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困境及对策10篇

时间:2022-08-18 03:54:00

中学物理教学困境及对策10篇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转变策略

物理概念教学和学习在具体的物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模式为实际教学活动所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并且缺乏相关的研究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基础教育中缺乏时间支撑,难以有效实现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活动支撑。所以,在这样的建设环境下就需要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结合,并在现实性的建设要求下时代中学物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实现。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

就物理教学而言的概念转变,主要是指个体在原本的知识理论体系受到全新的且与此不一致的全新经验影响而使个体本身所发生的重大改变。但是,在进行概念转变时需要有所认知的是,这里所说的概念是同物理学中某个概念所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就简单的力学知识而言,其中的概念包括个体中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比如力的基本概述、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等。构建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实现自我知识经验和体系构建的整体过程,即学生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整体过程中实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运动:顺应和同化。在学习过程中,新经验的获得即是同化的过程,而所获得的新经验则会对原本的固有知识经验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这便是顺应。在具体实践运行中,对顺应进行侧面的研究就是实现概念转变的构建过程,以对学生的错误概念进行揭示,并对具体的转变规律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就顺应的基本发生来看,其运行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我调节。所以,在中学物理中既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体现整体的平衡过程,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均有所提升。

2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

2.1建立在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基础上的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实现中学物理的概念转变,就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发生认知冲突,在对前学科概念进行动摇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全新科学概念的建立。就具体实践活动的本质来看,转变策略的过程就是实现新旧经验的合理有效顺应。在进行概念转变的策略实施时,主要侧重于新旧认知所引起的理念冲突,来实现对概念的合理转变,将其应用到中学物理教学中时,主要有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以及进行物理实验。比如,在讲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提出问题:乒乓球在水中都是漂浮的吗?通过演示实验展示沉在水底的乒乓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继而在浮力的内容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讲解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以使学生能够在具象化的推动下实现对浮力现象的基础认知,进而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对于浮力大小的探究过程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认知等。在同实验事实进行认知冲突的引发时,需要避免简单化的实验信息呈现,而是最大化的确保实验过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有对具体物理活动的明确认知,并且在整体过程中并不只是在进行材料的处理,而是能够融入到实验活动中去,并能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及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同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进一步的强化认知冲突,使学生在整个运行活动中实现整体化的动手动脑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比如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概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并不急于强制性的进行更正,而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情境建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入,自发的进行问题的解决和科学概念的更正,比如氢气球为什么可以自行上升,而一般的气球到一定程度之后则会下降;再比如,5万吨的“辽宁号航母”能够在浮力的支撑下不沉降,而不足1克的绣花针会下降等。在学生产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解决,进而有效的实现学生概念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创建的情境要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的认知,而不可以超出中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范围。

2.2培养学生元认知方面的策略:具体而言,元认知是学生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自我调节等的基本能力,并有效实现对学习和思维活动中知识认知的合理控制。元认知的具体形成和发展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大量的认知活动中所实现的经验积累。学生倘若具备了元认知能力,就体现了学生不只在认知活动中进行了指向客体的认知,还对自身的具体认知活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调整。在概念转变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策略对具体的学习活动有着定向的整合和控制以及修正等作用,整体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和主动性程度则体现了元认知在更深层次的运行中具备怎样的水平。所以,将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物理教学中时,能够有效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元认知能力提升的运行平台。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可以积极地进行实验教学环境的创设,并最大化的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进行出声思维和自我提问,并在课堂中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自评小结,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建设中实现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以有效的为后续的概念转变教学服务。结束语在新课改教学环境的推动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教学在策略上不断地更新和强化,以实现对学生能力更加全面的建设。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对基本的教学情况和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了解,确保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在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范围之内,使得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郭风晨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北校

