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并购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8:34:16

银行并购论文

银行并购论文篇1

关键词:银行协同效应陷阱层次分析法(AHP)

发挥协同效应是银行并购的基本理念,协同效应大于零,银行并购才是有效率的。协同效应的多少也决定着银行并购的成败。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协同效应的内在逻辑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片面地追求协同效应,最终也就导致了银行并购的无效率。

银行并购的协同效应

(一)协同效应的基本内涵

IgorAnsoff(1965)首次提出了协同战略的理念。安德鲁•坎贝尔等(2000)在《战略协同》一书中说:“通俗地讲,协同就是‘搭便车’。当从公司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他还从资源形态或资产特性的角度区别了协同效应与互补效应,即“互补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可见资源的使用来实现的,而协同效应则主要是通过对隐性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蒂姆•欣德尔(2004)概括了坎贝尔等人关于企业协同的实现方式,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技能、共享有形资源、协调的战略、垂直整合、与供应商的谈判和联合力量等方式实现协同。

(二)银行并购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

运营协同。运营协同往往基于各种有形资源共享,这些有形资源包括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要素,如资金、办公场所和设施、销售队伍、管理和研发人员等;客户或市场协同。银行向老客户销售新产品,能减少市场开发与搜寻的成本,增加销售收入,提供一体化服务,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使客户关系更加稳定;财务协同。银行转型为金融集团,资本和规模优势增强,经营风险和资金成本降低,通过对财务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使用,产生正向现金流的业务可支持产生负向现金流的业务,内部资金运用更有效率;管理协同。由于效率差异与学习效应,集团中较高效率的公司通过技能转移方式提高较低效率的公司的研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经营成本下降和收入增加,从而提高整体收益。

(三)银行并购中的协同效应陷阱

对目标企业的出价过高不符合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溢价过高是公司难以实现协同效应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许多并购项目根据溢价水平就可以判断出并购是否成功,而利用并购绩效补偿溢价是有难度的。但事实上,协同效应常常小于并购溢价甚至小于零,这就是协同效应的陷阱。

收购对象的选择不符合收购主体的经营方向和收购主体的发展战略。并购方通过这一并购希望目标企业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收购目标企业可以在哪里获取收益,可以在价值链上的哪些或哪个环节增值,收购完成后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等。这些问题在收购前都必须明确。

并购过程缺乏操作效率。并购完成以后,会留下一些“后遗症”,目标企业出现的一些或有事项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会产生法律纠纷。购并过程完成后,企业不能进入正常运转。

并购整合失败。不能够尽快形成收购主体与目标企业的有效整合,包括生产经营的整合、各种资源的整合、管理团队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等。

防范银行并购协同效应陷阱的对策

(一)科学评估并购目标的价值并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

以资产为基础的评估模式。该模式以账面价值调整法为典型,即在审查账面价值的真实性后,对资产项目和负债项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资产价值减去调整后的负债所得净值即为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依据;以市场为基础的评估模式。市场比较法为该模式的代表,即选择类似企业已公开的并购案,分析采样企业的资本化市场价值=并购单价只股数债务市场价值,并计算资本化市价乘数=资本化市价税前净利等财务数值,最后以此乘数分别乘上目标企业相应的财务数值,可得目标企业市场价值;以收益为基础的评估模式。该模式尤以现金流量折现法为代表,即将企业所有的资产在未来继续经营的情况下产生的预期收益,按照设定的折扣率折算成现值,并以此来确定企业价值。

本文认为,有必要将层次分析法(AHP)运用到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去,依据各估价方法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选择几种方法分别计算价值,然后依据其权重计算目标企业的最终价值。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评估方法层次结构。依据目标企业的性质、企业规模对评估方法进行大致初选,目的是简化层次结构,提高可操作性。例如假设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可以选取整队性强的部分指标,获得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可邀请专家首先判断B1、B2、B3对于目标层(A)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比较C层的六个元素对于B层的相对重要性。为提高判断精度,应采用两两比较法,借助比较方格可获得比较判断矩阵

.计算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以矩阵A为例,求方程|A-λI|=0的解,得到参数λ1,λ2,λ3,...,λn,称为矩阵A的特征根。式中A为比较判断矩阵,I为单位矩阵。从n个特征根中挑出最大解λmax,再由特征方程解出特征向量X。

4.计算各元素权重。将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求得B1,B2,B3相对A层的权重ω1。

5.一致性检验。显然,所得上式符合条件,由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复杂性及专家认识的局限性,专家所作判断矩阵与客观可能不一致,因此需要对比较判断矩阵计算一致性比例指标并作检验。

在式(2)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矩阵的阶次查表得到。当C.R.≤1时,则认为判断矩阵A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由此得到的权重向量ω1可以使用。

6.计算层元素时层的权重。同样方法可以计算C层元素对B层的权重向量ω2,由ω1•ω2即可得到C层种方法对企业价值评估的权重向量ω=(β1,β2,β3,β4,β5,β6)。

7.选择方法以进行价值评估。由ω=(β1,β2,β3,β4,β5,β6)可以得到各种方法的重要性排序。在实际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时,为了简化评估工作,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较为重要的几种方法进行评估。

8.得出最终评估价值。运用所选出的几种方法分别评估计算目标企业价值,然后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可得到目标企业最终评估价值。

为了避免因协同效应而支付给目标企业过高的溢价,并购方应该提高自身的价值评估能力。首先,并购方必须对目标企业独立价值进行评估,这是整个并购价值评估的基础环节。通过测算目标企业的合理价值,对比并购支付价格与目标企业的合理价值做出初步的支付决策;其次,对并购整体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并购双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大小来判断并购所创造的新的价值大小,再结合前面对比的情况做出最后的决策。

(二)并购战略导向应追求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

首先,银行在采取并购前应当做好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内部环境分析、目标企业的风险分析。其次,企业应当确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如果并购银行事先缺乏计划,没有制定一整套的经营战略,将最终导致市场竞争的失败。因此,经营战略必须明确新企业如何在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中更加富有竞争力。

银行并购论文篇2

2006年,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一轮复杂的改制之后,合并和收购将成为银行业内又一轮重要的表现。尤其是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等银行股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分别为6.04%、7.01%、17.95%、14.29%、17.89%,其本身控股地位不高,再经过股改支付对价后,控股地位还会被削弱。银行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会获得二级市场流通权,但由于银行股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低,而且面临控股权的挑战,存在被它方收购的危险,即使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后获得流通权,也未必会抛出手中所持股票。这些非流通股股东不但可能不减持股份,反而可能会继续增持股份。如果银行股被市场普遍看好,一旦出现控股权争夺,收购与反收购题材也自然出现。

外资银行入驻中国的脚步步步逼近,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花旗集团与浦发银行日前宣布,前者对后者的持股将增加至19.9%;就在2006年3月中旬,汇丰银行的一家支行落户北京中关村。距汇丰中关村支行开业前不到一个月,即2月18日英国渣打银行在北京的燕莎支行也正式开业,是继花旗和汇丰之后,第三家在北京开设了同城支行的外资银行。更早些时候,以私人理财业务著称的荷兰银行,也在繁华的王府井地段开设了在华的第四家经营贵宾理财业务的支行。抛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外,汇丰、花旗、德意志、渣打也分别入股交通、浦发、华夏、渤海等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通过入股中资银行,不仅获得了品牌、网点、客户资源等,并且在承销上市时获得了巨额利润。

再过几个月,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这种步伐的加快,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管理角度讲,有利于国资银行的内部改革。面对外资银行的步步紧逼,在过去的一年中,中资银行动作频频: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股份制改造、上市等。这期间,产权结构、管理经验、内控机制都有所改观。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防范风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让我们看以下的几组数据: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的17.2%下降到8.9%,首次降到1位数;商业银行中资本达标的数量由2003年8家上升到53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2003年初的0.6%上升到75%;主要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抵补率达到32.6%,较2004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金抵补率超过90%的银行达9家,其中提足准备金的银行有7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3家和4家;主要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为1.1万亿元,较2004年增长24.5%,首次超过贷款、资产和存款增长率。

