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3 17:29:36

审美教育案例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1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元素

自然之美,它所蕴含的美好的视觉冲击力,是孩子们幻想的天堂。自然之美能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想象力更为深刻,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许多自然美的元素,有人工改造的修饰大自然的美;有教师在课堂讲解《桂林山水》的山川之美,那微风吹过的波光粼粼、绵延不断的山脉、山水相间的屹立;有《海上日出》的壮美,那是生命的象征,那是浩瀚海中一叶扁舟,望着那橙红色的天空,身临其境的美感;有《燕子》的活力之美,自然界中的生物丰富多样,与众不同,是生命的奇迹,飞向天空的自由,所具有的飞翔之美。

二、美无处不在,需要发现美的眼睛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口腔医学技术高职教学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美,口腔医学技术工作和美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美学融入口腔医学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口腔医学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受到了高职学生们的热烈追捧,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将其作为一个不错的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人们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想变得更加完美,而口腔医学美学的诞生能够使口腔颌面部更加美观。因此,如何提高口腔医学美学技术教学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口腔医学审美的发展起源

在我国医学中,齿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而且早在很多年前,口腔学便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技术的提高和牙齿材料的丰富,人们能进行选择的机会不断增加,进而人们也开始注重牙齿的美感了。不论是口腔修复的发展,还是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材料,都为口腔医学美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二、审美教育和高职口腔医学的结合

口腔美学对于现在的高校课程而言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所以还存在着很多空白。我国的教育学者为了填补这些空白,便开始不断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并培养具备审美学和口腔医学背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探索,我国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相关著作,第一本相关著作是孙廉教授编写的,随后的一年他又出版了其他作品,主要详细分析了口腔医学美学的内容和层次,可以说孙廉教授的著作在口腔医学美学方面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随后一些学者的著作也为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教育和理论基础。

三、口腔医学中审美的体现

1.牙齿健美的特点。人在面部上的美观也包括牙齿的健美。牙齿不仅是用来进食、咀嚼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面部的整体美观。牙齿健美主要有咀嚼和发音两个特点。咀嚼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的健康进食,体现健康美;发音是能够让我们体会音律中的美感。2.牙齿修复后的美感。如果牙齿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修复,在说话时就会给人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甚至很多人因为牙齿上的不美观、缺陷而产生自卑,不愿在众人面前开口,久而久之,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流。

四、在高职口腔医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虽然口腔医学美学引起了部分人们的关注,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而且对其有一定的误解。所以,必须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让人们认识到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快地适应社会。现在的毕业生人数比较多,而就业机会又很有限,因此,在讨论该门学科的重要性时,应该着重强调它的实际意义。目前,我们对审美学并不只是停留在哲学层面上的研究,而是对其理论和原理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口腔医学,应该包括口腔医学在心理层面的辅导、临床美学的实际操作技巧等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医学美学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学界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医学界将其作为一种高端技术,认为这种技术比较难操作,所以忽略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现如今,口腔医学美学在借鉴审美学的理论背景下,已经向着多元化的模式发展了。所以,应该在此基础上提高教育界和医学界的认知水平,加快审美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五、将审美教育引入高职口腔医学的方法

1.让美学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高职院校因为开设口腔医学美学专业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可以向其他学校借鉴,并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口腔医学美学课程。教师主要是根据课本进行讲授,因此教材的选定、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根据口腔医学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教学,教师要有侧重点地进行授课。口腔医学美学这门课程的设置既应该包括医学,也应该包括美学,所以可以设置美学基础理论、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审美的发展史、外貌学、牙齿修复学等多种学科。其次,还可以开设一些手工课程,比如美术与雕刻课程。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们在雕刻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意识,树立高级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雕刻技能,这些技术可帮助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牙体雕刻和修复,能够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技术基础。最后,教师应该不断充实教学课程的内容,利用互联网选择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制定出特色化的教学方案,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善。有些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时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将实际操作和理论教程结合起来,从实际操作技巧上进行讲解,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此外,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不断观察人的面部特征,提高学生的美感意识,将相貌学加入口腔医学美学的课程中。2.从教育方法上进行改进。口腔医学美学课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单纯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的话,很可能在进行口腔颌手术时出现事故。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重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各种审美爱好,丰富审美经验;要不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图片上了解口腔医学,并观看口腔医学方面的视频,让他们能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美学给人们外貌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入各种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失败的原因、观察不同的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效果有何不同;应给学生创设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提出自己的修复意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修复意见进行评价和修正,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还应在学期末让学生展示自己雕刻的作品,并总结自己所学的内容,由教师进行评价。以上教学方法都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并自己解决。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将重点放在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上,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操作手段,为学生以后进入口腔医学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3.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教学中。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一共有四部分,本文主要论述固体位和基托两个部分。其中,固体位和其他牙齿在色泽上是不一样的,固体位的牙齿是金属色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美观度。因此,许多固体位的设计都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或者使用了很高强度的透明树脂卡环,这是为了保证可摘局部义齿和其他天然牙齿的和谐美观。同时,在设计基托时,融入美学后可以设计出一种金属—塑料的联合基托,这样不管是色泽美观度还是牙齿坚固度,都与以往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4.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中。全口义齿在制作过程中是遵循生物学原理和解剖学原理的,不但注重咀嚼等基本功能,还讲究美感,因而具有较强的美学价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全口义齿的教学,能够将美学中强调的美感发挥到极致。而且它基本是按照美学规律设计的制作流程,还能够很好地体现美学教学中的雕刻、色彩艺术等,不管是在曲线上还是在形态上,看起来都比较美观,具有极高的可欣赏性。所以在全口义齿自身具有的美学特色上结合审美教育,能够让全口义齿的设计更加美观,并且更加符合人们自身的特点。比如,在设计前牙时,可以和皮肤颜色、五官、年龄等保持一致;女性倾向于选择切角较钝的人工牙,能够体现女性的柔和美;男性则倾向于选择切角较锐的人工牙,能够体现他们的阳刚美。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全口义齿的工艺技术教学中,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六、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我国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注重审美学和口腔医学的结合,不断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运用美的能力,并且注重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探索,以丰富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方便学生在日后开展口腔医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思佳.加强口腔医学生的审美教育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4).

