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3 17:24:03

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在理解文化素质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素质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其中又包括提高专业素质、丰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是必要条件。在新时期文化素质在素质教育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多。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总结起来所谓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境界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具体指加强大学生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来提升这三个层次。对于如何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明白文化素质的内涵是基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在认知上对文化素养的有一个正确定位,在行动和实施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众多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大学生的在能力和境界这两个层次很欠缺。

二、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

1.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是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传承认同民族文化;其二是对人类社会传统机制制度能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三是对人类历史的认识程度和对现代文化知识的把握;其四是开拓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深度和广度。

2.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

(1)文化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社会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的发展,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的方针政策,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的中高速提升对企业的影响,这都要求我们快速的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宏伟战略。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20年,这一战略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方法,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体系。(2)文化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个人要求。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素质还是十分的欠缺,破坏文物、随意在网络中辱骂,诚信缺失是极其普遍的存在。也就要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需要强化,从思想到实践都需要一个更高的水准要求。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包括学习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以及融入社会、贡献社会。

三、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探寻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知识、能力、境界“三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新和合作,达到共赢的局面。

1.素质是养出来的

人的优秀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将自己培养出来的。自己慢慢体会得到的。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最主要的还是自身的提高和感悟。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于自身的不足总是一概而过。转而对他人和社会的指责。对待同一件事情,面对同一种环境,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强化对自身的素质要求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作风和倾向。从能力方面讲,主要是实践能力低。从认知方面讲,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政治、他人等冷漠不关心。从自我方面讲,急躁、功利、享乐等,这些仅靠社会和学校很难改变。关键是要让学生自身充分认识这些不足和严重危害并能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改变。

3.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将这一角色重新定位,更加细化这一角色。让学生的角色更多向主动转变,而教师则需要在这其中灵活转变角色。让教和学更加生动不再固化。让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室,教师可以在生活、工作、恋爱多个情境中给予学生帮助扮演不同的角色。

4.整合教育资源

每个学校的条件都不同,由于地域、专业、师资、资金、教学理念的不同会有很多差异,所以说如何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就是一个需要去积极探索的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在合并、提升。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也在消失被淘汰。高校整合教育资源需要从多方位切入,对现有教育资源正确利用,对所缺资源的获得。以及调整课程体系、创造学习条件、增加实践活动。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求,是未来更高层次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展开,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认识到实践,从整体到个人,都需要共同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就是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在于高校,核心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作者:李萌欣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2

对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宏大的命题和模糊的思维。笔者曾在天涯网上看到有人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后发现,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非常明确具体,都是做人、当学生的底线要求。而中国小学生守则多数都是宏大的命题,看起来很美,似乎无所不包,但几乎没有哪一条能告诉学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够一个人学一辈子。如果真能做到守则的要求,那不仅是个杰出的公民,而且简直就是完人、圣人。然而,细细一想,大多数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所以,这种宏大的命题、混沌的表述的小学生守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无。小学生守则如此,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差不多。且让我们看看权威的观点: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是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而社会责任感内含人格的养成和价值的取向。[1]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化思想史专家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章仁彪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3]这些学理上的争论无疑有助于认清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但问题是这些宏大的命题不仅给人空泛之感,而且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无所不能,夸大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模糊的命题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欧美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位。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目标及途径都十分简洁明了;哈佛大学2009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哈佛的教育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通过让他们体验一种由于接触极其不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事件与文化是超越他们甚至是我们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自由教育由此达到上述目的。”[4]相对于多伦多大学而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更具体而明确,那就是训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十分明晰,从而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人文学科教育,是文化知识传授,是文化素质课教学,或是开设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将开设人文课程、文化素质讲座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或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等。与教育的内容误区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王凌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所开课程种类少、比重小;课程内容单调、陈旧,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缺失补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大学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功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现代网络环境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5]。徐高明、张红霞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调研后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没有合理的“课程梯度”[6]。此外,诸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盲目性大,往往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大的课程混杂其中,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综合性考虑,没有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学生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等等问题,都在各高校较普遍地存在。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认识不清,使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各有侧重,容易受到行政力量与个人好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的、持续的发展。可喜的是,黎琳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7]一文从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概念、评价的目标、评价的理论模式、评价的功能等多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问题。作者在考查了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等模式后提出了符合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在笔者所能检索到的研究成果中,该文是最具有理论色彩的,它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3

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认知上的偏误或歧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莫衷一是。不少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通才教育,更多的人则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视同文化知识传授,或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素质课的教学【1】;还有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互补”教育,或是一种“兴趣教育”或第二专业教育【2】。这些说法,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又未免以偏概全。其中,“通才教育说”,仅仅强调了人才的一专多能;“人文学科教育说”,则没有意识到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特质,忽视了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至于“文化知识传授说”,则又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累积与授受;“兴趣教育说”也是将系统的素质培养看作简单的兴趣培养;“互补说”,虽看到了文理知识结构的偏差,但较少将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潜移默化与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以达成共识。其二,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之关系的认知失当。目前,多数人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也存在“颠倒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的现象【3】。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都不恰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立身安民之本,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此,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思想品质素质是根本,身体心理素质是物质保证。不能片面夸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功用,只能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修养、品格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其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偏误。研究资料显示,有的高校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多则开设近5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或近300门选修课【4】,少者也有150-160门选修课;也有的学校将一些适合专业培养的课程拿来“下放”进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都有操之过急、过犹不及之嫌。而且,某些高校尽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但对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建设性、平衡性考虑欠周。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表明,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分的70%以上;人文类课程量的比例很小。”【5】华南师范大学曾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的学习纳入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必修课,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理工类学生的学习中,也是3学分,且二者同时必须修满艺术类学分3学分。【6】尽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显而易见,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还有待完善,力度有待加强,效果如何也须检验。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就不容乐观。譬如,体艺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在五大类173种中外文化经典、中外文学名著、马列经典中,体育系学生有87%没有听说过或者读过;在2大类160幅中外精品名画中,有80%的学生表示没见过;2大类113首中外名曲中,63%没有听过或者张冠李戴、不甚了了。【7】其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存在偏误。目前,片面强调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和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化育功能,不太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垂范作用。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应该是人格培养、精神塑造,而不只是学校教学硬件配套的升级、教学服务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丰富、图书信息的增量等,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催化剂,真正内化成精神心灵的力量则在于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信息、能量,潜移默化成思维方式与行动能力。【8】而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尤为关键。一项关于“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45.7%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环境差,没有配套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14%的人认为“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9】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者即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整体水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之所以存在上述偏误,究其原因:1.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影响,在目标、宗旨、课程、途径等方面借鉴了欧美现成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理论阐释上难免中西杂糅,出现概念歧解,由此带来认知上的偏差。2.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往往根据实践成效来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反思与评估,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尤其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评估,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科学的测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致在调查、测评的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也就难免会发生龃龉。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文化素养教育的实施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并非多设几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就可立竿见影。加上目前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开网店、课外兼职、勤工俭学,把短时的经济收入与实践能力当成自我塑造的中心,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目标定位尤为关键外,还应从更具体而微的层面进行引导。