其次,有利于国资银行开拓新的业务。为了应对外资挑战,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在制度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其次,从2006年12月开始,外资银行将被允许在中国的任何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为他们存贷款、理财,成为中国居民享受银行服务的又一新选择。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去国有银行办理10万元的业务,你要和办理三四百元业务的人一起排长队,这是很多客户的切身体会。而外资银行则根据客户所办业务金额的不同,设立不同的通道。荷兰银行推出的贵宾理财服务则直接把目标锁定在20%的客户,即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客户。虽然一部分中资银行也推出了针对高端客户的产品,但是在宣传力度、服务质量、产品结合的针对性上还不是很强。另外,国际上一些较好银行金融产品、结算工具、理财产品、优质服务等中间业务收入份额高达5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一直是依靠发放贷款资产为主,中间业务收入平均不到10%,改变以贷款为主的赢利模式,迅速扩大服务、产品等中间业务收费范围和领域,与国际银行业赢利模式迅速接轨是一个必然趋势。对于新兴的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个挑战充满了强烈的刺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赶和超越,不能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走,不创新就要被兼并收购,创新已经是中国银行业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第三,有利于国资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与国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在服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招商银行,是国内最早提出“五星级”服务的银行,从现在发展来看,的确赢得了不少的客户,有目共睹。老百姓最常去的银行是自己认为服务最好的银行,而并不是实力最强的银行。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老牌的国有银行服务还是不太尽如人意,服务人员办事拖沓,效率不高。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好多人排着长队等待取存款,却只有一两个窗口在办公,其他窗口没有说明任何原因的暂停服务;或者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就忙着收拾东西,不予办理业务等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的行为。从去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各种收费就已经与国际接轨了,银行卡收费、小额存款收费、提前还贷收费、跨行交易收费等等,但是商业银行收费必须建立在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服务还是原来的服务水平,产品还是传统产品,就会使老百姓颇有微词。

最后,加快了良性竞争和打破垄断。从规模上讲,目前国内没有能与四大国有银行抗衡的银行,但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它能够刺激中资银行业的紧迫感,促使其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竞争即优胜劣汰,能加快促进国内银行业的整合改革。

当然,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毋庸置疑,引进外资对于增强我国金融企业活力并逐步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银行改革的引资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了许多与我们引资初衷和意图相悖的情况。温总理在今年3月14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在银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两条原则:第一,就是国家绝对控股,从而保持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权,防范金融风险。第二,加强对改革全过程的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和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给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是对目前一些过激说法的有力回击。

虽然,中国经济只有融入到世界舞台中才能舞的更精彩,可是对于体制落后,身负历史顽疾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怎样去应对还是一个难题。我们既要继续推进改革,同时应该注意避免损失。国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入侵呢?

第一,与狼共舞,只有自己也成为狼才有资格跟洋狼共舞,如果是鸡的话就变成了盘中餐。现在全世界各行各业都进入了收购兼并时代,最后剩下的是寡头垄断。像汽车行业,全世界只剩下九家;快递行业,全世界剩下四家;飞机行业剩下两家;今后银行业也会经过这个过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资银行可能会发展成为三种趋势。第一类,就是跟国外银行共舞,共享荣华富贵,甚至跻身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龙头;第二类,规模不大,但在一个细分市场里面属一属二,有自己的特色,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类,由于种种原因被收购兼并以至于不复存在。

第二,加快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进程,提升银行资本金,让银行本身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外资银行“入侵”后,面临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国银行业实力明显薄弱,若国资银行继续维持国有独资形式,其资本充足率不仅得不到提高,甚至将会进一步下降。解决国有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有三条途径,一是由财政继续注资,但近期来看可能性不大;二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的方式,但受巴塞尔协议有关条文的限制不可能随意发行;看来只有实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另外,产权多元化之后,外部监督的加强,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发挥效益。

银行并购论文篇3

关键词:全流通;投资银行;企业并购

进入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它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根本性制度缺陷,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投资银行是指经营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几乎还没有,发挥投资银行功能的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即通常所称的“券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两项,其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企业并购策划与财务顾问业务,即并购,是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的传统业务;另一类是并购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作为并购交易的主角“炒卖企业”。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有成熟的一面,近100年来,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该理论也处在发展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会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样,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投资银行企业并购理论不断发展。“全流通”是一个建立在股权分置基础上的概念,股权分置又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样全流通时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也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课题。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这一全新的背景环境下,系统地梳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为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提供理论指导。

一、国外研究情况

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投资银行在推动并购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企业并购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因此,国外经济学界在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上的资料。但由于全流通不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描述变量,而是一个针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改革所产生的结果描述变量,股权分置的中国特色也赋予了全流通的中国特色,因此可以说,关于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国外的研究还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1、关于企业并购。史密斯(1968)曾用投资银行纪实材料很好地证明了公众公司规模愈大,经营愈多样化,其生产率波动就愈小,从而能够减少目标企业的资本成本。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提出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机制可部分解决问题,并购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外部机制。委托一理论在解释并购动因中运用最为广泛。在新古典主义的学说中,效率理论认为公司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梅因和马里斯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理,认为企业并购的存在可以对管理层产生一种无时不在的威胁。这种威胁可以约束管理层,进而产生对管理层的激励。“市场缺陷论”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中存在偏离纯粹市场竞争模式的现象,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企业以内部组成替代市场的根本动因在于内化原本属于市场范畴的交易成本。这不仅揭示了并购的内在动因,而且也为说明企业扩张的最后边界提供了理论基础。Boehmer研究了欧洲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比较了欧洲各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敌意并购的情况,阿伦(G.C.Alien)对近百年英国企业合并史的分析,指出兼并是有效企业借以成长的一部分过程,就某一方面而言,它补充了内部的增长,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文明地改变失败企业倒闭命运的方法。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历史也表明,企业并购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2、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科斯首先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又称内部化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和内部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研究,他分析了产生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兼并的因素,并把它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市场机制的失灵,认为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是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遂用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协调,并可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设计更加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杰弗里.C.胡克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企业扩张中的角色,提出了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与收购方接触的主要策略。

金融中介理论学派结合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金融中介在传统业务中的作用。如,Benston和Smith(1976)的交易成本说、Allen和Santomero(1997)的参与成本说。他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却局限于投资银行之外的机构所参与的传统业务。HenriServaes和MarcZenner(1996)假设投资银行参与并购能够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降低合同成本。他们建立模型分析了决定企业是否选择投资银行参与的因素,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并没有说明。

二、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企业并购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业务则是90年展的新事物,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的市场化运作已逐步展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开始重视对我国投资银行如何在企业并购中发挥其特殊功能进行研究,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1、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在并购的概念上,陈共、周升业等人(1996)指出,“并购的定义一般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并购包括公司法上的吸收和新设合并,以及为参与运营或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购买股权或资产。”关于并购的动因,单吉敏、徐龙炳(2000)指出用效率解释购并动机在理论上发展最为成熟,它的基本推演过程是:效率差异购并行为提高个体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关于企业并购的作用,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企业兼并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吕竺笙(2005)在对西方公司并购动力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从并购动力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并购参与各方利益均衡分析,提出并购动力的利益相关者均衡是有效并购的推动力量的理论观点。

2、关于投资银行发展企业并购的文献。蔡则样、卞志村(1996)提出,“只有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利用投资银行的智力和信息的优势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和信息咨询。”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中国投资银行全面参与企业并购,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战略转移的条件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障碍亟待解决。比如市场准入障碍,市场环境发育不充分,融资限制过多等等。岳意定(2001)认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并购双方安排并购,确定并购的条件,帮助并购企业融资,帮助被并购企业进行反并购。艾献军(2002)认为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率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兼并的谈判成本、提高市场预期效应和社会效率、实现自身作为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价值等方面。游达明,周伟(2002)指出以企业并购为核心内容的企业重组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途径。魏来(2006)分析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具体作用,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并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董小君(2007)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节约并购的交易成本以及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认为只有当投资银行中介交易的效益大干投资银行中介交易费用时,投资银行中介交易才是合理的、经济的。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道路。

另外,众多经济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部分投资银行只是部分模拟了并购经纪人的功能,业务不够规范,远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顺问的需要,因此,投资银行急需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去开拓并购业务。

3、在对策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研究政府在并购中角色定位的文献。严武等(2000)指出,“为了提高并购效率,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的作用应侧重为并购重组市场机制的培育者,其职能应集中于引导、规范、监督、服务等方面”。在如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方面,张瑞祥(1999)认为应适度放宽企业和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融资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为股权并购提供贷款;放松企业债券的利率管制;允许大的投资银行进入资金市场或通过股票上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新晨

银行并购论文篇4

一、银行并购逐步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热点

自2000年以来,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并购热点发生了转移,金融行业逐步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而在金融业中,跨国间的银行并购成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发生了许多跨国银行间并购的著名案例,如2002年瑞士联合银行(USB)收购了英国劳埃德集团(LloydsTSB)在法国的理财业务。在银行跨国并购以及国内银行并购的联合作用下,一些巨型银行被收购,组成更大的金融机构,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的统计,美国吸收存款的机构数量已经从1990年底的15158家下降到2003年3月底的9314家。

银行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给学术界带来了很多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迄今为止,银行并购的业绩效应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市场的详细审查;对欧洲银行并购的研究却由于研究分割的欧洲银行市场在方法论上存在困难而进展缓慢(因为欧洲银行市场中的管制和市场结构与美国不同,因此,美国的经验不能自动地适用于欧洲)。在理论界,解释并购的标准假说认为,银行并购有利于其效率和利润率的提高,银行并购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密切相关,它能提高合并后银行的X—效率,增强其市场力量;价值最大化解释的另一种假说认为,银行法人控制机制失效,其经理人受扩大规模和次优分散化动机的驱动而选择对外并购,结果是银行并购在成本和利润效率上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但问题是: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当前银行跨国并购的新发展?

