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52

文化类论文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节目形态

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系统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与电视传播的缺少不无关系。目前就电视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对电视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节目形态作一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值得电视珍视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功能。文明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基层。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在民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核心内容就是健身。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强身健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身心的自我培育、锻炼和养护过程,无不包含着健身的客观规律。”

在当下制约中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体育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而言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花钱不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悠久历史与深厚基础。汉族地区的秧歌、腰鼓、太极拳、木兰扇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霸王鞭、跳竹竿、民族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超越民族,为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根据一项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显示,2000年5省区少数民族16岁以上城镇居民仅有48.5%参加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居民所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为静态的。对于广大农村以及沙漠、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体育缺少可行性,所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方便易行,而且可以与民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缩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差距。

近年来,中老年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中老年人普遍对运动量大、技术要求高、对抗激烈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兴趣不高,而更偏爱节奏舒缓、刚柔相济、群体参与、缓解寂寞、延年益寿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群众体育锻炼中80%的内容是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强身健体功能所吸引。2006年,河北邯郸市为了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邯郸,进行太极拳交流、比赛和联谊活动。“中国功夫”在欧洲的影响近年来剧增,据德国联邦多元文化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近100万人。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讲,对于电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座巫待开掘的“富矿”而非“平矿”。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经济价值

传媒经济学认为,大众媒介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媒介产品的销售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支撑的广告收人以及衍生品销售收人。从调查来看,西方竞技体育的受众群主要为青年男性,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群体,还有大量的青年潜在受众。在当今健康文化、生命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下,这个受众群无疑更为庞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群体参与、大众娱乐的功能对于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法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策划得当、传播得法,其电视传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收人,而且会通过面向国外的电视产品与衍生品的多级销售为电视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在访谈中,研究舞龙舞狮的卫志强教授和研究体育新闻传播的郝勤教授都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定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为电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否则要求电视关注便是一种奢望。据《光明日报》报道,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作为中国功夫(武术)首次与现代舞、芭蕾、杂技等艺术完美结合的《功夫传奇》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演出150场,观众1l万人次,总收入300万美元。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与风情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探索出一条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如贵州的“国际芦笙节”上表演的苗族、侗族特有的斗牛等体育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和省市电视台记者。每年除了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还会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外电视台前来报道。然而,相当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却因为政府缺乏策划、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参与不够,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缺席,没有产生太大的经济收益。如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纳顿节”等便不太受电视关注。

二、电视传播视阑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

按照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由强至弱,笔者从文化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和已经消亡与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种种实践与改革,逐渐与西方体育模式近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其除了竞技性外,多数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并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多达149种,其竞技性强、表演价值高,特别适合电视传播。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与散手、舞龙舞狮以及巧种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墩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和藏族马术表演、蒙古族马术表演等。这些项目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符合电视动态阐释、立体审美、凸现过程、追求悬念的媒介特性。

(二)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娱乐类体育文化是指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基础,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通常与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广场文化与庆典文化特色。这些项目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前者如拔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抖空竹、中蟠、健身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大众健身操等;后者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内蒙古的“那达慕”节日大会、高山族的拔河节、汉族元宵节的舞龙舞狮、朝鲜族秋夕节举行的摔跤、荡秋千、跳板,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不及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那样适合电视传播特点,但由于其在全民健身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民间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电视应该大力传播与推广。

(三)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肢体动作舒缓,强调以意驭气,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文化项目有围棋、象棋、木兰扇、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大雁功、五行掌、金刚气功、鹤翔庄气功、五田运气法、武当龟息功、少林达摩气功、站桩功等。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整体主静少动,与电视媒介动态阐释、声画结合、强调动感、立体审美等特性有相悖之处。但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智力教育等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外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大量的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同样不能被电视所忽视。为了优化传播效果,需要对此类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形态按照市场规律与受众需求进行探索创新。

(四)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那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消亡或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却是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民族伦理、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其中已经消亡的被一些学者称为“化石型”传统体育文化。如已经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以及投壶等。而濒危类是指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薄弱,相对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大多数保留有较多的早期原始风貌,往往依附宗教祭祀或封建遗俗中,处在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如迄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宗教舞蹈、祭祀性体育活动等。

三、不同类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节目形态的策划与探索

“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影响力,成为电视体育传播的‘主流媒介’表达的两个向度。”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文化特色各异、群体参与性强,是人民群众节日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是按照适合各自体育文化特点的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针对性传播。

(一)竞技表演类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适合电视传媒特性,新增量传播。其中竞争激烈、动感强、节奏感强的传统竞技项目(如散打、蒙古摔跤、技击武术等),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接近,可通过赛事直播、录播、电视体育新闻等节目形态传播;观赏类、表演性强的艺术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电视的视觉效果,以体育文艺活动,体育庆典活动直播、录播,体育人文纪录片,后期加工的艺术专题片,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进行体育结合文化的传播。栏目采用“体育新闻”、“媒体扫描”、“减肥纪实”、“体育”和“今日心情”5个版块构成,集资讯、服务、参与、娱乐于一体,.收视率很高。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采用“赛事”、“人物访谈”、“故事”、“项目历史文化”、“练习技巧”等子栏目结合的电视体育杂志来传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适合电视传播的部分开始,分类、分批、分特点、按步骤进行传播。先传播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的项目,然后带动其他项目及文化的传播。

(二)健身娱乐类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秧歌、秋千、跳绳、踢毽子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是融运动与文化于一体,身体与精神共同释放、解放的狂欢体育。电视介人传播时,可以采用广场直播或录播形式、强化节目的群众参与性。也可以借鉴“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赛。对于秧歌、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休闲娱乐、节日庆典体育文化,应以纪录片、旅游风光片、专题片或比赛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传播。2007年出现了许多格调高雅、健康娱乐、收视率较高的此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奥运舵手、火炬手选拔”和“脚斗士”。这些都是策划健身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电视真人秀节目值得借鉴的范本。公务员之家

(三)益智养生类

由于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以静态为主,与电视媒介的视听特性有一些相悖。所以电视在对此类传统体育的传播量上要控制,并且应积极策划效果明显的节目形式,以电视的“动”改良项目的“静”,巩固目标受众、争取潜在受众,变“窄播”为“广播”。以围棋传播为例,中央电视台对围棋不可谓不重视,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由即节目形式太过单一。“围棋被电视传媒逐渐忽略与电视节目的贫乏不无关系。简简单单的新闻报道,千人一面的电视采访,难见新意的大盘讲解,电视在画面冲击、图像再现的优势被大大降低。”对棋类项目的电视传播,除了强化比赛时解说员讲解的娱乐生动性以外,也可从项目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教育意义角度,制作文化专题片进行传播。太极传播可适当融人娱乐元素,在不损害太极文化本体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故事、人物、悬念、细节的大众传播文本。

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范围和题材仍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领域,缺乏内容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要借助电视传媒挖掘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些是因为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而被淘汰或面临淘汰。但有些并不是因为其本身丧失了生命力、而是由于其局限于宫廷或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重视,没有在民间传播发展开来等其他原因而消亡的,如我国唐代盛行于宫廷的马球。但马球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而被成功利用,展现了这类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综合文化类杂志大众文化文化特征反应

我国目前共有各种期刊9000多种,而时尚休闲类、IT类杂志的增长是最快的,此类杂志期刊都属于综合文化类期刊,是普通读者自费购买最多、阅读频率最高、业余接触时间最长,因而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期刊。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文化类期刊所呈现的文化特征。

