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29

生态道德论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1

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意识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既是现时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又是时代对当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1.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所牵涉的层面非常复杂,它的顺利进行依赖于众多条件的支持。稳定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已经逐渐凸现出来,所以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形态,是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的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一一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仍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未来几十年,工业化的程度还将继续深化,如果只是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仅仅是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德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家P·科斯洛夫斯基于1987年写道:“经济的发展需要重新奠定经济伦理学和伦理经济学理论的基础。”通过对生存危机的反省,人们很容易在观念上过渡到人类自身应对摆脱危机承担责任的问题上来。再进一步追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承担责任的,或者说通过什么方式来自觉地把责任承担,这时我们也不难想起伦理道德对现实责任的承诺。

现时代的经济伦理观念有其共性的一个方面就是它没有认识到经济在人类所有的制度结构中仅仅只占了一部分。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同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指出,这种把属于整体之一部分的经济,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是现代的一大错误;如果放任这种经济的孤立发展就会使得人类在地球上丧失生存权利。企业的经营行为虽属于经济范畴,又由于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它与生态环境系统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责任对象的范围应当从人拓展到生态环境中去,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纳入道德思考的范围,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最终转变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走向一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生命联合体的利益作为道德的终极目标。

2.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迎接国际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社会责任运动浪潮,这一运动要求企业在赢利的同时,承担环境保护等生态责任。在国际贸易中,各国贸易保护也都纷纷将环保作为一种有效措施来限制其市场准入,并将其发展为一种绿色贸易壁垒。他们通过对进口产品制定环境检测标准、限制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进口、审查进口产品生产中对环境的影响等,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才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污染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并不符合环保标准,难以与先进企业进行竞争。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个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规则压力和商业竞争发展,使得企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企业化时代里的企业所需要承担的伦理责任达到特别重要的程度。这一切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指出的那样:企业责任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而拓展到了生态、就业、信息、政治和道德等领域。由此看来,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对于我国企业的挑战“与其说是核心竞争力的挑战,不如说是核心价值观的挑战;与其说是经营行为的挑战,不如说是伦理品质的挑战。”企业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决定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应有其自身生态道德责任,其原因不是因为生态道德价值观本身,而是因为它能指引企业迈向成功。企业生态道德责任品质直接关系并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重要的“道德资本”,是企业参与竞争所应具备的条件。可见,企业只有强化生态道德责任意识,促使企业尽快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才能使我国企业炼就自身竞争优势,企业产品才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从传统的不赢即输、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转向现代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共谋利益的“双赢”或“多赢”。

3.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文化最初形成于组织创立之初,伴随企业的成长,企业文化中较深层面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较浅层面的行为准则就形成了,正是基于此点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规范等重要的特性,成为指导企业发展的观点和经营的理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特伦斯·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他们在1981年7月出版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以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带来了这些企业的成功。可以说,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没有能够建立一套与现代商业竞争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体系。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一些企业精神、价值理念,但往往由于缺乏务实精神,使之成为摆设,成为空洞的说教,或者流于形式;有的企业虽然规章制度严明,但企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从而导致企业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或一盘散沙。我国企业与今天的市场竞争不相适应的恰恰是文化体系。海尔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始终把环保作为其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保护人类环境,预防环境污染”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清洁生产,绿色标志,绿色运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全部产品整体通过绿色产品论证的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占有份额连续增长。

不难看出,一个企业持怎样的伦理价值尺度,不仅最终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的组织不断学习能力、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对于人类的未来和我们赖于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行为准则与规范的企业伦理逐渐显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企业生态道德责任乃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含契约的内在要求。

二、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内容有哪些

我们认为,对于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业化进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上,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甚至简单地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物质增长、GDP增长,忽视了人文、资源和环境等其他重要尺度与这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观点相联系并构成支撑的,是片面强调利用和战胜自然的狭隘观念。早在19世纪末就受到恩格斯的批评。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对都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应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循环经济思想正是针对现存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和困境而提出的。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求企业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综合利用资源,力争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它通过技术更新,积极采取无污染或只有轻微污染的新工艺和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使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能重新使用或出售。即通过自然资源一清洁生产一绿色消费一再生资源这一生产流程来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这样,既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又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

由此,企业可以通生产模式转变,它从三个方面履行了生态道德责任:一是对环境的起码责任,即通过降低资源消耗量,使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不污染环境。二是积极责任,通过减少污水废气排放、主动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置。三是理想责任,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和改善环境。提高企业信誉,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样就完全改变了“环境保护不经济”的观点,从而。这样企业不仅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使环境保护为企业可以并乐于接受树立新的行为准则。现代企业应当克制自己对环境无限制的索取,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道德责任,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维护和谐发展、代际公正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自然环境的诸多力量的平衡。因此,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要将生态保护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发展的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承载能力,按照国家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的要求确定企业在具体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上,调整企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实行最优化的生态保护措施。清洁生产取代过去那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工艺和技术;生态成为建设项目能否批准的首要考虑因素。总的来说,作为资源的消费者和产品弃物的生产者的企业,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确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纠正企业经营中损害生态的不正义行为,发展可持续经济。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经济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它为了自身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求得一种合乎公正或正义的发展。这种公正性既表现为实现人类代际问的公正,同时也要求代内之间的公正。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必须承认后代人同当代人一样也拥有一样也拥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的这些权力也应当受到尊重,不能因为他们现在没有发言权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当代人在实现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根本条件。

3.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第二,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作物质保障。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往往依赖于各种企业的发展,并且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更多是通过企业这个中介组织实现的。我们可以说: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企业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企业首先承担起生态责任,我们才真正迈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第一步。企业应成三个方面积极承担生态道德责任:一是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生产方式上要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其需求,而且要对其需求进行引导,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反面的角度看,企业若不承担生态道德责任,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若作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生了动摇,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构成挑战,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环境分配不公会加重社会不公;若不能很好地实施“分配的环境正义”和“参与环境的正义”,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核心的“公平正义”会遭受侵蚀;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则不再名副其实。

三、企业如何履行生态道德责任

企业经营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而生态环境的发展则需要得到最大的护,二者经常发生矛盾。作为现代企业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来说,其本内容就是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和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企业价值目标上确立生态道德责任

生态道德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它总是通过协调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来发挥其约束或导向作用的。这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利益导向上,按照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来确定企业的利益取向。美国的H·R·鲍安在其所著的《实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写道:“其社会责任是说,实业家有义务制定对今天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来说有益的方法和政策,并据此开展其活动。”企业在这一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利益最大化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股东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更应该包括生态环境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企业形成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观,把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生态道德,它以生态人道主义、生态整体性、生态永久性为原则,把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念、活动决策、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形成企业的自我约束力。第二,在管理理念上,不断拓深“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的这其中“人”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它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成员,还包括企业以外的人和社会;其二,它还包括后代的子孙“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设定自身生态环境的目标,自觉承担生态会责任。这就避免了企业做出“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破坏根基,自毁家园的事情来。

在这一核心观念层的指引下,企业经营行为表现为:它是在一定的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受制度规范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行为。稳定、持久、健全的企业伦理行为可以促进经济秩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健康发展,它为企业提供行为动机基础意义支撑、价值导向和合理的目标。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可以保证企业能营造积极向上、充满生气的精神范围。生态道德可以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预期,减少个人组织和社会获取信息进行决策选择的成本;降低宏观经济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提升员工生态道德素质

“从经济的角度看,所有企业的运作过程,都是通过员工的生产行为统一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时对员工行为的分解有助于分析其中任何可能的缺点,并进行改善;而对员工行为的多角度反复整合,则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或开发新品种从伦理价值角度看,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分解和整合,既是对作为个体的每个员工伦理规范的反省或检测,也是对作为集体的全体员工的教育。这种分解和整合可以延伸到员工的其它生活领域,从而促包括企业伦理在内的社会伦理水平的提高。”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要求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它要实现的是对企业员工的改造即实现素质的转换和再造,以此体现出道德的属人的规定性。正如彼德斯·沃特曼所言,“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

企业生态道德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企业可以通过实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选用绿色材料、制定绿色生产流程、实施清洁生产采用绿色包装、制订绿色价格、开展绿色促销重视国际标准和产品认证工作等,使承担生态责任的理念渗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行为。池田大作也认为,广泛普及伦理意识,使正确的价值观念扎根于每个人的精神之中,并把它传给子孙后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再构人类与自然的均衡通过这些方式,企业才能锤炼自己的队伍,形成自身独具的风格,这样培育出来的企业生态道德理念才能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之中。具体来说,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一方面,企业自身培育环保人才、建立环保技术创新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系统工程

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生态道德环境的出发点是消除企业经营中反人性、反社会的行为,并努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会长水谷雅一说:“经营伦理学的出发点仅在于消除因只偏重于‘效率’和‘竞争’的思维方式及依此进行的企业活动给人或社会带来的弊病。”生态道德环境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使现有的生态道德环境得以改善。企业的道德环境的改善。

首先需要企业从自身做起,由此产生的辐射作用将引领着整个道德环境趋于良性化发展。生态道德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伦理观的基本内涵和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经营理念等,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定位,反映了企业内部衡量事物的根本标准。

其次,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合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新型的管理制度中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的信息是透明、公开的,每个人都有获得此类信息的平等机会与权力,每一个员工不仅仅要了解自己工作中涉及到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更要了整个企业发展对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样具有可持续性的情况,并且有决策参与权。

再次,企业实施生态道德责任审计制度。“通过环境审计,对于本企业的环境状况进行客观的自我检查与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助于企业的投资决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评审,从内部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企业自主调整其经营活动。”最后,这些制度或管理的真正到位,归根结底要通过舆论和教育,引导员工的情感和意识,形成员工正确的生态责任意识,并使之内化为员工信念。惟有如此,才能有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向着绿色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P·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6.

