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4:59:30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课程 创新启示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

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如何从传统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获得创新启示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和理解。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

虽然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不喜欢礼仪课程

对于礼仪课,不少大学生不以为然,总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不合时宜,多此一举。在大学生心目中,礼仪课就是对他们言行举止的限制和规定,对其日常生活有点过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不会喜欢、不重视礼仪课。

2.礼仪课程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大学生礼仪课的开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简单地对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罗列出来便了事。其实,每一种礼节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种礼仪的文化含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面对上述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笔者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认为传统文化对该课程的创新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蕴藏在一个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形式,具体来说,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风俗礼仪、等不同层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撞击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传统”并不代表“落后”,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发扬光大,而且对我们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些启发性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归纳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1)“伦理道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现,集中凝聚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分数而忽略品德修养,加上家庭、社会的缺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礼仪失范。比如,考试作弊、生活糜烂、谈吐不雅、乱丢乱扔等不良的失礼行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单靠大学生的礼仪课是不够的,还必须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伦理道义”来感化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如果说西方传统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国传统文化则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爱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义道德的品格,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讲求道德、仁义。儒家代表作《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国传统经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刚劲强健,对应于此,有德行的人处世必定像天一样的刚强坚定、自强不息,像大地一样的厚重踏实、容载万物。在校大学生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养,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礼仪规范自然随之提升。

(2)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雅言美行,对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赞誉,讲“礼”重“仪”成为中华民族的良好作风。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更应该达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目标。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经常出现“失范”,极大地破坏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学礼仪课程需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重视“雅言美行”的优良作风,对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树立示范作用。

我国有一句经典古谚:“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对个人的言行举止提出比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树,行走如同一阵清风,端坐如同一鼎金钟,卧睡如同一张弓。我国最早的学生日常守则是《管子・弟子职》,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为规则要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强调雅言美行。大学生礼仪课程吸收这些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礼仪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强调“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国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儒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尤其强调“仁礼”的道德品质。儒家创立者孔子在《论语・季氏》更是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习礼仪,无法在社会立足,可见“礼”在个人修养的地位和作用。《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言一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要求在具体的礼仪运用都需要以“和”为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渗透“礼”的精神和内涵。我们教师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义”“礼仪”精神,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堂上。用儒家的礼仪道德来感化当下的大学生,提高其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尽快促使其成为知书达礼的社会精英代表。

三.总结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礼仪失范行为。为此,大学生课堂更需要开设礼仪课程。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礼仪”,可以取其精华成分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程里,希望借此让该课程获得创新。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笔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义”、“雅言美行”、“儒家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l]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占军.浅议对大学生礼仪普及与规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3]江艺敏.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4]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报业.2011(02)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2

【摘要】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学上的探讨分析,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和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继承方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礼仪文化 继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因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最后沉淀出了最宝贵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化之一就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让我国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谦虚礼让、以和为贵的文化形式。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介入,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渐渐退出主要舞台,极大的冲击着我国体育礼仪文化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现代体育礼仪文化。据了解,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的发展,这使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问题成为了世人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

所谓体育礼仪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们相互尊敬、友好和谐的文化形态。从某些角度来讲,体育礼仪就像是仪表、装饰、礼貌礼节、语言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在漫长的发展史程中,由最开始的走、跑、投、攀、蹬、爬、越等运动项目就已经有体育礼仪的形成,经过岁月的演化、发展、传承渐渐变成了如今的民族体育礼仪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是多民族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结晶,其的形成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密切相关,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崇尚道德。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以身心修养和精神追求放在首位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特性

1.时间变化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也跟着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归根结为社会的改变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促使传统礼仪文化中新旧文化相互冲突又不断的结合,再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演变、更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局面,最K的结果就是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发生变化;而另一种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中外体育文化开始相互交合、汇聚,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形成一种新的平衡体系。

2.地域差异给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带来的影响

结合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西方体育以激烈竞争、相互对抗为主,而我国传统体育主要以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礼仪文化的巨大差异,通常来说,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意识,正因为这样民族意识的存在,可以提高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众所周知,中国由56个民族汇聚而成,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而造成人们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各个民族都具备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特色,这样的传统礼仪往往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而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将会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

3.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当代继承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历史文化不断积累沉淀的结晶,随着时代的演变,导致其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体色。然而全球的发展逐渐展现出一体化趋势,这使得我国民族体育礼仪文化也受到外界带来的影响,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传统体育礼仪文化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传承方式。

3.1注重内涵,严格把关思想层

礼仪的两大要点是形式和思想。若礼仪中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则这样的礼仪只是形同虚设。由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平衡体系逐渐被打破,而又因为新的体育礼仪文化平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体育的形成时间尚且较短,因此只是虚有其变,其文化内涵还有较多欠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把握需要始终持有一个理念,就是内容的根源来自于思想,形式只是其外表。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天人合一”为理念,追求互相尊敬、互相谦让的文化形态。这样的思想核心观念着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整体价值、社会道德等。所以,对于传统礼仪文化,不管是学习还是分析都要从其思想内涵出发,将以德服人、诚信友善等思想精神传承下来。从而达到无论是传统体育礼仪还是现代礼仪文化都具有中华民族与人交好、诚信友善的特点。

3.2 打破禁锢,拓宽转化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想是文化的根源,是必须要传承的内容,但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能固步自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传统文化也随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又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近几年来,国家发展迅速,致使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还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设施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介绍,从而达到提升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了解。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所以在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礼仪与外界文化交汇进而建立新的文化平衡体系时,还应该重视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进行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和完善。

结语:总的来说,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需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做到思想上的解放,加速民族体育文化礼仪创新道路的发展,以让其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播形式上的改变和创新,而对于外界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人们也应当做到取其精髓从而使其合理的融入到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中,这样既保证了我国体育文化独有的特色也应和了世界统一化发展趋势,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其思想都需要进行传承,将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和谐友善、文明和谐、包容谦让的儒家思想底蕴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当面对时代变化或者外来文化冲击等情况带来的影响时,民族传统礼仪文化也能很好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汪全先,万义,宋彩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消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7):51-57.

