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8 17:39:18

艺术素养规划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1

通过对《“90后”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和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需求、用人企业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1)职业素养对大学生仅是一个概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有70%以上认为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清楚将来在找工作时企业最看重的是哪些职业素养。74%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时应该尽早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创新创业的素质以及能力,要增加实践的机会才能使自己更强大。2)现有的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在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调查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专业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用人企业认为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对各种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扎实的手绘能力等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缺少的或不够重视的。

2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的电脑操作,是步入社会、进入企业的最低门槛。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户要求交稿的期限一般非常短,所以要求员工要能高效地操作电脑。但根据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软件的操作基本是“会”,谈不上熟练,这就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手绘能力也是每一位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手绘图有着电脑图不能替代的作用:快捷、简洁。在与客户交流时,用手绘图比较直观,也比较方便;其次手绘的过程是一个方案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往往闪光的思维就在纸与笔之间的磨擦过程中产生。但是现在许多在校学生并不重视手绘能力,认为手绘在这个电脑时代已经不是很重要了。2)职业规划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也是职业生涯明确、细化、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对一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甚至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里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选择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自主性,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实践性课程较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更多,但是他们缺乏独立自主与深入思考的能力,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至于延误了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最佳时间[1]。3)非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别是缺少肯吃苦、讲诚信的品质。有一部分毕业生,面对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如工作环境、薪资等因素的落差)时不能正确对待,而是选择不断地辞职跳槽。这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具备跳槽的实力,况且每一个工作都必须经历最初的艰难阶段,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转机。所以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最初的工作不仅仅是赢得工作经验的机会,更是培养一个人意志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缺乏与人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在电脑艺术设计师助理岗位上顶岗就业,而从助理设计师升级到设计师岗位就很难了。因为这一步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设计能力,更多的是需要有独立接单、谈单的能力。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勇气和智慧,还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有些专业技术很优秀的设计师助理正是缺乏这些素质与能力,转型困难,不能抓住客户的心,难以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推销出去,最终只能放弃。三是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除了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如美学、材料学、物理学、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史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识修养能帮助设计师提高创作的境界,突出设计的表现力。而现在好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就缺少这方面的积累,缺少这种文化底蕴,设计的作品显得苍白无力、单薄又单调。此外文案写作能力也是艺术类学生严重缺乏的。有些学生的文案说明经常是词不达意,云里雾里。一个好的设计师有了一个好的方案,必须用好的方法把他推销出去,那么怎样对方案进行最好的阐释,使其更有说服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了。所以写好文案也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备的素养。

3强化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设置职业素养的课程。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把职业素养课程列入教学安排中,开设如公关礼仪、沟通技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通识类课程。在专业技能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培养任务,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室内设计为例,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意创新思想、表达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但还应该系统地增加合同法规、礼仪知识、接单谈判技巧等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课程,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共同来实施职业素养教育。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实践性课程,所以不能采用传统“讲授”的上课形式。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能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及与市场的对接,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与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相对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双轨并行”项目教学模式值得推广,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应用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双轨(A、B)并行就是指A轨由来自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和设计师组成兼职教师团队,B轨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在进行一个项目设计时,先是两轨“并行”,A轨由富有行业经验的设计师设计研发真实产品,B轨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仿真和真实项目设计。在交互环节,A轨设计师和B轨教师分别从行业和教学的角度,以“讲解”、“示范”、“点评”、“问答”等方法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A轨同期完成工作任务,B轨学生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对A轨设计师同样有启发作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感染到设计师的审美能力,感受设计师肯吃苦、讲诚信的良好人格,同时也能提高文案写作能力[2]。3)组建参与专业社团、工作室,多方位培养职业素养。学生对于参加社团组织是非常有积极性的,艺术类的社团吸引力更大。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社团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或者校外的培训师、企业家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讲座,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探讨,使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这些活动对组织者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对参与者来说,在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给一些平时比较胆小、腼腆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工作室主要是吸收一些专业比较突出或者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训练下可以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在大赛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主动为企业承担一些设计任务,真题真做,达到双赢的目的[3]。4)拓宽人才评价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作品实现多赢。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很多是完成一项作品,而不是一份试卷,所以考核方式、评价标准有别于传统的考试、阅卷。设计类课程的考核可以由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两部分组成。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一些网络平台、论坛等合作,或者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让学生把作品上传,由更多的人参与点评,根据点评来评定等级。在交流互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运用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同时专业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有些好的作品甚至还会被公司看中转化为实际制作而获得收益。对于网站来说也可以增加点击量,同时也可以扩大论坛的影响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还可以更好地反哺学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平台成熟以后甚至可以把学生每次的作业都进行上传,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评价方式。

4结束语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文素养;人才质量

一、当前中等艺术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为了探索中等艺术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模式,我校几位研究人员组建成立课题组,面向江苏全省十余所艺术学校进行了调研。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只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轻视甚至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把有关课程从思想上当作副科来对待,更缺少在各门主干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另外,学生人文知识普遍严重缺失,显示人文素质普遍较低。80%以上的学生对人文知识了解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对一些人文常识表示毫无了解;有9%的学生表示对学校是否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无所谓。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中,只有60%多一点的学生学习有目标;有14%左右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多少概念,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深刻认知;有21%的学生知道要考虑未来的职业,却对自己的未来缺少规划,因而导致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处于得过且过、混日子的迷茫状态,这种状况势必严重影响艺术人才队伍培养的质量,令人担忧。学校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将使综合素质水平无法提高,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二、我校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我校在多届扬剧表演专业学员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校团合作的培养目标,提供多种渠道狠抓戏曲基本功训练,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纯化了精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戏剧表演艺术的更高追求,达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结合校团合作专业设置的要求,完善人文素养课程配置。我校的扬剧表演专业一直采用的是校团合作模式,在结合团方需求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方案咬准培养总目标,单独开设艺术概论、戏曲史、文学与艺术、剧本研读、舞台美术、戏曲心理、职业规划、戏曲演员修养等课程和讲座。利用校团资源,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制教学大纲、选编校本教材,使之得以切合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得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具备,真正能为学员消化接收。(二)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实现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多样化。如经常性地组织校内比赛和演出;利用“三下乡”的机会组织扬剧专业学生送戏到农村;参加各级各类校外比赛和演出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观摩本剧种和其他剧种的演出和比赛;专门邀请国内多个剧种知名演员来校授课,如昆曲、京剧;经常邀请顶级名家、专家和艺术名流来校讲学、开设人文公开讲座;放映一些经典影片、参观各种人文艺术展览等;开设扬剧爱好者社团,让其他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扬剧,同时他们互相交流专业知识,把传统戏剧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给扬剧注入了新的跨门类元素,增强了学生人文素养的交流融合。

