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论文7篇

时间:2022-07-17 10:41:35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中学语文情感教学探究

一、情感教育应用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的学习,学生情感态度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不一样。学生学习时带有积极地情感,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思考,思维比较活跃;如果他们带有消极的情感,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中学生的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应的内心体会,当语文作品中的某些场景与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时候,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比较积极地情感。学生带着依据实际生活得来的感悟去学习语文,更加深刻的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

鉴赏文学需要一种比较活跃的思维,是读者在深入了解一个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评判的过程。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时候,加入学生觉得这个文章写得特别好,而要他们说明写的好在哪里呢?学生又说不出来,这就说明学生的鉴赏文学的能力有待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理解作品中的人生真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与内涵。因此,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的能,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例如,在学习《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时候,文章的主题是旧社会压榨童工的丑陋罪行。教师在讲解时候,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学生具有初步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生活与包身工的生活,突出包身工恶劣的生存条件,学生情感上受到极大的触动。

3.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语文认知教育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显示,教育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同时情感过程对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任何内容、手段与方法都要注意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内心感受,如果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情感因素,那么学生只是单纯的获得了知识与技能,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能是消极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迷,语文学习的认知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如在讲解《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从开始就一直强调这些说明文的特点与方法,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展示现实中克隆的实际例子,感受克隆这件事的奇妙之处,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会被调动起来,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掌握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加深学生的语文认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1.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与内涵

语文学科是一门涉猎很广的学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各种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不仅应该阅读人文类的书籍,还应该阅读历史类、美学类、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只有教师多多的阅读书籍,才能够开阔自身的眼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思考,主动地思考与探究,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更好地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融入进去,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讲解礼拜的相关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将盛唐的背景、才子的风貌以及李白的生平、才情、狂傲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更好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感受古典文学之美。又例如在讲解《项链》这篇问斩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文中可以看出,玛蒂尔德丧失自己美好的青春,是因为她具有强烈的虚荣心;也可以看出玛蒂尔德在人生错位后又因为自己的诚实勇敢变得美好。从中可以感受到青春易逝,珍惜年华的情感。

2.教师对工作与学生要有热爱之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及工作内容有着一定的情感,有的教师是积极面对,热爱的态度,有的教师是冷漠、厌恶的态度,这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与学生来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调动积极地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带有积极的态度,在课堂教学激情洋溢,将自己对于语文学科的热爱之情带给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产生交流。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生活与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居所,而不仅仅是一种赚钱的工具。除了对语文工作要有积极的感情外,对学生也要有具有爱。赞科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挚的情感,法子内心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思维发展留下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的爱感染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具有真挚的感情,并且将这种感情投入到教师所教的科目中,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

3.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感性的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情感型的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的最直观的反应。教师使用情感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感情与思维,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情感型的语言,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激发学生内心最真挚的感情。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线的教师需要积极地思考与探索,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娟 单位:望谟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的意义

人文素质就是知识、素质、精神与能力的结合体,指学生们在学习了知识文化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人格以及气质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恰恰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最佳时机。初中生正处于刚出茅庐,对事物有一定的额看法和意见,这个时候,语文教师若能够观察出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变化,在利用课堂的知识内容针对性地给与学生提示和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看待问题,能够具有爱国情操,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并通过在语文课程方面对词语的积累,不仅仅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情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审美观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活出自己的人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素质的策略

当今社会可怕的不是人们没有知识,可怕的是人们丧失人格,没有道德。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好,更应注意的就是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理解问题,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一)、通过媒体报道吸引学生注重人文素养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学大纲指明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跟上社会的进步,了解社会的现实与背景,使学生们掌握新的信息。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授过课程的知识内容的时候,让学生们认识到花木兰的聪慧、勇敢与孝顺,接着,教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近日里新闻报道的事情,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生,家庭贫困,为了能够照顾体弱多病的祖父祖母,没有去更好的学府,而是选择留在自己附近的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每天照顾老人,受到了当代媒体的报道后,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并体现出这个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高尚的精神。最后,学生们在课堂气氛的影响下,都深受感动。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理解人活着不仅仅要为自己,更要为别人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会得到更加珍贵的东西,使学生们通过自己所了解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二)、通过辩论竞赛激发学生认识事物性质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爱莲说(周敦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竞赛的方式,将学生们分成连个小组,让学生们进行搜集有关生活中的案例,能够反映出所学习的《爱莲说》的中心思想,学生们在搜集资料之前,学生首先要掌握这篇课文体现出的精神面貌,能够正视课文中提到的人文素质。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分析社会或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认识事物的性质,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通过教师评价鼓励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体现出自己的水平与技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授课程的知识内容之后,可以问学生们怎样看待丑小鸭的一生,有的学生说:“丑小鸭的一生是悲惨的!”,有的学生说:“丑小鸭的一生是坎坷的!”,有的学生说:“丑小鸭的一生是幸福的”,最后,教师说:“大家分析的都很有道理,看待事情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进行分析,不仅要注重事情的结果,也要考虑事情发生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特征,能够给与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使学生们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珍惜生命。