[4]欧阳润平.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伦理品质[J].伦理学研究,2003,(5):28—32.

[5]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Bowen,H.R.SocialResponsibilitiesoftheBusineMan.HarperBrothers,1953.

[9]陈红兵.现代企业伦理制度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0—34.

[10]池田大作,B·威尔逊.宗教与社会[M].成都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日]水谷雅一.经营伦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2]邓翠华,陈墀成.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生态责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8—31.

[13]唐一之,李伦.SA8000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8,(1):28—31.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2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在“儿童为本”的主旨下从教育指导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上统筹考量。首先提倡“儿童参与”的教育指导策略。“儿童参与”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即“儿童自由自愿地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或其他儿童的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在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儿童参与”进行了教育化的应用———少儿有权以“主人”的身份始终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行动及后果管理,保证了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教育过程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能获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现和发展,避免过多的教师“特权”阻碍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经典的“儿童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指从活动主题的产生、活动的组织安排、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的表达及应用,都要听取和最大程度地采纳儿童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师成为协助者、陪伴者和指导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强调从老师传递示范式转为学生体验探究式。传统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灌输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等。这说明被灌输与被教导的“道德”是不为少年儿童喜欢的,有效性也不高。儿童身心及道德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因此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要重视少儿在其中获得真知与真感,活动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儿童亲身的体验与发现、学习与探索、思考与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启发、探究、讨论、表演等手段,使得儿童能够有认知与情感交互、思想与行动相行,统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再就是教育目标上从单一封闭型(学习知识或练习能力)转为系统开放型(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强调要传递给儿童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关注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学习融合及转化应用,关注是否能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多元性、相互联系性和后期启发性,这样的教育活动其成效的显现可能“慢”一些、耗时“长”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及展望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3

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环境问题。如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加之破坏植被等原因,使全球气候异常。工业制冷剂氯氟烃的排放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无情地损害着地球上的生命。滥捕滥猎致使地球上的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破坏生态脆弱带的植被,导致沙尘暴肆虐,吞噬农田、村舍、城市。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区域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属于典型的西北干旱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石羊河中上游共建水库13座,截水自用,导致地处下游的民勤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数以万计的“生态难民”四处流浪;破坏植被,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黄河年输沙十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使下游地区水患严重,出现了“神奇”的地上悬河,而黄土高原上的居民还在维系着“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2013年初,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深入”人心,“沁人心肺”。大自然毫不示弱地报复着人类。要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除靠完善的制度、严密的法律、大量的资金外,还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必须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内化为人类的行为准则,才能使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它,这就要对全民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青少年纯朴、朝气蓬勃、可塑性强,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目标、行为习惯产生终身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增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学生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到或容易获得资料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课题,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走访专家、采访居民等形式获得资料,分析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或治理措施,甚至可以将课题报告呈送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如宁夏贺兰县曾大力发展造纸产业,对周围的河湖以及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我曾指导学生以贺兰县某一造纸厂为例,实地调查该厂每年造纸生产的耗水量、污水处理程度、排污量,学生还在化学实验室测定了污水的生化需氧量,调查排放的污水对河湖及大气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查阅有机质污染和治理措施。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制成专题图表,研讨可行性改进和治理方案,撰写研究报告。该成果曾在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过自治区一等奖。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其亲身体验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反过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培养其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性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4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人们生态意识与道德素养至关重要。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加强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希望其对改善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促进初中生态道德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和谐社会;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十八大中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需要从政策、法制、技术等方面加以约束,且需要人的观念意识、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提升、发展。因此,在初中这一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生态意识和道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学科渗透、健全德育体系

在现代的初中生态道德教育中,学科的单一性较为明显。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渗透,只为讲道德而讲德育,目的性、功利性凸显。在此种状况下,初中生态德育教师不仅应充分意识到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且应该加强生态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德育体系,使之更加系统、完善。例如,初中生态德育教师可以将生态道德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生物课程等有效联系在一起,注重生态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道德认知水平。

二、建立校园文化、制定教育规范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因此,为了切实有效的实现初中生态德育教学目标,中学应尤为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应抓好学生生态知识普及工作,且应充分利用学校独一无二的特殊氛围,创建先进的校园生态文化。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潜移默化的传播生态德育知识,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事迹,宣扬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等,以此提升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学校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三、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育实践

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德育教育实践中,且有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长久的生态道德观,进而对其日后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起到有益作用。生态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协调,且需要与社会有效结合,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中学通过如下活动,培育学生正确的生态德育观:提倡学生适度消费、节俭生活、杜绝铺张浪费;倡导学生在消费中自觉抵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开展各种生态德育实践活动,例如保护母亲河、自然探秘、关爱大自然等,并积极邀请学生参与。同时,可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生态德育教育的影片或舞台剧表演等,使学生在欣赏动人影片的同时形成生态德育观念。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水平

教师是中学大力提倡生态环境教育的组织者和有效执行者,是确保生态环境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障。德国教育专家第斯多惠层明确指出,为人师表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行为,是最直观、具有效益的模仿,是学生现实的榜样。因此,为了确保初中生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在具备完善、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影响、教育学生十分必要。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组织教师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学习,拓展、丰富教师生态环境知识,使其更好的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培养教师学习生态道德教育知识的自觉性,并有效鼓励、支持教师从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以确保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五、小结

当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完善,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时展的主弦律时,生态道德教育这一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课题已然成为各个教育阶段无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生态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初中的生态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加强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的若干策略,包括加强学科渗透、健全德育体系;建立校园文化、制定教育规范;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育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水平等,希望其对改善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推动初中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起到理论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鹤进.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32):46-47

[2]任凤琴,李国锋.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高教论坛,2009(10):20-22

[3]朱佳佳.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作者:赵寿权 单位:永昌县第七中学

第二篇

【摘要】“美丽中国”理念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课改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美丽中国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应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全面树立初中生美丽中国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观念,使其作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发挥应有价值。

【关键词】美丽中国;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将生态文明建设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通过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改变传统生态意识,将其从道德评价拓展到自然界,提升人类道德关怀意识、改变人类道德不良行为。基于此,加强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对美丽中国构想的实现、对推动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重要途径,理应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定时、定量、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生态道德相关知识,强化初中生生态道德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态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认知,使其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力量知识,从而身体力行,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贡献。一方面,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从强化学生思想意识入手,从基本的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行为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思考,使其更加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与现实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等知识加以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另一方面,教室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设置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并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使其为初中生生态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贡献。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教育教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应加强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改变学生思想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首先,应构建校园生态文明育人环境,从校园规划、校园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设计校园建筑,使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互补。其次,应注重绿色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初中校园的绿化车高度,扩大绿色环保盆栽数量,使初中校园成为真正的绿色校园。第三,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等宣传途径,有效开展初中生生态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开设生态道德网站,同时,可在校园网上设置相关栏目,并通过手机、qq、微信等途径,有关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环保常识等。另外,可聘请有关专家,借助视频聊天、贴吧或论坛等途径,有计划、有目的的吸引学生参与,并与专家一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初中生道德建设等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的同时,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拓展活动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促进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此阶段教师关注的重点应在培养学生与自然的情感,为其提供足够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这种切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美好,进而养成生态道德行为。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亲身感受、培育学生良好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初中教师应定期举办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实践活动,以此实现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教师可组织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生态文明只是讲座、举办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或者辩论赛等,大力宣传、推广生态道德知识,使学生可自觉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在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节日,例如世界地球日或者植树节等当天,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实践活动,同时,在非节日的时候,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成为生态环保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角色,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生态环境,并从身边做起,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4.小结

