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歌曲《声声慢》演唱分析

时间:2022-03-26 10:36:20

古典诗词歌曲《声声慢》演唱分析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以徐沛东所创作的《声声慢》为例,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简介、咬字吐字、速度特点、情感表达这四个方面综合探析歌曲的演唱处理。通过对这首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分析,以期对声乐演唱者演唱此作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大众更为广泛地关注古诗词艺术歌曲。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演唱处理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由来

艺术歌曲是源自于西方的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音乐体裁。20世纪20至40年代,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作品形式引入中国,中国作曲家们将这种西方音乐体裁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这种新的艺术歌曲形式。

二、创作背景简介

歌曲《声声慢》是作曲家徐沛东在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一词的基础上,重新谱曲创作而成。此曲收录在宋祖英2013年10月发行的一张全新编曲的中国古诗词专辑《爱的史诗》中。

三、《声声慢》演唱处理分析

(一)咬字吐字的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前两个字断情不断,这样更能突显徘徊悱恻,婉转凄凉的情绪。“冷”注意是后鼻音的咬字,咬字应靠前。“清”字应该按照双拼法处理,即qi-(e)ng。把声母与韵头i结合拼成qi,然后qi与eng结合相拼,这个字只有这样读才能够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此句最后一个字“戚”在力度上应该从弱到强。“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一句注意“将”字,ji-ang这个字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ji-ang-ang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三”字以“an”辅音演唱时把气息送到鼻咽处,把字咬清晰。“急”字的处理跟“戚”一样从弱到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以“雁”比“相识”来抒发自己丧夫之痛,所以在“识”字的处理上力站长音,用气息送远声音,推向高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句演唱需要紧凑,在速度上要比前几句要急促些,气息要稍加流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字咬字要突出,用“u”音延续,使得字正腔圆。独守天明至黄昏的苦闷,一个“黑”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的“愁”字是全曲的高潮,“愁”字要着重处理。(二)速度、力度处理的特点。歌曲《声声慢》在演唱时也要注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整首作品Lento缓慢的柔美的,速度大概在62左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由p开始,钢琴伴奏也是从p开始旋律的轻重缓急,紧跟诗词朗读的规律,突出“寻”“冷”“凄”叠词的第一个字及最后一个“戚”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速度及力度比前两句稍强些。“识”字从弱到强,律动加强,推向乐曲第一个高潮。紧接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力度f,伴奏明显紧凑复杂且采用短暂离调的写作手法为乐曲添加了不少色彩。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守着窗儿独自”这一句,“怎生得黑”,突然力度转为p,为下面两句营造安静的气氛。“梧桐更兼细雨”此句力度pp,整首曲子最安静、最抓人心的地方,而作曲家在伴奏上采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描绘出一幅连绵不断的毛毛细雨的画面。使得整个意境更为凄凉。“到黄昏,点点滴滴,点点滴滴,嗯”“点点滴滴”歌词反复表示强调,第二遍在演唱时更弱一些,暗示雨由大到小的场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曲的高潮之处,力度速度都产生变化力度为f,高潮之后,再从“满地黄花堆积”反复到“怎一个愁字了得”rit渐慢渐弱结束。(三)情感处理。情感把握方面,把握音乐风格和结合“声”与“情”是关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前两句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凄凉的,演唱时要带有徘徊悱恻,婉转凄凉的情绪。“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此句的“酒”与“急”形成对比,“酒”字深沉,“急”字高昂悠远,显出无奈之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以“雁”比“相识”来抒发自己丧夫之痛,演唱此句应该用那种愁苦中掺着一种怀念的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表达的是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老无所依,满眼的落败之感。“梧桐更见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细雨敲打着梧桐树,此时正是黄昏,一点一滴的落着。歌曲中“点点滴滴”重复一遍第二遍的情绪要比第一遍的更要饱满欲言又止的感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呢”整首作品有一种愁思笼罩,满目悲景寄哀情之感。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融合了古代文学与现代音乐文化,将其合二为一,成为中国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演唱处理,可更好地表达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内涵与精神内涵,不仅是对某一首歌曲的分析,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谋.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J].黄河之声,2019,(13).

[2]王绍涵.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语言处理[J].大众文艺,2019,(12).

[3]崔雅君.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18,(21).

作者:贾佳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