二.理论探索的完善与创新

明确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上存在的偏误及其原因,庶几可以进一步地建构与完善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为此,需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也是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融合。【10】到底哪种观点更科学更契合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际呢?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示:第二种观点逐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其中,杨叔子、余东升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较有代表性:“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11】至此,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定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理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正因为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存在分歧,教育目标与宗旨的诠释存在偏颇,造成了高校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处理的偏误。一些高校热衷于增设选修课,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等,认为素质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课外教育。这种观点实际上颠倒了主次,素质教育还是根植于课堂教育,依据专业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模式进行。章仁彪即认为:“高等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不能光讲通识教育,但专业教育也要教书育人,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也应该是适用的。”【12】教育部也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进行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13】因此,抓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一方面专业素质教育本身需要加强,另一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渗入”专业教育之中,“以业为志,由技入道”。【14】既抓住了专业教育的龙头,又不偏废文化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境界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构建立体、平衡、协调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索方面,复旦大学模式值得借鉴。复旦大学将其划分为六个板块———文史经典与文化承传,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性思维,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命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15】而美国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校基本要求的学分包括:自然科学要求选6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要求选8门,涉及文学与文章研究、语言、思想与社会准则、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说明文写作与专业写作;科技选修课;实验与体育等。【16】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学院,对人文社科的重视可见一斑,而且可以看到学校总体思路上并非随意开课,也不是动则几百门选修课的狂轰滥炸,而是对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均衡重视。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首先要考虑基础性、适用性:此项原则重在结合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课程,适当降低某些课程的难度,因材施教,使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文理两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全面性、系统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包括社会经济、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数理思维等方面的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与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形成合理健全的知识与能力链条;再次,国际性、创新性:放眼国外优秀教育经验,从本国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置符合供需平衡的重点课程,在适应本国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准。

(四)充分发掘大学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首先,要明确意识到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精神重塑作用。一所好的大学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精神风貌、人文承传都能对莘莘学子起到很好的感召陶冶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匈牙利裔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即强调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明确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默会知识”则是那些无法精确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不是识知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识知者的“行为遵循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预示着范围不定的、依然未知甚至是依然无法想象的真实的隐含意义。”【17】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无疑可以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给予教育者有益的启迪。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有其显在的教育目标、硬件设施、方式途径、课程活动的影响,更有诸多潜在因素的浸染和作用。当然,“默会知识的调动和辅助意识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学习者必须内居于相关的环境,并在其中从事某种指向相关目标的活动。”【18】其次,教师素质教育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就必然成为潜在影响学生的重要层面。一来,学生深受教育环境氛围的正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二来,教育者的知识水准、道德品性与人格素养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隐性教育正能量,正是由于“个体对情景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筛选和意义赋值的过程,其间个体的经验、习惯、信念、直觉、想象力、激情、美感、良知等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有了高素质教师的身教潜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自然会得到预期的提升与强化。

(五)推进高等教育生态化理论进程和健全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拓展深化,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先进的理念,即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20】魏法汇在其《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生态原则:整体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差异性原则。在开放性原则中强调了大学城、高教园等校际、国际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便于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师资共享、优势互补。【21】王遐见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资源配置公平观等见解【22】。高校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注重整体教育,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也纳入了具体课程的化育之中。贺轶玲、李培超认为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将生态文明伦理形态,以“文化心态”、“文化观念”与“文化信念”的方式,“内化为精神”,从而推动公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3】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1文化素质教育

1.1文化素质教育定义

文化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育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广义文化素质指的是传统文化的能力品质,包括文化素质、知识能力、运用素养等等;狭义素质上面就是文化素质能力,对于文化理解和运用。不同于原有的应试教育,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要走出片面、淘汰式的教育误区,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从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审美、文化理念和文化认同等方面,提高小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素质。

1.2文化素质教育特征

文化素质教育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有教育学者提出,并也在小学生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革新,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是孤立于其他教学活动,而是贯穿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德育、美育工作中的,并且在各类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并适应小学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在小学生教育实践中文化素质教育常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情感,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拥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建立自尊、自爱、自强的品质。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常见于小学学校的人文课程、艺术课程中,建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并逐步建立起认识美、创作美的能力。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在不断扩展、丰富,并且融入时代精神,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等内容,都是当下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效果是小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学习环境、氛围有着重要影响。小学校园文化是由文化素质教育情况所决定,也会对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熏陶环境。小学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结合社会实践,从而全面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路径

2.1树立正确文化教育观念

要加强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按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目标。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文化学习能力,还应该拥有文化理解和运用能力,如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运用、价值管制、社会实践和组织协调等。通过在学习教育中的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达到学习与理解互动,课内与课外结合,从而帮助小学生拓宽自身的胸襟、涵养自身的气质,不断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学校应该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专门的文化素质课堂或者将文化素质实践课程融和在小学学生的思想修养、知识训练、学术实践、文艺课程中。通过在小学学校课程中,专设文化素质教育课堂,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协作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而全面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活动,适应小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跃好动等特点,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2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