二、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不同的研究区分了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障碍(Heinemmm&Jopp,2002),这些障碍有不同的属性:(1)管制障碍(如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税收体系)可能会阻碍银行的跨国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在能力;(2)不同国家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那些与接管规则和实践紧密相关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差异会直接禁止一些类型的银行跨国并购。Buch和DeLong(2001)的研究认为,银行管制和由于距离以及文化因素导致的信息成本是银行跨国并购的障碍。Dell‘Ariccia(2001)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特定的市场上,将限制银行的数量,甚至阻碍银行进入该市场。Berger等(2000)认为,欧洲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的有限范围可能反映了欧洲银行跨国经营的一些效率障碍(包括语言文化的差异、管制监督结构的不同以及对国外竞争者的规制等),如果这些效率的障碍抵消了银行并购所取得的收益,它们就构成了银行跨国并购的经济障碍。

上述障碍可能限制甚至抵消跨国银行并购所能取得的潜在效率收益。现有的实证研究文献能提供这方面的部分答案。美国市场的并购案例可以作为基准案例,因为相对欧洲市场而言,美国市场的管制和效率障碍要小得多。因此,对美国银行跨州接管的业绩效应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的研究。同时,对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进行比较,也有助于对银行跨国并购的了解。过去10年里,西方学者对银行并购能否提高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事件研究(事件研究检验的是合并公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通过调整针对所有股票市场演进变化的市场模型,检验银行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综合市场价值的变化,提供了对未来合并后银行利润并购期望效应所产生的估计值;如果金融市场是有效率的,股票市场的反应应该是对并购所产生的期望业绩的良好指标);(2)并购前后的业绩比较研究(通过运用基于平衡表数据的业绩指标体系,比较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

1.事件研究

美国银行合并事件研究的结果是复杂的,不过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发现并购能够产生巨大价值增长。Houston和Ryngaert(1994)的统计研究证明了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所进行的银行并购所取得的总体收益接近于0,他们的研究支持了银行并购不能显著节省成本的结论;他们的研究同时表明,收购方在并购前的利润率越大,被收购方的业务范围越重叠,收购方股票的价值增值越多。Kwan和Eisenbeis(1999)以美国20世纪90年代94起大银行的合并为样本,对并购的股票市场效应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并购的公告效应并不明显,只有很少的证据表明股票市场对银行收购有正的反应。美国的银行并购主要集中在跨州合并上,为此,Toyne和Tripp(1998)检验了1991—1995年期间的跨州银行合并,结果发现被收购方的股票价值有所上升,收购方的价值有所下降,导致并购的总体股票价值下降。Cybo—Ottone和Murgia(2000)以欧洲1988-1997年期间的54起大型银行并购为样本,发现在合并公告宣布时,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的资本市场表现都有所上升,研究结果与美国市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应该看到Cybo—Ottone和Murgia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内银行并购上,然而通过对15家跨国交易的研究,他们也没有发现股票市场对并购结果显示出正的效应(这一发现和跨国银行接管存在效率障碍相一致)。Beitel和Schiereck(2001)对欧洲20世纪80年代和90年生的98个金融业的大型并购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平均上看,金融并购创造了价值;不过他们同时发现,自1998年以来,银行收购方屡有负的不正常收益;欧洲银行业的跨国交易具有明显的价值破坏效应。

2.并购前后的业绩比较研究

Berger等(1999)在比较并购前后业绩时区分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研究合并的相关潜在后果,即合并后金融机构的特征(如金融机构的规模)。静态分析并不运用并购的资料,并不提供并购效应的直接信息,但它对并购产生的后果分析依然有用(如可实现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传统的文献认为银行并购能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收益,不过Berger和Mester(1997)、Berger和Humphrey(1997)对美国的实证研究以及Allen和Rai(1996)、Molyneux等(1996)、VanderVennet(2002)对欧洲的实证分析都证实了即使是大型银行间的并购也没有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并购所取得的规模经济收益要大一些(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发现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管制的放松和低利率水平的有益效应(Bergeret.al,1999)。但银行跨国并购能否取得规模优势依然是一个疑问。由于缺乏地域和经营上的重叠,相对国内并购,尽管和收益增加相关的规模优势能取得,但成本规模经济难以实现(Der-mine,1999)。

动态分析是通过并购前后的金融机构的业绩比较研究以及合并后的银行与没有参与合并银行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来考察银行并购对效率产生的影响(Bergeret.a1,1999)。许多研究分析了通过财务变量显示的业绩变化,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银行并购前后成本和利润效率的演进。得出的一般结论是:由于典型的银行并购通常是业绩较差的银行被业绩优良的银行所收购,因此,银行并购能提高银行的X—效率。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的结论是并购的潜在效率收益几乎没有实现。DeLong(1997)、Pefistiani(1997)以及Berger(1998)研究了美国银行的并购,结果都发现几乎没有X—效率的提高。显然,从分支机构的合并以及计算机的广泛采用等所得到的潜在收益可能被管理的低效率和一体化体系中的问题所抵消。通过对并购后的银行与没有参与并购银行的利润率比率的研究,一些研究的结论是并购导致了利润率比率的提高。而Comett和Tehranian(1992)、Piloff(1996)以及Akhavein等(1997)进行的研究的结论是利润率比率没有提高,Kwan和Eisenbeis(1999)认为甚至有所恶化。VanderVennet(1996)运用成本利润比率检验了1988-1993年间的欧洲银行接管的业绩效应,结果发现相同规模银行的国内合并能提高利润率,以70起跨国银行合并为样本,发现并购对经营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利润只有很小的正面效应)。对利润率比率进行研究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它将市场力量的变化和经营效率联系在一起,而如果没有对效率的控制,这种联系就不能展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并购的利润效率效应的检验加以解决。Akhavein等(1997)和Berger(1998)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银行的并购提高了利润效率,但没有提高成本效率,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风险分散化,因为合并后的银行能将它们的资产组合从证券投资转向贷款。

从上述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尽管银行并购具有产生巨大效率收益的潜力,但并购后的业绩提高是有限的(尽管相对美国银行并购而言,欧洲银行并购能导致股票市场上的重新高估)。银行宣布并购后,股票市场上不能产生巨大的正的额外收益证明了这一结论。在市场上,银行跨国并购通常被认为是不能产生正的净现值的交易,通过运用成本和利润效率的指标,对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理解并购的成本和利润效率效应。

三、实践的考察:欧洲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

和其他许多发达的经济体一样,欧洲的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组,主要是由诸如放松管制、脱媒、技术进步和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等趋势所造成的。重组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欧洲银行市场上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并和收购。随着单一市场计划开始实施(1992)和欧元的问世(1999),加强银行业的期望采取了泛欧洲的样式。但20世纪90年代,欧洲银行的合并轨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95—2000年,在欧盟内部累计有2153项信贷机构之间的并购发生,其中1807项是国内并购,余下的346项跨国并购中的大部分是欧洲之外银行的收购。这就产生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欧洲银行业之间的跨国并购如此稀少?并购发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银行跨国并购是否改善了银行业的效率?银行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的业绩效应有什么不同?