第二篇: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它能够促进学生立体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梳理与知识结构的构建,而这些都是学好中学物理所必备的条件,所以将概念图运用到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中,会使中学物理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变,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一、概念图概述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已经离不开对概念图的应用。概念图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依据其内在的联系建立起一种依靠视觉学习的学习工具。概念是构成概念图的基本要素,有了概念,概念图才会随之而来。但是,概念是相对独立的,各个概念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它们本身是无法直接的表达出来的,所以需要构成概念图,对其加以整合够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由于整合形式各不相同,导致概念图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概念图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等级概念图和非等级概念图。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工作者对于概念图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概念图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中学的教育教学服务。

二、概念图与中学物理

(一)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梳理与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完整的认识物理知识结构,对庞大的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体系,不再因知识的繁杂而无从下手,更好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第二,概念图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之前对于物理知识错误的认识,动摇其固有的物理理念,同时,概念图也会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会帮助学生很好的巩固之前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很好的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第三,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学会更好的合作学习。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概念图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改变其对物理知识一层不变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学会与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四,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所帮助。应用概念图,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完备,教师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加具体,方便教师条理清晰的为学生授课。

(二)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局限

概念图虽然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教学内容较单一。对于中学物理的教学来说,理论概念只是其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概念图侧重于概念的展现与研究,但是在中学物理的学习中,需要进行实验探讨,微观结构的认识,以及一些重要物理过程的实现,对于这些物理学习内容,概念图明显无用武之地。第二,概念图只是在表现出概念形成的结果,而没有真实具体的推导过程,这样容易使学生只记得理论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推导,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果遇到对过程中比较细致的提问,则会不知所措,这样不利于其对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生的眼中,物理是一门很难学习的课程,学好物理更是难如登天。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物理要用理性的思维,并且物理概念很难理解,比较抽象化,同时物理概念之间很相近,不容易区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区别。但是概念图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可以应用于物理概念学习的各个方面。第一,学习曲线运动。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中,曲线运动占据重要地位。从曲线运动规律的发现到应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这一内容中的知识的却是比较抽象与繁杂的,因此,想要清晰准确的向学生展现曲线运动,则离不开概念图的使用,用图形的方式将运动、力以及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把其由抽象变具体,让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力、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对曲线运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理解。第二,复习电学知识。概念图不仅可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对旧知识的复习也有很多帮助。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人们便已发现了电磁现象,但是直到十八世纪以后,电学才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例如:电话、电灯的发明。因此,学习电磁学是中学物理的必备内容。在中学物理的教材中,电学几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知识系统庞大而繁杂,概念之间又很接近,所以学生们很难掌握电学概念中的相同点和区分其中的不同点,这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造成阻碍。而利用概念图来复习电力学的概念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的具体脉络,掌握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查缺补漏,发现自身对哪一部分的知识存在欠缺,然后及时补充。对机械运动知识的复习依然可以使用概念图。温故而知新,利用概念图对机械运动知识进行复习,可以使学生将过多过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对其有新的更深的认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更加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三、结论

自从概念图产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尤其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帮助最大,通过对当前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使概念图能够在物理教学领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作者:邱慧颖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也呈现出多样性。教学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随着时代的不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运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体的观念,多媒体不仅能构建出多种多样的图文并茂的画面,而且创设出了人机交互方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练习,并能及时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实验中的许多难点,如仪表由于本身比效小,刻度很小,可见度差,此外还有许多物理现象如分子运动等很小,不易观察,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突破教学难点,就很轻松地把演示内容进行多次放大,让学生细心观察。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课时矛盾

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以图、文、音并茂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们在这些动感丰富、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大大加快了学习进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热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尽管有些中学有一些现代化教学条件,但教师还是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对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敬而远之,不热心运用它来辅助上课。而有些学校由于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多余的,用处不大,以至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弃之不用。

(二)教学时没有体现出师生的主导与主体关系

在经济发达的城区中学,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学校购置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之城市中学教师擅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就使得学生的视野大大被开拓,学习兴趣与慧能被更高地激发了起来。有些教师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感到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无法进行。有些教师不重视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只重视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看似热闹,实则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变成了主导与主体,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比较低。

