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6 16:35:28

音乐基础课程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1

经过近八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专业高等音乐教育中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完备的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前述第二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这与各大音乐学院作曲系都把作为本科教育专业基础课的“四大件”的教学,看作安身立命之本而给予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在前述三类教学活动中———无论是作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还是共同课———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等方面,都有值得认真思量并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我们目前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粗略地说,就是前述第二类教学在课程设置、内容范围以及授课方式等方面的简单甚至有些粗暴的简化。就课程设置而言,国内各大音乐学院以及各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的音乐院系,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绝大多数只开设“和声学”与“曲式学”,少数条件较好的院校会涉及“对位法”。

这好像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就不需要对位法、配器法方面的知识,或者说和声学、曲式学的相关知识就是比对位法、配器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是一个从不需要讨论的约定俗成!难道作为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他们就不需要面对同样甚至更加丰富多彩并在20世纪以来得到强劲复兴的复调音乐吗?就不需要面对往往比独奏音乐更加深邃宽广更加丰富多彩的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吗③?就内容范围而言,目前开设的“和声学”与“曲式学”,也是第二类教学的简单缩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授课方式等方面,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倒是严格照搬着第二类教学的模式。比如,“和声学”对“公式化”的四部和声写作的强调,而对一首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和声分析,对和声布局及其与曲式结构的关联,对和声的音乐表现功能与结构功能等方面重视不够。而“和声学”的教学与实际音乐作品的严重脱离,又必然导致以前者为重要基础的“曲式学”教学的困难重重。修毕这些科目已经很少、内容经过删减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不少同学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究竟从中学到了什么?这其实甚至也就是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需要深入思考、努力回答与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我们首先需要简洁地回到问题的源头:什么是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技术理论基本上主要是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具有一定独创性的创作方法与理论。可以简而言之:作曲技术理论主要源于音乐!特别是对于作为共同课教学的作曲技术理论来说,其内容仍然主要涉及对西方17、18、19世纪音乐创作的技术理论总结。尽管20世纪以来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时空方面都有所拓展,比如,在时间方面向巴洛克时期之前的早期音乐与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拓展,空间方面则从“欧洲中心”向世界各地铺开。而这主要是第一类与第二类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与研究所关注的领域。无论是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的教学对象,还是当下的专业与社会音乐生活,所面对的音乐作品,主要也还是17、18、19世纪的音乐创作。至于早期音乐与现代音乐,则是其它类型课程所需完成的任务。

(三)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特别是作为共同课的作曲技术理论?为了感知音乐与创造音乐!“感”几乎人人可“感”,当然程度有别;“知”则需要实打实地进行训练与学习!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遇到“玄乎”的音乐,说法就多起来,多到可以使“感”“知”“合一”了!多到使我们不知道应该“知”什么了!但我们仍然可以旗帜鲜明地说:“知”音乐的构成!而以“四大件”为核心内容的作曲技术理论则是培养学生“知”音乐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是否“知”音乐,则是“音乐工作者”与“音乐爱好者”最基础甚至最根本的区别④。

其实,把“四大件”单纯地称为“作曲技术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把它们仅看作技术训练的偏颇。事实上,四大件对于第二类教学来说更多地倾向“技术”,而对于第三类教学来说更多地倾向“知识”。音乐各专业方向貌似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都离不开“音乐作品”;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活动,其最高目的之一就是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共享;要实现音乐艺术的共享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了解、准确理解和创造性表现。

(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作曲技术理论特别是作为共同课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回到音乐!回到鲜活、完整的音乐本身!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思路。第一,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要始终以完整哪怕是相对完整的“音乐作品”作为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又涉及到两层意思:其一,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要以分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⑤。比如,“和声学”的教学,要下决心删减四部和声写作的内容与比重,重点加强和声分析与键盘和声的分量⑥。在对鲜活的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过程中,讲解和声的理论与实践,梳理和声的声部进行及其组合的最基本逻辑⑦。其二,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的教学,所选用的谱例,要尽可能是完整或者相对完整的作品(乐章)。比如“和声学”教学中,要改变过去讲到某个孤立的和弦,相应地在作品“剪出”一个对应的实例,而忽视该和弦在作品整体和声布局中的意义及其表现力等等做法;又如,在“曲式学”教学中,要关注小型曲式比如“乐段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与作为不同大型曲式的次级结构时在形态与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作品的分析,才能全面地展示出来。