生态道德教育是各个阶段教育中均会涉及到的一门新课程,它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改变道德危机现状的有效形式。生态道德是人类生活中类似于空气的必须存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发展学生生态道德情感、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将其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通过课堂教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等至关重要。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取得有效成就,需要初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良英,冯文全.关于“美丽中国”背景下加强生态德育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5):174-176

[2]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2):78-81

[3]田修胜.“美丽中国”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理论月刊,2014(8):139-141

[4]郭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4):94-96

作者:王著元 单位:永昌县第七中学

第三篇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加强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回应低碳经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为研究现状,提出了低碳经济视域下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希望其对改善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提升初中生态道德教育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低碳经济;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教学策略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最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反思,最终形成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而在低碳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对初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只是大环境造就的外在要求,更是中小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为了传播传授生态道德相关知识、提高下一代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对中学生开展全面的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地将生态文明的实效性融入到低碳经济发展中。

一、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经济文明也高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却日益突出: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以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让人们不得不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和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道德观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在传播生态道德思想的过程中少了道德观的约束就会使得成果大打折扣。对于初中生而言,学校的教育是其构建新型生态道德观念最快捷、高效的方法。在日常教育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生态道德观方面的培养,教师要注意不断对学生渗透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道德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用这种观念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使学生心中逐渐形成新时期下要求的生态道德观。

二、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生态道德认知能力

生态道德教育是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初中生整体生态道德素质,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现阶段,我国中学课程体系中普遍缺乏一门独立的生态道德相关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往往只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学科,学生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地了解,致使当代中学生整体道德表现较差。因此,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目前多数中学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采用的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只要求死记硬背而忽略思想上的引导,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中学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开展各项实践、加强学生自身生态道德修养

中学生活理应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更要延伸到书本之外,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的教育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将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学生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与自己体验的实践成果相结合,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态道德观念,在现实中以此为自身行为准则,保证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做出正确的判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关注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德育氛围

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无法忽视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目前教育环境竞争压力十分激烈,大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智育成绩而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却关注甚微,这对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孩子的思想道德培养方面应付出不少于课业方面的关注,在现阶段的提倡低碳经济的新时期背景下,家长应更加重视培养引导孩子提高生态道德意识。与此同时,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循循善诱,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教育成果,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扭曲孩子的思想品格。基于这一理念,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学习教育方法,以免不科学的家庭教育造成灾难性后果。

五、小结

目前,在“全民低碳”的新时代背景下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已成为中国公民的责任之一。同时,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将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是大环境下必须实施的重要举措。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建设不仅会为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更进一步提高了新一代青少年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将其塑造成符合生态文明标准的好公民,为其今后步入生态文明大环境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越.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6):42-43

[2]阳洪霞.低碳经济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四所高校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09-210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5

就现今中国而言,以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构成了当前社会的文化样态。文化的流变性使得文化价值观出现多样性。在多样性的价值观指引下,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异质性,这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支撑缺乏的困境。具体而言: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互补、交融、共生的文化,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和关注现实的特征,克服了道、释二家因注重个体内心世界、强调因果轮回而产生的消极避世的不足,成为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品质的道德型文化,以“仁”“礼”为其核心。“礼”是儒家文化的直接诉求,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种族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荀子在《礼论》中讲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其中“天地、先祖、君师”涵盖了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儒家文化样态中,人的行为活动都要遵循“礼”的要求,“礼”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行为依据。而为何要按照“礼”的要求指引人的行为,则引出了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范畴———“仁”。“仁”是“礼”的价值基础,人的活动之所以要尊“礼”是因为“仁”的要求。《论语•颜渊》中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儒家文化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能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价值支撑。而儒家文化的政治化过程则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自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时起,儒家文化便与政治权威紧密相联。从两汉时期的《白虎通德论》的修葺———隋唐时期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吸纳佛家、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性理”的思想并从形而上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阐释儒家文化的宋明理学———这一路进程是儒家文化不断系统化、学理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政治权威最终让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成为传统社会中治国安邦和个体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和文化基础。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视阈中,道德修为和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开始了衰落的历程。近代中国是落后挨打的中国,保守派的固步自封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让国人开始了探寻强国富民的道路。在探寻强国富民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普遍将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和腐朽性,积极推进以民主(德先生)和科学(塞先生)为中心的文化启蒙运动,认为“只有这两位(德、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从原有的维持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变成了受人唾弃的时代负累。如果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政治状态使得国人从感情层面抛弃传统儒家文化,那么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世俗化、都市化和工业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过程,则从现实层面弱化和模糊了道德型特质的儒家文化。学者王正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包括世俗化、都市化,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会进一步地削弱……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由身份、声威转向财富……儒家特性的家的组织解体,家庭与家族结构日渐松弛甚至瓦解。中国文化的具体的传统的“图形”已经消失或模糊……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是传统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流变弱化的同时,是现代文化占据国人的主要思想形态。现代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依据和基础。现代文化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文化,理性是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在理性的视阈内,与人有关的包括自然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各种社会关系在内都要受到理性的审视和检阅。

哈贝马斯对理性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然人和社会已不再被看作上帝的造物,而是人的理性的设计,自然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也就出自人本身,出自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成了真理之源、价值之源,从而也就成了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理性在工具性层面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管理规范、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包含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理性的价值层面。这使得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在工具理性的维度内,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功效最大化的动机所支配而无视道德、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通过理性的谋划和分析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工具理性的高扬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出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产生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利益至上的现代文化价值维度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原本包含了道德、文化和艺术等价值在内的丰富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功利、机械、麻木的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道德教育也因此丧失了文化依据和价值支撑。在工具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让世人享受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让人陷入到无我的困境。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祛除个性差异的科学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道德冷漠、地区冲突、环境污染和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已经让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消失了。后现代文化正是在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中产生。后现代文化作为对现代文化指正和纠偏的重要文化形态,从其出现时起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以及在理性指引下的整体性(齐一性)、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注重个体差异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理性主宰下的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预设的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对此如是论述:“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然而,后现代文化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包含中国在内的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模糊。在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视阈内,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反社会的现象。道德教育丧失了主流文化价值的指引,甚至出现追求极端的个性和自由,推脱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藐视社会规则行为。综上可见,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构成文化流变的基本内容。文化流变使得道德存在和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活动丧失了价值意义上的文化支撑。就道德教育而言,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就是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价值追求通过“血缘家庭”和“政治权威”路径较好地作用于个体,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自近代社会以来直至现今的中国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流变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在理性的指引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功利性是现代文化的主要价值特点。在这样的现代文化视阈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包含道德、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现代生活中逐步隐去。这使得道德教育在现代文化指引下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出现了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和机械化的道德教育异化现象。这种道德教育异化现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的经济失衡的现今尤为明显。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导致失业产生和生存压力增大,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的是提升技能、谋取就业岗位以解决生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后现代文化从其产生时起就承担起对现代文化的纠偏功能,反对理性的绝对化而导致人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主张恢复包含道德、情感在内的人的丰富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后现代文化不断地对现代文化的根基“理性”及由理性衍生出的整体性、机械性、功利性和霸权性进行解构,主张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然而,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恢复人的丰富性,反而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反社会的价值模糊行为。后现代文化的这种价值模糊性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主流价值的文化指引,道德教育便失去了方向。

二、文化生态的重塑: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现今社会,以传统文化的弱化、现代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出现了真空,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面临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重塑文化生态成为现今解决道德教育困惑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

1.重新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重“仁”重“礼”的精髓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落后挨打状态让国人从心理和感情上排斥传统文化并决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改变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极端历史时期,国人将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否定了,其中包含着儒家文化对培养道德人格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儒家文化的道德性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道德情感的冷漠和精神家园的缺失使得人安生立命之本消失了。为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精髓成为解决社会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性价值的同时,需要梳理好文化价值传播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能有效地内化为每个个体。国家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将个体的道德状况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加大道德在个人成才和发展中的比重,将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高度,摆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机械化。同时,恢复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是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承担着不少社会功能”。这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功能。家庭道德教育涵盖了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整个阶段,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素养。

2.要自觉审视现代文化,抵制和筛除不利于道德教育开展的价值形态。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有着合理性价值成分。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秩序化和有效化、物质生活的高度繁荣等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然而,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要辨别和抵制现代文化的负面影响。理性的绝对化很容易将人引向功利化的道路。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科技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学术造假等等事件已经让社会的整体道德出现滑坡,这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当一定时期内的文化价值导向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时,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被漠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为此,要加大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的宣扬和教育。政府要将包含道德情感、精神价值在内的文化发展提高到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等高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性。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引导。让道德情感和价值精神回归现代文化中,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3.要抵制后现代文化因过分追求差异性和价值多样性而产生的价值虚无。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6