(三)没有正确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城区学校大都购置了现代教学设备,学校以及教育部门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来评价教师及教学情况,这就使许多教师下功夫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不重视写教案,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追求课件的花哨,这样非但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在长时间的音像刺激中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观看视频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差,在观看中更加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策

(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

在新课改春风中推行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展示的情境时,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人造卫星运动规律,布朗运动、原子的结构等,这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是不易展示出来的,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非常容易的,既形象又逼真,能化抽象为具体,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了理解能力。

(二)要灵活运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很多,但各具特色,各有长处与不足之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选择,合理运用多媒体。由于有些教学手段要互相搭配,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在教学中,教师要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让教学手段束缚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

(三)要遵守适度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精力是需要劳逸结合,人注意力有一定的时间。如果人长时间注意观看,那么注意力就会不集中,人的学习水平就会大大降低。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的丰富多彩的情境虽能引起学生最大的兴趣反映,如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化无声为有声,能展示过去,但使用也不能过度。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长时间刺激,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总之,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与教学内容结合,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年龄特点,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任立满 单位:秦安县教育体育局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综合与优化

一、前言

中学物理课程因为有大量的物理公式与物理规律,因此其需要教师用更为多样的方法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运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理解困难的问题。

二、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分析

1.授课法。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课来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较高。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如果想了解学生整体的知识积累情况,就只能依托于测验与考试。因此,传统的授课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与讲课内容相关的讨论题,对此提出几点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但这种讨论法需要学生做好前期材料准备工作,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的引导,并且在学生讨论话题的过程中,如果话题的讨论有所偏离,教师要及时将话题引入讨论范围,帮助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进行讨论。

3.借助媒体操作法。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利用如多媒体、实物展示、实验演示等物理教学手段,将会使学生们对物理这门学科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增强操作能力与感知能力,更好地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

4.独立学习法。学生在课余时间需要自己去进行材料的查找与翻阅,在这期间,老师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物理科目学习提出目标与要求,并拟出与物理科目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引导启发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学生对独立学习法进行反馈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自学大纲与学习心得进行批阅,找出学生的不足,督促学生及时进步,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物理科目的学习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锻炼了其意志。

三、教学方法的综合与优化注意事项

1.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学物理教学是一门复杂多变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有其局限性,只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种教学方法优劣互补,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2.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型与择优性。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比较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势,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要学会比较,选出最适合当时场景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长处,消除不利因素。

3.注重教学方法灵活性与实践性。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在教学过程中它有其灵活性,中学物理教学更是如此,中学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要求其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方法是多变的,并且要求有可实践性,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复杂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意识,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能动性,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方法综合与优化的教学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进行认知与探索。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对于生活中可以实践到的知识,往往十分感兴趣,并对此充满了好奇,对于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原理、规律,总是有兴趣、有耐心去了解和学习它。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学习与实践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分析,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并善于对此进行认知与探索。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在一些课堂上,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因此,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不是十分看重,而教学方法综合和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优化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些学生对于课上所学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认为自己学过并且认真听讲这道题就算会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基础,如果没有实践的问题去引导和支撑,自己不善于思考,就会陷入盲目自大的陷阱,也因此就会出现考试中换个题型不会做的情况的出现,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转变思路,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会使学生真正地学好中学物理,增强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增强知识的广阔性。

五、总结

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教学方法,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与优化,才能走出教学的误区。对每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结合教学目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才能真正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管有为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沙墩初级中学

第五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

当前虽然部分价值观有错误的导向趋势,比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但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改善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肯定是有作用的,而且作用还不菲。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我认为物理是实用性课程,学好物理课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础,甚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得出了一些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促进作用的方法。我认为,中学物理教学要做好三堂、三好、一个中心的要求,这样便能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

一、三堂教学要做好

所谓三堂,就是课堂前、课堂内、课堂后,在这三堂中,教师的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学生的任务也是各有特点的。