第二,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的教学,应该形成以“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为基础,以四大件所有的方面为核心内容,以“歌曲分析与写作”、“合唱”为辅助的完整体系⑧(见附表)。关于将“合唱”与“歌曲分析与写作”特别是前者作为“辅助”纳入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体系,主要也是基于“源于音乐、回到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的思路。其实,合唱是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最方便可行的途径之一。最理想的状态是各专业方向的学生人人都有进乐队排练的机会和能力,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合唱则人人可以参与。目前,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合唱”在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开设得较为普遍⑨,而在其它专业方向则开设得很少,我们认为,在所有专业方向的本科教学中开设一学年左右的“合唱”,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音乐、感知音乐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⑩。至于“歌曲分析与写作”的纳入,主要考虑到歌曲是专业音乐与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并能创作一定数量的歌曲的能力。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2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由此而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如学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等,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①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基本特点。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师范院校则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应使他们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人们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尽管现在也增加了不少选修课,但它们有的已变成必修的选修课,有的成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的虚设课程。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音乐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②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所占的比例。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致使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严重。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应当包含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途径;第三,通过学习音乐培养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中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③(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基础教育,音乐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把音乐课当作德育、娱乐性教育课到审美教育课,再到素质教育课的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音乐能力,即音乐教师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进行表演、伴奏、演唱、指挥并评价他人的表演,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应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三是专业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④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其专,而应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要求其深,而应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⑤据此分析,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从本质说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⑤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原则,改变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⑥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做法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等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⑦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另外,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以便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适应中学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①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一期;

②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一期,第39页;

③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④[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⑤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15页;

⑥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70页;

⑦姚思源:《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页;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3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

体系之外。”[1]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2]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3]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

,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更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也就是包含有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其内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第三,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五,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第六,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4](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德育和娱乐性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其一,个人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理解教师的作用。其二,音乐能力: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伴奏;能演唱;能指挥;能评价他人的表演;能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能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有表现出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三,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于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能明显的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5]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当前,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而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6]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6]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7]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指导基础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音乐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音乐教师的教育活动应和其他职业科学家的活动一样去探索、创造,师范学术水平不仅包括音乐学术水平,更应包涵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所以,高师应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扩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8]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中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1997(1),39-43;

[3]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0-386;

[4]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5][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61-262;

[6]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70-276;

[8]姚思源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84-394;

[9]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2),21-23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思想、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宏观系统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4

1.学校办学目标不明确、选拔机制不合理

近年来艺考成为一股浪潮,各大综合院校也相继开始设立音乐专业学科,招收艺术类学生,虽然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有人文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但这些专业之间不免分的太过细致而极易导致专业的狭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再者有些学校开设音乐专业的办学目标并不明确,专业设置比较盲目。因此,它与以培养高端的音乐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音乐学院和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音乐院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音乐的艺考选拔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并不高,导致部分学生或许对音乐专业并不感兴趣,迫于文化课成绩比较低,退而选择音乐这类的艺术专业,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高等院校中。这样一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就会面临种种问题,对毕业生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2.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当前,各大综合类院校虽然开设了音乐专业,然而综合性大学涉及专业比较全面,不似音乐专业学院这种专业性很高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配套教学设施完备。近年来高校扩招行为屡见不鲜,生源数量比较庞大,但在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里,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那么高,高级职称师资力量不足,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也就无法实现。还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包括乐器、音响、音像设备等都明显不足,造成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比较差,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这是高校面临的又一大问题。总之,提高音乐系学生的质量是众多综合性大学改革音乐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就要从大学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推动教学体制改革