[3]刘少英,史永.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礼仪文化[J]. 体育学刊,2013,(04):120-12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教育;功能和价值;对策

通常所说的礼仪主要指礼节和仪式。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也是礼仪文化的实践者。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礼仪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既是继承传统的礼仪文明,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礼仪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礼仪教育为视角,通过礼仪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准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一个人良好的形象。

1 礼仪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体现着人的社会意识和精神文化。礼仪文化具有自身的价值和功能。第一,礼仪文化是人道德的动力,也是人行为的准则。礼仪是既为人的行为设立了标准,又为人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大学阶段进行礼仪教育,实际上是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礼仪活动,可以调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大学里进行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礼仪文化是人的行为准则和规则。第二,礼仪文化有利于造就社会和谐。礼仪文化是一个使人超越现实结构形式的精神价值,而和谐是通过礼仪活动过程所形成的一种最终的形态。礼仪精神和文化是为和谐社会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和原则,其目的就是通过礼的规范和原则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

2 目前大学生礼仪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是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接受者和传递者,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比其他人有更高的要求。待人以礼应是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现象,如不知礼、不文明的行为。首先,对礼仪文化认知缺失。礼仪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积淀文化,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礼仪文化缺失日益严重。有些学生缺少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的知识,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其次,许多大学生的礼仪意识淡漠。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薄弱,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如破坏公共设施,不爱护公共财产,等等。再次,仪容仪貌有失文雅。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然而,在学习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有的大学生随地吐痰等,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

以上这些现象是目前大学生礼仪的反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然而,这些想象和问题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原因,造成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礼仪文化批判摈弃的偏失。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由于我国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如果把这种批判推向极端,视礼为奴隶制,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时期批林批孔运动。其次,外来文化对我国礼仪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全球化,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使得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受到外来礼仪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但容易盲目崇拜。当然,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借鉴的意义。再次,礼仪教育的缺位。第一,在家庭礼仪教育的淡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现在一些家长不太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许多父母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视了对孩子人格、心理、价值观、责任心方面的教育。第二,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礼仪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德育未能充分认识礼仪教育是一个陶冶道德情操和道德自律精神的过程。大学阶段,部分高校对礼仪教育仍然缺乏重视,认为大学生具有生活独立与学习自觉的能力。第三,社会礼仪教育的错位。当前社会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重新构建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对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大学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降低,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忽视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礼仪修养。由此可见,加强目前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总要任务。

3 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首先,以“民族礼仪”为主导。礼仪文明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的,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我们应当把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准则。现在社会主义的礼仪应该建立在中华传统礼仪的基础之上。我国传统礼仪体现了民族的核心价值。大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以中华传统礼仪为本,坚持以“民族礼仪”为主导。其次,知识与实践要统一。良好礼仪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依靠践行的礼仪。中国古代礼学不仅有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鲜明实践的特点。因此在大学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应该将礼仪知识与礼仪品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体验和践行礼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礼仪知识的必要的,使其懂得讲礼仪、守规范,注重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引导人们进行礼的践行。再次,要兼顾礼仪形式与内涵。礼仪分为礼和仪,形式是礼的外壳,思想好是礼的灵魂,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不要忽视礼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和灵魂。质朴是好的,如果丝毫不加修饰,就会流于粗野;但只重修饰,失去了质朴的本真。因此,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要抓住礼仪的根本是道德。除此之外,大学礼仪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强礼仪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大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礼仪精神,必须坚持礼仪教育的民族性,建构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

礼仪是一种文化,具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礼仪的基本理论、礼仪文化传统以及礼仪的具体规范。其中,礼仪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礼仪的概念、礼仪的历史、礼仪的本质、礼仪的功能、礼仪的修养等。礼仪文化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和仪式等,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美德、礼仪思想、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等。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仪的精神内涵。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总是很宁静,不声色俱厉,正如《礼记》中说:“俨若思”,“声容静”。礼仪的具体规范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是为了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意识,掌握礼仪的具体规范。大学生礼仪教育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家庭、学校、社交、国际等礼仪规范。

4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对策

首先,营造良好的大学礼仪氛围。与此同时,在学校的礼仪教育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首先,教师的礼仪榜样作用。教师应该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自己行为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榜样。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不断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工具,推动学校文明建设,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树克服不良行为,逐步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大学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礼仪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礼仪教育。课堂教学是学习训练的良好平台,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会他们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同时,学校礼仪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行为更自然得体加礼貌大方,对学生一生都起重要作用,而对社会礼仪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让学生感受到礼仪的文化。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网络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演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触及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礼仪文化,网络能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修养人的阵地。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校园网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0,4.