1.课堂前,教师要备好课。物理教学和其他科目一样,教学前首先要备课,只不过物理教学的备课具有自己的特色罢了。物理学科的思辨性很强,要求教师要提前准备基本的原理,以及为了解释这个原理所需要的证据和例题,做到有备无患。思辨性强的物理学科,不但教师要备好课,学生同样要预习原理,预习例题,尤其要把难以理解的知识标识出来,以便在教师上课时重点听讲。

2.课堂中。到了课堂上,教师要将在课前预备的知识全部给学生予以讲授,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点。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教师给学生进行讲述的时候,务必要做到精细透彻,学生学得不透彻的知识点和没有学是完全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基本的知识点要做到全面具体的讲解,要将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得透彻、精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彻底掌握。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是一回事情,学生的学是一回事情。教师只做到上课讲授精细透彻还不行,还必须在讲课的过程中管理好学生。能把学生引入到具体授课中,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感兴趣,这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课后,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作业,包括正式作业和自己练习的作业。这里有个问题,两个作业不能混为一谈。正式作业要精而简短,不能太多,太啰嗦,要知道学生每天的作业量是很大的,不光是物理一门课程。因此,正式作业要能涵盖当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每布置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效果。对于学生自己练习的作业,也要采取灵活的办法,要因材施教,不能强行给学生指定好哪些必须做,可以规定一些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有的按照自己的需要做,这样把自主性和灵活性结合了起来,对于学生练习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把学生素质好、学生成绩好、创造性好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本质活动是学习,这没有错,可是不能把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学知识,还必须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物理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在让学生学好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注重提升自己的素质。教师在进行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授课的前提下,还要在授课当中注意穿插学生素质提升的问题,让学生能学习,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素质提升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活动始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样,学生是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在物理教学的中心位置,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事关物理教学的成败,否则就会出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我们物理教师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也是我们物理课堂教学所杜绝的事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新世纪素质教育提倡的重点和核心,能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总之,中学物理教学是一项技术活,每个物理教师的办法和措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贯穿于其中的一些普遍原则却是通用的,只要我们按照以上提出的这些普遍原则去做,就一定会在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上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进而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迈上新台阶。

作者:张天社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第六篇:中学物理教学探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忽视了学科思想的教学,强调知识的教学,却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陷入庞杂、零散而缺乏整合;强调解题技巧的训练,却又使学生的技能学习停留于浅表、机械的水平而缺乏创造。如何才能保持对物理的兴趣,把学生带到快乐学习的境界之中,关键就是能否在“物理思想”层面上去学物理。

1对物理思想的认识

1.1物理思想

物理思想是人们在研究物质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世界观,是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观念和逻辑定式以及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是物理思维方法的灵魂。物理教学应以物理思想为教学起点和学习终点。学生实现三维目标不是像坐标轴相分离的过程,而更应该是像一个三棱锥塔的三个面一样,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以此推理三维目标将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而不断接近,并在顶点达成统一的物理思想,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1.2物理思想的发展及中学几个重要的物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以物质运动及其与时间、空间、周围物体的关系及物质本原为研究对象,重视观察,强调思维逻辑的作用,首先引用数学方法来考察具体物理定律。伽利略,把科学实验思想方法首次引入物理学中,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因果决定论,其核心是力和力所决定的因果性,认为找到了力的规律就是找到了对运动现象的解释。爱因斯坦,坚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对自然界的统一性、相对性和规律性的理解,是他生活的最高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渗透的几个重要的物理思想。等效思想。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电阻、电路、电源等。从历史故事曹冲称象引出等效思想,在力的合成实验原理中体现力的作用效果的等效代替。模型思想(物理模型、理想模型)。对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原型,再现原型的本质。如,小到质点、点电荷基本物理模型,大到知识体系“地心说”、“日心说”、“宇庙大爆炸”物理建模思想。数理思想(极限、微元、控制变量思想)。在瞬时速度定义中,应用数学极限思想;在运动规律描述中,结合数学函数原理;在运动合成与分解中,通过引用“刘徽割圆术”事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牛顿通过数学计算预见了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时,渗透控制变量思想。守恒思想。质量、电量、能量、动量守恒,包含“东西守恒”与“变中不变”,“有得有失”与“心理平衡”的思想。