小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必须融合与小学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启发心智、涵养人格的教育综合作用。小学教育必须要以文化素质教育课堂为载体,结合在小学生除智力、科学方法教育工作中,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伦理修养、思路智慧、文化能力、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小学应该建立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制定层次性学习指导计划、全方位能力拓展计划以及文化素质实践机会。文化素质教育课堂要坚持将每一任务,细分为具体的课堂活动和实践单元,明晰每一具体文化素质活动的目标,通过科学设置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课程,使之成为对小学生的系统的获得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目的。小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其将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成果,运用到促进学校文化氛围中,为小学生们搭建起锻炼、成长的舞台,帮助小学生在文化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文化熏陶。小学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反映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社会认同。小学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活动学分认定,应由学生自评开始,学生互评、班团组织内公示和评价后由院系认定。小学文化素质教育课堂评价体系,应该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的自我完善,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

作者:董萍 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大东小学

参考文献

[1]邹尚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小学出版社,2013.

[2]景智明,宋春宏.中外学校德育综合比较[M].重庆:西南师范小学出版社,2015.

[3]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小学出版社,2010.

[4]刘晓明.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长春:东北师范小学出版社,2014.

[5]王丽荣.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师范小学出版社,2009.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5

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不同,导致在国家所倡导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出现很多误区。笔者认为,探讨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必须从对其内涵的理解入手,而要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分析其与相关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素质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内在地、综合地体现了人的身心特点。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1]国内学者认为:“素质可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文化素质是指人所掌握的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程度,并将这些成果内化到个人身上,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正确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厘清其与以下概念的关系。第一,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文化素质是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做人方式等品质;而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所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政治倾向等品质。因此,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第二,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其反映在人身上的气质和修养。“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而文化素质教育既包括人文教育,又包括科学教育,是二者的统一。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补充。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学习非专业的文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其次,两者互相促进。这是高校把握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4]因此,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两者都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都以培养“完整的人”为追求目标。但两者有关键的不同之处。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开设一定相关的课程,而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其次,通识教育要求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通识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广博性,而是知识的文化意蕴及由此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陶冶作用。”[6]通识教育的目的明确,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熏陶。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育,它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宗旨。

2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对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出现了些许偏差。

2.1对文化素质概念完整性的认识有误

近年来,由于专业分工细化,一些人将文化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和归类,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对文化素质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从而引起了几类素质本身之间的此消彼长乃至相互制约。”[7]一些医学院校将专业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硬性指标,极力塑造其“特色教育”,而把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附加。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2.2片面强调医学本身的科学性,忽视其人文性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医学必然具有人文属性,医学发展的历程,积累和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8]一些医学院校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单纯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文化艺术节等,甚至认为这些活动就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从而造成文化素质教育的边缘化和弱化。虽然很多医学院校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区等建设项目,但是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规划性。

2.3管理者的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医学院校以科研为主要发展导向,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大都未引起学校的重视,所以一些管理者缺乏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的意识。有的医学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领导班子的建设,在任命人文学科干部时,不注重其开拓精神,不注重考察其学历学位和学术水平,未将本单位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提拔上来。人文学科是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和龙头,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4教育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体制结构是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设置院系。“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主要工作,而将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9]一些院校不注重实施人文学科人才的引进,生搬硬套地实施医学人才的引进政策,也不注意自身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造成人文学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讲,由于学校各项政策的导向,他们往往过分关注自身科研和专业的发展,从而导致自身缺乏人文素养。

2.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不规范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深入开展医学人文学科研究,设计了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未真正实施。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呈现出散、乱、杂的状况,缺乏精心设计和整体规划。”[10]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都很难增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较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并未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各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差别更是很大,不利于国家从总体上推进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3关于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新途径的思考

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只有真正适应文化素质教育特性的途径与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困境。笔者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专门人才,应该成为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教育质量观。”[11]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切实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开创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新局面。

3.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力推进

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涉及到全校的各个部门,这就需要从机关部门到各院系,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都要形成共识。“在这里强调学校领导的作用,因为许多工作的开展需要物质保障,没有物质保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多会流于形式。”[12]学校应设立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副书记)为组长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任命一个强有力的人文学科领导班子;组建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所(中心);院系可设立兼职教研室,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3.3文化素质教育为学校整体建设服务

首先,正确处理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强化其中的一方,而削弱另一方,“要把‘单一型’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转变为培养全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13]其次,构建与医学院校发展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目前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划分为四个模块,即人文基本素质、道德伦理素质、人格艺术修养、交往沟通能力。各个模块的课程设置都应与医学专业有关。

3.4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实践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是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形式,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教育过程中,实践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化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激活知识、激活思维、体悟人生。”[14]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医疗服务、医院实习等实践活动,充实和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锻炼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15]。

3.5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

师资水平是决定文化素质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医学院校应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类人才引进力度,专门制定文化素质教育人才的引进政策,给予他们相应的经费及政策支持。对于专业教师,学校应规定他们参加一定量的学校文化建设,并在其考核指标中增加若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内容,培育和鼓励广大教师研究和承担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4结语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6