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基本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各大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蔚然成风。目前,各高等院校将学分制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学分制即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在每学期的学习期间,可以跨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进行双学位学习或者把它作为公共课来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多专业、多学科的优势,更有利于应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瓶颈。同时为了扩大选择的范围,许多高校还开创了相近专业互选的模式,例如音乐系音乐表演、作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以和舞蹈系开设的专业课可以互选,这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渠道。另外,学校规定选修课学分制,也成为督促学生对其他专业的基础性认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通史教育课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整音乐专业教学计划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教学计划都作了相应调整。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将基础课程放在关键位置,并增开选修课,让学生不仅仅能把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更有机会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作为音乐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在音乐系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和学分制定上都会有所增加,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基础课的应有课时、节约教学资源,对学生来说,更能使音乐系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吸收,提高专业素养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在教学模式上为改善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状,将增加原先的“一对一”专业课教学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演奏、演唱的专业技能。

3.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强化基础性课程的建设,而并非是简单的增加课程课时和学分。为实现音乐专业重点课程建设这一目标,首先要确定音乐专业的重点课程,即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把这两门重点课程作为音乐生学习的主体,并为每门课程投入专项经费进行立项建设。其次在重点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也必须要求是国家统编的优秀音乐教材,这类音乐教材无疑是质量和教学效果最佳的,老师也可自己编纂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音乐教材,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学习。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组织开办音乐专业教学研讨会,开创适应现代学生高效学习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4.丰富音乐专业内涵

我国综合性大学虽然在培养音乐专业性人才的教育上不如专业性的音乐学院,但综合性大学的教育也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比如说综合性大学的文化背景比较强大,多学科的开设也有利于音乐系学生的多方面选择与发展,这些优势若能够合理利用,那么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就会步入新的发展期。首先综合院校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推动音乐专业建设的同时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引进高水平的音乐教育人才,培训出一批专业的骨干级音乐教师,并对教师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深入。另外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进行使用和研发。艺术教育不仅仅要立足于艺术家,还有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方面也会有天赋,开设选修课也是为了扩大音乐在其他专业学生中的学习和发展,这两者是共同促进的,也是丰富音乐专业内涵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教学;读谱;唱谱;音乐表现力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于从事音乐的人来说,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视唱音准和节奏感,如果对音质、音色缺乏应有的判断,则很难顺利开展声乐专业课的学习。在声乐教学中,声乐理论是最基础的部分,视唱练耳作为基础课程,是声乐教学的支撑与补充。声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注重视唱练耳的基本功训练,并正确认识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关系,为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特点与目标

声乐是充分运用人体发声器官产生的音调和语言艺术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表演形式。我国声乐艺术一般包括美声、民族、通俗和原生态四种唱法。声乐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普及性、审美性等特点。学生在声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声乐作品为载体,在教师的教授与引导下,学习声乐基本理论知识,经过大量的发声训练,掌握科学发声原理,从而实现科学的演唱。在声乐课程中,学生不断熟悉国内外声乐作品,了解声乐发展史及现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声乐知识体系。声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是让声乐学习者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理解歌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诠释歌曲的情感内涵,与观众产生共鸣。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程之一。声乐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复杂性、实践性、抽象性等特点。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音乐作品风格与意境的赏析,熟练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和技巧,逐渐提升独立分析与鉴赏水平,并不断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声乐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定位;其次,要向学生教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声乐技巧的目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优秀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其声乐学习的主动性。现今高校声乐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随着教育实践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声乐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教学层次也有所提高。明确高校声乐教学目标,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适合当代教学的课堂环境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在当前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锻炼其演唱技能,科学纠正各种发声问题,对高难度技巧进行强化、专门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理解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找到有效路径完成声乐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应该贯穿始终。

二、我国视唱练耳课程的现状

我国音乐类专业课一般包括器乐教学、理论教学与声乐教学三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中,以视唱练耳课程较为复杂。它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基础课,是为了使学生将听觉知识应用到音乐其他专业及相关音乐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专业课。