一、是提升还是迎合

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大部分是文摘杂志、妇女杂志、娱乐杂志、健康杂志和时尚休闲杂志,此类杂志难以在涉及重大问题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我国的大部分杂志期刊缺乏的是精英文化视角,往往不能从提升文化精神的高度探讨套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以不流俗、不媚俗、坚持“可以呼唤出人的崇高感情、激发人的创造性”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有影响力的杂志,这种操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已经变得两难。那种仅仅迎合于人的情感泛滥、麻醉人的智力而获得“成功”的杂志比比皆是。而对消费文化的处理应有的合理吸收和处理,也变为一味的盲目迎合、推崇甚至倡导。是提升还是迎合?成了我国杂志期刊文化定位的难题。

二、非现实而又胜似现实的生活世界

从内容层面讲,杂志的影响力源自于它营造的时代价值和生活方式是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它所书写的生活与生存、价值与观念、趣味与审美、情感与故事具有什么文化属性;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如何体现。作为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文化类杂志在内容层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流行文化特征、商业特征、消费特征。

人们对于杂志的消费主要是文化的消费。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了社会的思想、观念、科学、道德、政治、法律、宗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内容。而综合文化类期刊传播的更多的是流行文化。比如其中的时尚休闲类杂志,它的内容充斥了连篇累牍的流行文化,好莱坞的“影视文化”、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文化”、夏奈尔的“服饰文化”。它们营造出来的热点人物、top排行榜、各式明星,以及围绕这些生活生存的价值观念、审美品味、情感故事无时不在影响着时代价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结构正在经历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人们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综合文化类杂志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三联生活杂志周刊》响亮的提出了办刊口号“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城市画报》的办刊定位是“体现知性而有品味的都市生活”。此类办刊宗旨反映了我国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色:过去的生活范式正在被质疑,应该倡导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来代替。不可否认,综合文化类杂志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提供文化享受、提供娱乐,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创造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现实没有达到但又似乎唾手可及的,在这种非现实而又胜于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强有力的改造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行为、语言、观念、价值、生活发挥、生活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经过综合文化杂志提倡引导的流行文化现象,完全体现了这种虚拟现实世界的内涵,它们很快变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成为现代人思考、行为、生活的规范准则和价值参考。就像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助理巡视员张泽青所说:“杂志对生活的影响甚至已经进入了法治建设的层面,前一阵关于江苏省取消男女混住禁令的讨论,其起源就在于前两年杂志做的两性合租的话题。”从综合文化类杂志的内容,比如《吃出爱情》、《不需要男人负责》、《秋季彩状新色图鉴》、《减肥食品的NG和OK》等,不难看出综合文化杂志热衷的是传播流行文化。

其次,大众媒体的生存状况决定了杂志文化的商业性。仅仅依靠杂志的销售是无法实现盈利和发展壮大的,杂志的生存与其他大众媒介一样必须依靠广告。任何一种杂志,最醒目最引人注意的版面无不是品牌广告,而且时尚休闲类杂志的广告比重占全刊13%以上,最高达到26%。读者在接受杂志倾心打造的各种新观念、新主张时,对各种品牌广告营造的消费文化氛围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时许多广告都是国际大公司的广告,往往站在国际、全球的视野背景上进行讨论宣传,在精美、华丽、宜人的图片和极富诱惑性的广告语言中,新鲜事物、新颖生活、全新理念与流行资讯、流行意识相配合一一传到受众,而且更具影响力。

最后杂志还传达了消费文化的特征。以《时尚》杂志为例,在发刊词中它表示,它将是时代的风尚,努力反映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观念带来的冲击,侧重体现消费文化的传播……是消费领域足以折射人的全方位的关照。它表达了一种历史合目的性发展的深切愿望,不仅从一个方面表达了对改革开放、对“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具体支持,同时也以文化的方式在实践层面相应了走向市场的雄心壮志。应该说《时尚》确实践约了当年的承诺。并且在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它引领消费和时代风尚的初衷。它与当前方兴未艾的商业主义意识形态不谋而合,与主流意识的不期而遇使得时尚休闲杂志获得了合法性。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大量生产的同时又大量消费,物品的使用性价值已经超过了物品的交换性价值,生产不再是由物品的交换性来引导,而是由使用性的消费所获得的利润来引导,消费性已经毁灭了交换性,社会成了消费社会,人的奋斗是为了物的消费,某种夸饰性的生活形成了社会的规则,这种夸饰性的消费完全越过了个人的生活需要,成为某种时尚,引导人无限的追求。时尚休闲类杂志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在满足被制造和刺激出来的欲望,引领大众不断地追求它们倡导的时尚生活,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众多的时尚休闲杂志的内容中,其资讯性,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和服务性越来越强,不断地制造流行语和流行话题,配合刊登的各种品牌产品的信息,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理念,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而又神似日常生活的情景,从而在社会与读者中形成一种新的符号、新的意义、新的消费文化。

三、虚拟世界中欲望的满足

从当代杂志文化的特征,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杂志的内容诉求已经不仅仅是编辑的艺术,不仅仅是拥有独有的视角、独特的审美就能观察和表达世界,而是编辑、广告、发行等相关专业人员,与社会和市场进行碰撞和调和、妥协与反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编辑与市场合谋的艺术。

因此,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大众的接受方式已经异于对传统文艺传达的文化的接受方式。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接受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它的关键在于对世界的总体关照、对人心灵领域的透析、对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种由距离感而获得的美感。人们对杂志文化的关注,主要却是对自身欲望的关注。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人们看杂志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休闲娱乐的满足。具体可这样说,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是“反映”式的,欣赏对象是通过过滤的现实的结晶,是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有相对完整而统一结构的世界;而对杂志文化的接受是“反应”式的,接受的对象是现实的延伸,这种内容不再是现实的提炼结晶,而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的展示,读者可以凭借幻想跻身其中来获得享受。公务员之家

例如,综合文化类杂志的成功,是因为走情感路线定位而获得大量读者群的,无论是大人物的琐事,还是小人物的不平凡,都是俘获读者忠诚的妙方。对此类文章的阅读,无疑起到一种情感补偿性的作用,因为作品表现的生活与读者现实中的生活同质同构的,读者在阅读之时,完全是一种同步的心理,他们关注的是自身的情感是否在同质同构的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或者自身被刺激出来的欲望能否在虚拟场景中得到满足。后一点在时尚休闲杂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即使不能拥有杂志所传达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不能占有杂志刊登的名牌消费品,但是通过阅读,可以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在幻想中经历自助欧洲旅游的最佳路线,了解名牌给自己带来的身份地位的满足。此类杂志文化的接受是一种直接刺激性的满足,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来拓展个人经验过程的求知,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获得知识和修正内心即成认识图示的快感,人们不再抽身其外,与之保持适当距离,获得审美的享受,而是列身其中,通过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反复消费,将隐抑的欲望释放出来,获得当下的强烈刺激与一种替代式的满足。

注释:

《论时尚杂志畅销的时代特征》,红尘着,《新闻界》,2005年第1期。

《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孟繁华,河北学刊,2004年7月,第4期。

参见《消费社会》,鲍德里亚(法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3

历史文化类栏目,有的选题,涉及的资料非常多,涵盖的知识点多面广,需要采编人员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特别能说明问题的资料来用。而有的,虽然题材很好,资料却少的出奇,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尽量多的搜集资料。比如与五峰山这一选题,昌黎各界留下的资料特别多,有照片,有文字,有传说,有故事等等,这就需要筛选。采编人员最终确定了六个题目:《性乐山的有志男儿》、《盟誓碣石》、《登高一呼群山应》、《与五峰山的情谊》、《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圣洁情思凝五峰》,展现党的创始人的伟人风采以及他与昌黎五峰山的不解之缘。在山中拍摄时,巧遇吉林师范学院退休讲师、副教授陈熹老人,老人年逾八旬还坚持进山缅怀,我们抓住机会采访了他,同时收集到了关于韩愈的一些资料,为做《韩愈祖籍昌黎》栏目提前留下了生动的资料画面。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魏立群来昌黎的时候,我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采访了他,为做《魅力皮影》节目做准备。节目播出后,有很多人见面跟我们讲,你们很厉害呀,怎么请到的魏立群老师?其实,那是我们半年前采访留下的资料。历史文化类栏目的采访对象很多是上了年岁的老年人。每次找到他们了解情况,请他们配合,他们给予的支持不是一星半点,他们尽他们的所有,珍贵的资料和照片,珍藏了几十年,对我们却从不保留,这让我触动很大。做《源影寺塔》系列节目时,八十多岁的张鹏起老人,将自己维修源影寺塔时整理的一册工作照片交到我手里,从源影寺塔维修开工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整个维修过程和每个维修细节,老人都细心的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下来,并且有维修前后对照图,这让我深感震撼。做这类栏目,不仅是对历史、对真实的一种敬畏,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2资料分析要有条理性,主线要明确

《话说昌黎》栏目播出两年多,搜集的资料装满了整个书橱,包括书籍、视频、照片资料,仅翻阅的文字资料就有成百上千万字,寻访了几十位老人和学者,形成了20多万字的节目角本。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最终消化并为我所用,需要经过分析整理甄别的过程。搜集到的资料有的很有条理,而有的则是散乱无章的,这需要我们像园丁一样,把这些内容分类整理修剪,加工成美丽的花环。内容相同相近的放在一起,考虑每个选题的内容可以分几个部分,确定为几期,每期之间如何连贯起来,内容怎么衔接,每期的看点在哪里,一定要弄明白最想让人知道的是什么,最值得人了解和记住的是什么。比如:《史梦兰与止园》,从“京东才子”、“直隶一人”史梦兰的毕生成就,到止园的辉煌与没落,其思想要义是主要线索。《广播电视60年》系列节目,则是以广播电视人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广播电视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展现广播电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

3专题脚本要有全局性,是制作根本

专题脚本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我和写作规则。比如,配音和同期的内容怎么安排,镜头如何组织,这些落实到纸上,形成专题片脚本。专题脚本是后期制作的依据和根本,也是将前期搜集整理的资料做最后的编排、整理和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更为细节的东西,包括哪些内容用播音员配音的声音,哪些用被采访人的同期声,这两种声音又如何恰当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期完整的节目。我的原则是,被采访人说出来的东西尽量保留,被采访人没有表达完整的,或是没涉及到的,需要加以解释和说明的,用配音。要把收集来的资料和镜头,与配音结合,这部分是为做到内容详实而服务的,要在这一部分,尽可能多的把图片、照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等展现给大家看。而在被采访人的叙述过程中,也就是同期声运用过程中,也尽量安排配以图片或是字幕说明,尽可能准确的将事实说给观众听。往往一个节目会涉及很多个被采访对象,大家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了解和感受,所说的内容有不同也有相同,有互相印证的也有互相抵触的,把这些关键的东西摆在一起,安排先后顺序,主次内容,确定本期节目的重点在哪儿。然后,再用配音部分画龙点睛,起到承接和说明的作用。被采访人的同期,好比珍珠,而配音部分则是线,什么样的珠子放在一起更漂亮,用什么样的线串起来更好看,怎么串在一起才艺术,就要看采编人员的功夫和本事了。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同或相近的,为了避免重复,可以让一个比较权威的人来说话,如果没有权威人士,就可以两个人互相印证。另一种是不同的或者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让两个人各执已见,有结论的、可以定性的问题,当然要告诉观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是没有结论的问题,编辑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判定孰是孰非,要让观众去看,让观众去思考,不能替观众得出结论。

4制作手法要有时代性,运用新技巧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4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舞蹈与人类学也有着漫长的、相互联系的历史。闻一多先生很早就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舞蹈“是什么”作出了精辟的阐解:“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一著名的论断,从实质而言是闻一多先生在客观的人类学视野中,通过舞蹈形态来解析、透视舞蹈的本质内涵。他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阐释“舞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他在《说舞》中根据澳洲风行的科罗泼利舞,进一步推论出世界各国的原始舞蹈都具有“生命机能总动员”的特点。应该说,闻一多先生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对我们认识舞蹈的文化原理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看到的是与生命本能最贴近的文化。毫无疑问,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由此看来,任何形态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我们了解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东西。几年前,我曾和日本的几位文化人类学者赴西藏考察萨迦教派的喇嘛跳神。平心而论,如果仅从舞蹈形态上来欣赏萨迦跳神,它可能是一种低消耗的艺术审美,很难从形态上找出动律特征。举手投足极其缓慢,结构与情节全部仪式化了,一尊又一尊的佛神我行我素地表演法事仪轨,“局内”观众是那样地虔诚和顶礼膜拜,而“局外”人要从头到尾看完全部的跳神,还真需要耐性。然而,文化人类学者看到的是巫术与艺术、神学与美学、神格与人格的关联,看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的文化观念。也许萨迦人并不认为他们在跳舞或从事什么舞蹈活动,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明了生死之念的虚幻,体悟生时救度的征兆。在这里,跳神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舞情、舞律、构图在这里没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跳神,跳神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显媒介和载体,它可能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另一层面是这种文化形态所包涵和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文化人类学的结论是:一定的文化意义是以一定的艺术元素为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并进一步回答艺术形式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它体现和负载了何种文化意义,为什么会制造和使用这种艺术形式,等等。

