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时间:2022-03-26 10:42:38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摘要:《枫桥夜泊》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颗闪亮明珠,以唐朝诗人张继的著名诗作为词,作曲家黎英海谱曲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因而这首诗作以音乐的形式被更多的人喜爱并且传唱。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将从作品的词、曲之美出发,联系笔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演唱特点,以期可以给其他的声乐学习者带来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枫桥夜泊;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一、唱出古诗词韵味

(一)关键字的咬字。第一句中的第一个“月”字非常关键,在前面较长的钢琴伴奏引子中,演唱者需要进入歌曲情境、酝酿歌唱情感、调整歌唱呼吸,提前在心理上准备好歌曲的第一句,这个“月”字要轻轻地慢慢地拉开咬,切不可打破月夜的宁静。这句的高潮应是“霜”字,在全句的最高音处,笔者在初唱这首作品时,将这个字很快地归了韵,听起来更像是“shua”。观察一下“霜”字的音节“sh-u-ang”可以发现它是由介母“u”到“ang”再归韵,在咬这个字时要在“u”上有所停留,内口的口型由小变大,将字头、字腹和字尾咬清楚,并归好韵。第一、二、四句的句尾字分别是:“天(tian)”、“眠(mian)”、“船(chuan)”,这三个字的音节中都带有“an”,在演唱时容易把这些字咬的很扁,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把“a”和“n”拆开来咬字,将口型竖起来,并且在“a”上面适当延长一些再归韵,其实这首《枫桥夜泊》中的“满”、“寒”、“山”、“半”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咬字。第二句中开头的两个字“姑(gu)”和“苏(su)”,以及第一句中出现的“乌(wu)”是笔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的“绊脚石”。他们的共同点是由元音“u”构成,一音到底。声乐学习者都应该知道,“u”这个元音在平时练声时对于稳定喉头和放松舌头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本作品的“姑”“苏”处在小字二组的升F音上,便很容易出现声音挤卡僵硬的现象,因此在唱到这里时要保持好吸气的状态,口腔和喉咙保持打开的状态,横膈膜推动气息的流动,略带微笑地去咬字。(二)特殊唱法。摇音:每一句中的句尾字“天”、“眠”、“寺”、“船”都作“摇音处理”,就像是古人摇头晃脑地读诗,又好像是古琴中的揉弦,笔者在演唱时觉得这更像是秋风吹动下的水波,慢慢荡漾开来。“摇音在声乐演唱中多称颤音,主要表现为音高快速而均匀地波动”。①在这首作品中除了每句的句尾字使用摇音处理之外,第一句中的“啼”也可以加入摇音。装饰音:此作品的装饰音集中体现在了第三句中的“苏”字,这个字的音是2,那么在演唱的时候加入一个上波音,旋律变为了2322,这样的装饰音巧妙地表现出古诗词的韵味,也让歌曲体现出吟诵风格。

二、以声诉情——选用恰当的声音

(一)音色的选取。要选用恰当的,符合古诗词艺术歌曲韵味和特色的声音去演唱。笔者认为在演唱《枫桥夜泊》时不可用过于明亮的音色,也不需要过于厚重的声音,过亮或者过厚的声音都与古诗词含蓄典雅的气质不相符合,因此取二者之间,用稍微暗淡却不失柔美的声音去演唱。(二)声音力度的变化。如果从头至尾都用一成不变的音量去演唱的话,这首歌就会失去色彩,那么《枫桥夜泊》在音量的选取上不仅要遵从谱面上的力度符号,也要根据特定环境的变化,适当改变声音的力度。例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应用声音营造出由远及近的画面感,音量要由小逐渐推大,在“霜”字处音量推到最大之后音量又逐渐减小,若有若无。音量越小需要控制呼吸的力量其实是越大的,但这个时候可以很好地体会“吸着唱”的感觉,那么音量渐强时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逐渐舒展,加强呼气的量。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此句主要表现诗人的心境,因此整句的音量要控制在中弱,平稳淡然。此句的音区不高,要注意气息的平稳扎实。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音量要弱,到“苏”字时音量稍微推大一些,“城外寒山寺”时音量再由渐强再到减弱,越来越弱,营造出一幅由近及远的画面感。在高音处保持弱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唱“姑苏”时需要气息更强大的支持,需要挂着高位置吸着唱。接下来唱“城外寒山寺”时,音区变低,声音逐渐减弱,状态却一点也不能松懈,继续让声音在气上走,直到唱完。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以说是全曲的高潮句,重复了两遍,演唱这一句的第一遍时内心郁积的所有情感都化作声音爆发了出来,笔者将其理解为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替诗人张继的呐喊,因此这一句的音量要逐渐推大,在“到”字处推到最大,饱满而有力的声音使得情绪有个很好的爆发点。第二遍时,很像是诗人的逐渐释怀般的喃喃自语,这份愁绪就随着这夜半钟声越来越远,逐渐散开,因此这句的音量要弱下来,且越来越弱。(三)情感的表达。笔者认为,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中最关键的一点,有个词说的很好叫“用心歌唱”,说的就是要用自己真诚的心,真诚地情感去表达。在这首古诗词歌曲中,演唱者需要“穿越”到诗人张继所处的时代,感受他所经历的一切,感受他的情感,其实还是“诗乐相融”,整个作品以“愁”这个字贯穿,演唱时多一些叹息的感觉,高潮时要仰天长啸般地爆发出来,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其实就体现在了每个咬字上的处理和每处的声音力度变化上。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诗乐交融的典范之作,笔者将此作品的演唱特点总结如下:1、唱出古诗词韵味,注意歌曲的吟诵风格。2、选用稍微暗淡柔美的音色。3、用声适度,注意力度变化。4、用声诉情,以情带声。

作者:王翘楚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