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研究

时间:2022-02-15 09:13:59

供应链金融研究

[提要]随着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形态而发展起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积极促进供应链的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从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与模式、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进展,以期使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实践。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理论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和专业分工深化过程中促使供应链快速崛起,它的产生为经济交易过程中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供了合理的集成方式,实现供应链整体目标的优化。任何一家企业要维持其竞争力优势就要考虑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发展历程,包括以票据贴现为代表的起步阶段、以贸易融资为代表的初级阶段、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中级阶段和以线上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高级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下行或者经济波动使企业违约率明显上升,商业银行面临极高的经营风险。因此,国外部分先进银行开始了如何将信贷服务与供应链的各环节有机整合的探讨,更加真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现金流情况,提出了供应链生产的模式,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提供了依据,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国内外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理论研究最新进展,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与模式研究综述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对一个交易供应链上单个企业或者是上下游企业提供整体的金融服务,促使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链条达到稳定运行。它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站在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待融资,并且由金融机构把供应链的参与方都连接起来,为供应链提供资金融通、付款结算、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其主要研究过程综述见表1。根据主导方不同可将供应链金融分为物流企业主导型、核心企业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其中物流企业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可以说是银行保理业务在供应链的应用;核心企业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的辐射能力有限,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时并没有因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而得到缓解;银行主导型的供应链金融是以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该体系中的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和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银行贷款和贸易融资这两种信贷模式对中小企业则更为有效,探讨了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指出通过预付融资,订货可有效解决物流的滞后性,并建立了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对融资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展开,认为风险识别的重点是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操作流程入手,来发现业务中的风险要素和风险环节;风险度量是采用各种风险度量技术和模型对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展开估计,目的在于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参考;风险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担保品及担保方式的选择、担保货物质押率和贷款利率的设定以及风险预警策略与机制等方面。供应链金融风险可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根据不同风险源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为了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运用Logistic回归对供应链金融中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基于套期保值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方案;并提出结合KMV模型和Copula函数理论及风险值技术,构建基于违约依赖的组合信用风险定量分析框架。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是与传统的固定资产融资和担保融资模式极为不同的一种创新模式,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主要面临市场、管理、信息等风险,直接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规模与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模式也随之快速改变,生产者也着眼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并寻求随时调整优化其现金流,这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很多情况下,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其中抵押品减值是供应链金融的一大风险;从市场环境的多元性和多样化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市场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单个企业与产品的非系统性风险;根据供应链一体化程度的差异,下游产品单位价值的微小变化都会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该综合追踪整个供应链,认为减值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在结算周期较长时更为显著,当前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是:(1)纸质文书在实践中占较高比例,需加强财务电子化;(2)供应链金融自动化的程度偏低,没有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3)银行而非企业成为供应链金融的主导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认为推动供应链金融最核心的问题是需要明确当前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缺陷和加强运营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作者:王煜莹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