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05:11: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古代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分析鉴赏古文作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有必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通过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职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主干核心课程,它一方面承担着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庞大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够正确全面地解读各阶段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的任务。但是由于受到“重知识而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未来教师岗位的职业需求,因此对该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依据调查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原则,以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笔者制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通过综合分析问卷结果,笔者发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明显地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锻炼的教学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内容多课时少,无暇顾及能力锻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部分,系统讲授从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衰变异、各种流派风格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由于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代文学的授课学时受到了极大的压缩,目前每个学期每周安排三个学时,分四个学期讲授,共216个学时。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略讲文学史,压缩讲解分析文学作品的篇数,显然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查看全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意境特征的运用一直我国古代许多诗人词人最喜欢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尤其在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特征;分析研究

意境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特有的一种理论,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用来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所以,意境的抒情方法在我国以及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都有很多体现,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更加注重意境美在自己作品中的展现,以及通过文字给其他人带来的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愉悦。这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更是作者在作品当中把主观思想和客观思想进行的一种更好的融合。

一、意境的概念和形成

1.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更深层的艺术理解,是对作品产生的一种令人感悟、虚无缥缈的艺术境界,也是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主观情感和客观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二者能够更好的有机结合,更好的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显露出来,也能够使读者在情感的高度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给读者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意境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只是在作品中蕴含了很多种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法,来更好的创造出一个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生动的思维情感世界。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摘要:介绍了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与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对接深入开展的时代背景;论述了践行文化自觉理念与侧重中小学师资培养相对接应坚守的原则;具体操作中采用观摩、探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对接模式,以观摩活动为基础,以学习探究为主体的教学旨归,以及师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共同成长的对接理想。

关键词:高师人文课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接

随着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当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日益深入。教育学、历史学、文艺学、语言学、哲学等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人文课程日益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紧密关联。实现两者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提高高师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以高师小学教育(以下简称“小教”)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切入点,对高师人文课程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对接展开深入研究。

一、对接背景

20世纪90年代,在王财贵、南怀瑾、季羡林、任继愈等著名学者的推动下,儿童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甚至走向海外华人世界。21世纪初,在现有中小学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以语文新课程改革和德育教育改革为契机,国学教育选取传统蒙学、儒道经典展开诵读活动,并已渗透到书法、手工、音乐、绘画等课程中。这一教育模式大约始于2004年,在2008年逐渐定型[1]。近年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日益向纵深发展,较有代表性的有“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该课题在课程规划、培养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建树。各地教育部门、相关教学机构也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展开实践性探究。如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第二小学在王涛校长的带领下,建立了以《道德经》诵读为主要特色的“德孝文化”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体系之中。山东省青岛市永宁路小学于艳老师构建了“三主式”经典诵读教学法,即:以探究为主导,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技能;以诵读为主线,探索诵读教学的方法和基本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2]。田立君博士以辽宁省鞍山市某小学为实践基地,对国学校本课程展开行动研究,并形成了《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的成果[3]。另外,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等类活动也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产生指导、促进作用。当前中小学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也有较大的热情。笔者曾经将关注对象集中在沈阳市,沈阳曾有奉天、盛京的别称,是明清时期的东北重镇、清代的著名陪都。沈阳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当代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笔者曾在2018年6月对沈阳市五所小学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问卷调查,选中的五所小学分属沈阳市和平、皇姑、沈河、铁西四大区。五所小学或传统文化教育起步较早,或师资力量雄厚,或为典型的双语学校,或为小学教育的后起之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中有两个问题与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有关,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孩子是否有必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个问题:您对现在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评价?对28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有79%的家长认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很有必要,1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于第二个问题,有59%的家长认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情况一般,33%的家长认为开展得很好或非常好。可见被调查的多数家长对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认同的,并认为该项教育的实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调查虽不全面,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当代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通过国学专业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开办国学研修班、组织经典诵读、成立汉服社和书法社等多种形式弘扬传统文化。高师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高师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对接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实现高师人文课程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对接,是时代趋势。在高师的人文课程中,“中国古代文学”无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较密切。本文以高师小教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对高师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对接教育实践展开探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经典诵读等活动的开展,提升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小教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专业关注度、增加小教生对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对接原则

查看全文

06铁道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专项练习_中国古代文学史精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细致探讨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最后提出改革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贡献绵薄之力,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培养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占的比重极大,同时也是社会建设与发展阶段保障人才供应的重要措施,充分保证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助力社会建设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逐渐了解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体系、古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追求等,这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强化人才培养的水平,并有必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用以助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实向前推进。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

