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网络经济特点论文

时间:2022-07-15 11:44:00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网络经济特点论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环境物流网络经济学分析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物流实现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先进模式,物流网络以战略联里方式创造了规模效益,在供应健环境下的物流模型突出了专业化联合、信息共享和共同的集体目的等特点。本文运用综述的方法,以网络经济效应、双森策略、风险和信用为主题,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这些特点进行概括分析。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网络模型

供应链,是指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取得良好的绩效,就必须找到有效的协调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或/和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根据参考文献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心企业自营,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如中储集团。现在,是企业间的合作纽带。从供应开始向需求移动,每一环很多人对第三方物流持看好态度,还断定第三方物流必节都存在供和需的对应关系,供应链也是从供应商的供将取代企业的自营物流。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物流链。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上游、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供应下游的整和形成现代化的物流系统,供应链是物流系统信息)是逐级传递的,因此上级供应商不能及时掌握市的充分延伸,是产品和信息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场信息,因而对市场的信息反馈速度比较慢,从而导致增值服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实质是将物流与企需求信息的扭曲。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求信息和业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

核心企业可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的,在供应链以是产品制造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上信息共享,企业通过月贝月沙山翔以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专业化联合的各加盟企业构成节点,节点企业在需求信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息的驱动下,通过网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如制造、装下的物流系统有三种信息在系统中运行:需求信息、供配、分销、零售等),通过共享的过程控制(信息流、资应信息、共享信息。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实现共同的集体目的—整个共享信息的增加对供应链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可以是核信息共享,供应链上任何节点企业都能及时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

在传统的物流系统中,许多企业有能力跟踪企业内部物流过程,但没有能力跟踪企业之外的物流过程,这是因为缺少信息共享机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由于提高了信息跟踪能力,使供应链物流过程更加透明化,也为实时控制物流过程提供了条件。对物流网络规划能力的增强也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特点之一,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系统、运输等多种形式的运输和交货手段,降低了库存的压力和安全库存水平。

2.物流网络的经济学分析

对物流网络进行经济分析,引导出推动自利的当事人取得共同满意的帕累托效率的问题。此时,当对交易剩余进行再分配而使得每个当事人至少比过去更好时,效率是最大化的。信息共享可能利于当事人从事欺骗活动,但仍然假定他们随时都是为了增加他们自己的福利而理性地行动。在物流网络研究中,目前所强调的基本主题有:网络经济效应、双底策略、风险共担和信用机制。探索物流网络管理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有规模效益理论、博弈论和产权理论,以及拓展的如委托一理论、合约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效用理论、产品捆绑和价格歧视原理等。

下面就三个主题从理论角度探讨物流网络的经济学阐述。

2.1网络经济效应的规模效益理论

网络的基本特性是其成员相互依存,网络成员的相互依存性放大了网络中所有个体的效率和其存在的价值。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网络中许多企业相互联系与作用发挥的整体效能大于各个企业效能的简单相加。例如,中储集团所属64个仓库分布在全国各大经济圈中心和港口,形成了覆盖全国、紧密相连的庞大网络,客户选择中储,不仅取决于能提供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还取决于相互补充的企业,如电子化配送中心、物流中间加工、国际货运等业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效率匹配。物流网络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一家企业的良好表现有助于其它企业的成功。对于以服务为主要产品输出的物流企业来说,只有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才能使物流网络运转顺畅。物流网络构成了一个系统,而服务就是这一系统的产品。企业销售的实现要依赖诸辅助功能产品的支持,而辅助产品之间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一种服务性产品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其他服务的支持,这种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网络效应。物流网络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效应以实现互补、协同、扩散、制衡和杠杆作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物流网络组织的柔性化使它提供了更多按消费者要求生产的商品。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精益生产方法和管理思想使定制和产品差异进入细分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企业不必直接竞争,并且根据经济学中价格歧视原则能够与消费者充分要价。这样的价格和更高的边际收益使生产者或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同时,因为存在完全相同的需求组合的消费者,而减少了二手市场。产品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得他们可以利用范围经济搭售那些比单独销售更好的战略性互补品,捆绑战略性互补品使网络成员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2.2以双赢为策略的博弈论

随着全球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出现,企业的组织形式变为以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形式,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网络,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外用为特征的集成企业网络。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物流联盟之间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需要学会如何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策略与技巧;同时,在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而加人某一物流联盟过程中,又需要竞争的优势与策略,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结盟过程中的“合作—竞争”模式。这种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因此,供应链下的物流管理强调企业如何凝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去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而每一个企业都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作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的、必须长期控制的、比竞争对手更搜长的关键业务,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下物流联盟模式的“双衷策略”。

供应链下的物流网络依赖于优势互补,通过组合资源,合作者将会比独立地分别行动获得更多的收益。相互依赖造成了冲突的潜在危险,因为相互依赖通常会涉及在物流网络参与者的目标中进行替代的间题。对于这种冲突性战略的运行,物流网络成员面临着某种“囚徒困境”单期答案,即使共享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是每个成员都同意采用的,谁违背诺言私下优先安排对谁而言同样有利,一个当事人进行欺骗会使其他当事人遭受损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协议会变成可履行的,因为其他当事人会惩罚机会主义行为。对于物流联盟来说,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解决这样的冲突:为了建立信用,每个物流网络参与者都应该分别地看,以避免成为该系统博弈的第一人;调换合作和竞争的位置;不要试图比合作者更精明。

