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27

艺术赏析论文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1

本文作者:叶波单位: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钢琴曲《浏阳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越来越经久不衰,它跨越了几代人之间的思想隔膜,如今已被收入众多的钢琴教材之中,在一些重要比赛或者场合上更是经常被作为制定的曲目来演奏,其影响力和重要性可见一斑。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浏阳河》并不属于地道的民歌,它被创作的目的在于颂扬领袖。上世纪中期,我国年青音乐家唐壁光根据河北流传的民歌《孟姜女》的曲调将其进行改写,最终才形成了流传甚广的《浏阳河》曲调。《浏阳河》的旋律十分优美,并且其歌词切合时代的颂扬思想,朴素上口,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从歌曲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决定了其必将受到时代的认可和人们的欢迎。《浏阳河》的巨大成功使得其被陆续改变成了多种风格与曲调的音乐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带有深深的民族艺术特性。例如,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改编的琵琶独奏曲《浏阳河》、白诚仁改变的大合唱《浏阳河》,除此之外还有古筝版以及多首钢琴版等。最初的钢琴曲《浏阳河》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王建中先生于1972年改编创作而成的,王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钢琴的特殊和全面的表现手法,将钢琴的演奏技法以及民族感情融为一体,极大地拓宽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为中西音乐的结合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的愈演愈烈,钢琴早已被禁止早国内公开弹奏,各地方文艺社团的相继被解散,致使钢琴成为了摆设或者被查封。眼看钢琴已近难以融入国内音乐体系之中的钢琴独奏员殷承宗决心要找到一条在国内的发展之路,于是就公开使用钢琴来弹奏流行的革命歌曲,同时又在钢琴演奏中融入时下流行的京剧曲调,创造出了独有的演奏套路。钢琴演奏技法与民粹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时代束缚,更加焕发了新的美学价值和韵味。其代表作京剧《红灯记》的改编使得其钢琴改编法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欢迎,人们追求新奇,而音乐人们也大力支持这种改编形式,随后民粹《黄河》也被改编成钢琴曲而搬上了演奏席,掀起了一阵民粹与革命歌曲改编的潮流。《红灯记》与《黄河》改编曲目的成功使得钢琴改编曲在那个时代生存了下来,也成为了钢琴在我国延续发展的唯一一种形式,许多音乐家纷纷开始将一些民粹歌曲进行改编,并出现了许多较有影响力、水平较高的改编作品,尤其是钢琴曲目的重新创作,更是使人们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民乐与世界接轨的雏形,如《茉莉花》、《东方红》、《浏阳河》等等。王建中先生是我国音乐界的耆宿,他在钢琴作曲、演奏与教育上对我国的音乐事业影响深远,王先生对民乐与西洋乐融合方面的技巧十分擅长,它所改编的众多钢琴曲已成为国内钢琴教育课程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如《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梅花三弄》等,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钢琴曲《浏阳河》是王先生较为知名的改编作品之一,它以其简明的曲调风格、朗朗上口的复调结构成为了民乐与钢琴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赞誉,影响巨大。

钢琴曲《浏阳河》在民歌优美旋律的基础上,融入了钢琴的专业作曲技法,进一步拓展了其表现形式。在作品中,既不乏轻快、活泼之感,又不缺圆润。连贯之情,我们在欣赏曲调时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湘江波光、大好江山、人杰地灵的情境,在编曲过程中,作者非常注重对意境的还原与描写,流畅、优美的旋律配以复调、和声的弹奏技法,使原曲的意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听众在欣赏此曲时犹如置身于秀美的碧波山色之中,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钢琴曲《浏阳河》全曲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引子、主题、变奏、中部、变奏、尾声,五个部分的弹奏综合了三部曲以及变奏曲特点的混合编曲特征。钢琴曲改变了民歌以F调为基调的节奏,采用了E徽调式,节奏较为轻快、自由,对于这首曲子的演奏除了在技法上的娴熟以外,还需要将全部思想灌注在它充满中国韵味的音调上。《浏阳河》本身就是一曲通过赞美湘江风貌、人杰地灵而歌颂领袖的颂歌,钢琴曲要想在没有歌词辅助的情况下,保持民族风俗和民族语感,让听众理解曲子的内涵,那么就必须将音调特征、意境等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来。我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且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往往觥筹交错,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格调也主要以山川人文的描写为主,我们在演奏钢琴曲《浏阳河》的时候只要主要融入对秀美山川以及人文环境细腻描写的旋律,那么就能够很轻易地传达出中国风味了。整首曲子的演奏速度要轻快、明亮,弹奏时不能局促,要从容,注意融入细腻的感觉和思觉,运用轻微的触键技法去演奏。同时处理好和声以及复调的配合,尤其是左右手的配合,右手要注意对曲子原滋原味的旋律的弹奏,这种歌唱性的旋律在现场演奏中十分重要,它那以原曲的基调迅速抓住听众的听觉,使其融入到曲子的意境之中,然后再配以左手的和弦伴奏,从而达到钢琴演奏技法与中国民歌曲调合璧的效果。在首节的引子部分(1-9小节),其长度较短,并且演奏为中速、平稳,章节规模较小,不过它却为整首曲子定下了基调。在前面1-5小节中,作者采用的是原曲旋律的最后一句作为前奏,为了在曲子刚开始时就将听众带入湘江碧波粼粼的环境中,作者在采用的是高低声前后搭配的方式,在高声部以民族和声中的四五度和弦叠置,而低声部则采用了六连音下行的弹奏模式,六连音给听众的感觉就如波浪起伏一样,作者借此来形象地描绘出湘江流水的状况。引子的5-9小节是由较为规则的连接音句构成的,它是前面一个章节的延伸,并且这个音句在整个曲子中多次出现,在演奏上虽然属于伴奏,不过,它对曲子旋律的承托以及创造性的效果使得它早已超出了伴奏的范畴,成为了与主句具有同等作用的相伴性音符,也可以将其归属于固定音型以及对比复调结构。在演奏时,演奏者要充满热情,用连贯的触键去描绘浏阳河的风貌,构建一幅由远及近、潺潺流动的河面风光画卷。主题部分包括10-32小节,在这个部分的曲调与原曲基本保持一致。作者运用四句式叠加句的形式来展示近距离观察浏阳河水面波光的情境,在整个主题部分基调自然、亲切,在弹奏时可以边弹边哼,低音弹奏时要哟一种弹性,表现出轻快、灵动之感,而对于和弦以及长音的弹奏则要尽量柔和,以触键弹奏为主。曲调在演奏时,左右手的配合是关键,右手弹奏力度稍重,以此突出其音色的明亮以及旋律的清楚,而左手则更要有良好的控制,以轻柔跳弹为主,以达到与右手形成鲜明对比的目的。而变奏部分为33-52小节,在前一部分的31-32小节中,作者使用连续的16分音符连续下行作为变奏的前奏,也使得前后部分的连接更加自然。变奏部分是整个曲调的高潮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在欣赏时,给人一种既飘逸灵动有恢弘大气之感,仿佛听着都要跟着大声唱出来一样。清晰的旋律、圆润的音色、饱满的情绪使得高低音不断重复构成复调乐段,让人在一种澎湃的心态下慢慢等待下一个变奏复调的到来。52-59为曲子的中部呈现阶段,而60-88则为另外一个变奏复调,作者通过运用民族五声调式的和弦进行大量跳跃以及流动弹奏推进,让人感觉似浏阳河的绵延流长。在尾声部分(88-90小节),弹奏慢慢轻柔下来,双手交替、由低到高,仿佛使人在回溯湘江,使全曲首尾呼应,更加完整,并且让整首作品具备了一种河流下游式的宁静之感,让人忍不住去回味它的流淌历程。

