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科学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6 16:35:13

班级科学管理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1

当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科学管理是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班级管理运行的实际,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决策、制度和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使学生受到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学习、生存、关心和做人,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理念科学是前提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应贯彻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积极引导,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班主任要主动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积极学习,深化认识,创新管理思路,努力营建班风纯正,学风积极,遵守纪律,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决策科学是关键

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科学决策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确定目标是引发每一个人行为的最直接动机。班主任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对班级的调查情况,提出班级管理目标的总设想,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决策,群策群力,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学生自己认可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他们才能够积极地去遵守。当在开展一些活动或落实一些措施前,班主任都应充分征求学生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班主任要避免单纯按个人意志和经验管理,应该把经验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三)制度科学是保证

科学的制度是保证个体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超越和创造现实社会的人的积极因素。班级制度要具有人文气息,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必须考虑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制定的制度如班级公约、一日常规、值日分工、职责划分等要切合实际,全面周密,简单明确,运行合理。虽然各项制度将学生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但在不影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能让班级每一位成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活力。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使学生受到教育,确保班级得以正常、高效和有序运转,达到制度育人的目的。科学的制度要利于班级管理向人文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迈进。

(四)方法科学是依托

班级管理的方法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根本,保障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身素质。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一个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系统,明确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好班集体,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在学生参与班级问题的处理中,班主任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使学生不断地认识、教育和提高自己,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精细管理铸品质

魏书生说:“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班级文化建设是以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教育为核心的,精细管理是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提升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教育充满智慧的必然要求,是铸就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崇高品质的保障。

(一)精细管理的方式

班级精细管理是在充分吸收科学管理理论和当代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班级面临的突出管理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提供系统的指导。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班主任—班委会—班长—小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方式,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二)精细管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此管理方式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内在规律,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制定、完善并执行班级公约、文化建设目标、学期工作要点、激励机制等,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这样,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就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采取干部竞选轮换制,在班主任的指导和监督下,学生民主选举,培养一支富有活力的班干部队伍,并对新当选的班干部进行细心帮助,增强他们解决班级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设立值日班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将学生日常行为、卫生等纳入值日班长职责范围。采取班干部竞选轮换和值日班长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扩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凝聚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公平、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奋斗目标。

(三)精细管理铸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2

一、加强调查,把握情况

班主任要对小团体进行科学管理与耐心引导,首先就需要从深入调查开始,也就是调查分析小团体当中各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调查范围涉及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活动参与、人际交往、家庭状况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对各个小团体当中的核心人物与团体存在形式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确保对于小团体和团体当中每个成员的情况了然于胸,为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调查小团体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有问卷调查法、家访法、谈话法、观察法等。以问卷调查法为例,班主任可以专门设计调查问卷,要求小团体成员自主填写,而设置的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在群体中喜欢或不喜欢谁、愿意或不愿意与谁相处等。根据调查研究获得的结果班主任就可以了解大致情况,并由此绘制出群体关系图或者是成员关系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班主任在了解了小团体发展的具体情况之后就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小团体的科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造团体,优化管理

在班级中,小团体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而班主任要维护整个班级的秩序,就需要从发挥小团体的积极作用开始,通过对小团体进行合理化改造,使之与学校和班级管理的要求相符,构建完善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班主任在对小团体进行改造与管理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帮助小团体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班级小团体类型多样,每个小团体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有的目标与学校、班级的整体发展目标一致,有的则有一定偏差。就需要班主任结合各小团体的实际特征施加影响,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目标,使他们能消除对立面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二是和小团体成员进行密切的情感互动,通过交流体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理解与尊重,进而对他们进行有效劝导。三是顺应小团体中的积极因素,借助这些积极因素带动学生进步,尤其是影响带动小团体当中的落后分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更大的进步。班主任在对小团体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耐心和细心,注意榜样的引领与示范,激励积极行动,遏制不良行为蔓延。