课程思政指的是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的形式,用以逐渐加强各种课程类型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程度,使其他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从而逐渐在教育工作中形成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且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教育的最为根本任务,切实优化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则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在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品质培养,令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以更加饱满的情绪状态面对各项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效率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逐渐构建起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的创新性教学形式,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目标。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新媒体时代古代文学经典如何重焕新生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情感经验与美学精神,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选择,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的精神根脉。新媒体时代,纸质阅读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却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要突破纸质阅读形式,既要构建多元的阅读方式,又要注重不同阅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以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新媒体;移动阅读

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经验与美学精神,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选择,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古人有很多读书治学的方法,如东坡先生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先生对其做了详解:“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长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1]近代梁启超先生曾为青年学子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并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学子:“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2]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语言相对晦涩,对语法、词汇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进入文学情境的障碍较多,因此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加上其内容与当代生活相距较远,使得普通读者阅读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产生理解偏差。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发展,国民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由于阅读时间零散、存在阅读障碍等客观因素,最终没能形成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风气。“随着新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虽然国家层面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完全依靠传统的、单一的纸质阅读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全民阅读需求。因此,基于深度阅读的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寻求新的突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除纸质阅读媒介外,读者还可通过微信、百度等多种阅读平台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除此之外,很多阅读平台还提供有声阅读。与纸质阅读相比,这些现代阅读方式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进一步壮大阅读群体。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应以此为契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壮大阅读群体,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继而打开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的新局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手机网民数量呈稳步上涨趋势。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新媒体高速发展对千百年来的传统阅读习惯形成巨大冲击,不仅实现了传统媒体转型,还壮大了读者群,为读者提供了开放的阅读空间,移动阅读成为普遍现象。相较于纸质阅读,移动阅读最大的优点在于巨大的携带容量。以往纸质媒介的携带数量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时代,每个乐于阅读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携带“整个图书馆”。只要愿意阅读,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有效利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而且收藏、分享也十分方便。移动阅读为不同年龄、学历、地域和职业的读者提供了开放、平等的阅读机会,其读者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以往习惯于纸质阅读的读者扩大到习惯于网络阅读的读者。这些读者主要是年轻群体,移动阅读有利于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青年读者衔接起来,促进中国古典文学的年轻化、时尚化。尤其大学生阅读群体,是移动阅读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移动阅读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现今,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完成数字化转换,极大地便利了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古典书籍数字化可以使读者快速检索到所需内容,一些在传统古籍中很难查找的内容,只要了解关键词,通过网络就可以快速查找到,甚至实现全文复制。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的巨大优势,但目前古籍数据库主要服务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研究者,普通阅读者很难涉足,只有进入专业网站才能阅读。这势必将一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拒之门外,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推广。数字图书馆的开放,虽使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阅览天下”,但普通读者的使用率并不高,因为他们尚未掌握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如果能将古籍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同步于移动阅读终端,如微信阅读、QQ阅读等,就有可能开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全民阅读的新纪元。

查看全文

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思索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是人们从事语文教育和其他一切文化工作的基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追求利益成风,在此影响之下,致使一些高校学术气氛不浓、不正,教师为评职称拼凑论文,整日忙忙碌碌,重功利、讲实用;而学生普遍有很大的就业压力,经常东奔西跑,也重功利、讲实用。

师生在教与学中都很实际,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你上了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拿了学分,顺利毕业,各取所需。师生目光狭隘、短浅,致使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学黯然失色,苍白无力。因而能否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是关系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如何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呢?其实有很多方面,例如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把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教学紧密结合等。为此,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做到生动感人。

一、强调古为今用

强调古为今用,即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一般人对中国古代文学不甚了解,一听名称就认为该课是老古董,远离现实;甚至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对该课的现实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是很反常也是很不应该的。其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中华文化优秀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今人在精神上有着诸多沟通,有着鲜活的现代意义,如爱国精神、积极进取意识、独立自由意识、爱情观念等等,就是古人与今人在精神上的交合点,对此复原、阐释,不失为重建今日精神文明的一份精神美食。的确,“古典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如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豁达大度的人格修养,家国民族的忧患意识、生命自由的积极向往等,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在授课时,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既对现实人生有指导作用,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讲屈原时,我们可以把他的爱国精神与他以后的爱国诗人杜甫、陆游相比较,并联系现代人的爱国情操,指出正是他具有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才能创作出《离骚》、《九歌》等不朽杰作,也可以引证王国维《文学小言》的评价“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于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来阐明德育的重要性。讲李白时,我们可以把他的积极进取意识加以强调,联系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心,说明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以此来树立学生努力进取、永不懈怠的思想。讲庄子、陶渊明时,我们可以分析他们为了对个人尊严、独立、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而如何宁愿抛弃权势、地位、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让自己活得更像一个人,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与骨气,必定会引起学生认真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讲《诗经》时,我们可以联系《周南·关雎》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静女》的“静女其淑”、“静女其娈”等诗句,说明古人择偶时品德、容貌并重,不像现代的某些年轻人,找对象就看对方长得漂亮不漂亮,而不注重对方的品德、才学,这样必定会抱憾终生。以古为今用的思想,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不脱离现实,使课活起来,从而感染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教学改革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研究方式综述