传统民乐中的润腔技法是声乐的重要表现形式,钢琴曲《浏阳河》通过装饰音以及独特的五声音阶来模仿传统民乐中的润腔,使得钢琴器乐也带有民族器乐的音色效果。这是中国钢琴与民乐结合的一种大胆尝试,更是国人追求民族文化与音乐美学走向统一的重要实践。王建中先生在改编《浏阳河》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音乐素养和技法,将西方钢琴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的特点与民族艺术的韵味充分地糅合在了一起,使钢琴曲具备了民族韵律和意境,在美学与气质上做到了内在的统一,从而使民族音乐得到了发展和延续。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2

精巧新奇的比喻

看《围城》中的比喻,往往使人有出其不意之效果。钱钟书先生很欣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比喻方式,他认为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当“‘如’而不‘是’,不‘是’而‘如’”,“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书中的比喻往往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形成一种分裂,似乎本、喻体之间没有关联,但究其根本这种分裂不是完全的,还有一丝相连,这“丝”就是喻体与本体之间极为相似的那一点“精灵”,是形和神的巧妙衔接,因而引发读者对一定现象产生深刻的哲理思考。书中描写日本侵略者用飞机轰炸方鸿渐的家乡︰“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倾国倾城”本来用于描写女人之美貌,如果用其夸赞美女则显得俗不可耐,但钱钟书却利用这个成语中的“倾”字,表现日寇飞机摧毁家园之野蛮狂妄,使一个普通的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中立即脱胎换骨、光彩夺目。

广角深刻的多重比喻

《围城》的精彩比喻多用两三个事物来喻一个事物,由一个相似点喻起,继而层层推进,使欲描写的人物、事体都更加精密、形象、具有讽刺意味。这种多重比喻犹如机关枪的火力,以点连片,很有爆发力,有落地开花之效,使人不由自主地跟随这些多重比喻产生一系列的联想。看大师笔下的沈太太“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里的“两个黑袋”很显然是之沈太太因年老而生的眼袋,先生将“黑袋”喻成“行军热水瓶”,又借助热水瓶保存热水的特征联想出“热泪”,最后从沾在牙齿上的胭脂大胆联想“血”,并将其比喻为“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一番多重比喻贯通一气,将沈太太虽然想刻意打扮自己却不懂修饰,以致浓妆艳抹、弄巧成拙的怪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情景互融的比喻

《围城》既有对人物肖像、行为的突出比喻,亦有对景物、事物、情境的比喻,显现了比喻修辞语言艺术的巨大价值。小说开端描写归国的留学生们乘坐法国邮轮,在浩淼的海洋里日复一日地行进:“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里既有对旅途颠簸感到压抑、无聊、沉闷的无奈,也有思念故土、归心似箭的迫切情绪,归国的情怀使得一切都看起来令人陶醉,即便是燥热的天气都可以感觉到美的存在。

书中还有一些精细、生动的比喻令人惊叹,方鸿渐等人去三闾大学途中在一家饭馆所见,“……大碟子里几块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是红烧,现在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旁边一碟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走近了这些黑点飞升而消散于周遭的阴暗之中,原来是苍蝇。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3

读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仿佛把人生的视线一下子扩展和延伸了。作者从亲身经历中截取几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断,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巧用对比,鲜明而深刻地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生活日益提高,以及人的心理观念明显转变的新风貌,热情讴歌了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作者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榆钱儿在丫姑和“我”生活中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文章开篇就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那时候,我六七岁”,“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捋榆钱儿,“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九成榆钱儿一成玉米面”,蒸熟盛进碗里,“泡上隔年的老腌汤”,吃着“顺口”,也能“哄饱肚皮”。“哄饱”,实则未饱,但毕竟聊胜于无,可以暂时救命。寥寥数语,点明了榆钱儿是“我”小时候和丫姑等劳动人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食”。没有它,就没有什么可填肚子。好在“村前村后,河滩坟圈”,“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这是属于穷人的谁也夺不走的救命粮。对穷人,其作用不言而喻,它形象地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因此,小时候的丫姑和“我”对榆钱儿有着特殊感情。