(四)、通过参加实践感染学生具有优良传统

俗话说口说无凭,学生的好奇心强,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亲身的尝试与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践的过程使学生们具有优良的传统。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很多时候优良的传统已被流行的元素所代替,但是有很多优良传统是人们不可以遗忘和丢失的,例如:诚实、勇敢、乐于助人、正直、拾金不昧、爱国主义精神等等。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授过课程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一同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观“烈士陵墓”一些有纪念价值的遗址,让学生心中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能够对民族精神有一定的感受,并深深触动自己的内心,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理念,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并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初中的语文课程中不断地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总而言之,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与探究,采用了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将良好的人文素质精神渗透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体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人格,把自己未来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精彩。

作者:李伟红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峡山初中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转换策略

1中学语文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阶段,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中学,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面并不重视语文课程学习,大多数人认为语文课程学生从小都在学习,学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就能够学好语文课程,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每一次都能够取得较好成绩,这样就只需要在考试的时候稍微复习一下就能够取得较好成绩,学生这种语文学习态度导致他们语文成绩越来越差。

1.2家庭因素

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天生就有缺陷,父母离异或者是其它一些变故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对他们心灵造成伤害,导致部分学生对自身前途失去信心,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并且一些学生是在父母溺爱中长大,这些子女容易养成骄纵性格,他们容易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一些父母不懂得怎样管教孩子,只顾自己工作,或者是将子女提前拉近赚钱行列中,导致学生出现金钱至上的发展观念,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1.3学校因素

事实上,升学考试对学生的发展仍旧起着一定作用,一些学校、教师较为重视应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并使用大量习题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落后,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没有兴趣,教师的教育形式太过简单,学生一出现错误就不问缘由进行批评,这样的管教形式不利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我唯一领域,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做好中学语文后进生转换工作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因为自身学习成绩较差,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习惯在语文课堂中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样就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进行,促使教师的教学计划不能够顺利进行。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毫无兴趣,一些学生甚至喜欢与教师对着干,这样的学习习惯容易造成他们逆反心理,这对一些成绩较好学生并不公平,教师花费过多时间在这方面,就对学生成长发展并没有好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后进生转换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转换策略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首先需要开展一些语文教学活动,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教学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书法大赛、辩论比赛、故事会、手抄报等等,使其能够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且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能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更好地获取知识内容,之后形成较强语文学习能力。在实践环节中一定要包含阅读实践与生活实践内容,这其中阅读实践是引导学生积累相应学习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学习,使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需要引导学生亲自领会相应教学内容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多一点学习空间。

3.2让学生能够热爱语文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能够热爱语文学习,首先教师要热爱学习,就需要对后进生多投入一些爱心,帮助他们有效解决相应问题,这样就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遗忘他们,促使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教师只要将关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中,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发展,并且学生也会给予教师积极情感回报,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促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3.3增强后进生学习责任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时候,就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语文学习目标不能够落实到实处,这样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比如教学态度较差,并且学生较为调皮,教师一定要经常找他们谈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关心他们。一定要经常与在家长进行讨论,需要与家长有效讨教育子女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协助教师与他们子女。就单亲家庭孩子来说,教师更加需要用真心感化他们,将学生从情感漩涡中解救出来,促使他们能够走上正确发展道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关中学语文后进生转换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一定关爱,这样才能够做好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促使语文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进行,最终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蒋琳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郊柳树淌学校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研究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积极乐观,能正确冷静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自己变得自信成熟,促使我们拥有独立健康的人格。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如此激烈,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让我们正确地做人做事,具有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的语文实践

1.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的现状

由于地域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主要现状有两点:第一,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先驱,受行业间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存在心理不平衡的现象,疏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重塑价值观,同时由学校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学》等讲座,提升教师水平。第二,由于大多数农村贫穷落后,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语文教学的渗透方法