二、采风与田野调查

文化人类学的舞蹈研究有其独特的立场,它与舞蹈艺术家的角度有其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说,舞蹈艺术家注重艺术的、美学的意义,而文化人类学者注重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但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却也有其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深入到民间去采风和搜集资料,然而艺术家到民间去采风其关注点往往是舞蹈本身。诸如表现形式、语言符号、象征意义以及风格、韵味、形态等,较少地研究和观察舞蹈以外的其他文化现象。而文化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的概念范围相当广泛,他也探讨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但是他对艺术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作为艺术的舞蹈,而是整个社区的各种文化现象与舞蹈的相互交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人类学在描述和分析一个文化现象时,强调将研究对象置于整体文化中来观察理解,要求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中集中精力分析这个文化行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整体文化与部分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认为社会文化每一个部分(制度、观念、生存方式、生态环境等)都是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目前散存在中国各民族的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除了自己的一些独立形态和表现方式之外,它世世代代沉淀在人们意识深层和社会心理机制中,它的文化包容量非常复杂而又博大精深,仅从舞蹈这个学科去研究可能会显得贫乏和单薄。因此研究的方法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多学科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因为田野调查能提供人类学家由内部去理解人们在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所从事的特殊文化行为,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来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去过傩乡采风,从民间傩舞中发现了几个可舞性的舞蹈动机,作为素材发展成一个艺术舞蹈作品。为了记录整理民间舞蹈,由于方法不同,收获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进行一些思考,把这种思考转变成学术思维,就会发现它还是不够深入,多有遗漏,以至造成了对民间傩舞的评价不充分。这种遗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些俚俗性的文化现象缺乏深入的挖掘。这实际上是一个怎么认识野蛮与文明、精华与糟粕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学术观上还没有摆脱旧的体系,习惯于将民间舞蹈纳入精华与糟粕的框架,简单地扬弃。主观上将俚俗性排除在学术视野之外,而事实上俚俗性是民间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割裂了也就丧失了互相依存的基础。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俚俗的东西,往往是蕴涵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它直接关系到文化价值的呈现。比如,举行跳傩仪式时有很多俚语唱诗,以往总觉得“粗俗不堪”而不屑一顾,后来学会了用俚语访谈后,发现这些俚语唱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信仰民俗以及跳傩的功能、目的。这一现象在民间舞蹈中很有普遍性,像土家族的《毛古斯》、瑶族的《跳盘王》、纳西族的《东巴舞》、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蚂@①舞》等,它们或多或少地带着不同程度的俚俗因素。如何正确认识民间舞蹈的俚俗性,需要我们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来克服舞蹈研究中的片面性。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模式无高低之分,“文明”与“野蛮”,“精华”与“糟粕”都是相对存在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是对待异文化所需要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2.对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缺乏学术上的关怀。长期以来,我们对舞蹈的研究,只是单纯地对纯舞蹈本身的研究,比较关注舞蹈的精致、典雅、工整和纯艺术的审美咀嚼,而往往忽略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像傩舞仪式中的行傩、民俗宗教舞蹈中的形象以及秧歌中的队舞等。在传统的学术模式中,停下来跳才是舞蹈,而行进中的行为动作则不在舞蹈之列。但是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古代置佛陀偶像于车舆曳之而行的佛教形象和中国帝王出行仪仗的壮观场面。深入研究下去,我们发现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的文化属性非常具体和真实,它是观念的外化,人们借以这种行为动作达成美好的愿望,来表达一种心理情结。民间也许并不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行为动作,他们注重的是信仰的作用,在这些行为动作后面蕴藏着一种感性的文化氛围。从传统的舞蹈观来审视,它也许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舞蹈,不规范,太生活化,但它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联系他们生活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纽带。

理清了学术思路,视野自然也就开阔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人类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证到思辨的运思模式,在细微之处解构了舞蹈研究的某些传统理论和固有范式。由此可见,研究视点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舞蹈资源大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资源是因为它几乎囊括和保留了人类所有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类型。而这些被涉及的内容,需要我们从多种学科角度来加以发掘,作出理论阐发。这方面前辈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为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势必要受到冲击。所谓全球化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它已经开始介入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形成一种国际间不同文化的融合。现在一些西方的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绝迹的文化类型加以异乎寻常的关注,力图作出学术上的概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何在艺术学的基础理论上广泛地吸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变传统的单项研究为整体的全面研究、跨学科的研究。在学术层面建立适合国际间平等对话的语境体系,用中国经验的学术话语来阐发中国文化舞蹈资源,让它走向世界,在国际大格局中增添中华文化的份额。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5

世纪之交“构成的人类文化现象”的重新结构和文化审视,显然是关于人类精神家园集体寻找的必然结果。首先,艰苦朴素、志存高远、处变不惊、无往不胜的人格魅力具有永久的人生启示意义。其次,市场经济的冲击及价值观念的调适造成新的心态失衡和价值重构,所代表的价值倾向正好为人们的求解心理提供了必要的平衡点。最后,国际巨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时间,人们发现社会主义“由短变长”,共产主义“由近而远”。惊讶、惶惑之余,蓦然回首,认定思想仍是最有力的精神支撑之一。

“个性不会从一个人身上跑向另一个人身上,但文化却可以从一个社会传播到另一个社会”。(注:〔美〕菲立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1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存在,现象具有大于个人、超越国界的人类意味。基于此,本文就现象的本体、民族、国家、人类等渐次递进的世界的人类学意义略作诠释。

一、本体含蕴——自我实现的强人

现象的文化意义,首先在于其本体价值。深厚的本体含蕴在于,他是一位能够超越他人并自我超越的强人,一位影视明星写道:“在我的少女时代与青年时代,我最热爱、最崇拜的男性是。我把所有纯真的爱情,全部的憧憬和希望,都奉献给了他,他是我顶礼膜拜的偶像。”(注:刘晓庆:《我在时代》,载《中国作家》,1992(5)。)非凡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对来说,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永不满足的超越意识,决定了他那具有激进色彩的社会主义发展观。60年代初,在认真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较全面地表述了这种进取与超越思想:

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单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列宁,不写出《两个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决一九○五年和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单有一九○七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不足以应付十月革命前后发生的新问题。适应这个时候的需要,列宁就写了《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列宁死了,又需要斯大林写出《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这样的著作,来对付反对派,保卫列宁主义。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注:参见《的读书生活》,35~36页。)

这种追赶社会、把握现实、推进历史发展的开拓精神使成为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强人,并直接启发了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据雷洁琼回忆,1949年初,她与几位民主人士一同去西柏坡面见,“当时还处于战争时期,就深谋远虑想到革命胜利后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问题,想到改善人民的生活问题,使我感到他学识渊博,高瞻远瞩,确是个伟大人物”(注:雷洁琼:《一次难忘的幸福会见》,载《同志九十诞辰纪念文选》,3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纵观一生,他从未放弃过探索与奋斗。对此,有过中肯评价:“伟大斗争的时代必然会生长出卓越的人物,而卓越的人物反过来又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同志就是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中最伟大、最卓越的人物。”(注::《最好的怀念》,载《同志九十诞辰纪念文选》,7页。)美国的施拉姆教授也称赞是一位“不朽的造反者,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注:〔美〕施拉姆著、刘李胜等译:《的思想》,305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正是现象本体含蕴的内在启示。

二、民族气度——中华民族利益的优秀代表

就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言,堪称忠实而超拔的代表。他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优越感和深沉的民族感情,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成为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优秀代言人。

的民族情结是明朗而一贯的。在他看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注:《选集》,2版,第1卷,161页。)。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号召“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他认为,正因为有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才能在长期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斗争中,不仅没有被东西方列强所吞噬,相反,而是异常坚强站立并成熟起来。

惊人的洞悉力还在于,在大力张扬民族尊严与自信心的同时,始终告诫中华民族务必保持斗志与方向。此乃民族不败之关键。他多次指出,“中国人要有志气。我们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注:《选集》,第5卷,470页。)他辩证地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注:《选集》,第5卷,285页。)。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为世世代代人民所景仰的民族英雄,毫无疑问,其中最杰出的是同志。”(注:《思想永放光芒》,载198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今天,我们有责任继续发扬高尚博大的民族精神,时刻反思数千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抓住历史发展的契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铸辉煌。

三、治国风范——国家航船的杰出舵手

不卑不亢、自力更生、和平发展的大智大勇,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国格的缩影。所恪守的利益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且,从根本上讲,国家利益胜于民族利益。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前途高度契合时,国家利益就成为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