城市动物园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是动物园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合乎世界动物园发展的潮流。从1929年布朗克斯动物园聘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人员,到如今动物园教育部门的建立、保护教育项目的丰富和完善,世界动物园的保护教育经历了从“传授知识”转向到重点“建立个人与动物、个人与大自然的情感联系,爱护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保护自然”,动物园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动物园正从传统动物园迈向现代动物园,通过展区设计、故事讲解、解说动物知识、专题教育活动、饲养员讲解、近距离体验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传递正确保护信息,激发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投入专职保护教员,使动物园的教育职能由之前的科普教育时期迈向全新公众保护教育时代。1.3城市动物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满足未成年人成长的需求未成年人天生与动物就是好朋友。调查数据表明未成年人在城市动物园游人中的比例达三分之一,大多数游客也是陪同家中的未成年人来参观城市动物园的。城市动物园已经成为家庭共游的向往之处。[2]已有61年历史的成都动物园每年有约100万未成年人参观;而北京动物园有50%的游人是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每年有500万孩子入园。未成年人思维活跃,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于动物的了解却比较少,保护的意识更是少之又少,生态道德水平处在较低水平。为这些住在市区而很难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的未成年提供与自然亲近、与动物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让未成年人体会到大自然是养育丰富生命的场所,培养未成年人珍爱自然的情感,引导未成年人融入并了解自然,学会和自然交朋友,已经成为家长的希望,成为未成年人的需求,更是社会赋予城市动物园的责任。城市动物园应该勇于担当,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2城市动物园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

在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中,城市动物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城市动物园一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引导广大受众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众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2.1结合各种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城市动物园可利用野生动植物优势,利用本土特色物种开展专题活动。比如川金丝猴是四川的特色物种,成都动物园以其为宣传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川金丝猴保护主题月”活动。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游客对于川金丝猴确实知之甚少,50%的游人不仅是不太了解其野外状况、生活习性,甚至连“川金丝猴”都不能够正确地说出来。因此项目目标主要侧重在物种介绍、生存现状及保护方法的宣传,目的是通过互动展示与公众参与,使得公众对该物种产生情感联系,关注物种的状态并保护它。41天的活动吸引了4.5万公众的参与,其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动物园有效整合动物资源和保护教员资源还是能为未成年人所喜爱。随着世界对生态保护重要意义的日益重视,城市动物园逐步加入到了国际主题年活动,已融入全世界生态道德教育的大舞台。如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森林年”,主题是“森林为民”,旨在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2012年是“国际蝙蝠年”。城市动物园可制作保护森林手册、森林书签等为游客提供扩展知识的机会,并开展以保护森林、保护蝙蝠为主题的保护教育活动,以开拓未成年人关于自然生态的视野。饲养员是城市动物园里一线工作人员,也是与野生动物最接近、最熟悉的人员,他们拥有野生动物最生动的故事,能描绘出自然界里最原始的语言。因此,开设饲养员相关项目可扩展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与形式。志愿者是扩大生态道德教育影响的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动物园可培训城市内各高校学生,也可与高校志愿者协会或环保协会合作,长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基本知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的状况与挑战、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导路、文明劝导、动物讲解等多项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与未成年人更容易沟通和交流,是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2.2与学校互动,将生态道德教育渗入学科教育

比如成都动物园创编的动物操就成功引入到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并纳入当地一所学校学前班的日常教学,作为今后每年学前班毕业汇报演出内容。结合语文课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征文比赛,曾经举办的活动主题有“我爱豚鹿”、“可爱的小生灵”作文征集活动。美术课和德育课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较好的平台,比如在爱鸟周期间举办的“让鸟儿自由飞翔”小小画家作品展,《可爱的小生灵》、《爱鸟护鸟》生态保护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直接传递生态知识,并引导未成年人认识生态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最终带动其在实际生活中参与相关保护行为。

2.3利用传媒与网络,加强生态道德宣传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7

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信念,引导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生态道德教育知识,没有被学生内化于心中,学生生态道德品质难以提升,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践行,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守道德标准。因此,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还要展开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践行环境保护的诺言。生态道德教育还要结合网络,通过微时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积极向学生宣传,图文结合,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国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有紧迫感,能够担当起时代的重托,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已经经历过生态恶化,研究实践比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在日本,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日本大学除了开设环境类专业以外,还要开展专业教育,授课范围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日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从学生自身做起,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将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和学校的环保教育纳入到整体的教育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教育问题,美国一些高校在公共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设置了环境文化教育课程并要求毕业生需要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美国许多学者认为需要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通过对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可以窥测出一些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仅将生态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还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环境的熏陶作用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理念。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作用不只是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融入实践中,主动承担责任,康德认为人具有发展向善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而“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确定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在其中亲自参加实践,对各种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并对之取舍和比较,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中,明确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不断内化教育目标,同时提供有利的条件,逐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文化自觉正适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4校园文化熏陶

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关系到学生自身素养的形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必定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积极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学校校团委和学生会应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竞赛,环保征文,环保网页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还可以通过此种活动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扩展、深化生态道德的良好场所,非常有利于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8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9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持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培养学生包容,宽容之美德;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自强不息。

2.加强社会公德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许多国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品德教育都非常重视。英国教育部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信用、尊重别人权利、爱惜他人财物的良好品质。在我国,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制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践行上,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偏低。在一些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如大庭广众之下,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而社会公德则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学生公德意识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提高认识。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因此,学校必须意识到,公德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而人才的素质又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素养源于良好的习惯,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我们要强调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这样好的文明行为将得到巩固。强调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并不是片面强调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应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3.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帮助在校大学生充实现代科学知识。

一方面,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引导学生辨别真伪。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来听到更多方面的声音,并自信能够对信息真伪作出判断。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在校园中发表言论、交流感情的最主要场所,从网络开始流行的一些词汇现在已成了不少学生的口头禅。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允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是加强高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融入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特别是校、企联合的实践活动,其作用不可低估。学生深入企业,可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主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忠诚之心、感恩之心、合作之心,体验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成功之心,学会先做人,后做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4.加强心理素养培育,增强面对社会环境的应对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进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心理素养的高低对能否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至关重要,因此要加以正确引导。一是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和指导。社会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职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二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诊断。现在的90后,个性成长差异太大,城乡之别、文化背景差异、价值观、不良的竞争心理、不同的生活态度、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上下铺的相处之道等等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方面对他们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更具有竞争性、挑战性。所以学生经受着成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这三重压力构成了对个人心理健康最严峻的考验。此时,他们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多数人主动求助的意识较弱。因此,我们应加大宣传的,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求助的积极性,学校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建立起健康的沟通平台,把学生从孤独、自我状态中解放出来,杜绝复旦大学的悲剧在我院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职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此,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成为经世之才,实现学院的培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彭利辉工作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变之实然: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的现状

多元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不仅带来了应接不暇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也带来了价值相对主义的评判标准,令原本有些脆弱的民族大学生道德价值生态充满变数。显而易见,“变”已经成为每一位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中的标识特征,这也正是他们遭遇前所未有之困境的现实写照。

(一)心理体验之变

毋庸置疑,多元文化已经给每位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系统造成了剧烈冲击,民族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所受影响更大。价值相对主义的评判标准使他们对以往秉持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困惑与悖离,并最终使他们的心理体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道德教育带来新的认知阻力。民族大学生活跃在自身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与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间,对两种文化共同秉持的价值观念,比如真、善、美、公平、良知、幸福等的理解、认同与悦纳,是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寻求两种文化间的平衡点实属不易。然而,多元文化价值观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出现,打破了难得的平衡,致使民族大学生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认知产生阻抗情绪,对道德教育过程中传递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示怀疑与排斥,对传统道德行为规范逐渐不认同,继而在情绪中出现焦躁、低落、不安与冲动化倾向,增加了人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对道德价值认知的混沌不清,缺乏明晰的价值观念的支持,所以其行为内在道德约束便出现连续缺失,行为失范并不鲜见。继而还容易引发道德意志的弱化,使其无力支持道德行为,导致追求高尚道德价值的需要与动机乏力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构成民族大学生心理体验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元素,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发生了显著变化,给后续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变数。

