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6-16 15:24:58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代账行业是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企业,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代账行业出现了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包括记账报税业务数字化、营销业务数字化和业务或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微企业和代账行业输送会计财务人员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也应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塑,以及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法”方面的改革及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等数字化转型调整。

关键词:代账行业;数字化转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调整

代账行业是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企业。每年岗位实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进入代账公司实习,因为代账行业对初级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大,门槛又较低,部分学生毕业后可继续留在代账公司。有的高职院校与代账公司合作设立真账项目中心或财务共享中心,这样学生在模拟实训的基础上有机会接触和处理真账,进一步锤炼适应真实工作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此外,代账公司还是高职院校教师编写教材案例的重要来源和深入企业实践的重要场所。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代账行业也不例外。本文在分析代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内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包括代账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进行的适应与调整。

一、代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和内容

对于数字化转型,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IDC定义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增长。无论哪一种定义,数字化转型都包含了三个要点:一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或工具的应用;二是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化技术或工具的应用,还涉及对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等的重新定义,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是数字化转型最终会导致业务或商业模式重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特点。代账行业属于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由于没有生产制造环节,更简单一些,其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报税业务的数字化

代账公司获客后,主要是为客户记账报税。代账公司可以利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完成重复率高、规则明确的4类业务:其一,凭证处理,包括凭证录入和审核,通过预先设置好的记账规则和审核规则机器人自动完成记账凭证录入和审核;其二,开票,根据导出的开票信息机器人自动完成开票操作;其三,报税,先由代账软件自动导出财税信息,再进行人工审核,然后由机器人自动登录国家税务申报系统,将人工审核过的财税信息填写到纳税申报表中完成整个报税工作;其四,财务分析,代账公司除了为客户处理记账报税事宜,还要为客户进行财务分析,包括财务分析和税务分析。财务分析可由机器人对照预设的各种指标对下载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决策,并自动编写和生成相关的财务分析与诊断报告,税务分析可由机器人根据事先设置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客户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

(二)营销业务数字化

代账公司的传统营销方式包括关系营销、行业互助营销、广告营销、电话(传真)营销等。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营销方式不断被替代,数字化营销模式会逐渐成为主流。在数字化营销模式下,客户需求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营销根本,数字化营销具有精准引流、低成本获客的优点,其关键在于企业及产品实现自传播,比如建立公众号进行品牌营销。[1]

(三)业务或商业模式的转型

在传统的模式下,代账公司既要营销又要处理记账报税,虽然业务全面,但成本较高。在代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有的代账公司已经出现亏损,而且业务太多不利于代账公司营销和服务的专业化。基于此,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代账工厂”,一方面低成本承接代账公司的记账报税业务,另一方面同高职院校合作设立数字化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引入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和工具与高职院校学生一起处理记账报税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原来的代账公司可以降低成本从而致力于营销业务和对客户的咨询顾问服务,而“代账工厂”可以获得中介利润,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接触与处理真账的机会,实现三方共赢。

二、代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第一,国家战略的要求。2021年3月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以及“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使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能够真正落地,2021年12月国务院又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各行各业都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代账服务的代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第二,代账行业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需要。用财务机器人处理记账报税业务速度快、出错率低;在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营销方式获客的精准度提高、获客成本降低;通过“代账工厂”这样的中介公司与职业院校合作,让学生应用财务机器人代为处理记账公司的记账报税业务,可以大幅降低代账公司记账报税的成本。这一切都有利于代账公司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现在有些代账公司在运营中已经出现亏损现象,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工成本高,对这样的代账公司而言,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更有现实意义。第三,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代账公司拓宽业务范围。根据国务院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未来我国会大力发展数字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赋能服务。代账公司作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代账服务的专门公司,对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和经营情况很熟悉,如果在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则可以拓展业务范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服务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业务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业务的高端化增加自身竞争优势。

