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29 04:19:00

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网络银行目前有两类,一类是以因特网为背景的传统银行电子化业务,是对传统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点,以替代原来需在柜台操作的诸种业务。另一类是在传统银行以外兴起的,也以因特网技术为依托,但它是一种设在因特网上的虚拟机制,它不拥有存在于网络之外的独立的金融信息处理系统,因此是对传统银行地位的挑战。第一种是目前多数网络银行的形态,但第二种却是未来网络银行发展的趋势。网上银行作为依托高科技的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发展现状的特点是: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较慢的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全

与传统银行一样,网上银行与客户间也是一种信用关系。由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彼此不见面及其“虚拟”的特点,使得网上银行发展较传统银行更加注重社会信用环境。但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够理想,企业之间拖欠居高不下,逾期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达6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率一般在20%~30%之间。同时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银行缺乏必要的取信手段,特别是跨区域取信更是困难重重,而这对于网上银行“无疆界”地开展业务十分不利。

2.传统的现金支付习惯

信用卡尚未普及,电子货币的推广缺乏相应的基础。任何一种商务模式都需要银行提供与其相适应的支付工具,网上银行最大的表现就是支付工具的虚拟化。银行卡在线支付虽然已在部分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实现,数字货币、智能卡等其他支付手段也正在积极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居民消费仍偏好使用现金,银行卡的普及需待时日。

3.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对网上银行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网络金融立法还处在酝酿中,没有形成明确规定。目前,网上银行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在与客户言明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合同。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交易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目前难以解决。新《合同法》虽然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但网上银行交易的数字签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些都无形地增加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麻烦和风险。由于互联网的作用,银行网络化的发展模糊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客户与银行之间界限,因此诸如网上交易的管辖权、合法合规性问题、业务的标准问题,这些关系到银行安全、效率、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与数字签名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如果因网络自身或人为因素造成差错纠纷、引起诉讼,很难找到法律依据。

4.互联网安全存在问题

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SET协议和SSL协议已经是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并且我国的加密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此,对我国网上银行安全的最大威胁是来自管理和规划上的。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虽然都采取了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相应规定,但是在执行上普遍存在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如密码的保管和定期更换、主机房的安全管理、灾难备份、病毒防范等等。在这种条件下,各种伪造、篡改、非法入侵等行为严重威胁银行安全,往往一个小小的篡改将带来数以百万计的资金流失,银行网络风险增大,对金融监管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金融监管也面临着网络化革命。

5.监管方式滞后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监管主要针对传统银行,重点是通过对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业务凭证、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而在网上银行时代,账务收支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抽象化、机构网点的虚拟化、业务内容的大幅增加,均使现有的监管方式在效率、质量、辐射等方面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权威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业务监管将出现重大变化。新时期的监管将是一种全方位、灵活性、高技术条件下的复杂化监管。如果主观上没有重视,没有在发展的初期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将使我们的银行进入一个混乱无序的网络竞争时代。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意识的僵化将使一些监管措施不但难以保障网上银行安全运行,反而会束缚和妨碍网上银行的发展。

6.货币政策制定难

网上银行的兴起,促进了电子货币的发展。网上银行与电子货币的结合,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由于网上银行引入了电子货币,产生了不少新的货币资产,它改变了货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通中现钞的流量,但同时增加了社会货币供应量,这就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建立在资金流量的可测性基础上的,然而网上银行资金划转瞬间到账,这样就极大地缩短了社会资金的在途时间,货币的派生能力加大,货币的乘数作用被放大,其结果是扩大社会货币流量,传统的测量货币需求函数失效,使中央银行测定货币流量的难度加大,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变得不可靠。

三、解决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准入制度

网上银行的准入要在注册制度、安全工作、地域界定方面从严,而在准入标准、业务范围等方面从宽,建立一套区别于欧美已有网络发展优势的国家的准入制度。我国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重在鼓励中国的网上银行抓准机遇,尽快抢占市场,使监管既可以控制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又可提高本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目前,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意识薄弱,银行对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市场拓展存在盲目的倾向。因此需要对于网上银行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建立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运营法律体系要求我们制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网上银行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资金划拨法》《信用卡业务管理法》等。首先是《网上银行法》,把它作为我国网上银行市场发展的核心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总则、网上银行设立、网上银行业务及运营、网上银行财务会计、网上银行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法律责任、附则等章。该法通过对网上银行的系统规定网上银行的性质、监管、市场准入、业务范畴与标准、金融创新、法律责任、市场退出机制等,将大大推进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进程。同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签名法》,解决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最大的盲点问题,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发展。再次制定并完善《电子资金划拨法》,规定有关客户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责任承担形式、损失赔偿的范围、禁止欺诈等。最后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智能卡规范》、《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之适应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3.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不仅应当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数量,还必须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和电子货币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我们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定电子货币的监管措施时,应当首先考虑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等级,并根据其信用等级决定获取电子货币发行资格、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种类和业务范围。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等级应当每年进行核定,考核的指标可以选择资本金、已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准备金和存款保险等内容。此外,要对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特别是发行电子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进行同等的控制与监管,对其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要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规模的准备金,以便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将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区分开来,分别制定各自的准备金率,更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稳定。

4.加大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提高网上交易的安全度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投入,据预测,今后美国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递增7.7%的高速度上升。鉴于我国银行网络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因此,要加大对银行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只有银行的信息高速公路建好了,银行的知识资源才能充分利用,才能为适应未来网络银行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网上银行的进入壁垒很小,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也很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以获得更多的客户。在市场营销中要侧重以下几点:一要注重重点服务功能推介,激发市场兴奋点。二要加强服务功能目标市场定位促销,提高促销的针对性。三要注重网络银行的售后服务。

5.政府和商业银行共同协调,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2000年6月29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进行了挂牌和开通仪式,这为建立规范统一、布局合理的全国安全认证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专门负责为金融业的各种认证需要提供证书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交易基础和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2家银行联合共建的。在业务模式上,CFCA全面支持电子商务的两种主要的业务模式(即B-to-B和B-to-C),目前可发放SET(安全电子交易)证书和Non-SETPKI证书。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建成和运行,奠定了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网上安全支付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可以提供跨银行安全支付的新阶段。

6.解决跨国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问题

网络的全球化导致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业务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的国际化。由于各国具体特质的不同(包括历史、文化、法系等),各国法律对银行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存在着差别。又由于一国的司法管辖有其固定的范围,这使得法律的冲突与管辖权的冲突都成为网上银行监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必要解决管辖权冲突。

7.大力提高网络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重视网络银行的员工的人才开发工作,提高开发人员技术水平。网上银行的发展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他们既要精通IT技术,也要熟悉金融业务。在开发网上银行业务时,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要重视人才,做到能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只有这样我们的网上银行才能得以高速发展。其次,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央行监管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制定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的培训科目和具体操作技术,保证监管人员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以适应新时期监管的需要。

8.大力兴建央行监管信息网络

新时期下的金融监管实际上就是对金融信息的即时监管,金融监管也必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只有这样央行才能充分、快速、准确地占有监管对象的有关信息,才能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并正确、及时地把监管命令传达到有关职能部门与监管对象,防止风险的发生。在电子商务银行日益发展的今天,央行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监管方法和建立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为一体完备的信息系统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