首先,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学语文课本上包含了丰富的大家名篇,而这些大家的优秀的人格,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通过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的一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教给学生不要因为贫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应该更加坚韧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培养学生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品质。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来照亮学生们的理想之窗,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时代是学生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我们更要去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情感和态度。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具有正能量的心理状态。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按顺序,在每节课开始的头三分钟进行自主命题的演讲。这样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内容,更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组织辩论赛等,在辩论中,让学生们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我们要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通过语文教学的不同方式进行渗透。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使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处事态度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作者:郭成云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要求内容为目标服务,即通过内容的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规范性和规定性,教师的任务只是忠实地传递教学内容。现代教学要求改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死板、机械、沉闷、孤立、封闭的局面,具有了开放性和创新活力,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不仅包括语文教科书和其他教材,还包括社会的、自然的一切语文资源。语文教学内容不再仅限于文本,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去体验。教师和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和创造者,语文教学不只是严格地依据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更是语文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语文教学过程成为教学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以上变化更加突出了熟悉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过去,我们谈到熟悉教学内容时,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要求语文教学中,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综观一套、了解一册、熟悉一单元、吃透一篇。今天,我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熟悉一切语文资源,开发和利用一切语文资源。

2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

2.1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需求包括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在求知、情感和发展等方面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应该说,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要根据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设立教学目标、安排内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得到更快的发展,教师自身的价值也要得以实现。

2.2教材要为教学服务

“做教材的主人”的观点是正确的。多年来,有不少老师被教材牵着走,甚至忽视学生学习状况、课时限制的实际情况等等因素为教完整本教材而盲目“赶进度”。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实践证明,即使教学同一篇教材,不同的教师会依据各自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特点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因此,根据语文教学的正确理念,要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从教师自身特点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为学生的发展正确地使用教材。

2.3教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两重性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也都有局限之处。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必须依据一定的前提条件。而前提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语文教学应该是多种学习方式并存,择优而用的,但目的必须明确———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发展。

3发挥教师特长,充分利用资源

3.1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特长

一般说,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某些不足。例如有的长于讲授,有的善于管理,有的长于实践,有的善于理论,等等。这需要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自己教学的优势是什么,缺陷在哪里?认清自己,才有可能在教学设计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3.2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物质和人。所谓物质,主要指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硬件、软件资源。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能丰富教学内容,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物质资源以外,人,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对课文的理解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启发作用。有经验的教师常会利用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将教学引向深入;善于教学的老师,更会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思维的存在,无视学生之间交流价值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受到学生欢迎的,也是难以有更大成效的。

4预想教学过程,制定最优策略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过去那种具有严格的规则、程式化步骤的语文教学过程已经不符合当前的要求。

4.1教学设计要预想教学过程

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安排施教的程序,然而更重要的是预想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并对此制定预案。教学设计的某一项教学活动,未必全体学生有相同的反应,而不相同、不一致、不一样却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多想可能出现的不相同、不一致、不一样的情况,并对此有所准备,才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4.2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制定最优教育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先期准备,它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和需要,制定语文教学的规划。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还来自于对语文课程的正确认识,必须充分认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课程的其他资源等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好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作者:黄合成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柳南中学

第六篇: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一、努力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学气氛肯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绪。授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确立“人本观”、“服务观”,并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发展中的主人、有潜能的主人;必须热爱学生,并信任学生通过尽力,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开发。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肯定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积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比如学生答得对时,教师应当激励学生“说得不错”、“很好”;学生答问观点有理,教师可激励“好”、“看法特别”;学生答得不全面,教师可鼓励“慢慢来”,“再思考”等,这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公平、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索新知的愿望,十分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课堂教育教学中,每节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导入的巧妙直接关系着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完全可以说,巧妙的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欲望,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在极强的兴趣驱使下迸发学习热情,诱发创新思维。

