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分类管理现实思考

时间:2022-09-29 11:46:00

人才分类管理现实思考

坚持党管人才是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能否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牵头抓总的组织部门要遵循各类人才的不同成长规律,有机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人才的分类管理。笔者在调研分析后认为,现阶段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通过致力于以下六类人才的优化管理,努力开创群贤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党政人才要突出抓加压。当前,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活力不足。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增强党政人才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潜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通过竞争上岗加压。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扩大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的范围,使得确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行职务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使大多数不可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党政干部,能够通过职级的正常晋升获得相应的经济待遇,以避免党政机关千军万马挤“升官”这座独木桥。通过严格考评加压。要借鉴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党政干部的岗位职责,对每个职位要编制量化的岗位要求,建立便于操作的考评指标体系。要坚持把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考评的重点。通过社会评议加压。要定期组织各方面群众代表对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进行追查并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监督作用,使党政干部始终置于社会舆论、新闻监督、群众监督之下,促使他们终日乾乾、进取不息。

企业创业人才要突出抓素质。要致力提高政治素质。各级党组织可依托从中央党校到地方各级党校这个比较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对创业领军人才进行政治理论培训,自觉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致力提高管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是保持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而管理素养的“先天性缺陷”是制约当代中国创业领军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突出因素。各级党委可以通过成立“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联合会”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邀请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管来讲学或研讨,丰富创业领军人才的管理知识,开阔视野。批量、多渠道地把创业领军人才送出国门,感受氛围、开拓眼界,使他们的素质与国际接轨。要致力提高身心素质。一方面,要注意关心创业领军人才的身体健康,定期为创业领军人才组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咨询。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创业领军人才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他们开展回馈家乡、回馈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活动,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营造和谐的创业发展环境。

专业技术人才要突出抓推介。目前,高层次专业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分布也不合理。不少专业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工农业生产一线专业人才的比例很小。加之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专业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着“业内公认、社会不知”的现象。一方面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在局部单位人才相对过剩,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不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中,各级党委要努力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加速人才合理流动的同时,可以通过系统的推介活动,使用人单位更加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更加方便地找到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着力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各级党委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将本地区专业人才向社会大众进行集中推介,改变专业人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可将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的事迹和学术成就汇编成册,发放给本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和经济事业组织,使专业人才增加社会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全面搭建专业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充分发挥人才配置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联系基层经济、社会组织制度,组织专业人才与急需技术扶持的基层企业、学校、医院、农村合作组织、种养殖业大户等挂钩联系,开展定向服务。在松散的挂钩联系的基础上,各级党委要因势利导,促进合作双方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技能人才要突出抓扩充。要不断加大培养力度。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办学结构,积极扩大各类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在组织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职业技能的熟练和提高上,要坚持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第一位的培养任务。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注重引进一些代表最新技术水平的仪器装备,增加学生实战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够紧紧跟上产业发展的最新潮流。要不断提高社会地位。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活动,评选出“三百六十行”的技术尖兵,并给予他们岗位津贴。要加大对技能人才成长事迹的宣传力度,努力改变人们传统落后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爱护技能人才的氛围。要不断扩大持证上岗比例。要集中力量研究建立科学权威的技术等级考评鉴定体系,开发适应发展需求的新技能品种,规范等级标准,推广鉴定认证工作。对一些特殊的行业和岗位,要强制推行持证上岗,并加大检查力度。要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比例。对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政府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以保护企业的积极性。

农村实用人才要突出抓联合。要促使同行业实用人才在取长补短中得到提升。要以农村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为抓手,通过汇编本地实用人才通讯录、组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等形式,建立起正常的技术交流平台,促使他们互相切蹉、取长补短。要促使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强强联合中获得双赢。实用人才有基地,专业人才有技术。可通过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与农村实用人才“一对一”结对挂钩的方式,促使他们优势互补,联手发展,为农村区域特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要促使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在信息互补、市场互补中做优做大特色产业。党委、政府要在市场信息的提供、经纪人队伍的壮大上有所作为。与此同时,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可以有许多的中间环节,这些加工、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各级党委、政府要有目的地通过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优化管理,引导、促进他们相互间细化分工,在联合做强做大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链中获取更大的经营效益。

传统特色人才要突出抓保护。由于学艺的艰辛、待遇的微薄,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工艺人才后继乏人,不少独特的传统工艺有失传的危险。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充分挖掘本地的传统工艺,保护传统特色人才,赋予传统工艺以新的时代内涵。要建立保护基金。可从财政中列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提高本地传统特色人才的待遇,扶持本地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要通过加大宣传,制定优惠政策,确保传统工艺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要硬化培养传统特色人才的措施。要在保证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的前提下,物色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从事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要组织年轻传统工艺人才跟随传统工艺大师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尽可能地把传统工艺绝活承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