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3 17:29:36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1

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为了使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国务院将高等农业学校交由农业部领导,刘瑞龙作为当时主管农业的副部长,他的“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农业教育的职业性,具有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瑞龙在高等农业学校转移领导关系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同生产指导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速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我国培养农业干部的工作主要在于农业院校,而农业干部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刘瑞龙又进一步指出:“今后从高等农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首先分配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等基层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劳动观念”。在这里,刘瑞龙对于农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培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农业人才,这充分凸显了农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彰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2.专业设置、教师配备遵循“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刘瑞龙的农业教育思想中,始终贯彻专业设置必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对院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43个单位(包括林学院)调整为30多个院校,将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23种137个专业。”经过调整后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体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照顾了农业的地区性,专业设置更好的体现了服务地区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刘瑞龙特别注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可以适当吸收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的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利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员兼任教师,以此充实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对于当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和很好地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育模式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模式上,刘瑞龙通过加强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此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刘瑞龙多次强调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要服务农业生产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学习了生产技术,反而不从事生产,害怕劳动,只愿搞科学研究、考博士、当专家,不愿到农村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不去做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假如科学不为我国生产发展贡献力量,试问人民要科学做什么?”这也就是说,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来服务的。在教育方式上,刘瑞龙十分关注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他指出:“要使学生不仅有基本科学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不仅要读好书本,做好室内试验,而且要深入田间,通过生产实习,把课堂讲授、实验研究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从目的和方式上确立了“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农业职业教育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农业教育模式。

二、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何使这种互动向互利双赢的方向转换,其中,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职业教育性与现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确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和区域化,在遵循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下,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制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单一地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把整个农业教育放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全局中去把握,在发挥农业教育服务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突出区域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展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基地则是各类农业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面向农村,以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为目的,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2.从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设置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求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求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应该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有益经验,他认为,“为生产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但必须注意到农业生产是一个整体……只能在一门专业中当状元,而对其他方面缺乏必要的常识,要想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困难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设置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些专业设置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学生学完某门课程体系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长远角度来看,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家政服务以及小型农场管理等相关专业,从而使专业设置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3.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刘瑞龙指出:“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为此,在农业院校的工作中,他提出,“必须贯彻教育、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刘瑞龙早年对农业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有所思考并付诸实践。今天,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我们更应该要求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以学建产、以研兴产、以产促学的产学研模式。首先,建立自己校内的农业生产基地,将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做后讲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注重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加大对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从生产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出发点,将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使学校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以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而提高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2

一、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为了使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国务院将高等农业学校交由农业部领导,刘瑞龙作为当时主管农业的副部长,他的“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农业教育的职业性,具有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瑞龙在高等农业学校转移领导关系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同生产指导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速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我国培养农业干部的工作主要在于农业院校,而农业干部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刘瑞龙又进一步指出:“今后从高等农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首先分配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等基层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劳动观念”。在这里,刘瑞龙对于农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培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农业人才,这充分凸显了农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彰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2.专业设置、教师配备遵循“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刘瑞龙的农业教育思想中,始终贯彻专业设置必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对院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43个单位(包括林学院)调整为30多个院校,将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23种137个专业。”经过调整后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体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照顾了农业的地区性,专业设置更好的体现了服务地区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

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刘瑞龙特别注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可以适当吸收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的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利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员兼任教师,以此充实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对于当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和很好地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育模式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模式上,刘瑞龙通过加强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此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刘瑞龙多次强调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要服务农业生产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学习了生产技术,反而不从事生产,害怕劳动,只愿搞科学研究、考博士、当专家,不愿到农村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不去做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假如科学不为我国生产发展贡献力量,试问人民要科学做什么?”这也就是说,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来服务的。在教育方式上,刘瑞龙十分关注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他指出:“要使学生不仅有基本科学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不仅要读好书本,做好室内试验,而且要深入田间,通过生产实习,把课堂讲授、实验研究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从目的和方式上确立了“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农业职业教育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农业教育模式。

二、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何使这种互动向互利双赢的方向转换,其中,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职业教育性与现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确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和区域化,在遵循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下,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制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单一地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把整个农业教育放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全局中去把握,在发挥农业教育服务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突出区域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展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基地则是各类农业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面向农村,以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为目的,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2.从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设置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求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求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应该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有益经验,他认为,“为生产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但必须注意到农业生产是一个整体……只能在一门专业中当状元,而对其他方面缺乏必要的常识,要想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困难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设置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些专业设置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学生学完某门课程体系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长远角度来看,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家政服务以及小型农场管理等相关专业,从而使专业设置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3.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刘瑞龙指出:“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为此,在农业院校的工作中,他提出,“必须贯彻教育、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刘瑞龙早年对农业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有所思考并付诸实践。

今天,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我们更应该要求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以学建产、以研兴产、以产促学的产学研模式。首先,建立自己校内的农业生产基地,将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做后讲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注重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加大对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从生产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出发点,将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使学校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以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而提高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是指以农业科研为主要任务的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工作一般是由事业经费、科研经费等构成。近年来,国家对科学研究投入力度加大,经费额度和数量逐年增加,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国家和地方为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执行,进行了经费制度改革,增加经费使用的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部门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开展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研究。隋德才等[1]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虞国平等[2]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方向,提出如何实施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激发科技创新工作。祝燕萍[3]从“营改增”的角度探讨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陈玉琼[4]则从财务管理队伍入手,提出改革措施和途径。还有的学者从课题组[5]和科研团队财务助理[6]角度,探索农业科研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本文从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出发,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财务管理为例,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改革思路,为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现实要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对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文件的主要精神是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增加人力成本,充分尊重人才劳动。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作为农业科研部门,应该着力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根据文件精神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同时也是科研人员的迫切需要。(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财务管理制度是一个单位保证财政正常运行的保障。财务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制度、财务流程、经费管理等多方面。其中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作的主要方面,所以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农业科研单位的整体流程和方向,如何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关系到一个单位的正常良好运行。

二、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为财务管理带来的集中性。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一般都是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而农业生产本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首先,因为农业生产本身具有较强的时间要求,所以有时会出现经费没有到位但是必须进行科研活动的情况,所以财务管理会存在一定滞后性。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科学实验,时间紧任务重,科研人员在此期间根本无暇顾及财务管理,全身心的投入科学研究中去,一般都是农业生产过程结束后,集中进行财务报销等事宜的办理,所以,就会产生集中报销,供给和需求对接矛盾的问题出现。(二)生产资料的零散性为财务管理带来的审核困难。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或课题,一般是涉农项目,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都是临时性的,零散的生产资料购买,给财务管理带来麻烦。另一方面,试验的实施选择农民的耕地进行,租种农民土地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无法取得合理票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困难。还有,试验实施中,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劳动,审核人员需要对参加人员进行详细审核才能正常报销。(三)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的认识理解不同步。科研人员的关注点和着眼点都是科研项目,财务报销等事项不太关注,而且科研人员对财务制度了解不多。而财务人员都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审核,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面临的困难认识不足,尤其是农业科研工作大多在农村开展,不具备农资采购三方询价、刷公务卡等条件。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解不同步现象。于是容易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科研人员认为财务人员故意刁难,财务人员认为科研人员不通情理。(四)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性不足,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科研活动涉及领域和科研课题日益多元化,这虽然缓解科研经费不足带来的困境,但也从财务管理层面上增加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财务管理制度对某些特殊情况规定不详细,可操作性不强,就可能出现难以认定的一些情况,财务人员的把握尺度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同时,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就有一些不太合理之处,需要进行修正,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制度应该修改以适应新的发展情况。