三、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可以有效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

实践说明,加强人文素养培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是必要和可行的。首先,通过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深度融入是提高成才质量的核心力量。人文素养的培养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不仅能促进学生就业,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其后发优势。让丰富的人文常识、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融入血液里,就算不能各个都成名家,却也能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在舞台上专业的展现,使职业和人生更加丰满,更能有人生价值的实现感,职业生涯将不断得到升华。其次,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目标一致,即在主旨意义上就是要培养有合格岗位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毕业学员有对本职业岗位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更高层次的发挥,这样将大大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他(她)的使用,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突破传统职教模式、强化职业意识、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中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尚缺乏大师级、创新型的领军人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适时地加强对中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3

关键词:特殊教育;儿童康复;艺术;课程群

1背景

1.1对相关政策的思考。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强调“将学科知识、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特殊教育实践能力”,以及“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的理念。自此,将各艺术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了政策层面的指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职院校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符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特点的艺术类课程体系,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2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艺术素养课程群的建设,要在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解读以及儿童康复教育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方向)专业承担着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重任,其中艺术素养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钢琴”“舞蹈”“声乐”“美术”这四门课组成,教学采用学科式,即单学科纵向呈现。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特殊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单一地教授歌唱、弹奏、绘画等技能,需要运用艺术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因此,为了真正体现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整体把握艺术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的能力。1.3对原有艺术类课程的思考。当前的艺术类课程设置未能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主要沿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模式,缺乏综合课程与艺术治疗的相关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缺乏对综合运用音乐、舞蹈、钢琴等技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与康复的能力的培养。同时,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材针对性不够,教学内容与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知识、技能以及康复相关知识和能力之间缺少关联。因此,在原有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艺术与艺术治疗课程,形成该专业艺术类课程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2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策略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具有逻辑关联的三门以上的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型课程的有机集群。根据特殊教育专业的特点,建构以艺术技能训练、综合运用、艺术康复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儿童康复方向)专业艺术素养课程群。2.1结合专业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艺术类课程群的建设,首先要符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其次要突出专业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切合社会对特殊儿童康复人才的需求,形成集艺术技能训练、综合运用、艺术康复为一体的专业艺术类课程群。在开设“钢琴”“舞蹈”“声乐”“美术”四门培养艺术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曲弹唱”等综合运用课程,以及“表达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儿童唱游与律动活动设计”等艺术康复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素养课程群。2.2确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完善群内课程内容。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与相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艺术教育专业)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在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培养目标上与相近专业大同小异,但艺术素养课程群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教学素养,又有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康复相关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园、康复机构的儿童艺术教育特点,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不能是单一的歌唱课、钢琴课、舞蹈课、美术课,而应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艺术教育活动,如律动加歌唱、音乐加绘画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艺术课程之间互不关联,课程建设缺乏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的局面,使其相互衔接、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整合性的教育资源群体。根据儿童艺术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适当引入目前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柯达依歌唱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组织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2.3完善艺术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引进艺术治疗教师。教师是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师应具备艺术技能和素养,同时要掌握特殊儿童艺术教育与康复知识。针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熟悉特殊儿童艺术教育规律,掌握必要的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和康复实践经验;加强专业学习,鼓励教师系统地接受音乐治疗、美术治疗培训,掌握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干预手段;引进艺术治疗专业的教师,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3建设艺术类课程群的意义

3.1重塑艺术类教师的特教理念。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的艺术学科,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与技巧,但缺乏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的经验,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与理念缺乏了解,影响了艺术类课程为特殊儿童康复和治疗服务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内课程间的横向学习,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艺术类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提高教育能力。3.2扬弃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传统的艺术类课程教学理念只关注对艺术技能的传授,艺术技能与康复专业目标之间缺乏关联。在艺术类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技能的教授过程和特殊学生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融合。如将钢琴弹奏技能、歌唱技能和音乐治疗内容结合起来,增设艺术律动、艺术治疗等课程内容。3.3打通艺术类课程间的壁垒。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院校的艺术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的艺术类课程,必须用课程群的理念来建设。让学生获得艺术技能不是目标,通过综合的艺术表达手段进行儿童康复,才是专业的宗旨。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打通了艺术类课程间的壁垒,提升了学生运用综合艺术手段进行儿童康复的能力,摒弃了过去艺术课程单学科、纵向思维的教学模式。3.4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行为能力。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由于课程把艺术技能习得和儿童康复实践行为结合了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专业教师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训实践、案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贴近社会需要,更适应岗位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艺术技能,还学会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康复和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素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艺术教育,2013(10)11:49-51.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强调培养时代新人要突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突出了美育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美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素质人才系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履行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职能,更担负起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大责任。本文将以高职院校为考察对象,以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为切入点,在素质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探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优化发展的方向。

