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研究

时间:2022-01-23 10:52:33

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研究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

(一)西方专家对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理查德.海曼是西方著名的左派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他认为,劳动关系的核心内涵是报酬问题,它常常是引发劳资关系紧张、引起劳资冲突的根源。海曼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也对邓洛普等劳动关系专家的思想有所借鉴。他认为,劳动关系是研究工作关系的控制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永不停止的权力斗争,压制与反压制、冲突与妥协、公开与沉默的斗争永远存在,这种斗争来源于劳动关系内部权力分配的不平等,雇主具有绝对的权威,雇佣劳动者难以获得平等的权力。劳动关系的中的平等是由雇主界定和评价的,雇主具有规则的权力,工人只有遵守的责任,这就是雇主所认可的平等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在我国转型期也即意味着“强资本,弱劳工”。对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运用了公共政策强制力和严格的法律限制了“伪工会”的产生、弥补了工会的职能缺位、以及设计采用了集体劳动关系。(二)国内一些专家对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广义上说,在城乡劳动的任何劳动者与任何性质的用人单位因劳动结成的社会关系都属劳动关系范畴。狭义上讲,劳动关系指依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建立的劳动法律关系,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格的劳动主体间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受到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的特殊的劳动主体。本文探讨的劳动关系是指狭义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因劳动活动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引起的。劳动关系的“劳动”具有特别规定性,它专指为谋生而从事有组织、岗位相对固定、有报酬的集体劳动。社会义务劳动等无偿劳动不属劳动关系“劳动”范畴。劳动关系还受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影响。如我国国家公务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约束,是受专门的《公务员法》规范,这和我国现行社会制度有关。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和谐”,一般指形容词,表示一种状态。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和谐之谓,有共生与共荣之状,有相生相克之理,有平衡有序之道。它指一系列不同和差异的因素组合成一种美感的状态。和谐劳动关系指在现代经济中的就业组织、劳动者和政府三大劳动关系主体以及其它主体,如非政府组织、社会媒体、职业介绍机构等有差异的因素共同形成一种“生态圈”,达到“相生相克”,共生和共荣,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一种稳定状态。

三、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形成的背景

在当前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利益交织复杂,多元化的劳动关系制衡机制尚不健全,“强资本,弱劳工”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企业组织中新生代雇员流动性大常常并不都是因为工资低。有些是因为晋升机会少,公司给员工提供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小,在公司感觉没有前途;培训缺少和进一步获得更高职业资格机会少;新生代不能容忍管理者和资方的掠夺性的管理方式,缺乏情感沟通和人性化组织氛围;新生代雇员希望获得组织公民角色,希望平等参与沟通;追求和谐与表达能力的集体劳动关系,建立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增加谈判能力和表达价值诉求的话语权等。

四、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的构建措施

第一,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构建资本与劳动的二元法律架构,其核心是改变公司资本主权单一化状况,使与资本相结合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尊严和法律地位,而不是仅仅作为资本的附庸。采用公司主权二元化才能根本改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夯实劳资关系制衡机制和劳动权保护的法理基础。具体路径是完善职工持股制,完善、强化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等。第二,强化工会职能和职工代表大会地位。第一,工会要强化职能,避免“花瓶”的“伪工会”反复出现,加强“劳动基准的制定”、“集体合同制度”和“三方协调机制”的集体谈判机制功能,凸显工会的话语权,使集体谈判机制成为劳资关系制衡机制的主要方式。第二,提升职代会的地位,使其和股东会相当。股东会是货币资本的权力机构,那么职代会就可作为人力资本的权力机构。现代公司应树立劳动主权和资本主权平等的理念,规定职代会为职工的最高权力机关,与股东会平行平等,彼此没有依附关系,这也需要立法监察实施。第三,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重构平等协商和集体谈判机制。把它作为制衡多元劳动关系的主要制衡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劳动标准的落实,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第四,加强劳动争议机制的立法和实施监察。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起已经施行。完善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工会制度和强化劳动者团体权,加大对劳动争议仲裁体制程序的改革,创新立法技术,并强化立法实施后的监察力度。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海曼,《劳资关系: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托马斯.寇肯等,《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王兴化,《全球劳动关系的演变与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4]常凯,《劳动保障与劳动双赢:<劳动合同法>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1版。

[5]郑功成,《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半月谈》,2006年,第22期。

作者:李鸿新 单位:天河学院通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