三、适应代账行业等数字化转型的高职与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特色在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重要合作伙伴的代账行业和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相应提出了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课程体系设置的转型,以及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法”方面的改革等。1.人才培养目标转型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人才,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一些高度重复、规则明确的业务可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大大减少对会计核算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需要既懂会计核算又懂管理,还要掌握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应用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社会所需求的会计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交易处理型的共享财务人才、管理控制型的业务财务人才和决策支持型的战略财务人才。不同类型的财务人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就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而言,培养的应该是共享财务人才和业务财务人才,这两类会计人才所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财经专业能力、数智技术能力、业务协同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财经专业能力要求掌握扎实的财会税审、财经法规和管理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数字技术能力要求掌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财会税审领域的应用方法;业务协同能力要求掌握中小微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和内容。特别应注重培养适用于中小微企业和代账行业的营销能力,因为中小微企业普遍处于生存和发展阶段,业务营销对其至关重要。财务人员不仅应具备数字化的财会税审能力,很多时候还需具备营销能力,代账行业也如此。特别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进行,代账公司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顾问咨询服务和营销业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支持和指导业务活动,甚至可以设计业务方案和管控经营全过程;沟通协作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商务沟通技巧,因为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动业财一体化、服务共享化,要求财务人员对内对外进行敏捷高效的沟通;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新机会也不断涌现,要屹立新时代潮头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界思维和场景思维能力等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思维能力。[2]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时候,必须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政治思想素质为前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力越强,越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很难获得可持续的发展。2.课程体系设置重塑随着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课程体系的设置也需要重塑。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类课程、财会类课程、会计财务与数字技术融合类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第二、三、四课堂等构成。通识类课程可以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设置,还可以设置一些本校通识教育方面的特色课程。财会类课程仍以传统财会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培养学生的财经专业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规则、流程和场景的理解和洞察,可以减少一些传统财会类课程的实践课程。会计财务与数字技术融合类课程可以开设目前比较成熟的业财一体信息化、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建模和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课程,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融合类课程可以和“1+X”证书考试相结合;二是不必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课程,因为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能力为主,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原理可以不作要求。拓展类课程可以开设纳税筹划、企业VBSE综合实训、管理控制、市场营销、商务沟通、创新创业等课程。在这些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把思政因素融入其中,以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思政因素在融入课程的时候,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每门课蕴含的思政因素,课程不同,蕴含的思政因素也不同,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守宪法法治和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去挖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思政因素融入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融入、暗示法融入、感染式融入、模仿式融入等,具体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历史、案例讨论、演讲辩论、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式来融入。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和思政因素的融入,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和新技术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3.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法”改革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地涉及教材、教师和教法的“三教法”改革,这也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教材方面,要求做到精益求精与创新:一是把思政因素融入教材编写与开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创新教材内容,开发涉及数字化转型新内容的教材,如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建模、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管理会计、智慧税务等;三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如开发图文并茂并附带数字化功能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四是以成为部级规划教材为目标进行教材编写与开发。教师方面,建设一支“扎实办专业、精心建课堂、创新谋发展、服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国培、省培和第三方信息科技公司组织的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来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应用教学能力的培训,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选派教师参加“访问学者”项目等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并可以考虑拓展国际化交流渠道来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既懂会计财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且具有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这些举措,促进教师队伍知识、能力、素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的合理化。教法方面,构建“双元培养、双轨并行、双证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坚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层层递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先是在相应的课程中安排模拟实训,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相关业务的模拟实际的操作;其次与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和作为“代账工厂”的中介公司合作设立真账项目中心或财务共享中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和处理实际中小微企业真实的业务,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让学生进入单位以员工的身份进行岗位实习,了解熟悉真实单位的纪律要求、工作氛围和业务处理。[3]4.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缺乏数字技术和方法应用的开发能力,因此有必要选择一家有实力的财经信息技术公司作为合作方,双方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一起开发会计财务的数字化融合课程和教材,一起实施数字化融合课程,由财经信息技术公司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与作为“代账工厂”的中介公司或代账公司三方设立真账项目中心或财务共享中心,一起为学生推荐岗位实习单位。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立双方共同参与、责权利明确的产业学院。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结束语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建设,中小微企业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务服务的代账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为中小微企业和代账公司输送会计财务人才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毋庸置疑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尚有许多不确定性,对于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应持续地关注和研究,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

参考文献:

[1]陈俊,董望.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J].财会月刊,2021(14):23-30.

[2]方新华.财务机器人在记账行业的应用[J].财会研究,2021(10):57-62.

[3]李怡,陈晓雪,张帆,等.RPA技术在中小企业财税领域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1,40(33):7-10.

作者:邓静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