[2]程德盛.高职口腔医学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李月,翟晓棠,何勇等.基于职业实践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

[4]丁存善,王荃,卢嘉静等.高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职业道德渗透教育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4(15).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3

我们从国内外美学大师对美的定义中认证关于“乐趣”和“美”的关系。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书简》谈到美与劳动乐趣的着关系时解释:能引起“注意”和“紧张”就说明劳动内容和方式都有吸引力,使劳动者感到发挥肉体和精神两方面本质力量的“乐趣”,这“乐趣”就是美感[5]。美学大师康德指出审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的使人愉悦的东西,英文中“愉悦”与“乐趣”均可用joy和joy-ful表示,表达快乐的情趣,属于人良好的心理活动。中文运用时根据需要而选择不同的词性。中西方哲学美学大师也大径相同地认为使人“愉悦”“快乐”的东西就是美。美与乐趣或是愉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本文研究体育乐趣必须研究体育审美,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理论上找寻缺乏体育乐趣的内在原因。

2学校体育审美现状

谈到体育审美,自然关注到体育美学以及实际运用情况。中国知网检索期刊文献,在“主题”栏中输入“学校体育审美”,30年(1987-2018)间收集文献仅47篇,与体育乐趣一样,研究文章较少,可见体育审美和体育乐趣理论与实践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虽然我国体育美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还仍然以借鉴国外体育美学研究成果为主,欧美和日本在体育美学研究方面有着丰硕成果,对我国体育美学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体育审美主要观点有如下几类:第一,身体美学论。美国心理学家舒斯特曼的《身体意识和身体美学》[6]对我国身体研究有较大的影响,舒斯特曼的观点是如果西方哲学继续致力于履行“认识你自己”的格言,那么就应该做到认识自己的身体自我、身体感知和身体行为。他认为“身体”与“肉体”有着本质的区别,身体是富有生命活力和情感,敏锐而有目的取向的,而肉体是单纯由骨肉聚集的物质。因此,他通过积极的身体训练方法进行身体美学研究,探讨改良和培养我们的身体意识,所指向的是关注身体发展的身心体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审美培育。第二,体育审美文化论。以康德审美鉴赏为理论依据,力图突破认识论阐释,认为审美既不是客观的[7],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普遍性”。提出审美是超主客关系统一论,以“物我一体”思维方式关注人在体育运动学习中的美,追求人与运动融合。认为“物我一体”或“物我两忘”将成为体育审美文化论,追求现实状态与精神境界的融合。第三,体育美学系统论[8]。其研究切入点主要以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审美对象的研究,从客观角度分析体育美,包括人的形体健美、运动项目表征形式美、体育竞赛欣赏与审美等。体育存在美的功能性研究,这类研究至今仍占体育美学研究较大的比重。如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等形体和动作对审美的阐释。综上所述,我国体育美学理论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已经构建了独立的学术体系,但在学校体育实践过程运用范围局限,甚至处于忽略状态,主要是受到“实用”体育的影响,认为体育美学不像掌握体育技术和锻炼手段那样能在实践中直接产生运用效果,学校体育乐趣迷失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缺乏体育审美意识和缺少审美设计。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逐渐从追求健身的“实用”价值转向追求完美的全面发展价值,尤其对于青春焕然的学生群体追求美是永恒的主题,帮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审美的思维方法,在运动中发现体育美,学会审美成为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3寻找体育乐趣,开启审美活动

3.1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号召运动为主要方式,学生被要求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被动性大于主动性。体育锻炼中人的情感意识被忽略[7],增强体质是锻炼的重要目的,美与否不在体育活动考虑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审美缺失导致形成难以突破的几个瓶颈:(1)重视技术或体测成绩,轻视人的运动感受,强制“跑圈”的体育使学生厌倦体育课,体育学分完成,体育也就终至;(2)重视布置体育任务,轻视体育吸引力的设计,忽略了解学生自觉自愿的情绪,造成学生主动体育效果不理想,学生为了学分而体育的现象比较普遍;(3)虽然体育美无处不在,在审美认意识淡薄情况下,缺乏发现美和宣传美的能力,缺乏美的引导致使体育也无乐趣可言。在寻找体育乐趣而引发的体育审美的思考中,我们面对着体育无乐趣与体育缺失美的事实,也认证了由于审美缺失而给予学校体育发展带来的困惑。审美教育应列入学校体育改革事项中。3.2学校体育审美内容。学校体育审美内容包括了审美教育、审美对象、审美目的等研究。3.2.1体育审美教育。体育审美教育与运动技术教育的目的是有区别的。运动技术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从技术认知起点到掌握技术结束,着重于知识学习和技术的掌握,运动成绩是唯一的知识获取的评判标准。与技术教育不同,从审美角度判断其功效,不是看教育能带来多少知识,而是看教育能够带来多少愉悦,体育审美教育是以追求乐趣为目的。审美思维要求体育学习改变教学方法,不仅从技术学习入手,还必须关注体育审美,帮助学生在接触新技术时从欣赏技术入手,设计新颖的学习环节,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以动作美吸引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体验掌握技术的获得感,改变用分数控制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体育审美教育强调乐趣伴随的学习,自觉主动的学习。3.2.2体育审美对象。老师和学生既是体育审美的主体,又是体育审美客体。传统体育通常将教师形象、教学组织、运动管理、环境设计等环节视为体育管理中教学规范,作为约束性管理条例,体育审美要求将教学所有环节当作师生共创与审美的过程,因此呈现出鲜活的人性化的特点。首先,要求体育教师树立审美意识的思想。老师作为审美主体在课堂个人形象、行为言止、教学示范、教学组织与方法等,不仅符合体育课堂规范,更应看成是能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对象。体育老师创造美:(1)个人形象美,身着运动服,精神抖擞,热情活力,老师形象应成为学生乐于接受体育的榜样意义。(2)讲解与示范美,老师的技术动作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产生模仿动作的冲动,在优美动作示范下学习成为有吸引力的自愿活动。(3)教学方案,具有审美效果的教学方案不仅考虑学生掌握技术的学习成效,要考虑如何能够吸引学生身体和精神注意和紧张,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的事是具有美感的事。(4)教学组织,课堂队伍调动及活动状态需要考虑到整体美感,杂乱无章的自由活动,使课堂整体活动既没有美感,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老师在备课应给予重视。学生创造美:(1)学生精神面貌,学习中专注和努力的表现,体育课堂特有的积极运动,相互交流,争取优胜的主动学习性;(2)运动着装,因为体育课堂是集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从学生服饰穿戴上能够准确地反映其参与运动的热情,一群着便装、凉鞋、牛仔裤等不便利运动服饰的学生,完成破坏了体育课堂审美;(3)审美价值观,体育比赛是锻炼人的意志与品格,比赛中胜不骄败不馁的体验,练习中坚持与放弃的意志体验,游戏中主导与服从的角色体验等等。这些是学生体育审美不可匮缺的品德美体验。体育美包罗万象,针对学校体育最为重要的是师生共创之美,释放在传统体育中生硬的规范和纪律约束的体育规定,从体育审美角度用追求和欣赏的方法体现创新教育手段。3.2.3体育审美目的。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身体原本健康,这种情况下,以健康为内容体育目标,不能引起多少共鸣,倘若采用学生热衷不褪地追求美的目标,鼓动学生参与体育,更贴近学生的需求。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证实,任何生命机体的积极性归根到底都是由它的需要引起的,并且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马克思也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特别是青年人对美的追求是一无返顾的。为此,让学生爱美与爱运动成为内心共同需要的动机,这无疑有助于对学生体育活动积极性内在机制的深刻把握,以此提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水平。3.3学校体育审美的设计方法。在体育审美设计上,必须把服务的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设计工作是为了如何获得别人兴趣(而不是自己兴趣)的主观和客观的理解。体育审美设计的步骤主要由三个环节九个要素组成(见图1)[10]。第一环节(三个要素),倾听、观察、寻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往往大家开始对于体育审美的设计都无法充分想象出它的样貌,只能是朦胧的一种渴求。因此,审美设计任务之一就是促成师生对美这种渴求清晰地表达出来,收集信息成为主要工作,接近师生渴求改变事件。第二环节,集中注意力地关注,并记录筛查出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渴求事件,进入整体改革体系中,综合分析和统一处理,突出记录对渴求事项的解决方法,设计方案。第三环节,聚焦和构筑成果,服务设计的过程与成果均为设计着力部分,检验成果与反馈信息。审美设计与科学实验不同,科学实验中科学家关注和确认一个过程,过程精准成果就有效,成果可以不同于预先假设。审美设计关注和确认的是结果,无论过程怎样,作品是最终得以呈现的成果。因此,审美设计中,过程和结果具有同等重要性,好的审美设计过程恰当地瞄准了正确的方向,并提示了审美中的问题,通过设计使原本只能达到功能性效果的事件,同时也能够变得赏心悦目起来。图1体育审美设计方法图设计过程中事件应整体性地被关注,事件的所有人以共谋的形式参与,建立在共同意图和相互共情的基础上的审美设计,才能形成审美主客观系统联系,使所有听到、看到、注意到的事物都以这种形式聚到一起而形成了理解和意义的一致图像,这样的体美融合项目设计才会是好的设计。