三、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思路

(一)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主动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要树立主动的服务意识,构建“热心周到,诚信高效”的财务服务文化,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比如可以通过单位宣讲,财务宣传等手段进行财务管理的宣传普及,主动和科研人员处理好关系,做科研人员的贴心人和协助者。财务人员要主动管理不越位,而不是被动的进行事后管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财务部门在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主动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相继开展了“优质服务年”、“财务知识宣传月”等活动,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效率。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和在职培训,使得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财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熟悉,能够很快的为科研人员提供财务服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工作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可以促进单位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科研人员的急躁情绪。(三)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办事程序。通过财务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环节。例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核算过程中,推行“一站式”服务,明确财务管理制度中的责权利,谁负责谁审批,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避免出现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互相不理解。简化办事程序同时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为二者都减轻负担和工作量。(四)实施过程管理,延长服务链条。国家和省级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逐渐规范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延长服务链条,从科研项目申请的开始就参与到其中,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和经费收支概算。这样,既可以提高科研项目的财务预算科学性,又可以避免后期管理中出现不符的问题。从课题申请、中期管理、后期结题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既可以减少科研人员的工作,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共赢互利的良好局面。(五)开展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2017年12月8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科研单位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财务管理系统,实施网络管理和信息化运行。如一些领导签字的部分,可以通过网上进行,避免出现领导出差延长管理时限。同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科研人员可以非常清晰的查询自己课题的经费支出和管理情况,便于后期结题提供经费明细方便审计验收。(六)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科研经费管理是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离不开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科技人员的紧密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相互协调,共同管理,才能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这就需要加强建设一个各职能部门与科技人员责权利相结合的有效制度,明确相关各方之间的权责关系。从科研项目申报、编制预算、立项到经费入账、中期评估检查以及项目结题验收的整个过程,各职能部门都应该明确职责,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加强协调,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四、总结和展望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主要部门,对财务制度的改革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性,合理有序的财务管理既可以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保驾护航,也规避了财务风险。科学研究是一项特殊性的劳动,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科学研究本身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所以应该与时俱进的改革财务管理制度,使其和谐统一,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隋德才,姜成钢,屈昊.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适应管理会计需要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7(1):12-15.

[2]虞国平,任延辉,李国荣.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5):68-70.

[3]祝燕萍.“营改增”的税制比较及其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443-444.

[4]陈玉琼.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5(8):16-18.

[5]谢佩君.课题制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7(12):70-71.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4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属我国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位处农业生产第一线,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掌握区域社会条件,把握基层农业科研方向,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科研。长年来,通过示范基地的多项试验及大面积生产应用,对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技术装备、劳动力状况等农业生产要素作准定性、定量上的调查,并作为基层农业科研的依据和基础,及时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宣传政策、提供信息,解决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及科技入户难等问题。目前,农业综合试验基地已作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以科技服务带动、支撑着区域内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科研与服务并重是当前基层农业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在我国农业生产分散式经营的历史条件下,技术成果的应用要由千家万户来实现,目前现实的状况是农业劳动者技术水平偏低和农业行业效益普遍较低。农业经营与劳动的分散性,反映了科技服务和科技入户的必要性。科技服务不同于科学研究,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的紧迫性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是改革开放后,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跻身农业生产第一线面临发展区域内农业生产而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发生了一场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一个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以集体的部分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两翼的崭新的农业经营结构,在我国农村中展现出来。农业科学技术的接纳者转向了直接生产者。农业生产格局是分散经营的,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现象日趋严重。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各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相继出台,农业科技服务使科技入户,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焕发出了生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打破了闭门造车搞科研的老框框,探索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科技服务的内容要求经济性实用性好,服务模式优,服务力度强,决定着基层农业科研在服务工作中成与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在自主创新的推动下大幅提升,而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很低。现各区域农业科研单位,在总结科技服务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下,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强化科技服务力度。农业科技成果都蕴藏着巨大的效益,要求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能确切地把握,也要求对科技成果本身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有充分地认识,才能循序渐进地把科技成果的价值充分的表现出来。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以农业科技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为前提的。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有效地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等农业生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3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状况现代农业势必对科研、教育、应用等各方面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农产品的生产从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变,农业的主攻方向从高产转向高质高效,加速应用高新技术,拓展产业化生产规模,探求各区域内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农业科研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强化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管理上集中现有人、财、物等各方现有资源,充分挖掘科研潜力,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学科建设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一大要务,引领农业科技向纵深发展。目前,由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组成的农业科研力量,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一批重点农业实验室和农作物品种改良和繁育中心,形成了我国农业科研的主体力量。通过出国深造、学者互访等多种形式的跨国科技交流,培养出一批外向型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模式研究,以科技下乡、田头讲座、现场观摩、示范推广、视图宣传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服务,也造就一批应用型具有生产与科研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现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研究生约1/10,本科生占1/2,大专生约占1/3,学历结构较为改善,初、中、高级职称三者比例较为均等。但,农业科技人才总的来说,仍欠缺。据资料表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人,而我国每万亩耕地拥有5人,差别不小。据统计,现我国农业科研机构1169所,其中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647所,占总数的55.3%。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解放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的获奖等级与数量上,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上,以及领办兴办的大型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上,都取得巨大的成绩,在各地方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我院是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从我院人才队伍的发展变化推及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我院原名全称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012年增挂镇江市农业科学院。始创于1958年5月,组建初期所内科技干部仅5人,至1966年科技干部编制扩充到14人,“”时期遭受重创,农业科技专业人员减少近一半左右,农业科研工作被极度破坏。“”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增员28人,且每年有计划接纳农业院校毕业生,至1988年年底,拥有专业人员67人,科研队伍发展迅速。目前,全院在职人员91人,其中在职人员中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20人。专业配备较为齐全,年龄结构趋于年青化。这样人才队伍状况从全国基层科研机构应当是类同的,发展过程是整个国家形势的缩影。农业科技服务是近年来基层农业科研机构提出来的,这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仍有待尝试和努力。

3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极大的鼓舞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结束了农业长期徘徊的局面,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相脱节,农业科学研究中存在“闭门造车”,农业生产上“科技入户难”等现象。近几十年来,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科研管理的办法措施出台与实施,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基础上,大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呈现出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科技服务并重的新格局。科技进步靠人才,科技服务也需要人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部门设置与专业分类,大多围绕着动植物培育培养、繁殖、管理以及农产品加工贮运,选用人才也在这些专业范围内。涉及到农业科技服务,则要求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了解与掌握,知识范围要扩展到农业经济学、农业经营管理学、运筹学等内容。对介于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应该是专业知识面较广,实践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对这一类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刻意打造和追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大致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统一认识,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要明确基层农业科研目前面临的形势,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基层农业科研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与使用,认识到搞好科技事业的关键是人才。(2)建立部门,营造农业科技服务氛围。很好地解决“科技入户难”,有力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求在学科建设中对陈旧的基层农业科研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从原专业队伍里或招聘调用多方面人才组成团队。及时搞清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了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探索适合区域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模式。(3)改善条件,提高人才福利待遇。每年度划拔部门资金,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订各项措施与管理办法,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强化科研与生产的链接,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激发科技服务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

4讨论

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科研手段、试验环境、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农业科技人才在成长壮大。区域农业生产发展,大致划分出农业生产,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区域内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是紧紧围绕着农业生产来展开的。农业教育是为农业科研与生产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农业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区城性强、研究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不同于农业教育过程中对基础文化和专业理论教与学,也不同于农业生产里,在行政指令下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任命提拔。基层农业科学研究是农业科学实验的领地,要求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各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过程和方法。成熟是个过程,人才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长期磨练才能提高及造就。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为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上“科技入户难”和农业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对研究的新成果,打包整理,以经济性和易操作性为原则,研究探索多种途径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转化工作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日益重要,我院已经成立专门部门,集结农业经济、作物栽培等多方面人才,专业交叉揉合,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从体制机制入手,加速人才培养进程与转型。提高待遇水平,改善环境条件,激励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摸索出这类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规律来。这样,我们的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金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88-91.