[2]吴晓群,郭晓东.论仪式学视角下儒家礼乐思想的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4]余维武.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礼仪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6,8.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4

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明的缺失

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蜕变的阶段。我们看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机制的强化,给中国社会注入了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但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失范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履的加快,中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道德、法制尚不健全,而适应这样一个社会状况的道德、精神体系尚未及时建立,致使人们在思想及价值观上产生混乱,即社会精神、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真空”和“无序”状态,从而使现实社会中出现礼仪文明缺失的现象。据一项对京、沪两地市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行人在大街上无视红绿灯、乱穿马路经常发生率为43.3%;骑自行车不遵守规则的经常发生率为43.9%;乘坐公交车不遵守排队和先上后下秩序的经常发生率为37.3%③。确实,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践踏绿地、损害公物、污言秽语的不文明现象在当下普遍存在;即使在学校这么一个传递精神文明的场所,其不文明行为也比比皆是,如学生不懂得尊敬师长、尊重他人,与人交往缺乏最基本的礼仪知识。应当说,这些不文明现象,有悖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礼文化精神。而确定无疑的是,在致使社会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的诸多负面因素中,国民缺乏最基本的礼仪素养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二)“礼”在当下被赋予功利化色彩不容忽略,在一场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受到崇尚物质生活的价值观的猛烈冲击,社会上涌动着一股“物质至上”和“精神失落”的暗流。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美德的“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互相谦让”、“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已不多见,而传统“礼仪”的精神则被赋予了一种功利化色彩,渐渐失去自身道德和精神文明内涵。有学者认为:在当下,“礼”的名目越来越多,其功能作用越来越复杂,比如将“礼”作为某种意义的公关手段,即收“礼”办事,收重“礼”办大事;并将人之常情的“礼尚往来”的礼仪交往形式,变成了一种寻求功利的“潜规则”。这种“礼”的功利化趋向,已使“礼”的内涵渐渐变质。应该看到,这种状况不仅污染社会风气,涣散民族精神,也严重地腐蚀着中国的政治生态,须引起我们国家及政府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三)“礼”在现代教育中的缺位我国至“”动乱以来,礼仪教育一度被中断,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偏于重视和强调公民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却漠视了礼仪教育。从教育领域来看,一直以来所推行的道德教育仅仅趋于知识和认知层面,注重道德教育的理论化而非实践化。因而,在具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关于道德文明的大道理灌输得多,而可操作性的礼仪规范内容讲得少,以致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将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个人行为规范,使得我国近些年来的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道德和礼仪互为表里,道德是精神及思想意识,也即礼仪实践的内在要求,而礼仪是具体的实践,即道德意识的外在体现。例如,尊重他人是道德的需要,但它须借助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才能体现其道德的情感和要求。传统的礼教思想认为,只有把外表的礼仪修养与内在品格修炼紧密结合,融入人的一生,才能造就身心俱佳、品行皆优、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因此,礼仪与道德、法律乃是人生的三尊守护神,皆应为人们所遵守的规范。因而,可考虑将传统礼仪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以礼仪规范学习的可操作性,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培养和人格的完善。以此推论,“礼”的教育功能是不可缺位的,并且它还具有特殊作用,即可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弥补法律之缺憾,其功能为其它教育所不可取代。

(四)发挥“礼仪”修身功能,重构和谐社会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显然,“和谐”社会乃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公共道德,呈现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我们知道,体现礼仪精神的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因此不可否认,在全社会推行“礼仪修身”,是提高公民公共道德水准,实现社会“和谐”的最佳途径。

1.“礼仪修身”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被称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可谓“礼”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范畴和伦理概念。西方社会是法治的社会,西方各国是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以宗教建立个人信仰,而中国却是将“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及言行,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价值取向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诗经•庸风•相鼠》中写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不死何伶?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远古时代的人们便认为那些不懂礼、没有礼的人禽兽不如,并诅咒他们早点死去,从道义上对一个不明礼的人宣判了死刑,可见古代社会的礼仪有着强大的道德舆论的震慑力。从中国礼教的发展来看,至春秋时期孔子开始研究礼学,经孟子、荀子及汉初董仲舒的理论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礼学思想,并奠定了“礼”作为国家的制国之本。《礼记》中论述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中还列出了一套完整细致的仪式规定,用以规范社会秩序。传统礼仪规定,个体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德性为基础,须有诚敬之心,才会有庄重、恭敬之色。如《礼记》中论述:只有“德辉动于内”,才能使“礼发诸于外”。即古人云:礼形于外,道诚于中。再而言之,“礼仪”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仪”是指“礼”的形式,包括礼貌、礼节、礼宾等,因而“礼仪"是指以美好而恰当的形式表达尊敬之意。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礼仪说到底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在历史上,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熔铸了中国人的习俗观念,规范了中国人的言行举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中华礼仪在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但其核心仍表现出与本民族的伦理观念紧密联系的传承性。

2.“礼仪修身”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一个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基础上。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不乏种种礼仪失范行为的存在,即表现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小至不懂礼貌,不会谦让;大至行为放荡,见义不为。尤其反映在一些青少年身上,由于缺乏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不仅难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还致使行为出轨,甚至触犯法律。无疑,礼仪意识的淡漠与缺失,不仅妨碍了社会个体成员的正常发展,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并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推进。如何改变现实中与文明社会不协调的状况,使全体公民文明素养真正提高。笔者认为,可以按照惯例,采用正面教育、媒体宣传、舆论监督等方式,但应意识到,这些方式难免是让国民单向被动的接受,恐怕达不到深入人心、持久恒定的效果;倘若倡导全民以“礼仪”修身,试推断,礼仪是以传递道德价值,切合人们的利益需要,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自我行为规范,使其得到灵魂净化乃致道德提升,从而实现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更能达到事半则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视,对于注重理性的现代人而言,道德原则的接受、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更需要道德主体有发挥自身内在能动性的自由空间,以致无需外在强压便能奏效。因此,礼仪是以道德本身所具有的足够理性力量及人文精神,使人们受到感化,从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觉按照全局利益、大局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由内至外地提升其个人素养、凝聚人心、塑造群体形象的目的,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礼仪修身”可实现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从古至今,“和谐”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因而也是人类价值观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当今,我国政府基于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究竟何为“和谐”社会?显然,社会根本意义上的“和谐”,应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则首先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很显然,公共道德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基础上,涉及所有公共领域,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同并遵守的行为规范,而公共道德是构成礼仪的核心内容。再就“礼仪”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礼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①因而,“礼仪”应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生存、发展,以及实现与各类人正常交往和有效沟通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若不遵守公共道德,不以礼仪规范约束自我,势必会妨碍他人,扰乱公共秩序,并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作为知礼、懂礼的人,在一定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往往能受到社会礼仪规范的行为模式制约,对维护公共秩序,促使社会的和谐自然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礼仪修身,是以建立人的自尊为基点,以树立其公众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德为目的,并以尊重他人、诚恳待人为原则,从而令其仪表风范得体、自然、和谐。“礼仪修身”是以社会个体成员对自身态度和行为的不断调整、改进,促使其在公共社会中自我约束、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从而帮助个体成员实现其生命意义及社会价值。应当说,礼仪规范即公共道德乃是全体社会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视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习俗和行为准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②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可见,礼仪教育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被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重新认识传统礼仪的价值迫在眉睫,它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当社会每个公民的素质提升一小步时,民族的素质将会提高一大步。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军事礼仪文化 误区 剖析