(二)道德教育环境之变

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是指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以及语言环境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然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出现打破了道德教育环境的原有生态关系,使其成为冲突、矛盾、脆弱和不稳定的结合体,使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一个稳定支持的外部环境,间接地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多元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社会关注,它经常和多民族、多种族、反种族、反民族歧视等思潮密切相关,并认为:“一个国家由不同信念、行为方式、肤色、语言多样化的民族所组成的文化,其彼此间的关系应是相互支持且均等存在的”,[2]以致于“由具有单一文化的单一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的浪漫神化已经一去不复返地消失了。”[3]事实上,多元文化思潮萌生初期,确实打破了“文化一元论”或“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文化霸权态势,让多元民族文化得以彰显。然而,过度强调文化多元概念导致矫枉过正,不断强调民族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也蜕变成了另一种文化极端。我国是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国家,多元的民族文化滋养了民族大学生多彩的精神世界,但同时更应看到多元文化背后的统一性与延续性问题,看到形式无法掩盖的价值本质。否则,放任多元文化蕴含的多元价值观和价值相对主义肆意发展,只能使道德教育环境更加脆弱,最终必然会破坏终极价值的权威性。而且一旦如此,那么面对林林总总的价值观,民族大学生极其容易茫然而无所适从,致使之前的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成为昙花一现并无疾而终。

(三)道德教育实效性之变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因为道德教育资源、路径、方法的丰富而变强,相反,增添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充斥着变数。由于民族大学生心理体验、教育环境随着多元文化的浸润而发生相应改变,掣肘教育实效性的阻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毋庸置疑,多元文化是多元价值观的现实载体,也是文化帝国主义最隐蔽的表现形式,其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可能直接导致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精神没落和人格畸形,令他们深陷混沌并且不知何以自拔,所以,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就一语中的指出,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人被分解为各种零碎的“角色”而不是真正自由的个人,陷入难以摆脱的“文化矛盾”之中,成为文化之殇。当多元文化价值观全景式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时,着实让当代民族大学生迷惑,他们“……已经看不到那种与社会对立的激烈情绪,而是以相同的兴趣爱好集合到一起,或是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游戏发泄,或是在自己的虚拟社区里持续狂欢。”[4]然而,作为道德价值观传承主力军的大学生,使他们无力洞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隐性危险的正是文化帝国主义温柔绚丽的玄机,消解国民意识、主权意识和同化文化价值观才是其背后最隐秘的目的。正如伦理学家贝尔洛克指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质就是:“运用政治与经济权利,宣扬并普及外来文化的种种价值与习惯,牺牲的却是本土文化”。[5]如果说多元文化价值观让当代民族大学生产生困惑,那么,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则是让困惑加剧的无形推手。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文化相对主义,虽然打破了强势文化中心论,倡导文化平等主义,力求文化宽容,但其秉持的相对主义评判标准却直接造成了价值逻辑混乱。“相对主义评判标准”实际上演化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无标准”,其摇身一变,从一种文化极端演化成另外一种文化极端。缺乏清晰文化价值与道德底线的相对主义态度,就像一个“好好先生”,让民族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时一叶障目,模糊了文化对象的既有目的,仅仅看到文化对象的表象元素,无法洞察多元文化的优劣,也无法对自身民族文化进行深刻剖析与反省,更不知西方文明中心论与东方文化优越论都是如出一辙的文化极端主义,都是对文化的深层戕害。大学生缺乏文化责任与道德价值标准的选择理念,其逻辑衍生必然是失准的行为模式。不少民族大学生迷恋绝对的自由精神,追求个人至上的有之;唯西方文化精神马首是瞻,不屑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之;摒弃应有的是非判断,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寻求超然个性张扬的有之;自私自利、缺乏公德、游戏人生的也有之。诸多行为背后,均有多元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相对主义长期耳濡目染之嫌,尚需着力澄清。美国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的著名叩问———“谁的合理性”,把文化选择的价值难题推向极致。叩问至今还萦绕于耳,它不仅成了麦金太尔自己的伦理价值难题,也成了破解当代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最大伦理难题。显然,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相对主义的困扰,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已经疲于应对。加之多年以来,我国在道德教育对象上缺乏差异性,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使用同样的道德教育内容,缺乏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教育形式单一乏味,认同度不高,使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甚理想,这已经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生态中必须正视之“变”。

二、不变之应然: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回应

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诸多之“变”已经成为存在的实然,当前,关键是如何通过分析、梳理和考证,发现存在不变之应然的可能性,以不变之应然关照变之实然,寻求突破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持续困境的理论预设与现实路径。

(一)民族大学生至善至美的道德追求不变

至善至美的道德求索是社会个体的道德本能,其与生俱来,也与人之为仁的生命终极价值关怀紧密相连。所以孔子也说,“人者为仁”,这是对人性的最高肯定。民族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同样对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实践过程中感悟自我价值,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快乐,从而提升道德水准。正如黑格尔所言:“这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道德精神。”[6]诚然,当代的多元文化和价值相对主义直接冲击着我国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不仅昭示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诱惑、价值相对主义的鬼魅,而且更有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观选择与重塑的持续困境。面对困境,民族大学生没有逃避与沉沦,而是在终极价值上坚持道德理性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因为它超越了自身民族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无论是伊斯兰教、佛教还是道教、基督教,都认可并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而这正是引导民族大学生的价值方向。在方法上,他们勇敢地选择了文化理解与文化实践的途径,力求破解价值重塑的困境。所以,当代民族大学生更多地出现在为救助重病汉族同胞而慷慨解囊的光荣榜上;出现在解救汉族路人,与凶恶歹徒英勇搏斗而负伤的现场。一幕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7]的感人场面,出现在西部支教、“三支一扶”的洪流中;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出现在汶川、玉树的救灾现场;更出现在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孔子学院。这些鲜活的事实证明,即使在多元文化时代的当下,我国的民族大学生也从未放弃对人性至善至美的道德追求,这是他们“仁性”的本真体现。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不变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支奇葩,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它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借鉴,与以儒家文化为基石的主流文化相互滋润,互融共生,成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变的有力资源支持。在多元文化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不但没有褪色,反而因为与主流文化的高度互融而得到了补充与加强。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信仰不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但无论何种信仰、何种文化,都对人性至善至美的价值属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以此感召本民族成员积极追寻。比如,在我国民族三大史诗《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中,就对英雄人物勇敢、忠贞、诚实、公正、平和的美德高度赞扬,并深得民族成员的认同,甚至以是江格尔、玛纳斯或者格萨尔王的后人深感荣耀;蒙古族草原小英雄龙梅和玉荣的故事,是蒙古族文化对集体主义的高度认可与弘扬,引发民众的强烈共鸣;抗战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秉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抗击日寇的感人故事,如今依旧催人奋进。再比如,仫佬族吟唱的《十劝人》歌、壮族口耳相传的《传扬歌》、侗族的《九十九条公款约》、苗族的《埋岩古规》、布依族的《乡规碑》《护村碑》等等,都明确要求民族成员严守尊老爱幼,吃苦耐劳,与人为善,互爱互助、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标准,以此维护成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中蕴藏着深远的道德智慧。尽管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内容表现方式多样,有些以神话故事、舞蹈音乐表现,有些以宗教仪式、民风民俗表达,但无论载体形式如何,其中所隐含的价值精神是不变的。它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主流文化所追寻的“真、善、美、礼、义、信”息息相通,如出一辙,都是对人性最高价值的肯定。这是在多元文化时代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感召与教育的不竭的伦理资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方向不变

多元价值观强调淡化一元主体意识,消解国家主权和民族意识,宣扬多元主体的理论观点,使民族大学生在道德价值选择与建构过程中容易陷入困境,亟需强有力的价值观念的介入,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叩问历史与反观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是恒久不变的道德教育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各民族大学生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创新者和传播者,为此,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教育的方向弥足轻重,它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轫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根植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实践的文化成果。它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实质是价值一元的统摄,对各民族大学生都有传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共同文化情结。面对纷繁多变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质疑性,是唯一能够统领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武器。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民族文化、宗教背景不同,但无论各自文化特质如何,都已经和其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坚实的文化基石,利用其“统一性”的强大文化功能,熏陶出各民族文化精英“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气节,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度统一的行为模式。从北大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到“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再到当代各民族大学生志愿者热情服务的北京奥运会;从海外孔子学院受到追捧到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各民族的互助,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可见一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鼎故革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时代的内涵,并关照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期对各民族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示范和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中华民族全体成员高度认同,理应成为引导民族大学生参与蔚为大观的道德实践运动、进行道德教育的力求方向。