1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新特征

高职院校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上,一方面具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属性,其课程标准为基本艺术认知、审美和创作能力提升目标下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教学及评价;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教育属性与培养定位,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性,决定了在提升一般思想品德和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规范及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会更加重视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从而发挥公共艺术实践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独特价值。结合现代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新趋势及美育教育的新使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定位呈现三个新特征。一是应对职业素养需要,培养优秀职场品德。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是职场品德的主体,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前提与基础条件。公共艺术教育除了在理论基础课程中“言传”,还要在艺术实践课中“身教”,从而使教育的培养对象在艺术实践中体会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开放、合作等职业品质,促进优秀品德养成。二是应对专业素养需要,提升专业技术技能。专业素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公共艺术实践教育应服务于这一需要,着重启发教育对象将不同专业的不同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作为无形的创作素材,运用文学、美学等艺术素养与专业技能,呈现具备专业特色的艺术作品,使之通过艺术与专业的正向螺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结合专业文化的综合应用能力。三是应对创新素养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蓄势待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大力扶持,创新素养和职业素养一同成为终身素养的重要构成,公共实践教育应顺应趋势,通过不同的课程实践内容,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鼓励其结合专业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组合,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2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特征和功能的进一步认识,高职院校逐渐开设公共艺术实践教育课程,并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建设。然而,相比于新时代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及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体现的新特征,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对公共艺术实践的重视不足。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文件鼓励高校发展公共艺术教育,高职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但相比于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模块,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条件支撑上未予以充分保障,如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固定的校内外公共艺术实践场所和设施,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未对公共艺术教育给予基本的重视,场地、师资等基本教学条件均未达到最低配置标准。导致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时存在时间、场地和设施等保障方面的短板,限制了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开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实践的功能定位认识不足,仅将其视为单纯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将其置于高职教育的维度之下,未与职业、专业、创新等教学内容相结合,难以充分激活并发挥其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全人发展的综合功能。2.2实践课程建设的规划不够。作为一门专业、独立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规律,但高职院校囿于教学规模、条件、层次及经验等多重因素,在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科学、不系统的情况。尤其在公共艺术实践课程的规划上,一方面,受公共艺术总体课时和艺术实践重视程度的双重影响,安排艺术实践的课时数普遍较少,如许多高职院校仅安排公共艺术总课时的1/4至1/3用于开展艺术实践。甚至部分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几乎为零,致使艺术实践课程只能在较低教学目标下开展。另一方面,受实际教学条件限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教育课程安排中,许多高职院校只能按照现有条件安排教学内容,无法对课程建设进行高标准要求,也难以对课程教学进行多渠道、分层次、立体式设计,导致艺术实践教育目标零散、碎片,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评价较为随机甚至随意。2.3教师队伍建设的层次不高。受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属性所决定,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构成为来自于校内及校外的专兼职教师[1]。但受其自身行业属性的专业布局及办学规模的局限所致,一方面,公共艺术教育的师生占比较普通本科院校有明显差距,如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师生比在1/15以下,而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师生比在1/20以上。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的优化,公共艺术教师的理论学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其实践能力仍旧偏弱,部分教师甚至只经历过较短的艺术实践,这导致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有效指导较少。加之艺术实践课程课时不足、教学不够系统等问题,高职学生对艺术实践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不足,较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群体对艺术实践课程的重视度、认可度和满意度。

3高职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优化举措

解决上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在于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教育学的课程建设理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应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而富有层次的教学内容、适配的教师队伍及合理的教学评估闭环。因此,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以助力公共艺术实践教师、教学、教法的全面提升。3.1提升艺术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实践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人才培养总目标的重要意义,并根据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征,全面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战略定位。如在众多高职院校集中力量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的当下,将艺术实践教育融入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综合教育体系中,通过优化综合素质活动项目构成,将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项目等一同列为专项素质活动项目,并与综合素质分紧密挂钩,实行学分与素质分双分毕业,使公共艺术实践教育成为大学生学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终身就业、持续成长的全人发展需求,提升公共艺术实践的教育定位认知,即综合利用艺术实践在树立优秀审美品德、助力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将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定位从提升艺术素养的单一功能上升为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创新素养导向的综合功能,多维度促进高职学生的素质养成,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必要且重要的一环。3.2明确分层分类的艺术实践教学安排。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比需超50%的要求[2],适当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总体课时,重点提高公共艺术实践课时占比至50%以上。在此基础上,制订、设计融入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创新素养的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纲要,系统优化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1)分类别改进课程模块,面向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创新素养三个导向,分别编制不同的课程模块,如将中国传统书画中所表达的儒家经典“入世精神”和“仁义礼智信”的价值伦理观与“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开放、合作”的职场品德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现当代艺术作品所弘扬的工匠精神与专业精神凝聚为专业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潜心对专业的学习,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艺术实践。将先锋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为“把握创新规律的价值”[3],提升创新创业活动的信心与活力。2)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根据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规律,分年级、分阶段、分对象,循序渐进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如对于通识性艺术实践,以熟知艺术类型为主,开展从易到难教学;对有兴趣的学生,以兴趣小组、社团、特长生工作室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个性化艺术作品实践。3)分渠道实施协同育人。与政府相关机构、文化行业企业、艺术类高校(综合类高校的艺术院系)及相关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共建校内外公共艺术实践场所,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政行校企作用,不断提升公共艺术实践的教学效果。3.3形成教师乐于开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激励保障。为保障公共艺术实践的教学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有力落实,需着力改善公共艺术实践教育的教学环境、条件与设施。1)健全师资组织架构,在普遍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公共艺术专业指导机构,一方面吸引和聘请社会专业人士组建专门委员会,指导和评价教学实施;另一方面组建跨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与校内专职教师一同形成稳定的实践师资队伍,从而有效提升公共艺术师生比,完善公共艺术师资队伍结构。2)加强实践场地建设,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开发实训实践场地资源,使公共艺术教育拥有充足的、相对专业的实践场地和设施,为艺术实践课程体系的落实提供充足保障,同时不断优化艺术实践条件。3)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面向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创新素养提升,实践作品的结果导向与实践教育的过程导向相结合,制订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化教学评价体系,并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实施多元化激励机制,鼓励公共艺术教师潜心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4结束语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直接关系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面系统工程,加强艺术实践教育,既是提升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必然要求,又是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应然要求。高职院校应以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和创新素养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教育功能、深化教育定位,并全面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做好教育教学激励保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晓蓉.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开展艺术实践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19):170-171.