[2]白选杰.论农业科技成果进入产业方式[J].农业技术研究,1999,(2);25-28.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轮选149;选育;栽培技术

北部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经历了5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第1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50年代育成的农大183和农大36;第2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60年代育成的北京10号、农大139和东方红3号;第3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丰抗2号和丰抗8号;第4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90年代育成的京411和京冬8号;第5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本世纪育成的轮选987和中麦175,其中,中麦175仍然是目前北部冬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2]。随着品种更新换代,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前小麦品种产量年遗传进展为64.63kg/hm2或1.20%[1]。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趋势为抽穗期提前,株高明显降低,生物学产量保持基本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减少,穗粒数有所增加,千粒重、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1]。近年来,随着北部冬麦区冬季气温有所升高,黄淮冬麦区北片小麦品种种植区域有向北部冬麦区扩展的趋势[3],例如,黄淮冬麦区北片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济麦22和烟农19分别通过了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品种审定。来自黄淮麦区的品种在北部冬麦区普遍表现矮秆大穗,产量高,抗倒伏性强,深受广大农户青睐。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也在增加,来自黄淮冬麦区的品种在出现冬季严寒时,遭受严重冻害的潜在风险很大。因此,在北部冬麦区小麦育种中利用黄淮冬麦区品种资源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品种的抗寒性。轮选149的育种思路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

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1.1母本烟农19

母本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品种,先后通过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和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引种备案,是一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稳产广适品种[4],而且含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17+18,5+10,属于中强筋品种,缺点是抗倒伏性差、成熟较晚。

1.2父本7939

父本793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京冬8号作母本、轮选987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过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一个矮秆、大穗、早熟育种材料,原系谱号为ZX0301-169Z-5Z-1B-1B(F6),2004年的种植行号为7939,故简称7939。利用烟农19与7939配制杂交组合的目的是选育高产、抗倒伏、抗寒、适合北部冬麦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1.3选育过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合作,于2010年冬季在北京温室配制杂交组合烟农19/7939。2011年3月在河北沽源“顶凌”播种,加代种植F1代,组合号为GY1177;2011-2012年度在北京昌平种植F2代,田间选择抗寒、矮秆、方穗的单株,每株收获1穗,室内进行千粒重、籽粒饱满度选择,中选160个单穗,其中一个单穗编号为GY1177-2;2012-2013年度在北京昌平种植F3代穗行,田间继续对抗寒性、株高、穗型进行选择,室内选留籽粒饱满度高、黑胚率低的单株,中选12个单株,其中来自GY1177-2穗行的一个中选单株编号为GY1177-2-3;2013-2014年度在河北赵县种植F4代株行,双行区,行长2m,行距25cm,株距5cm,田间观察到GY1177-2-3株系株高较矮、穗大、穗多,结合了北部冬麦区品种繁茂性好、穗多和黄淮冬麦品种矮秆、大穗的优点,该系全部植株分单株收获,室内考种选留籽粒饱满度高、黑胚率低的单株,中选28个单株,其中一个中选单株编号为GY1177-2-3-11;2014-2015年度把上年度中选的28个单株的种子全部单粒点播,每个单株种植240~600粒,28个F5株系田间普遍表现出株高较矮、长方大穗的特点,株系内株型、穗型、抽穗、成熟期等性状表现较一致,除继续分株系选择优良单株外,其余分株系混收,秋播安排产量鉴定试验,并对其中编号为GY1177-2-3-11-10的株系作为重点系进行稀播繁殖;2015-2016年度,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同时继续进行F6的优良株系选择;2016-2017年度,在北部冬麦区安排多点产量比较试验;2017-2018年度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区域试验;2018-2019年度继续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区域试验;2019-2020年度完成国家北部冬麦区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71)。

2品种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性

冬性,全生育期249d,比对照品种中麦175晚熟2d。幼苗半直立,叶片窄,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7cm,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穗层厚,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穗数617万穗/hm2,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9.9g。

2.2品质分析

2018年区域试验混合取样品质分析结果:籽粒容重788g/L,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8.5%,稳定时间1.7min,吸水率62%。2019年区域试验混合取样品质分析结果:籽粒容重808g/L,蛋白质含量14.8%,湿面筋含量34.5%,稳定时间5.3min,吸水率61%。

2.3抗寒性鉴定

国家北部冬麦区新品种试验抗寒性鉴定结果(北京延庆):2017-2018年度越冬死株率13.5%,死茎率17.3%,抗寒性评价等级中等,与对照品种中麦175抗寒性等级相同;2019-2020年度越冬死株率10.8%,死茎率14.7%,抗寒性评价等级较好,与对照品种中麦175抗寒性等级相同。

2.4抗病性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2017-2018年度,高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高感纹枯病;2018-2019年度,高感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中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3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154kg/hm2,比对照品种中麦175增产4.0%;2018-2019年度续试,平均产量85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麦175增产3.8%;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32kg/hm2,比对照品种中麦175增产7.6%。

4栽培技术要点

轮选149适宜北部冬麦区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块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4.1适宜播期和播量

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旬。适宜基本苗300万~400万/hm2。实际播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播种量(kg)=基本苗/发芽率(%)/出土率(%)/1000×千粒重(g)/1000。以该品种常年千粒重40g、发芽率90%、出土率85%计算,播种量为160~200kg/hm2。晚播、整地质量较差时,播种量按适宜播种量的上限;在适宜播种期内播种,播种量按适宜播种量的下限。4.2精细整地有条件的地方要求深翻犁地,犁深25~30cm,不重犁不漏犁,秸秆全部翻入地下,并且翻垡平整。不犁地而进行旋耕整地的地方,旋耕前粉碎秸秆要彻底,旋耕深度15cm以上。播后镇压,踏实土壤,避免由于根系悬空加重冬季冻害。

4.3肥水管理

播种前底墒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为了不影响播期,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前10d左右造墒。底肥注意氮磷钾配比,氮肥按底肥40%、追肥60%施用。越冬水是避免或减轻冬季冻害的重要措施,在气温降至夜间0℃以下,白天气温在0℃以上时进行冬灌。春季第1水一般在拔节中后期进行,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长度,降低生长后期倒伏风险,结合浇水追施15kg尿素,第2水在孕穗期进行,一般不浇灌浆水。

4.4防止倒伏

播量不宜过大,春季肥水管理不宜过早,早春起身拔节前镇压,除起到保墒作用外,还有利于降低倒伏风险,但要注意“压干不压湿”,土壤湿度过大不镇压;“压旺不压弱”,晚播没有分蘖的麦田不镇压。春季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施5%烯效唑1500g/hm2兑水450kg/hm2或按产品技术要求喷施“吨田宝”等其他控制株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严格控制浓度,不重喷,避免因过度抑制植株生长而影响产量。

4.5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要立足一个“早”字,以防为主。拔节期进行第1次病害防治,以防治白粉病为主;抽穗扬花期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以防治蚜虫、白粉病、叶锈病为主;灌浆期重点防治蚜虫,并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减轻干热风危害。

参考文献

[1]周阳,何中虎,陈新民,等.30余年来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改良遗传进展[J].作物学报,2007,33(9):1530-1535.

[2]陈新民,何中虎,王德森,等.利用京411为骨干亲本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J].作物杂志,2009(4):1-5.