三、步调一致,建设集体

小学班级中小团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有着很高的威信。基于这样的特征,班主任就可以委派核心人物担当各个小组的组长,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全新的班委会与队委会,师生共同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在班委会的组织协调之下,各个小组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联谊活动。班主任需要对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合理安排与耐心指导,目的是让小团体活动目标与班级奋斗目标能够始终保持一致。针对班级当中管理难度大的消极小团体,班主任要留心他们在思想层面上的变化,和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错误,主动改正与调整自身行为。班主任还要经常性地对小团体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强化道德约束力,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科学指导,提高班集体建设效果。小学班级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积极和非积极的小团体,这就给班主任管理班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对小团体的发展进行科学引导,才能够为班集体发展目标的达成提供动力。

针对这一情况,小学班主任要认清小团体在班级当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班级发展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针对性强的班级小团体管理方法,激励他们共同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打造优良的班风与学风,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让班级管理员发挥出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林.小学班级小团体的有效引导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2):204+225.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班级微信群;沟通微空间;小学班主任

微信作为一款应用软件,已有超过十亿人使用。它不仅是集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于一体的聊天软件,更是可以随意组建微信群聊的工作工具。因此,校方通过搭建班级微信群的方式逐渐完成对传统交流方式的替补已成为普遍的教育现象。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微信群已是全方位进行网络监督管理、助力班主任工作的虚拟“沟通微空间”。

一、搭建“任务—问题探讨—研究互动”型虚拟信息模块

班级微信群聊的落脚点是成员在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中感兴趣的共同话题,通过探讨让双方更好地达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共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持续性地跟进学生的变化,通过观察他们在具体行为中的表现来分析评价。因此,存在于各种任务(包括教学任务、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中的行为是沟通的具体衔接点[1]。借由微信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将学生的行为即时共享在群聊中,成为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凭证。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班主任在群聊中应划分出三个信息模块,即“任务—问题探讨—研究互动”。首先,班主任可将最近的班级活动或任务在群聊中,附学生完成情况的图片或视频,并指出本班学生中完成度最好的作品(或行为),进行客观描述、点评和指导。这样家长既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位置,也能思考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其次,通过对本班学生在各种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分析,班主任、家长、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深入的问题探讨[2]。将出现的弊端、优点都分享在群聊中,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经历过问题探讨之后完成群内资源共享,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家校“三维一体”的“沟通微空间”层级划分

明确微信群聊信息内容模块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谁是群聊话题的发起者、配合者,怎么进行有效配合?之前的论述中提到,班主任与家长在群聊中的共同落脚点是二者的共同话题:学生在任务中的行为。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是需要群成员进行沟通的呢?本质上讲,不存在问题的行为是展示,目的在于告知、共享。只有存在问题的行为,是需要发起话题并渴望其他成员有效配合的。谁发现问题谁就在群聊中发起话题,被发现的问题一经公布,其他成员可及时交流反馈[3]。对问题有想法或建议,便积极分享出来。故而班级微信群的“沟通微空间”,其层级划分应该是:以问题为核心,以类似问题建议、解决办法为环绕的环形结构,形成以教师、家长、学生“三维一体”的三脚架。在良好的讨论氛围中,逐渐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健全家校联系机制,真正实现家校教育合力,在双向监督中稳步提高小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水准、道德意识等[4]。“沟通微空间”的层级划分,有利于将学生的情况控制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管理下。通过捆绑家校,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实现科学管理、优势互补。

三、从过程性评价到体系化激励机制的开放式研讨交流

班主任应制定一些群聊规范并形成制度,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进行科学管理,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开放式交流探讨[5]。发展性评价机制,即把过程性评价作为重要的反馈方式,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体系。将具体任务中的学生行为细化为学习习惯、学习状态、言行品德、行为规范(每一项皆可根据具体情况细化为一张独立的表格),并根据其进步、收获、挫折、成功、薄弱之处等制定程序化、体系化的激励机制,形成一张家校联合的详细情况反馈表。班主任将群聊中的话题不断引向自己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巧妙利用微信群聊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即时交互、开放共享,发掘学生和家长易接受的交流方式。对班级群聊进行富有趣味性、导向性的班级管理,可以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巧妙利用班级微信群,对信息类型和内容进行筛选,进行空间划分及管理,这样才能传递正能量,提高班级凝聚力,打通家校双向监督渠道,促进教师—家长—学生、学校—家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0):26-28.