[2]经松,陈月容.关于合理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才智,2020(9):198-199.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课程;艺术类公选课;艺术教育

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各个高校都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开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而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重视并加强艺术教育的推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已经指出:“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在法规建设、行政管理、教学活动、教师队伍、设备器材、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学校艺术教育目前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要尽快改变这个状况。”《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还指出“新的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高素质新人方面提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这里说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各个高校都集思广益通过各个途径加强艺术教育,而各类型学校情况不同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都根据各个院校或者专业特征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开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的方法,对提高艺术教育水平都有显著效果。各类高校中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受地方财政状况、地方人才需要、地方政策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首先采取的就是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这个方法对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深化素质教育确实成效显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分析探讨一下在地方高职院校在这个艺术类公选课的开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成绩。

一、地方高职院校艺术类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目前高考考生人数逐年锐减,而自从1998年至今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确实逐渐增加状态,虽然现在强调加强推进职业教育,但是考生对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还是偏弱的,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无奈地选择了职业院校,对于地方高职院校就更为明显,导致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都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完善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地方高职院校学制基本都是三年,在校时间短,大都采取“2+1”或者“2.5+0.5”的模式,也就是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或者2.5年,后面的1年或者0.5年要到单位实习以及做毕业设计等,根本不能在校学习。还有就是学生对公选课本身重视程度就弱,艺术类公选课就更容易让学生觉得与专业和今后发展无关,不愿意参与。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就不愿意参与,所以这个公选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艺术素养不高,积极性不够加强艺术教育不是阶段性事物,而是一项持久、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加强艺术教育除了必要基础设施投入外,还有人才、艺术教育资源建设。地方高职院校有其地域的特殊性,资源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院校的发展首先考虑的是加强专业建设,在其特殊性下,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很难完善,师资引进、培养自然也优先专业教师。这样一来,导致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专职的艺术类教师很少甚至是没有。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工作很受重视,从国家到地方师资培训也有很多,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能参加的大都是属于专业技术或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大部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几乎不可能通过外出培训、学习交流来等方式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艺术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提高艺术素养、加强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相对不高,积极性也不够。最终艺术类课程尤其是公共选修课就成了简单地完成学生选课学分的通道而已。长时间累积下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教师的整体艺术素养很难提高,基本的艺术教育开展都很困难,就更不用说加强和提高了。(三)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资金困乏学校领导要总控学校的全局发展的,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在有限的资金和各种实际条件限制下,结合学生发展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走上岗位、适应社会。会尽量满足学生专业需求,艺术类教育相对专业而言容易被忽视。艺术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相比投入多、产出少,不像专业课程的投入能比较直接的转化为产出,效果明显,更加容易被领导和学生乃至家长接受。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资金都很有限,有限的资金尽量用来拓展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上,以缩短学生从理论课堂到工作岗位实战的距离,培养快速适应高位的高技能人才,也就很难用来投入到艺术类公选课上来了。(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学校的监督和激励基本都只针对专业上的各类课程或者老师,尤其是激励机制大都是针对加强专业老师、学生竞赛等。至于艺术类公选课,任课教师上课情况好坏靠教师的职业操守,学生上课出勤情况靠自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对上述地方高职院校艺术类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取得的一些成绩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认识到艺术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艺术类公选课的开设是加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课程这种载体来传播艺术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下来的艺术成果,那些物态化和理念化的东西需要社会有组织、有规划,以更有效的方式来传播社会所认同的文化,于是需要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是有个人需求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能塑造、完善自我,提高人的修养。而且优秀的艺术成果需要我们学习、传承、发扬。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文件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沙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艺术软硬件设施建设,从2007年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教学实验室,2014年在中心内建设音乐室、书画室、戏曲室、棋茶室、舞蹈房、团体活动室等。很好的完善了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活动,不定期请苏州评弹艺术、锡剧艺术、苏州滑稽剧团等进校表演,也会带学生到市大剧院观看艺术表演。积极的办艺术类社团、开展艺术教育方面的竞赛和展览,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艺术氛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类公选课的参与度。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中就提出要求:“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文件上的课程都是对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传统我国优良的经典艺术文化。根据文件要求,各个高校都大力推动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建设工作。各个院校根据院校自身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开展工作。大部分院校很快开设了课程,并且为了推动课程建设进程和鼓励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都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选课分数,几年来效果显著。但是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很难立即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开展教学。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为了丰富学校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开设内容,缓解艺术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开设了艺术类网络课程,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选择优秀的网络资源,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聆听各大名校优秀的专业教师教授的课程,借助平台配备学校的学习助教,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艺术类课程开设的教育空间,缓解了艺术师资不足的现状。对于信息化社会里的大学生更喜欢利用网络来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显示网络通识课学习平台提供的功能满意度97.94%。(三)注重教学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为了加强对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借助优秀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习监控和数据分析。登陆平台管理员或者教师可以对院开设的课程进行课程统计、教学统计、学习统计、访问量统计、答疑统计等等,通过这些统计可以清楚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业量、作业批改量、教学进度、答疑量等情况,有清楚的数据表。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各类数据可以监控对这些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监控分析。院校管理员还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学生的学习途径(移动端还是电脑网页)、访问情况、学学习进度、讨论情况、作业完成度都能实时掌握,还可以对学生综合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这个数据更直观的反映了课程教学情况。就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对教学安排也能更合理,加强了过程管理。(四)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合理有效。为了保证艺术类公选课程的有序良好的开展,加强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艺术类公选课的学习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制定相关文件,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动态的评价体系,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师生评价监督,评价老师的同时也要评价学生,鼓励并督促师生共建,以实现艺术类公选课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让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样大大提高了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加强艺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长远的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跟上时展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2.