银行跨国并购可能有许多动机,最明显的动机是分散许多银行业务固有的国别风险。在不同区域收入流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的情形下,银行业务的地域分散将导致银行取得稳定的利润。但随着欧元区内的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各国财政政策得到相应的制约,欧元区的宏观经济逐步趋同,可以预料由欧洲内部的地域分散取得的利益将显著减少。Danthine等(1999)认为,欧洲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之间的银行业务分散能取得的利益不可能超过国内银行业务分散所取得的利益。因为欧元区内的许多国家表现出了强大的部门分散性,只要银行在国家范围内经营即可(因为国内银行已经相当分散了)。这可以解释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国内所进行的广泛的大规模的银行并购行为。由于欧盟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银行风险暴露能否趋同尚不清楚,银行可能依然通过跨国并购以实现其收益风险的最优化。

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中的成本和利润效率动因是什么?银行接管对合并后的成本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如何?这是考察欧洲银行跨国并购必须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可行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分析卷入并购的银行的事前特征,进而分析其并购的动因。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对数模型分析,探测银行并购前的事前效率特征,重点关注银行并购前后的效率差异,通过评估并购行为对银行一系列的业绩指标的影响,分析银行接管后的业绩表现(从原则上看,接管后的成果应该和动机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表明效率提高存在可能的障碍)。

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主要动因是消除经营的或利润的X—非效率。RudiVanderVennet(2002)对1990—2001年62起发生在欧盟、瑞士以及挪威的倍受关注的跨国银行并购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多种工具对银行跨国并购后的效率与未发生并购的银行的效率作对比。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在并购发生前在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并购实际发生以后,利润效率得到了局部的有限提高,但成本效率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的提高,这种结果与跨国银行并购中存在的各种效率壁垒有直接关系。具体而言,欧洲银行跨国并购的利润效率的提升可以归因于并购后定价模式的改变、收入效益的外溢以及市场地位的提高。

银行并购论文篇5

【关键词】银行并购 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 金融自由化理论 金融风险预期理论 金融博弈理论

从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时期的银行并购浪潮开始,迄今已经发生了五次全球性的银行并购浪潮。其中绝大部分具有历史特征和规模性的银行并购活动主要出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应该说,西方金融理论的诞生先于银行并购实践,但西方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又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银行并购实践的阶段性推进。这里重点阐述几种对当时银行并购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金融理论。

一、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与银行并购

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生息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生息资本的形成,它和产业资本的分离,是产业资本本身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关于股份公司的论述中,马克思进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的某些经济想象,其中便包括垄断和金融贵族的控制。垄断的产生不仅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促使企业组织形式也同步演变。大企业的出现导致大量的闲置资本,为银行的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企业信用需求的膨胀又反作用于银行,客观上促进了银行对资本垄断集中,进而银行的组织形式发生变革,出现了大银行和银行集团。在产业集团与银行集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过程中,银行与企业之间不仅建立了稳定的信贷关系,彼此间的债权交易模式也逐步向股权交易模式渗透和转化。一方面,银行通过兼并和收购的形式购买企业股票,把实现了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渗透甚至控制,成为产业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企业方面为了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保持稳固的银企关系,产业资本也乐此不疲地追逐银行股票,成为了金融资本的股东。

所以,“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与企业日益融合或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这种基于双方内在扩张需求的银企间的产权交易及股权融合,成为了现实经济中银行家们实施纵向并购战略屡试不爽的理论佐证。

二、金融自由化理论与银行并购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对金融体系实施严格的管制,其出发点是限制竞争、保障安全。金融管制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形成了商业银行、保险和证券分业经营的格局。

70年代的“滞胀”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管理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以迎合金融业放松管制、实行自由化经营的内在要求,其内容便包括放宽对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经营范围和机构设置等的限制;放松对国内证券市场的管制,允许本国商业银行和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证券市场交易。同时,在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一批经济学家的“金融压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尝试金融业的市场化、自由化改革。

1980年和1982年,美国先后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和《加恩―圣・杰曼法》,废除了《Q条例》,允许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经营更大范围的业务并可以跨州兼并即将倒闭的金融机构。而更具代表性的金融自由化重大事件则是1986年英国的金融“大爆炸”,允许所有机构参与证券交易,这无疑为商业银行实施大规模的并购大开了方便之门。

日本在1987年公布了金融及资本市场自由化纲要,90年代进一步实施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并在1998年进行了所谓日本版的金融大爆炸。此外,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以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检讨了传统的金融管制制度,放松了金融管制。在1995年之后,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已经完全取消了利率管理、汇率管制和直接信贷管制了。1999年11月4日,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取消了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sgall Act),从而美国真正进入金融自由化时代。

在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开放之前,银行并购主要受银行发展阶段、竞争格局、金融经济形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因素调节不明显,而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当金融自由化进程发生质的变化或者说银行管制进入了实质性解梏阶段导致银行并购数量的骤增,这一特征在全球银行并购中心美国表现地愈发明显。

1980-1989年间,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突破限制,金融机构跨州兼并被准许,银行并购总数猛增至391.8次,进入90年代后美国商业银行并购更是风起云涌,并购的年平均数创448.6次/年的新高(见表1),美国银行进入了并购的高峰期。

三、金融风险预期理论与银行并购

关于金融风险较早的理论论述可以追溯到1755年Richard Cantillon发表的《论一般商业的性质》一文。此后200多年里,经济学家们对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如埃文・费雪、马歇尔、凯恩斯、金德尔伯格、弗里德曼、加尔布雷斯以及最近的保罗・克鲁格曼和萨克斯等等,都曾经深入地研究过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弗里德曼认为金融风险的产生在于短期内货币需求急剧上升而不能使所有需求者得到满足而导致银行恐慌;萨克斯则从金融不确定性、脆弱性角度强调,是对风险的预期导致了银行恐慌甚至金融危机;卡罗米利斯和郭顿则认为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银行和风险恐慌。概而言之,由于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投机、信息不对称、自由化等综合因素,导致了银行机构对既存或未来金融风险的预期和恐惧。

理性预期理论研究表明,经济主体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之上,他们会根据已有的信息迅速预测未来形势的发展,然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抵消预期效果,以较少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敏感度往往超乎其他行业。

尤其对生存能力受自身实力和经济环境制约较强的中小城市银行机构,对金融风险的预期有很大的依赖性,由此而来也产生了此类银行欲通过银行并购或重组方式转嫁或分散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实践也表明,银行资产的扩大,不仅可以减少银行内部的支付风险,而且也能增强银行对外来风险的抵御能力。

另外,规模较大的银行集团由于其牵涉面很广,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也容易得到政府的保护,政府在大银行破产程序上一直保持谨慎态度。曾有一度,“大即是美”(Big is Beautiful)、“太大不能倒闭”(Too Big to Fail,TBTF)成为银行界占据压倒地位的声音。

四、金融博弈理论与银行并购

金融博弈论是利用博弈论方法来分析金融论题,是用以研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银行决策参与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及决策均衡的理论。在博弈论中,个体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也受制于其他主体的选择。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为非合作博弈。银行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可以说是在谋求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联合协议而形成的一个合作博弈,其优势在于程序简单迅速,成本较低,“它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享合作带来的剩余”。

遗憾的是,由于合作博弈中信息非对称的存在容易导致合作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打破均衡。

银行之间的并购属于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非合作博弈动态均衡。在由美、日、欧少数银行垄断的世界金融格局中,寡头银行之间总是长期处在“竞争―协调―再竞争”的均衡博弈中,而短期的协调(或称合作博弈)均衡总是被长期的竞争所打破,因为首先打破合作均衡者总能从中获取更大的福利,即便这种行为较之合作博弈均衡来说仅仅是次优选择(即未实现“帕累拖最优”)。

由此,可以发现,在当时的金融结构大调整中,银行间的竞争与并购总是要多于银行间的合作。也可以解释,美国银行业之所以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和结构调整,目的就在于在激烈的世界金融竞争博弈抢占先机,主导市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M].商务印书馆,1997.

[3] J.萨克斯等: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 温斯顿: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中译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李石凯:国际银行业购并的沿革与现状分析[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6]孔永新:迎接全球银行并购浪潮[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7]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0.