一、形态古代文学的研究

从形态上来说,可分为直接的文学研究和间接的文学研究;文学文献的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研究。如果细分,直接的文学研究还可以分为专门的文学研究和非专门的文学研究。专门的文学研究主要取材于那些专门的文学著述或是文学理论著作。比如,四库全书中的诗文评、词话等,又比如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皎然《诗式》、《中山诗话》、《六艺诗话》、“体兼说部”。非专门的文学研究在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各部中都有。

二、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体大思精的作品很少,多以札记、评点的方式进行著述。

在西方文论传入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感悟性的评点为主,表现为“重体验,轻知识”的思想特征。西方文论传入之后,才开始摒弃个人体验,进而崇尚理念重逻辑分析。用西方文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研究的早期的先行者是王国维。王国维的很多著作体现了对西方人文理论的热切关注。然而,较早地运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是从撰写中国文学史开始的。这种研究的倾向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不断深入而得到强化,并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外国人文理论和文学理论的缜密而系统的方法显然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生机;但本土的文学始终植根于中国肥沃的历史积淀中,因此中国本土古代文论的文献虽不多,却仍足资借鉴。在进行研究时,中国文学的特点也是必须注意的,中国古代文学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地理和人文因素,我们需要结合以上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以西方文论的方法做指导。

简要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泛政治化中国古代文学是政治色彩很重的文学。文学自魏晋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以后,一直作为统治阶级招募人才的主要手段。这也就必然决定着文学的政治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和政治是不可分离的。尽管文学具有非功利性,但这并不能使其与政治划清界限。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文学甚至成为政治的附庸。说到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就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古代实行的森严的三级考试制度,为文学和政治搭建了一座天然的桥梁,使莘莘学子得以通过文学的手段进入仕途。位居人臣之后,文学也仍然发挥着它的政治功用,中国古代的文学是官僚文学,能够吟诗作文的多是官宦,因此中国古代的应制奉和的作品也很多。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设计与开展,如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评方式等,使学生既能获得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又受到了思政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地高校各个专业正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开展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既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又能有效地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具有显著的建设效益。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设计与改革。以下将从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评方式的改进等方面,探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和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也规定了教学方法及进度等。其中,教学目标一般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于受考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以前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大多只重视前面两个维度,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将重新审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才可能使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总书记于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指导思想出发,在制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纲时,应当使学生既能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全面的认识,对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我国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二.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

查看全文

情在古代文学艺术的原创意义

摘要:“情”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元素,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本质规定,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殊性。“情”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情”所包含的元素较多,不仅是中国古人对生活环境、人情事物的感慨,也是中国古人对世界以及人生价值体会的重要表现手法。中国古人对“情”进行描述不仅能够将自身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体现,还能反映当时背景下的人文情怀,因此“情”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基于此,本文就以“情”为例,对其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原创意义进行描述,对“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原创意义

一、“情”的基本定义

(一)“情”的本质

“情”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学衍生的基础,在中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对“情”有所表示,不同学者对于“情”有自己的定义,例如,在中国古代阴阳学中相关学者主要是将“情”定义为阴气,将其与生命根源进行联系,凸显“情”对于人类发展而言的本质地位。除此以外,“情”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现之一,包含内容较为丰富,如人类喜怒哀乐都可以被称之为“情”。段玉裁曾对“情”进行了相应阐述,认为“情”作为人类的正常生理反应,是人类情感的主要输出方式之一,这无疑是将“情”的本质、本真地位进行体现。《吕氏春秋》也对“情”进行了相应描述,将“情”与生命自然形态、自体活动进行联系。《尚书》中将情作为人情进行理解,将情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如真实性、相关性、自然本性等。由此可见,“情”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古人对其格外重视,都以“情”为基础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将“情”的本真、本质作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出发点和目标,以“情”的本真、本质为基础对事物以及人类行为进行评判,孔子与孟子在推行自身理念时就是从“情”本真、本质为出发点来进行宣传。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等,这些无疑都是以“情”本真、本质为基础来进行表述的,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对“情”有自身的理解,以“情”本真、本质为基础来进行推敲,促进中国文学发展,这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有极好的影响作用。

(二)“情”在文学作品中的原创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