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教育探索

时间:2022-02-07 10:19:24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教育探索

摘要:农村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社会农村建设存在着密切关联,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农村体育教育进行研究,能够推进农村教育向着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体育教育;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发展,农村体育教育的探究是推进农村整体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入手,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教育给予探索。

一、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逐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表1[1]为2013-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教育发展现状调查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教育经费投资都有所提高;一方面,我国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准建明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依旧存在着不足,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较低,农村师资力量变化不明显,发展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减缓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处偏远,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导致我国人才就业选择去农村教学的比例较低,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补充水平比较低;其次,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2];农村从自然环境来说,与外界的信息资源的沟通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形式和教育水平较低,教学内容缺少灵活度,不仅使农村的体育基础教育水平处于落后状态,也使农村体育人才培养与城市体育人才培养间存在脱节;最后,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学中,侧重点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阻碍。

三、转变农村体育教育不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增强对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体育建设的不足,第一,从表1中调查数据变化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的师资力量依旧处于紧缺状态,为了提高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成果,提高农村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程度,加强对农村师资力量的补充。国家可以开展部分体育高校与农村体育学校合作办学,将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农村体育教育事业中,这种人才输出形式不仅能够保障农村体育教育中师资力量的不断补给,同时也能够环节我国部分城市就业紧张的问题,实现了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分配。例如:某高校为我国重点体育院校[3],学校国家与改院校合作,将该体育院校中的人才就业实习地点就近原则选择当地的农村学校进行实习,保障了该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人才的输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

第二,农村体育建设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多样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建设的教学内容随着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逐渐注入新的教学活力,充分利用农村的教学环境,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农村体育教学和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某农村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教学法引入农村体育教学中[4],采用游戏的形式活跃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发展阶段特征与农村教学环境相结合,增强了农村体育教育课堂的灵活程度,实现了农村体育教育与城市体育教育水平的对接。

(三)转变农村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学校对农村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入落实我国教育发展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农村基层组织而言,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实施合理的奖罚制度,引导农村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对农村学校而言,学校不仅要贯彻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要注重体育教育在日常教学的实践。

四、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人才输出,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不断供给;还能够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李哲 徐扬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汤际澜.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常丽娟.旅游民族学视角下乡村体育旅游促进村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3]郑媖.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薛明陆.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