[8] 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银行并购论文篇6

关键词:并购;经营绩效;财务指标分析法;DEA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3

一、背景介绍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研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掀起了第五次国际并购浪潮,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张以及银行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众多银行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来增强自身实力。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案例占据绝大多数,不管是银行业的并购实战经验还是相关理论研究都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

相比而言,我国的银行业并购起步较晚,而且早期的银行并购案例多为政府主导型,是政府化解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一种手段。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我国结束了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全面开放了金融市场,外国商业银行纷纷入驻中国市场,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压力与挑战。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并购重组的步伐。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找出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非市场化现象并进行改进,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考虑到我国银行业中银行的不同分类与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本文从中资银行进行海外并购的研究视角,分别以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代表、中国民生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代表,选取离现在较近的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入主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和2007年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这两个案例,研究并购前后的各自的经营绩效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二、研究方法

常用的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方法有财务比率指标法、事件研究法、效率边界法、还有个案研究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侧重点,虽然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面面俱到,但最终得出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由于我国很多银行的并购发生在非上市银行间,无法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DEA分析法对两家银行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状况比较研究。财务指标分析法主要测量商业银行并购前后利润效率的变化,DEA分析法主要测量商业银行并购前后绩效有效性的分析。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前后的整体经营情况。

三、中国银行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的实证分析

(一)并购案例情况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通过其一个全资子公司以9.6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拥有63架飞机并代表第三方管理着14架飞机。该公司总资产为31亿美元,总债务22.8亿美元,股份5.35亿股。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重大的海外全资收购非银行资产,不仅提高了中行的非利息收入,更有利于与同行间的差异化竞争。

(二)财务指标分析法

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分别对中国银行并购前后的财务情况建立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与前后三年指标均值变化如表1和表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3年至2009年年报中数据计算所得

1.盈利能力分析

2006年中国银行并购后,利润率在2007年大幅提高、2008年大幅下降、2009年呈上升趋势,权益净利率有同样变化趋势,但是资产净利率并无太大的变化。并购使得利润提高,但是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还在于2007年会计计量制度的变化。中国银行利润变化的同时,资产也随之进行同向变化,只是变化幅度非常小。同时,权益净利率变化也受到权益乘数的影响。

2.营运能力分析

并购后的资产周转率并未超过并购前的水平,反而并购后三年的均值比并购前三年的均值有所下降,并购并未对中国银行营运能力产生正的影响。说明中国银行并购后的各分支机构整合管理措施并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使新旧分支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银行应该采取措施,使新旧分支机构能够完全融合

3.偿债能力分析

并购前后,负债比率无明显变化,权益乘数略有下降,但之后趋于稳定状态,并购对中国银行偿债能力影响并不是很大。

4.增长能力分析

并购后,净利润增长率不增反而大幅下降,这不仅仅是并购的影响,也与中国银行自身管理、业务发展不佳息息相关。并购后,总资产增长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只在2009年呈现出上升趋势。

(三)DEA分析法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3年至2009年年报中数据计算所得

使用DEAP2.1软件将表3中财务数据录入,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

并购后中国银行的X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先下降再上升,和并购之前的状况类似,并无明显变化。总的说来,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入主新加坡飞机租赁银行对中国银行影响并不大,并未带来规模效应。

四、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的实证分析

(一)并购案例情况

2007年10月,民生银行以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权,并有权将股权进一步增持至20%,民生银行也由此成为第一家涉足美国银行业的中资银行。

(二)财务指标分析法

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分别对民生银行并购前后的财务情况建立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与前后三年指标均值变化如表5和表6所示。

数据来源:民银行2004年至2010年年报中数据计算所得

1.盈利能力分析

2007年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以后,利润率有所下降,除了受并购事宜耗资巨大影响之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也是主要因素。但2007年之后民生银行整合新旧资源、良性发展,利润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收购后三年的平均利润率明显高于收购前三年。由于民生银行资产规模逐年上升,净利润对资产净利率无明显影响,资产净利率在并购前后无明显变化。权益净利率主要受权益乘数影响,与权益乘数呈同趋势变化。

2.营运能力分析

并购当年也就是2007年,民生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大幅下降,2008年,民生银行的资产周转率有所上升,但是还是低于并购前的水平。说明民生银行进行并购后的整合措施实施较差。

3.偿债能力

并购前后,民生银行负债比率无明显变化、趋于稳定,在资产规模扩大同时、负债也在相应增加。并购后,权益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并购耗资巨大引起的,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之后逐年调整有所下降。

4.增长能力

并购后,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均大幅下降,这是并购资金支出量造成的。之后2009年,民生银行上述指标都有所上升,这是民生银行经历短暂资金量调整后,正常稳定发展。2010年,民生上述指标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所造成的。

(三)DEA分析法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2004年至2010年年报中数据计算所得

使用DEAP2.1软件将表7中财务数据录入,输出结果如表8所示。

并购后民生银行在经历短暂的效率降低后,提高了自身的X效率、PTE以及SE,形成了规模报酬。这是并购耗资巨大、但并购却给银行带来效率增加所致。

五、研究结论

比较中国银行与民生银行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状况可以看出,并购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是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

六、政策建议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起步依然较晚,相关的理论与经验不是很丰富,并购过程以及后期整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法律制度体系。

其次,培育商业银行并购的中介机构。

第三,推动国内银行的强强并购。

最后,要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商业银行并购后的整合主要包括战略整合、财务整合、人员整合和文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陈旭,夏芸,胡朝晖.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8(10).

[2]蔡聪聪.银行并购研究与启示.杭州出版社,2008.

[3]丁慧.银行业并购后经营业绩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7):52-63.

[4]葛兆强.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成长与我国银行业发展,国际金融研究2005(2):30-36.

[5]贾志强.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6]苗娜,王元月.基于DEA的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山东商论,2006,11

[7]张云峰.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战国时代: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趋势分析.银行家,2005(4).

银行并购论文篇7

关键词投资银行并购重组公司并购

1投资银行的定义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总结了金融学家对投资银行下的四个权威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投资银行的内容。①最广泛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实际上包括华尔街大公司的全部业务,从国际承销业务到零售交易业务以及其他许多金融服务业务。②第二广泛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活动,从证券承销、公司财务到并购,以及公平观点来管理基金与风险资本。但是,如向散户出售证券,消费者不动产中介,抵押银行,保险产品等业务不包括在内。③第三广泛定义是,投资银行只限于资本市场活动,着重证券承销和并购。但是,如基金管理、风险资本、风险管理等业务不包括在内。④最狭义的定义是,投资银行应回到他过去的原则上,严格限于证券承销和在一级市场上筹措资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库恩倾向于第二个定义,认为应该包括资本市场的所有活动,但所有零售业务除外。

程博明总结了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是以证券承销为本源业务,充当中介人,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促进资金合理分配和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金融机构。其核心在于:①投资银行是金融业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投资银行是经营资本的金融机构。③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王海平等给出了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是专门管理对工商企业的投资和提供长期信贷的机构,它是证券发行者和投资者的中间人,属证券推销商性质,有时也用自己的资金购买证券,从而证券的所有权。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多种多样、名称各异、各国情况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券公司、商人银行、投资公司、金融公司、实业公司、控股公司,然而具体的投资银行并不冠之为银行或投资银行,而是称为公司。”

钱弘道这样框定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指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与交易,提高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基金管理与投资以及为企业投资融资进行咨询、顾问。”

中国投资银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诞生,有其特殊的内涵。人们对投资银行本身的争论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种业务,包括证券承销、并购策划等。既然是一种业务,无论哪个金融机构都可以做,如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等。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就没有必要作任何变动,都可以顺利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二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个产业,是一个金融领域中的主要从事企业并购策划、融资的高科技产业,与主要从事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相并列。在中国它可以由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来做,但是必须加以改造和加强。三是认为投资银行是一个机构,有专门的名称、章程、宗旨、和业务,与商业银行相对立。其业务商业银行不能做,其他机构也不能做。

2投资银行的发展

2.1投资银行的历史起源、发展

我国投资银行始于1979年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涌现的大量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10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证券营业部2600余家,证券从业人员10万余人,证券公司总资产6510.69亿元,平均每家59.18亿元。具有从事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到105家,律师事务所达到299家,资产评估机构116家,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100家,其中证券咨询机构97家,期货咨询机构3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达到1100人,律师1180人,咨询人员7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支运作比较规范,业务比较熟练,经验比较丰富的证券中介服务队伍。这些机构已涉猎了各种投资银行领域,如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证券自营,基金管理,企业并购和财务顾问等,为我国居民开辟了投资渠道,为国家经济建设筹措了大量资金,为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大量贡献。