十年内乱中,“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仓库里“饿得死老鼠”。人们又只有“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了。丫姑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几句话,勾勒出这个时期,丫姑母女和“我”与榆钱儿又结了缘,榆钱儿在生活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了。不多几笔,又形象地揭露了极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三个时期,1980年回乡,“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1982年亦是如此。原因何在?因为“不见亏粮了”,有的是“大米白面”,“更有鱼肉了”。谁还瞧得起榆钱儿!在“我”,也是鱼肉吃腻了,才要吃一顿换换口味而已。可见,吃榆钱饭的意义与以前截然不同。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采榆钱儿充饥”。

对比中,三个时期榆钱儿的不同作用历历在目,从而对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路线、农村大变样,进行了热情歌颂。

二、从不同时期,榆钱儿在丫姑、“我”和二妹子心目中的不同分量、地位进行对比。文章第二段道:小时候,“榆钱儿是穷苦人的·救·命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社会榆钱儿在穷苦人生存中极重的分量和重要地位;第十四段又有:“左”的那个年代,“老榆树又来·救·命了”。两个“救命”,形似而义不同。旧社会,是因为封建剥削制度造成的;而十年内乱中,是人为的饥荒。一个“又”字,掷地有声,道破了“左”的政策的危害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切都变了样。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儿成熟的时候”,正巧丫姑“双喜临门”,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煞风景”!1982年春,“又见老榆树挂满粉个囊囊的榆钱儿”,“我”因为“一连几天鸡鸭鱼肉烧肚膛”,“不禁又口馋起来”。可刚一提出,二妹子就“脸上挂霜”,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一顿劈哩啪啦,抢白得“我”瞠目结舌。“我知道,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街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无怪乎二妹子要“寒”着脸了。可见,这时期的榆钱饭,被富裕起来的农民视为“穷”和“贱”的标志了。而此时“我”想吃榆钱饭,不是“命”,而是“口馋”,是因“鸡鸭鱼肉烧肚膛”,要换换口味。

从这些对比中,鲜明地反映出丫姑、“我”和二妹子在不同时期对榆钱儿的不同心态。

三、从小时候的丫姑和“我”、小时候的二妹子和现今的小顽童们对榆钱儿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小时候的丫姑和“我”认为“榆钱儿好吃”,“生吃很甜,越嚼越香”;只要一见霜凌冰挂的榆钱儿挂满枝头,就馋得“淌口水”。

吃粮靠集体那些年,“二妹子做了丫姑的接班人”,“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沾她的光,“混个树饱”。“混个树饱”的弦外之音,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今的小顽童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只是“爬到老榆树上掏鸟儿”。只是被二妹子装作拉着脸,变戏法般,才被罚得“每人捋一兜”榆钱儿。

这些对比,以榆钱儿为“试剂”,把三代人孩提时代的不同命运生动地展示出来,令人叫绝。

四、以吃榆钱饭为线索,在对比中行文,展开情节,突出中心。文章开头,作者就以“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作总括对比,统领全文。一个“难”字,突出榆钱饭已成了历史,为文章主题定了基调。

进入正文,又以小时“常吃”,十年动乱中“又”吃,与三中全会后“难得”进行对比,展开情节,以控诉过去,批判极“左”,讴歌今天,展望未来,昭示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强国富民之本。

结尾,作者用浪漫的手法、诙谐的笔调,趣写榆钱饭将成为北京大饭店的“珍馐佳肴”,与开篇的“常吃”,继而的“又”吃、“难得”相辉映,起了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4

直观化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小说中语言的直观是指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并没有进行隐晦的设计和复杂的表述,而是尽可能通过语言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活动。当作者读到这些文字时,能够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场景,并且自己就化身为小说中的文字,亲自去经历小说中的坎坷,亲自去感受小说中的情感。直观化的语言给了读者更多体验的空间,也给了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如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回忆从前和一位黑人掰手腕掰了一宿的情景时写道:“整整一天一夜,他们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一条由粉笔画成的线上双手紧紧相握胳膊被拉直向上……他和黑人的指甲缝里渗出血来却仍然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以至于忽略了屋子进进出出来观战的赌徒。”整个句子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一句标点符号,当读者一口气地读完这些文字时,其中的紧张、刺激甚至疲惫都能感同身受,直观化的语言省掉了作者描写比赛气氛、选手心理等文字,而更加突出了读者的思考与体验。直观化的语言并非一定要使用长句子,如《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捕到的大马林鱼拖着自己和小船游了一天一夜时写道:“他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拉回来,但每次都失败,也许这一次能成功,拉呀,手不听使唤了,勉强站稳后,继续坚持。腿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头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次我一定要把鱼抓过来。”简短精炼的句子真实地再现了老人与大鱼搏斗一昼夜后,筋疲力尽却坚忍不拔的情境。读者读完这段文字后无不激动得手心出汗,因为直观化的语言使读者如同和老人一样,经历了一昼夜的战斗。再如上文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在描写姑娘为了让男青年不要再说的时候竟然接连用了7个“求求你”,姑娘的忐忑和厌烦跃然纸上,比任何修饰都起作用。海明威通过直观化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变化处理得清晰、细致,在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的同时,也为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添了浓重的一笔。

口语化的语言艺术

毫无疑问,从语言的发展角度来看,先有口语,然后才出现了书面语,后经过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虽然书面语在行文上更加规范、规律,但正是由于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读者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思想的僵化,失去兴趣。而口语由于更加贴近人们思维表达的方式,所以更能刺激大脑中的语言细胞,使人更易兴奋。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看一本学术著作比看电视更容易疲倦和困乏的现象。海明威的小说对美国口语进行了加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类似一个学问家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而是以清新、简洁、具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口语来完成对故事的真实再现。这一则因为海明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人物的真实生活;二则在海明威眼中,清晰、直接的口语比繁琐冗长的书面语更能贴近人们的思想。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如上文所述的通过单词“and”所连接的长句,另一方面便是不受拘束地使用一些人们口语中常用的粗话。如在他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当妻子偷情回来后,麦康伯问妻子去哪里了,妻子欺骗他说去外面透透气时,麦康伯脱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该死”。一句简单的口语将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体会到男主人公的愤怒和暴躁之后能够发出会心的一笑,写得太贴近生活了,太亲切了。这就是口语的魅力。在表现人们说话的感情力量时,口语的优势是书面语无法企及的。类似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可视化的语言艺术