[3]何中虎,陈新民,王德森,等.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94-3403.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6

一、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一)科研机构的设置

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目前是根据大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农垦、水利和农机等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1、*农科院除本部有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外,下设10个研究所,分别是:水稻、甘蔗、玉米、园艺、经济作物、生物技术、作物品种资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技情报等。

2、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科研机构有3个:*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柑桔研究所、*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

3、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科研机构有4个:*水产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及*水牛研究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牌子)等。

4、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林业科学研究院。

5、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设茶叶研究所,相对独立)。

6、*科学院下设科研机构有1个:*植物研究所(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牌子)。

7、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水利科学研究院。

8、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科研机构有5个:*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

9、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气象减灾研究所。

10、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药用植物园。

上述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共29个,其中除了*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海洋研究所属*首批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之外,其余的均属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见“表一.*自治区级农业(涉农)研究机构一览表”)。

(二)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1、职工队伍职称结构情况:

20*年,29个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有职工总人数2922人,其中研究员(正高)115人,占职工总人数3.94%;副研究员(副高)52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7.86%;助理研究员(中级)978人,占职工总数的33.47%,初级科研人员805人,占职工总数的27.55%,其他职工人数502人,占职工总人数17.18%。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5.27%。反映出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中,高、中级人才占据较大的比重,层次结构比较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2、职工队伍学历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总数2922人中,博士83人、硕士509人、大学本科1105人、大学专科637人、大专以下58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职工队伍总数的20.12%。说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成份在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知识结构日趋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3、职工队伍年龄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数2922人中,35以下的1131人,36—45岁的1010人,46—55岁的583人,56—65岁的198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数占全部职工队伍总人数的73.27%。表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有逐步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4、优秀科研人员

20*年,荣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优秀专家4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十百千人才工程”46人。上述各级优秀人才合计224人(次)。

(三)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情况

1、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

近十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加强了科研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农业科学院现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起点较高的科研设施和研究平台;*林业科学研究院1995年和20*年分别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林繁育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并以2个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逐步将本院建成*乃至南方林木遗传改良、良种繁育、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中心,为*及南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水牛研究所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得到了跳跃式发展,2002—2005年,农业部先后在国债项目中安排了700多万元,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的扩建和沼气项目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种牛场种牛存栏达900多头,每年可为全国提供良种种牛200多头。与此同时,自治财政厅和自治科技厅等部门支持1000多万元,建“*水牛研究所水牛遗传繁育研究室”科技创新金源单位、“*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牛系列中心以及“*水牛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牛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目前该所实验室拥有的食品设备已达315台(套),其中单价5—10万元的有10台(套),10万元以上的有18台(套)。

2、科研手段更新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和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手段特别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科研实践中,使科研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甘蔗研究所应用甘蔗组织快繁育苗技术先后对20多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快繁,生产组培苗1000多万株,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更新换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所近年还引进消化了“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系统(简称TIBS)”进行甘蔗组织培养研究和甘蔗次生代谢物质综合利用与分析的研究,其中,进行甘蔗组织培养每代增殖达30—40倍,极大地提高了一代的增殖率,从而使该所在甘蔗健康种苗与组培快繁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所还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PCR技术鉴定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原菌cxx,使RSD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快捷。该技术为*蔗区利用健康种苗防治RSD提供了保障,对健康种苗的生产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

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是农业科研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先后完成了一批农林资源圃建设和水产畜牧良种场建设,为农业良种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农业科学院现有各类种质资源和中间育种材料近6万份,建立有多个国家品种资源圃和区域性的作物资源圃,保存有各类植物优异基因资源,先后建立了部级甘蔗品种资源保育圃,荔枝品种资源圃,还分别建立了木薯、甘薯、淮山、马铃薯资源圃等;*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杉木良种基因库,营造杉木种子园1000多公顷,生产良种1.8万公斤以上,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植物研究所建立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及濒危植物3100多种,设立的植物标本馆,藏有1.2万种、40多万份的植物标本,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植物标本资源;*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对区内茶树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原始圃、标本圃2.3亩,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茶树资源共492个,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为*开发利用、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部级的罗氏沼虾良种场、罗非鱼良种场和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苗;*水牛研究所把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建设当作基本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项目。

4、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借鉴国外区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均有重大意义。*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美国、日本、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成效显著,使该院成为我国省级林业研究院所中的亮点;在开展国内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中,积极与中国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科院、贵州省林科院等区外高校院所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等重要科技项目,争取多出成果;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建立了*沼气研发技术支撑与服务合作平台;利用相关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加强对本院科技骨干和技术人才的送培工作,先后选送了20多人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倡导并积极参加南方片区省级林业科研院所联谊会,与兄弟院所建立了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农业科学院先后与30多个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与美国、巴西、印度、古巴、埃及、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十多个世界蔗糖主要生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水牛研究所建所14年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与意大利、保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巴西、菲律宾、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在水牛研究和开发领域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应邀参加了在印度、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等国举行的亚洲和世界水牛大会,并于2006年4月,在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畜牧研究所从美国等国家引进一批优良牧草亲本进行繁育和推广,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方面,与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植物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等在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5、科研经费投入

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各项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安排,因此,事业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比较稳定,而且是逐年上升态势,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在不同单位,情况有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普遍反映,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偏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远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发展需要。

向企业转制的几所农业科研机构中,普遍反映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没有了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科研项目经费又十分有限,金融信贷渠道也不通,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来源少。因此,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改制后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四)科研项目执行情况

1、科研项目来源

科研项目来源:一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二是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三是市有关部门下达;四是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

2、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

1997年以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承担部级、省部级、地(市)厅级农业科研项目共2904项,其中部级项目354项,占项目总数12.19%;省部级项目1226项,占项目总数42.22%;地(市)厅级项目1152项,占项目39.67%;横向合作项目167项,占项目总数5.75%。自治区级科研院所157423.51万元,比十年前1997年的29446.32万元增加了127977.19万元,增长4.35倍。科研事业费8664.77万元,比1997年的5249.36万元增加了3415.41万元,增长65.06%。离退休人员费用6239.28万元。财政拨款29777.97万元,比1997年的10424.30万元增加了19353.67万元,增长1.86倍。纵向科研投入12647.34万元,比1997年的1190.45万元增加了11456.89万元,增长9.62%。产品销售收入57824.58万元,比1997年的6740.06万元增加了51*4.52万元,增长7.58倍。其他收入11329.47万元,比1997年的4104.33万元增加了7225.*万元,增长1.76倍。(见“表三.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来源构成统计”)

十年来,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各级成果鉴定,并经自治区成果登记的农业科研项目成果共279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29项,占46.24%。获奖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见“表四.自治区级农业科研单位1997-20*年科研成果(登记)及获奖项目情况”)

3、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上述一批批优秀的农业科研成果,必须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认真推广应用于生产,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农业推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不断地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消化吸收,进行技术的组装配套,开展试验示范,然后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大范围的应用推广,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111项成果得到了转化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个别项目能产生直接效益,年新增产值2.4亿多元,对促进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现状

(一)科研机构的定位

1、公益类科研机构

在科研体制改革进程中,有24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公益类科研机构,按照事业单位实行管理。这些单位分别是:*农业科学院及其下设的10个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的3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的4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科学院下设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的2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和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

2、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科技厅等12个部门关于自治区直属27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36号)文件精神,有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按照企业单位进行管理。这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分别是:*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和*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见“表五.自治区级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统计”)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主要是严格科研立项的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严格科研项目计划和执行中的规范化管理,严格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和成果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科研机构朝着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为“三农”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2、科研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海洋研究所是*唯一的一家海洋综合研究机构,建所20余年来,形成了专业学科基本齐全的科研体系,通过多年立项调查,基本模清了*海洋资源家底,为政府开发和保护海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承担了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省级研究所中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纵观国内省级以上的海洋或水产研究机构,无一不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工作,国内省级以上海洋或水产研究院所转企仅*海洋所一家,转制后,生存压力大,研究领域逐步压缩,要出成果十分艰难,海洋科研事业遭受严重影响。改制后的*生物研究所和*农机研究院也感到人才、资金不足。迫于生存的压力,要安排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开发创收,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锐减,要出科研成果难度很大。

3、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改制后农业科研机构事业费已经停拨,单位收入来源不畅,生存压力大,转企后,归自治区国资委管理,没有独立的土地和房产,住房无法解决。*生物研究所反映,该所80%以上的职工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现在70%左右的职工还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大板房中,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的住房不超过70平方米,中级职称不超过50平方米。他们直言: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当前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大体上分为两类:

1、人、财、物统一管理

主要是*农业科学院下设的农业科研单位(玉米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除外),其组织人事和事业经费归院部统一管理,呈现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资源优势,投入科研工作。

2、人、财、物交叉管理

主要是有关厅、局下属的农业科研单位,其组织人事归本厅、局管理,事业经费则划归自治区科技厅管理,组织人事与财务分开管理,不利于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者比较,各有利弊,有待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中,通过机构整合和人、财、物等科研资源的整合来进一步理顺。

(三)科研人才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大多数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都存在科研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素质偏低,与国外、区外相比,差距太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水牛研究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较好,但面对如何开发我区、我国水牛资源优势的科研难题,仍然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人才,而目前该所只有区区几十人的科研队伍,显然是难以完成此重任;*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量、结构、配置等也与我区优势突出的林业资源不相适应,能领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太少;*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反映,该所科研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备人才不足,由于单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目前高职称、高学历、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已寥寥无几;*水产研究所担负全区海、淡水渔业科研的繁重任务,而在职人员编制却由上世纪90年代前的168人减至现在的150人,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少,学科带头人更少。

(四)科研手段落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1、科研手段落后

近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不断改进,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进展比较慢,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植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院、*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畜牧研究所等单位都反映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仪器设备老化,设置不配套,利用效率低等,部分科研和办公条件多年没有改善。

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科研投入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总量投入严重不足。自治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增长幅度大大地低于全国平均数(*12.31%,全国平均28.8%,贵州31.98%,湖南35.72%,云南43.28%),总量也最少,20*年云南省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为5亿元、贵州省2亿元、湖南省2.5亿元,*为1.7亿元。2006年,我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为0.3%,低于全国和全区所有行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平均数(1.49%和0.38%)。在农业科研投入中,政府的投资强度为0.17%,低于政府对全社会科研的总投资强度0.21%。*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农业科研经费少、比重低,农业科技投入“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科研投入对比分析(见“表八.农业科研投入对比分析”)。

(五)科研机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反映,目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太低。*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只有33655.21元/人,其中财政工资27967.63元/人·年,科技开发创收提成5687.58元/人·年;*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正处级)月工资只有2450元;新来农业研究所工作的博士月工资只有1472元,硕士月工资只有1100元。如此等等,与同等学位、同等资历的工、财科单位人员相比,差别很大,与机关公务员相比,差别更大。虽然制定有一些激励政策,但由于不完善,所以作用不明显,特别是绩效奖励工资很难得到落实,反映比较强烈。对于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出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励措施的作为,大家感到很失望。

(六)科研成果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科研成果已经成为科技人员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个别投机分子搞以权谋私的工具,在鉴定成果、评审成果奖、评审技术职称和优秀专家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张冠李戴、不劳而获,滥竽充数虚报成果等,影响极坏。因此,严格规范各项科研成果管理,把好质量关是十分重要。

四、深化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确定农业科研机构是公益类科研机构,明确其今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社会大局。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和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其研究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更多的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建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予批准,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后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是建立、健全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科研资源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转变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集成,提高科研效能。因而,要把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放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1、要对区直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进行调整,整合科研资源,优化队伍结构。

要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科研机构的调整拟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建设*农口三支科研“航母”联合舰队,建立3个农林科学院。一是对农业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将农业、农垦、粮食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合并,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机制,成为统筹全区农业科研力量的农业科研体系;二是对*林业科学院进行充实提高,升格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成为能担负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经营和林产、林化等研究重任的、具有我国南方特色的综合性的林业科学研究院;三是建立畜牧水产科学院,把现有的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所属的研究所、品种改良站统一归到*畜牧水产科学院,升格管理,增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实力。

第二步进行科研机构的大整合。待条件成熟时,适时进行“三院”合并,把归属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划归*农科院管理,完成机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打造*农业科研的“航母”舰队。

2、要实行科研机构的纵向管理和协调,形成区、市、县三级三个层次的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根据区域特点和我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区域性科研分院,按桂西南、桂东南、桂中、桂西北、桂东北等各个不同自然区域特点,以原有的农、林、畜牧水产研究所为基础,分别建立分院,由*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科学院分别对口统一管理,直接调配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以现有县级农、林科研所为基础,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加强与隶属区域的研究分院的技术合作。

3、在进行大规模科研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工:自治区一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高校农业科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为主,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以成果应用示范、推广为主。市县级科研机构,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不搞一刀切。鼓励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没有条件保留科研机构的,应转为试验场站或良种场、繁殖场。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1、用好现有人才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相对密集,拥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好各项知识分子政策,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作出新贡献。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解决目前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太低的问题,以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2、培养在职人才

除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之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愿意,定时选拔优秀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继续进行再教育,可以参加短期进修学习,也可以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更新知识,学成归来后,委予重任,再创佳绩。

3、引进高素质人才

可以从高等院校选择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重点是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从区外、国外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后,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与此同时,建议建立“引进人才基金”,创建引进人才的保障机制。“引进人才基金”拟由自治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主席直接支配。

4、注重农业科研熟练技术工人的配备和培养

农业科研的研究基地、试验场等,需要有一支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随着岁月流转,农业科研单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招收技术工人都已经或很快退休了,技工出现断层的情况相当严重。建议政府从定编、劳动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单位要把培养熟练技工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行实施。

(四)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调查情况表明,近十年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自己前后比,确实增加了不少,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与邻近省区同类比,与目前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的任务比,差距是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太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农业科研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投入的水平,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改变目前财政只管人头费,没有或很少有科研经费的局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备,改善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严格科研机构的科学管理,明确干部和职工的责、权、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院、所长责任制、职工岗位责任制、干部竞聘上岗制、职工双向选择聘任制、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7

1.1猕猴桃研究机构情况

四川省拥有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猕猴桃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斐然,产学研结合紧密。特别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猕猴桃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等科研活动的单位之一。另外,四川省猕猴桃产区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等国内外猕猴桃顶级研究结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合作成效显著,大大支撑了四川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1.2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及研究中心情况

四川省高度重视省内猕猴桃产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大力支持企业、专合组织、科研机构自建、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平台。2014年,依托龙头企业联想控股佳沃公司,联合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四川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致力于建成“部级猕猴桃工程中心”,成为四川省猕猴桃“产、学、研”结合,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猕猴桃创新研发平台。

1.3品种选育情况

1.3.1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展猕猴桃种质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截止目前,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进行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和育种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还从新西兰引进110余个猕猴桃育种材料,并系统收集了三峡地区、四川、江西、河南等地濒临灭绝的宝贵野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资源共1.5万余份,收集了38个活体保存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居世界第2位),46个品种资源,其中红肉猕猴桃家系材料2个(居世界第1位),现已全部保存于该院什邡猕猴桃研究基地。2008年,由成都中际投资有限公司承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美国欧甘公司、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在四川彭州建成了成都猕猴桃基因库,目前该基因库已引进了82个世界主要猕猴桃品种,同时从龙门山脉收集了42份野生资源进行栽培、选育,共124个品种。

1.3.2猕猴品种选育情况

四川省猕猴桃品种选育开展较早,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育了大量品种,包括了美味猕猴桃品种(系)、中华猕猴桃品种(系)、软枣猕猴桃品种(系)、杂交猕猴桃品种(系)等四大品种(系)。

1.4配套技术研究情况

1.4.1标准化栽培技术

标准化栽培技术是保障猕猴桃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前提条件,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蕾、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系列技术。四川省是国内较早开展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的省份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就成立了四川省猕猴桃科研协作组,并赴全国主要猕猴桃人工栽培区进行实地考察,总结了猕猴桃人工栽培的几大要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四川省科研人员针对猕猴桃单个品种栽培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4.2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技术