作者:朱海龙工作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第三篇

一、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意义

(一)能有效应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各种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文化意识有别,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在多元的道德价值世界中,各种道德观念相互激烈碰撞,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加上信息化社会使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对价值多元的共存乃至价值多元化社会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控制方式渐趋开放和宽容,带来了道德控制机制的弱化。现实社会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良心的混乱,使社会道德控制系统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带来了道德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道德标准由严厉转向宽容,道德评价由绝对走向相对,道德取向由一元走向多元等,给大学生创造了空前的道德生活空间,提供了众多的可供选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此,构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突出社会主义价值标准,明确社会主义倡导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在不同的道德关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2]。

(二)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

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道德实践中所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它是大学生优良的内在道德品质和善良的外在道德行为的统一体,也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然而目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存在着政府道德制度设计的瑕疵、家庭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教育对道德人格的重视不够、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等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因此,只有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把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放在社会支持系统内,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并客观全面地分析其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促进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其中包含着道德建设的目标。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道德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维系一个国家健康稳定运行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道德的建设与发展。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道德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关系决定。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网络等组成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体,而这个综合体的道德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如果这个支持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支持不给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难免会受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在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把大学生道德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特征

(一)导向性

建立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宗旨和目标,而这一宗旨和目标都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也不例外。其导向性特征是由道德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为道德本身具有导向性。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系统信息的流动和系统的控制机制,按照道德导向功能形成一种合力,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所有目标指向都具有导向性。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中,都以如何保证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按照一定的价值指向行事为核心,在支持系统中,道德教育的信息交流、控制机制等都是通过引导、评价等方式,启迪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使大学生认清自己同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的方向,改变有悖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行为方式。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导向性特征,体现在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上,有明确的善恶、荣辱的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扬善抑恶、趋荣避辱。

(二)针对性

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与我们所主张的道德原则相背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各种不道德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抬头和泛滥,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处事善恶好坏不分,荣辱是非不明,对真、善、美的肯定赞美不足,对假、恶、丑的抨击不够。甚至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人们做了正义性的牺牲奉献,却得不到社会赞美,而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又得不到社会谴责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对此表现得冷漠或者持所谓宽容态度,其实是失去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原则判断的表现,是今天大学生道德领域面临的严重困境,是道德教育乏力的表现。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支持系统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系统工程。

(三)渗透性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具有渗透性特征。它是指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道德教育场,这种教育场依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大学生为本位,通过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采纳多种方法和手段去熏陶、感染大学生,使之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并内化社会所要弘扬的主流价值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并付诸日常言行之中[3]。

(四)系统性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支持系统,从宏观上看,有政府的道德制度设计系统、社会的道德环境支持系统;从微观上看有个体的道德信仰支持系统、家庭的道德情感支持系统、学校的道德教育支持系统,以及连接各种支持系统媒介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政府、家庭、社会、学校、个体、监管等各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政府、家庭、社会、学校、个体、技术等系统支持源,既作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对独立的影响源,又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使其相互整合,成为共同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到系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去。

三、构建多层面、多手段的社会支持系统,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

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体、信息等各种系统在内的支持系统,这些支持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一)构建政府道德制度支持系统

所谓构建政府道德制度支持系统,就是政府利用掌握行政资源的优势,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进行有效的道德制度设计。政府虽然不直接具体组织实施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但是应在宏观上,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制度设计来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道德制度设计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政府主导的道德制度设计所建立的道德规范、惯例和程序会使大学生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对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给以相应的惩处,以此来维护道德的底线;它通过政府行为,对出现的各种道德典型进行表彰,从而达到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以引领大学生的道德选择[4]。

(二)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人又改造了环境。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中,有着不同类型的道德氛围,而这些造就了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差异。故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是指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及教育对象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一切社会要素的总和[5]。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就要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首先,只有全社会道德意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才可能实现优化。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把握时代性,探求社会环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避免社会环境中负面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把握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使自身道德修养不断适应环境和形势变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不断地提升。

(三)构建学校道德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和任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起着主渠道作用。为此,要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在支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改变目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重智轻德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事实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边缘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着“泛政治化”现象,把道德规范体现的价值追求完全等同于政治目标、政治理想,把本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等同于相对抽象的政治说教;教育手段的单一化,学校的道德教育方式存在重说教,轻实践,远离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现象[6]。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学校教育支持系统,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大学生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等方面形成一个系统,使学校的主渠道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四)构建家庭道德情感支持系统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重要单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家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教育,这种特殊的血缘情感在道德教育中,起着一种其他支持系统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必然包括家庭教育的情感支持系统,这种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的系统,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生大多数虽然已经成人或接近成人了,可能不少大学生为了求学已经远离了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的心灵永远是相通的。大学生都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庭的这种血缘情感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7]这种情感的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最真诚、最能实现心灵沟通的教育,因此,如果家庭教育好的话,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上更有针对性。虽然家庭道德教育缺少明晰、稳定的目的性,但是其生活性特性,使家庭教育有了更多微观的、细节性的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目的。

(五)构建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

构建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就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通过网络立法、技术监控等手段净化网络环境,达到减少或杜绝网络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目的。现代社会是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流、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网络时代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道德的失范,危及现实社会的大学生道德,网络社会弱化了对大学生进行正面道德教育的社会控制机制,网络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方面的道德自觉性降低等[8]。为此要搞好大学生道德教育,就必须建立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首先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利用网络立法的方式,对利用网络传播危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行为通过法律的方式予以惩戒,给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9]。其次,从技术层面监管,主动掌握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与媒介,提高信息过滤技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六)构建个体道德信仰支持系统

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任何支持系统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学生对道德的信仰。没有对崇高道德的信仰与敬畏,一切道德教育支持系统都形同虚设。因此,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离不开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信仰支持系统,它是构建其他支持系统的基础。大学生要认同道德,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到自我的信念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而实现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前提就是道德信仰的确立,道德信仰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大学生道德信仰一旦形成,在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选择以及社会道德生活方面,就会发挥强大的指导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道德信仰敦促大学生追求他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促使大学生道德境界、人生价值观的提高[10]。而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个体信仰支持系统,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其他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的信仰支持系统。

作者:王良青工作单位: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

第四篇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起源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世纪。但工业化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又使得20世纪成为世界环境大破坏的世纪。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从而使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特定关系,一些思想家逐步对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地位和角色进行深刻反思,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的同时,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向世人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兴起。1949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对环境保护所具有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兴起。由于西方把生态等同于环境,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西方所谓的生态道德教育源于这一时期兴起的环境伦理学(或称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作为环境道德的理论和实践,是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有了迅速发展,许多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或环境工作者提出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坚持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等观点,从而真正地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扩展到自然物,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2)有关生态伦理学方面的国际学术期刊的创立以及生态伦理学著作的发表。国际性学术期刊《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深生态学家》、《伦理学与动物》、《连接》等杂志,发表了大量生态伦理学文章,他们的研究重视自然规律对人类行为的内在制约关系,探讨怎样更好的在传统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加入环境道德理论,实现传统伦理向环境伦理的扩展,指出应把自然纳入道德的规范,人类对自然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等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学著作,如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堪称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标尺和范例;[2]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成为生态世界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

(3)国际会议对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1972年6月5日—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首次提出“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研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也正式提出了环境道德教育问题。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制定重要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指出,“关心地球是每个人的事情”,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满足“两项要求”,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1992年6月3日—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了著名的“里约宣言”,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教育赋予公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及道德方面的意识、价值观与态度”,从而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出来。

2、国外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1)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在大学设置了生态伦理学课程和相应的学位,并展开广泛深入的生态道德教育热潮。如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逐渐在国内高校开展环境专业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使他们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2)提出环境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指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1989年英国《国家课程》强调,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包括生态准则及也已存在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关爱环境方面所负有的责任”。[4]英国伦敦大学英王学院院长卢卡斯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卢卡斯模式”。他把环境教育归纳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该模式超越了知识本位的教育过程,强调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或端正环境价值观,来实现保护或改善环境的教育。[5]

(3)国外学者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效果,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第比利斯宣言》强调“环境教育应密切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围绕特定社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专门制定相关法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生态实践。

3、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开启了该研究领域的先河,具有开创性和可借鉴性,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后来研究者的基石。可以看到的是,国外学者把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所以涉及的内容描述性和实证性居多。但是,他们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而是将其放在了生态伦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因此,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要么与生态伦理融合在一起,要么与环境教育联系在一起,不能清晰地展现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道德教育的学科特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从介绍西方环境伦理理论起步。1994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与西方一样,中国环境伦理学的不同理论派别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以及自然内在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这些不同的理论派别都一致认为:人类道德的扩展是必要的,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环境伦理的道德目标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这是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的。2001年9月,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将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2002年3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奠基人陈寿朋教授在人代会上正式提出“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提议参照国外的办法,在小学教育中加入环保与生态道德教育内容。2002年10月,由陈寿朋教授倡议并任主编的中国首部《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10号文件)中,首次正式将“生态道德”一词写入中央文件。2006年5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成立,促进会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法制建设,倡导生态社会责任,造就生态精神家园,引领绿色生态中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为宗旨,为建设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和谐中国而做出积极贡献。