正如前文所述,海明威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艺术家,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如同哲学家一样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看不到如同艺术家一样对生活的抽象表达,而是看到关于对生活最准确的表达和对事情最精细的刻画。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小说才被人们推崇为是可视化的语言艺术。无可争议,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通过小说,作者向读者传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对于如何传达这种思考和感悟,不同的文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对生活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生活天马行空的描绘。但这些作品在带给读者启迪和教育的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思考和感悟。而海明威的小说却淡化了对读者的教育和指导,将他所要表达的思考和感悟化作一幅幅可视化的场景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人们对情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并经过思考而获得的。虽然有些经验和感觉可以通过别人的直接传递来获得,但其效果就弱很多。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自尝一尝。海明威的小说最大限度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描绘,而且语言精准,从而给读者真实、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很多经典的片段都无法用电影手段完整、真实地再现到荧屏上。如在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上》中,一棵含羞树的树荫里面有一个男人正躺在一张帆布床上,他抬头投过树荫向阳光照耀的平原望去,看到了三只大鸟慵懒地蜷伏着,转过来看到另外一些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急速掠过时投下了疾速异动的影子。这样一段文字即使单独地拿出来看也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而放在整个小说中,读者可以更加连贯地在脑海中闪过故事的画面。至于其中的感觉,海明威从来不会告诉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就像一个高超的烹饪大师,他不需要夸耀自己所做菜肴的优点,而只需要用心做好,将菜端到消费者的面前。再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写道:“由青铜器铸成的纪念碑,在雨中闪闪发光。天空下着雨。雨水打在棕榈树上滴了下来。石子铺的路面上积聚着一滩滩的积水。夹杂着雨水的海水汹涌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了回去,稍过一会儿便再一次滚滚而来。”这段描写中的纪念碑、棕榈树、积水和雨水、海水动静结合组成了鲜明、丰富的景物色彩。而这段描写也从此被封为小说中经典的描写雨中海滨的文字之一。这些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高超语言驾驭能力的体现,海滨的雨景我们随处可见,但能形成文字并让人读过之后如同身临其境的并不多,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更是只有海明威级别的语言大师才能完成的壮举。

含蓄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喜欢用直观、可视化的朴实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完整道出,而对于表达的情感却留给读者去品读,所以对情感的表达形成了他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海明威的语言虽然直观、质朴,但这并不妨碍他表达复杂、丰富的情感,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都含蓄地融合在可视化的语言中。而作品中的含蓄在留给读者无限的思想空间的时候,也使得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就如同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思考我们所经历过的片段,在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后我们醒悟:“哦,原来生活是这样的”,或者“原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觉是这样的”。如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第十个印第安人》中,在描写男主人公得知女友另有所爱时的伤心情景时写道:“他听见父亲吹灭了灯,回屋休息,他听见了外面树林里刮过一阵风,并感到风穿透纱窗吹了进来。他蒙头躺了好半天,想去忘却她,最后入睡了。半夜醒来,听到林间的风声,湖面的水声,又开始想她,然后又入睡了。早上,风更大了,高涨的湖水漫过湖滨,他醒来了好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的心碎了。”这段几乎被很多电影引入的情节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几乎每一个失恋人所经历的伤心和心碎。其中对伤心欲绝的含蓄表达更是将小说的情感推向了高峰。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5

1、明确文体。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主要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几类。一般说来,“三大文体”中说明文阅读题较容易,议论文次之,记叙文较难;文学作品中小说、戏剧阅读题难度略小,散文、诗歌难度较大。所以,在阅读文章时,必须快速明了所读语段是“三大文体”或“四大文学体裁”中的哪一类。只有辨明文体,紧紧围绕该文体的“相关元素”解题,才是正确的。比如,记叙文姓“记”,它的“家庭成员”是记叙的中心、记素的要素、记叙顺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等;说明文姓“说”,它的“家庭成员”是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等。文体明确了,就能迅速打开阅读题解题的大门,就能进入解答阅读题的“自由王国”。当然,有时要对一个孤立的语段的文体作出准确判断,会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明白无论实际情形如何,一篇文章总是会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况且,更多的时候题干中的“指出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说出划线内容使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等等语句从侧面告诉了答题者该语段所属文体。

2、整体感知。仔细研读阅读语段,整体感知原文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忽视不得,省不得。读原文,读懂原文,则事半功倍;反之,则答偏、答漏、答反不足为奇。研读阅读语段,整体感知原文是因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这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阅读完语段,完成“明确文体”这一步后,若为记叙文,要能明确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感情;若为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对象及说明的特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若为议论文,要把握作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再看一看作者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等等。对文中的语句只有在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立意、把握文章要领的基础上,才可能准确解答,切不可只答了该句的表面意思。此外,还应根据思维的特点,讲究研读过程的有序性,即感知——选择——筛选——概括。

3、把握要素。文体不同,其文体要素也截然不同。是记叙文,要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是说明文,要明白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及说明的方法;是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然后迅速联想到该文体的“相关元素”。比如,题目要求回答“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就要联想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题目要求回答“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就应联想到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等。有的同学在解答阅读题时,文体也还能明确,但各类文体对应的“相关元素”则不甚明了,答题时往往出现“串调”的现象,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如将“论证方式”误答为“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误答为“修辞方法”;“对比论证”答成了“比较说明”。