军事礼仪文化的演变流程显示出其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军事礼仪传统文化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合于历史发展的弊端。现阶段军事礼仪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难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批评和攻击,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传统军事礼仪文化对于现代军事礼仪文化的影响?当前在军事礼仪文化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只有经过认真反思,并对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现状做一理性分析,我们才能够对其创新发展做出前瞻。

一、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误区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军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各种文化思潮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军事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其内涵

我军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地追求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内涵。军事礼仪文化是将军队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官兵,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军队整体规划发展和处理军队内、外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和凝结着军队整体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军事礼仪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军事礼仪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军事礼仪内在价值和理念,这样的军事礼仪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它将难以维持,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军队发展难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军事礼仪是一种形式,但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在军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的关键环节。《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者,节之准也”、“强国之本”,他认为礼仪是人们言行的准则,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此言虽有过分夸大礼仪作用之嫌,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军事礼仪文化在导向教育官兵、改善军队对外形象、提升军队战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人家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一支军队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军人个体的现代化,军人个体的现代化需要军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发展的依据、支点和纽带,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最基础的素质。军人文化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将军事礼仪行为规则转化为军人个体思想意识的“内化”过程以及将个体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外化”过程。这两个过程需要军事礼仪执行实施者长期的学习实践。实现了两个转变,也就实现了军人礼仪意识的形成,同时实现了军人个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2.军事礼仪文化实践误区

许多官兵认为,军事礼仪文化就是简单的礼节礼貌,而与军队管理无甚关系。这种理解非常片面。因为军队作为一个实体性组织,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军事礼仪文化对于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固然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军队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一切军事活动策略中,并协同发挥作用。军队核心价值观即“军魂”贯穿于军队军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军队环境相适应,因此军事礼仪文化不能脱离军队管理实践。

现阶段我军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据调查,军事礼仪执行不尽人意。北空某部普遍反映当前官兵对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执行力度不够。另外,不少官兵只限于下级对上级的单向执行。军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不重视直接导致礼仪文化在部队基层的传播和建设。在众多被调查者中,近30%的官兵认为部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执行实施力度不够,其中甚至有忽视军事礼仪的现象,以致自身形象受损,军事礼仪无法贯彻执行。

3.关于军事礼仪文化的两种极端观点

当前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中面临着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军事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取代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二是认为提倡“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必然导致军事礼仪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功能的丧失。这两种观点都虽然在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上述两种观点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首先,传统文化中礼仪形式主义的倾向就十分强烈,以至于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没有真正克服掉。再者近现代对于封建礼教的猛烈批判和攻击从未停止。陈独秀之《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吴虞之《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孔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之《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以及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名人发表不少的文章进行礼仪批判。直至今日,不少人对于礼仪文化持排斥态度。长期的历史批判使得现代人对于礼仪产生一种偏激的看法。礼仪便是封建的,是形式主义。这种错误的看法直接导致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停滞不前。

其次,对于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的治军理念的曲解。过分强调“严”,则会导致其他治军方式的失落。强调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可以提高官兵法制观念,有效地提升部队战斗力,但一味地强调法律法规,就会使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面临“罢黜”的境地。据调查,有些部队基层主官过于依赖军队法律法规,出现了死管理、硬管理的现象。导致部队基层毫无生气,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所谓治国之道,宽严相济;治军之道,一张一弛。军队管理应该刚柔相济,硬管理和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再次,对于“以人为本”的曲解。以人为本是指在部队建设中要求领导者在军事实践中要站在“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的高度,紧贴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和当前部队建设实际,着眼提高官兵的素质,积极发挥官兵在部队全面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官兵干事业的环境氛围,维护好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发挥领导自身的模范作用。认为提倡“以人为本”必然导致军事礼仪文化的丧失的观点是对“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错误理解。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这必然得出军事礼仪道德规范和约束功能丧失的结论。

4.忽视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创新和特色化

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文化创新方兴未艾,但也存在问题,就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来说,对传统军事礼仪文化资源重视不够;过于注重从军事角度研究问题,而从党和国家的宏观层次研究国防和军队文化建设问题不够;特别是在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创新精神不足,唯上、唯权意识,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创造匮乏、枯燥的现象常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军队建设日益丰富的实践,把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看成是少数特定群体或智囊团的事情,会制约军队文化建设的创新。

另外,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思维僵化,军礼教育方式单一,采取说教口吻、生硬呆板,降低了部队官兵进行礼仪文化建设的热情,削弱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吸引力,妨碍了军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