猕猴桃的商品化处理主要包括采摘、仓储、冷链、分选等环节。目前,我国猕猴桃的商品化处理水平整体不高,还处于发展阶段,与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差距较大。四川省从21世纪初开始加强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发,随着全省猕猴桃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四川猕猴桃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1.4.3猕猴桃精深加工技术

长期以来,猕猴桃消费主要是鲜果消费为主,科学研究多致力于猕猴桃品种选育、栽培以及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方面,而对猕猴桃精深加工的研究较少。就四川而言,研究猕猴桃精深加工技术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相对较少,仅有四川蓝剑饮品集团、北京汇源果汁成都工厂等具有一定实力的饮料加工企业,与国内一些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了猕猴桃果汁、果粉、果酱、果仁油等加工产品,但是都未能得到大规模推广。

1.5猕猴桃科研国际合作情况

四川省是国内较早开展猕猴桃领域国际合作的省份之一,早在1993年,四川省依托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与与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新西兰国际猕猴桃贸易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什邡市建成猕猴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带动了全省猕猴桃科研和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猕猴桃合作领域不断向科技研发和商业开发延伸,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学研模式以及商业开发模式。

2四川猕猴桃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四川省在猕猴桃资源收集、育种、栽培、贮藏保鲜等技术研发方面都取得了大量成绩,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多元化的品种选育能力

从自主选育能力来看,四川在红肉品种的选育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具有领先优势,其红肉品种“红阳”猕猴桃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红肉猕猴桃品种,占所有红肉品种栽培面积的90%以上。但是,黄肉、绿肉品种的自主选育起步较晚,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黄肉主栽品种均非省内选育,例如“金艳”、“Hortl6A”(ZespriGold)等品种均为省内企业购买,自主选育的“金什1”、“金什2”等黄肉品种由于多种原因仅在小范围进行推广,还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单一的品种优势制约了四川猕猴桃产业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红肉猕猴桃最佳适宜区域海拔一般在500~700m,栽培区域有限,制约了猕猴桃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单一的品种结构导致四川猕猴桃货架时间极短、消费市场狭窄等问题,不利于四川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2.2产学研机制不健全

尽管四川省拥有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与企业、政府联合创建了若干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猕猴桃专家大院、示范基地,在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受现行科研体制、资金、人才等要素限制,猕猴桃产业领域产学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而非以市场为主导,导致研究成果难以与市场完美结合,产学研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另一方面,现有农业科研人员受体制约束,不利于科技人员长期扎根猕猴桃企业、专合组织以及产业基地,不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推广积极性;三是现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特别是猕猴桃等果树新品种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外部效益得不到体现,抑制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

2.3猕猴桃精深加工研究不足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猕猴桃产业的不断扩张,虽然在猕猴桃采后标准化处理及综合加工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总体来看,研究水平还不高,研究成果不多,目前从事加工的企业也以小型企业为主,加工工艺较为传统,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含量低,产品的VC含量保存率不高,色泽不佳,高档次产品少,同新西兰、意大利等猕猴桃生产销售大国差距较大。从国内猕猴桃加工技术相关专利检索来看,四川加工技术相关专利不足,与湖南、陕西等省差距较大。

3提升四川猕猴桃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对产业的技术支撑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要保持四川猕猴桃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持续竞争力,必须加大对省内猕猴桃科研的投入力度。一是积极支持科研单位和科技型龙头企业进行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育种研发,特别是大力支持标准化猕猴桃良繁基地建设,支持猕猴桃工程中心做大做强,继续保持四川省红肉猕猴桃的品种优势,增强四川省黄肉、绿肉猕猴桃的育种能力,解决猕猴桃品种单一的问题。二是加大对猕猴桃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满足全省猕猴桃发展对栽培技术的不断需求。三是加大对猕猴桃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满足猕猴桃产品商品化和综合利用的需要。

3.2优化猕猴桃产业发展创新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四川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优化功能,最大化地服务于全省从事猕猴桃科研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专合组织。一方面通过平台解决猕猴桃生产、贮藏及加工的技术难点;另一方面为从事猕猴桃科研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团体提供良好的研发条件和成果转化平台,针对猕猴桃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

3.3整合科研资源,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

农业科研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科研创新和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建设科研基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各地农业科研院所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都已经开始建设农业科研基地[2]。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地科研项目的不断开展,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已经成为目前各农业科研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管理好基地的建设项目,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已经成为基地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就如何完善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略陈己见。

1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基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

农业科研单位的中心工作是科研工作,基建管理工作属于服务性、辅助性的工作。农业科研单位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从事具体基本建设管理的人员比较缺乏,特别是懂专业、懂技术、掌握相关知识、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就更加缺乏,作为农业科研基地来讲,一般都地处偏远,所以农业科研单位里能到基地从事基建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少之又少,这给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1.2农业科研基地地处偏远,施工单位质量偏低

施工单位作为建设施工活动的主体,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农业科研单位一般地处偏远农村,建设项目比较零星分散,造价低,吸引不到资质高、施工规范的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参与竞标的都是当地一些资质低、临时组建的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势必得不到保障,也增加了农业科研基地基建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1.3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复杂,制约因素较多

建设项目本身手续比较多,包括立项、招投标、规划许可、建设许可、环评、消防等诸多环节,所以办理手续要联系的地方主管部门非常多。由于农业科研基地一般地处偏远地区,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规划也是影响手续办理的决定因素,当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项目与地方建设规划不一致时,即使已经被批复的项目也很难通过地方政府部门审批。另外,在办理环评、公开招投标、开工许可、政府采购等手续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具体、细致的工作,有些手续并不是通过一两次努力就能够办成的,有时需要极大的耐心[3]。

1.4有些建设项目主管方为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管理难度大

有些建设项目现有的管理模式是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组织招定标后,由政府部门指定的监理单位监督该项目在建设单位的实施,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也由政府部门审核下发,建设单位只是名义上要监督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能否达到要求,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但是建设单位在监督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掣肘施工单位的权利,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意见往往是不予理睬,而工程监理对建设单位的意见往往也是应付了事,建设单位在管理时难度相当大[4]。

1.5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缺乏统筹规划

农业科研基地建设之初都有一个整体规划来决定基地的定位和以后的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才能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和基地整体建设的发展。但是一些农业科研基地在投资渠道单一、经费十分紧缺、自身又难以创收的情况下,要大力改善科研条件,只有多方争取资金来解决建设困难[5]。这势必会造成有些农业科研基地为了争取项目而争取,在争取项目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没有结合研究工作的实际对所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等进行认真、全面的考察和了解,也没有对建设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最终造成有些建设项目内容与基地本身的规划有冲突,或者是建设标准低,或者是建设项目没有起到真正改善科研环境和条件的作用。

2对改进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高认识,健全机制,为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

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农业科研基地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其基础设施改造与基本条件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基地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础设施和基本科研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地进行科研服务工作的质量,好的试验平台将会给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各农业科研单位要把农业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工作放到与科学研究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并严格执行各单位的基建管理规定。通过制度建设,完成对项目申报、招投标、设计、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掌控。农业科研基地要加强管理机构的设置,在建设项目多时组织机构要对基建管理部门给予政策性倾斜,加强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干部提拔、任用、交流制度,选拔那些业务精湛、政治立场坚定、执行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到基建管理工作岗位上[6]。

2.2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选择规范施工队伍

选择一个好的施工队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认清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是招标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7]。所以,农业科研基地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首先是要选择合理的招标方式,针对建设项目大小分别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针对小的项目可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通过招标市场、网络、单位建设情况等渠道了解潜在的承包商并邀请其投标。其次,要做好做实报名等级、资格审查、评标、合同签订等工作。在招标工作中,关键要做好招标范围的确定,确定清楚工程量[8]。在评审过程中,对各投标公司的报价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审查,聘请专业人士把关,辨别合理最低价,不能一味低价中标,综合考评企业的履约能力及投标报价,同时,在合同中严格约定工程费用变更条件,以防后患。