(一)视唱练耳概述

视唱练耳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音乐基础训练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注重理论和技能相结合。主要课程内容包括视唱、听写、乐理与听觉分析四大部分,教授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及相关音乐基本理论,架构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有音乐基础理论又兼有音乐技能训练的专业技能课。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与音乐专业其他课程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合唱、和声等。音乐专业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并奠定在音乐其他技术领域的学习基础。现今,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不断细化,提高了对视唱练耳课程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唱练耳教学中不断引入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的手段,另一方面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视唱练耳课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音乐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视唱练耳就是视唱与练耳的总称,可分为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两部分。其中视唱是培养学生能够按照乐谱准确地唱出声乐作品的音高与节奏,并加深对节拍、音程和调式等音乐元素的认识。练耳则是用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辨别力、记忆力等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是所有音乐专业的根基与关键,对学生音乐基本功与音乐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具体来讲,其重要性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训练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识谱唱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对音乐曲目的把握。在读谱训练中,视唱练耳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科学合理地掌握声乐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读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识谱唱谱训练,看到曲谱就可以迅速辨认并唱出音高。其次,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完善其节奏感。视唱练耳课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其读谱唱谱能力,使其能准确地识辨音色、节拍与调式调性,建立较好的节奏感与音高概念,增强音乐记忆力与理解力。通常情况下,读谱唱谱指的是把视唱练耳教材中的音阶进行有顺序的模进练习,以加强音准度。声乐学习者通过音阶的反复练习,能够进一步增强音乐记忆力,让大脑在无形中形成音阶的律动,进一步达到音阶固化的效果。在练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式进行,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音准,还可以使其对声乐作品有整体的认知。另外,节奏与音准都是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首要条件。因此,节奏训练的作用不可低估。最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综合素养。视唱练耳课程训练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的综合感觉和辨别能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增强其对不同音乐形式、风格与审美的感受与认知,有助于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力。通俗来讲,声乐训练是依靠听觉辨识的艺术形式。通过视唱练耳训练,能够让学习者的听觉系统更加有效地识别各种声乐元素,以练耳训练向视唱反推,能够实现反复训练的目的,提升学习者的综合音乐素养。可以说,视唱练耳是声乐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声乐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使学习者掌握多方面的声乐知识,树立学习信心,培育声乐气质与素养,促进声乐事业的发展。以上阐述的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更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的始终。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补充、互为保证,只有两者相统一,才可以共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三、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学生熟练掌握了读谱就可以进行唱谱训练。在唱谱过程中,需注意对音调、音高、和声、转音和旋律等方面的体现,将乐谱上的每个元素都表现出来,这不仅是练习唱谱,同时也是对听力的训练。在视唱练耳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效强化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视觉是整个训练的基础,听觉是评判依据,能够衡量练习的准确性。这种反复练习便于记忆,对读谱唱谱的练习有很大帮助。声乐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系统、科学的严格训练,增强声乐演唱的基础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音高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演唱时的发声、呼吸、换气等基本技巧,然后用这些声乐演唱方法来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在视唱练耳时的思维模式和兴趣,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声乐教学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声乐教学包括作品视唱和发声练习两部分。其中发声练习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简单的音符或乐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做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习,以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而作品视唱则蕴含对歌词和旋律的处理。对一部完整作品的旋律处理,实质上是展开若干个乐句的视唱。这两者都需要以良好的视唱练耳训练为基础。可以说,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有一种天然的关系。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都属于音乐基础理论体系中的教学内容,两者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有着密切的关系。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促进、互为保证。视唱练耳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教学离不开视唱练耳训练的支持,声乐教学是非常依赖实践的教学,而视唱练耳则是主要的实践方式。同时,视唱练耳训练也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功的主要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乐谱的理解能力,这是口述教学难以实现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视唱练耳丰富了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视唱练耳课程与声乐教学互为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与音乐理解力。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视唱练耳训练,视唱练耳则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两者相互补充,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高校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教师,应该对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并熟知两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兴趣,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运用声乐的发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赵戈非 侯莫寒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重要性;现状;链接路径