4学校体育审美的实践成效

本研究认为通过审美设计的体育内容更丰富,相比较传统体育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虽然体育活动有着成千上万的各类,设计方法灵活多样。阐述三种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审美设计,如艺术类体育课程、战术类体育课程、长跑课程等,展示体育乐趣与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成效。体育中有许多与音乐相结合的体育艺术项目,如啦啦操、体育舞蹈、瑜珈、武术等。由于运动项目极具观赏性,成为体育审美典型代表,这类项目的愉乐程度极高,从幼儿园乃至到大学逐渐成为校园体育课程的喜爱的项目。4.1以啦啦操美学设计作为案例一。课程的设计需要教师有较为全面的审美意识,从啦啦操美学表现的四要素设计入手,设计要追求符合青年学生热情奔放动作,合理运动量、美的展示和独创性。课程设计的基础从“构成”作为设计起点展开。点:啦啦操课程的“点”可以体现在花球这一道具的运用,通过花球组成远近、轻重的变化效果,构成美感的形象。线:线是点的移动轨迹,线能体现“活泼”“流畅”“柔和”的美感。课程设计中通过手持花球进行多样化的手臂组合形成线的特性,通过设计直、曲、绕等手臂动作展现线性美感。面:线的移动轨迹形成“面”,完整的啦啦操动作设计风格,可以体现生动,活泼。自然,轻快,愉悦等主题,将“面”的优点展现出来。体:体由多面组成。结合体育课程内容目标的多要素入手、既展现习得运动技能,保持身体健康,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团队配合中得到提升。教学目标体现动作之美、团结协作之美、抗挫折之美、体力耐力之美等。色彩:啦啦操中色彩往往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冷暖、轻重、扩张或收缩、前进或后退等感官刺激,可以通过课程设计中花球的颜色改变,小团队的队服。通过多样的色彩组合激发学生的不同情绪,带来美的感官体验。4.2足球战术美学设计作为案例二。中国足球运动的成绩一直徘徊不前,实质是人们没有在足球运动中感受到它美的价值,只是把它看作是集体对抗游戏。足球运动实际上包含了技术美、战术美、人体美、意志美、悬念美等丰富的美学要素,若能把足球技术课程教学中更多地参透美的元素,引起学生对足球美的感受,从审美鉴赏角度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那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以足球“踢墙式二过一和回传反切二过一战术配合”作为足球课程体美融合的案例,其着重点在于战术的审美。降低难度,实现完整战术的配合体验,观赏完成每一次配合的自我审美愉悦。足球战术教学中审美关注点,着重与学生交流足球战术如何表现人与人之间意识构思,再通过跑位配合展现了出奇制胜的智慧美。足球战术极其丰富,在比赛中于千变万化之时,盖于诱敌深入而促成利己之势形成,战术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胜负。因此,通过多媒体把战术中智慧与体能相结合而呈现的美感画面展示出来。足球战术教学在课堂上先进行固定配合练习,再进行变化配合练习,通过足球课程学习掌握战术的固定配合技术,提供教学比赛机会,学生体验战术运用,体验比赛场上移动配合、构成战术时机和完成战术过程。以此体验足球的智力美和技术美的乐趣。4.3长跑项目教学的案例三。田径训练作为一项着重个人素质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单个动作进行不断重复加强的枯燥训练,那么,类似这样的运动项目既枯燥单调,愉悦感较低的项目,需要老师创意性地设计练习,以丰富多样的方法抵消单调与枯燥。老师打破传统的“单兵训练”模式,针对队员们各自的体能特点,把主项类似的学生按小组安排训练任务。以小组成员共同练习为常态,以游戏和团队活动为主要方式,变个人任务为小组任务,不仅能保证队员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任务,还能促进队员间的团队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虽然是个人运动项目,用集体训练方式增强集体意识,强化集体荣誉感。通过单项运动集体练的教学改革,有了活跃的锻炼氛围,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比拼,每个人不但运动量增大,而且在集体群练的热闹氛围中学生心情由孤独变愉悦。

