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及防范探讨

时间:2022-01-22 02:58:48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及防范探讨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及金额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而不良贷款也呈现不断反弹趋势,强化信贷风险管控、打造健全完善的风控体系已成为银行业当前最迫切与必要的任务。针对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需求,还应不断推进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入改革,完善风险监管体系,搭建起规范且具可操作性的信贷流程,来规避银行信贷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力保障银行平稳、健康地发展。文章立足于信贷风险管控的意义以及我国银行目前所采用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机制的措施,以期有效提升银行对于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

[关键词]信贷风险;必要性;现行政策;完善建议

1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及现行策略

在金融行业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之下,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较高的不良贷款占比致使我国银行信贷质量低下,不但增加了银行的营运风险,还危及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及盈利能力。由于银行负债经营的特性,还将进一步扩大风险的危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鉴于以上种种,我国银行强化对信贷风险的管控势在必行,做到切实降低不良贷款占比,提升银行信贷质量。虽然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银行的信贷质量,但从保障我国金融业稳定良性的营运要求来讲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对比外资银行先进优良的信贷管控体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银行还需加快信贷风险的管理建设,强化抵御金融风险、危机应对的能力,保证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当前银行业中普遍应用的风险控制策略,通常依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特性来衡量、制定信贷业务的规模,并在过程中承担相应的风险。通过多种对信贷业务管理的手段,来保证银行资金的正常流转、稳健运行,来达到提高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银行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1.1分散风险。在信贷资产的风险管控上通过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将风险划分到相应的小项中,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投资两种以上的,且预期收益各异的资产就能有效地起到分散及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作用,最终消除投资组合中的非系统性危机。1.2风险对冲。对冲的概念是指银行为了规避不可预期的资产损失前提下,购买了与标的资产收益成负相关的资产或金融产品的行为。风险对冲的策略在银行风险控制中,尤其是对利率、汇率、股票以及相关衍生品等种类的风险有明显的管控作用。1.3风险转移。银行通过一系列合法的经济举措,将信贷资产中的风险转移他处的策略。一般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与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银行通过购买保险的行为,将风险转嫁给承保人。若此时银行发生风险并造成经济损失时,承保人就将给予银行相应额度的补偿。而非保险转移则是指银行要求贷款行为主体提供担保的行为,如果发生了因风险造成损失,则由担保人承担本息。

2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2.1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措施多元化。当银行面对信贷资产风险危机时,如若只通过催收贷款还款、司法诉讼以及抵押物资处理等被动方式,将使银行处于不利的信贷资产不良化的处境中。因此银行必须从管理方式上转变思路,充分利用银行独有的信息优势,了解客户端的偿债压力,并给出详细可操作的缓解方案。积极转化银行不利局面,在客户间建立起长期良好的信贷合作关系,实现银行与客户共赢的局面。另外,以实现银行利润来源多样性为主要经营目的,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对于中间业务以及业务范围积极拓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业务类型中,还要多开发融投资、资信调查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只有将业务范围扩大深化,增加主营产品品种,才能有效地抵御信贷资产风险、降低与分散总体风险,为银行供应更丰富的利润来源。2.2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进行调整。不同的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差别各异,对此我国银行提出了按类划分、差别管理与统一调整的管理方针,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前各分支机构中的不良贷款差异逐渐产生了扩大的趋势,内里潜藏着的风险隐患,并形成阻碍信贷资产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由此我国银行应针对不良贷款占比排名较前的机构进行分类管理,依据不同的不良贷款情况,定制个性化经营考核目标,并针对性地开展管控,在不同的清收处理措施下,正确引导银行各分支机构依照各自发展需求调整业务定位,有效提升信贷资产质量。2.3对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现有的信贷综合管理系统中分散在银行各分支机构的数据库进行升级完善,改造成为数据集中模式的结构,具体包括应用系统以及数据模型的重新构建。与此同时,还要完整全面地统一会计系统信息数据,做好不同系统的对接工作,将放贷、计息以及贷款账户下资金的流动情况与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同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新旧系统的数据一致与丰富完整性。最后,还要对信贷业务的事前控制做好放贷前的审核检查、信贷审批以及贷款发放等监督事项,并以电子化的方式进行记录与后期维护管理。2.4升级信贷风险管理技术。(1)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由于我国银行体系内对于企业信用等级状态的数据库系统建设不足,相关信息数据更新进度缓慢,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经济形势下银行对于信贷业务开展的安全性快速响应的需求,给银行信贷工作评估风险带来了阻碍。因此,必须尽快搭建起我国企业信用等级信息数据库,并向具有相关优秀建设管理经验的机构组织学习借鉴,结合客户信用信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历史数据,为数据收集整理以及补录工作加快进度。只有我国银行建立起完整全面的企业信用大数据,才能有效地为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供应有力支持。(2)建立信贷风控模型。利用资产组合模型来对行业、产品、区域以及信用等级各异的企业设置相应的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资产之间的关联。同时,在独立个体与组合风险收益进行分析的前提上,将完整的信贷资产进行合理组合,以求达到降低与分散贷款组合风险的目标,切实有效地做到对信贷风险的动态监管。最后,我国银行在向先进模型学习相关方法、理论以及管理思路的同时,还应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结合,并依据自身发展需求来进行开发与完善,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金融行业特性的模型架构与参数标准。

3结论

银行信贷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银行信贷业务也因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较大的系统风险。一旦在预测、过程管控与事后发生监管不及时,或失误操作就会造成银行内部风险,引起信贷资产的不稳定,严重的将致使银行信贷资金面临无法收回的困境。因此,在现实工作中要强化银行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力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与稳定。通过前文中提到的相关措施的执行,做到高效识别、评估与全过程监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还要持续强化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高度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行业的动态,不断调整、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切实做到对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为前提,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提升银行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贸实践,2018(3):133.

[2]徐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卞伟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新经济,2016(2):50-51.

[4]叶涛.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的策略[J].西部皮革,2016,38(18):132.

作者:郭怡洁 单位:浙江上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