现如今,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民族声乐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民族声乐教学也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歌剧表演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集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为一体,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在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也孵化出了很多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作为一种以唱为主、以演为辅的艺术形式,歌剧的表演艺术魅力独特,在现代社会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其与民族声乐教学的融合与链接推动了民族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使得民族声乐教学更加的多元化。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民族声乐教学内容

从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在民族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对歌剧表演艺术缺乏必要的关注,对民族歌剧的学习兴趣不浓、热情较低,民族歌剧课程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歌剧表演艺术作为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有效丰富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教师在传授学生民族声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歌剧表演能力,进而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

在歌剧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常扮演着几个不同的角色,其在表演好自己角色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声部的演唱,以使歌剧表演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也是歌剧表演与传统民族唱法存在的明显差异。例如,歌剧表演过程中的重声与合声就需要在协同配合下才能呈现出良好的效果,这与传统民族唱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有助于教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歌剧表演艺术教学,学生也会对歌剧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歌剧等有深层次的认知,正确认识到其所具有的价值,进而在学习民族声乐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系统地学习歌剧表演,并在歌剧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加以改进,从而提升声乐技能。

(三)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当前,很多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学习过多地采用模仿的学习方式,殊不知,机械地模仿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却忽视了自身个性的释放,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民族声乐学习之后可以通过运用一定的声音技巧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但是难以完整地塑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通过声音技巧的发挥使歌声变得更加的优美、华丽,而情感表达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自身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歌剧表演是一种以唱为主、以演为辅的艺术形式,注重通过“唱”与“演”的相互结合来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使得学生可以学习更多歌剧表演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其对歌剧表演中基于“唱”“演”一体的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更加注重“声”与“情”的结合,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艺术表现。

(四)有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

歌剧表演艺术集文学、舞蹈、舞台、音乐、美术等艺术为一体,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融入使得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教师也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高校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民族歌剧课程,构建特色化的民族声乐课程体系,进而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声乐人才。

二、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融合现状

在当前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虽然部分高校会将民族歌剧作为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会涉及一些民族歌剧咏叹调的曲目,但是总体来说,歌剧表演艺术在当前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融入只是“蜻蜓点水”,歌剧表演艺术方面的教学缺乏针对性,自然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效性。不管是在教育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体系方面,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艺术的融入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歌剧表演艺术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无论是歌剧理论,还是歌剧舞台表演,抑或是歌剧排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极少涉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歌剧表演艺术很难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很多学生通过系统性的民族声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声乐演唱技能,也能够运用声乐演唱技能简单地演唱几首民族歌剧咏叹调曲目,但是对歌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抒发却难以把控。由此可见,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的融合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通过民族声乐教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具备歌剧表演能力的声乐人才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三、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席卷而来,现代大众对艺术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声乐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民族声乐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以及具备较高声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民族声乐专业人才,民族声乐教学应该顺应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尝试多元化的教学发展道路,通过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教学促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民族声乐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在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都可以使很多学生演唱一些经典的声乐作品,但是其中可以完美塑造艺术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却很少,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歌剧表演艺术的教育价值,以及其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转变教学观念,将歌剧表演艺术融入到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体系之中,进而建构完整的歌剧表演艺术的教学框架,构建科学的歌剧表演艺术的课程体系,从而将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进行有效链接、深度融合,使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推动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强化民族歌剧教学

音乐欣赏、音乐史等课程作为民族声乐的基础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诸如音乐欣赏、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对民族歌剧方面的知识有所涉及,但是缺乏系统性,有关民族歌剧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歌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教学的融合流于形式。针对上述情况,要想实现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深度链接。一方面,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民族歌剧理论课程,加强民族歌剧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风格特点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升其对歌剧表演艺术的认知,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传统的民族声乐基础课程中合理地融入民族歌剧相关的内容,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授有关民族歌剧的知识和表演技能,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朝着复合型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方向不断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将民族歌剧的曲目加入到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中去,学生在欣赏民族歌剧曲目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歌剧的风格与特点,领略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民族歌剧曲目进行分析和讲解,强化学生对民族歌剧艺术的理解。