4、语言赏析。对阅读语段的赏析,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一般说来,可从赏修辞、赏词语、赏句式、赏意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往往会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性较强的文章,则使用动词、形容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定然是其突出的特点。所以,认真赏析该词在句意表达上所起作用尤为重要:该词作用是修饰、限制还是强调?抑或是为了文章的生动形象?如果去掉或换掉,句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般说来,记叙性的文章赏析的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与艺术性;言语平实的文章赏析的是词语的准确性、限制性、修饰性。语言赏析时,宜采用“三步答题法”,即:值得赏析之处——举出例子——分析例子。

5、句子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结构方面,二是内容表达方面。要审清题目,看题目要求从哪个角度作答;是从一方面,还是两方面作答等。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在不同文体中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有的是文章的伏笔,有的是为下文做铺垫;有的是引出说明对象,有的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则是或强调突出,或呼应上文、或为下作铺垫、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则可从修辞手法的功用方面作答,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往往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或造成往复回环的效果;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有时,还可联系关键语句在前后文中的地位和影响,来全面阐述其表达作用。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山水画艺术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由来已久,作为美术学科的必修课程,山水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净化心灵,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高校山水画的教学,要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正确实施,教育学生怎样去审视并有效继承传统艺术留给我们的精髓,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现当代山水画艺术理论与创作方向进行把握。

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我们民族在山水文化上的优秀传统,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内容,她伴随着我们的文明发生并发展,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和审美境界,成为了古代文人和现当代山水画家们毕生追求的一门优秀艺术。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思想特质在山水画里体现得最为突出,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山水并绘制山水画。自魏晋以来,山水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到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古人历代创造的不朽杰作在召唤我们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为当代的山水画艺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水画作为当今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经历了从师徒言传到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代山水画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山水画艺术的教学呈现出多元探索的状态:一部分教师重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教学,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符号化、抽象化的境界并付诸实践;一部分教师则重视师法造化,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道路,更加注重追求人生回归的艺术情怀;还有的山水画教师受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求助于特殊肌理和抽象语言的综合表现,在倾向于现代水墨的探索中通过现代人文意识去触摸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当代山水画坛新的教学格局。然而,作为高校美术学科中国画专业教学内容之一的山水画教学实践该何去何从,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如何更新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实践者,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和增设相关理论课程

山水画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关键,只了解山水画理论的基本方面是不够的,中国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其构图布势、风格意韵、人文关怀诸方面的认识才是根本,然而这类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愿触及,这使学生在宏观上失去坐标,迷失方位。教师作为先行者,应提前对相关理论材料进行梳理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需要分发下去供交流参考,使班级教学形成研究理论的良好氛围。

学生需要的理论课程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至少包括哲学、文化、历史和美学理论著作等,还应有与山水画艺术相关的理论文献的阅读。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山水画理论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潘运告的《唐五代画论》、《宣和画谱》、《宋人画论》、《元代书画论》、《明代画论》、《清代画论》,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杨大年的《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张强的《中国山水画学》、《中国画论体系》、《国画现代形态》、《中国绘画美学》,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愈建华的《中国画论类编》,杨成寅的《视觉美》等诸多对学习山水画有帮助的理论书籍和绘画文献。

阅读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将有关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细致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规律,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与学生谈阅读感受,或者经常组织主体鲜明的理论知识辩论和论坛。千万不可忽视学生的理论修养,当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带给学生。

二、要注意临摹的深度并加大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临摹的深度和广度。山水画的临摹教学是学习山水画艺术的重要一课和基础一课,历代山水画名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传统技法。对于临摹来讲,其前提是会赏析,山水画赏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们在山水画教学初期忽视了,其实,只有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了解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思立意、形式技巧、笔墨语言等等,实践起来才不致于盲从,才会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传统资源,达到学习、借鉴、转化、吸收、提升的最终目的。古人讲“师其意不师其技”,师其意者为上,要学好山水画就要临对范图,更要领悟古人用意所在。公务员之家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的独特意义,赏析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和继承发展。对山水画传统中要求掌握的树石画法、皴擦技法和构图布局规律的知识要结合具体理论,逐一掌握。山水画临摹是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山水画景物繁多,层次丰富,绘制过程中要有耐心,临摹过程中还要做到胆大心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临习热情,变枯燥临摹成为主动的求知过程。临摹中应注重临摹广度和知识的全面性,一般先要侧重一个时代的一家之法学好吃透,然后再换另一家学习,山水画的临摹应该遵循从隋唐临本开始,先进行工笔山水画的学习,等学生有了一定笔墨造型基础后,再从宋代山水名家中选择几家作为学习对象来重点研究。

在临摹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审美方向的辅导,要让学生从临摹教学的一开始就学着用个人审美眼光和个性化的观点审视传统山水文化,用自己之个性去感悟古人之个性;用自己之特殊去感悟古人之特殊;用自己之创造去感受古人之创造。在临摹课堂上,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把学习路子走正,还要保证学生的临摹时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花大力气临摹一批传统山水画经典名作。毕竟厚积才能薄发,传统山水画教学的最高要求就是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还要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和生活感受的整理。山水画写生是很好的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及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徐悲鸿引西方对景写生之法以来,无数画家得到益处。写生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写生中做到真正消化好从临摹中学到的笔墨规律,并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山水画写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提炼能力和综合表达的能力,是山水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的全日制教学有着优越的写生条件,应多组织学生下乡写生采风,把写生的重点放在观察方法的转变和笔墨语言的组织上。因为写生是创作的搜集素材阶段,所以还要有意识去探索地域特征,找到事物的典型性并尽量与自己的内在追求统一起来,从写生开始积累感受和表达冲动。写生环节就是到自然中具体研究客观事物,寻找规律,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研究消化传统知识和技法,去开掘自然之妙,打开自己的心灵,找到表现自然和内心情感的笔墨语言和审美图式,克服缺乏情绪调动和缺失个性化认识等通病,打开属于自己的精神状态。写生是直接面对自然的艺术行为,既要写景又要写情,不应只是关注自然物像的表面形态,还要研究其内在变化规律,找出共性,并渗透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期待。山水画写生造境应是长时间关注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循序渐进。山水写生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不同时期记录的不同感受做定期辅导,把学生产生的不同心境作全面纪录和整理,还要引导学生多想像,与记忆中的某些场景发生联想并锻炼学生组合能力,正所谓“移花接木”、“迁想妙得”。写生中我们主张稳扎稳打,利用个体的独特感受去观察自然,表达自然,从情感深处贴近生活,练就学生的主观洞察力,学会将美的事物加工组合,践行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