基于此,对内力主民族和睦,对外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他极为推崇陆游、张孝祥、张元干、洪皓等南宋爱国主义诗人诗作,称赞他们代表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事实表明,危亡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置于首位,并为此多次冒险与国民党合作,堪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49年10月1日,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称之为“国魂”乃当之无愧。所以,日本学者大泽升说:“是新时代的开拓者,这一点没有错。而且,他将作为开创新中国的人物流芳千古。”(注:〔日〕大泽升:《中国向何处去》,载《国外党史研究》,1992(5)。)

认为,马列主义是中国人民摆脱苦难和压迫的指南,没有这一点,中国人民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他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注:《选集》,2版,第4卷,1516页。)

“在足够的时间流逝后,大多数天才人物在原型无不被看出完全是他时代和国度中的人。他与同代人共享着比他或他的同代人更多的东西。”(注:〔美〕菲立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1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时代”之所以成为一种内蕴丰厚的社会文化现象,正是因为他与他的国家、人民间的无限多样的血肉联系。甚至,他以自己卓越的才华、信心与毅力,创造了比他预想的蓝图更加充满希望、更具解释性的未来。因此,施拉姆评价说:“他矢志不移地谋求中国的繁荣,恢复她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无疑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注:〔美〕施拉姆著、刘李胜等译:《的思想》,290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邓小平充分估量到的“开国”功勋:“如果没有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48页。)

四、人类意义——改变与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巨人

生于中国,属于世界,可谓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并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历史巨人。不仅异常熟悉中国国情,而且,他对世界形势的深度关切与理性分析令外国首脑和记者大为惊讶。斯大林在世时,曾夸赞是了解世界形势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国际友人斯特朗更是由衷感叹——“主席对世界大事的知识是十分完备的”。

优秀的个人素质、强烈的集体、民族意识与清醒的国家观念,决定了高尚的人类情怀。在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大业的同时,保卫不负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使命,成为20世纪人类思想与政治话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首先,认为,十月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世界主要存在两大对抗: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对抗;二是爱好和平、渴求独立、争取解放的广大第三世界与第一、第二世界中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对抗。因此,他主张彻底打败法西斯,打倒帝国主义,消灭一切反动派。唯其如此,业已取得的社会主义成果才能得以巩固,第三世界人民才能求得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这种跨越国界的人类意识和国际主义襟怀,使有可能及早注意到苏联革命的人类学价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后,兴奋而敏锐地判断,它“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注:《选集》,2版,第3卷,885页。)。之所以坚决抗日和号召全面彻底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仍然是基于推进世界革命进程的考虑。

其次,清楚地阐述了世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他认为,“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它要领导全世界的革命”(注:《选集》,第5卷,479页。)。因而,他特别通俗地规定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一条;第二条,小人要动手,老子也动手,即以和平为要,但决不软弱,更不投降。这也是的人格力量在世界革命中的显现。

再次,为其更有效地争取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就必须结成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为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宏观地看,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他不仅重视中国同苏联的关系,同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伙伴关系,而且重视与第一、第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间的协作关系,甚至注重与某些反动派暂时地、策略性地和平共处。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他对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评价以及关于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的肯定。当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公布时,许多进步人士想不通,但却迅即给予积极评价:“这个协定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巩固了苏德两国间的和平,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东方,则打击了日本,援助全了中国……。在这一切上面,就安置了援助世界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基础。”(注:《选集》,第2卷,580页。)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进一步重申了国际大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了团结的广泛性和国际主义意义:“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注:《选集》,第2卷,659页。)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旅游价值开发建议

成都是一座具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岁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蜀文化。

作为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类文化资源,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与独特的美学风范闻名于世。成都的艺术类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且极具旅游价值;但如何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来蓉旅游者,值得我们多加考量。

成都市艺术类文化资源现状概况

成都地区的艺术类文化品的种类繁多,特色也很鲜明,比较具体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艺术作品,艺术诞生环境及艺术的展现环境三大类别。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文艺作品类资源较丰富

川剧、皮影戏(川灯影)、书画、诗歌、成都曲艺(扬琴、四川评书、竹琴、花鼓、四川相书、四川车灯、清音、金钱板、荷叶、谐剧)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视觉刺激要素,表现形式多元化,富有情趣。

著名的艺术作品诞生环境少

进入著名作品的诞生环境主要有杜甫草堂、薛涛井、望丛祠,但以杜甫草堂所诞生的作品在全国的知名度最高。

艺术作品展现环境较多

包括影院、美术馆、画廊、古玩市场、群众艺术馆和演出中心等。成都市目前有美术馆6家。到目前为止,够得上专业画廊标准的却很少。

成都市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廊有蓝色空间画廊和四川美术家画廊等等。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是全国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成都共有演出场所28家,演出团体共计57个。

成都市属文化部门电影放映单位(不含社会民营的)共7个。全市共有文化馆10个。

成都锦城艺术宫等6个演出场所,其中除锦城艺术宫和成都艺术中心的规模较大外,其它的规模较小。

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

成都主要文艺资源现状评价

艺术类文化资源的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其本身的知名度,审美度(表现力),及其独特性等综合评价因素。下面我们将运用此三维度就成都主要的艺术类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价值评价。

知名度成都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虽多,但富有知名度的不多。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宝贵文艺资源的知名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文艺资源知名度提高,以期吸引更多游客及定单,更快更好的发展地方旅游经济。

独特性成都市的文艺资源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例如川剧,皮影戏,蜀绣等国内外知名且地方所独有的文艺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审美度(表现力)成都市的艺术文化资源中,绝大部分都较有表现力,或给人以场面恢弘大气,或给人以色彩的视觉冲击,或令人叹服于手工工艺的精美绝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利用好成都文艺资源给游客带来的视觉、心灵的双重享受,做好宣传,提高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

成都与西部主要城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比较分析

成都地处中国西部,我们在做城市比较分析的时候选取了西部其他几个在艺术类文化资源方面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分别是重庆,西安与昆明。对比情况见表1,表2。

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与其它城市相比,成都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成都市的艺术作品主要依靠表演者语言中的词语内容特色及语音和音调来表现,作品的审美特征不够鲜明,导致旅游者的体验难度加大。

西安和昆明的艺术文化则以作品本身较突出而简单的审美特征给游客带来更轻松的体验。

成都市民间工艺品的特点是制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与其它地方的工艺品有相似之处,普通旅游者难以区分其间的差异,但精致、细腻和色彩配置上又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传统工艺品的普遍特点是价格较高。

由于成都民间工艺品的色彩和造型等与现代家居环境缺乏有效配置,因此,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成都艺术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可分为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而艺术类文化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在成都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一是对此类资源,应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加速旅游开发,提升其知名度,为成都旅游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二是对面临失传,逐渐消失的艺术文化资源,需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战略保留,在维护文化得当的基础上再加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成都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一个城市不管有多么丰富、多少独具价值的艺术文化资源,若不大力宣传促销,游客同样不清楚、不了解。

现代先进的促销传播工具能很好地帮助其与游客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使得人们能更深入、形象地认识到地方艺术的魅力。

我们要有效开发艺术文化资源,就要利用好沟通传播工具,使成都优秀的艺术文化旅游资源能更好地为人们所知晓。

在实际运作中,为更合理有效地对资源进行开发,我们要积极与国内、国际的相关旅游专家和先进的旅游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合作,共同整合宣传,并按照先进的市场运作方式,把成都的艺术旅游形象推向各地,不断促进全球客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提升成都的艺术文化资源吸引力