(三)开设歌剧表演课程

在当前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高校对歌剧表演类的课程鲜有涉猎,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形体训练类的课程,但是这类课程仅仅注重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或基本表演能力,因而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高校可以基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歌剧表演类课程,并将其作为民族声乐教学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并合理安排课时。在此基础上,高校有必要聘请专业的教师开展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歌剧表演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歌剧表演能力的培养。另外,高校在开设歌剧表演课程的同时,要加强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教学的融合,例如,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歌剧表演相关的教学内容,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民族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四、结语

中国民族声乐与民族歌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都是伴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当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虽然涌现出了一些经典的剧目,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少之又少。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民族声乐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演”与“唱”的综合能力,使其朝着复合型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方向不断发展,以为我国民族歌剧舞台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既是对民族声乐传统的承袭,又有助于推动民族歌剧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教育者,不但要能感受到歌剧表演艺术的无限魅力,还要能正确认识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将歌剧表演教学贯穿到民族声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演唱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利萍.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J].艺术科技,2016,29(04):397.

[2]袁静.浅谈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J].北方音乐,2018,38(10):112-113.

[3]孟妍.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J].艺术研究,2018,(04):160-161.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7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概述

钢琴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具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课标要求,钢琴基础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要想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未来社会人才为基准,对钢琴基础课进行改革。钢琴基础课的目标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乐理、基本技能以及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素养,使之成为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钢琴基础课的改革方向主要是转变教育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手段,要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思维

高职院校中部分钢琴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多遵循传统的教学思维,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路径探索的过程中,依托新媒体技术,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通过线上观看其他钢琴教师的教学视频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逐步转变传统的钢琴教学思维,更加贴合时代要求进行钢琴教学。加快钢琴基础课改革与创新可以“倒逼”钢琴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高职钢琴基础课质量的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设备不齐全,导致学生所学钢琴知识得不到有效训练,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新教学方案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新技术的使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现状分析

(一)钢琴基础课教学观念老旧

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很多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愿打破常规,做出改变。现在的钢琴基础课依然以教师教授为主,这不仅不符合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创新创造的重要性。落后的教学观念严重阻碍着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的改革发展。

(二)钢琴基础课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发展滞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各部分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建立起系统的钢琴教学框架,无法直接对专业方向做出判定。钢琴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性,割裂了学生与钢琴专业的内在联系,影响学生的钢琴课程学习。再者,教师无法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钢琴基础课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普遍落后,十分单一,教学方法以独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学生间很少能够就某一手法进行交流和沟通,不利于增长学习经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少,学生在课下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时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很多手法问题无法更正,拖延了技能提升的进度。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促进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向前迈进。

(四)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

要保障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全面考评。目前,钢琴基础课的考评体系不完善,考评方式老套,评价要素单一,无法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评。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只是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并没有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艺术表现能力进行评价,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当下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一)更新教学理念,符合时展

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革新。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发展。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目标,钢琴基础课改革要加强对钢琴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钢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校内举办钢琴演奏会,师生共同表演,不仅能够增加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切磋琴技,提升师生钢琴演奏能力。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前,要把学生实际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改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角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为主,不能单一注重对学生艺术性的培养。有条件的话,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编排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将音乐基础知识、专业技法练习统一整合在教材内容里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教授钢琴演奏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歌曲带领学生练习,为学生以后从事钢琴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兼顾知识的全面性,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如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国提出“互联网+教育”战略,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钢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网上找钢琴教学音视频,或者是将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加入钢琴基础课程中,提升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钢琴弹奏软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云端,大家就上传作品讨论,及时发现弹奏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可以在线上寻找钢琴家的现场演奏视频,让学生观看,深刻感受钢琴演奏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钢琴基础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考评体系,实现评价多元化

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的考评方式过于单一,课程改革不能忽略完整的考评体系的建立。在对教师教学结果和学生成绩进行考评时,要从多角度考虑,实现考评要素的多元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衍生出更多的评价指标。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元的评价依据,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例如,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演奏作业完成程度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教学计划的顺利开展做铺垫。总之,在钢琴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要素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结语

新时期,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钢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应该肩负起促进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职责。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发和探索,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加快课程改革和创新的进度,尽早建立起现代钢琴教育体系。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改革,可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秋实.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方法分析[J].音乐时空,2014(18):173.