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强化富有开拓精神的山水画创作教学是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延伸环节。山水画创作的教学是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继承吸收古典山水绘画资源后,学生应抛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绪,走向生活,走人自然,走进内心,尝试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创作之路。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给学生分析大量的创作实例,使之逐渐找到自己的切人点并深入挖掘,教师要做好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对于当下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创作问题,学生要泰然处之,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西方艺术思潮的诸多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坚定的民族文化立场。我们主张学生应在教师的辅导和鼓励下选定属于自己研究的绘画方向,并深入探索和用于实践,从而绘制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独特、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思路,既要印证传统又要摆脱束缚走向自由,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山水画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心灵交流非常重要。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谈作品、谈感觉、谈心情,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外出写生时,教师尽量与学生同吃同住,保持亲近,在指导写生时,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作品进度和学习规律,随时挽救一些转瞬即失的好想法与好感受,这样才真正起到教师的点拨作用并使学生可持续进步。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用自己良好的修养、熟练的技巧影响感召学生,并做到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进步,让学生明确知晓自己的探索道路是正确的。

其次,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命题时要有一定的量和深度,并且最好因人而异并有关联性。没有数量的要求难以提高质量,但盲目追求数量也会影响质量的提升,由于学生接触山水画时间有限,在绘画工具和艺术语言的训练中,要适当安排学生多练习写字和体会用笔。山水临摹课程期间要保证质量并很好的控制数量,山水写生与创作环节中需要多画稿子,反复修订,力求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符号。

再次,是画内功夫和画外功夫的关系。学生往往过于重视山水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忽视人品、修养、学识等的学习。其实,学习山水画更应该在古典哲学、文学、诗歌、游记等有关的精神性知识资源上多下功夫。对于专业技巧的教学,各个高校都有其独立的一套办法,唯独画外之功多半靠自己领悟,画外功夫是技法的灵魂所在,需要时问去坚持和磨练,一般教学的灌输往往收效甚微,所以,要给学生多创造艺术气氛和人文环境。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7

一、析文以情发现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应析文以情诱发学生的美感。通过生动的范读,朗诵诱发美感。作家魏巍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蔡云芝老师读的诗句和音调。”从中可以想到蔡云芝老师读诗一定很美、很有魅力,所以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以至于多年以后,学生还能如此深刻的记忆。如果教师能用标准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动听的朗诵、文雅的语言讲课,那么课堂就能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阅读和赏析的兴趣,使他们在不自觉之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感熏陶。例如,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篇目的诗词赏析,包括现当代诗歌和古代诗词。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味地解释字词,势必给学生种下不愿学习诗歌的种子,让学生讨厌单纯的诗歌背诵。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范读、朗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学生学得满意,教师教得轻松,师生都感到心情轻松、愉快,语文课堂成为欢乐的课堂。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借助优秀播音员的录音朗诵辅助教学,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西大汉”气概表现出来。用自身雄浑宽厚、字正腔圆的声音读出激昂的感情、磅礴的气势,学生从朗诵中被感染,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以文感人激发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处于平等、互相交流的状态,而美育也是可交流的。读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一文时,笔者被作者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求知的渴望及真挚的爱心所感染。上课时,笔者深情地向学生讲述海伦•凯勒的事迹,当讲到海伦•凯勒作为一位盲人、聋人、哑人,仍然渊博的知识、绮丽的想象描绘了假如获得三天视力后的所见所闻时,学生的眼角湿润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有关“如何看待生命”的讨论,学生的思想在讨论中慢慢改变了。

三、寓教于乐深入美

寓教于乐就是在课堂上用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加知识并能认识美、创造美。例如,罗贯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笔者充分利用班级男生多,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学生也多的特点,在班级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表演课。同学们兴致高涨,演周瑜的同学把周瑜的在非醉非醒间的神情演得活灵活现,极具欣赏力。学生活跃了,课堂活跃了,课文也理解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教于乐确实是课堂教学中消除疲惫、厌倦心理,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四、后续强化创造美

发现美和渗透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这是从“个别到一般之后,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完成转换、补充、再创造。“一个人不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就不可能变成高尚的有教养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而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活动。以课堂为中心,延续深入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组织课堂讨论和口头作文,借助班会活动的形式展开。例如,《我的母亲》一文,笔者把握住学生对作者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感动之情,对母亲“最会吃亏但不软弱”精神的钦佩之情,提出让学生说一说“母亲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同学们都不假思索地举手发言。课后,他们对笔者说,他们觉得母亲做的事情很琐碎甚至有时候还有些唠叨,但经过这堂课以后才知道,原来在琐碎的小事中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又如,学完《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描写自然的精美散文后,同学们感知到朱自清笔下别具风格的荷塘、月色,想象到李乐薇笔下的“独立”“安静”“远离尘嚣”的空中楼阁,能鉴赏这些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生活理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借鉴两篇课文,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美的素材,将材料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文中处处都有美。议论文的证明、反驳透射逻辑美;说明文中的解说让人享受、顿悟美;连那一篇篇应用文也无处不显示布局美、情理美。语文教学不仅体现思想、文化的价值,也体现审美价值。它能让当代中学生走出审美误区,促使学生走向美好的自由地,让学生学会探寻美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最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世界。

总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审美条件,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趣”中求知,在“乐”中受熏陶,在实践、探新中增长才干。