2、国内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开始的,在我国的发展仅十来年的历史,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经过我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解析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鲁洁(1994)最早提出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的概念,认为人们总是把德育的功能局限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方面,而解决当代面临的生存危机需要人类的“善”的概念的扩展,提出“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因此要重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6]罗聘(2006)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易迅、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大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7]

(2)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道德转化为人的自觉活动的主要方式。陈寿朋教授认为,我国生态危机的症结就是国民生态道德的缺失,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进行全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灵魂、核心,也是根本。他在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报告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8]朱家安(2006)认为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引导个体形成新的生态世界观;[9]朱国芬、李俊奎(2009)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审美价值及实践价值。[10]

(3)明确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重视和加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及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等。李平(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教育方式完全吻合,可以通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引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法制教育为主题,把生态道德思想传递给学生。[11]叶穗冰(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需要从价值观和原则出发,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教育、生态规范教育、生态意识教育及生态习惯养成教育,且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12]

(4)指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王世民、丰平(2003)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缺乏指导思想的全局性、教学思路的前瞻性,大学生在生态问题上缺乏价值观的一致性;[13]高健(2009)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缺失、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水平和效果有待提升。[14]

(5)提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途径。随着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实践途径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季海菊(2011)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是理论教育,实现的机制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形成的强大的合力机制,实现的平台是生态体验,实现的保障是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的一系列相关制度。[15]付玉凤(2009)认为应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生态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延伸以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扩展生态道德教育空间。[16]党曲楠(2011)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同时根据我国大学生的特色,对他们进行关于生态道德的理论教育,营造环境熏陶的作用并重视实践养成。[17]

3、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国外学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展开研究,同时结合我国自身需要,翻译并且出版了一大批国外的相关著作,如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二是根据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在理论层面上对如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如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三是对社会生活中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具体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如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资料上,关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学术论文,相关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而即使有的,其内容和体系还比较分散,其中的有些观点和理论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清晰的体系;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仍然局限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层次,缺乏实证调查,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经验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没有十分充实的内容,致使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值得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更看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这恰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所缺乏的。

作者:张思竹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

一、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全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令人十分堪忧。我们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深刻,主要表现在缺乏生态道德责任感,生态道德认识模糊;生态道德意识不强,生态知识欠缺;缺乏生态道德情感,对自然权利认识不足;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自律意识淡薄。

1.生态道德教育地位在高校没有得到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相对淡薄

大学生环境知识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具有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不强,行动滞后;大学生过分依赖政府,对政府工作又缺乏了解。很多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环保观念,也能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在行为上却不能从自己做起,也不愿从小事做起,更多同学对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还不清楚,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现今大学生生活方式上、行为习惯中、思维方式方法和价值观念取向等方面中与生态道德的要求不相协调,对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生态道德行为的缺失逐渐成为影响校园和周边社会环境的一大问题。如用电严重浪费、校园内长流水、一次性用品的过度消耗,没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意识,对废旧物品也没有进行分类的习惯。在高校的校园总体建设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也缺乏生态理念,这些都对学生的生态观念和认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尚不完整,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缺乏

目前,各高校只推崇专业教育,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缺少了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引导,也没有将生态教育列入高校教育的必修课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制约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而且在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生态道德教育知识的宣讲上,缺少了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也被忽视。因而很大程度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使得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空谈,致使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的规范教材严重缺乏,现有的教材,偏重于知识性和理论性,而在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显然不足。

二、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利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观强调自然适应并满足人以及人适应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的价值与利益和自然的价值与利益相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我国目前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缺少了对生态伦理学知识和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才使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的培养趋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对生态科学文明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真正了解,学生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环保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这样就没有忧患意识,就很难对生态道德教育产生实效性。而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强化对大学生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之树立生态世界观,并学会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具体化表现,也是解决大学生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是按照生态学规律生存和发展的,进而了解到人人都有对其他生命存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也就具备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依据。

2.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和荣辱观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生态情感过程中,生态意识得以强化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按照生态道德观点来处理生态道德关系以及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生态情感产生于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情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地球又是万物之母,从而人们就会对大自然和地球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第二,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观而产生的生态情感,人在审美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自然的敬爱之情进而产生一种敬畏和想要呵护自然的情感。因此,应当从生存与审美的角度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情感,进而唤起他们热爱生态环境的良知,以/仁民爱物0的情怀去处理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得到极大地丰富。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八荣八耻0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开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在大学生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使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创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升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资源意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使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我国政府提出的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的真正涵义,进而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振奋中华民族精神面貌,使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也是新时期长远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体系。高校既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基地,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只有不断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才能使教育活动的领域和渠道得以拓宽,进而使教育成果得以巩固,切实提升育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中来,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充满生机,永葆活力,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要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达成共识。首先是更新教育理念,要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在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道德、环境法治观、环境审美在内的生态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并使他们具备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想使大学生们成为热爱自然、敬爱生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要使之树立正确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意识。

1.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应将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中,让生态道德教育在学校的主流课堂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长久发展。因此,现今非常迫切的是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和激励等功能,因此通过它,可以潜移默化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们的环境忧患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建立健全其生态道德。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让学生认识到人人都有享受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改变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并使学生主动承担保护子孙后代延续和生存发展的责任。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生态道德教育,应将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专门研究。为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形成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并制订必要可行的保障制度。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形成/生态道德教育合力0依照课程内容和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可以和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相结合,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科学合理增加有关环保知识方面的相关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受他们直接影响。由于我国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师资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体需要,各高校的教师大多缺少生态知识及教育方面的经验,有必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高校应开辟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渠道,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方面的研讨会、各个层次研讨班、出国进修学习等。另外,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一步是努力完善好生态道德教育教材需要。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讲究方法,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方面,为了唤醒大学生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引导学生强化/地球村0意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意识、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哲理教育和生态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视野,并将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能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来。为使大学生生态教育能够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只有坚持不懈,齐抓共管,增强实效,形成合力,来端正大学生价值取向,逐步渗透在每个家庭、社会、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中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并能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绿色教育的学习生活氛围,并注重校园的绿色文化和绿色环境建设。为让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0的观念,应在校园内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意识。为把生态道德教育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在管理上还要引导大学生处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合谐统一,高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野外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地球日、世界环境月、爱鸟周等校内外开展的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各项活动中来。总之,在当今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不但要从理论上树立起新的理念和观点,还要借助于学校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以及整个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以期获得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从实践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作者:臧新辉工作单位: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六篇

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它已经从方方面面改变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传统道德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作为为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可以帮助大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心态接受道德教育,积极通过网络渠道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灌输,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综合而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拓展了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过去,大学生道德教育往往受到课堂的限制,课堂之外的教育内容常常令教师束手无策、无法实施。网络的出现,不仅从空间上弥补了学校与社会的断裂,而且给予了学生全天候、随时随地的学习自由,使大学生可以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政府、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都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教育优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改进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一直以来,大学生道德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例如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等,这些以经典著作为指导的方法固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网络的到来,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网络传播的特性大大丰富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传播和利用的效率。[2]

(三)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常常是从报纸、书本、实例中寻找素材,信息传播的内容十分滞后,而网络在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它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展现几乎所有的内容,信息的数量非常大;宽带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访问速度大大加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有关内容进行查询;网络便捷的信息、更新技术,使得教育对象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使得教育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3]

(四)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影响网络的应用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可以引领社会风气、思潮与舆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独立自由地参与讨论,访问相关站点,主动了解有用的信息资源,使大学生可以经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促进独立意识的发展。同时,网络在志愿者服务、创业创新等方面应用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可以培养大胆尝试、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网络的应用对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模式下,教育者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灌输。随着当代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而是会将各种信息观点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加以分析,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再转化为行动,进而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冲击。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势必造成道德教育对象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4]

(二)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

大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长期浸染到网络世界里,难以避免会受到多元化的网络信息的影响。目前,网络信息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的特点,导致大学生随时都会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各类网站,这些网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乏有误导青年树立错误道德观的内容存在。[5]面对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或学术立场的网络信息,尚未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思想的混乱、迷茫和困惑,对传统教育形成的价值体系产生质疑、颠覆甚至坍塌。