5结语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4

1通过美术作品展览奠定学生审美能力进步的阶梯。

从而理解美、发现美、感悟美。这种审美素养一旦挖掘,其震撼力是惊人的。美术作品展让同学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美术作品的展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的审美经验不断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综合的方向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

2通过案例教学展开学生审美能力的翅膀。

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创新审美的案例,同学们觉得受益匪浅。在一次国际儿童画展中,一位孩子的绘画:《到月亮上荡秋千》的作品一举夺魁,赢得一等奖,专家们称这个孩子是“超级明星”。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能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如此奇异的构思,这并非一般儿童所能做到的。然而让人深思的是,获奖作品的绘画技巧并不出众,他的启蒙老师说,从绘画技巧来看,这幅画与其他一些爱好绘画的幼儿相比,并不是很出色的。那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具有一般儿童所不及的审美想象力。这幅名为《荡秋千》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丰富的审美想象。月亮上荡秋千,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他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月亮、星空、孩子游戏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的结果。后来,这个孩子说,他之所以想到这幅画的创意,是因为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月亮像小船,船上有小朋友在划呀划。妈妈问他,月亮还像什么呢?他就想到了月亮像秋天,许多小朋友都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一起玩游戏。妈妈鼓励了他的审美素养,并且让他画下来。其实,这种绘画正是“我手画我心”的心灵体验。当然就在不自觉中获得了成功。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以后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讲一些案例教学,这样,才能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审美的意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准幼儿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充满着童心童趣,也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城堡中自由行走。

3在日常学习和绘画中挖掘审美的眼光。

同学们在欣赏别人的作品之后,一定会有自己创作的冲动,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去挖掘审美素养。也许,他们的水平还很稚嫩,但是,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挖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让他们辨析美丑,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在课堂上,我可以让学生临摹、设计、配色等等,这样,同学们会在艺术的欲望中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从生疏到成熟,他们在亲力亲为中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随着学生感觉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其绘画兴趣不断高涨,他们渴望着用绘画语言表达他们心中美的东西。此后在美术课中经常有不错的作品产生。新奇的构思,多彩的画面,虽然不能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相提并论,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2、结语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5

1.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可以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有关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逐步培养一支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2.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使得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进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园幼儿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

二、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阶段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完善研究方案的主要构想,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起动课题研究文献检索工作,学习课题相关的研究操作方法,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回顾。

2.实施阶段(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

有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就主题的选择、建构和实施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们认为:

(1)主题的选择。既要细致分析主题内容所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审美需要。只有价值和需要相吻合,主题的选择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2)主题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审美认知经验(包括感受)的丰富,又要考虑幼儿审美表达(包括技能)能力的提高。

(3)主题的实施。既能关注预成计划的有效实施,又能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自然、合理、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和不断地思考,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使其更加全面、合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多。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对主题的类型、构建的主要路径、实施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并将结果分发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构建和实施主题的能力。在此期间我园教师有四十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在全国、省、市、区获奖。多次接待幼教同行来园进行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还将我们的经典教学案例,如“美丽的螺旋画”、“猴子商店”、“面跳舞”等与幼教同行进行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研究的热情,使得我们更加精益求精,更加关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3.激励教育理念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本阶段主要是完善、提炼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四年多以来,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的原始材料。课题组对照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要求,整理了适合小、中、大班开展的美术主题式课程、主题式音乐课程;整理了丰富而鲜活的过程性资料;整理了一节节成功的教学案例、一次次深入而有效的研讨记录,还有厚厚的获奖论文和案例、幼儿创作的生动的绘画、手工作品及再现的一个个精彩的音乐作品等。每一份资料都凝聚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汗水和喜悦。

经过课题组长期认真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原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本课题组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结论:

1.艺术审美课程内容,突出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审美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以审美认知(包括感受)经验为显性线索,审美表达(技能)能力为隐性线索的主题构建思路,很好地实现了审美认知、感受和表达的完美统一。

3.幼儿的审美创造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因此,适宜而有层次的内容,能有效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4.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关注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为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清楚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5.艺术审美课程研究,不仅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而且提高了艺术课程建构的水平和质量,对主题设计和实施的不断反思,促使教师持续地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创作,音乐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表现,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收益。

6.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具有审美价值的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可以提高主题实施的效益,增进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原教材比较重视内容的有机联系,多领域的整合,但对于幼儿创造性表达过程中的技能支撑有所忽视。在深入研究阶段有所改善,使得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层次更加分明。《幼儿园教师课题论文汇编》———课题研究的大量阶段性成果在这里得到呈现,此本汇编中,幼儿教师、幼儿保健教师、保育员、园长等各类人员都有自己的收获,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行为方面的提升和转变。《课题研讨实录汇编》———这本汇编选取了课题组长期以来形成课题研究的实况记录。包括课题组核心成员关于主题建构的思考,课题实施过程中有关课例的观摩和研讨,课题组研究中期和结束后的交流,从中可以看到课题组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是如何建构主题、实施主题、反思和调整主题的。

三、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讨论

在四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反复学习《纲要》,并对照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审视我们的主题内容、核心价值、设计理念,并对我们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教育内容构建流程:我们分别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丰富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解作品丰富情感和创造性表达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包括想象、比较和归纳三个方面。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比较,可以加深幼儿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感受,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积累丰富的审美创作经验。归纳,可以将零散的审美经验按线索整理,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思路。

(3)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的表达分为两个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和审美创造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审美创造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创造过程。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技能的熟练、教育行为的适宜以及不断发展丰富的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把握幼儿学的能力。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四、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问题的思考

开展课题研究是幼儿园科研兴园的极好途径,但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精细的事情,需要十分严谨、十分科学的态度,在我们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才能把课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层次上来。

1.艺术课程的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们的艺术活动内容虽然相对以前而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精彩得多,但是还不能涵盖所有的艺术教学内容,现在的状况是两者并存,教师自由把握。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如何融合、全覆盖,是我们要深入研究、逐步合理解决的。

2.活动过程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虽然我们一直在做,并对欣赏材料的选择、图片的呈现等相关问题也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教育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关于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问题指向是否明确,工具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创作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认为,只有细致而严谨的研究,才能带来高效的教学。

3.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是每个领域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且针对现阶段的孩子而言,它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指南》精神,我们把它提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为幼儿健康人格奠基。

4.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发展的研究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6