[2]左边.浅谈高校艺术类课程的价值与其它[M].北京:中外教育研究,2010

[3]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4.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6

关键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层次分类化培养;高校自主管理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3]。高等院校作为人才供给的核心源头和重要基地,更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深思考,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一音乐艺术教育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4]。高等教育领域的需求与供给也同样存在不对位、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市场的人才难求甚至用工荒。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指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化解当前存在的教育供需矛盾,通过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教育需求。(二)音乐艺术教育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既需要高精尖的精英型艺术人才,也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人才,而文化自信、全民文艺素养的提升更呼唤服务创新型艺术人才。这些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警醒着我们单科性专业艺术院校,必须转变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突破仅仅培养“高端”、“高等”艺术精英和艺术大家的窠臼,加大对艺术人才的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比重,为后两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对应的教育资源。最终搭建起国家和社会急需的“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专业艺术人才与自幼就寒来暑往、苦练童子功的专业学生实现心中梦想、学以致用之间畅通的桥梁。

二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表现

(一)音乐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作为独立设置专业院校,各校纷纷进行扩招、追求专业门类齐全、热衷增添学科、扩充专业致使学校失去特色,形成“千校一面”。各专业院校往往认为专业、学科门类的丰富就是综合性、复合型的体现,其实不然,由此一味的遍地开花,必然造成专而不精,部分艺术人才供给产能不足:即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匹配的高端表演艺术家、繁荣文化市场的高级演艺经营人才、高素质的幼儿教育艺术人才严重缺失;专业设置的遍地开花也势必造成课程设置不成熟,专业建设不完善的弊端,加之考虑教学成本的受限,致使部分艺术人才供给产能过剩:即专业技能普通而综合素质不高的艺术人才、简单以成本核算批量招录的艺术人才、急于满足新建专业招生人数限制要求的艺术人才培养相对过剩。(二)音乐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层次结构性矛盾。根据时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地不断提升,要求专业艺术院校不仅仅要培养高精尖的精英型艺术人才,更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人才和服务创新型艺术人才,以满足建设文化强国的人才需求。当前,很多专业艺术院校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精英型艺术人才培养和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界定不清楚,仍然立足于“整齐划一”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甚至有些院校就是简单的扩招批量式培养,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层次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致使越来越多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冷热不均。(三)音乐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质量结构性矛盾。根据社会和时展的需求,要求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迈上新的台阶,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音乐艺术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培养的专业艺术人才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巧、技能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国际视野,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创新思想和文化精神。而随着艺术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再保障原有的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新需求,自然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不对位。由此,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质量结构性矛盾凸显。

三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形成原因

(一)音乐艺术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音乐专业团体的传统普通就业岗位趋于饱和,专业团体和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当前更加需求技艺精湛的精英型艺术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艺术院校与此呼应的供给却不足。加之,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仍采用传统“一对一”授课方式的个性化培养,而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必然带来了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急剧增加的不适应性。(二)艺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单一。音乐艺术院校一直秉承传统的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专业性较强,专业设置结构单一,多学科复合性、综合性较差。特别是作为音乐专业院校,不具备学院向多学科综合型发展的软硬件条件;加之,作为专业院校更加注重对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培养,对其他学科和专业领域师资人才的引进过于弱化。由此,专业设置单一和师资队伍的受限严重制约了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实现。(三)艺术院校的职业创新素养培养缺失。音乐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关注专业水准的高低和专业技巧的难度,而轻视对学生人文创新和职业素养的教育。艺术院校存在对于人文创新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认识不清、意识不强、没有长远规划、不能很好地处理人文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尤其音乐专业院校只注重专业演奏技巧、专业学术理论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人文艺术情怀、就业创业意识的打造与培养,致使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定位不清。

四音乐艺术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7

关键词:新文科;美育;通识课程

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是美育课程建设,美育通识课程区别于艺术类专业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美育通识课程通过理论学习、赏析、体验、参与、展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迪教育,提高其艺术素养,使其从中收获人生启示、精神价值和人格感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美育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美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如何弥补学生成长中的美育缺失,提高艺术修养?如何让美育通识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课程思政如何融入美育教育?如何解决美育课程评价问题?成为各高校美育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

一、美育通识课程调研分析

H大学是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拥有12个学科门类(含交叉学科),8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4600余人。学生在4年内至少要修读15学分通识课程,内容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艺术鉴赏与审美情操、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八大类,其中,美育通识课程要求必须修满2学分。作者以H大学美育通识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整体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488份,男生580份,占38.98%,女生908份,占61.02%,涵盖全校12个学科,年级分布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其中,人文学科占总样本的比例为50.66%,理工科占总样本的比例为49.34%;一年级占50.36%,二年级占26.59%,三年级占14.92%,四年级占8.13%。调研数据样本覆盖面广,分布合理,具有参考性,下面就其中的6个问题进行分析。

(二)美育认知度调研

问题1:在中小学阶段是否接受过美育教育?12.70%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53.63%的学生回答“很少”,27.76%的学生回答“较多”,5.91%的学生回答“非常多”。此问题暴露出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缺失艺术启蒙教育,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欠缺对于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是不利的。问题2:对大学美育如何理解(多选)?80.78%的学生选择“审美能力教育”,71.10%的学生选择“艺术技能教育”,70.16%的学生选择“思想品德教育”,64.25%的学生选择“美学理论知识教育”,54.97%的学生选择“情感教育”,53.90%的学生选择“人生基本素养”,36.16%的学生选择“人生达到的某种境界”。根据此项数据可知,学生对美育的作用有基本认识,对美育的重要性比较清晰。问题3:大学以哪种途径开展美育最有实效(多选)?回答最多的是“个人爱好”,占76.21%,“美育通识选修课”占75%,“大学社团”占65.32%,“社会实践”占60.69%。表明当下美育课程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课堂是高校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个人爱好、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辅助和支撑,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形式决定了美育课程开展的质量。

