教育教学各大版块内容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与途径,思考英语教师转型与英语文化考核的实践探索。第一章概述了大学英语教育学科;第二章介绍了英汉语言教育差异;第三章阐述了英语教育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第四章讲述了英语文化能力的培养方式;第五章阐述了何为英语文化转向;第六章介绍了英语文化教学内容与方式;第七章到第九章从英语教学六大教学模块入手进行文化探索;第十章评价了文化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内容;第十一章阐述了英语教师文化意识提升路径;第十二章分析了如何进行英语文化能力考核。

首先,跨文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要注重新媒体技术应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缺乏更新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投入度不高,教学成效不甚理想,文化教育内容加入很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涉及文化内容教育,可甄选网络资源中丰富的视频教学材料,声情并茂地讲解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成效明显改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优秀慕课资源,教师根据自身业务能力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甄选难易度适中的课堂知识,采取课堂引导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的模式,完成涵盖文化教育的英语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在线共享课堂的教学互助功能,兄弟院校间、同校院系间实时在线参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优秀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对潜在的课堂气氛对比和成效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内生动力,在互相交流中实现教学绩效提升。《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第二章对比英汉语言在教学与交流中的共性与异性,指出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装备介入,能够缩小语言教学的差异性,实现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其次,要实现师生课堂教学地位的转变。

大学英语学科属性决定了其沟通交流的特质,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有助于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了克服在加入英语文化教学后,内容繁多、抽象且枯燥的弊端,作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补充,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学生英语水平,将教材内容与文化范畴进行分类,提前安排不同层次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分工研讨,完成课前准备。此举不仅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发挥督促指导作用,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准备状况,做好教学内容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英语交流的自信心。此模式关键在于执行初期,教师要与学生紧密配合,完成交互式课堂教学步骤制定,实现常态化运行。《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第十一章指出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的提升,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研修,而且要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培育和锻炼,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实现与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同步交流。再次,强化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的鞭策。

在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大实践应用教学环节的时长与强度。通过教学实习及校外锻炼的模式,进入企业,经历真实的贸易沟通和语言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导师带徒模式作用,让学生在实战训练之前,做好相关行业英语知识储备,了解贸易规程和文化背景,注意沟通技巧及语言选择。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后,实现师徒转换,由学生进行真实的贸易洽谈,检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第四章介绍英语文化能力的培养方式,指出真实的英语应用场景对于英语文化培养十分有益,促进学生文化范畴的知识前期储备,主动适应教学模式转变,实现英语学科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进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英语沟通语境与价值取向的不同。只有充分了解语言应用的文化背景,才能在沟通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交流沟通障碍。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要在升级内容与创新模式的同时,加入英语文化范畴内容教育,促进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潘影 姜毓锋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