一、旅游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的一份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但是,在教学实际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一些地方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相对落后的,这导致了很多的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二、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目前存在着一个相当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市场上出现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的情况;但是另一方面,市场能够提供的旅游人才相当少,很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常常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为了能够扭转这种矛盾的局面,就需要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旅游人才。新的旅游教学模式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的核心对视要改革旅游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旅游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在旅游教学模式的探索当中,其中对传统的旅游内容进行改革的最突出的一定是: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旅游工作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对美的认识。一个优秀的旅游工作不仅有对美的感知,还要有极强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旅游服务过程当中能够将这种美传递给游客。审美能力应该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旅游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为了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旅游审美能力,在旅游教学当中实行美的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这种美学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审美修养。具体说来,在旅游教学当中,实施审美教育主要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对学生审美的训练;提升学生美的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在旅游教学当中由于对审美教育的疏忽,导致很多的学生在对事物的美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在旅游教学当中要重点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让学生对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会欣赏美,而且能够具备对多种形态的美的一个综合的认识。在旅游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旅游相关的美的教育。中国的旅游文化非常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独具内涵。在审美教学当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按照,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知识的学习,逐渐掌握审美的规律,建立起审美的观念,把旅游当中的山水美、风景美、景观美和建筑美以及人文美等结合起来。与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学方式不同,在审美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当中积极地投入其中,踊跃表达自己对美的看法。以人文景观的学习为例,很多的人文景观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事物的外表上,而且还在于蕴含在其中的人们的智慧。通过相关的审美教学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美感。通过对美的欣赏能够将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起来。一旦学生具备了审美的能力,他就能够很自觉地将这种美通过他的旅游工作传递给游客。更重要的是,由于世界上的美是相通的,具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审美教学当中,要把对外在美的欣赏内化为情感上美的体验,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二)加强对学生审美的训练。旅游教学当中的美不是一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在进行旅游教学时,教学要结合旅游教学的规律,通过导游案例中那些丰富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关注美的东西,训练学生审美的能力。只要按照这样的一个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灵活地应用,就一定能够让学生从外在美慢慢地懂得一种内化的美,进而进行一个自我的提升。一个好的旅游工作者并且能够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还要能够和游客快乐融洽地相处。很多的游客也反映,他们在旅游当中看重不仅是导游的外在美,还更多地关注内在的美。确实,很多的旅游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常常需要对突发的种种情况有一个应变的能力,这是很多的外在美不能够解决的。这时候更多体现的是导游的内在美,包括导游的责任心和耐心等等。在整个导游过程当中,导游把自己感悟到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达给游客,这往往能够给游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种美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通的东西。为了能够到达对学生审美的锻炼。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很多的学校选择是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展开对美的讨论。有的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发现美”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生活当中的美。总之,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着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进行的。在这种有意识生动培养和训练之下,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也是很明显的。

(三)提升学生美的素养。在旅游教学当中的实施审美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升学生美的的素养。学生美的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语言美、行为举止和仪表仪容上。

1、语言美

旅游工作者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能够将导游和游客的距离拉近。在实际的导游活动当中,导游的言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在美的教学当中,言语美的培养学生美的素养的第一要素。启示学生能够在到达语言上的达意和舒服。这是对游客尊重的一个主要表现,也是旅游工作的内在美的一个集中体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旅游工作的语言修养和人品。最常见的培养方式是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将导游语言的生动性、风趣性和情感性准确地表达出来,经过系统的讲解,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言语美的效果。

2、行为举止美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7

(一)审美能力与情趣不高

先抛开计算机的因素不谈,现在多媒体专业在高等教育中还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专业,由于学生能够从小到大接受艺术熏陶人数的数量很少,所以很多学生的艺术基础较差,没有专业的艺术审美能力。缺乏艺术审美能力的多媒体设计是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因为多媒体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艺术来作为支撑和辅佐。

(二)缺乏想象力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很多软件、技术都较为模式化,并且在学生审美能力不高的情况背景下,容易导致学生想象力的受限。想象力就是决定多媒体设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且想象力属于审美教育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其教育培养必须要得到加强。但是确实存在学生想象力不足,且训练不足导致最终的操作水平不足的情况。

(三)相关教育缺乏重视,投入不足

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培养缺乏领导重视,而且对于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的投入也不足。甚至很多领导都没有意识到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培养以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重要性。往往多媒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是理论多于实践,缺乏真正的锻炼,不能够有效的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存在因为教学设备硬件不足缩减训练课程的情况,而审美教学培训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材料的缺乏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依赖计算机而计算机技能教育匮乏

现代多媒体技术多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很多的操作应用都必须要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之上。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是单一方面,很多时候学生要能够展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设计思想还必须以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技能作为支撑,计算机操作技能虽然能够让学生自己依托强大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但是鉴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要真正提高教学的效果还必须要通过教师来对计算机技术教学进行加强。

(五)计算机技能与审美教育融合不足

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审美能力更好地进行结合,但是实际上现阶段的多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和审美的培养还没有融合。就算是开设了审美教学,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的教学,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独立的。审美教育没有深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多媒体设计操作能力。

二、如何加强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

要加强多媒体专业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我个人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点入手,再慢慢扩大范围。

(一)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育需加强

首先,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必须要加强。因为计算机操作技能才是多媒体专业学习的基础,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发展直接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深入到系统层。必须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加强训练,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在多媒体专业计算机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尤其加入PhotoShop、CorelDraw、AutoDeskAnimatorPro、3DSMAX、Flash、VisualC++、以及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等软件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方向对于不同软件的学习有所侧重,但是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要加入相关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接触到常用多媒体软件时候都能够具备相当的应用能力。其次,相关必须要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加入计算机设计的内容。审美的教学培养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单独的时间,课程来加强;而是可以在计算机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就进行加强。比如可以在多媒体设计过程进行文字描述的评比,对比不同描述方式的效果差异;可以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图片的欣赏,也能够通过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图片材料来让学生感受美学差异的同时锻炼软件的操作;甚至能够通过3DSMAX、Flash的设计编辑,并且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对比,发现彼此的不足,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多媒体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扩展

教学始终应该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各种计算机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到趣味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多媒体专业对于系统层知识教学的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便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有所了解。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计算机语言的教学,扩充各种多媒体系统的知识、原理,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要求的专业人才。并且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给学生指导,也需要一定的考察来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审美水平。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就必须要按照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必须要以美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按“四步骤”进行教学。所谓“四步骤”就是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步是赏析模仿案例,首先确保案例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品味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加强知识点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第二步是修改、美化。在具备基本技能和审美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对案例作品进行实现、改进,并进行修改美化,达到实践操作和创意创作相结合的目的。第三步是评价、对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和分析各种平面图形、二维动画、视频作品所呈现的美,更多地激发审美感受,为后续创作提供指导。第四步是再创作。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评价讨论的基础上再创作,审美意识已初具框架,而且实际操作技能也日渐熟练。