(三)美育通识课程现状调研

问题4:美育通识选修课类型中哪些是你最需求的(多选)?在4个选项中,“美学理论知识类”“艺术史论与鉴赏类”和“艺术技巧与实践体验类”3个选项数量均等,“提高审美与人生指导类”选择较多,说明学生对选修艺术类课程抱有很大热情,对美育课程效果有较强期盼,对课程内容具有较高要求,有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技巧的愿望。优质的美育课程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健全人格,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问题5:你认为目前学校美育通识选修课有哪些问题(多选)?(表1)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并结合师生访谈,总结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美育课程种类门数比较单一,热门课程学生很难选上,美育课程数量有限,学生为凑学分而选课的现象比较普遍。(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设计缺乏创新,与学生互动不够频繁。小组协作、启发提问、汇报观摩、课赛一体、开放实验课等多样性手段还没有成为美育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3)美育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缺乏专门从事美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教研小组。教学基本建设和硬件条件受到限制,由于教室和实验室资源有限,课程多为大班授课,可供实践和展演体验的教学场地不足。(4)部分教师对美育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清晰,课程内容缺乏对素养提升的全局思考。有的教师脱离实际需求,甚至将某些面向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些课程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而言过于专业化,难以起到美育普及的作用。(5)评价方式缺乏规划和设计。课程评价方法不同将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如何考核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课程评价后如何进行联动整改?以上问题不仅是当前某一高校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多数院校在美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问题6:下列选修课程中如按照自己意愿选出10门,你将选择哪些(多选)?(表2)一是艺术赏析类课程,包括“中外美术名家名作赏析”“流行音乐赏鉴”等5门课程;二是艺术与生活指导类课程,包括“摄影与影像艺术”“服饰文化与着装搭配”“广告心理学”3门课程;三是艺术技巧与体验类课程,包括“陶艺基础与体验”“认识中国画”“中华传统图案与手工艺体验”等7门课程。课程体现了美育通识的赏析、启迪、体验等作用。从选课情况看,艺术与生活指导类课程中的应用性课程比较受欢迎,摄影摄像、服饰穿搭等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需求,实用性强。艺术技巧与体验类课程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体验参与互动性强,也存在艺术的好奇心态驱动下的盲目选择因素,如“中国民族器乐”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器乐基础,因此限定了选课人数。从整体来看,基本呈现出学生的选课目的和兴趣点,为今后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艺术理论、人文素养、艺术技巧和指导应用4方面要兼顾,其核心是审美感知。

二、美育课程提升策略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目标是破除传统学科思维定式,打破专业壁垒,倡导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推动学科内部发生质变且向更高水平发展。新文科建设在推动高校大文科改革的同时,也为高校美育建设搭建了新平台。在新文科背景下,原有的艺术选修课提升为以强化审美认知为核心的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打破了过去教师单一碎片化的知识传输,发挥出艺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团队,建立课程群。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高校要解放思想,破除壁垒,吸纳其他专业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建构适合自身的美育通识选修课程体系[2]。

(一)规划课程顶层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以审美教育服务专业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实现课程的转型升级,重建美育通识课程的核心内容,使美育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艺术素养是一个感悟和技术渐进提升的过程,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专业技艺,也不能完全没有技艺感受,使理论知识无法落地,二者应结合起来,课程设计应分级分层次。1.面向艺术兴趣需求,构建具有参与体验特点的艺术实践类课程群。根据数据统计,“陶艺基础入门”“国画入门”“书法入门”等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学生欢迎,需求度较高。艺术培养和熏陶离不开实践体验认知,艺术来自于实践活动。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如缺少实践和感受,学生很难真正了解艺术的本质。适当地增加体验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理解美育内涵,提升审美判断力和感受力。2.面向融合需求,设置艺术与社会生活课程群,增加色彩艺术、设计方法、工艺史话、表演素养、化妆与服饰等课程内容。从不同视角审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活美学的认知,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观察人与社会、政治与文化、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意识。3.面向审美素养提升需求,设置美学鉴赏与批评课程群,增加中外经典美术赏析、中外经典音乐赏析、中外传统雕塑赏析、艺术批评、宗教美学等内容。接受艺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鉴赏,二是批评。将审美教育、人文情怀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和影视赏析等方式提升审美、升华情感、培根铸魂,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理解家国情怀。4.服务特色专业和定向需求,构建专业交叉通识课程群。如,面向外语专业学生,开设欧洲经典艺术专题、东方经典艺术专题等教学内容,提高外语专业学生对国外艺术的了解,比较东西方艺术特点,拓宽知识面;面向软件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数字艺术专题、艺术与科技专题教学内容。5.面向地区创意文化产业融合需求,构建地域文化和非遗艺术专项课程群。以H大学所在的黑龙江省为例,可以开设地方特色工艺文创、冰雪艺术、文旅创新思维与管理等内容,打造通识课程亮点。采取校企合作、文旅协同等方式,聘请非遗大师、艺术名家进课堂,利用美育推动地方文化艺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交流,使学生了解黑龙江,树立文化自信,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6.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美育通识数字化平台。充分利用好高校的数字艺术研发实力,引入数字化美术馆、数字化音乐厅、数字化非遗体验馆,打造新时代美育传播面向未来的新途径。

(二)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衡量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科学的评价可以促进课程质量提高,激励任课教师的创新性,提高课程的管理水平[3]。1.制定与专业课程不同的评价方案,调整好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的比重,将过程训练、课程理解力、实践参与度、课程展示与汇报纳入评价方案中,形成新的评价观测点。2.对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师采取鼓励机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教学评优等方面设置相应指标,激励教师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开展美育教学。3.加强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从课程开设、教材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教务处、二级学院、任课教师三方联动,避免出现因人设课、因专业设课等情况,课程进度规范化。编写艺术类选修课程指导规划,避免选课盲目性。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各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创造丰富的美育资源。高校应以新一轮教育改革和教育转型为契机,将美育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中,尊重不同学科的规律性,强化艺术实践对美育的影响,培养造就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卫.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J].美术研究,2021(1):10.