2.2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的核心是指与商业银行的分合问题。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争论的核心是两种模式对于社会运行的风险问题,是商业银行能否进入证券市场,能否用存款进行证券买卖,能否涉足投资银行的业务的问题。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分离还是合并,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该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决定的,如信誉意识、家族观念等。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市场法规健全程度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分合就不能采取同一模式。中国经济当前的选择只能分业经营下的协调运行。转轨经济条件下实行分业经营具有其必然性。①证券市场尚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风险较大。②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③宏观金融当局的监控能力有待提高。分业经营前提下协调运行也具有可行性。①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个体系中的资金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坚持各自业务性质的前提下借助对方的便利,谋求自身业务的拓展,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②商业银行业需要借助投资银行业获得发展,减轻商业银行资本形成的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③投资银行需要商业银行的推动和支持。

企业与企业、银行与企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合原理是相通的。如在美国,企业的大集团战略是无可非议的,企业与企业联合成为巨型企业集团后,短期的个别企业风险可以由集团掩盖,进而带来长期的发展。而中国当前发展水平没有到应有的高度,企业产权界定不清,必须坚持独立化和及时化的原则,不能互相掩盖,否则将风险越积累越大,最后无法收场。中国经济当前各市场主体必须相互独立,企业之间不能搞所谓的法人交叉持股的巨型企业集团,银行和企业之间不能无原则的联合,搞所谓的一体化制度商业银行业不能与投资银行合并。当然,如果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银行经营的风险和证券市场的风险,两业融合就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实力,因此发展趋势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制度的完善,最终走向联合。

3投资银行并购应遵循的理论

3.1垄断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扩张规模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可以肯定的是,确有一些企业的并购扩张是为了取得垄断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并购不能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则并购也就难以为继。因此,企业的最佳规模是由垄断及效率所带来的边际利润的均衡点所决定。

3.2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兼并和资产再配置的其他形式,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潜在效益的,这主要体现在大公司管理层改进效率或形成协同效应上。具体又可以分为7个子理论:

3.2.1差别效率理论

该理论是并购的最一般理论。通俗的说,如果A公司的管理效率高于B公司,那么通过A公司对B公司的兼并,B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这也是所谓的管理协同效应。按照此观点如果某家公司有一支很有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过了管理该公司的需要,那么,该公司就会通过兼并那些由于缺乏管理人才而造成效率低下的公司的办法,更充分的使用这支队伍。通过这种兼并,整个经济的效率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实际上,差别效率理论是与组织资本联系在一起的,在两个具有相似性的组织中,可以利用组织资本的差异,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流提高组织资本,这里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信息的可复制性。

3.2.2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

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可能与差别效率理论或问题理论难以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效率的管理者只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经营潜力,而另一种管理团体可能会更有效的对该领域内的资产进行管理。或者从纯粹意义上说,无效率的管理者仅仅是指不称职的管理者,几乎任何外部的管理者都可以比现有的管理者做的更好。因此,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可以作为混合兼并的理论基础,相应的,无差别效率理论更适合于解释横向兼并。

3.2.3经营协同效应

规模经济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经营协同效应假定,在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合并前,公司的经营活动水平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实施兼并可以发挥出潜在的规模经济,这种兼并既可能是横向兼并,也可能是纵向兼并。

3.2.4多样化经营理论

所谓多样化经营,是指公司持有并经营那些相关程度较低的资产的情形。对一个公司来说,多样化经营可以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来源。通常情况下,公司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比股东更愿意公司采取多样化战略。这是因为,第一,股东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分散持股的办法来分散风险,而员工的劳动收入来源却很难多样化,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大都对本公司有用但对别的公司就不一定有用,所以公司经理和一般员工更希望公司稳定,不希望公司冒太大的风险。第二,公司通过广告、研究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和员工培训等途径,一般都与消费者和供应商形成稳定关系。但于公司股东来说,由于对公司的持股情况不同导致他们对多样化经营会有各不相同的态度。多样化经营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和兼并这两种途径来实现,但在许多情况下,兼并的途径会更有利,尤其当公司面临变化了的环境而调整战略思想时,兼并可以使公司在时间较短的条件下进入被兼并公司的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被兼并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现有各种资源。

3.2.5财务协同效应

当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但又缺乏投资机会时,其资本的边际利润率是较低的,提高资本边际利润率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收购那些现金匮乏但资本边际利润率较高企业。财务的协同效应还表现在,公司合并后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其负债能力的提高、融资成本的下降。

3.2.6战略重组理论

公司的并购活动有时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实施多样化收购以分散风险,和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或有效运用剩余资源的并购不同,战略重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在面对变化中的环境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是战略重组理论的观点。

3.2.7价值低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低于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并购行为将会发生。公司的市场价值被低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未能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②收购公司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有关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③由于通货膨胀造成资产价值与重组成本的差异,如果市场价值的确定以帐面价值为基础,价值低估就会发生。

3.3产权理论

对于产权,经济学家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H.得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社会的工具,使是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E·富鲁不顿认为:“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分配格局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或者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规范的成本。这样,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被描述为界定每个个人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一般意义上,完整的产权总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包括:使用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用财产,包括所有权在物质形态上改变乃至毁坏财产;收益权,即直接从财产本身或经由协议关系从别人那里获取收益;转让权,通过出租或出售把财产有关的权利让渡给别人。

3.4理论

理论研究企业内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费用的概念。企业所有者的私人业主、股东、债券持有人或其他投资者可以选择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他们的人,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往往有所冲突。为此,所有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就会控制寻求控制经营者投资和决策的方法,设计一种补偿协定机制以刺激经营者选择增加财富的行为。为把具有不同目标的股东、经理和债券持有人联系在一起,必然会发生费用,这种费用就是费用或成本,它们包括:企业所有者和人订立契约的成本;监督与控制人的成本;限定人执行最佳决策成本以及赢利损失即因关系发生的利润减少。无疑,企业并购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它在事实上设计了控制的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的人产生问题是时,通过并购或权之争,可降低问题的产生,进而降低成本。

3.5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用企业内的组织协调替代市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以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元,以交易成本分析企业并购行为。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市场交易存在成本即交易成本包括事前交易和事后交易成本。事前交易成本是指起草、协商和建立保障合约履行机制的费用。事后交易成本指建立和维持交易规则结构的费用、保持承诺信用的费用等。显然,交易成本的大小与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数量越多,交易成本越大。企业作为参与市场交易的组织单位,其经济作用就在于将若干要素所有者组合成一个整体参加市场交易。交易成本理论借助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三个概念,对纵向一体化并购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越高,不确定性越强,交易频率越大,市场交易的潜在成本也就越高,纵向并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组织同样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时,纵向并购就会发生。当企业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边际组织费用时就达到了纵向并购的边界。交易成本理论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并购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但这一理论仍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交易成本分析只关注组织运行成本,对组织变动的成本未加关注。实际上,企业并购不仅是组织对市场的替代,而且是组织形式的变动,而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成本必然会有所差异。

银行并购论文篇8

[关键词] 国际银行业 并购 中国银行业 启示

兼并和收购,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银行业的并购在金融业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最近几年令人惊叹的银行并购浪潮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面对国际金融服务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众多的国际金融集团正在不断地合并、重组,以图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席卷全球的银行并购浪潮,正在促进全球银行业发生大的变革。

一、当前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及特点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大大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整体格局,在以一级资本为依据的前20名大银行的排名中,可清楚的看到并购的身影。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并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1.银行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往的并购常常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收购或兼并中小银行。目前的并购除此之外,突出特点是大银行之间的并购。如1998年4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达成合并协议,组成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1998年12月1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将动用10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8大银行――信孚银行的全部股权,合并后的银行总资产达8200亿美元,将成为以资产排名的全球最大的银行。

2.银行并购金额不断扩大。据统计,1998年上半年仅美国银行业的并购市值就高达2396亿美元,超过了过去3年的总和。其中主要的几大兼并活动是: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兼并,金额达473亿美元;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兼并,总值达616亿美元;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则动用101亿美元。

3.跨行业合并成为新热点。如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eorp)同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Citigroup)。新形成的集团的业务范围包含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等几乎所有的金融领域,并成为全球业务范围涵盖最广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也充实了它在美国资本市场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实力。这种新型的并购使得银行业务日益多元化,广泛涉及证券、信托和保险等。

二、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特点

并购范围大多局限在国内银行之间。中国的银行界在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94年~2004年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在中国金融界风起云涌,但主要并购出现在国内银行之间,主要有1994年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中国香港工商银行40%的股权,更名为建新银行,1995年将许多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城市信用银行;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并购重组了28家城市信用社;2001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收购了浙江瑞丰城市信用社,福建兴业银行收购浙江义乌市商城城市信用社;2003年中行收购华比富通银行,中银集团重组,招商银行收购盘锦市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收购泉州市商业银行,只有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英国西敏寺银行所属的西敏寺证券亚洲公司属于跨国并购。