(四)提升教师的审美艺术素养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多媒体专业教师都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艺术类院校的很少,这就限制了老师的艺术素养。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仅靠教授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美学、美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技术和艺术双管齐下。例如,在专业课PhotoShop或3D等级教学中,可以将点线面的应用、光线明暗、动态效果、色彩搭配、肌理材质、平衡等美学知识融入到软件运用和技巧的讲解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怎样软件的运用技巧,更学会了如何从美学的角度去设计作品,并在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加强审美能力与技能训练融合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多媒体能力

通过技能的训练与审美教育就能够真正提高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为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好地多媒体作品,能够更好地、更熟练的操作各种多媒体软件,操作各种多媒体系统打好基础。同时利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学融合,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的直观感受也能够加强审美训练的效果。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教学从审美到操作技能都符合一个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正是由于计算机技能训练与审美的融合培养,就能够一边受审美训练,一边又通过训练来加强审美训练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模仿,感受,修改,训练,才能够不断地深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的学习多媒体技术。

(三)专业特性决定了必须要将审美教育和技能训练相结合

多媒体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等关联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学科。而多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和网页设计师等。因此多媒体专业的从业人员与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同点在于: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能力,在创作作品时要遵循审美原则,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要满足人们对文化认同的需要。多媒体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对美学的感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创作内容的审美需要、市场需要来设计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所以对学生实践训练不能局限于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技能训练中,让学生具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需要。

四、结束语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8

关键词:国画艺术赏析课;教学改革;公共艺术课程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指的是艺术教育,而广义上指的是运用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美化身心、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明确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充分揭示美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全面各类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理应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本文希望通过对以上文件的深入解读,以笔者所教授的课程案例来反映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的改革意见,从而引发同行及相关教学部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通过课程的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艺术实践机会。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课程是公共艺术教育当中传播艺术美的重要手段。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二课程”,是大学生主修课后的审美补充,是艺术审美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练习、实践和应用的过程。2019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并进一步指出:“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从国家下发的有关工作文件中可看出国家对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公共艺术课程是普及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美育重要的方式,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陶冶情操。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使大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性情。第二,开发智力,培养学生个体独特的自由创造思维。第三,培养意志。公共艺术课程的多元化熏陶,一方面使人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另一方面使人获得自制能力,以克服非理性的情绪和观念的影响。第四,增进健美。公共艺术课程具有多样性,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普及可让大学生自觉意识到健康和美的关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态美、动作美、行为美、举止美的培养,实现身心均衡发展。王国维先生曾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显然,他的观点与蔡元培先生的一致,都认为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现状

“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逐步使艺术课教学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力争经过3—5年,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类课。”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教体艺〔2002〕6号),以上要求便是该文件特别强调的内容。该文件引起了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纷纷按照文件精神,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需要。2006年教育部又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6〕3号),该文件成为全国各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指导依据。文件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等内容。根据对笔者所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统计,全校约有4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包括书法、影视艺术欣赏、国画艺术赏析、舞蹈实践、音乐欣赏、中国花鸟画赏读等等。教育部的课程方案针对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仅针对非艺术类专业,不包括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就近年来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具体落实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不够完善,课程门类的丰富性不够,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单一,对学校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不重视,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制度保障,等等。为了使高校美育工作,尤其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革,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予以财政及制度上的支持。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设置国画艺术赏析课的现实意义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求形似而重神韵,讲究线条、笔墨、设色和构图,提倡“以书入画”的独特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国画艺术赏析课通常面向所有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校非艺术专业类学生对国画的正确认识和兴趣,提高广大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认同和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个人艺术审美修养,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笔者当前在国画艺术赏析课上主要围绕国画的历史发展、国画的绘制工具材料、技法介绍以及各个朝代典型作品分析开展教学,以达到引导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了解并学会赏读国画的目的。诗书画印本为一体,学习中国画对学生提高个人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画艺术赏析课的实施方案———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

第一,以小班制形式优化国画艺术赏析课的课程设置。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一般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较明确的普及性,大部分欣赏类课程如油画鉴赏、影视艺术赏析等在限定学生选课人数时可最多达到80—90人,此类课程如同讲座形式,目的是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可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笔者所在高校设置的国画艺术赏析课,限定选课人数在25—35人,并设置理论知识讲授占60%,实践体验教学占40%,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学习与示范教学、点评作业等。笔者以为,面对非艺术类学生讲授中国画传统艺术,除了要普及国画的相关知识点外,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笔墨实践也是课程的亮点之一。经过几年的课程探索,根据学生们对课程的评价反映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进行笔墨实践的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国画理论知识。小班制教学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教师可以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笔者会根据课程的每个板块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性小结,学生的随堂笔墨作业也会在课堂上进行阶段性集中汇看,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在课程中得到较好的互动效果。艺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公共艺术教学中,使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国画艺术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在课堂中体验笔墨实践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国画艺术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的笔墨熏陶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第二,在国画艺术赏析课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与整合课程资源。传统的国画艺术赏析课大多会在课堂上讲授基础性知识点,利用PPT课件向学生演示讲述历代绘画的笔墨技法和历史背景等。在如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国画艺术赏析课的教学也得跟上信息化的潮流,如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艺术类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例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等。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主动游览艺术馆和博物馆的积极性普遍较低,总认为与自身的专业无关或者看不懂,便极少前往学习。笔者经常在阅览各大博物馆的书画展览后,整理图文资料或者设计专题用于公选课教学中,目的是将展览信息及时与学生分享探讨,如2019年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大型书画文物展“又见大唐”。展览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可谓众彩纷呈。当分享到的展品涉及课程中所讲述的内容时,学生会显得更加好奇从而更有兴趣。例如:笔者会从展览中的《簪花仕女图》(图1)、《虢国夫人游春图》(图2)两件文物入手,深入浅出地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视频和文献资料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将实地考察的展览“移到”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让公共艺术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灌溉。第三,将文艺类书画比赛与课堂笔墨实践相结合,强化国画艺术赏析课教学效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提到:“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个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参加校级或者省级以上的非专业组书画类大赛,必须有平时的学习积累。我们不主张功利性的艺术培养,但也要让学生有艺术实践的机会,如可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适时根据校园文体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比赛项目内容,于课堂中开展主题性训练。这样既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尝试笔墨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从中发掘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比赛的苗子。国画艺术赏析课上可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而“以赛促课”亦是提升课堂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十分重视的美育工作,可在实际教学中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作为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笔者也希望从广大优秀的教学案例中找到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法,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教育经验提出相关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建议。