[2]周星.当下美育观念辨析与高校美育难题再认识[J].美育学刊,2020,11(5):11.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现状;优化路径

一、引言

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便是加强艺术教育,可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视野,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随着大学生精神层次的升华,其思想和行为的高尚性自然得到提升。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理念,稳步提升公共艺术教学结果,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创新理念,并在优化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面向大学生群体,实现艺术教育的时效性。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对当前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文化传承。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载体,蕴涵丰富的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了解中外艺术文化,可拓宽其审美视野,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过程伴随着明确的因果关系,而艺术教育可有效提高这种因果关系,因为艺术作品内部结构富含逻辑规律,具体包括曲调发展及调性布局,这些规律在艺术审美原则的基础上表现得非常充分。3、有益于提升人的感受力和记忆力。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人的感知能力,因为艺术欣赏过程需要依靠感知觉能力去感受。艺术活动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而形象思维又离不开感知觉参与,敏锐的感知觉能力有助于完善形象思维。人是凭借记忆力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思维和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而艺术教育恰恰具有强烈的感受性,通过艺术手段培养大学生对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可促进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4、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审美情趣”,而公共艺术教育则是加强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校需积极贯彻教育部战略方针,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5、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兴趣。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在此过程中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灵感与创新艺术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促使人的思维处于跳跃状态,灵活而敏捷。艺术作品具有多向空间感,人在欣赏时可以引发多项思维,而该多项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艺术欣赏得以完善,艺术所表现出的跳跃,可引发人的思绪起伏,在丰富的联想中,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促进人的创作素质发展。随着时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共艺术教育可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感悟、思维、实践及表现机会,可有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艺术美育正是培养这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对人的创造力具有诱导及启发作用。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局限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设计局限化现象严重,课程设计中过于强调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重视培养大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能力,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散思维,大学生不得不在单一的学习目标下学习,制约了大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提升。2、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只是将大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分析进行整理,没有对大学生整体艺术素养予以评价,甚至一些高校只是对大学生进行考勤及考试的评价,没有做到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分析,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成果。3、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杂乱。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选修课,具体包括音乐鉴赏及美术鉴赏等八门课程。大学生在选修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同时教师在申请课程时随机性较大,致使公共艺术教育缺乏顶层设计而使得教学内容杂乱,直接影响公共艺术教育质量。4、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多为选修课,且以鉴赏类为主,而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专业面狭窄,整体素养不高,课堂上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学科训练,逐渐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5、高校领导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教育部已经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但多数高校领导对此缺乏重视,均以选修课为主,这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生看来,课程设置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而是修学分的需要,教学的实效性无从谈起。6、教学模式不明确。随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不断优化,其不明确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很多高校在设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程设计仍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除了多媒体技术并没有新的教学手段,所构建的公共艺术课程不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优化路径

1、规范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时,需要充分满足综合性、审美性及人文性等内涵,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设计。其一,基础理论课程,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重点,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其二,作品欣赏课程,通过分析各时期优秀的艺术作品,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此提升其审美品位。其三,技能实践课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技能训练,通过亲身体验来真切感受到不同风格的艺术美。2、合理规划教学课程。首先,设置公共艺术必修课程,把艺术基础性知识和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帮助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这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严格把关课程申请,在确保教师自身修养基础上开设课程,尽量避免如教师变动等不确定性因素。3、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承认差异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大学生的基础差异选定内容难度,在保证学习进度一致的同时耐心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实施辅导,努力将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至同一水平线上。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也应主动加强自我教育。其次,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艺术教育教师需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第三,需要开阔的视野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5、提升校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高校领导需转变教学理念,深入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在课程安排方面,需注重比重的合理性,通过正向引导,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6、落实组织保障。如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落实得力的组织保障,各高校应根据实际规模,成立艺术教育部或艺术教育中心,单设管理结构,并建立、健全制度,分工明确,明确职责,确保公共艺术教学及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艺术活动的领导与指导,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需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出发,因材施教,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落实保障制度,切实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博.陕西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

[2]陈凯丽.当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

[3]黄昌海.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2008.