西方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提法,他们倡导的是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经历了从自由教育、人才发展教育再到新的自由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比例在高等教育中严重失衡。于是,这些国家相继提出了改革教育模式,大力实施通识教育。英国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如果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一味去展示个性突出自己而连累到团队时,则会被认为是“没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在美国,人文教育被当作美国教育之魂。美国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崇尚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培养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是一种宽容合作的精神。美国的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和加拿大的通识教育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一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通识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要求不尽相同,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名著课程型(哥伦比亚大学)、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分步修读课程型(西北大学、约克大学等);通识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强调基础性、全面性,更加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重视组织和管理,重视名师的作用。日本的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称为教养教育和一般教育。2004年,东京大学制定了“平民化的精英”的教育目标,其目的是把东京大学变成实现社会公正、科技进步、为文化创造作出贡献的“平民化精英”的培训基地。台湾于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其特点是由教育行政机关规定共同必修课程,各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性不足,所开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大。香港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技与环境三大方面。200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同时,《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也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对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和途径。杨叔子院士[1]指出学生来到大学,要做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做人,二是学会如何思维,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座右铭。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读老子、读论语。周济院士提出了“育人为本,三足(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鼎立”的办学思想。其次,他提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中的结合改为融合。深职院原校长刘洪一[2]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与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石亚军(2003)[3]认为,特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点睛之笔,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包括理念和思路,特色项目和举措两种类型。裴印山和武士勋(2007)[4]认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这一说法在国外不多见,国外接近的说法就是通识教育或者人文教育。王义遒教授(2006)[5]指出,通识教育可以当作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并不应该当成一种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可以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通识教育的先导。杨叔子和余东升(2007)[6]的观点认为,结合了我国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得来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仅仅适合我国而已;而美国实施的通识教育也仅仅是适合美国的,这也因为通识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本土创新,是根据它教育体系发展的情况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内高校不能完全摒弃通识教育,而要取其精华,借鉴它的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巫阳朔(2011)[7]的观点是,在社会需求、历史发展传统及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美中分别提倡通识教育和文化素养及政治教育。以该观点来看,若从一个国家的社会需要、历史传统和教育实践出发的话,由于文化素质教育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相符,所以更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汪为春(2012)[8]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认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学科教育以及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以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教育。梁丽萍等(2012)[9]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在于:思想观念障碍、组织机构障碍、功利主义教育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自身的不足等,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突破口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如何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张宏海(2014)[10]认为,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已有对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其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对当今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有着启示、借鉴作用。综上所述,研究者基于国内外教育环境和实际情况,一致的观点是目前在我国更适合而且可以普遍实行的是文化素质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

2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从1995年开始的,主要是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重理轻文、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窄、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高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文、史、哲和社会、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进而达到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实施20年来,大体上经历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类部级精品课程、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等。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尝试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上文化素质教育仍然游离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外。有些高职院校简单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以为多开设几门公共课就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还有的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用一些校内外课余活动代替文化素质教育。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上讲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之间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表现为:第一,在研究内容上,不少研究是对一个学校或地区文化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还没有深入提炼并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从规律这个角度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和运作的文章还不多见;第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缺少细致调查基础上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太少。

3设计文化素质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

以往的文化素质教育,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按照顶层设计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缺少实际调查学生需要的文化素质教育。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特别是90后、00后的新生代,他们的生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和以前大不相同,导致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新生代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设计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的调查,涉及到很多定性内容,如何把定性问题变成可以测量的指标,也需要课题组成员探索,讨论和潜心设计。问卷从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偏好、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西方文化的认同、对洋节在中国盛行的看法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设计。本课题组向深圳职业技术学学院各专业学生共210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到有效问卷190份,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4调查结果分析

4.1对中西方文化的喜好。调查结果显示,两种文化都喜欢的学生的比例占66%,两种文化都不喜欢只占4%,偏好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为21%,偏好喜欢西方文化的学生为9%。这样的结果令人感到喜悦的是:一、中西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二、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虽然西方文化影响力很大,但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大有人在,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是持久而广泛的,中国在传播优秀文化方面的能力是见成效的。同时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一、有少数学生对东西文化都反感,原因可能是在我们在传播文化时,采用的方法比较生硬,强调灌输文化而不是启发学生思考优秀文化的内涵,导致少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产生抵触心理。二、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还没达到30%以上,因此,在未来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布局中,中国文化的比重应该加强。4.2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参半,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的学生比例66.67%,认为要以继承发扬为主的学生比例为28.89%,认为过时和保守的学生比例仅占2.22%,不关心的仅占2.22%。这样的比例说明:绝大部分同学(96%)认为传统文化有其可取一面,需要继承和发扬,然而有较多同学(66%)认为传统文化中仍然有糟粕一面,需要批判继承。少数同学(4%)认为过时和保守了,或者不关心。我们认为在春秋战国之后,很多学者为了王权服务,扭曲了占据主流的儒家思想。例如宋代的理学家把仁义道德规范化,导致活泼泼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思想禁锢,束缚了思想的发展。另外,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保留了很多怪力乱神的思想。这些历史原因,使得新时代学生对以往为王权服务和陈旧的思想很反感。我们建议在传播传统优秀文化时,重点放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不是王权稳固,思想文化已经被当成统治工具的时代。也就是说把中国文化中儒家经典,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的精华部分,而不是被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之后的部分,进行传播和推广。认为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已经深入民心的学生比例为34%,认为需要批判的继承的学生比例为60%,认为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生比例为5%,不关心的仅1%。这些选择情况说明:绝大部分同学(94%)认可现代西方的一些主流价值观,例如民主,自由,法治等,也就是说我们依法治国有了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我们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也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另外,有超过半数的同学(60%)认为虽然西方文化有其优秀一面,但是同样存在其他问题,需要批判继承。例如西方文化虽然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创新与进取,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但却导致了自私自利,自由涣散,唯我独尊以及无政府主义。我们建议,在宣传西方文化时,注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4.3对中西方文化的认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一般会选择从古代先哲思想和古代历史文学、传统书画艺术、传统音乐、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饮食(八大菜系、民间小吃等)、舞蹈武术气功等、民俗文化(如民族地区文化、堪舆即风水文化等)等方面去学习和了解,而对中国传统地方戏曲、古代建筑、服饰、传统科学(如中医药、天文、地理、农业等)等方面则不感兴趣。而在对西方文化认同上,大多会选择从西方经院哲学、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等方面去学习和了解,也有部分同学愿意去了解天主教、犹太文化等,而新教则不被学生所喜欢和接受。4.4对洋节在中国盛行的看法。部分同学从商家宣传营销的角度出发,认为“节日的意义更多偏向商业化,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年轻人对于西方节日更为热衷”,“中国人过节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是也给了商家谋利的机会,并非纯粹的节日文化,还有商业氛围”;个别同学从阴谋论的观点出发,认为“洋节流行是对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渗透,在某种形式上可以称之为‘和平演变’”,“西方节日与文化是一种文化入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忽视了中华文化”;部分同学从年轻人贪玩的角度出发,认为“不理解洋节的内涵,纯粹是为了在节日当天吃喝玩乐”;许多同学认为“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仍然不够重视,仅仅设为法定节假日并不能加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与其内涵的学习”;“学校可以加强过传统节日,并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各项活动。4.5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同学认为不论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发扬传统文化,并认为是有用的。如有同学认为“中华文化首先要百善孝为先,以礼待人,谦虚做人,这些都是普世价值,不会过时”,“精髓流传千年,并不断得到改造,适应每个朝代,当今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来维系社会道德体系”,“现代物质至上的社会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来平衡,有利于人们理性的做出判断”,“传统文化有千年的积淀,没用的话早就会被淘汰掉”。这些积极的看法表明同学们受到了积极正面的教育,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有极少数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没有多大用处!在当代社会,物欲横流,大家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在涉及利益方面,大家不顾及传统文化的制约,而破坏社会道德,污染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实际意义不大,现在中国生活太忙、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和精力搞这些”。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或多或少都趋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此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对他们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5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构想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改革