三、中国商业银行并购存在问题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银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并购也存在―定的问题。

1.缺少规范银行并购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该有法可依,虽然中国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中国并没有相应的银行并购的专门的法律,有关银行间并购的法律都体现在《公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当中,而这些法条均只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并没有涉及银行并购具体操作过程当中法律事宜,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办法指导复杂多变的金融并购行为,例如并购过程中的资产处理、债务回收、资产安排、人员安置等方面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缺乏健全的法律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并购过程中“无法可依”,从而在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使并购难以体现真正的市场行为。

2.商业银行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度。西方商业银行并购动机是增强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从而适应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形势,因此国外银行并购是自立,政府主要起监管功能。而对于中国无论是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限的几次并购活动大多数不是银行的自主性投资行为,而是政府安排下的对―些经营陷入困境、资产套现能力差、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陷入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挽救。我们承认政府的适度介入可以使并购得以顺利进行,降低并购成本,但政府干预一旦过度,将妨碍一个公开公平的并购市场环境的创造,严重抑制中国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商业动机。

3.并购效果差强人意。由于中国这种行政安排下的并购实际上是由政府动机取代了银行动机,虽然暂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利益。具有很强的负面效果,其一这种并购并没有解决被并机构的固有问题,可能还会给并购方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拖垮了并购方。在中国银行间的并购是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所以直接导致了并购机构间的貌合神离,甚至在企业文化、经营机制、投资观念的巨大差异而摩擦不断,管理费用增加,经营成本上升。其三对整个金融体制来说削弱了金融业的竞争欲望和发展功能,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国际银行业并购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必须主动适应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潮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的实力,更好地为21世纪的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春晖刘祥生: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李玉平:西欧企业并购潮成因及趋势分析[J].世界经济,1998

[3]王廷科宁咏:银行业兼并重组的价值与作用[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999,(8)

银行并购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跨国并购;重组整合

引言

在第五次世界性的国际银行新一轮的并购浪潮中,有实力的中国银行也积极的参与到此次并购浪潮中来。一定程度而言,中国建设银行便是这条道路的先驱。中国建设银行自2006年8月24日在香港以97.1亿港币收购美洲银行?穴亚洲?雪以来,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历史性突破。此次收购对建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此次收购对建行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其他银行的并购提供一些借鉴,鼓励我国银行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

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对建行产生的影响既有对其发展有利的一面也有对其发展不利的影响。本文将从成本收益、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互补效应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此次并购给建设银行带来的正面的影响。从重组整合及制度健全的角度分析了此次并购给建设银行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1.1 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经济决策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 个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并不是单独考虑行动的成本或者收益的而是把成本和收益结合起来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如果该行动的收益大于其成本,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值得做的;反之,成本大于收益,则人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情。该处的成本不仅要考虑显性成本,有时候还要考虑隐性成本。从理论上讲,当经济主体进行一项努力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恰好相等时,它达到了自己的最优状态,此时消费者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而生产者达到了利润的最大化。

对建行的跨国并购而言,是跨国并购不但可以提高其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其成本。因而建行并购的正面影响首先体现在并购带来的财务方面效益,及其综合成本的降低。并购带来的效率的提高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货币上的收益。除此之外,银行并购带来的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财务协同效应也是其收益提高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6日200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42.55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50%。以下图1体现了中国建设银行并购后的盈利能力及其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

图1显示,建设银行的2007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比2006年增长0.32%,比去年同期增长0.41%。净手续费用及佣金收入2007 1h同比新增63.86亿元。2007年上半年的税后利润比2006年上半年的利润增加了111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增加了177亿元人民币。

从图2可知,建行并购后2007年上半年的成本收入比低于去年同期的4.3%,而费用的增长为26.3%这一合理的增长速度。

并购对建行的收益成本的影响情况在图3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图3是建行2007年的中期业绩的2007年上半年业绩情况与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比较。2007年上半年,建设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经营收入、净利润、资产回报率都比去年同期有显著的提高,而其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等都比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下降。

1.2 垄断角度分析

垄断一般指一个或多个市场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上的唯一的购买者或生产者。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居于垄断位置,那么他就可以指定有利于自己的价格与产量,并从中获利。

通过收购香港的美洲银行(亚洲)为实现建行在香港市场上的相对垄断地位获取定价权及提高其提供领先服务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美洲银行(亚洲)在香港市场是一家典型的中小零售银行,主要经营个人和中小企业业务,管理团队富有经验,财务表现良好,与建行现有香港业务重合度低。建行收购该行使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从原来的第十六位升至第九位,这一点将在下文作详述。

下图显示并购后的建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及其资本充足率仅2007年上半年就接近2006年全年的资本充足率。

1.3 规模经济角度分析

规模经济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这是由于规模经济认为在一定的产量下固定成本是不变的,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更多地分担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追逐高利润的途径之一。因此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企业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扩大了其规模,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据悉建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后,其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信贷能力提高了,其客户贷款也从原来的第十六位增至第九位,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经济。

由于建行及其美洲银行(亚洲)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特色产品和服务投向对方市场发挥了并购后银行服务的交叉销售的效应。这是由于并购后一方面可以减少重新开发新产品及拓展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同时扩大同一金融服务在不同目标市场的供应。例如,花旗银行在商业银行拥有广大的客户基础,设有3 000个分支机构, 在居民和企业存贷、外汇交易、贸易融资、信用卡发行等方面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旅行集团与之合并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客户基础,推销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人寿基金、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金融服务①。

此外,并购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其在香港的客户贷款总额排名也有所提高。如下图所示:

1.4 范围经济角度分析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在产品范围、地理范围、生产链活动范围这三种领域中的扩张,为企业带来成本降低的效益。银行并购的范围经济则主要体现在管理的效率上。跨国并购一般是管理效率低的银行并购效率低的银行,并购后并购银行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优秀的管理人才必定会通过范围经济而使被并购得银行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达到优势银行的管理效率水平。管理效率的低水平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内部的调整来提高效率,而通过外资的并购则可以更快地提高其管理效率。

建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后,通过双方的财务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建行通过美洲银行(亚洲)所在的香港的有利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增强其在海外的竞争实力。如下图所示,建行2007年上半年的海外盈利水平相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52%。

1.1.5 互补效应角度分析

并购银行与被并购银行之间会产生部分互补效应。并购后银行所产生的效率或效能远超过并购前各银行单独经营时所产生的效能之和,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两者整体水平的提高。并购带来互补效应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后两个企业的价值比他们并购之前的单个价值之和要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1>2的效应。它与规模经济、纵向一体化或较好的技术有关。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一个是财务。①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不但可以优势互补而且可以实现协同效应。

并购后,建行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份额的叠加使其面临的市场需求成倍放大,通过规模经济的作用增加银行效益,降低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极大地增强了银行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图7显示美洲银行的财务指标处于香港同业优秀水平。美洲银行的2005年成本收入42.2低于香港银行平均值43.5,核心资本充足率27.5高于香港银行平均值12.5。净利润增长率为20,而香港银行平均值仅为4.5。所有这些说明了美洲银行财务指标处于同业优秀水平,建行收购该行可以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并通过互补效应,提高两者的劣势,优势互补,最终提高建行的整体实力。

2负面影响

2.1并购后建行的重组整合问题严重

建行尽管已经收够了美洲银行(亚洲),但此次收购活动也给建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的问题,而并购后的重组整合就是建行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这次并购不但不能给建行带来一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并购后的整合与重组主要包含债权债务整合、业务整合以及文化整合等。其中,对于跨国并购的建行来说文化整合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美洲银行(亚洲)的管理层是美洲银行,因此对建行而言,文化方面必会有一些冲突。如果文化整合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导致收购的失败。类似于此的例子有很多。德国德意志银行(deutsche)并购英国的投资银行摩根·格林菲尔(morgan grenfell)失败就是文化整合失败导致并购失败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于业务整合方面,由于建行银行缺乏跨国并购后的经营方面经验和管理技术,使建行在收购后有一个完整顺利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

2.2制度角度分析并购给建行带来的制度风险

作为中国银行并购国外银行的先例,中国建设银行的第一次收购给建行带来了效益,但同时也给建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等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能否克服这些治理缺陷,制定有效的制约机制,对公司的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中资银行稳健发展的另一重要缺陷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建行也不例外。不论从制度上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保证对各种风险的及时识别、评估和监控,难以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和控制,难以对大量的内部关联交易和重要业务领域的风险暴露进行有效的防范,难以对一些业务和新产品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控制。

总结

建行收购美洲银行(亚洲)对建行产生的影响是辩证的,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负面影响。有利的影响是,可以为我国其他试图走跨国并购的道路、成为国际性大银行的我国银行提供信心与勇气。负面影响是,一方面为建行克服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以完善其并购后的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其他银行提供了借鉴作用,以使其在发展或走跨国并购道路时少走弯路。

尽管此次并购对建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分析可以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借鉴。但是本文对此次收购影响分析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此次建行收购对建行的影响只是短期的分析,要对此次收购对建行的影响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判断,还需要长期追踪的分析。其次,本文在分析并购对建行的影响中没有将并购的影响因素与其他的因素分开,这使得收购对建行的影响没有做出一个全面的透彻的分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韧.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3).