[2]郝倩.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4):91-92.

[3]许甲子.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7(22):149-150.

[4]唐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5):46-47.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建设;公共艺术专业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性,实现文化的熏陶。多年来,我国通识教育一直未成体系,往往成为了各种专业概论课程的“拼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缺乏专业学术水平不可,但缺乏人文关怀及普遍价值更加不可,艺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本文以公共艺术专业为切入点,探讨了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的问题。

1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针对专业教学的艺术设计课程转变为通识课程从而为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必然不会一帆风顺。艺术设计课程与通识课程本身就分属不同的领域,二者面向的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其课程价值取向也有着一定的区别。[1]因此,要想实现通识课程教学的建设,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艺术设计学科有着门类众多的特点,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及环境设计等都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选择哪个专业来开设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值得思考。一方面,艺术设计通识课程是为公共艺术教育服务的,因此其必须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艺术知识基础水平的学生时,才能够取得更加优良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识课程需要融合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并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能够与当代大学生产生共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到公共艺术这一新兴专业,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教育看似接近,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欧美,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公共空间艺术论证和创作,其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等方面意义重大。公共艺术概念流入我国之后,不仅众多理论学者展开研究,同时一些美术及设计相关的专业院校也积极开设公共艺术专业,以此来培养公共空间创作及设计领域的人才。如今,公共艺术专业成为了艺术学门类下九大专业之一,并进入了《本科专业目录》中。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更强,其中大地艺术涵盖了环境设计中的绿植运用及环境调研等知识,街道3D画中也应用了视觉传达形式,城市家具中则包含与产品设计密不可分的公共设施设计知识,现代公共艺术中涉及物联网、广电及机械等新兴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此外,公共艺术专业还兼具文学属性和美术属性这使得公共艺术专业对其他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有着高度的包容性,从而使其成为了艺术设计教学与公共艺术教育融合的理想切入点,即依托公共艺术专业来进行通识课程的建设和创新。

2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依托于公共艺术专业进行通识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更新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专业教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分属不同的体系,二者的融合与互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着手。

2.1课程目标定位

在信息时代,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兼容性”的趋势,即要求人才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学习,并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而教师在设定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比例的过程中,则要有着合理的目标定位,掌握合适的分寸。笔者认为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的目标应当遵循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和谐共存,让学生能够灵活适应工作变化,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技能。公共艺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应当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学生多种能力全方位发展。

2.2课程内容的丰富及深入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对于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的构建来说也是如此,要想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通识课程内容构建应当遵循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向横向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跨界融合,实现科学与人文艺术和形象理论思维意识的渗透。可以将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提高课和实践课。第一,基础课:基础课主要解决学生入门问题,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良好的审美观念及基础艺术思维能力,如艺术鉴赏、艺术导论等,在课程内容上则要涵盖三门以上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赏析来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通过基础课的设置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2]第二,提高课:提高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从科学、历史、社会及文化等各个角度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及创造美的能力,课程内容可涵盖1门或2门学科,例如书法欣赏、电影艺术、视觉艺术、交响乐欣赏等,此外,在学科跨界融合的背景下,为满足当代学生知识需求,还可以开设艺术与文学、音乐心理学等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第三,实践课: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与美国铁姆肯公司合作,建立了音乐修养中心,并设置了合唱艺术、播音主持、钢琴演奏等实践课。

2.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评价体系要保证独特性和规范性,并突出个性化。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其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如下:第一,聆听:考核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第二,体验:考核学生的个人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第三,感悟:考核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及分析能力;第四,应用:考核学生的音乐创意活动,将音乐回归到生活中。通过这种层次化、个性化的考核体系来打破传统一次性考试的局限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2.4师资队伍建设成熟的师资毕竟有限,高校在挖掘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培养通识教育师资,通过集中培训、教学观摩等手段来壮大师资力量,以此来为公共艺术专业以及教育课程构建与创新奠定师资基础。