(一)优化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多样,其中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是比较有效且直接的实施美育的手段。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选课的热情以及对艺术的热爱。“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是蔡元培先生较早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的美育主要阵地在学校,要想走出大学生的美育困境,必须得从学校审美教育开始改革。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有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讲授,也应该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舞蹈艺术、影视作品赏析、国画艺术赏析等这些公共课程,均可在涉及相关专业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广泛的生活内容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将自然生活的美与社会美的内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体会艺术美的同时也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融入生活、工作中的独特审美。

(二)创设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教学的覆盖面。重视课件中高清艺术作品图的选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如亲临现场观看作品般的清晰度。结合课程的需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术平台等优秀的网络资源,分享与课程相关联的网络展览、学术视频等,让课程变得更多元化,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认识。鼓励学校教师学会灵活运用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的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的贫困农村学校,以“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为契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创新学校的美育模式。

(三)拓宽课程交流渠道,实行“引进来”与“送出去”的实施机制

以特有的岭南文化背景和地域优势为主,寻求周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传统国画艺术教学有积极作用。例如,通过走访当地艺术博物馆,艺术助力社会调查,对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以及与外校或专业领域的艺术家近距离交流,让公共艺术课程的授课形式多元化,使得学生了解更多更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

(四)课程教学成果的多元化呈现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展示,其最终目的绝不是展现个别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而是在普及美育的背景下体现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艺术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课程的教学成果可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展现,如:结课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课件制作与上台分享;小班制课程作品汇总,集体互评;主题性研讨与阶段性作品汇看;利用校园文体艺术节等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引起更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课题研究项目展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尚在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美育工作,各地区的高校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因为地区发展不同而存在条件上的差异。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方面显现短板,教学体系上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顺应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发展这一趋势,提出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作为案例和研究对象,将案例中提出的实施方案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本文针对国画艺术赏析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及时总结、不断改进,试图建立起一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进而为全面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培育具有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就目前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与总结分享。

参考文献:

[1]彭立勋,陈鼎如,汤文进.美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9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起源于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舞蹈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用它独特的艺术语言生动地记录了华夏文化的荣辱兴衰,彰显着传统文化精神,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该书着眼于中国舞蹈编创中注重形象的传统,借助舞蹈形象语言的研究,将舞蹈艺术与中国舞蹈文化相结合,走一条健康而具有传承性的舞蹈创作和发展之路。作者以其渊博学识对中国舞蹈所承载的各种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从诗词歌赋、雕塑建筑、舞台布景等多方面,论述了舞蹈同我国民俗文化、哲学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揭示出舞蹈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本书共六章内容,在第一章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意象”与“情境”、“神”和“形”、“飞动之美”等重要理论问题,通过对中国舞蹈美学探究得出中国舞蹈美学具有的三大特征:对于“意象”的追求、线的“飞动之美”、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在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作者论述了“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等问题,指出中国舞蹈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对理想境界的人和事物的弘扬,对真善美的歌颂以及对丑恶事物的批判,在艺术表现中强调人文思想及诗意情怀。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作者主要从动作方向、语言表述方向、编导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舞蹈动作作为表达语言和作为动作的不同,强调舞蹈内在的文化因素是舞蹈“形象”的灵魂,确定了结构在表述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只有顾及到舞蹈语言的舞蹈动作才能产生相应的表述能力。第四章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作者在论述舞蹈形象与认知时,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道”、“赋比兴”、“立”、“意念”、“大唐气象”等,指出要想充分理解舞蹈,首先要体味蕴藏在舞蹈背后的文化品质即传统文化精神。第五章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通过大量的舞剧实践案例,深刻剖析了舞剧中所蕴藉的文化因素,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其文化底蕴,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在每个章节的阐述中,或结合悠久的历史故事,或借助传统的诗词歌赋,或通过对经典舞剧作品的探析,清晰地展现出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论述中使读者潜移默化地通晓了中国古代乐舞风尚及相关舞人传奇,领略了传统舞蹈艺术的辉煌与奥妙,感受到了华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感知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审美风尚。可以说,该书是一本舞蹈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孕育着中国传统文化大观的佳作。

二、案例丰富,内容详实———全方位探讨舞蹈艺术形象语言

“图文结合”是该书的另一突出特色,尤其在编创、舞剧、演出等范畴下,该书列举的丰富案例、写作形式为国内同行进行同类题材作品的编写提供了借鉴,由此所构建的写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与指导意义。基于各章节的研究需求,全书共列举了46个案例。例如在阐述舞蹈形象部分关于“象外之象”中列举了舞剧《兰亭修竹》;在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研究中列举了《梁祝》;在舞蹈编排教学中列举了中国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这种结合案例的写作模式贯穿了全书,从内容与形式上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同时,在结合案例之上凸显了舞蹈艺术语言作为研究核心的针对性意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指出解决方向。以第六章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为例,在本章最初,作者率先提出结构立意作为舞蹈艺术语言的作用,结合舞剧《原野》的创作及上下场的演出,分析了结构对于形象塑造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调舞蹈艺术形象语言对于舞蹈形象及表现力的重要性,倡导用舞蹈语言塑造鲜活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形象来感染观众,达到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而且,该书在论述不同案例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案例的表达侧重点。如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对舞剧《兰亭修竹》的案例分析中,作者着墨不多,简单阐释了其所蕴含的传统精神———君子气度,而在第六章针对舞剧《半生缘》,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详细分析了舞剧表现的承载物———“镜子”的寓意,从第一幕“镜子”运用于姐姐的内心刻画到第四幕“镜子”运用于妹妹曼桢的舞段,对“镜子”寓意的变化进行了细致而详尽的论述。所有案例都没有脱离对舞蹈形象语言的关注,作者通过对形象语言的研究,明朗了多年来舞蹈创作领域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指出形式与内容应当统一,突出舞蹈形象的同时,基于舞蹈动作寻找舞蹈表达的言语方式,实现舞蹈艺术情感的表达。该书跳出理论框架桎梏,基于案例分析的写作模式,不仅对学生认识舞蹈形象、舞蹈语言、舞蹈编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相关学者撰写同类书籍及舞蹈编创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理论反哺教学实践,美育陶冶道德情操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工艺美术;本科教学

