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10 05:12:35

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总结

自2013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派培养管理工作有关要求,把“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拔培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协调,落实专项经费,严格考核评估,主要采取脱产培训、岗位锻炼、基层各类团体等培养方式,有力有序地组织开展了“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派培养管理工作,为我县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2013年开始,截止2020年累计选培文化志愿者14人,选派文化志愿者50人,招募文化志愿者107人,共收到资金335.6万元,支出335.5万元。其中2014年选培文化志愿者2人,选派8人,招聘12人,落实项目资金61.6万元,当年支出56.4万元;2015年选培文化志愿者2人,选派10人,招聘12人,落实项目资金44万元,当年支出44万元;2016年选培文化志愿者2人,选派10人,招聘22人,落实项目资金64万元,当年支出6万元;2017年选培文化志愿者3人,选派10人,招聘22人,落实项目资金64万元,当年支出14.3万元;2018年选培文化志愿者3人,选派4人,招聘11人,落实项目资金30万元,当年支出103.2万元(含上年结转);2019年选培文化志愿者2人,选派4人,招聘14人,落实项目资金36万元,当年支出61.2万元(含上年结转);2020年选派4人,招聘14人,落实项目资金36万元,当年支出46.8万元;2021年支出3.6万元,目前结余为140元。我县“三区”经费按照《“三区”人才支出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切实保证资金管理规范,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对“三区”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明确使用范围,严格拨付程序,保证专款专用。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上级给予的补助资金专项工作经费,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用于下派人员的工作补助、差旅费和培训等,做到支出有据,专款专用。

二、项目实施情况

1.着眼需求务求实效

为使“三区”文化工作落到实处,我局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就服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一是县图书馆针对乡镇文化站及村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管理的薄弱环节,下派技术骨干,积极开展共享工程服务和古迹(地方文献)普查登记、图书分类、编目、上架等业务培训。二是县文化馆针对我县十八乡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曲》传承问题,选派“三区”文化人才深入到乡镇调研、采风,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小曲表演形式,将搜集的素材加以筛选、整理,形成图像资料,将整理好的图像资料、音响制品进行推广,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群众传承发展小曲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文化馆又根据乡镇村实际精神文化需求,派遣招聘的文化人才深入各村为村民排练广场舞和秦腔戏等。这些帮扶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工作,另一方面也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三是结合精准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组织全县18乡镇的文化站长、文化专干和260个行政村的文化社团负责人参加“三区”人才培训,通过聘请参加过全省“三区”文化人才选送的袁雅峰、缑红斌等文化人才系统讲授农家书屋管理、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农村数字放映等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我县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宣传理论骨干、文化专干、文物保护、图书管理、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乡土文化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训16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人才引领的作用。四是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围绕全县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利用“三区”人才文艺骨干做好文化宣传;坚持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场文艺汇演、群众歌咏比赛、群艺大舞台等覆盖城乡行业社区的民间文化活动;不断规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开放活动;推广普及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武术等大众文化;加强未成年人、老年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2.真抓实干,突出特色

通过选派人员和志愿者的不断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一是把“三区”文化同精准扶贫相结合,助力精准脱贫,文化志愿者深入乡镇引领农村文艺骨干编排并设计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有小品《打工哥哥回来了》、快板《精准扶贫宣传车》等创作文艺作品,剧目成功演出并赢得观众一致好评,相继延续在全县范围内的30多个村举办了节日文艺晚会,为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二是文艺志愿者积极主动联系各包抓的乡镇,挖掘和整理了当地的民间文化,排练了小曲、《跑驴舞》、《跑旱船》、《武术》、《秧歌》、《剪纸》和《木人摔跤》等节目,这些节目均参加了2019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精彩纷呈,有声有色,赢得广大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三是针对今年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县文旅局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艺人才和志愿者开展“网上大练兵”“网上图书馆”“非遗“快手”网上直播”“文旅快手大V”等活动,通过多种创新形式,积极创作传播抗击疫情系列主题文艺作品,讴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和时代英雄,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新时期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用积极向上、青春活力、振奋人心的文艺作品,展现了开放、发展、美丽的轩辕故里新形象,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转化成为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实际行动。四是选派的文艺人才为各乡镇指导排练的广场舞参加了县“泰华商城杯”庆“三八”广场舞大赛,成绩斐然。五是文旅局主办的“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县“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有12名文艺人才用喜闻乐见形式宣传了党的精神,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鼓舞了人心,树立了信心。六是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县山门镇旺兴村进行实况录制,所表演的节目中有三区文化人才表演的小曲《李三娘推磨》、舞蹈《春天的芭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为旺兴村周边父老乡亲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七是整合各乡镇文化资源,由县文旅局举办了近几年来的首次《农耕文化展演》活动,期间各乡镇选派去的文艺人才各显才艺,使展演活动各具特色,仿佛让人们追寻农耕文化在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昭示传承农耕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智慧。

3.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我县通过认真落实“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下派“三区”工作人员与受援乡镇进行无缝对接,摸清受援单位文化工作整体情况,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目标,发挥个人文化专长,结合受援单位文化工作实际,主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广泛开展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农家书屋管理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和指导。同时,还结合农村工作特点和乡土人情,采取农闲长期帮教与农忙短期项目服务相结合。根据农村工作自然规律,农闲时节群众业余时间充足,采取集中时间重点培训、集中培训;农忙时节群众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利用文化项目支持、组织文化活动演出,把握好原则性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上挂人员也按照要求,及时到岗到位。通过选派优秀文化工作者下乡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工作,提高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充分展现了我县文化人才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机制建设情况

一是及时成立了以文旅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行政股、财务股、文化文物股、规划技术股等相关单位、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派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文物股,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完善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县文旅局及相关单位对“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靠实了工作责任。三是精心选拔人员。依据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品德好、能吃苦、有特长的条件,从文旅局、县文化馆、图书馆、选派了4名业务骨干作为帮扶人才;从社会上招聘14名具有文艺特长的“三区”文化人才充实到我县文化馆及各乡镇开展文化工作。四是加强对招聘人员的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招聘的“三区”文化志愿者管理工作,我局从年初按照每个人员工作性质制定工作计划,半年要求工作总结,全年对每个文化志愿者进行考核,对在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的文化志愿者予以辞退,从而激发志愿者的内生动力,搞好本职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我县“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选派培养工作得到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虽然我县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喜忧参半;文化志愿者开展基层文化工作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资金不足,志愿者招聘效果不理想,资金使用有局限,志愿者工作很难以提升。

五、下一步项目实施发展的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一是文化部、文化厅能制定相关扶持大纲、提供相关培训使用的资料等,明确基层帮扶人员的辅导目标。二是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因地制宜,每年实实在在地帮助帮扶对象完成一两个项目,力求见实效,有实绩。三是希望帮扶要有连续性,上届未完成的项目,下届应主动继续完成,确保帮扶效果。四是“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使用应根据工作实际,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