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演唱风格及情感把握

时间:2022-03-26 10:40:30

艺术歌曲演唱风格及情感把握

摘要:声乐演唱作为一门艺术,想唱好一首作品,前提是要领悟作品的本质内涵,这也考验到了演唱者的综合素质。《天伦歌》是黄老先生艺术歌曲中的一首,当我们拿到这首作品时不应该急于学唱,而是应该将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情感处理,演唱特征等一系列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完美的演唱好一首作品。

关键词:情感把握;演唱技巧;伴奏织体

一、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黄自,1904-1938,字今吾,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如作曲家刘雪庵,贺绿汀等。他的创作领域极广,而艺术歌曲是他创作的代表性领域。《天伦歌》这首艺术歌曲表达的思想内涵要从它当时的社会环境,歌词内容和曲调等多个角度去感受它。(二)创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潮泛滥,人民信仰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这种侵害也延伸到了艺术领域。音乐教育家黄自在1933到1935年间创作了大量学生歌曲,这极大影响了当时大批青年的三观。黄自先生的音乐思想是在拯救人的灵魂与审美,《天伦歌》就是产生于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

二、创作手法

(一)曲式分析。《天伦歌》这首作品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写法,歌词格式采用了自由新体诗,旋律是以我国传统五声音阶为主的,然后加了一些变化音与转调,使作品富有了民族特点。《天伦歌》是一首并列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由乐段A,乐段B,乐段C组成。(二)歌词的特点及其含义。声乐歌曲的内涵是蕴含着作者对作品的经历、对所处环境的一些感想以及歌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表现进行深刻的理解,再对歌词内容深刻分析之后,才有可能诠释好一首声乐作品。《天伦歌》这首作品中歌词“人皆有父.....独无”用柱式和弦突出儿童失去至亲的悲痛与无奈。用“白云.....东流”比喻人世间的漫长,作品最后用我国传统古语“老吾老......人之幼”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从全曲看,作曲家应用他所属的年代,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人生中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爱国、民主、大同、博爱。

三、演唱体会

(一)演唱技巧的应用。歌唱语言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极其重要,演唱者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创作情感。演唱《天伦歌》这首作品时,不能单独使用我国传统民族唱法或意大利美声唱法来演唱,《天伦歌》这首作品情感波动幅度较大,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使用非常准确的技术手段与情感处理,以此来塑造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歌曲的第一段表达的是一种伤感的情绪,歌唱速度要慢,第一句:“人皆有父...独无?”,演唱时可用哭腔来表达绝望与痛心的情感,也可试着应用“直声”来进行演唱,以突出悲凉,哀伤之情。其次,呼吸也是歌唱的关键。歌唱呼吸是一门学问,广泛而深奥。正确的呼吸是学习声乐最根本需要掌握的,这时气息支点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呼气时,气息支点就像在后腰。如《天伦歌》第一段属于诉说型演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呼吸均匀,用气息连贯的“说”好每一句话。演唱中我们还应注意正确的咬字吐字,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我国传统汉字相对于意大利语而言咬字更为艰难。如在《天伦歌》中我们在演唱第一句“人皆......独无?”时,第一个字“人”要在清楚发“r”的情况下立马归韵到韵母“en”上,要做到字头要准、字腹要长、字尾要清。而且在整个演唱过程中要在同一位置发声,即声乐技巧当中的声曲统一。(二)演唱情感的把握。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灵魂,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声乐演唱者往往能够充分透彻的把握好声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声音呈现给观众。把握好作品情感是演唱好每一首作品的共同要求,如《天伦歌》第一段演唱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好孤儿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无助,可以用哭腔来进行演唱。第二段时音乐从第一段的悲凉改为悲壮,振奋人心。在演唱时,要始终牵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从第一段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变得明朗起来。总之,歌唱者只有用心去演唱,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三)伴奏与歌词的结合特点。艺术歌曲演唱的好坏与钢琴的伴奏也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歌曲的伴奏,需要有较高的音乐修养。作为钢琴伴奏,最重要的就是与演唱者之间的协作,一个好的伴奏者除了能演绎好自身的音乐之外,更注重与声乐演唱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天伦歌》这首作品的C段的钢琴伴奏采用了进行曲的风格,右手以和弦进行为主,并且以上行进行的方式把全曲推向了高潮。在最后的补充乐段,右手的八度和弦进行,左手的低音上行,使得音乐宏伟壮丽。coda与引子部分的音乐材料相同,充分体现了首尾呼应。

以上对《天伦歌》演唱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我们须做到以下几点: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以及作品思想内涵;推敲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努力提高对歌词文学性的理解,深层挖掘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掌握正确的气息练习方法;加强语言音韵的学习与研究,使我们既能发出正确的声音,又能突出本民族的语言特点,达到一种完美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钟,王必主.歌唱呼吸的情感功能[J].星海音乐学报,2002.

[2]吕林.论声乐演唱中的想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

[3]杨霞.感情体验—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J].青海教育,2010.

[4]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作者:李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