二、军事礼仪文化现状剖析

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人们在军礼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有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一切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滋生。这种观念从个人愿望出发,势必会反对公共秩序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反对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礼仪道德建设。

出现这种现象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方面,自“五四”运动以来对礼教的批判从未停止。长期的毫无节制的文化批判使得“个人主义”思潮泛滥,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很不一致。极端利己主义宣扬唯我独尊、唯我至上,置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极端地追求自由、民主、权利。这种思想将直接导致社会的稳定。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严重的影响着军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若不在理论上分清是非,礼仪文化建设无从谈起。

其二,在进一步健全军队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关于是否有必要建设现代军事礼仪道德存在困惑。长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一直十分薄弱,这与儒家“礼治”思想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法制都以礼为准则。重道德修养轻法律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造成的种种遗害至今尚未肃清。长期的“建法制、去人治”使得人们难免产生一种强化法律法规建设,轻视礼仪文化教育的思想。表现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上,部队法制建设获得较大发展,确立了依法治军的方针,在坚持本国国情、军情的同时,还注重与已经在国际军事领域加入的条约、协定相衔接,使军事法的内容与国际法准则和惯例相一致,并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军事法制组织体制。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三、小结

军事礼仪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分支,军事礼仪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自从萌芽之日起,军事礼仪文化就与其他诸多文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对于加强军队管理,提升部队战斗力,彰显军队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衡量军队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军事礼仪的精神即在于官兵务必遵守这种法则切实地去做。。军事礼仪在现代军队管理中的文化功用日益突出。然而军事礼仪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创新发展。而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现代化的“阵痛”正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军事礼仪文化也发生着激烈变迁,东西方军事礼仪文化的冲撞交融,使得传统的军事礼仪文化必须有所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现实。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对于我军礼仪文化建设的影响。把握方向,坚定立场,保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方向与我军性质与宗旨相适应,进而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2]尹雯.礼仪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袁庭栋.解秘中国古代军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6

一、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这不但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中开展的传统礼仪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着眼于大学的实际生活,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表现出来。传统礼仪是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发展

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和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传统的利益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礼仪文化培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说话、学会穿衣打扮,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学会利用传统礼仪文化来交际,和教师搞好关系,和同学搞好关系,学会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人际交际中处处有礼,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传统礼仪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礼貌谦逊、为人诚恳、尊老爱幼等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可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出一个人得道德精神。礼仪处于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礼仪的真正内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是一门集礼仪实践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要在传统礼仪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让大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礼仪的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管理传统礼仪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知识和行为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行为的结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礼仪三要素并重的原则。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养成。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尤其是要针对面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丢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讲解,帮助学生矫正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三)注重对课程的建设

就目前来说,高校在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高校传统毅力文化课的开展。高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鼓励更多有利条件的教师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把传统礼仪文化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课时课酬、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上给予满足,并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师资团队的建设。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实时的组织礼仪文化讲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来,也可以成立传统礼仪文化协会,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课,以及教学课堂等多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进入,对大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的知识和内涵。当今的网络无处不在,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可以在学校的网站内建立起与传统礼仪道德相关的主页或者论坛,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礼仪;教育;调查

笔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传承传统的文明礼仪。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刘女士便赶紧下车扶起了老人。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翻版“彭宇”,刘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时候,请周围的几位路人为自己作证。“姑娘,我不会赖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对刘女士很是感恩。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却改了口,称是刘女士撞了他。幸亏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亏有目击者愿意为刘女士作证……看完后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国人怎么了?难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把应有的文明礼仪忘却了?中华民族自古为礼仪之邦,今天,我们正在营造真诚、友爱、和善的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幸福社会,开展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

然而,传统礼仪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首先,传统礼仪是千百年来的伦理文化积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礼仪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礼仪教育没有现成统一的教材。其次,传统礼仪来自于生活,体现于生活,传统礼仪的教育不应该只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教育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突出传统礼仪教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以中学生日常养成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习惯为教育宗旨。在传统礼仪教育过程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没有充分发挥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不注重对传统礼仪文化底蕴的感受,这样的传统礼仪教育也是残缺不全的。学校传统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学生只会循规蹈矩、照章办事,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自觉体现传统礼仪的更高境界。

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乡村农民家庭,这是实施传统礼仪教育的有利条件之一。可是,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成为一个注重自身修养、注重礼仪的品行兼优人才。在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中,本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报告活动和体验式活动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实现道德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礼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家庭礼仪、书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就餐礼仪等,中学生或多或少耳闻目睹过一些传统礼仪。为了使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深层的理解,我有针对性地选择简易可行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书写调查报告,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礼仪的真、善、美。以“本地就餐礼仪的调查报告”为例,为了利于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我精心设计如下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 班)

调查目的:中华民族自古具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以礼律己,以德待人。然而,当代中学生传统礼仪的严重失落,令人痛感。礼仪,礼貌不仅存于心中,也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而就餐礼仪,是日常生活中随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费力,也不劳神,就餐礼仪是“生活常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拾就餐礼仪,唤回灵魂已是不容忽视的了。为此,我们决定对这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学生家庭所在地( 县 乡或镇 村)

调查对象:学生父母、本村年长者等。调查时间;2011年元月至2011年3月。调查方法:访问、问卷。随机抽样:随机抽样60岁以上的男女性各50名。

问卷调查:1.就餐时宾主座位应是( )

A、相邻,宾居主人右侧 B、相邻,宾居主人左侧 C、宾主座位相对。D、无指定座位。

2.就餐完毕,离开餐桌前,应该( )A、将筷子并列架在碗上 B、将筷子并列放在桌上 C、将筷子交叉架在桌上。

3.就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在后面括号打√,错误的打×。

(1)主人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表示热情友好。( )