[2]曹徐丰.微信公众平台助力班级管理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73-74.

[3]王凌珍,郭德海.借助微信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39,42.

[4]王江清.微信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62,64.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4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4检查办法与总结。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类型。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期计划,二是月或周工作计划,三是具体活动执行方案。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5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4检查办法与总结。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6

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实践性,关键在于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领导,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对班级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指导班主任制定好工作计划,又是加强领导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基本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自己认为,指导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检查办法与总结。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类型。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期计划,二是月或周工作计划,三是具体活动执行方案。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7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4检查办法与总结。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类型。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期计划,二是月或周工作计划,三是具体活动执行方案。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8

2010年**月27至28日,聆听了建华区教育局邀请的北京十四中学校长**专家所做的《理想学校的规划与践行》讲座,通过两个半天的学习,使自己原本似懂非懂的学校管理理论有了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认识,增进了对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对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两天来学习的心得体会。

搞好学校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是一名校长最基本的工作职责。而如何去完成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怎样做才算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听教育专家**校长的讲座所受的启发,同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实施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笼统一些和细致一些都叫科学管理,但真正的科学管理应该是具体化了、细化了的目标管理和指标系统,岗位责任及总结检查,评价和必要的协调,只有做到上面所说的方面,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才能够减少矛盾,避免内耗,形成真正的科学管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科学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的都要管理人、财、物,都要效益;不同点是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所要的效益是教育质量。学校的所有干部,教职工都是校长的管理对象,而又都是管理的事实者,立足与发展他们的能力作用,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着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

1.严于律己,起到表率作用

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新江小学创建于1936年7月,现有教职工46名,在校学生1200余名,20个教学班,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良、得到社会认可的学校。但是目前,学校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如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团队凝聚力不强等等。为此,开学初我向领导班子提出要求:要具有知难而进、执著追求的精神力量;要具有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具有团队合作、共同创造的精神,要具有实践反思、自我更新的精神,要构建新江小学的领导文化,用领导文化去影响教师,带动教师。同时我对自身的管理更严于教师和其它基层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带动广大师生实现教育目标,创出最佳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2.以诚待人

尊重别人是以诚待人的重要表现。我经常和班子成员及教师谈心,互相沟通,以诚恳的态度,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也推心置腹地实事求是的指出他们不足,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我敞开。我相信只要这样,天长地久,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实现了共勉,工作中的配合也会更加默契。

3.关心教师生活,想他们所想。

每个教师都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人都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所成就。这种事业和责任感无论对个人和学校,对孩子及家庭,还是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好事。作为学校的校长就应该对他们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提供方便,心甘情愿地为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的生活分忧,为他们在学历提高、晋级评优等提供条件。

三、学校要努力办成特色学校,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1、要让自己自己成为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小学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同时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对于新江小学来说,我认为可以在学校特色活动上由点及面,在坚持发展学校田径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优势,让航模、学生刮画、纸膜进一步创特色、创品牌。

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特色办学的目标确定后,就要制订远、中、近期各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分阶段、有序的完成奋斗目标。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既不能过高,使教师失去了积极性,又不能过低,否则教师就会没有活力。