1概述

自1995年教育部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来,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的真谛不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在于智慧的启迪,在于素质的提升”[1]。因此,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而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够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获得身心、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上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此类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然后通过分析,提出了应对现状的办法和措施。

2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

2.1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方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界定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弄清调研目标、对象和内容,制定调研问卷,最后邀请相关专家对调研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讨论。该问卷共计十五个问题,分别涵盖了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问卷完成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向四川省内四所高职院校英语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投放。本次调研是通过抽样调查,共投放问卷电子文档428份。问卷收回情况如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121份,四川工程职业学院98份,四川建筑技术学院82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77份,共计378份,其中男生27人,女生351人。通过问卷发放,针对问卷的回收情况,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课题组成员一起统计、分析数据,并对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共同商讨,召开专题研究会进行讨论。通过数据分析及经验探讨,发现问题并探究原因。在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有所了解后,课题组成员利用经验法及行动研究法,针对现有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课题组成员试图把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研究人员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相互讨论交流,科学概括成果。2.2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收回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发现,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存在以下问题:1)文化知识缺失。部分学生对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常识一无所知。虽然比例不大,但也不小,竟占了30%。对于历史,特别是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缺失相当严重。而对于《左传》《三国志》《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之类的中国经典史书,一本也没有读过的学生占59.6%。对于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知识,知道的也不多。比如,知道康德、黑格尔并读过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或文章的同学只有27%,另外有55%的同学仅限于听说过,但对他们了解不多,有18%的同学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伟大的哲学家。2)娱乐化倾向明显,对艺术、音乐的知识比历史、政治丰富较多。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娱乐方面的信息较为灵通,对流行音乐及时下流行的东西尤为了解。如,对于“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主唱是谁”这一问题,超过90%的学生都知道,并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学校开设的艺术的选修课程,97%的学生愿意学习,认为有助于增加个人修养,陶冶情操,只有3%的同学认为与专业无关,觉得浪费时间。3)过于浮躁,功利意识突出,重物质生活享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大学生急功近利,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学生对人生缺乏长远目标,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特别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把英语语言当作一种将来谋生的工具,忽略了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内涵的沉淀较为欠缺。那些具有短期功利性与实用性的活动对大学生有巨大诱惑。这导致很多学生讨厌基础文化课程,甚至逃课。另外,他们看重物质生活的享受,宁愿把钱花在衣服、化妆品或吃喝玩乐上,而对于学习上的花费则非常吝惜。据调查,86%的英语专业学生会把多余的生活费用在娱乐活动、吃穿及化妆品上,而非用作购买书籍及学习用品。4)思想认识片面,特别忽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就“你认为就业时用人单位最看重哪方面的能力”这一问题,大学生大多认为“学习与执行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人处事的能力”这三项同等重要。只有17%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最重视的。5)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在本次抽样调查中,65.7%的同学认为个性发展应当以无害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为前提。有29%的同学认为个性发展无须社会认同,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剩下5.3%的同学认为应当考虑学校、家长或朋友的感受为前提。高职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现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以个人及自身的发展为中心,个人主义严重。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理不当,与室友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

3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缺陷的原因分析

1)受网络影响,相对于文学、政治、经济、历史书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热衷于网络小说。快餐文化的出现,导致书籍的阅读量大幅度减少。很多学生从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获取人文知识,他们会错把影视作品中呈现的历史事件或相关内容当作真正的历史。这是学生文化知识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2)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时下流行的文化了解较多,而对传统的、年代较远的东西了解甚少。这主要是由于现在大学生80%的课外时间都用于上网,玩游戏、聊天、刷微信占其中大部分。由于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严重缺乏自制力,在网络及娱乐方面消耗的时间与精力过多。现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制力也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课外时间,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用于学习人文知识方面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3)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过于浮躁、功利意识突出、重物质生活享受这一点,主要是由于社会过度物质化发展的趋势导致了整个大社会、大环境出现了价值迷失,从而给大学生带来了冲击。因此,对于短期效果显著的知识,他们乐于学习,而对人文精神方面,特别是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却没有足够的重视。4)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想认识片面这一问题,主要是学校方面相对重视认知教育及学生技能培养,而在文化素质教育及性格培养、思想道德培养方面相对欠缺。在课程设置方面,文化教育课程较少。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要修129学分,而文化课程只有5个学分,占总的课程体系的4%不到。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所修学分也只有两三个学分。由于时间有限,英语专业学生想通过课堂学习人文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变得不太现实。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举办的校园活动及人文知识的讲座大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没做硬性要求。大多学生会被其他更具娱乐性的活动和讲座吸引而放弃参与人文活动。5)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其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代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丰富,却缺少精神层面的教育。大多受父母宠爱或爷爷奶奶溺爱,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专注自我,不知何为责任。其二,受到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影响,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较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竞争力要弱许多,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考虑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总的来说,较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加之学院、教师及学生自己不重视人文知识修养,才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知识上的诸多问题。