1近现代工艺美术专业的源起与概念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工艺美院的设计教育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而这个特色就是工艺美术。田自秉先生对工艺美术曾下过这样的定义:“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美的创造,通过美感的作用,以体现其社会作用。”(《田自秉文集》158页)由此可见,美术是这一类创造活动的主要方法。但中央工艺美院的美术体系有意地区别于纯造型专业中的“美术”概念,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工艺美术这一学科流传至今,仍有学者把工艺美术曲解为民间工艺,这完全就是发生在原点上的错误。在中国的文化范畴中,工艺美术的内涵外延是较为明确的,它是指那些作为事物外表美化极尽工巧的行为和行当。这些行业并不在社会生产的核心或者主干位置,它们发挥的最大作用仍是利用人们的审美习惯来融合物品与人类的关系。可见,工艺美术的落脚点还是落在了审美的“美术”二字,是一个完全的美学概念,常被人曲解的民间工艺是落脚到“工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工艺美术从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功能及历史发展脉络上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实用型,一类是欣赏型。手工业时代,人们的日生活常用品主要是靠手工制作来实现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在富裕阶层日益显现。他们对物品一方面要求既能满足使用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其不同的阶级身份与差别或者是文化品位。因此,手工艺品不仅要体现使用功能,还要体现出一定的美感。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生活快节奏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使得人们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传统工艺品毕竟是手工时代的产物,工艺美术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手工艺,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更需要去紧跟工业信息时代的技术,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与审美观念,结合工艺美术的内涵与美学根基,获得新时代的新发展。

2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2.1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内容滞后与市场脱节。现如今,很多高校的设计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案例与理论观念陈旧落后。课堂的设计案例与现今审美观念脱离,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还停留在之前已经被时代和市场所抛弃的那个审美层次上,学生的所学所专与现在的市场与需求完全对接不上,这无疑是对设计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应该是设计教育最应该避免的问题。在这个以变化更新为特点的创新创意行业里,学术上设计理论与观念的变化,科技的创新带来的技术上的和制作工艺上的变化都日新月异,以应用型为主要培养目的的设计学科如果不紧跟时代设计潮流,不紧跟科学发展,那就谈不上是合格的应用型学科教育,更谈不上学术上的创新与进步。2.2艺术设计学科下的工艺美术专业的特殊问题。与现状除了前面提到的艺术设计学科的现有阶段的一些问题外,比如教学案例陈旧落后,教学观念与现今社会市场实践脱节,学生在建立起完备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对现今设计趋势与潮流的把握和感受,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与眼界,教师也要从单纯地灌输纯理论知识转向引导与介绍,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学科的自主研究,进行设计领域的自由探索。所谓介绍就是介绍给他们最新的设计思潮和风格,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研究新的知识与专业革新。工艺美术这一门带有浓厚历史传统背景的学科,它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又会比艺术设计学科的其他专业更加特殊。人们对工艺美术的曲解还停留在民间工艺的那些基本手工艺层面上。湖南现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继承传统工艺手法上的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漆艺、金工、陶瓷、编制、木工雕刻等技法的传承。并不是说这样的传承教学是错误的,只是对学科的发展有所更新和创新的话,只停留在传统上是不可能会有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设计出现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柳冠中曾指出,“传统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继承的。即使非要说继承,以慰祖先之恩,那也不是元素、符号的继承,而应该是基因的传承,绝不是表面之象的模拟。否则,我们是否该永远待在树上?基因的传承也必须要在‘物竞天择’的原则下,或被淘汰,或主动变异,人类和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发展”。笔者特别为认同此话中的观点,而且这样的观点也为湖南工艺美术本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结合湖南本土的地域特色与学科优势,也针对湖南首个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优势,我们从发展办学之初就把培养人才方向定位落在了应用型的工艺美术实践人才这一条道路上。

3艺术设计类别下的应用型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策略

3.1立足美术,传承工艺。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须立足于对传统美学的传承和对学术高度的把握上去建立,立足于“美术”这个美学基础,与手工时代小作坊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美学上拉开高度,着重对学生进行美学熏陶。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技艺的培养和联系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工艺美术外延内涵的传授,笔者这里所阐述的传承工艺不仅是对指工艺美术“法”的掌握,更是要注重对“道”的理解,正如柳冠中先生所说,这是对工艺美术基因的传承。只有具备了这样硬件与软件、内外兼修的学生,才有能力转化为应用型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现在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几何倍数爆发的信息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手工时代的审美注定跟不上人们改变的步伐,光停留在传统技艺上,不与市场和社会技术变化接轨的传统工艺美术肯定会被现代审美所抛弃。3.2格物致知,探究理论。“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对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来说,学生对所学科目的专研程度,决定了他所能领悟到的高度,格物致知就更是重要。笔者在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任专业辅导老师时,曾与外籍教师共同配合教学,国际预科的教学完全沿袭的是西方高等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标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是教学的重点,在引导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观点的建立与深化。对创意概念的铺开以及未知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与探究,是所有专业课的教学特色和基础,设计研究过程的考究与推敲非常强调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知识点,将类似知识点凝练成由浅入深的一系列课题性质的设计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项目负者人和设计总监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概念,完善想法,并且在自身想法基础上发散思维,辅助以专业设计知识的穿插教授与实际设计案例的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点和课题,建立自己的设计习惯与思维系统,从而构建自身独有的思维方法与设计哲学。这就是笔者在上文阐述的“格物”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建立起自身的设计逻辑与思维体系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具体实践过程。从“格物”到“至知”也就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这套教学体系虽说是国外艺术设计教育所推崇的系统,但是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儒家很早就提倡此类学习方法,“格物致知”在设计学科教学上的运用也可以被推广与实践。3.3接轨市场,设计实践。对理论的探索研究,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学生有了完备的基础知识与设计理论,才有前提去进行设计的实践创作。就如上文所阐述的工艺美术学科教学中,不应只注重对工艺美术技艺能力与水平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工艺美术内涵理论的教授与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中美的概念的理解与体会。有了对工艺美术核心美学概念的理解体会,具备了完备的设计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才有可能进行成熟的设计实践,才能够与市场接轨,与消费者和大众的审美与消费需求进行无缝对接。作为艺术设计应用型专业下的工艺美术学科,面对新时代的消费文化与审美变更,更应该在保留自身美学内涵与文化传承的前提下,积极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潮流与技术变化,积极地探究消费需求与市场规律,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的同时也要接轨信息社会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审美变化。在学科的人才培养上也应在格物致知之后,将所学到的完备的设计理论与体系与市场接轨,进行检验。设计学归根到底是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所衍生的产物,用研究去丰富和完备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去指导教学,这应当是艺术设计教育值得尝试的一条路。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