旅游市场秩序直接影响着城市旅游形象,是关系到成都旅游业健康发展,艺术文化资源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近些年来,成都市各部门联合开展了以整顿和规范城市旅游基础环境、加强艺术场所管理、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大力查处惩办了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色情传播等不利于成都艺术文化健康发展的行为,艺术文化市场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艺术表演场所的超范围经营、非法转让、虚假广告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与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可见,加强艺术文化类旅游行业管理、整顿艺术文化市场秩序是一项须常抓不懈的工作。

只有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在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清理充实地方艺术表演队伍、规范表演市场、改善文化旅游基础环境,才能保障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得以进一步弘扬与持续发展,才能使其更能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价值。

传承发展地方艺术文化资源

人才的多少是关乎成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核心因素,而从事艺术文化的人才越多越说明成都的艺术类文化旅游服务质量较高,服务技术较先进,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也就较大。但是现今成都市内的旅游专业人才已经严重匮乏,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高层次人才极少,远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极具旅游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生存将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政府要制定优厚政策,吸纳、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策划人才,旅游营销人才,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成都旅游业人力资源的结构状态和提高其结构素质。

另外一方面,针对从事民间艺术文化的人才缺乏的状态,地方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鼓励举措与措施,培育有志于为成都艺术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使得艺术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

3.赵志.论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

4.刘岚,刘和椿.剑南山水尽清晖——巴蜀名胜与旅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经管类专业;文化教育需求

由于文化需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制约、调节群体文化心理以及牵引整合社会力量,所以必须要掌握了解文化需求,并引导其发展。由此,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文化需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重视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的全面与协调发展,最终将高职教育的隐显性知识进行有机统一,才能促使高职教育知识体系中纳入现代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从而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方面,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

1学习教育需求

1.1专业课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将转型为区域经济,并且这种类型的经济将占领主导地位,前文中已经明确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同时高职教育的学生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经济服务,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要部分之一则是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实践,已经明确了教育培养人才与社区关系、经济区域的重要性,且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已开始设置一些适应社区与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但是,受到高职教育来源方式(改建、改制和改革)的影响,高职教育还是难以避免过去行业办学的惯性,在为区域经济的服务与同其合作中,依旧使用的单线条结构,而非区域经济要求的块状结构。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所设置的专业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区域经济职业结构的变动频率。而高职院校为了努力跟上专业结构变化的速度,就不断的开办和调整新的专业,这必然会对专业的水平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无法提升,也就无法将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最终将使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1.2教学内容的构建缺乏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未拜托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将本科院校的学科型模式完全照搬,其改变仅仅是课程的叠加和内容的删减。由此可知这类高职院校根本无法真正地培养以职业素质和技能应用为主线的人才,且这类人才也达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目标,这也能明确了解到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以理论教育、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主导的完整体系。通过对多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大多教师反映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缺少人文素质与实践教育,对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安排仍旧不太清楚,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出实训教学、专业特色,同时教学意识上依旧重视理论教学环节,轻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同时,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毕业生的毕业选题与社会实际关联性不强,且毕业设计的环节也较为薄弱,学生学习不到实际的知识。此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单一专业的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其他的非技术性、非智力因素则很少关注,例如意志品格、心理情感、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等等。由此无法满足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需求,导致培育的人才普遍出现“底蕴不厚、功力不深、视野不宽、个性不强、后劲不大、动力不足”的缺陷,而这也不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择业需求

2.1缺乏系统性的设置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始,要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作为基础,将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导向,从而将课程科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却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课程基本都是学校根据具体的情况自行设定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但是总体来看,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与发展一般以项目式为主。但是这种方式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即当高职院校对项目的研究结束之后,一些后续的开发工作将不再进行,这就导致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无法与社会发展同步,亦缺乏时效性与动态性。同时,我国在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时候,缺少整体性的思维,单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高职教育较为重视单项的课程与单一的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而对那些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情况却很少去做全面、系统的关注与研究。

2.2缺乏保障性的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保障体系由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若高职院校想要培养高素质与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将学生的择业需求满足,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就必须将这五个部分充分协调。但是目前这五部分的协调却出现了几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一,就业指导教育的领导体制。高职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将就业工作搞好,且其关键就是领导在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是否到位。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就不重视就业教育的开展,也没有意识到就业教育对学生择业的重要性,他们关注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导致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体系未能得以完善和发展。其二,就业指导教育的工作机制。某些高职院校为了将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所以在校内设置了与就业指导相关的部分,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事务性就业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但是,就业指导教育仅仅依靠这些部分的力量,是无法将学生与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从而就业教育的目标也无法真正的实现。其三,就业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许多高职院校并未将就业教育作为课堂教学课程开设,而开设了课程教学的高职院校也未将其作为必修课的形式展开,而是选择选修课方式,而选修课大多却没有严格的考核与考勤制度,由此导致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十分重视就业教育课程。其四,就业教育服务功能方面。多数高职院校仅仅把就业教育视为提升学校就业率和学术就业技巧技能的简单过程,将就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与真正的目的忽视了。其五,就业教育保障条件方面。高职院校由于本身经费的缺乏,更为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保障,而提供给就业的软硬件保障则少之又少,这使得高职教育就业保障十分缺乏。

3校园活动需求

3.1校园活动机构设置无序、开展随意性强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已经蓬勃发展,但是关于校园活动开展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个问题从始至终都未得到解决。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很多都是临时开展与决定的,缺乏长远与整体的规划,同时活动的变化都是依据形势的变化而定,对学生而言起不到真正规范、系统、定期的教育目的。此外,很多校园活动都喜欢跟风开展,根本没确定自我的特定目标和独特立场,结果使得人们无法确定开展的活动到底属于哪一类型,完全是大杂烩式,这也别谈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了,满足学生的校园活动需求了。校园活动的开展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即缺乏专门负责管理和实施的结构。高职院校一个活动的开展经常是由临时指派的几个或多个部门负责,结果谁也不愿意听谁的指挥,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同时,经常出现不同的部门瓜分不同活动的现象,结果导致某些具有整体性与连续性的活动被强行切断联系,校园活动的开展如同一个孤立的事件,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这也使得活动的普及程度大大降低。

3.2活动的开展缺乏个性与创新

高职院校校园活动的发展历经了几十年,已经日趋完善。但是,近些年来,校园活动的开展水平一直较低,且重复性较大,缺乏创新亦没有个性可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园活动五年甚至十年不变在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而这些重复的校园活动激发不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即使有个别创新的活动被提出,高职院校也不会特别支持,从而导致这些能够体现学生创新精神的校园活动项目胎死腹中。高职院校不断地重复那些传统、低水平的校园活动,使得校园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再是集结创新思维的中心点了,校园活动变成了一项任务,高职院校仅仅只是为开展而开展。再者,校园活动的不断重复,导致其活动的方向和策划趋于一致化,一旦某个学校出现某个意义较为深刻的活动,其他高职院校就会直接复制,不会做任何改动和创新,从而导致所有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都千篇一律,缺乏了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的特色与个性。

作者:王成云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崔畅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1):33-36.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8