(2)主人不时为男宾敬烟,表示热情好客。 ( )

(3)侍者为客人盛饭时要盛满碗,表示让客人满意。( )

(4)就餐完毕,客人应有意在自己碗留些食物,表示有礼谦逊。 ( )

(5)主人要不断劝酒,致客人出现醉态,表示主人热情。

( )

(6)口内有食物,避免说话。 ( )

4.就餐时,还应注意哪些礼仪?至少列举3个。

(1) (2) (3)

调查组织:高一年级( )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回家期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长辈们的支持,以学习就餐礼仪为目的,访问调查,现场记录,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方法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调查效果:本调查结论可作为本班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的参考依据。

调查心得:通过本次调查,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学校学生就餐礼仪情况调查,餐馆就餐礼仪调查等。当然,每完成一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鼓励学生现场模拟操作,各抒己见,将本地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学生在掌握传统礼仪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自觉身体力行,逐步养成守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武术 礼文化 武术礼仪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2―03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其技术的传承性、发展性,更在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的哲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学相交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的“礼文化”就是在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武术的一种礼节,更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武术的根本在于“武德”,“武德”之根本在于“礼”,而“礼”则形成于与武术不断碰撞交织的文化中,中华武术是其“术”与“德”的结合体,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术”仅仅被认为是一种技艺,会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而退出历史舞台。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礼”的涵义

今天所见的“礼”是“”字的简化字,《集韵・荠韵》:“,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注笺《说文解字》说:“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汉书・荀爽传》: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之。推祸福之所应,知兴废之所由来也。《贾谊书・道德说篇》:人能修德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鬼神能与利害……故曰: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左转・文公十八年》载鲁国季文子语:“先君周公制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礼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2)祭祀过程涉及仪式仪节;(3)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制度法纪,来规范和维护统治王朝;(4)礼与德相关联。总而言之,在华夏“礼”不仅与祭祀有关,更作为一种制度,约束和规范封建等级关系。

1.2 武术的“礼文化”

在硕士论文《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中,作者程世帅通过对“武术”和“礼仪”各自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由此提出“武术礼仪”的概念:“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者在武术群落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发展,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本文也认同这个观念,认为武术的“礼文化”具有武术礼仪概念的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表现习武者内在精神的礼仪文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武术与中国礼仪文化的交叉和碰撞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要,随后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军事战争中不断运用和发展,并在唐代确定武举制,明确了武举选拔内容,进一步使武术精炼化,规范化。明清两代是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其历史背景的使然,民间武术的兴起,形成了武术发展的新阶段。

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从武术被运用于军事到武术的繁荣发展,武术始终脱离不了礼文化的制度规范。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儒家礼学被奉为皇权制度,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阶级统治,以及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机构,军事武术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遵守其实施的制度。明清武术逐渐脱离军事走向民间,但《朱子家礼》的问世,促使礼制的不断成熟,使明清两代的君王积极推行民间礼教,通过直接向民众灌输儒家的纲常伦理,以此来控制基层社会的稳定性。因此,民间的武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也遵循儒家礼学的思想,中国的武术与儒家的礼仪文化不断的磨合,最终促使武术特有的礼文化孕育而生。

2.2 当代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武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武术礼仪的内容逐渐淡化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家在其师父言传身教下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以及流传下的古拳谱所记载的门规戒律在现代人的眼里却认为是古板、固执的。在现代人眼里,当代的武术礼仪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为大家所熟知。

2.2.1 当代武术礼仪的基本内容

今天的“抱拳礼”是在1986年武术竞赛中统一制定并实行的,并在2007年出版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礼仪的抱拳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枪)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现代的武术礼仪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徒手礼:抱拳礼;注目礼。

(2)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礼;持枪礼。

(3)递械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

(4)接械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接枪礼。

现在武术“抱拳礼”行礼方式: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找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cm。

2.2.2 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

随着新时代的改革以及学校的普及,以往的“师徒制”教学也逐渐被淡化了,学校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新的基地。武术的发展也不再是狭小“师徒制”的教学,同样被一些体育院校或者地方武校所替代。学校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的今天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在武术教学和竞赛中。

今天的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武术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首先是上下课时间学生会向老师行抱拳礼,上课期间学生之间的持、递、接器械礼,专业竞赛以及考级时运动员会对裁判行抱拳礼,武术家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只是抱拳礼。由于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礼仪的一些基本内容逐渐被一代一代的淡去,新的武术礼仪并没有成行,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学者对武术的抱拳礼加入了诸多的涵义,不仅仅作为一种礼节,更把古代武术的侠义之风、以和为贵等精神融入抱拳礼中,而真正习武者的日常行为、交流却无法表现其特有的武术礼节,可见当代的武术礼仪外在表现的缺失。

2.3 传统武术礼仪及其外在表现

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这个概念对武术礼仪进行明确的定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未习武者所认可的;二是把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即“制度”。传统武术尤其进入明清以后,许许多多的拳种门派通过拳谱、戒约等形式,纷纷订立对传人的各项要求,通过各项武术礼节和门规来规范习武者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知,传统武术礼仪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还体现在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即“武德”。传统的武术礼仪是中国武术礼文化的具体见证。

2.3.1 师徒传承礼

民间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师徒传承,师徒传承在古代武术传承中具有非常严格的礼节仪式。师父的弟子的选择一般先要通过两到三年的考察,对其弟子的道德品质以及今后的武术方面成就进行全方位的考评,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弟子,即所谓的“未习武,先习德”。(这里所谈的弟子为人室弟子)周伟良在他的“师徒论”中也谈到在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最终关注的是被择者的道德状况,提出“谈玄授道,贵乎择人”。