4教学改革建议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周远清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一文中提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我认为主要还是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当然,对文科的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2]。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3]。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多种改革措施。4.1多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相关选修课程。人文知识是浸透在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学科之中的。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缺失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下些功夫。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艺术、音乐、人文、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给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选择空间。同时,学校应对选修学分提出要求,所选修的课程不应低于2门。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开列书单,供学生选择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4.2丰富校园文化,多开展相关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让学生参与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学院通过校园文化感染更多的学生参与相关人文活动,让学生不再沉迷网络,了解娱乐信息以外的其他文化知识。学院可以举办英语写作大赛、英语综合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即兴演讲比赛等,通过以赛促学,以优生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培养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建设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当下社会浮躁,传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要解决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出现的功利意识突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等问题,还离不开学校的正确引导。“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素质。”[4]因此,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一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各种社区服务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4.3专业课程中文化素质教育的无形渗透。要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且最可行的方法还是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无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与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加以实现。1)保障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质是文化素质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等将在教师的言行及教学活动中外化,也会给学生的思想及言行带来直接的影响。只有专业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要求英语专业教师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得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全面培养学生,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2)在专业课程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1)《综合英语》课程挖掘教材内涵,对课文做相关的文化拓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加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文教育。如,把文化知识的引入、背景知识的讲解、社会现象的讨论等活动加入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的同时学习相关的人文知识。(2)《英语听力》课程收集有关各国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历史典故和社会道德规范等文化素材的电影、短片或者歌曲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听力技巧的同时,摄入人文知识。(3)《英语阅读》课程鼓励学生做大量阅读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无论政治、历史、哲学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题材,都鼓励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无论是什么专业课程,都可以将文化素质教育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摄入文化知识,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

5结束语

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存在于语言之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环境的熏陶,增加人文精神的感染,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升华人格,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英语专业教育决不能脱离文化素质教育,而高职院校因为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尤其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6):4-8.

[2]周远清.加强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4-7.

[3]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2.8.6.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商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Abstract:Strengthening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isahighquantitytalentedpersondevelopmentofimportanceconstitutethepart,mustthewholeprocessthat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piercesthroughtoeducateintheuniversity.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shouldbecomethecompanythecorpusofthesectioncolleg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mustestablish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toeducatethefoundationpositionintheworkatuniversityandcollege.Settinguptheallneweducationprinciple,turntoeducatethereformineducationdeeply,strengthentheuniversitystudent''''steachersandthe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

Keywords:commerceandsciencecollege;culturaldiathesis;education

一、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通识教育;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发展的自主性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国际视野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世界各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在课外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一)确立新的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当代的通才教育结合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既重视对学生进行文、理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二)调整课程体系。世界各国都对既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加强普通教育,促进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在美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有关人文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

(三)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讲授以重点、难点为主,讲清学科主要脉络以及前沿问题,目的在于指导自学、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世界各国还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弘扬个性风采、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

三、新形势下商科院校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品质

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培养大学生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时代精神。

(二)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商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知识。不仅要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思想,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能以较宽的视野研究专业性问题。

(三)心理素质

经济社会竞争激烈、互相依存,要求商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具备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进取心,有敬业精神、创造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要有自信、乐观、公正、相容等心理品质。

(四)能力素质

商业人才除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之外,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组织能力。商科院校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注重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商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商科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素质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商科院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商科院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育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以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要求为教育评价标准,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和完善其各项素质。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科学整合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互相促进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和系列丛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建设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五)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对学生陶冶情操、拓展综合素质、塑造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商科院校应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电影晚会、演讲辩论比赛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如组织、策划、团队协作、口才,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爱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54-156.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岭南文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本科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应汲取其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个性特征,依托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不断充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本文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对象,探讨如何依托岭南文化来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创新,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一、必要性: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地域性的基本特征。从高职教育的责任主体来看,地方政府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早在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界定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我国一直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1]地方政府是各地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条件保障者、监督指导者,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来看,高职院校要贴近区域经济,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与地方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地方的行业、企业和社区。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紧跟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作出调整才能顺应产业调整的需要,才能培养出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来看,要与地方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联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专业结构的设置、毕业生的就业面向、在校生的实习实践、教育教学的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将与地方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多方联动和深度合作才是共赢之道。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主要来源于地方。以广东省为例,2016年广东省高职教育的新生来源只有3.5%来自于省外,绝大多数新生均来自于本省。[2]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其所在省市,具有相同的地缘文化背景。依托高职院校所在地域的各种资源,才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之路,在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亦是如此。依托岭南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作为服务一线的高职毕业生,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会做人是会做事的基础,只有会做人才能将做好事情做大事业。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工具主义利益至上的多元文化社会里保持向上向善的勇气和信心。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更需要社会人,文化素质教育使专业人具备人文内涵,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其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的优秀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素养,使其深入了解所在地域的文化,适应现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广东省高职院校身处岭南文化区域,利用丰富的岭南文化资源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将使其人才培养适应华南地区企业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成为其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依托岭南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已颇具规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了适应正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办学水平,在内涵发展上狠下功夫。高职教育的地域性特征赋予了其对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使命,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则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特色。[3]高职院校只有挖掘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依托地域文化,才能增强其办学特色和生命力,更好地满足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反哺地域文化,形成良性循环,拓展地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赋予地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主动融入地域文化,主动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岭南艺术、岭南名人、岭南建筑、岭南山水等极具地域特色,均可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优秀素材。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岭南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传承岭南技艺,赋予岭南文化新特征,弘扬新时代广东精神,提升广东省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于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和和谐发展。