2以物理思想统领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2.1物理思想统领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指出:“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基本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物理书上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而不是公式。”从物理思想的视角和高度来把握高中物理教学,可获得“由授人以鱼变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关注物理学家如何提出科学问题,他们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环节;关注在物理知识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思想方法;关注物理学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思想,这些思想又是怎样发展并演化成为今天的物理思想。

2.2以物理思想统领高中物理教学的探究

2.2.1螺旋式发展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物理思想

布鲁纳提出“螺旋式教学”,就是采用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教学形式,随着学生成长,不断拓广和加深学科的内容,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态势的教学模式。物理学知识要求学生的物理思想、思维能力必须按螺旋式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物理思想进行有效的联系和对比,需要构建螺旋式上升高中物理教学体系,“螺旋式发展”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解水平的阶段性的综合反应[2]。前期,初步形成高中物理思想,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初期。这阶段目标要求是从初中过渡到高中,设置合适的阶梯,让学生体会初高中物理的异同,逐步形成物理思想雏形。初中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问题大多是单一的对象,单一的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高中物理教学则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对思维能力要求高,要有全面完善的物理思想的指导。中期,目标要求学生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环境,从螺旋的上升期过渡到螺旋的平衡发展期,形成比较成熟的物理思想。熟练掌握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充分利用场理论和守恒定律学习,全面发展科学的物理思想。在电磁学中,将学生带入“场”的想象中,进入微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数理思想),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特别注重“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从场的对称性和力的等效思想分析入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场和微观世界的物理思想,实现物理思想的转换。通过力的平衡、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内容学习,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既考虑部分又考虑整体的物理思想。体会牛顿经典物理简单、和谐、统一的思想。通过原子物理的学习,活跃学生的思想,初步实现从经典物理思想向量子化思想的转变,体会爱因斯坦的物理思想。后期,是完善物理思想的阶段,要求学生能站在物理思想的高度看待物理问题形成综合能力。既能用牛顿的因果决定论的运动规律和天地统一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也能用守恒思想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分析解决问题。既能用理想化模型(模型思想),抓住主要问题来思考问题,又能用控制变量(数理思想)全面思考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把握物理知识的这种螺旋式结构,并通过探讨螺旋式结构与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认清物理学习、思想形成的螺旋式发展的特点,注重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层次性建构,使学生对物理思想的形成,实现“螺旋式发展”的高效性。

2.2.2从做中学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物理思想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学生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以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唤起学生思维,将模糊的、疑难的情况转变为清晰的、确定的情境,强化体验以唤醒思维,形成科学思想。动手做重演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让思想在头脑里产生出来,教师只充当思想形成的“催化剂”,使学习成为学生“亚研究”、“再创造”的过程。物理思想是一种智慧,表现在经验和思考的过程,智慧是悟出来的,高中生获得物理思想的基本方式与目标要求是“感悟”。感悟,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感受,让学生亲自操作,认真感悟过程,自主建构物理知识体系。例如,“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这不单是知识性问题,它涉及到人平时生活中的观念甚至是处事哲学。不懂物理的人,往往被表面现象错觉所左右,甚至是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伟人都如此。虽然现在的学生,并不受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影响,但却有亚里士多德一样的自然认识。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动手做体验真理,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滚下,在不同的水平接触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让不同的小球(铁球、木球、乒乓球)从同一高度下落,从空气进入水中,感受运动的不同变化,从而破除“力是维持运动”的观点;利用小球冲上斜面与竖直向上抛出,观察刚开始上升阶段到下落过程前后不同的变化,破除有“冲力”和“抛力”的错误认识。物理模型来自生活,在研究抛体运动时,各类抛体运动模型建立来自体育运动,通过学生参与乒乓球、排球、篮球、铅球等各种活动,科学建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模型化,揭示原型特征和本质,“从做中学”形成模型思想。如(2015年全国I卷第18题)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1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多少?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和空间想象力,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模型思想)。又如,排球扣球问题,如图2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网高为2.5m,假设从对方飞来一球,刚好在3m线正上方被后排强攻击回。假设排球被击回的初速度方向是水平的,将排球视为质点,且排球在飞行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和浮力均不计。(1)若队员击球点的高度为2.25m,则球击回的水平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会触网也不会出界?(2)若队员仍从3m线处竖直起跳,起跳高度y满足什么条件时,会出现无论球的速度多大都是触网或出界?这样的问题,既训练了平抛建模,又能结合数理思想与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从做中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思想和学科素养。