2.3加强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最大支持

农业科研基地往往地处地方科技园区,当地政府引进农业科研院所到科技园区开办科研基地,也是为了利用科研基地的科技创新和展示示范功能来带动科技园区乃至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地方政府是相关政策的执行者,基地进驻后从土地流转手续办理,到办公及科研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审批手续的办理均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如果处理不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得不到地方政府支持,工作推进难度将会显著加大。同时,在解决与农户的矛盾,申报政府部门相关的补贴,以及申请农业类项目资金等各方面均需要得到当地行政部门的协助[9]。因此,农业科研基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此基础上农业科研基地应该主动加强与地方行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沟通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多理解、尊重对方,尽量消除彼此间交流的障碍和阻力。在与地方主管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时,既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又要在涉及重大原则、利益问题上做到据理力争,保护自身权益;既要做到与地方利益的协调,又要做到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地方行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不但可以加快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的进度,也可以加大对项目管理的力度,使建设项目得以在农业科研基地更加顺利地实施[10]。

3参考文献

[1]吴浩,庞观,袁晓丽,等.农业科研单位基地建设与管理[J].中国热带农业,2012(5):88-90

[2]何循宏,徐红兵,卞立平.农业科研单位新建试验基地选址体会——以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0(2):24-26

[3]夏耀西.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进度缓慢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4):34-35

[4]杨力钢,李国峰.对提升农业科研基地土地治理项目管理水平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3):65-66

[5]邹宝群.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基建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07(6):54

[6]罗志恒,陈刚,周大鹏,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建项目执行管理研究与建议[J].热带农业工程,2013(2):53-55

[7]顾平.对农业科研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3):23-25

[8]何勇.浅析高校零星工程的基建管理[J].珠江现代建设,2009(2):31-33

[9]黄海,刘国宁,金立波,等.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与管理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05(2):30-32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9

一、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客观要求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高效益、高智力、高投人、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为特征的农业科技革命,如生物工程、新的绿色革命、蓝色革命、发展持续农业以及高度技术密集的农业工厂化等等都属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范畴。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革命。不难看出,这些高新技术的农业是智力密集型的农业,没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就不可能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同时,我国加人WTO后,也迫切需要一大批精通WTO游戏规则的农业科技人才。因此,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是时展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指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也搞不好。”‘”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说明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人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搞不好的。首先,农业科技人才是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武装起来的人力资本,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是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中坚力量。如果有了一大批站在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前列的优秀人才,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就有了可能性,通过他们的努力,这种可能性就能变为现实性,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其次,在信息社会中,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日本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一般工人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5%,经过培训的工人建议能使成本降低ro一15%,受过良好教育工人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30%以上。”〔4’这一研究表明,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成正比。由此可以说明,只要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再次,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必须依赖于农业科技人才,没有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学研究犹如空中楼阁。例如,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就是由于有袁隆平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要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通过他们辛勤的推广工作,科研成果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且推广效益越高,经济效益越大,否则科研成果只能停留在潜在生产力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以上分析说明,在信息社会中,必须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才能保证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顺利进行。

(二)只有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才能迎接和战胜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竟争。”‘5’这一论断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最精辟的概括,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主攻的目标和方向。由于我国是在原来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虽然我国目前科技人才的绝对数量较大,但是相对数量却很小,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仅次于原苏联、美国和日本,居第四位,但是如按人口平均,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上。这一现状说明,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中,我们将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紧迫感,要有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开发科技人才资源。否则,人才落后将意味着全面落后,意味着在新一轮竞争中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把开发人才资源、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争取在科学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农业科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农业科技人员相对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例如1997年3月18日的《恩施州办公室工作简报》指出:在恩施州的科技人员中,从事教学、卫生工作的占67.52%,从事工业的占ro.18%,而从事农业的仅占4.23%,且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只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14%。这一严峻事实告诉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现状是远远满足不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的,如果不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势必成为泡影。由上述可知,科技革命必将成为今后世界范围内国力竞争的重心之所在,以新的科技革命为中心的国际竞争,将成为没有枪炮声的特殊“战争”,这种“战争”将比以往的任何“冷战”、“热战”都具有更大的威胁性。我们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其关键所在就是要大力开发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在内的科技人才资源,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

(三)只有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不同时代,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在农业社会,农业科技人员只要掌握常规的农业技术就行了;在工业社会,农业科技人员只要掌握普通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农业科技知识就可以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时代,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需要掌握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外,还要掌握微电子等高新技术和高、精、尖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知识的陈旧时间周期率逐步缩短,科技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据有关资料介绍,50年代科技知识的陈旧时间周期率为20年,60年代缩短为10年,70年代缩短为8年,90年代以来又进一步缩短。一个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毕业后不再学习,到今天便无异于‘科盲’。”‘6’另据介绍:“当今,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即五年有一半的知识已过时。”〔?’据笔者抽样调查,在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有65.4%的人员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未进行过知识更新,如果按知识半衰期为5年计算,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从学校毕业的农业科技人员,其知识已经过时了,他们的科技知识素质已不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了。另据笔者对部分科技人员抽样调查显示:对现代技术发展重要前沿的可知率为9.6%,对国际公认的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的可知率为8.4%,初步掌握微机操作技术的为74.5%。这些数据虽然不是全面调查数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知识的落后状态,并验证了科技知识陈旧时间周期率的正确性。

(四)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是适应加人WrYO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朱榕基指出:“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法律法规、农业贸易、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招商引资等等,都必须与国际接轨,都必须按照WTO的游戏规则运行。因此,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精通WTO游戏规则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当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上述理论和例证说明,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

二、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主要途径

从根本上说,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振兴,新的农业革命的顺利进行,都取决于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按照同志的要求:“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要想方设法开辟多种途径,大力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途径有多种,因篇幅有限,仅阐述主要的途径。

(一)在职学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学习教育,是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早就说过:“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这就是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必须善于学习;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也必须善于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学习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科技素质。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学习的形式很多,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种学习形式:一是自学。就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自学现代科学技术和有关理论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培训。就是有目的、有计划选送农业科技人员到各类大专院校接受短期培训,更新知识,促使其提高素质。三是学历教育。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在职参加函授、自修、电大的学习或脱产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四是出国学习,有关领导部门和科研单位,要有针对性地选派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骨干人员出国留学和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服务。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学习形式,如国内考察学习、典型经验学习等等,都能对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学习形式必须和学习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学习什么?除重点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外,还应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经济理论、管理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并要学习做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献身农业科学事业的人。通过扎实地抓好上述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就会出现胜利的曙光。

(二)学校全日制教育。抓好学校全日制教育,大力培养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后继人才,是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川这些教导告诉我们,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必须从学校全日制教育抓起,这是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基础,必须扎实有效地抓好这一环节。第一,切实抓好普通中小学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要向学生灌输科技知识,使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意识和学科学、爱科学的理想;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要设置包括农业科学技术在内的科技知识课程,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科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和简单的科技实践操作技能。第二,要稳定发展中等农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实践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大部分农职业中专学校已升格或合并组建成高职学院,农职业中专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基础人才的培养。因此,要从我国国情和农业科技人才“塔型”结构出发,稳定发展中等农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基础人才。第三,切实搞好高等农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基础理论扎实、科技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高等农技人才。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有知识、敢开拓,有涵养、会协调的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农业大学要面向社会发展和现代科技前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科研水平高、创新思维丰富、创造能力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要注重培养国家急需的农业科技英才。第四,积极鼓励和发展民办农业高等职业学校,以调整目前农业科技队伍专科、本科学历人员比例过低的不合理结构。总之,学校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基地,只有抓好学校全日制教育,特别是抓好中、高等农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农业科技人才,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后继人才充实农业科技队伍。