[5]李平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构想与体系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7.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9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美育仍是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识到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甚至是学生辅导员对美育工作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美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最好的载体和最好的方式,更没有将美育放在应有的位臵上来开展工作。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轻素养、重特殊轻全面、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对美育活动常常是应付了之的现象,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美育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3.1教育理念——美育地位有待加强。学校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单调。(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育的笑话:偏远山区小学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座断臂维纳斯的石膏像,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有个来视察的教育局长走进了教室问一个学生:“它怎么没有胳膊?”学生委屈的回答:“不是我弄的。”任课老师赶紧解释:“雕像买回来就没有胳膊,是个残品。”校长不好意思的打圆场说:“学校节约经费就买了个次品。”局长生气地对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下次一定要买好的,有胳膊的。”)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美育的整体情况。高校在审美素养培育中也表现为重技能轻素养、重少数轻多数、重比赛轻普及、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细节的特点。面对美育工作,美育的实施者经常会出现开一个会、办一场演出、做一次展览应付了事。对待大学生美育的重视力度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根本无法与体育相媲美,大学生体育是必修课程,一般大学都要开设至少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而美育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各种校级体育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类活动却是凤毛麟角。一场篮球赛、一次运动会获得重视远远高于一次画展、一次文艺演出。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何谈相“爱”?3.2教学内容——偏重基本功的训练。教学内容上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礼仪基本功的训练,这一基本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自身都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吃饭的本事来对待。一般航空公司的招聘需要经过5关的考验:形象面试、英语口语、笔试、综合面试、答疑、体检,由此可以看到面试环节就有两次,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教师及学生都认为礼仪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加大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如为了保持长期微笑,平时会用嘴含着筷子的方式强化训练;为了保持最佳的站姿,平时会头上顶书、双腿夹纸的方式训练站姿。而现实中的美育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美育的真实写照。基本功是能够在教学中被量化,而美育不容易被量化,短期内也看不到它的成效,因此在一些艺术课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加大对基本功的训练,积极训练空乘专业所需的职业标准。空乘专业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而加大对基本功的练习,而将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审美培育内容束之高阁,极少问津或不愿问津。3.3理论研究——专门研究空乘专业学生美育的成果较少。目前关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论文大约有15篇,这些文献都认为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需要加强,并且对相关教学和实践环节加以了阐释和说明,但对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研究的尚未发现。这些文献资料中能够查到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美育相关的文章仅有常静的《本科空乘方向学生艺术教学的必要性与课程实践》和陈丽梅的《空乘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乘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两者都是从课程实践方面论述了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艺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没有从高校全方位美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在季正茂的《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曾提到:“《美育基础》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编写的一门关于„美学基础知识、审美、评美、创造美‟的适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讲解了艺术审美的内容,使空乘学生学习后,避免今后受一些所谓„印象派艺术‟、„野兽派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学‟观念,使空乘学生心中对„美‟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论文在研究中认识到了美育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编写了相关的美育教材,但在论述中明显对现代艺术有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偏见源于我们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写实”的手法和作品,缺乏对现代派的认识和接触,从内心深处就对现代派带有陌生感和抵触心理。3.4美育课外活动——种类多效果不理想。当前美育活动在组织中存在重视活动的数量,轻视活动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冠以“文化艺术节”名号,如:助学的叫“大学生助学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艺术节”等等,但活动内容上缺乏周密安排和规划。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大赛成了精英们的舞台,普通学生参与面小,对活动参与不感兴趣,认为反正参加也不会得奖。另外活动的经费不足,而学校对于学生外出拉赞助搞活动又比较敏感,致使很多课外活动常常是走走过场。本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类课外活动,要么成了美育与活动脱节的鸡肋,要么成了以成绩至上而不择手段的变质。这一过程中美育的缺失导致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单调乏味大学生活淡淡的失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美育类课外活动很难起到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

4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与方式

根据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当前大学生美育缺失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和搭建美育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4.1加快转变艺术教育理念。从思想和行动上要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审美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关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避免把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技能的提高,使美育片面化,也不能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美育表面化。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应围绕空中乘务人员必备的审美心理需求、理想人格养成为根本宗旨,避免陷入过分的灌输知识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美丽心灵的教化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应避免功利性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将来能否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而忽视审美素养的提升,只会带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丧失超功利性品质,出现人格上的危机和精神匮乏,凡事追逐功利。这也同时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修养,帮助学生正确认同空中乘务人员的审美修养标准,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标准。4.2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建设一个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创设良好的美育研究环境,注重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共同体中应含有高校各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如: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因为美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任务,美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美育教材、课程、实践、活动、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只有共同体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单一。要调动教学各领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学会将美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者”转变,将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梳理和创新。4.3完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高校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美育类课程应该形成一个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的立体课程体系。当前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臵中,有的高校只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及形体训练》专业课,将其他艺术课程或实践放到了选修或创新实践课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美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培育课程中应根据需要开设《美育基础》通识课,通过艺术知识类传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并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相联系,与日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元素的系列内容,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另外应将美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内容中,发挥美育的功能促进教书并且育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审美,为何要审美,怎样去审美等。4.4搭建美育载体。美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载体的建设,通过美的事物和无形的文化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不自觉和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首先是加强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空中乘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以审美提升为目标,创造性和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的计划、思路和方法,让整个教学和活动过程充满诗情画意。其次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围绕航空文化在建筑、设施、场所、景观等方面加大投入和规划,随时随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是搭建复合式美育网络平台,优化网络美育课程、网络美育氛围营造、网络美育互动,如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栏目,设计这一栏目应坚持精要的原则,选择最具典型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作为鉴赏内容定期向学生推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在保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数量的同时,加强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如果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并在工作中创新审美素养的培育方式和方法,就能给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健全她们的心理结构,增强她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是今.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81-83

[2]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

艺术素养规划范文篇10

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感知力、领悟力、求知欲、鉴赏力反映出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家对于艺术有着某种向往,为此他们不断付出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良好的美术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身为美术系的学生,为了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其需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艺术责任感,认真完成每一件艺术作品。

二、艺术素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1.我国高职美术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关注点之一。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开展愈发丰富多彩,逐渐满足了美术专业学生对于接受艺术教育的需求,高职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美术技能和专业知识。然而,高职美术还存在一些弊端。如,统一教育出的学生缺乏个性,思维无法跳出惯性模式,不利于创新;一些学生对于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弱,没有明晰的职业定位;一些高职院校不善于寻找美术教育的突破口,教学方式比较滞后。

2.艺术素养的培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术本身是一门提倡创新、需要灵感的学科,仅仅通过教师讲授学习美术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工作,甚至会降低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因此,艺术生需要广泛地积累艺术知识,丰富自身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努力提高技艺,开创属于自己的特色,让艺术成果给人以美感,服务于生活。

三、高职美术教学中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

1.编写丰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教学计划的制订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学大纲编写比较死板,缺乏创新精神,而以往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改善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趣味性的结合,同时要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纲应该详细而有目的性,并通过学生的意见和反馈逐渐完善。

2.实现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课程内容,树立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是使美术教学脱颖而出的必要方法。营造独具特色的教学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院校的独立和个性化也是对学生个性化的支持和鼓舞,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与和谐的个性,不仅获得艺术知识,也获得完善的专业技能。开展特色的艺术活动,让学生融入其中,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

3.开发多样化的学生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因人而异。教师应该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学生培育模式,同时发掘学生的爱好和潜力,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确定的努力方向,感受艺术的美感,贴近大自然,接触社会,学习历史与文化,激发创作的灵感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设计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