作者:林锡波 单位:尤溪第一中学

第七篇;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问题就是课堂教学低效。教师教学讲解辛苦,学生学习痛苦,教学成效不理想。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困扰教师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内容

(一)中学物理教师态度与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物理教师的态度对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性的影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并有着极高的教学热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教学课堂有积极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有着不断学习的精神,了解物理专业的最新走向,并能与教学课程相结合,及时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进步。

(二)物理教学的过程与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课程应该是有组织性的、积极性的。使教学过程体现出专业化、生动化。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的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模式是否能让学生接受并及时改善。

二、影响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不利因素

(一)中学物理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目前有一大部分物理教师还在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学以致用。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物理教师太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展开。强迫性的使学生感到压力,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物理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安排较少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安排较少是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物理教师在课程安排的时间内想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内容都倍感压力。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物理教师会把物理内容综合化,在讲解内容时简易化,从而降低了物理教的学有效性。

(四)物理教学实践课太少

在中学物理的课程内容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条件配置不足或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物理实践课安排太少,学生失去了亲自操作的机会不能更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也是降低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比如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缩减单独授课的时间,留一小部分时间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大胆提出假设,然后师生一起进行探讨、分析,教师及时给与指导性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系列互动可以极大的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就会一定程度上喜欢这位教师的讲解,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自己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讲解、丰富的教学模式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崇拜感从而加深对教师授课的信任感。物理教师授课后,应跟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对物理知识产生求知欲,从而就会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由于物理知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及时给与指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取得学习成就感进而养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实施鼓励政策,对于一部分对物理望而却步的学生应及时给与鼓励,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行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不断引导学生进步。

(三)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导致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中学老师应摒弃以成绩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在不影响课程内容讲解的条件下,应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时间进行知识的消化、实践。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安排一定的物理实践课程

物理这门学科中,很多知识都是抽象难以直白理解的。为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课安排。通过实践课,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了解物理知识的奥秘。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五)丰富物理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但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模式,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维进行施教。现今社会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物理知识量,帮助学生形象化的学习物理知识。比如中学物理中并联电路、串联电路这一节,物理老师就可以通过现场讲解、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图片、视频的播放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亲自动手了解电路的连接,而且还能直接通过图片或视频直观的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深刻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物理教师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营造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了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房彬 单位: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第八篇: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利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得出的。物理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物理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课程,可以说物理思维决定着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受制于各方面的条件,很多物理实验我们无法完成,有些实验也无法用肉眼观察,比如说分子的运动、原子结构、电流的产生、电流的磁场等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把现实中无法观察到的抽象过程与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把看不见变为看得见,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从而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其形成过程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物理世界带来的无穷乐趣,而且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具备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同样,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存在一些软肋,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克服它的缺点,下面简述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的优势