[2]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3] jayaratne, j. and p.strahan. entry restrictions, industry evolution, and dynamic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ommercial banking[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98,(41):2392273.

[4] 蒋缨,强海涛.试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4,(2).

[5] 李杨,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6] 刘明梁.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策略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4,(0).

[7] 刘小霞,崔讯.银行3r策略——花旗银行在日本的案例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4,(12).

[8] 桑秀国.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1.

[9] sagari,s.b. united stat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bank2ing industry[m].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9921 932123.

[10] 王莉.经营创新:花旗收费投石问路[n].国际金融报,2002-05-23.

[11] 汪尧田.中国“入世”与金融、保险、证券业的发展及影响[j].新东方经济,2000,(1).

银行并购论文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海外并购 并购战略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为了缓解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萧条,适应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出路。国际银行业的经验表明:经济衰退后的复苏一般会迎来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其中跨国并购被普遍认为是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国经营的最佳途径。由于我国银行业持有的次贷规模较小,危机对银行业影响有限,如何充分利用世界金融资源,真正实现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持续下降,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在跨国并购交易中异军突起。尽管如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并购浪潮中,在新的市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战略还是有许多值得探索和改进之处。本文在对国际并购局势分析的基础上,阐释我国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实施有效的并购措施”的相关建议。

一、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的国际并购局势分析

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国际性银行因投资损失出现了巨额亏损。《银行家》2009年的数据显示,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亏损高达593 亿美元,亏损额位居前10 位的银行均在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如此,部分国际大型银行的实力并没有显著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李石凯,2010)。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紧缩及经营失衡,世界各国银行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更多收入,来提高竞争力,争夺市场。显然,跨国并购就成为银行追求规模经济效应、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最优选择。Monks( 2010)指出,美国银行业的并购明显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由于欧洲许多大型银行早已进驻美国市场,次贷危机也使得欧洲国家的部分银行深陷其中。在金融危机带来金融跌宕之时,也为那些有并购实力的亚洲国家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并购机遇。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完成,跨国并购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进行全球业务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由于中资银行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且通过上市融资和政府注资,中资银行募集了大量资金,充裕的现金和外汇资产,大大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为其海外并购战略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目前,中资银行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全球与区域发展环境,找准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并购对象进行拓展,科学组织并购整合,以发挥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

二、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问题及战略分析

2000年7月,工商银行收购了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友联银行控股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成为第一家通过并购拥有海外上市公司的中资银行。自此,中国银行业开始了海外并购的步伐。在08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跨国并购的步伐受到危机冲击之时,国内金融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却并未停止,各大中资银行在海外的收购额首次超过了海外买家在中国的收购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资料显示,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以 22亿欧元收购了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10月,民生银行宣布出资3.2亿美元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权。然而,随着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巴克莱银行及美国联合银行股价大幅下跌,我国银行的股权投资出现了较大的账面亏损。随后,中国银监会不得不要求国内大型银行进一步规范跨境并购行为,规避投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收购的步伐开始放缓。

目前,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方式单一

为了规避银行业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在并购区域与方式的选择上应该实行多元化战略。我国已有的跨国并购案例显示,并购交易的网点区域分布过于集中且层次较低。与其他国家银行采用的“强强联合”或“弱弱联合”的并购方式进行对比,中国银行业则习惯以“大鱼吃小鱼”的并购方式来获得50%以上的股权。

(二)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大而不强”

中国银行业在海外并购中普遍存在盈利能力与规模不相匹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并购规模大但是资本回报却不高。据《银行家》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税前利润前 25位的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均占有一席之位;2009年后,中国大型银行的利润已经占据全球主要银行利润总额的半数以上。但从资产报酬率的情况看,中国的银行在 2009年并未进入全球前 25位,欧美等国的银行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三)中国银行业对海外并购前期的整合与沟通重视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跨国并购的过程和并购后所产生的联动效应相当重视,却往往忽视并购前期的沟通与整合工作。长期的研究分析表明,并购前尽职调查与沟通机制不仅决定了交易初期成功与否,亦为中后期的双方整合过程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如果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兼并方对于跨国监管、跨国运营、跨国文化及制度等诸多问题的掌握程度还不如被兼并方,那么,即使收购行动在资金优势的保障下顺利完成,今后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将会层出不穷。目前,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交易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还缺乏经验,对于海外监管和法律环境也不够熟悉,跨制度、跨文化管理还存在很多障碍。对此,高汉(2009)指出,我国银行海外并购说起来容易,但面对发达市场上极具海外市场经验的并购目标,我国银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针对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跨国并购的机遇面前,中资商业银行应该收购何种业务、在哪里收购、如何选择交易结构及合适的收购目标等都是值得深刻探讨的战略性问题。中资商业银行需要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出发,需要选择切合自身发展战略的收购目标、收购地域、收购方式以及收购模式,现分析如下:

1.海外收购战略的目标选择

基于协同效应的海外并购目标选择,首先应对商业银行并购双方是否匹配进行评估,即对收购方所处的环境及自身资源进行评估, 确定收购方的资源缺口及获取资源的途径。此外,考虑到海外并购涉及外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还可通过与外资股东的合作,利用其关系网络更深入地了解潜在目标市场的可操作性及目标企业的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从而控制中资银行的海外收购风险。

2.海外收购战略的地域选择

相对于银行系统较为发达、并购行为活跃且竞争激烈的欧美地区,大中华地区及东盟地区等新兴市场(如中国香港)经济成长性优良、文化差异性小,且中国企业的进驻率高,因此可作为中资商业银行在并购经验尚不丰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的地域。待中资银行海外管理水平、管理经验及风险控制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后,有必要进行地域的多元化战略选择。

3.海外收购战略的方式选择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海外收购中较多采用收购的方式,但此种方式风险较大,而合资方式虽然控制权由双方共享,却又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就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实际案例来看,考虑到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准入问题,股权收购成为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收购的优先方式和主要方式。在难以获得海外大银行控制权的情况下, 中资商业银行还可考虑少数股权投资与收购相结合的分阶段收购策略,即先以少数股权投资方式进入目标银行,再进行收购以获取控制权。

4.海外收购战略的业务模式选择

对于选择以海外收购方式作为成长战略手段的中资商业银行而言, 可在海外市场进行同业并购(即商业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或相关混业并购(即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的并购)。从历年海外并购案例来看,为了积极开拓高端业务,以规模效应带动经济效益,同业并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中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业、贸易链条上联系不够紧密,且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经验尚缺,但一些中资商业银行通过收购方式已在境外开展了投资银行等服务,并通过海外收购行为积累国际业务的混业经营和管理经验,金融混业投资的业务格局开始逐步形成。

三、结论

尽管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跨境并购之路也是障碍重重,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在海外并购的经验上还是略显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银行业同时面临着进一步推进改革、进军海外市场的大好机遇。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并购局势进行分析,指出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和战略结构,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必要性,因此,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优化我国的金融产业结构,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应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步伐,加大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的银行业需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经济的相互交融,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选择,更加审慎的决策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应该在正确分析本国金融环境和正确判断世界经济新形势与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并从银行并购行为实施前、并购中、并购后的整合以及并购的外部环境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投资潜力等微观环境)方面出发,深刻探究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模式和策略,从而不断优化我国的金融产业结构,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石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J].世界经济研究,2010(02).

[2]刘博.金融业海外并购要走自己的路[J].中国国情国力,2008(11).

[3]李礼辉.“走出去”与中国银行业崛起[J].国际金融,2010(12).

[4]高汉.中资银行“出海”并购得失分析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9(05)

[5]官维.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刍议[J].中国商界,2010(07).

[6]李伟军.对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