二、可能性:岭南文化的内涵属性

岭南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4]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活跃的文化个性、质朴的文化心理和精致的文化景观,[5]是岭南人经过几千年的交融积淀创造出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区域性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岭南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属性,与高职院校的本质特点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这种内在属性的一致性使高职院校依托岭南文化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可能。(一)开放兼容的社会品格。岭南地处五岭以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河流多,港口多,海岸线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富的地理特性赋予了岭南多样化的可能性。岭南人除了土著的百越人以外,自秦朝以来不断有中原移民进入岭南,还有历朝历代被贬至岭南的官宦,加上渡海而来的外国人,构成了种族背景复杂的岭南居民。外来移民带来了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也带来了西方的异域文化,使岭南文化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兼具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特征。面对外来文化的进入,岭南文化以其开放性的姿态纳为己用,博采众家之长,成为内陆农业文化和沿海商贸文化互相渗透的结晶,展现出岭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岭南文化开放兼容的社会品格使广东人对高职院校的接受和认可度相对较高,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6]高职院校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既要具备高等教育的特点,又要具备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兼收并蓄两家之长走出发展之路,正需要岭南文化开放兼容的胸襟和心态。(二)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由于岭南地区山多江多的地理环境,农业在岭南经济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其交通便利面临海洋,天然良港多,人口的流动性较大,使岭南经济中的商业活动比较繁荣,商业贸易比较发达,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外贸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岭南地区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中原传统“重农抑商”的商业文化。近代以来,岭南地区民族工商业更是大量兴起,商业意识更加凸显,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使崇商意识更加渗透到社会之中。[7]岭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商品意识普遍较强,赋予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和精明务实的特征,社会价值的取向趋于经世致用。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在于讲求办学实效,紧跟市场导向,顺应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上均要遵循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培养实干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利有用的技能培训。岭南文化实用主义的生存哲学给予高职院校诸多启示,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才是共赢之路,只有实干肯干会干才是生存之道。(三)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岭南地区人口的流动和商贸的发达带来了中原文化、异域文化和原有文化的流变交融,远离政治中心权力中心的边缘化人文环境营造了开放宽松的氛围,多元文化的交汇沟通不断内生出新的生长元素,为岭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岭南文化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状态。岭南人正是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中求变求新求活,对俗世利益的追求使岭南人不会受到传统的桎梏,对多元文化的吸纳使岭南人不会固步自封,他们对新机遇的敏感性、灵活性和对新事物的开放性、接纳程度与处于传统保守农业社会模式中的中原人大相径庭,其强烈的生存意识使他们重视传统又超越传统,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思维范式,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力。[8]在传统经济大变革的时代,高职院校应运而生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对新经济新文化需要新视野新视角,高职院校正是在不断创新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在不同的阶段满足了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需要,灵活的办学形式、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广东省高职院校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岭南北负五岭南濒大洋,境内温润潮湿,蛮烟瘴雨,毒虫生猛,明代以前一直被认为是蛮夷之地,历代官宦往往被贬至该地。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生存必然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韧性,于是铸就了岭南人民艰苦奋斗、敢于冒险的特质。[9]由于内陆困境,岭南人于是转向大海,海洋资源丰富却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向海洋求生存的过程更加冒险而艰辛,只能迎难而上不断地战胜险境寻求生机。南海的惊涛骇浪赋予了岭南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他们不屈服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向更广阔的大自然找寻生存的机遇,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姿态,勇者无畏而且敢为天下之先。广东省能够连续28年GDP总值稳居全国第一,正是得益于他们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大省,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高职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校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均位居全国第一。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的《2016—2017年中国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600强)》评价显示,广东省高职院校进入中国高职院校600强榜单数量居全国第三,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居榜单之首。广东省职业教育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与岭南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密不可分,他们在办学实践中能不断创新,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为全省甚至全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属性与高职院校的如出一辙,正是广东省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文化背景。广东省高职院校要继续领跑全国高职教育,就必须在文化育人上狠下功夫,既符合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文化育人的精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困境。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要充分领略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的血液变成其个人的职业精神,将岭南文化的丰富资源化为学生的知识变成其个人的职业技能,让其成为岭南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可行性: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路径

文化素质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本职工作敬业负责、对专业技能追求卓越、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需要更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支撑和行动指针,弘扬“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各界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更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因此,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契合