2.3.2 日常训练礼节

由于明清封建君王统治过程中儒家礼学纲常伦理的影响,古代武术师徒传授过程中并不像现在课堂训练一样松散,封建礼教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地位、等级,纲常伦理更要求个人的仪态举止。站姿:习武人讲“站如松”,站立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双膝微松重心放两前脚掌上,目光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在体前交叉。坐姿:武人讲“坐如钟”,在训练场合古人一般席地而坐,两腿先交叉站立,然后盘腿坐下,含胸拔背,抬头收颌,目光平视,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抱拳鞠躬礼,古代师徒见面行抱拳鞠躬礼,也叫作揖礼。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在习武场合,约向前倾斜幅度以45度为宜。主要用于徒弟像师父的行礼。凹

2.3.3 武术流派门规

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结构体系的完善和独特风格特点的形成,武术流派也随之产生了,流派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各派的门规戒律,《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中详细记载少林武术的习武戒律,包含“规条十二、十不许、十愿”的门规。陈正雷所著的《陈氏太极》,其中的《陈氏先辈门规纪律》包含“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戒章十二禁、律则二格、学拳须知”。形意、八卦、番子等拳种都有自己的门规。这些门规同样作为传统武术的礼仪内容,但与以上的礼节不同的是,门规戒律是中国礼文化另一种不同形式,它是作为儒学的礼来规范习武者日常行为,即“礼制”。

2.3.4 尊师重道与侠义之风

古代武术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儒家思想的尊师重道在武术的师徒传承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相当于家长,徒弟相当于子女,师徒的关系也被血缘化、伦理化了。古代武术大多需要言传身教,以及派别间门规的限制,习武者作为一个门派的入室弟子,是不能再拜别的师父为师的,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师徒间的关系。明代的戚继光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是习武者能否有得的一大条件,他说:“敬习之道,先重师礼”。徒视师若父。遵师命,守师训,忠心耿耿,绝不能有三心二意”的古语同样反映了尊师重道。

谈起武术,大多数人会想起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大侠,“侠士”成为了古代武术的代名词。司马迁指出侠士具有的人格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城”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重义轻生、不爱其躯”的人格精神。侠义文化体现了礼仪中重信守诺,更突出了侠士的社会的责任感,民间正义的代表。

2.3.5 武者以“礼”安身立命

武术流派的形成,使得民间武术家之间不断进行技艺的交流,民间拳师见面多行拱手礼以表尊敬(拱手礼,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并说某某师父好。各门派之间武术拳师之间的技艺交流氛围两种,一是打擂台,这种比试一般都有见证人,两拳师在擂台上先行拱手礼,然后开始交手,多以点到为止。另一种是闭门切磋,这种比试只有比试者自己知道输赢,不对外宣称。不论是哪一种技艺交流,都体现了武术的内在内涵,先礼后兵,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以和为贵等。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代武者在江湖上行走,过得多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小心哪一天就会遭人陷害。《礼记・曲礼》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清代的镖局生涯更好的反映了武者以礼安身立命。镖局在护送镖的过程中,常常会被盗匪盯上,可是在镖路上镖师与盗匪真正打起来的却很难见到,一般双方都会各退一步,礼让三分,镖师并会备份礼物送上,满足盗匪的欲望,使双方都得到目的。

3 当代武术礼文化缺失的成因

3.1 当代人对武术礼仪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在竞技体育影响下,人们更乐意追求武术的技术层面。各省的体育局乃至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层人员都把奖牌放到第一位,这将会是至高的荣誉,导致武术教练员把所有的训练课都追求队员的技术的提高,把武术礼仪作为一种形式,在这种训练模式的发展下,促使教练员更加注重学员技术发展,把武术礼仪作为以比赛环节中一个流程,忽视了武术礼仪的内在含义,更忽视了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播,导致武术礼文化的传播断层。

3.2 当代武术礼仪的单一性、停滞性

在当代人的眼里,提起武术礼仪,大家不约而同的会说抱拳礼,即使专项运动员也只会额外加个器械礼,人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漩涡。

当代武术礼仪的严重缺失以及当代学者对武术礼仪的追求,促使了“抱拳礼”功能的多样化:(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也可表示先礼后兵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4)左掌右拳,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阴阳两极、尊师重道。这是当代武术学者给武术“抱拳礼”的冠名,更有甚者把武术的精神内涵加诸于“抱拳礼”的外在形式上,例如武术的“以和为贵”、“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的系统整体观”等等。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意义,武术的“抱拳礼”的确也反映了上述诸多涵义。但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总是不现实的,这样只是从表层解决武术现存的礼文化的缺失,现在的“抱拳礼”集武术的礼节、行为规范、武德与一身,只能欲盖弥彰,更加凸显当代武术礼文化的缺失,无法真正传承武术所蕴育的内涵。

3.3 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当代的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礼仪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武当、少林、峨眉三大门派的礼仪各有不同,而学校与前三者又有不同,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导致武术礼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学校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除了参加比赛有一套相对标准的礼仪程序,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以及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中对教练员、教师、学生都没有具体规定的礼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普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方面无法使学生养成日常礼仪习惯,另一方面也无法提升自我的武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

[4]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9

[论文摘要]礼仪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本文试从礼仪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社会现实交往中,礼仪原则及规范的理论意义及具体实践作一探析。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腾飞时期,我们需要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实现对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

纵观历史,礼仪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准则,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礼仪的学习及研究,作为参政党,应责无旁贷的为礼仪精神的传承、礼仪在实践中的运用作出努力。