1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类型解析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当中的融入,成为近些年逐渐兴起的新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为课程思政内容极其广泛,当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融入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作为各个专业通用的思政教学形式,同时,还要做到融入红色经典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文化类型。首先,以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需要把握教学内容育人的过程管理。如绘画专业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学习和创作符合传统文化内涵的美术和设计类作品,重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以这种审美内涵去引领学生的创作实践,让学生无论在绘画,还是在设计相关领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深度和艺术高度,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我们还要努力让学生融入学校文化,吸收优秀文化,在融入学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在学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将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红色经典文化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历史课程当中已经较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绘画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时,因学生实际的专业能力,不能让学生表现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抽离出红色经典当中非常有意义有精神指向,并对于今天有诸多追思和回忆性质的经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记忆。红色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以人物画进行体现,也可以运用山水画和静物画,甚至将具有代表性图像通过艺术设计概括性符号形式去体现当代设计意识。所以说,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来讲,是必须要深刻领悟和能够进行创作应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就读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学生出生的城市,都会以地域文化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打下深刻烙印。如从学生记事起,他出生的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属性就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给予深刻的影响,到了就读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会将该地域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学生所处的高校在黑龙江省,那么龙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等。以这样不同的精神内涵对学生实施影响,能够在教学当中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四年不断学习,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总结当中去,对于其艺术认知和社会认知,以致对历史的认知,都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2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在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思路,避免工作当中形成无序,没有主次的凌乱局面。针对其教学路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学思想要统一,引导教学要形成合力,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及时进行沟通,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论文指导老师也要如实掌握所辅导学生的素质能力,要对他们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专业创作能力以及个人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要进行逐一分析。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也是对学生深入了解的过程,要做到一人一议、一人一案,不能全盘推进,要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所以,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当中,其备课其实就是在备学生,虽然辅导的学生不多,但面对的却是艺术创作的个体,尤其要集中体现创作或设计成果的前提下,这方面更不能忽视。第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明晰,不能将平时学习与毕业设计分列开来,也就是说一定要重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让课程思政在专业核心课程当中就要进行深度的教学研究,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基础,从而对平时作业与毕业创作形成一体化教学的因果关系,这样便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也便于毕业设计和论文出成果。第三,教师经过教学的前期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为学生毕业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其作为自己学业总结性的工作来对待。所以,美术与设计类学生本科专业学习要重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果展示,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教学管理者要重视,指导教师要重视,也要让学生也就是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直接创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这项工作。当然,从管理层和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给予积极关注,并不仅是口头上的提示,而要对相关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评价、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指导,便于学生对毕业设计文稿要求有认真的了解,保证能够及时完成相关的任务。

3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9

为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纪委二次全会、省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积极争创廉洁型机关,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开展。经研究决定,于今年9月中旬举办“弘扬廉政文化、加强作风建设”理论研讨会,现将有关理论文章撰写及报送要求通知如下:

一、论文撰写要求:

1、主题鲜明。今年省纪委将就“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召开专门的理论研讨会,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市纪委要求,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革创新机关党的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工程,投身跨越发展大局撰写理论文章。

2、结合实际。紧密结合机关“作风工程”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优质服务处室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进机关”等工作实际,撰写理论研讨文章,力争形成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成果。

3、写作要求: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文风朴实。论文不超过3500字。

二、论文报送要求:

1、论文数量:为确保这次活动的广泛性、代表性,真正达到预期目的,每个机关党委报送理论文章不少于3篇,党总支(支部)不少于1篇。

2、报送时间:请于9月10日前将论文电子邮件稿报送市级机关纪工委。

3、联系方式:联系人,刘成文。

电话:***

电子邮箱:**

三、论文参考选题

(一)理论研究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探析

2、论廉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4、崇尚清廉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5、论廉政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6、廉政文化在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7、倡扬廉政文化,构建机关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8、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二)实践指导类:

9、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10、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

11、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机关的有效途径

12.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

13、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载体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14.构建惩处与预防腐败体系,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15、弘扬廉政文化,营造机关廉洁和谐氛围

16、用先进的廉政文化推动优质服务处室创建工作

(三)个人心得类:

17、崇尚清廉与官德建设

18、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之我见

19、访贫思廉活动的启示

20、讲操守、重品行,努力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以上论文选题供论文撰写时参考,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论述,具体论文题目由作者自定。

希望有关单位接到本通知后尽快组织此项活动的落实,本次理论研讨会上报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文化类论文范文篇10

1.1总体检索情况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上,运用高级检索模式,将内容检索条件设置为:乒乓球,将检索控制条件设置为:发表时间: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运行检索之后,共检索到7702条结果。

1.1.1按年度分组

按发表年度分组,每一年度所发表的与“乒乓球”相关的论文篇数如表1所示。从2000年到2012年的13年间,每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的情况上来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0至2005年间是一个发展阶段,文章数量基本属于持平状态。2005年是一个拐点,2005至2008年间与“乒乓球”相关的文章数量明显上升,到2008年度达到顶点,这种情况的发生,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无关联。奥运会的举办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体育、关注国球。作为体育工作者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乒乓球运动的物质、技术和精神等方面。2008年后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从迎接奥运会对体育的全面关注到奥运会结束之后遭遇“真空期”。2008至2012年间的文章数量虽与2008年当年比较稍有下降,但是其总体趋势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1.1.2按机构分组

按研究机构分组,本文选取了论文篇数排名前40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分析出,2000至2012年间,对乒乓球进行研究并公开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湖北、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河南、陕西、天津、河北、湖南、山东、广西、陕西、福建、吉林、四川、浙江、哈尔滨。专业体育院校,尤其是本省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专业体育院校所在省份排名均比较靠前。

1.1.3按作者分组

按作者分组,本文选取了篇数排名前40的作者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方向论文的作者主要分布在12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武汉、广西、湖北、河北、天津、河南、重庆,其省份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1.2博硕论文检索情况

通过中国知网在限定“2000-2012年博硕论文”的基础上输入“乒乓球”共查询出博硕论文683篇,除去与乒乓球间接相关的论文248篇,剩余直接相关论文共435篇,其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421篇。在这435篇博硕论文中,“体育竞赛”方向的论文124篇,占28.5%;“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97篇,占22.2%;“社会体育”方向的论文78篇,占18.0%;“体育管理学”方向的论文61篇,占14.0%;“体育产业经济学”方向的论文43篇,占9.9%;“体育价值文化”方面的论文12篇,占2.8%;其他方向的论文20篇,占4.6%。其中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10篇博硕论文中,包含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

1.3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检索情况

1.3.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价值”或“乒乓并含文化”,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15篇,涉及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组织文化、外交文化、技术文化等,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从博硕士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情况可以看出,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技术文化、组织文化、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等层面,而并无立足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所展示出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发展和传播的综合性论述,而针对于在现实情况下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更是较少。

1.3.2乒乓球发展及其传播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发展”或“乒乓并含传播”,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27篇。(1)从国内国外角度来看,涉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9篇、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8篇、综合发展的10篇。(2)从研究内容看来,涉及综合性论述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发展的10篇、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5篇、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4篇、外交文化发展的2篇、联赛与俱乐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4篇、内涵文化发展的2篇。从对核心期刊论文的检索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论文有几条清晰的研究主线,包括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联赛产业发展以及难以做明确区分的,我们所谓的“综合性”的发展。从时间轴上来看,08年是一个分水岭,08年之前关于规则和技术的发展较多,而在08年之后,关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以及其文化发展的论文逐步增加,但也并没有专门从文化角度谈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论文。