1.信息量大,能有效扩大课堂容量。传统教学只局限于教材,知识面比较狭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天南海北,图文并茂,把相关的知识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中考总复习中,用多媒体演示一些常考的实验探究过程,展示题目,师生一起探讨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交流实验结论,从而避免具体实验操作逐个辅导的麻烦,节约时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提供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综合了文本、图像(形)、视(音)频、动画等技术,通过多媒体把相关的物理知识内容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学习、去发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传统教学手段的一大特色是:教师“一言堂”、粉笔在黑板上“飞”,讲台上,教师慷慨激昂地讲述,台下,学生小心翼翼地听着,毫不思索地跟着老师的板书做笔记,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背上沉重的学习“包袱”。倘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看到教师讲述的现实情景,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识物理现象和理解物理本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内燃机的内部工作过程难以观察到,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理论抽象,学生难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展示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等等,把看不见的变为看得见,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分子原子的结构、原子弹的爆炸等属于物理教学的难点,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不易观察,原子弹的爆炸在实验室里根本做不到。在物理课堂中,可运用电脑模拟现实情况,可获得很好地实验效果,把平时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和难以完成的实验很好的展现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方便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些知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作教学课件,分解教学内容,逐步推进,然后把知识点汇总。亦可以对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然后筛选出有效的探究方案呈现在课件里,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评价和修正,促使探究更具开放性和科学性,让学生收获满足感、成就感和快乐感,这种“互补”的教学方式,也让教师感到传授知识的轻松感,自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更快捷,多媒体课件使师生共同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教学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有效促进物理教学思维的转变。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替代物理实验,代替了多数实际操作实验。有了多媒体,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干脆就用模拟实验来代替,忽略现实中诸多要素的影响。而物理实验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观察、动脑思考,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过分依赖多媒体,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探究能力、计算能力、创新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坐享其成”的学生,当然体会不到科学探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美观,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声音、图像、动画,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观赏动画、视频上,整个教学活动貌似观看动画片,或者玩电脑游戏。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眼前眼花缭乱的声像,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搞不清什么才是本节课该掌握的主要内容,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得多媒体教学大打折扣。

3.流于形式,呆板僵化。许多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制作,而成型的东西也往往如胶片那样长时间使用,流于形式,僵化呆板。

4.教师水平有限,制作水平不高。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各种课件制作软件,多数教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者只掌握一种制作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现在的课件整体水平不高,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

三、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很多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只有适时、适度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优势。

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尽管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但现阶段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完全替代。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个阶段的物理有不同的特点。初中物理是趣味性的,高中物理是推理性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设计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验,现场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尽量避免直接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学生只是听听声音,看看图片,毫无动手经验,物理知识的严谨性、科学性很容易被学生否定,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实际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这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合理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而不是让多媒体替代教师授课。

2.教学媒体必须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用什么样的媒体,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把教学活动当作是看动画片。有时候动画制作过多,声音配得过多,整个教学活动看上去像是在看动画片,或是做电脑游戏。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而眼花缭乱的声像,反而会使学生搞不清什么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总之,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模拟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将微小东西放大、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形象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驾驭计算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尝试和探讨这一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优势,使之真正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作者:黄甫智 单位:广西凤山县金牙初级中学

第九篇: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

X信息技术是21世纪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阐述。例如“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笔者提出将信息技术和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其核心思想是在物理课程的构建、课程实施及课程的资源等环节充分体现信息的价值,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团体学习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从信息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课堂所学知识。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顾名思义,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其与课堂知识的讲授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吸收和理解。信息技术在这里并不是前文所述的概念,而是侧重挖掘培养学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技术与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以往教学一直遵循着黑板加粉笔,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单一模式,而显然这种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多元要求。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方式可以合理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要素,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信息技术也可以根据物理学不同的授课内容创造对应的光、电、力学等情景教学,使课堂有趣生动。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不足,提供更为丰富的物理知识,也可以让老师及时获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和掌握情况。

(二)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发学习

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不仅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生的学习中,教学课堂氛围毫无疑问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可以创造具有悬念的课堂意境,从视觉、听觉多方面的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降低物理抽象程度

中学的物理知识很多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加速度、运动与静止、重力等现象,学生只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本知识去理解这些内容,无法从具体的物理感知去了解和掌握,这无疑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通过信息技术能生动形象的展现或模拟这些物理现象的演变过程,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未来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物理教学课堂上,通过网络、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授课内容进行多元化呈现,学生在获取传统课本理论信息的同时,通过物理变化情境演练和观察,形成课本以外的创新点思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拓展提供新的模式和学习经验。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物理情境