3结语

公共艺术专业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良好切入点,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的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作者:薛涛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9

一、视唱练耳课程概述

视唱练耳从字面意义来看是由“唱”和“听”两大部分组成,即视谱而唱和听力训练两项音乐能力的培养。视唱练耳是从欧洲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18世纪末被制定为巴黎音乐学院的音乐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最终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门系统学科。在我国视唱练耳课程得到了各级音乐院校教学价值的肯定,同时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必修课。视唱练耳有其学科的独特性,它涉及到一切的音乐领域,综合了所有的音乐要素,而且伴随学生音乐学习的始终。视唱练耳既然是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与目标上便对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这些能力同时也是从事任何一项音乐活动的基础,所以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则是音乐能力积累的必要及重要的过程,是提高艺术水平的必经之路。[1]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音乐能力概述音乐能力是指先天具备及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理解、表现和创编的能力,它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对音乐关系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运用能力。有些人天生具备音乐能力,能够很好的听辨记忆旋律、节奏,甚至对音乐进行创编等,但有些人需要后天系统的音乐学习才能够达到,学校音乐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个培养音乐能力的责任。前苏联的捷普洛夫认为,具有音乐才能的人具备三方面基本能力:一是节奏感,二是调性感、三是听觉表象能力。视唱练耳课程的职能是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概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上基本是零基础,学生除了在中小学音乐课上接触音乐,极少参加过器乐、声乐等音乐方面的学习培训,然而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并得不到足够重视的现状,导致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了解较少。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丰富,涉及面广泛,包括钢琴、声乐、舞蹈、乐理及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主要音乐课程安排,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基本音乐技能和音乐能力,但是学生往往更加重视的是钢琴、声乐、舞蹈这类音乐技能的学习和练习,而忽视视唱练耳这类提高音乐能力的课程,认为视唱练耳课只是技能课的辅助课程,在学习和练习上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时仍然唱歌跑调,节奏混乱,更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样的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中最难上好的就是音乐活动课程。

三、视唱练耳课程促进音乐能力的发展

(一)音乐能力是展开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基础

幼儿园音乐活动通常分为歌唱教学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陈淑琴认为音乐活动的游戏化教学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地、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是钢琴、声乐、舞蹈音乐基本技能课程,基本音乐技能是组织音乐活动必备的能力,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组织音乐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仅需要教师会弹琴唱歌和跳舞,更需要的是对音乐要素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解析能力,能够组织好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是需要教师全面的音乐能力。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幼儿教师如何组织好游戏和音乐的关系,幼儿在体验参与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的提高,这些对教师的综合音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视唱练耳全面提高音乐能力

学习视唱练耳的目标是要发展音乐能力,从而为开展音乐活动以及器乐、声乐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获得实际的艺术价值。开展音乐艺术活动需要有音乐能力的支撑,音乐能力与音乐艺术活动相互促进发展。音乐能力的欠缺与不足会导致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能力的缺失。由于学前专业学生普遍音乐能力不强,在视唱练耳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有所侧重:音准是学前专业学生的弱项,较好的音准是建立旋律感的重要因素;节奏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不同音乐作品的节奏特征与风格;另外听力训练、分声部视唱等都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听辨记忆能力、视谱演唱能力和解析音乐作品能力。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是以音乐活动形式呈现,需要幼儿园教师的综合音乐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应该注重视唱练耳课程,从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内容有所区别,在难易程度上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唱练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作者:王芃粤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音乐基础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透视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

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更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也就是包含有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

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其内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第三,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五,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第六,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德育和娱乐性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其一,个人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理解教师的作用。其二,音乐能力: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伴奏;能演唱;能指挥;能评价他人的表演;能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能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有表现出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三,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于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能明显的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当前,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而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

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指导基础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音乐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音乐教师的教育活动应和其他职业科学家的活动一样去探索、创造,师范学术水平不仅包括音乐学术水平,更应包涵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所以,高师应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扩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中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

,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1997(1),39-43;

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0-386;

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61-262;

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7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