博弈论应用于物流网络表明,“囚徒困境”的反复实施可以改善不合作的一次博弈结果。如果各方都相信博弈会进行下去,或者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停止的可能,那么各方在不断增长的利益的鼓舞下,会以比较合作的态度,可以暂时放弃眼前利益,比较耐心地等待未来更大的利益,但前提是当存在超额利益可分享时,如在市场持续增长期。不过,如果市场变糟,联合就会崩溃,增加共同收益的兴趣可能会变成主张缩小剩余资产组合的自利行为。如果这个物流网络仅有一次交易,那么囚徒困境的结局就会出现,物流网络就难以支撑。

2.3风险和信用的产权理论

风险厌恶是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原因之一,除了金融风险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风险、技术风险和战略风险。物流网络通过带来与某个问题有关的大量更为专业化的资源而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的程度,从而降低风险,并通过风险共担来减少可能的损失。但是,有一些风险是来自战略联盟本身。供应链下的企业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关系。委托一过程中的风险最常见的是不完全信息下决策的风险、人的道德风险等。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之一在于人拥有私有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在签定合约之前误导合作者属于“逆向选择”。但多数情况是委托人与人签定合同时,双方都认为已掌握了对方了解的信息,信息的掌握是对称的,而建立委托一关系后,对于人的某些私有信息如努力程度方面的信息,委托人是无法观察到的,这种情况下,人可能会利用其私有信息采取某些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活动中相当普遍,而许多经济合同又都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执行的,这就难免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在物流网络中,合作者必须是可信的和可靠的,或者他们必须拥有他们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如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但人是风险逃避者,那么只有风险中性者承担全部的风险,才会促使人签约并有相当理想的利益刺激。如果合同的达成只取决于最后产出的结菜,一个固定价格的合约就等于剥夺他的动机,等于使他的报酬与他的努力彻底无关。因此,很清楚,要给人提供刺激,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必须使他的收益跟他的努力程度和收益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起钩来,但是,由于产出的结果受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这就意味着人应该承担某些风脸。即使他的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也应该给他的委托人提供一些“保险”,使委托人的收益少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只要人是风险逃避者,那么把努力程度的信息写进合同越多,双方的获利会越大,这样一方面会减少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人提供了刺激。

如果委托人和人都是风险中性者,那么关于人努力程度和不确定性因素的信息就没有什么价值。风险中性的人承担全部风险并向委托人支付一个固定不变的收益。由于委托人获得的利益是个与不确定性因素无关的不变的常量,而对人努力程度的监督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利益,因而无需对人进行监督,风险中性的假定会保证这种制度安排达到风险的最有效分布。

监督成本和风险共担的程度是度量物流网络组织的一个方式,上述两种假定的讨论都有一方当事人是被充分保险的,都不能成为网络合作。据研究表明,在日本网络企业关系的一个大型样本中,人分担了几乎30沁的风险。在物流网络合作关系中,如果由较少风险中性、更为富有的合作者分担较多的风险,那么相对而言就更为有效。

由于存在机会主义的可能性,物流网络成员需要当事人之间的高度信用或承诺,以使物流网络组织的参与者能够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在出现纠纷时利用共同协商的谈判而不是损害赔偿的市场合约方式,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并能友好、公平地转移未完成的商品或服务。“信用可以通过分享价值和忠诚的社会规范,或者通过频繁的交易以建立信誉而获得。”由于所有权和产权属于物流网络中的功能性企业,交易完成或产权转移可以让交易当事人定期检查中间产品和业绩,并且有助于实施激励。由于物流网络存在着信用基础,所以在出现不可预见纠纷时可共同协商,而市场则求助于法庭裁决。“只要市场交易的费用为零,无论产权属于何方,通过协商交易的途径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最佳效果。”(科斯定理)

3.小结

总的来说,人们对物流网络的前景有下面几种不同的认识:

(l)信息技术改善了物流网络的信息移动能力,达到信息共享水平,但信息共享给自利的当事人创造了投机的机会;

(2)协调成本减少,通过共同协商相对更便宜,并且使解决协调问题相对更容易;

(3)物流网络企业的资源互补性使用,要求人持有所有权进行有效的努力和投资,当合作收益超过治理成本时,选择合作

(4)物流网络是一个动态的战略联盟,新成员的加人使组织更热衷于学习。

参考文献

1.马世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XX)2.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抓疥学分析(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XX),6(6):25一邓3.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下).外国经济与管理,2(XX),7(7):13、184.谢识予.纳什均衡论.上海对经大学出版社,19995.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X)1,3(3):26~296.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卯47.沈文,邓爱民.中储物流运作模式.国内外物流经典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X)18.而咖.Q凌成,八公认八乞加她,违杨少乙幼祀少.及蒯沁-加从亡.姗耘.&m卿夕从恻睽砒瓜扣明心,2仪X),(21):203~2159.5.L.儿能刃%心,B.几巴.乃e〔法站以八锹狱硅仇卿山侧初几ofthe几“理此:翔疖功四如n从洲卿毗时你卿爪威-t油山以以‘花了黔.扣理盯心of乃灿吟尹侧瓜翔扣~加尔-之曰川,l望辫,10(4)作者简介张凤荣,东北师范大学讲师,现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金俊武,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