(一)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内在关联。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但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1]。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包含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精神素养。从要素构成来看,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此外,工匠精神的培育意在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等优良品质。这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注重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健全人格,还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岗位胜任力在育人目标导向上相一致。(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产业急需、贴合企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当前,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呈现从重学历、重技能向素能并重转变的趋势。职业素质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衔接的关键指标,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为此,属于职业精神的工匠精神,应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范畴。同时,工匠精神传承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诸多能工巧匠的典型故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鲜活教育内容和有力抓手。立足新时代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助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办出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有效切入点。(三)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必要基础。教育对象拥有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方能科学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工匠精神。而正确的价值选择有赖于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就难以对工匠精神产生认同感,也难以真正地践行工匠精神。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其在课程体系、队伍建设、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近年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借力校企合作平台,融合多元资源,不断加强文化素质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呈现校企互通共育的良好育人态势,为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培育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决定了培养路径方向。随着新产业、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个目标维度。(一)爱国诚信、崇善尚美的道德品质。党的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来看,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育德与授技并举,且所立之德,必须是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因此,必须将正确的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引导学生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讲究诚信为本,秉持向善的行为准则,以此凭借技术技能为国家和社会谋大利,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国家形象。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立身,技能人才极有可能追求“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利用技术谋求一己私利,那么“广大青年技能报国”“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等愿景将无法实现。新时代工匠要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具备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打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的产品。所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才,应是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作为立德立身立行根本,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明德尚美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协作精进、求真创新的专业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品质,是指引工匠磨练精湛技艺的精神力量。一直以来,质量都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线。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产出关键在于生产者不忽视、无误差、零漏洞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及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潜精研思、精心打磨,这就源自于生产者执著于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的态度。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传统的行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界限正逐渐消失,广泛合作、共享共赢的趋势愈加明显。产品的制造尤其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打造,早已非一人之技或一家企业之力所能完成。新时代背景下,在个人对自身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同时,互学互鉴、共进共赢的协作意识也是新时代工匠的必备素养。创新位居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进程中,创新是最关键的推动力量。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脱离本质、背离规律的创新是缺乏生命力的。真正的创新,是在求真知,明真理,把握事物的内核本质,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持续改进,形成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拥有探索求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为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助力中国制造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的跨越。(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职业素质。敬业乐业是从业者出于对职业敬畏、对工作热爱而产生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积极乐观的职业态度。严谨专注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细致入微、一毫不苟地制造产品的职业精神。敬业乐业是严谨专注的前提。态度决定行为,对事业常怀敬畏之心、热爱之情的人,总是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才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主动克服,笃定前行,造就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严谨专注是敬业乐业的支撑。一心一意地对待工作,日复一日地专注技术攻关,方能苦尽甘来,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成绩,产生更多的来自于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从而正向推动工作者恪尽职守、乐于进取。因而,敬业乐业、严谨专注两者相辅相成,是新时代工匠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是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纵观古今,无论是历史上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还是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高铁焊接大师、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万君,或是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们,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工匠的身上均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缩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坚守岗位,忠于职守,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一个流程、每一件产品,才能提升中国质量,擦亮中国品牌,把“中国制造2025”计划、建设制造强国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

(一)确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诸多变化,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也应随之更新。1.从重技轻德到德技并修的思维转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由此可见,国家对“育德”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已将其放在办学育人的统领地位。但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技轻德”的错误倾向,也存在“轰轰烈烈做活动、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只有转变思维,从理念上把“德技并修”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坚持育人和育才并行、技术技能与文化素质并重,才能真正推进工匠精神培育、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从学校一元主导向校企双元协同的观念转变。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关键,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手段。目前“素质好、技能强、会做事的职业人”已成社会、行业、企业用人的共识[4]。转变学校一元主体办学育人观念,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良好育人生态,有利于培养出更能融入社会,适应企业需求和产业升级的人才,促进人才供需对接。而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促进学生在职场化氛围中感知工匠精神;企业导师参与教育教学,以身示范,能让学生对工匠精神、职业素质等有具象化认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并实践工匠精神。为此,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明确校企双元主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校企育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培养方案、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实施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的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言传身教”和说教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基于新时代下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打破各课堂、各教育场域间隔,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培养充分融合,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段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主动联合企业制定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各专业素质要求与培育要点,确定校企协同培育计划,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企业职业要求无缝对接。强化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协同培育机制,学校教师要牢固树立“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意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教学中渗透与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工匠精神、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企业导师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组织学生进企业开展实践体验等,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牢固树立锤炼工匠精神和提升文化素质意识。2.打破教育场域间隔,构建三堂融通式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有效配置课内外、校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强化各课堂教育能力建设。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以工匠精神为核心,重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作为必修内容,打造文化素质类特色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文化素质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融通。第二课堂的校园活动,依托文化教育场馆,聘请大师名家进校园讲文化、传技艺,举办学生竞相参与的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技艺展示等精品活动,让有形阵地与无形浸润相结合。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深挖企业文化要素,将优秀企业文化植入校园职业文化,构筑校园职场化实践环境,校企联合开展企业调研、校友走访等实践活动,推行校企文化互融的体验式教育模式。3.实施阶段化培养,构建梯度式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一年级着重培养品行优良的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开设文化类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开展开学第一课、团队协作、读书自学等主题教育活动,涵养爱国之心,涵育道德品格。二年级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预备职业人。结合专业教育,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内容,通过职业形象管理等课程以及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践教学等,开展师生摄影展、书画作品展、职场模拟大赛等,培养专业精神,提升文化品行。三年级着重培养能够融入社会、适应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协同企业融通学生专业实习,开展敬业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梯度式培养使每个阶段的文化素质教育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阶段间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畅通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路径。(三)构建嵌入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以文化之力铸魂育人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担当。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将工匠精神内涵嵌入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全程、全员、全域、有活力的文化育人体系,丰厚师生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1.确立大学精神文化。要在赓续文化根脉,紧抓时代特征,立足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凝练包含工匠精神内涵要素的精神文化体系,在校园景观、建筑、道路、宣传栏等校园各处,在课堂、校园活动、主题教育等各环节植入精神文化元素,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与高素质、高技能培育结合起来,促进精神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理念、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2.优化环境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环境造景相结合,提升校园景观与环境、艺术、时代及学校文化的融合度,打造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深厚的校园环境。以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命名校园景观、道路、建筑等,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名言、工匠精神经典名句等文化小景,在教学楼、教室、宿舍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标识,创建教室、实训室、宿舍等各具专业特色的文明规范,形成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滋养。3.加强载体文化建设。建设多样化校内文化教育场馆,并依托场馆,有计划地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大国工匠精品作品展览、师生艺术作品展示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能够提升文化艺术品味,且近距离感知工匠精神。构建起线下文化载体与线上网络空间联动的育人机制,设计融新时代职教特点与办学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元素为一体的廊道、雕塑、墙壁、宣传栏等文化载体,通过加强文化育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文化育人在线教育资源、强化网络文化作品内容生产、加快推动优秀文化作品数字化与网络化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工匠精神,形成处处有文化的浸润式育人环境。4.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目标为引领,常态化广泛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月、读书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科技创新文化节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我心中的大师名匠”等校园活动,形成贯通三年、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还应引导二级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及人才培养特点,强化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文化与专业技能融合培养,形成互补共进、协同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