22000-2012年间CNKI文献检索文本分析

1964年徐寅生先生对中国乒乓球女队所做的报告《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成为关于乒乓球文化研究的始动文章,被誉为依据唯物辩证主义研究乒乓球运动文化哲学的典范。刘曾维和郭少安(1974)的《对乒乓球旋转规律的剖析》、沈守仁(1978)的《对我国乒乓球几种主要打法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刁文元(1979)的《对进攻与防守理论的认识》、谢琼桓(1982)的《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等文章也是乒乓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前期铺垫。九十年代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邱钟惠和吴焕群等(1991)的《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演进过程及其规律》、张志杰(1993)的《概论中国乒乓球运动》、PeterVanSch-ie(1993)的《国际乒联关于乒乓球魅力和有关训练调查报告》、黄志玲(1998)的《论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社会价值》、杨李丽和房欣(1999)《试论中国乒乓文化》等,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研究取向也由九十年代之前的技术文化向社会价值等方面转变。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增多,更多学者关注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以及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

2.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2.1.1文化内涵的研究

文化内涵是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思想等,是载体的精神实质在文化关照下的体现。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衍生过程的研究多是以文化的内涵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的[1],其中包括:在有关建国初期的“全民乒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体育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精神文化内涵(陈启湖,2009);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剖析的如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之国民心理等;乒乓“举国体制”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社会本位群体意识(王阳春、何元春,2007);项目制胜规律与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吴焕群,2009);打法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等(何元春、苏丕仁,2006)。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乒乓球运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限于体育与游戏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之中[2],也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

2.1.2分支文化的研究

在与分支文化相关的研究中,近13年来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脉络主要体现在地缘文化、外交文化、组织文化、技术文化的研究上。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待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如以地缘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的地理影响因素研究(于文谦、荆雯,2012)、以具体历史事件为视角(李永安、张瑛秋,2012)和从政治博弈为视角(韩玉娟、刘佳海,2012)的乒乓外交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以心理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心态和价值认知等心理因素研究(何元春、苏丕仁,2011)、以社会团体的行为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队组织文化研究(白杨,2011)、以技术文化构成(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为要素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发展研究(唐建军,2005)、以哲学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中蕴含的哲学范畴(钟宇静、王大中,2008)和乒乓球队技术进步的哲学思辨分析(肖天、梁晓龙,2006;梁波,2009)研究等。

2.1.3文化价值的研究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范畴性、规律性的本质存在。在乒乓球运动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中通过结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参照培养完善人格以实现“育人”的教育根本目的,用乒乓球运动文化的教育价值为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周成、王乐,2011)。在社会价值研究方面,主要是关于乒乓球运动具有世界运动语言并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个性特点的张扬与人格精神的塑造、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并体现大众文化状况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谢诚,2004)。也有学者提出,在目前的世界乒坛上,一边是中国的强大,一边是昔日乒乓强国的衰落。这都是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所致(王杰恩,2008)。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文化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现象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上,并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走“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发展之路,并在更新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传播措施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兰彤,2009)。

2.2乒乓球文化发展及传播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而传播则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关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不在少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是乒乓球运动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条件,而传播则是乒乓球运动延长生命力的必要手段。近13年来,中国知网上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国内外视角的不同,另一个是针对某一具体乒乓事件进行的文化发展传播研究,如以文化为载体的初级萌芽形态发展、运动技术文化发展、规则文化发展、综合性发展等方面。

2.2.1关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研究

除中国之外,目前世界上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还有亚洲的中华台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欧洲有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其中,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将体育运动的重心转向群众体育,对于日本乒乓球运动的研究主要是日本大众体育乒乓球运动文化或大众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策略对我国群众体育乒乓球俱乐部的启示上[3],而关乎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研究则主要在职业联赛的目标制定、职业化发展价值取向、管理机构的制度化设置、俱乐部运营理念、职业联赛产权、球员管理制度等方面[4]。在国外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上,“海外兵团”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海外兵团”这一特殊的乒乓球组织文化现象,暂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人才过剩的现状、以非正常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活跃了世界乒坛,但是其目前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5]。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的研究(张秋芬、杨改生,2010)上,有从地理角度展开的地缘文化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也有竞技技术转移规律的相关研究。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综合发展的研究方面,始终不能离开乒乓球核心国家———中国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对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也是可见一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物极必反”等哲学思想也影响着国人对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思考。关于目前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非均衡发展的研究、乒乓球人口锐减的研究、乒乓球比赛观赏性降低的研究较多。而关于解决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6]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变认识,改变心态;国际乒联应完善规程,全球推广;其他各国应加大力度,精心培育[7]优秀的本土乒乓球运动员,变“限制中国”为“世界学中国”,通过文化发展来从意识形态上渗透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力,在充分挖掘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发挥中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2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初级形态研究

对任何一种文化发展传播初级形态的研究是该项文化研究的初始动力,在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初级萌芽形态中,关于英国乒乓球运动起源的文章。关于乒乓球在萌芽期的具体传播方式和特征的研究如英国乒乓球广告、专利与商标、音乐、报道、期刊、书籍、集邮、艺术品等较多。萌芽期的乒乓球传播具有极为特殊的社会价值及导向作用,促使乒乓球运动全面进入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为乒乓球的现代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李荣芝、肖焕禹,2012)。而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的研究中,则主要体现在关于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和地点的关注上(李荣芝、肖焕禹,2012)。在进一步对近代报刊中有关乒乓球运动的报道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则可以归纳出关于近代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乒乓组织、女子乒乓、乒乓赛事、乒乓规则四个方面(李有强,2011),为当今我国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历史基础。

2.2.3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研究

规则引导技战术发展方向,技战术不断适应新规则,又反作用于规则。只有加强规则的前瞻性研究,厘清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脉搏,才能正确指导乒乓球运动员日常竞赛与训练,才能实现国家相关资源的最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学术界近13年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改变以及种种改革对运动技术的影响的论文不占少数,其观点主要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技术已处在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发展已几近极致,要想有新的突破恐怕较难;击球工具虽有所变化,但其作用甚小,唯有竞赛规则的改变才能控制或引导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陈小华、黄莉芹,2002);关于胶皮颜色、海绵胶皮以及粘合剂的总厚度、长胶、乒乓球直径、无机胶水、无遮挡发球、11分制、7局4胜制等的规则改革的研究,主要是是出于对实现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考虑[8]。而规则的修改也体现了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某些方面。而规则修改的同时所带来的技术改革则更渗透着文化因素。

2.2.4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研究

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研究的取向主要有两个:社会学取向和统计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下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呈现的较为明显,而在统计学取向下更侧重于的乒乓球运动技术统计,从统计数据结果中寻求其文化存在的脉络。社会学取向下的社会控制视角对乒乓球技术发展与规则限制问题较为突出,发展问题是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的核心。目前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市场取向,决定了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在比赛双方技术的运用上不仅要保证机会公平还要保证游戏公平,以便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9]。在统计学取向下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录像观察、三段分析法对实行新规则后的世界优秀男选手的比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得数据与各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0];或是对某一特定运动员参加某几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比赛的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揭示其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11]等。作为乒乓球运动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削球这种以“削”为主要技术形态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在近50多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之路,对削球打法落后的现状和原因、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统计、分析与研究[12],亦或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的研究[13]的学术论文也较多。规则的频繁改革使运动技术的改革亦步亦趋,世界优秀男乒选手在三段使用率上发生了新的分配形式,三段的使用率有明显的“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在前三板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选手在接抢段的使用率更高,能更好地适应了新规则[10],这与中国文化中“不通,则变;变,则达”的文化理念相通。而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等等[14]。

3研究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