(三)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培养和发现农业科技英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锻炼,不仅可以使农业科技人员掌握科技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而且更重要地是使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把各自的自然力表现为社会能力,区分出高下优劣。正如马克思所说,人通过劳动改变身外的自然,“也就是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业科技人才通过自主择业,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单位和岗位,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多作贡献。二是建立淘汰机制。对于政治素质差、业务水平低、研究能力弱、工作无建树的人员,应调离重要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泄露国家机密、出卖科技秘密情报的人员要清除农业科技队伍。三是建立“唯贤”重用机制。对于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肯钻研的人才,要安排在重点科研部门工作;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破格晋升职务或职称,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对于优秀的年轻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低职高聘,对不能胜任现职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高职低聘,彻底废出过去那种不能越级聘用科技人员的办法和技术职务终身制。只有这样,从农业科技人员的选拔到任用的全过程,有了一整套科学的用人机制,就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促使农业科技人员自觉提高素质,从而优化农业科技队伍结构。

(四)建立吸引机制,增强吸引效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科技人才的吸引机制不建全,科技人员待遇低,致使农业科技部门的推力效应大于吸引效应,造成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外流,给农业科技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要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就必须建立健全吸引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推力效应,增强吸引效应。一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人分配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20’这就是说,要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劳动者的贡献大小付酬。农业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复杂劳动,他们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其工资待遇也应数倍于简单劳动者,这就要求国家制定新的工资政策,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水平。二是采取吸引为主的政策,努力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热情关心外流人员及其家属,吸引外流人才回归。三是制定保护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规定科技部门的设立、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用人制度、科研成果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人员的待遇、晋职条件及其家属子女就业、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法律作保障,农业科技人员就会安心在农业科技部门工作。

(五)加强学校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在农职业院校中,除原有的农业高等院校外,农业高职院校都是近几年来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或合并而成的,这些学校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相对较底。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职业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t和办学水平,夯实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基础。其88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备强有力的领导干部,带领师生员工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快速推进农职业院,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其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其四,要“改革课程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全面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远程教育。”121’同时,要进一步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办法,改革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方法,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起科学、高效、运转灵活的办学机制。其五,切实解决农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增加农职业院校的经费投人,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学校各种税费,并给予贷款优惠。三是切实解决好当前农职业院校招生疲软问题。自1997年全国招生分配制度并轨以来,许多农职业大、中专院校出现生源缺乏、完不成招生计划的现象。笔者对部分农职业院校招生结果的统计表明,各校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平均为65%,最低的不足50%,最高的达到70%。如“浙江农业大学首批新生录取结束,只完成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的70%”(1997年9月6日《浙江电视台》报导);历来生源充足、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任务的原恩施州农校,1997年至2000年国家下达大、中专招生计划5108人,实际招生3427人,只完成国家招生计划的67%。招生疲软不仅给农职业大、中专院校带来沉重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尽快采取措施,疏通生源渠道,以保证农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四是疏通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目前,由于某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忽视不同层次人才的合理结构,因而既导致人才浪费,又导致农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务必从两方面着手疏通农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结构观,选用各级各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从而开通吸纳各类人才的渠道。另一方面,农职业院校要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广辟人才输出渠道,使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以上几点说明,只有加强农职业职院校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夯实办学基础,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新一轮竟争中克敌制胜的战略资源。实践中,既最能锻炼提高人,又最能使人的潜力表现为现实力,从而发现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支持、鼓励和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中去,到重大斗争的第一线去经受锻炼和考验。”『”’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实践锻炼。一是压担子锻炼。对于年轻农业科技人员或缺乏科研经验的人员,要放到科研第一线,担当科学研究重任,使他们独当一面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二是交流锻炼。交流锻炼是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与才能,丰富研究工作经验,提高科研效率。因而农业科技部门之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科技人员相互交流,使他们在多种环境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三是下派锻炼。就是有目的地选派中青年农业科技人员到基层科研单位和农业基层部门锻炼,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创业的作风和科学研究能力。四是专项锻炼。就是有意识地给农业科技人员下达某项专门的科研项目或其它棘手的工作任务,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辩优劣,实践分高下,我们务必抓好实践锻炼这一重要途径,促使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使农业科技英才在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

广纳四方贤才。从国内外招纳愿为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作贡献的贤才,是开发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一条捷径,可以解决农业科技人才奇缺的燃眉之急。其一,从国外聘请专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际威望的提高和加入WTO后,国外许多科技人员向往我国,并愿意到我国从事科研工作,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大胆地从国外聘请农业科技专家,让他们为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服务。其二,招回农业科技贤才。由于推力效应的原因,我国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外流到国外和国内其它行业,他们中间不乏农业科技贤才。为了早日摆脱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对流人国外的人才和“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养前途的,可以设法收一批回来。”‘川其三,从社会上招聘贤人。为了缓解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的现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部门从社会上招收一部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且愿为农业科技事业挥汗洒血的贤才来充实农业科技队伍。概言之,不论从实践还是从现实着眼,上述广纳贤才的三条路子,都是有效而行得通的路子,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千方百计疏通这些路子,积极支持农业科技部门广纳四方贤才。

三、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

上述途径,只是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开辟了道路,要使这些道路畅通无阻,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努力创造、优化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和吸引农业科技人才的客观环境。当前应从尊重农业科技人才出发,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10

1我国种植概况

笋菜原产四川,在西南、西北零星种植,种植的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如白皮稀节棒菜、白甲菜薹、南充棒菜等。

在北方地区如山东省,育成了不易抽薹的笋菜新品种,主要是以鲜食为主,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在江西、陕西等省份也有地方品种的零星种植。笋菜引入浙江是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生长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经济效益好,不仅丰富了冬春季蔬菜淡季供应的花色品种,且其腌制品俗称“芥菜株”很适合广大城乡居民的口味。浙江省的笋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面积约有2000hm2,其中台州市的路桥金清镇、温岭桥头镇及临海桃渚镇种植面积较大,形成了数个笋菜专业生产村,以种植青皮种为主,主要是鲜菜外销,销往温州、宁波、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

2国内研究现状

茎用芥菜是中国特产蔬菜,由叶芥菜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四川省,因此笋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种植比较多。目前从事笋菜育种的科研单位不多,只有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少数科研单位在开展笋菜育种工作。重庆市农科所利用芥菜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回交转育,育成了笋菜雄性不育系,涪陵区农科所正在利用笋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开展笋菜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研究,已有新的杂交组合育成。近年来,北方地区也已成功引种笋菜,并育成了新的适合于当地栽培的新品种,如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控光选择材料、人工杂交等手段育成的北方生态型笋形茎用芥菜新品种鲁笋芥1号,具有在北方夏末秋初高温长日照条件下不先期抽薹的重要特性,能适宜在北纬31°~45°的广大北方地区种植,实现了鲜食茎用芥菜种植区域的突破。浙江省的笋菜种植有将近20多年的历史,也有一定的面积,但在新品种的选育上近乎空白,只有农户或当地的农技部门进行简单的提纯复壮工作。

3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新品种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从事笋菜品种选育的科研单位不多,育成的笋菜新品种比较少,适合于鲜食或加工的品种更少,农民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笋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比较长,但其高产栽培技术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二是种性退化。笋菜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其种性较易退化,农户不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自行选株留种,留种时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不同类型的品种相互间种,互相串粉,造成生物学混杂。由于没有新品种的及时更换,造成1个品种长期种植,笋菜种性退化,品种混杂非常严重。田间表现为茎皮色、收获期、大小等不一致,植株高度参差不齐,空心率提高,最终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影响菜农和加工者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工问题。存在深加工和精加工两方面的问题,由于采用简便快速的腌制方法,失去了原有的“芥菜株”风味。现在消费者都崇尚绿色健康的食品,对腌制品存有一定的疑虑,致使笋菜的腌制品短时间内难以在国内外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