(三)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

在网络的世界里,大学生以各种身份、角色进行交流,这种迥异于现实交流的人际关系,具有神秘性和安全性。由于大学生年龄、阅历和教育的不足,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里,尽情、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诉求,逃避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从而获得内心的某种满足感。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引起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三、应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冲击的对策

(一)深入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

目前,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有效开展相关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理论高度探索网络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规律,目前存在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构建一整套适应网络的道德教育体系。[6]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才能对日常的思政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并最终实现思政工作的目标。

(二)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从历史的、战略的角度看待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工作,校党委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核心领导,从全校思政工作的布局中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把道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加大资金投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交流、联系,推动网络应用与道德教育工作的良性协调发展。学生处、校团委等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思政网站的管理力度,鼓励学生干部组织、社团等积极参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教育氛围。[7]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思政工作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及资源,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将两课的理论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建设党建、团建、理论、学术、心理健康等不同主题的网站,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起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成才的教育效果。[8]

(四)提高广大政工队伍利用网络的技能

网络的普及对新时期的政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是检验新时期高校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应当建立一支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网络政工队伍。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资源和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政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作者:卢敏敏1师坚毅2工作单位: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山西农业大学后勤管理处

第七篇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与数量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笔者2012年9月8日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题名“职业道德教育”并含“高职”进行检索,检索到349篇论文,其中硕博士学位论文16篇,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P1表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P2表示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R表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与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百分比),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具有参考意义。

2.数量特点。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起步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8年-2006年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该阶段相关论文大约50篇,没有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1998-2004年之间,每年相关论文在7篇以下,不到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10%,2005年、2006年相关论文数量分别增加11和17篇,分别占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10.85%和10.97%。第二个阶段:2007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相关论文29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6篇,每年相关论文均在40篇以上,占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四分之一还多。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基本上相适应。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的。1980年国家教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迫切需要,批准成立了金陵职大、无锡职大等13所职业大学。这被认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标志。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出台后,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取得更大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共有普通和成人高校2762所,普通本科1129所,普通高职1280所。[1]

二、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学者们普遍认为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有几篇文章有提到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如罗福周在《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2010)中提出“舆论环境和行为规范相结合,全员参与教育即全社会共同参与职业道德教育,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三个原则。[2]

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多数学者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服务社会、甘于奉献为宗旨的职业精神教育,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为基本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以善于合作、敢于创新为导向的职业理念教育。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具体行业、具体专业论述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李艳霞的《船舶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研究》(2012)、李维涅等的《药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2011)、赵磊的《谈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2007)、多文兰、张燕的《高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2011)等。

4.通过实证调查,研究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普遍认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学生职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据调查,26%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在工作以后再培养也不迟。”[3]另一方面,“眼高手低、缺乏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缺乏诚信等表现都是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反映。”[2]至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者们更多的是从高职院校这一中观层面来分析,认为“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4]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智轻德”思想严重,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多数院校“职业道德精神教育是一种认知性或一种近似道德灌输的知识性教育。”[5]二是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比较笼统模糊,没有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可操作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以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老师,大多是思想政治老师兼任,而思想政治老师对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了解甚少,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只能流于表面。四是教育方法简单,着重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忽视在道德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五是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采取让大学生进行书面形式的考试或者撰写小论文,这种考评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发展。

5.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对策

高职院校层面上的分析居多,个别学者从政府、学生个体层面进行分析。社会层面:第一,要积极发挥政府和社会舆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利用公共传媒制造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引导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二,政府和社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创建公正社会伦理制度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选择和确立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深化社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6]高职院校层面:第一,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明确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第二,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突出时代性和行业性。第三,课堂教学是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提高职业道德课教学效果。如周志武老师坚持“解读→认知→熏陶→训练→形成→运用”的行动导向,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良好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解读与熏陶职业化素养的内涵。[7]第四,专业课教育教学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所教学科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有目的有意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第五,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大学生在实习岗位中情感体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第六,发挥网络作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祖伟老师提出“以丰富的教育形式、生动的教育内容让高职生做到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使网络成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精神教育的新阵地。”[8]第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生层面:自我学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提高自己职业道德认识和形成职业道德品质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立志是陶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个人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方法;躬行是培养大学生自己职业道德意志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自省是培养大学生个人职业道德认识、个人职业道德情感、个人职业道德意志的综合修养方法。[6]

6.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评价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朱海岳老师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2个一级指标(公共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和9个二级指标(爱国爱企自尊自强、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公私分明诚实善良、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优质服务好学向上、克勤克俭宾客至上、热情大度清洁端庄、耐心细致文明礼貌、团结服从大局不忘)来构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教师、企业同事和学生组成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9]

三、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实证研究较多,理论研究力度和深度不够。实践性的经验研究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但缺乏普遍指导意义。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目标、原则等理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尚不成体系,相关学术论著少。

2.外因的探讨较多,内因的探讨较少。现有研究对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外因的探讨较多,而对内因的探讨较少;对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教学规律探讨、分析较多,而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规律研究、探索相对较少,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导致实效性不高。

3.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较少。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其职业道德教育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关于如何借鉴、吸收和转化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形成特色鲜明的我国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不多,不够深入。

四、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趋势

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兴未艾,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走向预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进一步多元化。目前已有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视觉对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分析。如马仁听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2012)、王俊杰的《将晋升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2007)、刘菊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社会学分析》(2010)、聂小明的《论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2012)等。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实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应吸收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研究重点将着眼于如何发挥高职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职业道德教育是以职业道德为内容进行的培育过程,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需要,外化为自律行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高职大学生自认为是大学生中的“三等公民”,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自信心普遍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遇到问题易退缩逃避,对就业前景悲观,混日子、混文凭的消极心态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今后研究的重点。

3.教育内容强调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恩格斯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0]高职院校应将社会主义基本职业道德规范与具体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积极联合行业协会、企业开发职业道德教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育。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篇10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急功近利、利益等各种诱惑因素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在当前大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职业高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职业高中德育教学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德育职业高中德育社会转型期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多元化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着德育目标过高、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内容忽视底线道德教育,德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等缺陷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职高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职业高中德育创新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在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改变职业高中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德育内容僵化,缺乏德育课程的校本研究

职业高中德育课程的大多是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的,很少甚至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环境实际,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校本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强调利益导向和竞争效益的经济伦理与以奉献利他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伦理发生着激烈碰撞。过去学校德育所灌输的绝对社会本位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只能要求社会成员中的少数先进分子,而用它来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则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德育内容本身缺乏前瞻性与灵活性,结果使德育局限于书本大纲,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效。

(二)德育教育者缺乏经验

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设置又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教师普遍年轻。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较少,青年教师占大多数。青年教师也是在经历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转型的变化,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养。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他们在工作中比较重视实际的效果,注重当前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但也存在着工作中容易急躁和耐心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学生管理没有耐心,对学生管理工作操之过急,甚至有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过分气愤而动手打学生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要首先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德育管理。

(三)学校对社会变化的不适应导致德育的缺陷

职业高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要具备相应的技能,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是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现在学校也是根据普通高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找不到自己茫然,不能准确定位。

二、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德育方法脱离社会实际

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是通过指导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现实的生活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而是把教育置于生活之外。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交往生活才存在的纬度,把德育视为一种内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而是把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和抽象出来视之为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②。而在实际中,我们知道德育与我们的生活是休息相关的,不可脱离的。如果把德育视为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之外来专门进行的活动,德育就成了像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思维、认知能力开发的过程,不具备动态教育、传授方法的。

2.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颇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德育的主角,学生完全是德育的配角,因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角之绝色,即把学生看作是社会规范的造物,把德育看作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学生接受、继承和掌握了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就是德育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执着于此的教师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角的角色③。因而在这种教育中,学生没有主体性,感受不到育德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压抑、痛苦。

三、以德育生态论指导职业高中德育之措施

针对职业高中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在建构和谐德育生态的过程中,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职业规划设计

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学校德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这个特点。教学的时候适当导入未来职业规划这一课程。让学生能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视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综合能力及承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全面提升自我能力,学会把握职业机会,以保证自我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二)强化学校德育的辐射功能

要把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系统结合起来。不能再将德育投入当作一种无偿的经济负担,而应当把“以德治国”的精神落在实处,充分认识职高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要逐步扩大现有职业高中学校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④。有效扩展学校的德育影响范露,使其沿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发挥杜会对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

职业高中德育管理的主体除了有普通高中职业管理主体的特点外,还要在德育管理中体现职业高中的就业特性。要考虑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是职业高中的主要目标⑤。同时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把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格局。在进步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调节机制的引导和支配下,社会的道德教育应同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优化德育环境,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环境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德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佳.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的反思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6页

[2]孙艳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7页

[3]钟毅.学校德育模式改进与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