4、要培训一支具备特长的教师队伍

①确定新江小学教师梯队,教师制定可行的个人发展计划,学校和教师双向沟通,提出建议,达成共识,获得支持。

②加强教研活动,构建培养机制。建立学科教学协作制,通过定课研讨、专题研讨、教学沙龙等活动,解决教学困惑,相互学习交流。建立班级教育研讨制,通过班主任例会、班情日常通气会,学习现代德育中关于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的理论,研究解决班级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建立教学评估多元制,通过同行之间真情告白,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家校之间坦诚沟通等措施,不断调整办学行为。

③开设教师论坛,培养反思精神。通过我的金点子、我的创新点、我的新困惑等活动,提出前沿话题,引导教师思考与实践。

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

①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特色办学理论教育,加强对教师特长形成培训,提出理论水平提高和特长形成的时间要求;

②工作制度。按安排的课时和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色创建工作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工作;

③奖励制度。对学有所成,工作有所作为的教师,根据成绩和贡献大小,执行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应该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按一定标准值给予记分。

①在特色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

②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③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

④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

⑤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

⑥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当然不是孤立地只抓特长培养,学科文化知识要必须牢固。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队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在社会的地位。新江小学特色教育成功,将会示范和带动其它小学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办学模式,涌现更多的特色学校,逐步形成建华区小学特色教育大格局,这样,学校教育才会更好地赢得社会、群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7、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为己任,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很多成功的学校的经验也表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在学校搞一些文化活动的问题,它对于优化学校校园环境、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促进学校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书本中指出,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它主要通过一些隐性和显性的要素组成,包括学校历史、学校形象标志、学校建筑、内部机构设置、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校风、学风、学校的活动仪式、师生关系、校园环境、学校绿化、学校办学思想、管理信念、员工的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等等。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学校成员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风和学风、人际关系等精神领域方面,但校园文化建设却不能仅仅从这些方面着手,因为影响这些方面的因素很多,决不仅仅限于精神方面。主张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即通过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的工作,来构建理想的校园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学校标识、校容校貌;学校文化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各种典礼和文化活动,还有学校人际关系。

对我感触最深、获益最多的是**校长所列举的美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校园到处洋溢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充分发挥了教室、墙壁的育人功能,成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9

一、认识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必要性。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制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落实到班级,使学校培养目标具体化、阶段化,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计划,就能正确检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学生也可依据计划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

二、把握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上级指示,包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要求。2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管理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对教育目的和当前形势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它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直接依据。3班级实际情况。班级情况包括学生人员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体质状况”、“骨干状况”、“班级特点”等。班级状况是工作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班级状况出发,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计划具有科学性、切实性。

三、坚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做到合符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计划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实施可行性。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工作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时间步骤安排。4检查办法与总结。

五、关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类型。班主任工作计划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期计划,二是月或周工作计划,三是具体活动执行方案。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班级科学管理范文篇10

一、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阅读的界定是“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阅读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新的规定,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突出表现在“对话上”,所谓“对话”,就是交流,不只是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交流,更是学生、教师、阅读材料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因此,作为大班额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已有阅读能力,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和阅读教学的特点,选择与学生学习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方法,为大班额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要想使大班额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仅仅有教学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拥有良好的师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大班额班级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才能有进行自省自查的觉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寻到最优的阅读教学方法。作为大班额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了解新课程标准,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教学技巧,使自身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二、进行科学训练,使学生掌握实用的阅读方法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非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倡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使阅读教学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每个人看待同样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的观点,阅读也不例外,不同学生对同一阅读材料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训练时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就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有想法却羞于表达,或者害怕自己说不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阅读答案没有对错,只要是符合材料内容和题目要求的答案,都是值得肯定的。自主阅读的方式将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极为有利的。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班额班级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学生按学习差异合理分配,开展小组合作阅读训练。小组合作探究有效的突破了大班额教学空间的限制,为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参与机会。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小组学习正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训练时就自己产生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使学生相互交换思路,完善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针对大班额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以前的阅读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阅读训练计划,使阅读训练有正确的计划引领,并且突出重点,科学合理的安排阅读练习的内容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坚持科学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