物理教学情境的创建很大程度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何使学生和教师达到最大程度的交互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提示、引导和反馈,自主地对课堂内容进一步梳理和理解,培养了自学能力。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抽象复杂且无序的物理现象加以模拟,让学生在观察演示过程中自然地发现和掌握物理规律,获得知识。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构建的物理情境中,从视觉、听觉全面感知物理现象形成概念,提出问题,完善知识体系。而教师则可以深入挖掘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在学生对日常的物理现象细致观察和勇敢质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对日后的综合发展理念提供方向。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范围

物理学科的特征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大量的物理理论知识和经验公式,另一方面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课堂场地和实验设备的条件限制,老师往往无法充分的进行课堂实验和演示教学,这无疑会削弱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信息传递方式

传统课堂的信息交流模式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输出,老师单方面将课本知识通过板书和授课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信息的多少无法及时掌握。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后,学生和老师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通,单位时间内的传递信息内容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学生的反馈信息第一时间能够被老师获取,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授课内容和形式,课堂容量明显增大,知识密度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信息获取、分析、整合能力在这种信息交流过程中得以强化和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无疑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信息技术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过程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讨论其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就课堂内容本身而言,而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更合理、更有效的物理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将中学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无疑是现在以及未来物理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作者:李振连 单位:山东曹县苏集镇中

第十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重点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而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单单要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实现掌握,而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相关理论

(一)学习观

从建构主义分析,学习属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说明学习需要积极主动的进行,而学习者是主动接受知识的人,学生往往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因而,学习没有体现出行为主义所述说的情况。对于知识或意义,往往也不仅仅被外部信息来决定的,其实,外部信息自身不存在任何意义。对于意义,往往通过学习者对新、旧知识进行反复比较得出的,实现了双向的相互。对于建构来说,其一,是对新信息从意义上积极建构,其二,对原本经验的改革和组合。也就是说,对于学习,除了接受知识之外,还要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探索,以及不断建构知识。

(二)知识观

我们仍以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对于知识,往往用来解释客观世界的万物,而没有十分准确地说明现实的情况,它成为不了最后的答案,其会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下,逐渐被新的解释、新的假设替代。对于建构主义指出,知识随着时间的改变,也会改变的,所以,不完全适用在所有的情境之中。当人们面对的现实中的问题时,往往不能依据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分析具体的对策,对这些知识不断改组、重建、创造。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学习动机策略

学习能够有效地进行,其最根本的动机就是在学习中获得有效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产生一种渴求,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1.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应该巧妙地进行设问,这样学生会跟随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所以,老师的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生活有着一定的关联,不能超越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范围之内,否则提问将会是无效的。物理这门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好实验教学。因为,物理实验能够吸引学生,学生非常喜欢实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做一些实验,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具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实验,这些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此来不断提升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感。所谓的自我约束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适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更加关键的是要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确定在学习的整体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多加强自己的自我约束,保证学习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一些学习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

3.不断加强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构建物理知识的系统化策略。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要对于学生进行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的时候,需要注意将知识之间进行一个有效地整合和完善,构建一个知识的网络大体系,强化各个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自己总结。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试题中得以体现。

(二)自主学习环境营造的对策

1.构建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气氛。在物理课本中有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作为老师,根本无需在课堂中进行讲授,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中,老师只需要借助于多媒体将这些知识展示出来,然后再更深层的深化这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思考,对于知识的学习变成了“我要学”。

2.建立学生自主讨论的环境。在物理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也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能刻意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创设一个和谐地、活跃地课堂,每一位学生都是均等的地位,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探究的能力,对于问题的创新能力等。

3.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以一种教学形式进行,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便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学要多进行思考,多设计一些不一样的课堂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课堂带给自己的不一样的学习氛围。现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这两种,一是“合作—引导教学模式”,二是“探索—讨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对于知识点进行不断地实验或者加深理解,更好地学好物理这门课程。综上所述,物理老师进行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设计教学模式,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烦躁的事情,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任务。

作者:周鹏 单位:张家口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