作者:叶红美 单位: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华.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

[2]沈海燕.谈谈说明文教学中的美育[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8

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内在逻辑性

根据对我省上述几所高校的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有关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舞蹈、文学六大类,其中85.6%以上的学校都只是理论课程,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艺术实践(或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使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乐队、器乐技能实践训练、校合唱队、校戏剧团、校合唱团等团体,但是在这14.4%中也明显存在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在结构设置缺乏横向及纵向的逻辑性,97.8%以上的学校都把公共艺术课程规定进了全校通识平台限选或任选课程中,仅有2.2%的高校把《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归为通识平台的必修课程,其余六门课程以及更多课程分别为限选课程、任选课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级修完教育部规定的2学分,46.4%的高校是每学期滚动开设,29.1%的高校是规定课程分别于春、秋季学期滚动开设。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无论是以一年修完还是滚动开设的方式,都会造成在选择稍有难度的任选课时,例如:《交响音乐世界》或《油画赏析》每班会出现修过《音乐鉴赏》或《美术鉴赏》有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和毫无音乐、美术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这种每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平等性,导致了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层次。

二、教学内容单一性

在对学校文、理、工科学生抽样听课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偏向于对经典音乐、绘画作品的赏析各时期流派的演进等传统知识,讲授的都是大多是权威性的评论,缺乏引导、启发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如何鉴赏“美”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因人设课”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涉及领域范围较窄,缺乏运用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审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以及中原地区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甚至有些高校呈现空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辱传承、发展历史的使命,更使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脱离了最本质的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同时丧失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设课程门类较少

我省99.8%的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限选、任选课程都在15门以下,而截至到2006年,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门数大约就分别达到29门、48门、37门之多,更不能与之一向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国外著名院校相对比。在我省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明显倾向于单一性,在针对课程门类这项选择题进行问卷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较少,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据教育部要求的课程或根据自己教师的特长而设置课程,在对学生音乐、美术基础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竟然有13%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3-5年不等的专业学习经历,以此看来,目前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期望,更造成很多学生中断学习艺术的机会。另外,课程门类较少很容易引起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去选择相关课程,而是应付性质去选择一门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同时连带还会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于选择人数较多而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例如,在抽样听课的过程中,某校《影视鉴赏》就出现了二百余人的大课堂。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表示“可以取消一部分例如《影视鉴赏》中播放影片的课时,来增加一门乐器的实践学习”或者是“希望多举办一些高规格的交响音乐会或高品质的艺术讲座”等。

四、教学方法陈旧

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以多媒体课件的讲授以及影像资料的播放为主,“分组讨论”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相比之下并不多,在抽样听课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分组讨论”也是仅仅流于形式、肤浅层次的相关课堂内容的再次陈述,并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更不用提及创新思维的建立。另外,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形式,更多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满也是出于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原因,教学方法的陈旧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广泛运用于非艺术课程的时代,“互联网+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成为每一位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唯有这样才能突出艺术课程自由发挥想象的特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五、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方向不平衡

从我省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调查来看,82.3%以上的学校仍是以音乐、美术为主线,相应的舞蹈、戏曲、戏剧、影视、建筑等方面课程比较少,93.6%以上的学生反映开设的课程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兴趣需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偏于音乐、美术方向,呈现出多门学科不平衡,其他专业方向人才稀缺的现状。在调查中27.3%的学生反映不愿意上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是教师综合艺术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低下、缺少人格魅力,大多是哗众取宠、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由此说明,首先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态度不够端正和重视;其次,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引领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水平优秀教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省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和非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致的,由试卷或论文的形式来呈现,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机制,既缺乏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业人才来进行评价,也缺乏完善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两种形式其实都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日常学习努力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收益成就。首先,笔试试卷的形式,多数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构建。而论文评价方式,更是无法以一个真实、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形式的,96%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有抄袭现象。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呈现出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满。可见,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根据笔试或平时的出勤率等评价出来的成绩,显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见证鉴赏、审美等能力的提高程度,如此结果也导致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最终考核评价机制的全然不满意。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姚思源.论音乐与音乐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民族音乐;教育

所谓中国民族音乐起源于中国民间的,反应本民族文化和思想情感的音乐艺术形态,它是整体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不同风味的特色文化,是由社会全体共同创造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它反应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素养,在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形式所需

(一)学习民族音乐是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音乐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对于学生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载体,既是对我国音乐艺术文化的客观体现,同样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具象表现,强调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也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有些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因此,发展民族文化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多元化、开放式的国际环境下,不断的加强对全民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宣传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要要求。因此,对高中生要进行基础民族音乐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能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意识。

(二)是挽救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途径

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已在青年一代的音乐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他们的民族意识日趋淡漠,民族音乐受到冷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如琵琶、扬琴等都陌生,甚至都不了解一些家喻户晓的民族乐曲,如今的青年一代对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淡漠,以此长期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走向边缘化,这对学生思想的发展产生扭曲化影响。因此,挽救民族音乐文化势在必行,要从学校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理正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广泛接触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形式所需、必不可少的。

二、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要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学校中强化“伟大民族”、“文明历史”、“灿烂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让这些民族音乐文化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反响,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一)树立民族音乐观,唤起民族意识

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选择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现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平,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

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坚定地走音乐教育民族化之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住学校音乐教育阵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体措施如下:

1.欣赏、演唱民族歌曲

民歌作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各民族的歌曲都有各自的特色。维吾尔族的民歌《阿拉木汗》活泼欢快;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曲调优美、流畅,富有舞蹈性。通过一系列中国民歌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多样性。

2.了解民族乐器、赏析民族乐曲

我国民族乐器由来已久,从最早的骨笛发展到今天,已出现了许多种类,数量不计其数;我国民族乐曲渊源流传,在创作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经典之作,让学生广泛认识这些民族乐器、赏析这些民乐经典增强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感受传统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我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带有很强的传统性,反应着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戏曲也带有很强的地域行特征,风格差异较大。它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形态,反应我国古代的民间生活习俗,在高中音乐教学对中国传统戏曲赏析,让学生了解、熟悉戏曲知识,提高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了解民族民间歌舞

民间歌舞泛指那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由民间艺人创造的、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艺术形态,它的种类繁多,如秧歌、说唱音乐、杂耍等,形态和样式十分丰富,它较深入地反应人们的民间生活,表演风格各异,生动形象,反应各个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这些朴实无华的民间歌舞形态都成为当今其他艺术创作的素材渊源,让高中学生了解这些形态各异的民间歌舞形态,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结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能终身受益,只有了解了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听、唱、辨来分别总结民歌的特点及魅力,以引发他们从心里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趣,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俞仁豪.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育,2002.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5]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音乐课程标准[J].中国音乐教育,2003.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7.