二、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教学法,首先要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场面,实现教师由个别提问,向师生一起研究问题、探求知识的方向转变,让学生积极地、愉悦轻松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就范式教学往往不会使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不让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式教学则十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思维。在教学中,最值得提倡的“激发—创新”式教学,真正意义上提倡此教学模式的是孔子,他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激发—创新”式教学的精髓。“启发—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是通过问题思考,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孔子所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通过创设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启动思维,通过适时的启发诱导,使学生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把“朗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是步入情景的最佳方式。“朗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教学要“以读为本”,要让学生主动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新知,在读中培养语感。要让读成为探索、创新的方法,读成为承载心灵情感的载体,读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其次,把讲解的机会让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书是教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并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巧能力。”遵照这原则,教师应尽量地抑制自己的表演欲,把课堂的舞台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共同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加思考,这是中学语文教学能否延伸的关键。教师一定要设法引导,多提供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看法的机会,而组织课堂探讨,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在议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组织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创新成功的乐趣。再次,把大量练习安排纳入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多为动口多,动手少。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的授课只注重教师讲,而忽略学生参与,练习常常拖到课外,这超负荷的做法,要把作业练习纳入课堂,做到“既动口也动手”。作文课要让学生勤动笔,在课堂中完成作文,阅读课也让学生动手练一练,读、说、写相结合,才能既加深理解,又有利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训练。课堂上动手练的时机和方式是多元化的,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练的设计,仿写一段话、扩写或续写故事等均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要利用好教材,超越教本,拓宽知识面。中学语文教学如果注重于教材之内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视野,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燃起创新愿望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就应当学会提出学习中的质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探究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究新知的动力。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课堂中开发创新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时,探讨主人公到底是谁这一问题时,只要理由适当就可以了,未必追求一致。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教师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十分多,对中学生来说,只要我们做在教学中有心,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出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并且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来。

作者:陈耀章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襄南乡祁庄小学

第七篇:多媒体电子白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多媒体交互式白板主要的使用功能包含:书写、放大镜、编辑功能、批注功能、聚光灯等。书写功能就是使用电子笔在白板上进行书写绘图等操作,并且可以对荧光笔、普通笔、软笔、智能笔等模式进行选择,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可以调整笔触的颜色、粗细,对于白板字体进行放大缩小的操作。放大镜主要是将选定区域进行放大,方便学生对该区域的内容看的清晰,这对于许多图表的演示非常有利。聚光灯的使用方法就是将教师想要重点讲解的部分凸现出来而屏蔽其他内容,这对于讲解一些重点内容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对于编辑功能、批注功能的使用,可以在教学时对于图片资料等进行复制粘贴、图层调整对于编辑对象进行批注。资源库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功能,教师可以导入自己需要的图片、图形、视频等,形成学科上丰富的资源库。

二、传统黑板难以克服的教学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使用一支粉笔一个黑板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枯燥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另外,黑板的使用方式非常单一,教师因为黑板的限制而不能变换讲解方式,无法实现对于知识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讲解。教师也会因为不能随时掌握教学资源而使得课程在讲解过程中一成不变,对于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应对。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几乎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的优势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作用,当然,这也有赖于教师本身在备课工作中进行了生动有效的内容设置。例如在讲解《石壕吏》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制作了相对完善精美的幻灯片,插入了许多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古典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学生观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课文的时代背景以及文章的故事梗概。然后将课文内容在白板上呈现出来,与同学一起分析课文的重难点,这时白板的书写功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是用了荧光笔标注翻译重点字词,普通笔记录学生的发言要点,这样使得整个课文讲解过程中充满了趣味性,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很容易身临其境,课堂气氛也就随着讲解的进行而活跃了起来。

2.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使教师更容易把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内容

电子白板具有完整记录和信息保存的功能,这使得教师可以对于教学内容有着更加宏观的整体把握。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目录,讲解完毕后还可以完整地回忆教学思路和过程,白板保留了讲课的内容细节,老师的任何编辑都可以在白板上进行再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进行很多讲解和标记。例如我们在进行作文赏析训练时,我一般采用例文赏析,学生优秀作文点评,小组讨论最后进行作文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白板对于加强教师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的发挥了很大的效果。首先,将例文投影在白板上,由学生小组交流后,由代表轮流发表对于例文看法,他们可以在白板上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标注出来,然后进行口头点评。其次,在学生优秀范文的点评时,我和学生可以通过白板上的修改进行适时的互动。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还可以对于我的讲解提出建议和意见,而我可以完整回顾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对于课堂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3、随机选取文件和资源使得教学更加方便灵活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需要讲解诗歌,需要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对比。这时电子白板的随机选取文件的功能就得到了应用。可以通过前置功能把诗歌题目置于不同的挂图当中,通过随机选取,连接到对应的诗歌,这样使得讲解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有效。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电子白板优化使用策略

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中,许多老师还是存在误区的,我们必须明确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使用中要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注意到语言文字是语文课堂最需要使用的交流工具,图像和视频的使用要适当,不要把自己的课堂设计变成华而不实的炫技,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上,优化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作者:钟香 单位:青海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