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时间:2022-06-15 03:04:28

美术鉴赏课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平衡好美术专业学科特征和社会学(史学)特征的关系

一方面,教师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的学科的特征、课堂上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技术术语,将本该赏心悦目的美术欣赏课,上成生涩枯燥的“学术研究课”,要知道所面对的是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高中生,结果必然是学生们不明所以、兴趣尽失。有一句玩笑话这么说:“如果你不喜欢一本书就把它变成一本教科书”,这固然是句玩笑话。现行教材求大求全、内容庞杂广博,融古今中外于一篇,偏重理论说教而欣赏愉悦指数偏低;当然,教科书的编写必定有它的原因,但现行教科书语言之拗口,专业名词之多,枯燥无味是客观事实,教师作为教科书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怎样结合学生自身条件而选择合适授教方式就应该是现今每一个高中美术任课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每一位任课教师心里都清楚,我们所面对的几乎都是非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要想让这些可能连爱好者都算不上的高中生达到艺术品欣赏者的层面,我们就要学习白居易,去干“老妪能懂”的活,专业知识要尽量通俗化,避免把美术作品神圣化,用生活化的讲解让美术作品更容易理解,如果我们一味的讲构图讲比例、讲透视讲线条、讲造型讲光影、讲色彩讲表现……那么对应起每一件作品时,都会是翻来覆去那几句,自己都觉得无聊,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鉴赏课上成历史课或社会学课而失去学科特征。那么,从作品历史背景到专业技术技法再到理论知识,教师把所有都讲一遍应该不大现实,如何平衡几者之间的关系则考验授课教师的技巧和水平。美术作品的欣赏固然离不开社会学式鉴赏;有时作为一种主要的鉴赏方式又必不可少,但是如果脱离美术学科知识,是不是觉得社会学或者史学老师更适合?那么美术老师本身的优势又在哪里?社会学式的鉴赏是要着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一件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它所依托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谈及作品本身必然无法绕开作品背景,把美术鉴赏课、美术理论课与美术技法课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实现无缝对接需要的是一个复杂而庞杂的体系,一个高中美术教师能否积累起与之对等的知识积累,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基础教育的缺失,历史的欠账又太多,小学阶段觉得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太难懂不提、兴趣第一;初中美术老师认为理论不必太多,兴趣和实践就好;到了高中鉴赏课汇集到一起时,尴尬的局面可想而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里,我们既不能忽视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也不能刻意淡化作品本身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作用和地位,进而忽视了学生在专业上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探索,称职的专业教师应该平衡好几者关系,这也是展现一名高中阶段美术老师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把握好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的关系

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如何到达理想之美。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美术欣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美术欣赏课教学要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课堂教学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视频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单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感受就会迎刃而解。在了解到国外(如意大利)的一些高中里,美术史与艺术史的教育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艺术教育中,这种课程安排较之于国内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美术史的教育分为古代美术史、现代美术史与当代美术史(中世纪美术史在宗教学中会另开展)。这种系统美术史论学习所需研读的书籍量相对较多,会耗费学生大量时间,所以国内尚不实际;但不可否认的是,系统的史论教育是连接文化背景与作者、作者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桥梁,对于从宏观角度看待美术现象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审美教育要与爱国教育相结合,是要通过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中美好精致的元素来建立民族认同感,不知道、不了解又何谈认同?现代社会已经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隔断了一些传统文化的连续性,现代人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逸趣只有通过学习,获取与之相对应的审美能力,正是这样,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有可能激发受教育者对审美活动与审美能力学习的自觉性,进而在诸多纷乱复杂的文化现象中过滤出属于适合自己的部分既文化认同,艺术教育对于连接几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其实,无论从远古到现代,自人类社会伊始,美术现象就随之出现,其功能归根结底就是装扮人们的生活,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衣食住行是也;除了那些大师经典之外,美术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去注意身边生活中的审美、诸如城市景观、园林建筑、家居家具,工业产品、服装服饰、广告装潢等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式现象及普通生活用品去中发掘和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元素,要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不单是形而上、愉悦视觉的精神艺术,其实它更多是可使用的艺术,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反过来,艺术又影响着生活——即艺术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美术的发展,一如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作品最终走下神坛,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现代社会的日益商业化和快节奏已经和古代社会大不相同,可文化注定要延续下去,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搭建起某种联系,让古典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巧妙的转换、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学生要知道有多少古典艺术精品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高中的美术教师就应该搭建起这样一座桥梁,让正处于现代社会里的现代青年了解他们有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艺术的生活其实无处不在,它不是海市蜃楼、望而不及高不可攀,在更多时候,它只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当前高中阶段美术鉴赏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于尽最大程度努力,对学生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们知道,其实不论将来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了解人类社会几千年一路走来的初衷:生活需要艺术之美来装扮美即是生活艺术的生活!

作者:任樵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