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篇10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拨乱反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此外,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都在“阅读能力”部分列出各年级阅读文言文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层分明的不同要求。不过,1990年前的四个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取向,只是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与前四个大纲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1990年前的大纲没有差别。

那么语文界的先辈们为文言文教学又提出过什么要求呢?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吕叔湘先生的话:“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至此,我们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吕老先生说:“接受文化遗产非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可,也就非有基本训练不可。”(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把是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能否“接受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而能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则全靠“非有基本训练不可。”这就是说,“基本训练”是培养“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而“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形成,则是“基本训练”的必然结果,它们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正应从这里起步,在教学中,着力不懈地抓实抓好下面几项基本训练。

抠紧字词认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当然,阅读文言文,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这是无疑的。但是,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han)、单于(chanyu)等,都要指导学生准确认读,切不可读错。其次,要精确认准字形。辨认字形,注意力要放在通假字、象形字、形声字上,尤其要重视形声字的认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意。再次,要准确理解字词义,这是抠紧字词认读的目的。吕叔湘先生指出:“难字固然要注意,常见的字更需要注意。常见的字大多数都不止一个意义,而这些字又常常有时代限制不但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并且同是古义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意义。”(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的话为我们理解文言文指明两个要点:一是要注重大量存在着的一字多义的理解,二是要特别留意古书字义的时代变化,切不可用今义解古义。这一点正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学会句意转换

这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理解句意靠理解词义支撑,因此,教学中要把理解字词义放在首位。理解字词义,虚词为辅,实词为主,实词中又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为最。要指导学生运用归类、比较、列表、调换等方法,理解字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意思,这是能否准确转换句意的关要之处。要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会学“保”(保留人名、官名、地名)、“调”(调换句中的词序和句子结构顺序)、“补”(补出句中省略成分)、“去”(去掉不切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的语词)等转换句意的方法,使之成为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的技巧。要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句表达习惯的异同进行比较,让学生按语言表达规律实现古今顺意的准确转换。

练习文句诵读

这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他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但现今文言文教学都未能认真实践叶老提倡的这两种读法。虽然诵读文句的训练各有分差,但训之有效、终成良习的几步总是切不可错过的。一是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是宣读文句。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宣读是最基本的诵读训练,它要求学生放开喉管,张口朗朗诵读。借此,一可检验默念通读的理解程度,二可在宣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文句内容,真可谓一切二得。三是吟诵。叶老说:“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吟诵之妙,贵在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这种诵读文句的训练,已步入理解文言的佳境,非有通读、宣读做铺垫不可,更少不了老师示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的功夫。实践显示,训练诵读之法,全在激发学生目之视之、口之诵之、耳之聆之、脑之思之。发挥目、口、耳、脑的整体功能,对文言词句进行由音及义、由形及义、由表及里的全面感悟,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天长日久的磨练,便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

注重读背积累

这是接受承继优秀文化遗产的奠基工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吼”,这是说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全套教材总篇目的20%左右。教学这些文言课文,要求学生学过之后都能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这是万不可降低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编者规定背诵的篇章、句段,要一律字准句确的背出来,并能手写无讹,呼之即出。这是铁板一块的定规,教学中不可打丝毫折扣。抓住课本文言篇目的读背积累,这仅算有个“基本口粮”,还不能称“温饱”,更算不上“小康”。教师应从课本篇目出发,再精选若干类似篇目,供学生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自读自解课外选篇中的疑难;教师可在课外,解疑答难,指导欣赏,也可在教课本篇目时适当联系课外相关篇章,举一反三,内外结合。还可指导学生把高初中所学文言课文中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文化掌故、文化文学常识等分门别类,梳理成条,以利记忆,这是加强积累的好办法。总之,读背积累这项基础工程的实施,全在坚持要求,着意做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当我们学生头脑中的优秀文化精品愈积愈多时,我们学生的人文品位也便会渐渐提高起来。

编导专题赏读

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较高层次的训练。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古典作品的丰厚底蕴和精美的艺术方法。进行这项训练,首位在选好赏读专题。确立专题,可按中国文化文学发展史列出若干专题:如诗经赏读,诸子散文赏读,史传散文赏读,南北朝乐府民歌赏读,唐诗赏读,宋词赏读,等等,使学生在掠览祖国文化文学发展史的长廊中,认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辉煌轨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亦可按同一文学体裁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作比较赏读,让学生欣赏文化长廊中镶着的一颗颗璀灿明珠的奇光异彩;还可就作品的内容列成赏读专题,如赞美爱国精神、高尚情操的,揭露黑暗腐朽制度、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歌颂祖国山河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的等,使学生从多层面的赏读中汲取优秀精神营养,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赏读专题列好后,赏读方法的指导是否到位,则是赏读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结构谋篇、作品的艺术技巧等方面,全面客观评价分析作品,特别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参考前人的评价中有主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机遇,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将大有裨益。赏读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课堂示范,师生同台赏读,教师指导学生赏读,学生自主赏读,请专门家作赏析报告,等等。赏读形式的安排,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赏读,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指导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