一、弘扬“礼仪”精神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从礼仪的社会功能来看,它虽不同于法律功能具有的强制性,但表现出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的功能特征,其约束作用更广泛深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社会个体人格的要求更高。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需要倡导礼仪精神,通过“礼仪”的方式,化解种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其互利共赢的局面。审视历史的发展,不可否认 ,人类生活既要受 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规律则指道德、法律和礼仪。因而,不可忽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从民族传统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遵循“礼仪”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谓一部人类交往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遵循礼仪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有效交往,达到预期目的。

1、“相互尊重”为首要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层次需求论”,为我们揭示了“尊重 ”在人际交往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期盼得到外界重视,注重自我尊严的维护,因而唯有做到交往中的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保持和谐 、愉快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原则,主要指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习俗、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今,此原则已被世界各民族视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

2、“社会道德 ”为基本准则。社会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历史来看 ,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是通过社会舆论 、内在信念、传统习俗的力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同于法制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依靠道德来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构成礼仪的内在基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即要求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求得自身发展。社会道德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它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公共秩序和纪律 ,我们应当奉行这一原则。

3、“平等相待”为情感基础。作为人类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礼仪,竭力倡导交往中“人格平等”的礼仪原则。这一原则表明,在礼仪面前,只有辈分 、长幼、主宾的区分,而无贫富贵贱之别。诚然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环境条件的优劣之分以及个人客观机遇的不同,造成 了贫富差别的现象,但社会交往中的以礼待人是不可因人而异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不嫌贫爱富、趋势附炎的高尚品德,便说明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所共同建立和维护的一项重要的礼仪原则。作为参政党成员,理当自觉遵守和维护这一原则 。

4、“诚实守信”为必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皮注森曾做一项社会实验,在一张问卷表格上罗列 了达 500多个描述人的形容词,其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人际交往中成败的必要条件,取决于是否“真诚”。而作为“真诚”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一个人行为规律性和稳定性的“守信”,则表现为交往中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表现出为人处事的信誉和坦然。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确从现实来看,“守信”俨然是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讲空话、套话、假话等不良风气的严厉抵制。作为参政党成员应明白,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唯有奉行“诚信”的原则,才能提高自身信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践行“礼仪”规范

当今,人类处于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无疑,一个时代的开放意识愈浓,其社会交往活动愈显示出它的价值,而作为维护健康和正常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则更体现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断言,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的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因而处在社交活动中的个人仪表、仪态及礼貌规范,通常对其交往效果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大量实例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其端庄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高雅的修养品味等,令自身形象生辉,在各种社交场合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华礼仪  精神文明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腾飞时期,我们需要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实现对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

纵观历史,礼仪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准则,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礼仪的学习及研究,作为参政党,应责无旁贷的为礼仪精神的传承、礼仪在实践中的运用作出努力。

一、弘扬“礼仪”精神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从礼仪的社会功能来看,它虽不同于法律功能具有的强制性,但表现出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的功能特征,其约束作用更广泛深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社会个体人格的要求更高。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需要倡导礼仪精神,通过“礼仪”的方式,化解种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其互利共赢的局面。审视历史的发展,不可否认 ,人类生活既要受 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规律则指道德、法律和礼仪。因而,不可忽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从民族传统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遵循“礼仪”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谓一部人类交往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遵循礼仪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有效交往,达到预期目的。 

1、“相互尊重”为首要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层次需求论”,为我们揭示了“尊重 ”在人际交往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期盼得到外界重视,注重自我尊严的维护,因而唯有做到交往中的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保持和谐 、愉快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原则,主要指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习俗、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今,此原则已被世界各民族视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 

2、“社会道德 ”为基本准则。社会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历史来看 ,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是通过社会舆论 、内在信念、传统习俗的力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同于法制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依靠道德来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构成礼仪的内在基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即要求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求得自身发展。社会道德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它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公共秩序和纪律 ,我们应当奉行这一原则。

3、“平等相待”为情感基础。作为人类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礼仪,竭力倡导交往中“人格平等”的礼仪原则。这一原则表明,在礼仪面前,只有辈分 、长幼、主宾的区分,而无贫富贵贱之别。诚然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环境条件的优劣之分以及个人客观机遇的不同,造成 了贫富差别的现象,但社会交往中的以礼待人是不可因人而异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不嫌贫爱富、趋势附炎的高尚品德,便说明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所共同建立和维护的一项重要的礼仪原则。作为参政党成员,理当自觉遵守和维护这一原则 。 

4、“诚实守信”为必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皮注森曾做一项社会实验,在一张问卷表格上罗列 了达 500多个描述人的形容词,其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人际交往中成败的必要条件,取决于是否“真诚”。而作为“真诚”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一个人行为规律性和稳定性的“守信”,则表现为交往中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表现出为人处事的信誉和坦然。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确从现实来看,“守信”俨然是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讲空话、套话、假话等不良风气的严厉抵制。作为参政党成员应明白,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唯有奉行“诚信”的原则,才能提高自身信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践行“礼仪”规范 

当今,人类处于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无疑,一个时代的开放意识愈浓,其社会交往活动愈显示出它的价值,而作为维护健康和正常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则更体现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断言,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的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因而处在社交活动中的个人仪表、仪态及礼貌规范,通常对其交往效果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大量实例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其端庄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高雅的修养品味等,令自身形象生辉,在各种社交场合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我国历史上便不乏大批优秀参政党成员,以个人良好的礼仪修养散发的人格魅力,博得社会广泛赞誉。作为现代参政党成员,理应成为礼仪精神的传承者,礼仪规范的践行者,以身作责去感染、带动周围的人,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无可置疑,在当今,一个注重礼仪的参政党组织,可以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于优势和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